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于产生表面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
CN201780063599.5 |
2017-10-13 |
CN110177691B |
2022-03-04 |
乔治·马可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数字印刷技术在基底上生产压花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提供:在非聚合树脂层上涂敷压花液例如水基压花液;以及借助于UV固化进行树脂的后续聚合。 |
2 |
一种涂层制备装置及方法 |
CN202010095753.0 |
2020-02-17 |
CN111282776B |
2021-03-26 |
林晓辉; 杜曼殊; 杨帆; 陈勇忠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层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连接件、驱动件、上压头、下压头和锤头。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设备。驱动件两端分别与连接件和上压头连接,能驱动上压头上下运动。下压头开设有倒锥腔。锤头嵌置于倒锥腔内,由上压头和下压头夹持固定,锤头一端穿出倒锥腔形成锤击部。锤头与倒锥腔相切。倒锥腔的腔壁与锤头的相切位置开设若干个狭小通道。从上压头通入涂层粉末,从下压头通入油。根据文丘里效应,涂层粉末进入狭小通道时,流速增快并形成侧向负压。油经过进油通道,被高速的涂层粉末气流剪切打碎和吸引,结合成涂层液滴,通过锤击嵌入工件表面。制得的涂层形貌均匀,实现冷涂层制备并适用于曲面涂层制备。 |
3 |
部件的声阻尼和/或隔音方法 |
CN201380065752.X |
2013-12-19 |
CN104870104B |
2018-09-28 |
B·舍恩泽勒; J·吉辛格; J·胡迪纳 |
本发明涉及金属部件和/或塑料部件的声阻尼和/或隔音方法,其中,热塑性化合物通过在120‑300℃之间的熔化温度直接挤出而以限定形状施加到所述部件,其中,在加热之前,所述化合物以具有1.5‑5g/cm3的密度的颗粒的形式存在。 |
4 |
以纳米级精确度可程序化的沉积用户自定义外形的薄膜 |
CN201480057530.8 |
2014-08-18 |
CN105682808B |
2018-03-27 |
希德尔格塔·V·斯瑞尼华森; 希拉旺·辛格尔 |
一种用于可程序化的沉积用户自定义外形的薄膜的基于喷墨的方法。通过多喷头将前体液体有机材料的液滴分配在基底上的多个位置处。使因背侧压力而弯曲的基顶降落,从而使所述基顶的正面进行与所述液滴进行第一接触,从而产生向外扩展的液体前沿,所述液体前沿与多个所述液滴融合以形成捕获在所述基底与所述基顶之间的邻接膜。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生所述基顶、所述邻接膜和所述基底的非平衡过渡状态。然后,使所述邻接膜固化以将其交联成聚合物。然后,将所述基顶与所述聚合物分离从而将聚合物膜保留在所述基底上。通过这种方式,非均匀膜可以在无明显材料浪费的情况下以廉价方式而形成。 |
5 |
制作粉末层或颗粒层的方法 |
CN201280022072.5 |
2012-05-11 |
CN103501921B |
2018-01-12 |
N·哈坎松; H·佩尔松; P·谢纳; P·武加德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面板的方法,包括在载体上散布木质纤维粉末,并且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散布步骤的装置。 |
6 |
总体在表面上再现图像或图形图案的设备和对应的方法 |
CN201280022950.3 |
2012-05-11 |
CN103534038B |
2016-04-20 |
亚历山德罗·戴尔科尔; 卡洛·塔维安; 贾科莫·巴蒂斯通 |
总体在大表面上再现图像或图形图案的设备,包括相对于支承框(12)沿至少一个方向移动的至少印刷系统(14);光学观察系统(100),该光学观察系统与所述支承框(12)关联并能识别已执行的图像部分的定位并观察在执行所述图像部分的步骤中附着的可能的基准标记从而实现设备的正确定位以执行接下来必须被执行的毗邻图像部分。 |
7 |
用于向部件边缘施涂粘性材料的组合喷嘴以及装置 |
CN201380055692.3 |
2013-10-21 |
CN104755182A |
2015-07-01 |
F·莫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部件的边缘施涂粘性材料、特别是粘合剂组合喷嘴和装置。组合喷嘴(2)具有彼此紧密设置的两个宽槽喷嘴(1,3),所述两个宽槽喷嘴(1,3)中,第一喷嘴(1)用于施涂粘性材料并且第二喷嘴(3)用于供应用于对材料粒塑形的气体、如空气。在喷嘴安装部(24)上,所述装置具有引导滚子(9),所述引导滚子可放置在边缘上并且沿着边缘移动,从而确保在施涂过程中喷嘴(10)相对于边缘位于限定的位置上。喷嘴安装部(24)通过连接机构(23)连接至装置的连接元件(22),所述连接机构(23)允许喷嘴安装部(24)相对于连接元件(22)至少在平行于部件边缘上的表面法线的方向上的运动,并且所述连接机构(23)在施涂过程中借助弹簧机构(20)对着边缘按压引导滚子(9)。通过本发明的组合喷嘴和装置能够实现部件边缘被粘性材料的最佳浸润,并且附加地,部件公差可被补偿而无需设置传感器系统。 |
8 |
一种用于LED灯丝的荧光胶保形刮覆装置和刮覆方法 |
CN201510020304.9 |
2015-01-15 |
CN104588267A |
2015-05-06 |
