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
一种大型客车车顶成型工艺 |
CN201010510713.4 |
2010-10-19 |
CN101961901B |
2013-11-06 |
艾迁; 张训祥; 杨俊成; 胡建斌; 于德松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客车车顶成型工艺。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客车车顶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不饱和聚酯胶衣喷涂在模具表面,待不饱和聚酯胶衣在常温下凝胶后,将树脂和玻璃钢纤维的混合物喷涂于胶衣表面,再辊压去泡,之后固化成型,接着常温下冷却,冷却后起模;最后起模后恒温烘烤。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保证产品结构强度和外观质量的前提下,减轻了产品重量,增强了产品耐候性,方便维修,同时也降低了客车油耗,减小了尾气排放。 |
182 |
印刷用橡皮布及其制造方法 |
CN200910134166.1 |
2009-04-09 |
CN101554812B |
2013-11-06 |
高冈泰弘; 谷理 |
用于在被印刷体上印刷细线图案的橡皮布,该橡皮布如下得到:在具有相对于被印刷体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p)在0.1×Ra(p)~3×Ra(p)的范围内的算术平均粗糙度的基板的表面注入液状橡胶,然后使其固化,在该经固化的橡胶表面涂布粘接剂而形成粘接剂层,在该粘接剂层上粘合橡皮布的基材,在表面橡胶层固化后,从基板剥离橡皮布。 |
183 |
一种聚乙烯醇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110264205.7 |
2011-09-07 |
CN102391598B |
2013-06-26 |
项爱民; 吴文倩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由包括如下组分的组合物制得:聚乙烯醇粉料30~60重量份;增塑剂10~60重量份;热稳定剂0.1~5重量份;熔体改性剂0.1~3.5重量份。生产方法包括:将聚乙烯醇粉料与增塑剂在混合器中共混;将共混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得到粒料;将粒料与热稳定剂和熔体改性剂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组合物熔体,使该组合物熔体流经熔体稳压系统后直接流入流延膜具或片材模具得到聚乙烯醇薄膜或片材。本发明生产的聚乙烯醇制品表面光洁、平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透明性。 |
184 |
制造化学机械平面化(CMP)垫中的原位凹槽的方法以及新颖的CMP垫设计 |
CN200580024127.6 |
2005-07-15 |
CN101014446B |
2013-04-03 |
M·德奥普拉; H·M·瓦伊迪亚; P·K·罗伊 |
本发明提供制造CMP垫中的原位凹槽的方法。一般地说,制造原位凹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图硅树脂衬层(206);将所述硅树脂衬层(206)设置在模具(200)中或模具(200)上;将所述CMP垫材料添加到所述硅树脂衬层(206);以及使所述CMP垫固化。还描述了包括新颖凹槽设计的CMP垫。例如,在此描述的是包括同心圆凹槽和轴向弯曲凹槽、反向对数凹槽、重叠圆凹槽、利萨如凹槽、双螺旋凹槽以及多重重叠轴向弯曲凹槽的CMP垫。所述CMP垫可以由聚氨酯制成,并且在其中制造的凹槽可由选自硅树脂加衬、激光直写、水射流切割、3-D印刷(printing)、热压成形、真空成形、微接触印刷、热压印及其混合中的方法制造。 |
185 |
精密薄壁树脂管成型装置 |
CN201110049938.9 |
2011-03-02 |
CN102179891B |
2013-03-20 |
蔡林虎; 陈国平; 程先锋; 罗宿; 彭志伦 |
一种精密薄壁树脂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芯;一管芯固定机构;一注胶模具,其上设有管芯穿孔,它以管芯穿孔同轴心穿套在管芯上;注胶模具内部绕管芯设有环状内腔,该环状内腔上设有进料口,并朝向管芯设有绕管芯一周的注胶口;一加料管路,该加料管路接至进料口上,且进料管路中串接有加料泵,该加料泵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一注胶模具移动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丝杠螺母机构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组成。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转速比例,即可调整和控制最终树脂管产品的壁厚,最终产品树脂管的壁厚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正负0.02mm以内,并且树脂管上各处厚度一致性也高,质量优良。 |
186 |
一种膜组件的浇铸方法 |
CN201010590550.5 |
2010-12-16 |
CN102120351B |
2013-02-06 |
刘家胜; 刘文杰; 孙友俊; 杨树明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组件的浇铸方法,是关于将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束的两端与膜管端头浇铸固定的工艺。本方法采用散热性好的铝质模具,铝质模具底部开有进胶孔,膜组件以直立方式对两端分别分步浇铸,分两次浇铸硬胶,第三次浇铸软胶;第一次硬胶浇铸后进行吹风降温使胶温迅速下降,控制固化温度,避免烧丝;每次浇铸后加入震动步骤,使胶内存有的气泡通过震动的方式被排出。本浇铸方法的设备投资成本低,同一台浇铸架可同时浇铸10支膜组件,生产效率高,同时又能克服因浇铸过程放热而高温烧丝及胶内存在气泡难以排出的问题,因而能得到高质量膜组件。 |
187 |
生产在表面上具有凹形部的固形物的方法 |
