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兽医学 / 人畜共患病 / 炭疽病 /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阅读:890发布:2022-01-02

专利汇可以提供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属于 生物 防治技术领域,解决 现有技术 中难于对烟蚜茧蜂进行越冬保种,难于满足次年 烟草 种植季节对烟蚜茧蜂的大量需求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温棚选种:包括培育寄主植株、采集蜂源、温棚内接蜂、提纯复壮;步骤2:冬季 温室 保种:包括培育保种植株、温室内接蜂、提纯复壮;步骤3:温棚扩繁。本 发明 利用8月大量繁蜂结束至次年4月,大量繁蜂开始前这段时间,成功地积累和保存烟蚜茧蜂,为翌年大量繁殖烟蚜茧蜂保育提供足够数量和 质量 较好的烟蚜茧蜂。,下面是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步骤1:温棚选种:
步骤1.1:培育寄主植株:
将烟苗、萝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将苗株移栽至由防虫网围成的繁蚜室中的盆内,培育20-30天后,进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龄蚜虫或无翅成蚜8-12头,所述成苗是指烟苗培育至七叶一心,萝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叶一心;
苗株接蚜后的管理:做到小勤浇,确保盆土湿润,避免植株萎蔫;通过温棚通气窗、遮阳网来调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保持繁蚜室内温度22±5℃,湿度50%-70%,确保室内通、透光;防治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重寄生蜂;
苗株接蚜后15-20天,当每棵苗株上的烟蚜繁殖到2000头时,培育得到寄主植株;
步骤1.2:采集蜂源:
每年8-10月,从田间杂草、大田蔬菜中挑选个大无病菌的野生僵蚜或野生茧蜂,收集于试管中,将上述野生僵蚜引入温棚中,使野生僵蚜发育成野生茧蜂;
挑选温棚内培育的个大的室内茧蜂;
将上述野生茧蜂与室内茧蜂按4:6的数量混合后,作为温棚接种用的茧蜂;
步骤1.3:温棚内接蜂:
选取步骤1.1中未接种过茧蜂的寄主植株,按每株寄主植株接种20头茧蜂的比例,将温棚接种用的茧蜂放入繁蚜室中,使茧蜂飞到寄主植株上,寻找烟蚜产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温棚内接蜂过程;
步骤1.4:提纯复壮:
温棚内接蜂20天后,对僵蚜进行筛选,清除带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发育成茧蜂,作为温棚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1.3中再次进行温棚内接蜂;
步骤2:冬季温室保种:
步骤2.1:培育保种植株:
11月至次年2月,将烟苗、萝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将苗株移栽至玻璃温室中的盆内,培育20-30天后,进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龄蚜虫或无翅成蚜8-12头,所述成苗是指烟苗培育至七叶一心,萝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叶一心,所述玻璃温室是指架玻璃结构的温室,玻璃温室内通过取暖器和加湿器来加温和保湿,使玻璃温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玻璃温室处于自然光照条件下;
苗株接蚜后15-20天,当每棵苗株上的烟蚜繁殖到2000头时,培育得到保种植株;
将经过2-3次按步骤1.4提纯复壮后的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
步骤2.2:温室内接蜂:
选取步骤2.1中未接种过茧蜂的保种植株,按每株保种植株接种20头茧蜂的比例,将温室接种用的茧蜂放入玻璃温室中,使茧蜂飞到保种植株上,寻找烟蚜产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温室内接蜂过程;
步骤2.3:提纯复壮:
温室内接蜂20天后,对僵蚜进行筛选,清除带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发育成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2.2中再次进行温室内接蜂;
