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动物学 / 哺乳动物 / 有蹄类动物 / 马科动物 / / 轴承单元以及电动机

轴承单元以及电动机

阅读:3发布:2021-06-06

专利汇可以提供轴承单元以及电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 轴承 单元以及 电动机 ,在具备含油轴承的轴承单元中,抑制轴承油的减少。轴承单元具备:含浸轴承,其将 转子 的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收容部,其以使内置转子的壳体的轴向端面朝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形成,且将含浸轴承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收容;以及回油 垫圈 ,其以与收容在收容部的含浸轴承的朝向转子侧的端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且与轴一体旋转。收容部呈与轴 正交 的剖面形状为恒定的有底筒状,且收容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正交的底面。回油垫圈以在从径向观察时使与含浸轴承的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与收容部的内表面重叠的方式配置,且回油垫圈具有循环部,其形成在对置面且阻挡从含浸轴承漏出的油并使该漏出的油返回含浸轴承。,下面是轴承单元以及电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单元具备:
含浸轴承,其将转子的轴支承为旋转自如;
收容部,其以使内置所述转子的壳体的轴向端面朝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形成,且将所述含浸轴承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收容;以及
回油垫圈,其以与收容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含浸轴承的朝向所述转子侧的端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且与所述轴一体旋转,
所述收容部呈与轴向正交的剖面形状为恒定的有底筒状,且所述收容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正交的底面,
所述回油垫圈以在从径向观察时使与所述含浸轴承的所述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内表面重叠的方式配置,且所述回油垫圈具有循环部,该循环部形成在所述对置面且阻挡从所述含浸轴承漏出的油并使漏出的油返回所述含浸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部包括保持槽,该保持槽以将所述循环部与所述轴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对置面侧切除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部包括多个引导槽,该多个引导槽在所述对置面的径向中间部凹陷设置,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引导槽中,所述引导槽的径向外侧的侧面在所述回油垫圈固定于所述轴的状态下朝向所述含浸轴承的所述端面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部包括壁部,该壁部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引导槽之间,且在所述转子旋转时与所述引导槽内的油发生碰撞,
所述壁部中的沿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以所述侧面与所述对置面所成的成为钝角的方式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垫圈具有飞散防止槽,该飞散防止槽以将所述回油垫圈与所述转子或所述轴接触的部分从与所述对置面相反的面侧切除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垫圈以整体收纳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的方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底面形成有供所述轴插通的贯通孔,
所述轴承单元具备挡油垫圈,该挡油垫圈被夹持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含浸轴承之间,且具有比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小的内径。
9.一种电动机,其具备内置于壳体的定子以及转子,其特征在于,
针对将与所述转子一体旋转的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含浸轴承、以及将所述壳体的开口封闭且供所述含浸轴承固定的端板,应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

说明书全文

轴承单元以及电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含油轴承的轴承单元、以及应用该轴承单元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办公设备、车载电装设备等所使用的电动机中有时采用含油轴承作为将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承。含油轴承(以下,也称为“轴承”)使粘性油膜介于相对地滑动的两面间(即,轴承内周面与轴外周面之间),通过该油膜的压来支承轴。该油(以下,也称为“轴承油”)是含浸于烧结体即轴承的细孔内的润滑油由于轴的旋转所产生的吸引力和轴承的温度上升而向表面漏出的油。需要说明的是,已知一种将用于防止从轴承漏出的油的飞散的垫圈设置为与轴一体旋转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92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从轴承漏出的油若与轴承的表面接触则自然地被吸收到细孔内,有助于再次形成粘性油膜。然而,若从轴承漏出的油由于转子的旋转而向周围飞散,则无法回到轴承,从而轴承油减少。若轴承油减少,则润滑变得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轴与轴承发生金属接触、滑动异常音、电动机电流值的紊乱、轴承的磨损促进。
