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用于实现物理或化学工艺过程的离心装置或离心机 / 应用自由旋流的装置,如旋流器 / 不包含在B04C 1/00,B04C 3/00或B04C 5/00组中的装置;不包含在B04C1/00,B04C3/00或B04C5/00单独一个组中的复式装置;包括在B04C 1/00,B04C 3/00或B04C 5/00两个或两个组以上的装置的组合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6旋除尘器 CN201510886254.2 2015-12-04 CN106466661A 2017-03-01 尹洪范
提供了6旋除尘器,其柜体具有第一到第三分隔壁。在柜体的一个侧面形成有流入口以使空气流入第二和第三壁之间的第三空间部。多个第一引导部从第三壁向下方延伸预定长度以使得流入第三空间部的空气朝向第四空间部向下方移动。多个第二引导部从第二壁向第一引导部的内侧延伸以使得沿第一引导部向下方移动的空气朝向第二空间部向上方移动。螺旋引导部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引导部之间以使得它们之间的空气移动产生旋风。回收部设置在第一引导部的下方收集落下的粉尘。吸入部设置在第一分隔壁的上部将第二空间部的空气吸入第一空间部。过滤部设置在第一分隔壁的下部对通过吸入部从第二空间部向第一空间部移动的空气所含有的粉尘进行过滤。
22 一种两级旋流洗砂装置 CN201610184831.8 2016-03-29 CN105689162A 2016-06-22 刘培坤; 杨兴华; 张悦刊; 倪芬
发明涉及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砂含泥量显著降低的旋流洗砂装置。一种两级旋流洗砂装置,包括一段旋流洗砂器、二段旋流洗砂器、进料装置、进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一段旋流洗砂器的进料槽连接;进水装置通过管道与一段旋流洗砂器的底部连接;一段旋流洗砂器和二段旋流洗砂器通过管道连接。本发明的两级旋流洗砂装置,一段旋流器进料时砂、水分离,降低进料管道及旋流器装置的磨损,降低电机功耗;石英砂经两段旋流分离,分离效率提高,洗砂效果更好;占地面积减小,洗砂成本降低。
23 高效自动控制旋除尘器 CN201610064089.7 2016-01-22 CN105583092A 2016-05-18 刘晓光
发明涉及燃锅炉炉除尘设备,尤其涉及高效自动控制旋风除尘器。其结构是在多组旋风子组之间的进烟道内横向设有闸板,将各组旋风子组分隔,闸板轴头相应连接一组低速自电机位置触杆;电气控制部分的流量传感器设置在进烟道中靠近进烟口的一侧,其流量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柜的流量信号输入端,闸板关闭行程开关、闸板开启行程开关分别接入控制柜,控制柜连接自锁式低速电机。本发明根据锅炉热风炉实际运行负荷,即排烟量的变化,关闭或开启一组或几组旋风子组,从而有效保证通过旋风子的烟气速度能够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内,实现自动控制,达到除尘效率始终处于最高效率状态,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24 一种去杂装置 CN201510363385.2 2015-08-31 CN105127018A 2015-12-09 赵玉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去杂装置,包括:机架、分离管、离心、输送管、出料口、连接管、收集管、,所述的分离管为三个,其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柱形,并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离心泵固接在机架底部,通过输送管分别与前两个分离管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出料口为三个,分别设置在三个分离管顶部中心位置,所述的连接管一端连接在前两个离心管底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三个分离管上部,所述的收集管安装在第三个分离管底部,所述的阀门安装在收集管底部,所述的输送管与前两个分离管连接部分方向与分离管相切,所述的连接管与第三个分离管连接部分方向与分离管相切。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5 具有恒定抽吸的集尘器 CN201280060049.5 2012-10-05 CN103987436B 2015-11-25 英瓦尔·黑尔格伦; 丹尼尔·约翰松