CN200780049911.1 |
2007-01-30 |
CN101583474B |
2012-08-29 |
大地敦; 大垣晴信 |
一种极其廉价且稳定地生产在表面上具有凹形部的固形物的方法,期待将该方法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更具体地,一种用于生产在表面上具有凹形部的固形物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使用至少包含亲水性溶剂(A)、疏水性溶剂(B)和可溶于所述溶剂(B)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必要组分的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的沸点等于或高于所述溶剂(B)的沸点,所述溶剂(B)占包含于所述溶液中的所有溶剂总质量的至少50质量%,以及在蒸发所述溶剂(A)或所述溶剂(B)或两者的步骤中,当通过逐步凝结在所述溶液表面上形成凹形部时,固化所述溶液。 |
188 |
一种MC尼龙阀门的生产方法 |
CN201010294874.4 |
2010-09-28 |
CN102416683A |
2012-04-18 |
张爱平; 程维斌; 王建军; 吴坤 |
一种MC尼龙阀门的生产方法,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将MC尼龙活性料采用离心浇铸工艺或静态浇铸工艺浇铸成型为MC尼龙阀体、MC尼龙阀芯毛坯后加工,再将MC尼龙阀体、阀芯与阀杆、密封件、密封件压板、螺母组装成MC尼龙阀门。阀杆可与阀芯同时成型,也可采用预埋或套装连接。离心浇铸时,成型模具采用配重。阀体以及阀芯的的介质通道或阀杆装配孔以及阀体的阀芯移动提升空间可以离心成型或采用预制腔体的方法成型。MC尼龙也可以为改性MC尼龙。阀体可为分体式阀体。本发明方法简单,合理科学,制成的MC尼龙阀门耐高压、耐高温、通径大、与管道连接安装方便。该方法可以用于各种阀门的生产,提高阀门的质量、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
189 |
一种聚乙烯醇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201110264205.7 |
2011-09-07 |
CN102391598A |
2012-03-28 |
项爱民; 吴文倩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醇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其由包括如下组分的组合物制得:聚乙烯醇粉料30~60重量份;增塑剂10~60重量份;热稳定剂0.1~5重量份;熔体改性剂0.1~3.5重量份。生产方法包括:将聚乙烯醇粉料与增塑剂在混合器中共混;将共混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得到粒料;将粒料与热稳定剂和熔体改性剂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组合物熔体,使该组合物熔体流经熔体稳压系统后直接流入流延膜具或片材模具得到聚乙烯醇薄膜或片材。本发明生产的聚乙烯醇制品表面光洁、平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透明性。 |
190 |
电缆保护封闭罩及附件的生产工艺 |
CN200810124328.9 |
2008-06-26 |
CN101615774B |
2011-09-21 |
杨凯 |
本发明提供电缆保护封闭罩及附件的生产工艺,具体过程是:模芯处理—准备织物—配料I—制作内衬层—固化内衬层—准备无捻粗纱—配料II—制作增强层—固化—机加工—脱模,其生产工艺简洁易行,制造成本低,产品的结构强度好。 |
191 |
一种膜组件的浇铸方法 |
CN201010590550.5 |
2010-12-16 |
CN102120351A |
2011-07-13 |
刘家胜; 刘文杰; 孙友俊; 杨树明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组件的浇铸方法,是关于将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束的两端与膜管端头浇铸固定的工艺。本方法采用散热性好的铝质模具,铝质模具底部开有进胶孔,膜组件以直立方式对两端分别分步浇铸,分两次浇铸硬胶,第三次浇铸软胶;第一次硬胶浇铸后进行吹风降温使胶温迅速下降,控制固化温度,避免烧丝;每次浇铸后加入震动步骤,使胶内存有的气泡通过震动的方式被排出。本浇铸方法的设备投资成本低,同一台浇铸架可同时浇铸10支膜组件,生产效率高,同时又能克服因浇铸过程放热而高温烧丝及胶内存在气泡难以排出的问题,因而能得到高质量膜组件。 |
192 |
雕塑用模具成型方法 |
CN200710124122.1 |
2007-10-23 |
CN101148139B |
2011-06-01 |
张时光; 周瑞平; 麻晓红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雕塑用模具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加热步骤,选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为模具原料,并将模具原料加热至60℃-80℃后,在呈浓浆状态的模具原料中加入滑石粉,并继续加热至模具原料与滑石粉的混合物呈完全熔化状态;铸模步骤,将完全熔化状态的模具原料与滑石粉的混合物覆盖于表面涂有隔离剂的雕塑模型的表面形成模具层;分模步骤,先将所述覆盖有模具层的雕塑模型冷却至室温后,将模具层自雕塑模型上分离下来即得到模具。采用本发明,可使制模过程操作非常简便,快速成型,成本低,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可反复回收使用,绿色环保。 |
193 |
具有亚微米和纳米尺寸带隙结构的玻璃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200980114687.9 |
2009-04-20 |
CN102015240A |
2011-04-13 |
I·科尔内霍; S·马加诺维克 |
