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 咖啡;茶;其代用品;它们的制造、配制或泡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01 一种多功能茶叶炒干机 CN202410055771.4 2024-01-15 CN117581921A 2024-02-23 李贤明; 李盈盈; 江玉洁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茶叶炒干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架,两个所述轴架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炒干机本体,所述炒干机本体的底端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炒干机本体的内部一端设置有翻料器;所述炒干机本体的内部处设置有陶瓷内壁,所述陶瓷内壁的内部缠绕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炒干机本体的左侧顶端开设有下料槽。本发明在下料时启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启动后控制振动盘旋转,振动盘旋转后高速撞击撞杆,通过撞杆撞击炒干机本体的底端外侧产生振动,通过振动将炒干机本体内部炒制好的茶叶震出,这样在下料时更加快速,避免茶叶残留在炒干机本体中导致产生浪费。
202 一种普洱茶生茶制作工艺 CN202311586267.9 2023-11-27 CN117581919A 2024-02-23 李泓应; 李泓耀
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洱茶生茶制作工艺,具体包括采摘、萎凋、抖青、杀青、揉捻、干燥、拣剔、蒸压成型、干燥摊晾和包装。相较于传统技艺本工艺添加了抖青工序。本发明属于生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普洱茶生茶制作工艺,具体具有下述优点:(1)该工艺相较于传统制作工艺而言增加了抖青工艺,通过该工艺的添加把鲜叶中的青叶醇、苯甲醇、苯乙醇等芳香物质释放出清香、果香、花香等以后才进行杀青技艺,可以有效提高茶叶的香气;(2)整体制作工艺最大化的保证了茶香散出,使得制得的茶叶芳香浓郁、汤色金黄透亮。
203 一种超微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564373.7 2023-11-22 CN117581918A 2024-02-23 李培红; 何群仙; 周军; 万蔚阳; 马梦如
发明涉及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微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取鲜茶叶放入压差处理设备;(2)通惰性气体,加压后保压,随后快速降压并加热,负压保温;(3)将步骤(2)循环操作2~6次;(4)低频微波流化床惰性气体环境下干燥,至分含量≤5%;(5)通入高压惰性气体气流粉碎至平均粒径10‑20μm,得到超微绿茶粉。本发明采用压差循环技术进行鲜叶杀青,不仅能减少热敏性营养成分的损失,还将杀青、干燥紧密相连,使得茶叶甜、鲜味成分含量提高;采用低频微波流化床膨化干燥茶叶后再通入高压气流进行超微粉碎,在保留茶叶纤维组织中的疏松多孔结构的同时,产品香气高扬清爽、色泽鲜艳翠绿、滋味醇厚饱满。
204 一种茶叶生产用控湿装置 CN202210093941.9 2022-01-26 CN114304313B 2024-02-23 请求不公布姓名
205 口腔包覆感增强剂 CN202311636372.9 2020-03-12 CN117562239A 2024-02-20 坂本和洋; 黑田素央; 佐藤诚一; 铃木真未; 东方由贵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口腔包覆感增强剂、咖啡烘焙感增强剂等。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包覆感增强剂、咖啡烘焙感增强剂等,其包含下述(A)和/或(B)的加热物或者选自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化合物组(C)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A)(A1)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各符号如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定义〕,以及(A2)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原子数为3~14的脂肪族、碳原子数为7~12的芳香族醛、碳原子数为3~12的脂肪族醇和通过加热产生这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物质,(B)选自由β‑石竹烯和β‑石竹烯类似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206 一种茶香碧根果仁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401398.5 2023-10-26 CN117562236A 2024-02-20 何述栋; 孙汉巨; 宋家臻; 叶永康; 操小栋; 王军辉; 李兴江; 金日生