提供了一种集尘器(90),该集尘器包括:外壁结构(1a);内壁结构(8a),在外壁结构(1a)之内;漩涡发生器(9),该漩涡发生器在操作构造中构造成引起外壁结构(1a)与内壁结构(8a)之间的外部气旋运动(20)。在操作构造中,漩涡发生器(9)可进一步构造成引起内壁结构内部的内部气旋运动(22)。此外,过滤器单元(200)包括流体地耦接至入口(202)的出口(204)并包括过滤器介质(206),该过滤器介质构造成将流动路径分成清洁部分(234)和污染部分(232),使得流体从入口(202)流入并且在通过出口(204)离开过滤器(200)之前穿过过滤器介质(206)。
26 具有恒定抽吸的集尘器 CN201280060049.5 2012-10-05 CN103987436A 2014-08-13 英瓦尔·黑尔格伦; 丹尼尔·约翰松
提供了一种集尘器(90),该集尘器包括:外壁结构(1a);内壁结构(8a),在外壁结构(1a)之内;漩涡发生器(9),该漩涡发生器在操作构造中构造成引起外壁结构(1a)与内壁结构(8a)之间的外部气旋运动(20))。在操作构造中,漩涡发生器(9)可进一步构造成引起内壁结构内部的内部气旋运动(22)。此外,过滤器单元(200)包括流体地耦接至入口(202)的出口(204)并包括过滤器介质(206),该过滤器介质构造成将流动路径分成清洁部分(234)和污染部分(232),使得流体从入口(202)流入并且在通过出口(204)离开过滤器(200)之前穿过过滤器介质(206)。
27 用于粒子分离的方法和装置 CN201280020902.0 2012-04-11 CN103501911A 2014-01-08 保罗·博赛图
发明涉及例如由压碎和碾磨所提炼的矿物或由再循环的材料(玻璃、塑料等)产生的粒子的动态分离。该分离通过多级动态分离器(2、3)执行,通过输送流体从而在分离级之间实施调节。输送的流体可以是类似输送到分离级的重介质,且相对分离器的轴具有旋转分量。
28 用于除尘和气体净化的静电再循环方法及装置 CN200880020497.6 2008-04-30 CN101720255A 2010-06-02 罗穆阿尔多·路易斯·里韦拉·萨尔塞多
发明涉及具有静电加强再循环的旋器系统,包括一个具有直径D1和含尘气体(GS)入口的收集旋风器(Col),位于一个再循环装置(Con)的上游,再循环装置具有直径D2和排出净化气体(GL)的中央通道,这些旋风器串联布置,并具有从集中器至收集器的再循环线路,使部分气流再循环。该系统特征在于,在再循环装置中,有施加高电压(AT)的装置,产生电离电场,驱使微粒离开中央排出通道,而在再循环装置的器壁上没有任何明显的微粒沉积。再循环装置中的电流密度低于0.1毫安/平方米,平均电场低于2×105伏/米。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再循环装置中,微粒由于机械和电力的联合作用而被驱离中央排出通道,后者由穿越电离场的微粒产生,使它们集中在再循环到收集旋风器的气流部分中,一部分微粒被捕获(P)。本发明用于除尘和干法气体净化、特别用于酸性气体,还用于捕获细菌。
29 MTO急冷、水洗水中细微催化剂微旋流浓缩方法与装置 CN200810042662.X 2008-09-09 CN101352620A 2009-01-28 杨强; 张艳红; 汪华林; 马吉; 白志山
发明提供了一种MTO急冷、水洗水中细微催化剂微旋流浓缩方法,该方法包括:对MTO急冷水进行微旋流分离,以对其中含有的催化剂进行浓缩处理;以及对MTO水洗水进行微旋流分离,以对其中含有的催化剂进行浓缩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TO急冷水、水洗水中细微催化剂微旋流浓缩装置。
30 输气管道高效旋分离器 CN01109243.2 2001-02-28 CN1133504C 2004-01-07 刘隽人; 何其翔; 孙国刚; 时铭显