[0008]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抑制具备含油轴承的轴承单元中的轴承油的减少。另外,提供能够抑制轴承油的减少从而提高品质、寿命的电动机也是目的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并不局限于这些目的,起到通过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导出的作用效果、且是通过现有技术无法获得的作用效果也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 (1)这里所公开的轴承单元具备:含浸轴承,其将转子的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收容部,其以使内置有所述转子的壳体的轴向端面朝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形成,且将所述含浸轴承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收容;以及回油垫圈,其以与收容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含浸轴承的朝向所述转子侧的端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且与所述轴一体旋转,所述收容部呈与轴向正交的剖面形状为恒定的有底筒状,且所述收容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正交的底面,所述回油垫圈以在从径向观察时使与所述含浸轴承的所述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与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内表面重叠的方式配置,且所述回油垫圈具有循环部,该循环部形成在所述对置面且阻挡从所述含浸轴承漏出的油并使漏出的油返回所述含浸轴承。
[0011] (2)优选的是,所述循环部包括保持槽,该保持槽以将所述循环部与所述轴接触的部分从所述对置面侧切除的方式形成。
[0012] (3)优选的是,所述循环部包括多个引导槽,该多个引导槽在所述对置面的径向中间部凹陷设置,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
[0013] (4)优选的是,在各所述引导槽中,所述引导槽的径向外侧的侧面在所述回油垫圈固定于所述轴的状态下朝向所述含浸轴承的所述端面倾斜。
[0014] (5)优选的是,所述循环部包括壁部,该壁部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引导槽之间,且在所述转子旋转时与所述引导槽内的油发生碰撞。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壁部中的沿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以所述侧面与所述对置面所成的成为钝角的方式倾斜。
[0015] (6)优选的是,所述回油垫圈具有飞散防止槽,该飞散防止槽以将所述回油垫圈与所述转子或所述轴接触的部分从与所述对置面相反的面侧切除的方式形成。
[0016] (7)优选的是,所述回油垫圈以整体收纳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的方式配置。
[0017] (8)优选的是,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底面形成有供所述轴插通的贯通孔,所述轴承单元具备挡油垫圈,该挡油垫圈被夹持在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底面与所述含浸轴承之间,且具有比所述贯通孔的内径小的内径。
[0018] (9)这里公开的电动机具备内置于壳体的定子以及转子,针对将与所述转子一体旋转的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含浸轴承、以及将所述壳体的开口封闭且供所述含浸轴承固定的端板,应用上述的(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单元。
[0019] 发明效果
[0020] 根据公开的轴承单元,通过与轴共同旋转的回油垫圈,能够使从含浸轴承漏出的油在收容部内循环,因此能够抑制油向比收容部更靠外侧的漏出。另外,阻挡油的回油垫圈与轴共同旋转,因此能够利用离心力使油返回轴承侧。由此,能够抑制含浸轴承的油的减少,因此能够防止由油不足引起的滑动异常音的产生、电流值的紊乱等。
[0021] 另外,根据公开的电动机,能够抑制轴承油的减少,因此能够提高电动机的品质、寿命。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示意性的轴向剖视图。
[0023]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的轴向剖视图(图1的A部分放大图)。
[0024] 图3是图2的轴承单元所具备的回油垫圈的立体图。
[0025] 图4是示出图3的回油垫圈的径向剖面的立体图。
[0026] 图5是对图2的轴承单元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
[0027] 图6是示出变形例的轴承单元的轴向剖视图(相当于图1的A部分放大图的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 电动机
[0030] 2 壳体
[0031] 2B 端板(轴向端面)
[0032] 2d 底部(轴向端面)
[0033] 3 转子
[0034] 4 定子
[0035] 5 轴
[0036] 6 轴承(含浸轴承)
[0037] 10,10’ 回油垫圈