步骤3:温棚扩繁:
次年2月至4月,将步骤2中经数次提纯复壮后的茧蜂,作为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1.3温棚内接蜂及后续的步骤1.4提纯复壮,进行茧蜂扩繁,得到大量用于5-7月在烟田散放的茧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3中,保留的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需要在僵化4-5天后,将其装于试管中,冷藏于5℃的人工气候箱中贮存20-30天,然后再将其取出来发育成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1中用于培育寄主植株的栽培土,以及步骤2.1中用于培育保种植株的栽培土的配制方法如下:选取没有种过烟和蔬菜的红壤土1000㎏,加入腐熟农家肥300㎏、镁磷肥20㎏进行充分拌匀,堆捂发酵30d以上,装盆时加入适量杀菌剂杀虫剂,充分拌匀,防止土壤带病虫,配制得到栽培土;
所述步骤1.1中,通过温棚通气窗、遮阳网来调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的具体方法是:
光照强的晴天卷起大棚侧面的薄膜,使棚内空气对流,展开遮阳网降低光照,从而使大棚内的温度不至太高;傍晚放下侧面的薄膜,使棚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0℃;阴天侧面的薄膜不卷起,同时收起遮阳网,使棚内有适宜的光照;
所述步骤1.1中,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减少温棚湿度,增加光照;
所述步骤1.1中,防治重寄生蜂的方法是关闭窗,预防蚜虫宽缘金小蜂天敌入棚,或将被蚜虫宽缘金小蜂寄生的蜂种移出棚外,对食蚜蝇、瓢虫、烟盲蝽进行人工捕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棚由连体的大棚架(1)及覆盖在大棚架(1)外围的棚膜(2)构成,包括两个穹顶、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大棚架(1)为钢架结构,长50米、宽12米,肩高3米、拱高4.6米,大棚架(1)的立柱(9)间距3米、跨距6米、拱距0.75米,拱顶上设有三根纵杆(10);大棚架(1)上有4套卷膜器(8),其中两套安装在大棚架(1)两侧,另外两套安装在大棚架(1)外顶部,大棚架(1)内顶部设置有遮阳网(5),遮阳网(5)下方有用于繁殖烟蚜的繁蚜室(6),繁蚜室(6)由框架(3)和覆盖在框架(3)外围的60目防虫网(4)构成,繁蚜室(6)有两排,分别沿大棚架(1)内两侧面排布,每排繁蚜室(6)有17间,其中一排繁蚜室(6)长6米、宽
3米、高1.8米,另一排繁蚜室(6)长4.5米、宽3米、高1.8米,两排繁蚜室(6)之间留1.5米宽的走道(7)。

说明书全文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冬季对烟蚜茧蜂进行保种繁育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采用人工增殖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田重要害虫—烟蚜取得了良好效果,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面积不断增加,较大地减少了杀虫农药施用量,减少了烟蚜的防治成本,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在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以虫治虫”无公害绿色生物防治虫害系统工程的核心。
[0003] 每年8月以后,随着烟叶的采收,烟蚜在烟田不再造成危害,大量繁蜂、放蜂工作结束,而到第二年5月烟蚜在烟田发生时,需要大量的烟蚜茧蜂于烟田散放,因此,从当年8月至次年4月期间,需要保育足够数量的种蜂,以供第二年大量繁蜂之用。
[0004] 然而,现有的繁蜂大温棚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很难达到烟蚜茧蜂的保种所需要的温度22±5℃,湿度50%-70%的条件,因此,现有的繁蜂技术难以对烟蚜茧蜂进行越冬保种,无法满足次年烟田散放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于对烟蚜茧蜂进行越冬保种,难于满足次年烟草种植季节对烟蚜茧蜂的大量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步骤1:温棚选种:
