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基于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的铺粉缺陷检测方法 |
CN202411535447.9 |
2024-10-31 |
CN119515797A |
2025-02-25 |
黄费贞; 颜强; 解鏊; 朱岩; 黄杰; 李礼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分割的铺粉缺陷检测方法。上述铺粉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对标注训练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增强,扩充训练样本,从有限的原始数据中生成更多的样本,增加数据的多样性,解决数据量不足的问题,提升图像分割网络模型的泛化性。通过搭建初级图像分割模型、多轮模型训练、训练效果验证评估,以得到轻量级深度学习的最终图像分割网络模型,利用该最终图像分割网络模型可有效检测出铺粉过程中出现的铺粉不足、细小缺陷(翘曲)、细长缺陷(刮刀刮痕)等缺陷,且整个过程无需因场景变化而进行手动实时调整参数,操作简便,降低了误检率。上述基于深度学习的铺粉缺陷检测方法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铺粉缺陷检测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
82 |
一种3D打印中填充路径生成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202411616362.3 |
2024-11-12 |
CN119502356A |
2025-02-25 |
王勤东; 程朔 |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3D打印中填充路径生成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打印模型的轮廓数据,并为所述轮廓数据中的每个父环分配编号;所述编号表征所述待打印模型的不同区域;将每个父环偏移,生成子环偏移结果;当所述子环偏移结果中每个子环同时满足下述条件一和条件二时,为每个子环分配新的编号;条件一:所有子环的内环数量和所有父环的内环数量不同,和/或,所有子环的外环数量与所有父环的外环数量不同;条件二:每个子环与对应的父环的单独偏移结果之间的豪斯多夫距离不小于距离阈值;在不同编号对应的区域中分别构建衔接式的回环填充线。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大大提升打印速度,提升3D打印效率。 |
83 |
仿Haversian系统的形状记忆合金骨支架及4D打印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202411274830.3 |
2024-09-12 |
CN119501100A |
2025-02-25 |
杨洋; 杨超; 李鹏旭; 蔡潍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Haversian系统的形状记忆合金骨支架及4D打印制备方法与应用。该4D打印制备方法中,充分考虑骨支架的受力状态和功能需求,采用功能仿生方法设计了带有仿Haversian系统的骨支架多孔结构,并采用4D打印技术制备了骨支架。该制备方法中设计的内层仿松质骨多孔结构既满足内层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又利于细胞黏附导向细胞生长,维持血液供应;设计的外层带有Haversian系统的仿皮质骨多孔结构满足外层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弯能力,Haversian系统更有利于血管和神经的长入,维持骨骼代谢与修复。本发明所述仿Haversian系统的形状记忆合金骨支架在骨植入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84 |
一种兼容多型号3D打印机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037818.9 |
2025-01-10 |
CN119473189A |
2025-02-18 |
刘爽; 蒋陈; 高伟; 郑红彬; 李贤鹤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容多型号3D打印机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三维模型文件的三角形面片数据,并获取空间大小相同的三角形面片以及两两三角形面片之间的刚体变换矩阵;根据刚体变换矩阵的字节大小及三角形面片可节省最大字节大小,以用于计算每个刚体变换矩阵中三角形面片按刚体变换矩阵存储节省的空间大小,并判断是否使用刚体变换矩阵来存储一组三角形面片,并确定每个刚体变换矩阵中三角形面片的优先存储度,根据节省的空间大小和优先存储度,重新组织和存储三角形面片数据进行压缩,以获取压缩后的三维模型数据。本发明通过减少三维模型数据的总体存储需求,提高压缩效果。 |
85 |
3D金属打印制备微孔聚醚醚酮生物材料的方法 |
CN202510040176.8 |
2025-01-10 |
CN119463284A |
2025-02-18 |
袁祥; 王鹏; 陈程; 王雪梅; 彭琪; 万君; 罗小麟; 肖纪余; 蒲正广; 卢志能; 陈琪; 杨金鑫; 邹正; 赵琪; 沈冰儿; 王郁婷; 李琛; 杨欣锐; 李萧; 王柏涵; 曹月瑶 |
本发明提供一种3D金属打印制备微孔聚醚醚酮生物材料的方法,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用3D Max软件,设计模型,将模型文件以.STL格式导出,再导入Ultimaker Cura软件调整参数并进行切片操作,设置其填充率和理论孔隙率,切片模型一.GCODE格式保存并导出备用;将保存的.GCODE文件导入3D打印机中进行聚醚醚酮支架的打印;将打印好的聚醚醚酮支架清洗烘干得到未改性聚醚醚酮;用浓硫酸对未改性聚醚醚酮表面进行磺化反应;在衬底上形成生物活性磷灰石层;再经过湿化学法改性,烘干得到磺化聚醚醚酮‑磷灰石。本发明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聚醚醚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成骨活性。 |