发明公开一种茶香碧根果仁,其由裹液包裹于碧根果仁上后,再采用预拌粉进行裹衣制成,裹液由裹粉和茶浸提液制成,茶浸提液的质量为裹粉质量的60‑100%,所述裹粉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白砂糖1‑10%、果皮粉5‑20%,余量为预拌粉,预拌粉由淀粉、糯米粉、低筋面粉按照质量比(4‑5):(3‑5):(0‑3)混合制成。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茶浸提液,核心成分是茶多酚,利用茶浸提液化糖,融合预拌粉和果皮粉,果皮粉溶出天然果胶,提升体系黏度,在融合阶段,实现茶多酚等化合物与淀粉等大分子颗粒的交联,能够有效提升小分子稳定性以及裹衣效果;茶浸提液能够提升碧根果仁的香味,实现茶香口味的提升,获得一种新味产品。
207 一种枣叶绿茶的制备工艺 CN202311621730.9 2023-11-30 CN117562157A 2024-02-20 赵智慧; 刘孟军; 姜楠; 靳娟; 王丽丽; 敖常伟
发明涉及一种枣叶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材、清洁;步骤2、摊放、杀青:将叶片于室温摊开晾晒后,于110‑130℃翻炒1‑2min,出锅,备用;步骤3、等离子处理:向叶片上喷洒去离子,调整叶片的含水量后,进行冷等离子处理,处理结束后,60℃以下干燥;步骤4、揉捻:将叶片揉捻5‑30min,至叶片卷曲成条;步骤5、干燥定型、增香:于60‑100℃炒制18‑22min,并在炒制过程中进行继续揉捻定型,之后降温至40℃,炒制13‑17min进行增香处理,即得。本发明制备的枣叶绿茶清香醇厚,有回甘,茶汤清澈明亮,绿茶中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高、溶出率高。
208 一种具有保肝护肝功效的保健茶 CN202311495544.5 2023-11-10 CN117562155A 2024-02-20 苗晋鑫; 陈鹏举; 王庆芳; 陈蔷; 宋贵方; 曹明波; 纪留杰; 陆凤琪; 贾磊; 曹征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肝护肝功效的保健茶,涉及中药保健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保健茶选用赶黄草、苦荞芽、旋覆花总黄、杏鲍菇多糖、小麦苗、槐花、炙甘草、金花、垂盆草、茵陈、栀子、大枣多种成分,应用中医辩证原理科学配伍而得,诸药合用药效增强,以达到保肝、护肝、降血脂、抗血脂的功效。本发明保健茶能够帮助清除体内脂类及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肝脏等处堆积,有效预防脂肪肝、肝硬化等多因素肝损伤的形成,显著改善肝损害者的肝功能指标,帮助人体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本发保健茶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对人体安全无害,无药物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209 一种具有抗化功能的金花葵多糖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853216.8 2023-12-29 CN117562153A 2024-02-20 孙立权; 蓝柳明; 陈采仪; 曹竞天; 谭映荷; 张永基; 陈艳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化功能的金花葵多糖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饮料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金花葵多糖饮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甜味剂13‑15%、金花葵多糖4‑5%、白桃乌龙茶粉0.3‑0.5%、稳定剂0.3‑0.4%、防腐剂0.04‑0.045%、维生素0.014‑0.015%、叶黄素0.004‑0.0045%,余量为。本发明提供的金花葵多糖饮料具备保健效果(抗氧化性能)佳、外观澄清透亮、色泽金黄诱人,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爽口,果香和茶香味浓郁、融合良好、令人愉悦等优点。
210 一种茶与咖啡益生菌饮料组合物 CN202311261547.2 2023-09-27 CN117562149A 2024-02-20 丁庆
一种茶与咖啡益生菌饮料组合物,含有分离的凝结芽孢杆菌,和一种或多种非细菌成分的饮料组合物,其中含有一种或多种非细菌成分脱植物原料。将茶叶的芽,叶,茎等干燥物质与发酵液以喷雾形式等相结合,通过电加热、烤、烘烤微波加热等,制备成产乳酸菌,特别是芽孢杆菌种,使其在热水中存活并保持有益的益生菌特性的饮料组合物。
211 一种采用微波技术的辅助茶叶杀青装置 CN202311844789.4 2023-12-29 CN117562146A 2024-02-20 李韦荣; 杨忠富; 修文浩; 刘献仁