一种用于输气管道的高效旋分离器包含一壳体,其内腔由上隔板和下隔板分隔出排气室、旋风分离室和下灰斗;含尘气体入口管和净化气排出管分别在排气室的壳体上;若干旋风管位于旋风分离室内,下灰斗底部有排尘口;在旋风分离室内的含尘气体入口管的下端装配预分离组件,下隔板设置成锥形,并且在下隔板的锥形的底端开口接一排尘管通过进气排尘口与外部连通,在旋风分离室上部设置喷管,上隔板在壳体内倾斜设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效率高,既可以分离固体杂质又可以有效地分离液体杂质,而且能够适应变气量工况的输气管道高效旋风分离器。
31 分选原矿物特别是的方法 CN00117953.5 2000-05-24 CN1274620A 2000-11-29 海因茨·霍尔特; P·维尔舍恩斯基
一种分选原矿物特别是的方法,即通过倾斜支承的筒形分离器,在其上端从分离器的轴向导入要分选的原料,在下区域切向输入分离介质,在分离器内形成旋涡流,原料特别重的部分与分离介质一起分布在上区域的切向而特别轻的部分基本分布在下区域的轴向,分离介质至少以两个分离介质支流导入,各支流的流动参数彼此独立地调节。
32 具有从排气中分离固体物质的装置的循环式流化床反应器 CN86108105 1986-12-09 CN1007922B 1990-05-09 福克·恩格斯特龙; 卡杰·亨里克森; 拉格纳·伦德格维斯特
一种循环式流化床反应器,它包括气旋室(4),用以分离反应器排气中的固体物质。反应器排气通道(2)的方向向下。改变气流方向使大部分固体物质与气体分离,然后固体物质进入位于反应器(1)下部的返回管路(8)。大部分气体在改变方向后进入气旋室(4,104,204,304),以实现固体物质的进一步分离。
33 子组合技术 CN88101260 1988-03-12 CN1031033A 1989-02-15 骞志贤; 张铼锋; 张桂霞
发明是关于旋子组合技术,特别是用于清除锅炉烟气灰尘的组合式旋风除尘器的旋风子组合技术,是根据旋风子和灰斗中含尘气体流动状态及尘粒分离理论,改造组合式旋风除尘器。采用最佳组合模式,加装灰斗隔板及抽气系统。改善组合式旋风除尘器整体的气体动特性,减少或消除除尘器灰斗中的气体串流量,提高尘粒在灰斗中的分离能力,成为新型高效除尘器。组合式旋风除尘器,清除煤粉锅炉烟气中的灰尘效率为90~98%。
34 一种智能气流粉料粉碎分级系统 CN202410140381.7 2024-02-01 CN117680257B 2024-04-26 蔡伟; 汤若狮; 林雅峰; 夏鑫宇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气流实现粉料研磨分级处理的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一种智能气流粉料粉碎分级系统,依次包括原料输送机、分散上料机、气体研磨机、分离分级线和粉料收集装置,所述原料输送机用于将粉料原料输送到分散上料机上,所述分散上料机可将输入的粉料原料进行分散处理输出到气体研磨机,所述气体研磨机可实现对粉料进行气流研磨粉碎和过滤输出,输出后通过所述分离分级线进行粉料的分级输出到粉料收集装置;所述分离分级线包括有粉料分级机。该系统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且能够精细加工和高效利用,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粉碎需求。
35 紧凑型盘堆叠旋分离器 CN202180084531.1 2021-12-24 CN117042886A 2023-11-10 乐那拉·邀娲攀昆
一种紧凑型盘堆叠旋分离器,包括:流体入口(3,203),产生层流旋流的强迫涡流产生器(2,202),用于产生涡流的圆锥形室(5,205),以及具有上游和下游开口端(24,224)的轴向堆叠的截头圆锥体(21,221),其中每个圆锥体(21,221)彼此分开地安装以在圆锥体(21,221)之间形成狭窄的间隙(10,23,210,223)以增加表面沉降面积,用于重相流体的收集通道(25,225),重相流体的出口(36,236),以及轻相流体的出口(34,240)。旋风分离器具有比传统分离器更高的分离效率。
36 一种大吞吐量的分流式预热器 CN202310412224.2 2023-04-18 CN116459956A 2023-07-21 王磊; 王天琪; 刘继光