步骤1.1:培育寄主植株:
将烟苗、萝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将苗株移栽至由防虫网围成的繁蚜室中的盆内,培育20-30天后,进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龄蚜虫或无翅成蚜8-12头,所述成苗是指烟苗培育至七叶一心,萝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叶一心;
苗株接蚜后的管理:做到小勤浇,确保盆土湿润,避免植株萎蔫;通过温棚通气窗、遮阳网来调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保持繁蚜室内温度22±5℃,湿度50%-70%,确保室内通、透光;防治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重寄生蜂;
苗株接蚜后15-20天,当每棵苗株上的烟蚜繁殖到2000头时,培育得到寄主植株;
步骤1.2:采集蜂源:
每年8-10月,从田间杂草、大田蔬菜中挑选个大无病菌的野生僵蚜或野生茧蜂,收集于试管中,将上述野生僵蚜引入温棚中,使野生僵蚜发育成野生茧蜂;
挑选温棚内培育的个大的室内茧蜂;
将上述野生茧蜂与室内茧蜂按4:6的数量混合后,作为温棚接种用的茧蜂;
步骤1.3:温棚内接蜂:
选取步骤1.1中未接种过茧蜂的寄主植株,按每株寄主植株接种20头茧蜂的比例,将温棚接种用的茧蜂放入繁蚜室中,使茧蜂飞到寄主植株上,寻找烟蚜产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温棚内接蜂过程;
步骤1.4:提纯复壮:
温棚内接蜂20天后,对僵蚜进行筛选,清除带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发育成茧蜂,作为温棚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1.3中再次进行温棚内接蜂;
步骤2:冬季温室保种:
步骤2.1:培育保种植株:
11月至次年2月,将烟苗、萝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将苗株移栽至玻璃温室中的盆内,培育20-30天后,进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龄蚜虫或无翅成蚜8-12头,所述成苗是指烟苗培育至七叶一心,萝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叶一心,所述玻璃温室是指架玻璃结构的温室,玻璃温室内通过取暖器和加湿器来加温和保湿,使玻璃温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玻璃温室处于自然光照条件下;
苗株接蚜后15-20天,当每棵苗株上的烟蚜繁殖到2000头时,培育得到保种植株;
将经过2-3次按步骤1.4提纯复壮后的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
步骤2.2:温室内接蜂:
选取步骤2.1中未接种过茧蜂的保种植株,按每株保种植株接种20头茧蜂的比例,将温室接种用的茧蜂放入玻璃温室中,使茧蜂飞到保种植株上,寻找烟蚜产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温室内接蜂过程;
步骤2.3:提纯复壮:
温室内接蜂20天后,对僵蚜进行筛选,清除带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发育成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2.2中再次进行温室内接蜂;
步骤3:温棚扩繁:
次年2月至4月,将步骤2中经数次提纯复壮后的茧蜂,作为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1.3温棚内接蜂及后续的步骤1.4提纯复壮,进行茧蜂扩繁,得到大量用于5-7月在烟田散放的茧蜂。
[0006] 本发明利用8月大量繁蜂结束至次年4月,大量繁蜂开始前这段时间,成功地积累和保存烟蚜茧蜂,为翌年大量繁殖烟蚜茧蜂保育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较好的烟蚜茧蜂。
[0007] 上述方案中,越冬保种阶段,每扩繁一次实际投入的茧蜂与产出的种蜂数量之比为1:120。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3中,保留的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需要在僵化4-5天后,将其装于试管中,冷藏于5℃的人工气候箱中贮存20-30天,然后再将其取出来发育成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