发明涉及茶叶杀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波技术的辅助茶叶杀青装置,包括微波机台、传送装置、启动装置、底脚,传送装置转动连接与微波机台的内腔,微波机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茶叶堆积在一起的聚拢组件,微波机台内腔底部远离聚拢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茶叶打散的分散组件,微波机台内腔底部靠近分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茶叶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通过聚拢组件的设置,需要进行杀青的茶叶通过传送带运输进微波机台的内部后,操作人员可以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启动后带动套接与推动块将茶叶推动聚在一起,防止位于边的茶叶接受不到微波的照射,避免了茶叶除臭青不够均匀的问题,提高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212 一种应用聚高香提香技术的白茶制作方法 CN202311479174.6 2023-11-08 CN117562141A 2024-02-20 李国涛
发明属于白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聚高香提香技术的白茶制作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白茶提香时,会对茶渣分离,但是不便于对茶渣进行回收放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上固定安装有顶架,顶架上固定设有过滤箱,过滤箱上连通有抽机,所述过滤箱内设有过滤网和两个加热,过滤箱的底部连通有排风罩,排风罩位于箱体内,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板,支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动箱,推动箱与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固定安装有压缩座。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对白茶加工筛选时,通过压缩和限位机构对茶渣压缩成块,以便于回收处理,方便人们使用。
213 一种红茶的微波联合烘干方法 CN202311454269.2 2023-11-03 CN117562140A 2024-02-20 陈敦桥; 瞿涛; 殷代钟; 殷世宏; 陈昌安
发明属于红茶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微波联合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发酵完毕的红茶先用微波机快速灭酶,微波功率18‑20kw,时间1‑1.5min;S2:然后再用烘焙机进行热干燥,时间20‑30min,温度105‑110℃进行足干,至量3‑6%,同时提高茶叶的香气;通过先用微波机快速灭酶、再用烘焙机进行热风干燥的烘干方式,优于传统的热风干燥的红茶,并且制作出的红茶香气甜香浓、滋味醇厚、汤色红亮、品质优良,避免了由于茶叶在热风烘干的过程中,升温时间较长,容易造成灭酶不及时,从而影响茶叶滋味鲜爽程度的问题,提高了红茶制备成品的质量
214 一种益肾功能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592408.7 2022-05-27 CN114903104B 2024-02-20 李荣福; 毕晓菲; 黄伟; 罗心平; 胡发广; 黄家雄; 杨旸; 左艳秀
发明公开了一种益肾功能咖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咖啡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黄精、枸杞、核桃仁、桑葚和覆盆子等多种补肾阳,滋肾阴,固精止遗的辅料,所选之药材均为药食同源,能够在保证咖啡粉冲泡口感和气味适宜的同时提供保健功能,辅以窨花操作,利用花香遮盖药材气味,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中药材的不良气味,兼顾了产品的感官和功能。本发明中采用的多级滚筒装置能够将少量的易结辅料粉逐级稀释分散于大量的烘焙咖啡粉中,逐渐扩大混合物的体积和重量,使得最终的混合物均一性优良,连续的自内而外逐级分散方式可极大的节省混合时间,适用于工业上的流线式生产,不同批次间的出料间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
215 一种茶叶加工用智能翻炒筛分装置及茶叶加工工艺 CN202011579319.6 2020-12-28 CN113000346B 2024-02-20 侯昔言
发明涉及智能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加工用智能翻炒筛分装置及茶叶加工工艺,包括台面,所述台面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翻炒箱,所述翻炒箱的内部设置有翻炒结构,所述翻炒箱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筛分结构,所述台面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防溅结构,所述台面的外表面顶部位于翻炒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结构,两个所述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废料箱,所述翻炒箱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智能箱,所述智能箱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开关。