余彬海; 汤勇; 李宗涛; 陈光高; 单忠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丝的荧光胶保形刮覆装置和刮覆方法,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一种用于LED灯丝的荧光胶保形刮覆装置包括可加热的底板,具有特定轮廓形状的刮刀,点胶头。刮刀位于点胶头后部,可对流出的胶体立即进行刮覆成形,并在底板的加热下实现荧光胶体的保形。一种用于LED灯丝的荧光胶保形刮覆制造方法是利用具有特定轮廓形状的刮刀将LED灯丝表面未固化的荧光胶体进行保形刮覆,并可以通过加热快速实现胶体的固化,形成具有特定形状轮廓的荧光胶包覆层。通过本发明的装置与方法,实现LED灯丝360°全方位包覆的新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实现该方法的装置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效率高,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良好,产品形式可多样化。 |
9 |
干燥方法以及干燥装置 |
CN201410082063.6 |
2014-03-07 |
CN104096666A |
2014-10-15 |
土田修三; 堀川晃宏; 中村嘉宏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方法以及干燥装置。在使涂敷液供给部与基板相对移动并在基板上涂敷涂敷液的涂敷工序中,会产生涂敷引起的条纹不均,成为外观检查不良的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方法以及干燥装置。在使涂敷液供给部与基板相对移动而在基板上涂敷涂敷液的涂敷工序和通过对该已涂敷的膜进行干燥来形成涂敷膜的干燥工序中,有意地在干燥工序中产生干燥不均,由此,缓和在涂敷工序中所产生的条纹不均,使其不明显,从而防止产生外观不良。 |
10 |
一种高分子导管表面涂层工艺 |
CN201410072609.X |
2014-02-28 |
CN103831202A |
2014-06-04 |
钟祥; 盛颖; 曲占东; 胡启启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分子导管表面涂层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先对待涂覆高分子导管进行超声波振动清洗,除去表面的污垢;然后将各高分子导管垂直夹固在第二载板上,高分子导管伸出第二载板的长度为待涂覆高度;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载板向下运动浸入储液槽内停留2-3秒,在各通孔表面形成独立液膜后将第一载板拉出;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各高分子导管在通孔内上、下往复移动;所述第二载板往复运动多次后,至达到涂覆厚度的要求后停止第二驱动装置工作;该过程中保持所述补液管向所述沟槽内的补液速度为2-2.5ml/s;将高分子导管送至后序的干燥工序,烘干后即得到具有涂层的高分子导管。本发明通过特制的涂层设备配合特别的涂层工艺,利用涂层溶液的表面张力形成液膜,逐层涂覆在导管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 |
11 |
制作粉末层或颗粒层的方法 |
CN201280022072.5 |
2012-05-11 |
CN103501921A |
2014-01-08 |
N·哈坎松; H·佩尔松; P·谢纳; P·武加德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面板的方法,包括在载体上散布木质纤维粉末,并且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散布步骤的装置。 |
12 |
用于形成多层膜的连续方法及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多层膜 |
CN201180015222.5 |
2011-01-27 |
CN102821871A |
2012-12-12 |
圭多·希奇曼; 斯特芬·特拉塞尔; 杨·D·福斯特; 伯恩德·屈内韦格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成多层膜的连续自计量方法,所述多层膜包括至少两个叠置的聚合物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基材;提供两个或更多个涂布刀,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涂布刀彼此独立地从所述基材偏置,以形成垂直于所述基材的表面的间隙;在下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涂布刀移动所述基材,将所述聚合物的可固化液体前体提供至所述涂布刀的上游侧,由此通过所述各自的间隙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前体作为叠置的层涂布至所述基材上;任选地提供一个或多个固体膜,并基本上在形成相邻的聚合物下层的同时施加这些固体膜,以及固化由此获得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前体;其中可固化液体前体的下层分别由可固化液体前体的相邻上层或由膜覆盖,而基本上不暴露可固化液体前体的所述下层。 |
13 |
具有纹饰表面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CN200880014206.2 |
2008-04-29 |
CN101674896A |
2010-03-17 |
加里·P·布伦克霍恩; 迪特尔·多林 |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多种纹饰材料的方法和设备,所述纹饰材料包括脱模网和例如地板材料、墙壁覆盖物、纹饰层压板等的制成品。本文中所述的方法容许使固化辐照穿过纹饰用介质而不是穿过其上施加能固化材料的基材。 |
14 |
PVC型材自动化彩色喷涂工艺 |
CN200410036006.0 |
2004-10-21 |
CN1320964C |
2007-06-13 |
于志诚 |
PVC型材自动化彩色喷涂工艺,属于建材表面喷涂领域,主要解决PVC型材彩色喷涂自动化问题。其工艺步骤是:型材的前处理、喷涂前准备、第一遍喷涂、静置反应、第二遍喷涂、闪干、烘烤、彩喷型材晾干、贴膜、入库。该种工艺,可实现颜色的多样化、多种光泽效果、优异的耐候性、卓越的附着力和漆膜韧性。它为PVC型材彩色喷涂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生产工艺。 |
15 |
彩色图案面料涂层加工生产方法 |
CN200410010535.3 |