86 |
一种高韧性氧化铝晶须增韧氧化锆陶瓷的增材制造方法 |
CN202411703314.8 |
2024-11-26 |
CN119462137A |
2025-02-18 |
王树棋; 张运卓; 欧阳家虎; 王亚明; 邹永纯 |
一种高韧性氧化铝晶须增韧氧化锆陶瓷的增材制造方法,它涉及一种晶须增韧氧化锆陶瓷的成型方法。本发明基于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与超快速高温烧结技术,实现高韧性氧化铝晶须增韧氧化锆陶瓷的快速增材制造。本发明所包含的预分散、冷冻干燥、非接触式搅拌步骤配合可在不破坏晶须的前提下制备出氧化铝晶须分散良好且具有良好可打印性的光固化陶瓷浆料;本发明树脂配方中添加的非反应性稀释剂一是充当热塑性树脂溶剂,二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排出,从而在基体中形成均匀的孔隙通道,有利于后续树脂的热解气体排出减少缺陷的产生;添加的热塑性聚酰亚胺耐高温,可以保留至烧结阶段并改善坯体的高温韧性,防止半脱脂坯体在超快速高温烧结过程中破碎。 |
87 |
3D打印机高速切片存储方法 |
CN202411935764.X |
2024-12-26 |
CN119458914A |
2025-02-18 |
王红卫; 孙永明; 周彬彬; 邵乙迪; 徐德伟; 麦淑珍; 潘港元; 方前刚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高速切片存储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S1、3D打印准备阶段;S2、模型导入与检查;S3、设置打印参数;S4、分层切片与预览调整;S5、生成与存储G代码;S6、加载与打印;S7、3D打印后处理。该3D打印机高速切片存储方法,通过优化切片算法和采用并行处理技术,显著提高了切片速度;通过精细的算法处理和参数设置,高速切片方法能够确保切片后的模型精度和细节表现,从而满足用户对打印质量的要求;通过采用压缩存储算法,有效减少了切片文件的存储空间;通过自动调整切片参数、实时监控切片进度等,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从而达到了切片速度高和切片质量高的优点。 |
88 |
基于IPMC感知阵列的3D打印基板校准方法及系统 |
CN202411752977.9 |
2024-12-02 |
CN119458909A |
2025-02-18 |
张霖; 杨明洋; 陈娜娜; 李亚东; 彭程; 万浩川; 郑显华; 宋永石; 余金洋 |
本公开涉及基于IPMC感知阵列的3D打印基板校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0:基于基板各点在z轴上的偏移值,用双三次插值法来进行网床重构;S400:利用最小二乘面积法对网床平整性进行预测,最小化总误差。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元件,包括嵌入到3D打印基板的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感知阵列;传感器调理电路,用于放大传感器元件采集的信号;MCU下位机,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上位机,用于执行双三次插值法和最小二乘面积法处理后,生成压力云图。在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感知阵列中的每个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封装结构中,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被封装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中。 |
89 |
面向智能轴承内嵌式传感器的气溶胶原位喷印成形系统及方法 |
CN202411602326.1 |
2024-11-11 |
CN119458896A |
2025-02-18 |
伊浩; 牛泽南; 金宇锋; 曹华军 |
发明提供面向智能轴承内嵌式传感器的气溶胶原位喷印成形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自适应气溶胶喷印模块、时序固化模块、视觉模块和五轴运动平台,并根据轴承结构特点对系统中关键组件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改进设计。本发明方法通过识别轴承结构件表面的结构特征,得到曲面参数化映射下的喷头运动轨迹,根据目标传感器结构及材料特性,将雾化的功能材料微液滴按照预设轨迹直接在轴承结构件表面逐点、线、面、层沉积,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固化时间及固化次序,促进喷射沉积界面异质/同质材料间的均匀结合,实现轴承内嵌式传感器的原位集成制造,为智能轴承的标准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90 |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变密度曲面格栅结构的路径生成及3D打印方法 |
CN202411777218.8 |
2024-12-05 |
CN119458893A |
2025-02-18 |
朱伟军; 郑倩; 张志坤 |