[0038] 10a 对置面
[0039] 10b 内表面
[0040] 11 循环部
[0041] 11a 保持槽(循环部)
[0042] 11b 引导槽(循环部)
[0043] 11c 壁部(循环部)
[0044] 12 飞散防止槽
[0045] 13 飞散防止壁
[0046] 20 收容部
[0047] 21 内表面
[0048] 22 底面
[0049] 22h 贯通孔
[0050] 30 挡油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参照附图,对作为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以及电动机进行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为例示而已,并不意图将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未明示的各种变形、技术应用排除在外。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能够在不脱离这些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加以实施。此外,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取舍选择,或者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
[0052] [1.结构]
[0053]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的轴向剖视图(图1的A部分放大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例如是办公设备、家用电气设备等所使用的小型电动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例示了带电刷的直流电动机,但对于电动机的种类、用途并没有特别限定。
[0054] 如图1所示,电动机1具备内置于壳体2的转子3以及定子4。转子3具有固定于轴5的转子心3a和整流子3b、以及卷绕于转子铁心3a的线圈3c等。定子4具有固定在壳体2的内周面2c的磁体4a。壳体2具有形成为底圆筒状的主体部2A、以及将主体部2A的开口封闭的端板2B。主体部2A的底部2d以及端板2B沿着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均成为壳体2的轴向端面。
[0055] 在壳体2的底部2d以及端板2B分别设置有收容部20,其将含浸轴承6(以下称为“轴承6”)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收容。收容部20是以使底部2d以及端板2B分别朝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形成的部位。如图2所示,收容部20呈与轴向正交的剖面形状为恒定的有底筒状,且收容部20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表面21、以及以与内表面21正交的方式连续地设置的底面22。本实施方式的收容部20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内表面21是在轴向上具有恒定的内径的圆筒面,底面22是以与内表面21的轴向一端连续的方式设置的圆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收容部20的各底面22形成有供轴5插通的贯通孔22h。
[0056] 轴承6是含浸有润滑油的筒状的烧结体,且将转子3的轴5支承为旋转自如。本实施方式的轴承6形成为圆筒状,如图1所示,轴承6压入两个位置的收容部20而被固定。在轴5旋转时,产生所谓的作用,从而将细孔内的油向外部吸出。由此,在轴承6与轴5之间形成油膜。在轴5的旋转中,细孔内的油向外部被吸出,且轴承6的周边的油向细孔内被吸收。另一方面,在轴5的旋转停止时,与轴承6的表面接触的油由于毛细管现象而被细孔吸收。
[0057] 如图2所示,在轴承6中,朝向收容部20的底面22侧的端面6a(以下,称为“外端面6a”)以与底面22面接触的方式配置,朝向转子3侧的端面6b(以下,称为“内端面6b”)以完全收纳在收容部20内的方式固定于壳体2。换言之,收容部20的深度(内表面21的轴向尺寸)比轴承6的轴向长度长。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中,调整垫圈7以与轴承6的内端面6b面接触的方式配置。调整垫圈7轻轻压入轴5,以使得其与轴5一体旋转,且调整垫圈7具有调整转子
3的轴向位置的功能。调整垫圈7是树脂制,且形成为将轴承6的内端面6b中的径向内侧部分覆盖的圆环状。
[0058] 此外,在电动机1设置有与轴5一体旋转的回油垫圈10。如图1所示,回油垫圈10以与收容在各收容部20的轴承6的内端面6b对置的方式配置,具有使被向轴承6的外部吸出而漏出的油回到(返回)轴承6的功能。如图3所示,回油垫圈10是在中心具有圆形的孔的圆盘形状,且表面呈凹凸地形成。如图2所示,回油垫圈10的朝向轴承6侧的面(以下称为“对置面10a”)与调整垫圈7接触,回油垫圈10的朝向转子3侧的面(与对置面10a相反一侧的面,以下,称为“内表面10b”)与和轴5一体旋转的转子衬套3d接触。转子衬套3d与回油垫圈10面接触,从而决定转子3的轴向位置。
[0059] 上述的含浸轴承6、壳体2的收容部20以及回油垫圈10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的主要部件。以下,对轴承单元进行详细叙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着眼于固定在壳体2的底部2d侧的轴承6进行说明,但在固定在端板2B侧的轴承6中也能够应用同样的轴承单元。
[0060] 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承单元中,在与轴5共同旋转的回油垫圈10设置有阻挡从轴承6漏出的油并使其返回轴承6的结构(以下称为“循环部11”)。循环部11形成在回油垫圈10的对置面10a。此外,回油垫圈10以对置面10a收纳在收容部20内的方式配置。即,如图2所示,以在从径向观察时,对置面10a与内表面21重叠的方式将回油垫圈10配置在收容部20。