[0009] 上述方案中,利用昆虫滞育和在低温条件下发育缓慢的特性,可以延长僵蚜保存的时间,便于异地运输僵蚜后进行异地繁殖,冷藏20天的僵蚜的成活率为90%,冷藏30天的僵蚜的成活率为60%。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步骤1.1中用于培育寄主植株的栽培土,以及步骤2.1中用于培育保种植株的栽培土的配制方法如下:选取没有种过烟和蔬菜的红壤土1000㎏,加入腐熟农家肥300㎏、镁磷肥20㎏进行充分拌匀,堆捂发酵30d以上,装盆时加入适量杀菌剂杀虫剂,充分拌匀,防止土壤带病虫,配制得到栽培土;
所述步骤1.1中,通过温棚通气窗、遮阳网来调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的具体方法是:
光照强的晴天卷起大棚侧面的薄膜,使棚内空气对流,展开遮阳网降低光照,从而使大棚内的温度不至太高;傍晚放下侧面的薄膜,使棚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0℃;阴天侧面的薄膜不卷起,同时收起遮阳网,使棚内有适宜的光照;
所述步骤1.1中,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减少温棚湿度,增加光照;
所述步骤1.1中,防治重寄生蜂的方法是关闭窗,预防蚜虫宽缘金小蜂天敌入棚,或将被蚜虫宽缘金小蜂寄生的蜂种移出棚外,对食蚜蝇、瓢虫、烟盲蝽进行人工捕捉。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温棚由连体大棚架及覆盖在大棚架外围的棚膜构成,包括两个穹顶、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大棚架为钢架结构,长50米、宽12米,肩高3米、拱高4.6米,大棚架的立柱间距
3米、跨距6米、拱距0.75米,拱顶上设有三根纵杆;大棚架上有4套卷膜器,其中两套安装在大棚架两侧,另外两套安装在大棚架外顶部,大棚架内顶部设置有遮阳网,遮阳网下方有用于繁殖烟蚜的繁蚜室,繁蚜室由框架和覆盖在框架外围的60目防虫网构成,繁蚜室有两排,分别沿大棚架内两侧面排布,每排繁蚜室有17间,其中一排繁蚜室长6米、宽3米、高
1.8米,另一排繁蚜室长4.5米、宽3米、高1.8米,两排繁蚜室之间留1.5米宽的走道。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所述温棚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随着烟叶的采收,每年8月以后烟蚜在烟田不再造成危害,大量繁蜂、放蜂工作结束,到第二年5月烟蚜在烟田发生,才需要大量的烟蚜茧蜂于烟田散放,因此,从当年8月至次年2月期间,是保种提纯复壮的关键时期,只需保育足够数量的种蜂供大量繁蜂之用,其中:8-10月为温棚选种期,11-1月为冬季温室保育或低温贮存种蜂期,2-4月为温棚蜂种扩大繁殖或低温贮存时期。
[0014] 具体来说,本发明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步骤1:温棚选种:
步骤1.1:培育寄主植株:
将烟苗、萝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将苗株移栽至由防虫网围成的繁蚜室中的盆内,培育20-30天后,进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龄蚜虫或无翅成蚜8-12头,所述成苗是指烟苗培育至七叶一心,萝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叶一心;
苗株接蚜后的管理:做到小水勤浇,确保盆土湿润,避免植株萎蔫;通过温棚通气窗、遮阳网来调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保持繁蚜室内温度22±5℃,湿度50%-70%,确保室内通风、透光;防治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重寄生蜂;
苗株接蚜后15-20天,当每棵苗株上的烟蚜繁殖到2000头时,培育得到寄主植株;
步骤1.2:采集蜂源:
每年8-10月,从田间杂草、大田蔬菜中挑选个大无病菌的野生僵蚜或野生茧蜂,收集于试管中,将上述野生僵蚜引入温棚中,使野生僵蚜发育成野生茧蜂;
挑选温棚内培育的个大的室内茧蜂;
将上述野生茧蜂与室内茧蜂按4:6的数量混合后,作为温棚接种用的茧蜂;
步骤1.3:温棚内接蜂:
