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应力 / 拉伸应力 / 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阅读:89发布:2023-02-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 沟道 层的晶体管的结构包括由垂直型 半导体 层构成的源极、漏极和沟道区所构成的晶体管,以及用以使沟道区中具有一应变的应 力 层。其中,栅极绝缘层位于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沟道区表面,栅极 电极 位于栅极绝缘层上,并包覆对应于沟道区的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两 侧壁 和一顶面。,下面是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晶体管包括:
一基底;
一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位于该基底上,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具有一 源极、一漏极以及位于该源极和该漏极之间的一沟道区,且该垂直型鳍 形半导体层中具有一应变;
一栅极绝缘层位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该沟道区表面;以及
一栅极电极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并包覆对应于该沟道区的该垂直型 鳍形半导体层的两侧壁和一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应变为沿该源极至该漏极方向的拉伸应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中的该拉伸应变强度为0.01%至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应膜层位于该源极和该漏极上,该应力膜层的 热膨胀系数大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热膨胀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应变为沿该源极至该漏极方向的压缩应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具有圆滑化的上部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底部具有底切或凹槽的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栅极绝缘层的材质为、氮氧化硅、或相对电容率大于 5的介电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栅极绝缘层的等效氧化层厚度为3~100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侧壁的该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不同于顶 部的厚度。
11.一种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晶体管包括:
一基底;
一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位于该基底上,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具有一 源极、一漏极以及位于该源极和该漏极之间的一沟道区;
一栅极绝缘层位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该沟道区表面;
一栅极电极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并包覆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两 侧壁和一顶面的该沟道区;以及
一应力膜层位于该源极和该漏极上,借以将应力导入该垂直型鳍形半 导体层中,使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具有一应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应变为沿该源极至该漏极方向的拉伸应变。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中的该拉伸应变强度为0.01%至2%。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该应力膜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 层的热膨胀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应变为沿该源极至该漏极方向的压缩应变。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具有圆滑化的上部边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底部具有底切或凹槽的次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栅极绝缘层的材质为氧化硅、氮氧化硅、或相对电容率大于 5的介电材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栅极绝缘层的等效氧化层厚度为3~100埃。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其特征在于:该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侧壁的该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不同于顶 部的厚度。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组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制造具有多 重栅极(multiple-gate)及应变的沟道层(strained channel layer) 的晶体管,且可应用在25奈米(sub-nanometer)制程以下。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金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MOSFET)的操作效能,传统常见的方法为 缩小金氧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尺寸,如此除了可改善组件的操作效能 外,还能同时提高组件的密度和降低制造成本。然而,由于传统金氧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bulk MOSFET)的栅极长度(gate length)的缩 小,便容易由于源极与漏极与其间的沟道相互作用,而影响了栅极对于 其沟道的开启/关闭状态的控制能,而进一步引起的所谓的短沟道效应 (short channel effects;SCE)。