提供了具有亚微米和纳米尺寸带隙结构的玻璃结构和制造该玻璃结构的方法。制造具有微米级特征的第一玻璃结构,然后将该第一玻璃结构拉制成具有亚微米和纳米尺寸的特征的第二玻璃结构,使得该结构能用作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偏振器。 |
194 |
模制方法和设备 |
CN200880125823.X |
2008-11-28 |
CN101932418A |
2010-12-29 |
尼尔·埃德温·华莱士 |
一种用于将聚合材料浇铸到主体上形成聚合部件的模具,该模具包括设置在相应的主体相对侧面上的第一模具部件和第二模具部件。这些模具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限定了与所述主体连通的至少一部分模腔,以便能够让聚合材料浇铸到所述主体上。该模具具体应用于将聚合材料直接浇铸到管子端部上形成聚合接头。 |
195 |
镜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200910301893.2 |
2009-04-27 |
CN101872049A |
2010-10-27 |
庄信弘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片结构,其包括镜片和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包括玻璃基板及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滤光膜,所述镜片包括一体成型的透镜和连接环,所述透镜与所述滤光片相对,所述连接环连接于所述透镜与所述滤光片之间,并通过化学反应与所述滤光片的玻璃基板相结合。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上述镜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
196 |
塑料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
CN200710159997.5 |
2005-06-13 |
CN101177031B |
2010-09-29 |
符长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成形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塑料浆倒入模具中;(2)将装有塑料浆的模具置于有高温气体的装置中,进行均匀加热,使该模具中塑料浆的外层在高温气体中被加热固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塑料成形方法的塑料成形装置,其包括箱体、开口和发热装置,该其箱体为半封闭箱体,开口设置在箱体上部,箱体内部形成半封闭腔室,发热装置放置在箱体侧壁。该塑料成形方法安全无毒、操作简单、成品率高、效果好。 |
197 |
具有自润滑沟槽复合减阻功能的仿鲨鱼蒙皮的制作方法 |
CN200810224303.6 |
2008-10-16 |
CN101372547B |
2010-08-11 |
张德远; 韩鑫; 李元月; 李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沟槽复合减阻功能的仿鲨鱼蒙皮,该仿鲨鱼蒙皮上复制有微米级沟槽,且沟槽具有自润滑性能;仿鲨鱼蒙皮由水性环氧树脂与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组成,10g的水性环氧树脂中加入50~70g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水性环氧树脂由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组成,为双组分的环氧树脂。本发明制造仿鲨鱼蒙皮的工艺充分说明了采用生物复制成形技术可以从高逼真沟槽形貌与自润滑粘液两个角度模仿鲨鱼皮的减阻机制,从而实现低阻生物表面几何属性和界面属性的双重仿生,这将成为仿生减阻表面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198 |
一种带转盘的模特头的生产工艺 |
CN200810183083.7 |
2008-12-03 |
CN101744449A |
2010-06-23 |
郑有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转盘的模特头的生产工艺。其关键技术为:溶液配置技术、高温成型(滚胶)、美容技术、胀头技术。使用该生产工艺生产的模特头,具有造型多样、色彩丰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产品设计新颖,使用便捷,能随时旋转从不同的角度客观、逼真的展示产品的全貌。 |
199 |
用于三维造型的材料和方法 |
CN200480011967.4 |
2004-05-04 |
CN100522542C |
2009-08-05 |
P·E·霍普金斯 |
制备三维物体的添加法,其包括使用具有挤压头(12)、材料接受基底(14)、材料供给(18)和具有孔口(24)的液化器(22)的设备(10)。分配造型材料(A)形成模型(26)。分配支撑材料(B)形成支撑结构体(28)。造型材料(A)是含有聚苯砜和聚碳酸酯的混合物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在热的材料(A,B)上操作容易从完成的模型(26)上除去支撑结构体(28)。 |
200 |
一种一次成型滚塑夹心泡沫制品的方法 |
CN200810061932.1 |
2008-05-27 |
CN101318366A |
2008-12-10 |
孙绍灿 |
一种一次成型滚塑夹心泡沫制品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选取内层料、中间层料和外层料;b.将内层料、中间层料、内层料一次加入到模具内,旋转模具使得三种料按粒度大小分层;c.加热模具并双向360°旋转模具,当模具温度达到190±5℃后保温;之后再对模具进行加热,使模具温度升至200±5℃并保温;d.外层料熔融而贴附在中间层料上之后停止加热,将冷空气送入到模具内,使内层料结皮,之后停止通冷空气,恢复加热,使模具温度升至210±5℃并保温,然后冷却模具,开模取出制品。本发明利用不同粒度在旋转中分层的原理和选用不同熔融温度的料、选用高分解温度的发泡剂和交联剂,可一次加料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