选取步骤1.1中未接种过茧蜂的寄主植株,按每株寄主植株接种20头茧蜂的比例,将温棚接种用的茧蜂放入繁蚜室中,使茧蜂飞到寄主植株上,寻找烟蚜产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温棚内接蜂过程;
步骤1.4:提纯复壮:
温棚内接蜂20天后,对僵蚜进行筛选,清除带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发育成茧蜂,作为温棚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1.3中再次进行温棚内接蜂;
步骤2:冬季温室保种:
步骤2.1:培育保种植株:
11月至次年2月,将烟苗、萝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将苗株移栽至玻璃温室中的盆内,培育20-30天后,进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龄蚜虫或无翅成蚜8-12头,所述成苗是指烟苗培育至七叶一心,萝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叶一心,所述玻璃温室是指钢架玻璃结构的温室,玻璃温室内通过取暖器和加湿器来加温和保湿,使玻璃温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玻璃温室处于自然光照条件下;
苗株接蚜后15-20天,当每棵苗株上的烟蚜繁殖到2000头时,培育得到保种植株;
将经过2-3次按步骤1.4提纯复壮后的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
步骤2.2:温室内接蜂:
选取步骤2.1中未接种过茧蜂的保种植株,按每株保种植株接种20头茧蜂的比例,将温室接种用的茧蜂放入玻璃温室中,使茧蜂飞到保种植株上,寻找烟蚜产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温室内接蜂过程;
步骤2.3:提纯复壮:
温室内接蜂20天后,对僵蚜进行筛选,清除带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发育成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2.2中再次进行温室内接蜂;
步骤3:温棚扩繁:
次年2月至4月,将步骤2中经数次提纯复壮后的茧蜂,作为接种用的茧蜂,返回到步骤1.3温棚内接蜂及后续的步骤1.4提纯复壮,进行茧蜂扩繁,得到大量用于5-7月在烟田散放的茧蜂。
[0015] 所述步骤2.3中,保留的健壮无重寄生表现的僵蚜,需要在僵化4-5天后,将其装于试管中,冷藏于5℃的人工气候箱中贮存20-30天,然后再将其取出来发育成茧蜂,作为温室接种用的茧蜂。
[0016] 所述步骤1.1中用于培育寄主植株的栽培土,以及步骤2.1中用于培育保种植株的栽培土的配制方法如下:选取没有种过烟和蔬菜的红壤土1000㎏,加入腐熟农家肥300㎏、钙镁磷肥20㎏进行充分拌匀,堆捂发酵30d以上,装盆时加入适量杀菌剂和杀虫剂,充分拌匀,防止土壤带病虫,配制得到栽培土;所述步骤1.1中,通过温棚通气窗、遮阳网来调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的具体方法是:
光照强的晴天卷起大棚侧面的薄膜,使棚内空气对流,展开遮阳网降低光照,从而使大棚内的温度不至太高;傍晚放下侧面的薄膜,使棚内夜间温度不低于10℃;阴天侧面的薄膜不卷起,同时收起遮阳网,使棚内有适宜的光照;
所述步骤1.1中,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减少温棚湿度,增加光照;
所述步骤1.1中,防治重寄生蜂的方法是关闭门窗,预防蚜虫宽缘金小蜂天敌入棚,或将被蚜虫宽缘金小蜂寄生的蜂种移出棚外,对食蚜蝇、瓢虫、烟盲蝽进行人工捕捉。
[0017] 所述温棚如图1所示,由连体的大棚架1及覆盖在大棚架1外围的棚膜2构成,包括两个穹顶、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大棚架1为钢架结构,长50米、宽12米,肩高3米、拱高4.6米,大棚架1的立柱9间距3米、跨距6米、拱距0.75米,拱顶上设有三根纵杆10;大棚架1上有4套卷膜器8,其中两套安装在大棚架1两侧,另外两套安装在大棚架1外顶部,大棚架1内顶部设置有遮阳网5,遮阳网5下方有用于繁殖烟蚜的繁蚜室6,繁蚜室6由框架3和覆盖在框架3外围的60目防虫网4构成,繁蚜室6有两排,分别沿大棚架1内两侧面排布,每排繁蚜室6有17间,其中一排繁蚜室6长6米、宽3米、高1.8米,另一排繁蚜室
6长4.5米、宽3米、高1.8米,两排繁蚜室6之间留1.5米宽的走道7。每间繁殖烟蚜分别为27万头和21万头以上,繁殖烟蚜茧蜂分别为18万头和14万头以上。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