现有方法在格栅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路径规划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优化纤维含量和发挥纤维连续性的路径生成方法,以实现高效的3D打印成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3D打印的格栅结构及其打印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的路径规划实现以两个走向的格栅结构的打印,能够适应曲面打印和多边格栅扩展的需求。该结构设计允许打印附属边框等结构,并能够实现变厚度的格栅设计,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所述打印策略为树脂和连续纤维的复合打印,纤维通过一笔画路径形成主承载结构,树脂则用于区域填充,提升整体强度。本发明适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及其他需要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的领域。 |
91 |
基于机器视觉的3D打印激光扫描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202411774687.4 |
2024-12-05 |
CN119238965B |
2025-02-18 |
汤辉亮; 王来松; 蓝超 |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3D打印激光扫描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S1,根据层填充数据确定打印序号、光斑移动速度及模型轮廓边界;S2,获取平台图像序列;S3,平台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后对平台图像进行分类、基板区域标定、激光光斑检测和激光光斑质心坐标转换;S4,激光扫描的异常状态检测。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平台图像处理模块和异常状态检测模块。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对现有3D打印系统进行额外改造,以机器视觉代替人工,提升了系统自动化程度和集成度。 |
92 |
三角星蜂窝系统参数化3D打印足底压力分布鞋底 |
CN202210307825.2 |
2022-03-25 |
CN114643713B |
2025-02-18 |
陈小葵; 李善熙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三角星蜂窝系统参数化3D打印足底压力分布鞋底,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步骤:扫描足部获取足底分布压力图;使用Rhino软件和Grasshopper插件参数化鞋底建模;创建三角星镂空蜂窝系统,并根据最大压力区准确定义干扰点范围,调整三角星蜂窝单胞的参数;应用TPU材料;采用FDM 3D打印机进行打印。其制备系统包括机械超材料结构系统、参数设计系统、TPU材料应用和数字制造系统。本发明快速有效地进行定制化矫正鞋底设计,通过简单地操作grasshopper中的参数指令调整出个性化鞋底,以满足极好的足底压力分布需求,解决了人体足底压力问题,缓解了不平衡足以及作用与人体的力所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
93 |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111227876.6 |
2021-10-21 |
CN114407353B |
2025-02-18 |
朱建勋; 张方超; 瞿书涯; 郑云; 张振华; 姬灵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确定所需打印的复合材料基体结构,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基体模型;然后确定打印的平面纤维层,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所述由平面纤维层堆积而成复合材料骨架,在打印复合材料骨架过程中根据基体模型预留孔道,在打印出的复合材料骨架的孔道里植入纤维束,最后整体加热融化,凝固定型,形成所述复合材料。该方法创新了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由传统的“纤维——预制体——复合”的多步法成型路径优化为一步法;该方法为复合材料的快速低成本制备提供技术方案。 |
94 |
一种含有3D打印导板的股骨截骨置钉夹具及其应用 |
CN201911025140.3 |
2019-10-25 |
CN110693569B |
2025-02-18 |
占师; 张长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3D打印导板的股骨截骨置钉夹具,从左到右分别为股骨干固定夹具和股骨头固定夹具,分别通过可移动的支柱或支柱和滑竿与滑槽连接。3D打印导板包括契合股骨的股骨干导板和股骨头导板以及股骨干导板上附有可装卸的置针导板和二次截骨导板。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股骨截骨置钉夹具在股骨截骨置钉实验中的应用。该股骨截骨置钉夹具可以将股骨和对应的3D打印导板牢固的固定在其中,为实验中的骨折的制作和螺钉的植入提供坚强固定;而且创造性的将股骨头部和股骨干部结构设计为可分离可归回的结构,可以完美的实现股骨颈骨折模型的截骨、精准复位和置钉手术,从而将样本间的手术质量差异性降到最低。 |
95 |
一种实现声波跨固体屏障层且高效传输的声学超表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
CN202411572031.4 |
2024-11-06 |
CN119446109A |
2025-02-14 |
向天郅; 周红涛; 王艳锋; 汪越胜 |
本发明属于声学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声波跨固体屏障层且高效传输的声学超表面结构的制作方法,采用拓扑优化的方式,以声波在跨固体介质传输过程中的透射效率为优化目标,不断调整声学超表面单胞结构中的若干个像素点的材料参数分布,不断迭代,使得计算得到的声波从一侧空气经过固体屏障层再传播到另一侧空气的透射率接近100%。本发明可以根据目标穿透墙体的参数,直接逆向优化设计得到满足要求的单胞结构,并采用3D打印的方式精准高效地制作实现声波高效穿过固体屏障层的声学超表面结构。 |