[0061] 通过这样的配置以及循环部11,抑制在转子3旋转时从轴承6漏出的油向收容部20外飞散的情况,并使漏出的油在收容部20的内部循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是树脂制,以与收容部20的内表面21之间隔开微小的间隙的方式配置。换言之,在回油垫圈10的径向外侧的缘部与内表面21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回油垫圈10是树脂制,因此能够尽可能地缩小该间隙,由此,抑制来自回油垫圈10的径向外侧的油的漏出。
[0062] 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具有:保持槽11a,其以将与轴5接触的部分从对置面10a侧切除的方式形成;以及多个引导槽11b,它们在对置面10a的径向中间部凹陷设置,且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上述的保持槽11a以及引导槽11b均是阻挡从轴承6漏出的油并使其返回轴承6的循环部11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箭头表示转子3旋转时的油的流动。
[0063] 如图2~图4所示,保持槽11a是将对置面10a的径向内侧的缘部切除而形成的圆环状的槽,其在固定于轴5的状态下朝向轴承6侧开口。如图5中以箭头所示那样,保持槽11a具有以下功能:将在转子3旋转时从轴承6漏出且从调整垫圈7的径向内侧向回油垫圈10侧漏出的油保持的功能;以及使保持的油在转子3停止时返回轴承6的径向内侧部分的功能。将保持槽11a的深度(轴向尺寸)以及宽度(径向尺寸)适当设定为能够确保回油垫圈10的强度以及轴5和回油垫圈10的接触面积,并保持漏出的油的程度。
[0064] 如图2~图4所示,引导槽11b是配置在保持槽11a的径向外侧的槽,其在固定于轴5的状态下朝向轴承6侧开口。被保持槽11a保持的油由于离心力而流入引导槽11b。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槽11b以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环状扇形且沿径向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梯形的方式凹陷设置于对置面10a。即,引导槽11b的径向两端的侧面均成为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沿周向等间隔地(即分别错开120度)配置有相同形状的三个引导槽11b。引导槽11b的径向外侧的侧面在固定于轴5的状态下朝向轴承6的内端面6b倾斜,如图5中以箭头所示那样,将沿着引导槽11b向径向外侧流动的油向轴承6引导。
[0065] 如图2~图4所示,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引导槽11b之间存在壁部11c,其是对置面10a未凹陷设置而留下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中,三个壁部11c沿径向延伸设置。如图5中以箭头所示那样,壁部11c在转子3旋转时与引导槽11b内的油发生碰撞,具有以使油更容易向径向外侧飞出的方式进行辅助的功能。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中,循环部11中也包括壁部11c。
[0066] 在本实施方式的壁部11c中,两侧面以使沿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面(在这里是沿径向延伸的侧面)与对置面10a所成的角成为钝角的方式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壁部11c作为对置面10a未凹陷设置的部位而形成,因此沿径向延伸设置,但壁部11c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使从保持槽11a向引导槽11b传递的油容易向径向外侧飞出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以从对置面10a突出设置的方式设置壁部,也可以使两侧面以相对于对置面10a正交的方式延伸。
[0067]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具有飞散防止槽12,其以将与转子3或轴5接触的部分从内表面10b侧切除的方式形成。飞散防止槽12是将内表面10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切除而形成的圆环状的槽,其在固定于轴5的状态下朝向线圈3c侧开口。飞散防止槽12具有将在转子3旋转时从轴承6漏出且从调整垫圈7以及回油垫圈10的径向内侧向转子衬套3d侧漏出的油贮存以使其不向线圈3c侧飞散的功能。
[006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飞散防止槽12将与转子3的转子衬套3d接触的部分切除,且形成为供转子衬套3d的轴向一端部收纳的大小。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在转子衬套3d的轴向端面与回油垫圈10的飞散防止槽12的底面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轴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飞散防止槽12的轴向剖面形状形成为矩形状,但剖面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使向内表面10b侧漏出的油不易飞散的形状即可。
[0069] 本实施方式的回油垫圈10具有至少对对置面10a以及飞散防止槽12实施了防油处理的防油面。防油处理是指涂敷不沾油的防油处理剂的处理。附着于防油面的油不会扩展而成为球状,因此例如被回油垫圈10的对置面10a阻挡的油、被飞散防止槽12保持的油变得容易返回轴承6。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回油垫圈10的表面整体实施防油处理,也可以省略防油处理。
[0070] [2.作用、效果]
[0071] (1)根据上述的轴承单元,通过与轴5共同旋转的回油垫圈10,能够使从轴承6漏出的油在收容部20内循环,因此能够抑制油向比收容部20更靠外侧漏出的情况。另外,阻挡油的回油垫圈10与轴5共同旋转,因此能够利用离心力使油返回轴承6侧。由此,能够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因此能够抑制由油不足引起的滑动异常音的产生、电流值的紊乱,也能够防止旋转负载的增大、磨损促进。