2004-12-28 |
CN1796004A |
2006-07-05 |
严欣宁 |
本发明彩色图案面料涂层加工方法,将色浆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色浆加注在涂层机涂刀前的面料或浆料上,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器具作用在面料上,在面料前进时对面料上的色浆进行涂刮、抹蹭,面料经涂刀使色浆在面料上涂层,经烘干固色,从而在面料上形成一种图案或色彩变幻有统一性的花色图案。本发明加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其利用涂层工艺技术,将多种色浆涂着在面料上,实现了类似印花图案效果的图案色彩,加工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废物排放。 |
16 |
光纤涂敷装置 |
CN01119348.4 |
2001-05-30 |
CN1325764A |
2001-12-12 |
埃里克·索拉尔; 埃里克·朱德扎卡 |
光纤涂敷装置,包括底模,底模中装入与它构成一体的格栅;容纳有进入模和引出模的底模有位于格栅一边上的进入模和位于栅的另一边上的引出模。格栅每边上的底模外径大于格栅的外径,当涂敷装置放在它的支架中时,确定有一个大容积的室。 |
17 |
涂胶方法 |
CN97110828.5 |
1997-04-30 |
CN1166383A |
1997-12-03 |
富尔维奥·博尔德里尼 |
一种用于将粘结材料涂敷在以给定的速度沿给定的方向运行的支撑物,例如纸质支撑物的给定部分上的涂胶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涂胶器,其中至少一个涂胶器是一种“铺开”装置,它有着具有一用于粘结材料的细长形截面出口的喷嘴;铺开装置在安装时使出口的细长形截面的取向垂直于支撑物的运行方向,并以较小的距离离开支撑物,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动作,以在支撑物上涂敷其取向垂直于支撑物的运行方向的细长形部分。 |
18 |
一种无溶剂人造革生产用表面增亮器及其增亮方法 |
CN202410625660.2 |
2024-05-20 |
CN118321081A |
2024-07-12 |
王绍美; 王秀月; 龙飞 |
本发明涉及无溶剂人造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溶剂人造革生产用表面增亮器及其增亮方法,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喷涂装置,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喷涂装置,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喷涂装置靠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多角度适应机构,从而实现轻松调整刮刀的角度,在生产不同工艺的人造革时,可以快速调整,从而可以提升整条生产线的流畅性,并且还可以使刮刀两侧始终保持对称,从而对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可以精准的控制,降低人造革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从而实现精准控制磨削深度,避免人工调整造成的磨削过度或是磨削不足的状况,有助于提高人造革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
19 |
一种水凝胶医用敷贴涂布机和方法 |
CN202311851858.4 |
2023-12-29 |
CN117753626A |
2024-03-26 |
李心建; 王先宁; 张宗奎; 朱名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医用敷贴涂布机,包括工作台、下压机构、涂胶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下压机构位于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架,且固定架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均与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上方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杆。通过下架机构,通过挤压块完成对敷贴上的胶料进行轻微挤压,使得胶料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敷贴的背衬层上,避免了某些部分过厚导致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某些部分过薄导致需要重复施工,敷贴药物或医用材料时,均匀分布可以确保药物或材料在患处均匀吸收或遮盖,提高了治疗效果。 |
20 |
印刷和制造系统中的精确位置对准、校准和测量 |
CN201880012062.0 |
2018-02-05 |
CN110505926B |
2022-05-31 |
大卫·C·达罗; 克里斯托弗·布彻勒; 罗伯特·B·劳伦斯; 凯文·约翰·李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快速、精确地确定沉积源相对于沉积目标基材的高度的高精度测量系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工业印刷机的两个传送路径中的每一个均安装摄像机和高精度传感器。使用这些摄像机来实现分离传送轴之间的记录,以及依据xy位置分别精确地确定高精度传感器的位置。使用高精度传感器中的之一来测量沉积源的高度,而另一个传感器测量目标基材的高度。识别这些传感器之间的相对z轴位置,以便提供两种源和目标基材的精确z坐标标识。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动态、实时且高精度的高度测量,达到微米或亚微米的精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