本发明翻炒和筛分过程全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设置防溅结构使得茶叶不会发生溅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固定结构使得废料箱的拆装变得简单,提高了废料收集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16 一种桂花茶加工工艺 CN202311580492.1 2023-11-23 CN117546927A 2024-02-13 余子铭; 马梦君; 郭志明; 程繁杨; 程长松; 唐诗
发明提供了一种桂花茶加工工艺,属于花茶技术领域。备料:桂花的处理:新鲜桂花经过清洗除杂后,用低浓度盐浸泡8~15分钟,沥水后摊晾至表面无水分附着,混入藕粉翻搅至桂花苞片表面有明显粘稠层,滤除多余藕粉后,将附着藕粉后的桂花经冻干至含水率低于10%,再次过筛取粒径大于2mm的桂花颗粒备用;荷叶杆的处理:取直径1.5~2cm的新鲜荷叶杆,切段至2~6cm内的相同规格,蒸汽杀菌处理后干至含水率70~80%之间,以其无明显萎缩变形为宜;填充:分批次向荷叶杆的通气孔内灌入处理后的桂花颗粒,每次灌入后即对荷叶杆进行纵向振实,直至荷叶杆除外圈小孔外的中部通气孔均填实为止;脱水至含水率低于5%即得。本发明具有耐泡等优点。
217 一种点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202311801804.7 2023-12-20 CN117546925A 2024-02-13 杨颉慧; 陈立长; 刘洪; 窦顺; 何一爽; 张晨希; 吴奇凤; 王嘉祥; 刘昱汝; 魏贤
发明涉及点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取茶叶放入多功能粉碎机中粉碎后取出,然后使用石磨对其研磨,之后用过目筛处理后得到茶粉,待用;将干梅花3g、红枣13g、姜3.5g、枸杞6g、甘蔗65g投入电热锅中,加入1000ml纯净熬煮,待沸腾后加入S2中红糖20g,继续熬煮5min,制得点茶所用汤水,待用;本发明的点茶饮料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点茶对点茶的味道进行了改良,在保持点茶核心步骤不变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点茶饮料制备方法在点茶所用汤水上进行了改良,使用每个月时兴的药食同源材料熬煮汤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点茶的味道。
218 一种花茶动态连窨干燥方法及动态连窨设备 CN202311522920.5 2023-11-15 CN117546919A 2024-02-13 田海霞; 李颂; 王伟; 肖敦根; 刘海新; 龙楚鹏; 马跃
发明涉及花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茶动态连窨干燥方法及动态连窨设备,花茶动态连窨干燥方法包括:将茶坯和花蕾分别以震动方式上料;循环执行对茶坯和花蕾的动态旋转窨制、塔式旋转布茶和塔式旋转布花;定期对茶坯取样,取样审评茶坯的品质是否达标;在取样审评茶坯的品质达标时,对茶坯和花蕾分别进行排料;在取样审评茶坯的品质不达标时,继续循环执行动态旋转窨制、塔式旋转布茶和塔式旋转布花;本申请在茶花完全分离状态下,通过花蕾和茶坯的动态运动,茶坯充分吸香窨制。且不养花和不筛花,茶坯不需干燥,直接投料即可,容易实现规模化和自动化作业。
219 一种普洱熟茶的小堆离地发酵方法 CN202210409170.X 2022-04-19 CN114698703B 2024-02-13 杨四润
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洱熟茶的小堆离地发酵方法,所述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毛茶进行筛选并测定量;对毛茶进行潮水后进行堆放并盖上布进行养堆,其中,潮水率+含水量=28%~30%;将养堆后的毛茶进行堆积发酵且间隔进行翻堆处理,其中,控制堆积发酵过程中茶堆湿度为110%~130%;待发酵结束,出堆后进行开沟阴干;本申请发酵方法制备得到的普洱熟茶具有优异的品质,具有没有明显堆味,卫生干净,香气纯正,格独特的特点,实现了小堆发酵出优质普洱熟茶,且不需要2‑3年仓储,就可以进行销售。
220 茶叶辊印加工设备 CN201911264091.9 2019-12-11 CN110800825B 2024-02-13 赖兆祥; 孙世利; 操君喜
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辊印加工设备,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置有输送带和辊印组件,辊印组件包括圆辊,所述圆辊上设置有凸出标记,所述圆辊滚动的布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凸出标记为图案和/或文字。本发明提供的茶叶辊印加工设备,茶叶上的不同标记容易识别,同时,标记的大小、深浅等涉及圆辊的大小、凸起标记的高度以及按压强度等诸多不同的技术因素,仿制的难度和经济成本均较高,相对外包装难度更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