[0072] (2)根据上述的轴承单元,循环部11包括保持槽11a,因此能够通过保持槽11a阻挡从轴承6与轴5的接触面侧漏出的油。该保持槽11a朝向轴承6侧开口,因此能够使被保持槽11a阻挡的油在转子3停止时返回轴承6的径向内侧部分。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
[0073] (3)根据上述的轴承单元,循环部11包括多个引导槽11b,因此使从轴承6漏出的油、被保持槽11a阻挡的油在转子3旋转时也能够通过引导槽11b返回轴承6。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引导槽11b之间设置有壁部11c,因此壁部11c在转子3旋转时与引导槽11b内的油发生碰撞从而能够使油容易向径向外侧飞出。由此,能够促进油在收容部20内的循环,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
[0074] (4)在上述的回油垫圈10中,引导槽11b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作为倾斜面而设置,因此能够顺畅地将沿着引导槽11b向径向外侧流动的油向轴承6引导。由此,能够促进油在收容部20内的循环,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
[0075] (5)另外,在上述的回油垫圈10中,壁部11c中沿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面作为倾斜面而设置,因此该侧面能够在转子3旋转时与引导槽11b内的油发生碰撞,且顺畅地将该油向轴承6引导。由此,也能够促进油在收容部20内的循环,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
[0076] (6)根据上述的轴承单元,在回油垫圈10的内表面10b设置有飞散防止壁12,因此能够阻挡沿着轴5向转子3侧(线圈3c侧)漏出的油。由此,也能够抑制油的飞散,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
[0077] (7)根据应用了上述的轴承单元的电动机1,能够使从轴承6漏出的油在收容部20内循环,因此能够抑制油的减少,从而能够提高电动机1的品质、寿命。
[0078] [3.其他]
[0079] 上述的轴承单元仅是一例,其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在上述的轴承单元中,回油垫圈10的对置面10a以收纳在收容部20内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是回油垫圈10整体以收纳在收容部20的内部的方式配置。若成为这样的结构,则能够进一步抑制从轴承6漏出的油向收容部20外漏出的情况,且能够使油在收容部20内循环。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油的减少。
[0080] 另外,上述的轴承单元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变形。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具备形状与图2~图4所示的回油垫圈10不同的回油垫圈10’,且在收容部20的底面22侧具备挡油垫圈30这一点上也不同。回油垫圈10’具有飞散防止壁13,其在内表面10b中的飞散防止槽12的缘部立起设置。飞散防止壁13是沿着轴向立起设置的圆筒状的壁部。飞散防止槽12的深度由于飞散防止壁13而变深,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油的飞散。
[0081] 挡油垫圈30例如是夹布胶木制,其形成为将轴承6的外端面6a的大致整面覆盖的圆环状。挡油垫圈30被压入收容部20,且被夹持在收容部20的底面22与轴承6之间。挡油垫圈30的内径形成为小于底面22的贯通孔22h,由此能够抑制轴承6的油从贯通孔22h侧漏出的情况。即,能够进一步抑制轴承6的油的减少。
[008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中,例示了回油垫圈10’整体以收纳在收容部20内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但回油垫圈10’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至少对置面10a位于收容部20内即可,例如飞散防止壁13可以向收容部20的外侧露出。另外,挡油垫圈30的形状、固定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图2所示的轴承单元中应用图6所示的挡油垫圈30。或者,也可以从图6所示的轴承单元中省略挡油垫圈30。
[0083] 上述的循环部11的结构仅是一例,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将作为循环部11的突起部设置在上述的引导槽11b内,使沿着引导槽11b的油容易向径向外侧飞出。另外,也可以设置上述的保持槽11a、引导槽11b、壁部11c中的任一个或任两个。需要说明的是,飞散防止槽12并非必需而可以省略,调整垫圈7也并非必需。另外,回油垫圈10、10’以及挡油垫圈30的材质仅是一例,也可以由上述以外的材料形成。
[0084] 上述的电动机1仅是一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壳体2以及收容部20的各形状可以不是有底圆筒状,在不具有整流子3b的收容部20的底面22可以不形成贯通孔22h。另外,在壳体2的底部2d侧的轴承6中应用的轴承单元、以及在端板2B侧的轴承6中应用的轴承单元可以是不同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前者的轴承单元中设置图6的回油垫圈10’,在后者的轴承单元中设置图2的回油垫圈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轴承单元也可以应用于电动机以外的产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