发明涉及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吞吐量的分流式预热器,包括旋风壳体、旋风外筒、双导风螺旋、旋风内筒、排料盘、入风管;所述旋风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旋风外筒;本发明通过设置嵌套的旋风外筒与旋风内筒,使得进入的大批量料气能够被分成两个小批量并分别到内外两个旋风筒并进行预热分离,在分离效率不变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料气的处理量,并降低了系统成本;本发明通过设置单导风螺旋与双导风螺旋使得料气都以旋流的方式进入旋风筒,这使得混合气体进入旋风筒的过渡特别稳定,从而避免了干扰性湍流
37 旋流器废料室 CN202080004948.8 2020-01-09 CN113272069B 2023-04-21 B.埃里克森; R.贝克
一种与用于将纤维悬浮液分离成基本上包含重污染物的重质部分和基本上包含纤维的轻质纤维部分的旋流器结合使用的废料室,该废料室具有内部腔体、通入内部腔体的废料入口、以及从内部腔体引出的废料出口,该废料出口的纵轴相对于废料入口的纵轴成一定度。所述废料室具有在废料室的弯管处延伸到内部腔体中的主干、以及分别在主干的相对侧延伸到腔体中的至少两个,废料室是沿着穿过主干并在具有对称侧面的凸块之间的横截面截取而形成的。
38 一种自动分流式旋流分离装置 CN202110911214.4 2021-08-10 CN113617544B 2023-02-21 邢雷; 赵立新; 司书言; 刘海龙; 张爽; 陈映赫
一种自动分流式旋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内置有一级浮动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和二级内嵌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当进液量较小时,二级内嵌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内部阵列进液孔被浮动式螺旋流道所遮挡,全部油混合相经侧向进液孔进入浮动式螺旋流道;进液量大时,浮动式螺旋流道压缩稳压弹簧在锥体导流腔内部轴向移动,二级内嵌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内部阵列进液孔露出,部分油水混合相由浮动式螺旋流道内壁的阵列进液孔侧向进入二级内嵌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由流道悬挂式溢流管排出,水相由螺旋渐扩式出口管排出。本装置解决了进液量突变工况下因无法稳定处理量而导致的分离效率低下的问题,增强了旋流分离装置对变工况的适用。
39 一种可转换的转动型旋分离器 CN202210923186.2 2022-08-02 CN115445799A 2022-12-09 付春龙; 张振千; 王松江; 李国智; 崔凌云; 孔令胜; 刘璐; 夏金法; 张军; 雷世远; 田耕
发明涉及一种可转换的转动型旋分离器,属于气固分离技术领域,包括上分离筒,上分离筒上部开设有进气口,上分离筒上端连通有上排气管,上分离筒下方设置有分离仓,分离仓连通有卸料管,所述分离仓内设置有下分离筒,上分离筒下端与下分离筒相连接,分离仓底部连通有下排气管,上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下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本发明通过开启上排气管或下排气管,实现逆流式旋风分离器或直流式旋风分离器切换,满足不同场景的分离要求,解决现有旋风分离器无法根据应用场景切换对应的分离方式,满足不同的分离要求的技术问题。
40 一种轻型除尘增压系统 CN202211085335.9 2022-09-06 CN115303028A 2022-11-08 邓世刚; 高俊; 杨运; 吴杰; 唐福; 谷星莹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除尘增压系统,包括叶轮盖、叶轮轴套、叶轮、连接键、流道基座、无刷电动机外壳体和甩尘盒。所述流道基座为圆筒结构,叶轮盖和外壳体均为内部中空且两端敞口的回转体结构,流道基座的两端分别与叶轮盖以及外壳体对接。所述叶轮安装在叶轮盖内,叶轮的转轴伸入叶轮轴套内,叶轮轴套通过若干连接键固定在叶轮盖内壁上。所述无刷电动机安装到外壳体内,无刷电动机与外壳体的内壁存在的间隙,无刷电动机的输出轴伸入叶轮轴套并与叶轮的转轴固接,无刷电动机的电源线伸出外壳体。所述甩尘盒与外壳体远离流道基座的一端对接。本发明系统重量和体积均较小,提升了压速流量,提高了除尘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