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动物学 / 小菜蛾 / 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

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

阅读:1034发布:2020-08-0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含茵陈二炔的 农药 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组成,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30:1~1:30。本发明农药组合物防治甘蓝上菜青虫、 小菜蛾 等 害虫 效果优秀,持效期长,对甘蓝安全。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增加农药使用寿命。,下面是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由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组成,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30:1~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乳油分散粒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制成乳油时,重量百分含量为:茵陈二炔6%、溴氰虫酰胺2%、烷基苯磺酸盐10%、正丁醇5%、氮2.5%,松脂油补足至100%。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甘蓝上菜青虫、小菜蛾的用途。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为有效活性成分复配的二元组合物,主要应用于甘蓝上害虫的防治。

背景技术

[0002] 农业害虫的抗药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害虫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因素,导致了害虫抗药性日益严重,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3] 茵陈二炔(Capillene)为茵陈蒿精油中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茵陈蒿属于菊科、蒿属植物,全国各地均有生长。据相关研究表明,茵陈二炔对赤拟谷盗、玉米象、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0004] 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为新型酰胺类内吸性杀虫剂,胃毒为主,兼具触杀。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害虫摄入后数分钟内即停止取食,迅速保护作物,同时控制带毒或传毒害虫的进一步危害,抑制病毒病蔓延。
[0005] 本发明人在深入研究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配方的过程中,令人意外地发现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甘蓝上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杀虫效果优秀,持效期长,用药成本低,能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且对甘蓝安全的农药组合物。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剂型。
[0008]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甘蓝上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用途。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组成,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30:1~1:30,优选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20:1~1:20,更优选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0:1~1:10,最优选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重量比为3:1。
[0010]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中,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0.1%~85%,优选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70%。
[0011]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乳油分散粒剂等。
[0012]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制备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
[0013] 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增效剂、防腐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0014] 所述农药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6] 1、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害虫的防治效果。
[0017] 2、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0018] 3、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两种活性成分复配,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作用位点增加,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0] (一)应用剂型实施例
[0021] 实施例1 24%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0022] 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茵陈二炔21%、溴氰虫酰胺3%、月桂醇聚乙烯基醚硫酸钠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羧甲基纤维素1%、卡松凯松0.3%、油0.2%、尿素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均匀、砂磨机中砂磨后,即可制得24%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0023] 实施例2 8%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乳油
[0024] 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茵陈二炔6%、溴氰虫酰胺2%、烷基苯磺酸盐10%、正丁醇5%、氮2.5%,松脂油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即可制得8%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乳油。
[0025] 实施例3 60%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0026] 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茵陈二炔15%、溴氰虫酰胺45%、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3%、磺酸盐甲缩合物8%、羧甲基淀粉钠5%,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制得60%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0027] (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
[0028] 1、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对甘蓝菜青虫的室内联合毒测定
[0029] 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2-2006》,采用夹毒叶片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030] 表1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对甘蓝菜青虫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0031]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LC50(mg/L) ATI TTI CTC
茵陈二炔 13.67 100.00    
溴氰虫酰胺 2.31 591.77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30:1) 10.17 134.41 115.86 116.01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20:1) 8.25 165.70 123.42 134.26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5:1) 7.06 193.63 130.74 148.10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0:1) 5.83 234.48 144.71 162.03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7:1) 4.38 312.10 161.47 193.29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3:1) 3.02 452.65 222.94 203.04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1) 2.19 624.20 345.89 180.46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3) 1.65 828.48 468.83 176.71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7) 1.52 899.34 530.30 169.59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10) 1.59 859.75 547.06 157.16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15) 1.77 772.32 561.03 137.66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20) 1.94 704.64 568.35 123.98
茵陈二炔:溴氰虫酰胺(1:30) 2.18 627.06 575.91 108.88
[0032] 从表1可以看出,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在20:1~1:2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甘蓝菜青虫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在10:1~1:10(按质量)的范围内,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共毒系数(CTC)均在150以上;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以3:1(按重量)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203.04。可见,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0033] 2、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0034] 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2-2006》,采用夹毒叶片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035] 表2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0036]
[0037] 从表2可以看出,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在20:1~1:2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甘蓝小菜蛾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在10:1~1:10(按质量)的范围内,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共毒系数(CTC)均在140以上;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以3:1(按重量)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194.71。可见,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0038] (三)田间药效验证实施例
[0039]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组合物制剂进行防治甘蓝菜青虫、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具体结果见表3。
[0040] 表3各药剂处理防治甘蓝菜青虫、小菜蛾的试验结果
[0041]
[0042] 由表3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的各组合物制剂对甘蓝菜青虫、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要明显好于10%茵陈二炔悬浮剂和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单独使用,持效期长,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使用茵陈二炔和溴氰虫酰胺复配的各组合物制剂后对甘蓝产生药害
[0043]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茵陈二炔的农药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防治甘蓝上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效果优秀,对甘蓝安全,持效期长,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