96 |
3D打印模具中透气孔的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CN202411763210.6 |
2024-12-03 |
CN119427753A |
2025-02-14 |
张朝瑞; 邱贵顺; 李孟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模具中透气孔的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模具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基于三维数字化模型和打印工艺参数生成目标模具的打印路径信息;确定目标模具的材料参数和3D打印设备的设备工艺参数,基于打印路径信息、材料参数和设备工艺参数确定目标模具的模拟打印结果;模拟打印结果为描述模拟目标模具实际打印过程中在目标模具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分布情况;基于打印路径信息和模拟打印结果,生成目标模具的孔隙分布云图;孔隙分布云图用于描述模拟实际打印过程中目标模具的不同位置的透气孔分布状态。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打印成本大的问题,实现对于模具内部透气孔透气性的精确确定。 |
97 |
展品触觉模型快速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411891574.2 |
2024-12-20 |
CN119427750A |
2025-02-14 |
李鹏飞; 王心醉; 孔飞; 罗祥麟; 岳月 |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展品触觉模型快速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利用3D结构光扫描待打印物品,基于特征匹配的点云对齐算法对物品点云信息进行对齐;利用高斯滤波算法去除完整物品模型数据中的多余细节;基于Canny边缘检测算法结合自适应阈值调整方法对滤波物品模型数据进行几何特征增强,根据边缘的重要性和所需的锐化程度调整边缘像素的强度值;根据结构强度要求调整模型内部结构的拓扑关系生成支撑结构,基于锐化物品模型数据和物品模型结构数据进行物品逐层打印。有效解决了扫描数据不准确和不完整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几何精度和完整性,使最终打印出的物品模型更接近真实物品。 |
98 |
油墨粘度确定方法、装置及打印机 |
CN202411626983.X |
2024-11-14 |
CN119427749A |
2025-02-14 |
王建军; 黄进; 熊楚卿; 朱子函; 张乐; 孙锐; 张洁; 杨玉鹏; 赵鹏兵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墨粘度确定方法、装置及打印机,该方法中利用油墨粘度会显著影响压电喷头的结构振动特性的这一发现,利用用于表征压电喷头的结构振动特性的结构振动波动信号,确定压电喷头中的油墨粘度,实现了压电喷头对内部油墨粘度的自感知测量,为射流性能的闭环反馈调控和油墨粘度精准控制提供了可行途径,可以促进压电喷墨打印技术在印刷电子、传感器等新兴应用中的可靠性。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压电喷头的结构振动波动信号,所述结构振动波动信号用于表征压电喷头的结构振动特性;根据所述结构振动波动信号,确定所述压电喷头中的油墨粘度。 |
99 |
一种假体材料、包含其的鼻假体及制备方法 |
CN202411610534.6 |
2024-11-12 |
CN119424740A |
2025-02-14 |
许苑晶; 陈飞浩; 郑炜; 郭晓岳; 张昌入; 王金武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体材料、包含其的鼻假体及制备方法,所述假体材料包括可降解高分子材料20‑90份,无机材料10‑80份;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己内酯、聚乳酸、聚氨酯或聚醚醚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无机材料包括磷酸三钙和/或羟基磷灰石。本发明通过设计并制备特定比例的复合线材,既改善假体柔韧性和延展性,又能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理想的骨整合能力;结合个性化设计流程,实现了鼻假体的精准定制与高效制造。 |
100 |
辅助面中骨缝牵张外支架牵引的一体化钛板组件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202411539894.1 |
2024-10-31 |
CN119423980A |
2025-02-14 |
张文斌; 张剑飞; 姜腾飞; 史俊; 林影熙 |
本发明公开一种辅助面中骨缝牵张外支架牵引的一体化钛板组件设计方法,包括:通过医疗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对象以获取目标对象内部结构和组织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至少包括能独立显示的骨骼结构和牙体组织;基于所述三维模型对目标对象的骨骼结构进行骨性分析,以得到所述骨骼结构的薄弱点;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获取目标对象牙体组织的牙根位置;基于所述骨性分析结果选取一体化钛板组件模型的形状及尺寸,基于所述牙根位置确定一体化钛板组件模型的固定孔位置;基于一体化钛板组件模型的形状及尺寸和固定孔位置生成一体化钛板组件三维模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计出更贴合患者的辅助面中骨缝牵张外支架牵引的一体化钛板组件,提高术后牵引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