为了抑制所衍生的短沟道效应的问题,传统上,解决的方法有增加主 体掺杂浓度、降低栅极氧化层的厚度、以及超浅源极/漏极接合面 (ultra-shallow source/drain junction)等。
当栅极长度缩小至25奈米级时,利用上述传统的方法来解决传统块 金氧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短沟道问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有人提出 双栅极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结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所谓双栅极金氧半 场效晶体管的结构是为在沟道区的两侧设置栅极,使得沟道区可以由其 两侧的栅极获得控制,以降低短沟道效应。此外,当此双栅极金氧半场 效晶体管组件开启时,会形成两个反转层(inversion layers),以允许 更多的电流流通。同时,此种双栅极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结构还可以进 一步提高组件的积集度。
另一种改善晶体管的效能的方法为利用应力来提高沟道区的载子的 迁移率(mobility)。如图1所示,借由在松弛的锗层(relaxed SiGe layer)14上磊晶成长一硅层16,以制备出具有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18。而松弛的硅锗层14是形成于硅基底10上的厚度厚且具有浓度梯度 的硅锗缓冲层12表面而得。与松弛的硅相较,松弛的硅锗层14具有较 大的晶格常数(lattice constant),因此,在松弛的硅锗层14上磊晶 成长出的薄硅层16会处于双轴拉伸应变(biaxial tensile strain)。 在此情况下,电洞和电子载子两者在处于双轴拉伸应变的硅层16中的迁 移速率会增加。
图1所示的具有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18的结构,与传统的金氧半 晶体管的结构类似,然而两者的载子的迁移率相差甚多。通常,在松弛 的硅锗层14上磊晶成长一硅层16后,利用传统的0.18微米的金氧半晶 体管制程,可以制备出相当于正常晶格的硅块材上的0.13微米的金氧半 场效晶体管组件的效能。虽然具有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18可以有效地 提高组件的操作效能,然而,这样的结构无法有效达到提高组件积集度 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 体管,用以同时借由提高载子的迁移率来提高组件的效能,以及同时提 高组件的积集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 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位于基底上,其具有源极、漏极以及位于源极和漏 极之间的沟道区,且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中具有一应变。栅极绝缘层位 于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沟道区表面。栅极电极位于栅极绝缘层上,并 包覆对应于沟道区的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两侧壁和一顶面。
本实用新型并提供另一种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垂 直型鳍形半导体层位于基底上,其具有源极、漏极以及位于源极和漏极 之间的沟道区。栅极绝缘层位于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沟道区表面。栅 极电极位于栅极绝缘层上,并包覆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两侧壁和一顶 面的沟道区。应力膜层位于源极和漏极上,借以将应力导入垂直型鳍形 半导体层中,使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具有一应变。
在上述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中,垂直型鳍形半导体 层中的应变可为拉伸应变或压缩应变。若为拉伸应变,其拉伸应变强度 约为0.01%至2%,应力膜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热 膨胀系数。若为压缩应变,其压缩应变强度约为0.01%至2%,应力膜层 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垂直型鳍形半导体层的热膨胀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传统借由硅锗缓冲层的使用而制备出的具有应变沟道层 的晶体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G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 体管的制造流程图
图3是表示经过源极/漏极的淡掺杂制程和浓掺杂制程后所形成的具 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的上视图。
符号说明:
硅基底:10
硅锗缓冲层:12
松弛的硅锗层:14
硅层:16
晶体管:18
硅层/氧化硅层迭置型基底:20
硅基底:22
埋入式氧化硅层:24
硅层:26
鳍形硅层:26a
罩幕层:28
栅极介电层:30
栅极电极:32
图案化罩幕层:34
间隙壁:36
导电层:38
应力膜层: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 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将配合图2A至图2G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 的沟道层的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请参照图2A,首先提供半导体层/绝缘层迭置型基底,例如为硅层/ 氧化硅层迭置型基底(silicon on insulator substrate;SOI substrate) 20,其包括硅基底22、埋入式氧化硅层24和硅层26,在此实施例中是 以该种型式的基底为例。当然半导体层的材质和绝缘层的材质并不限定 于此,例如硅锗亦可做为半导体层。
接着请参照图2B,于硅层26中定义出鳍形硅层(silicon fins)26a, 以做为沟道层之用。其中鳍形硅层26a的宽度约为50埃至500埃左右, 高度约为200埃以上。
定义鳍形硅层26a的方法例如是于硅层26上形成一罩幕层28,并以 该罩幕层28为蚀刻罩幕,以将该罩幕层28的图案转移至其下方的硅层 26中。此罩幕层28可为光阻层(photoresist layer)、能量敏感层(energy sensitive layer)、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或其它材质的罩幕层。
接着,对鳍形硅层26a进行侧表面平滑化处理,以降低鳍形硅层26a 侧表面的粗糙度。侧表面平滑化处理的方法为牺牲性氧化处理和侧壁处 理,其中侧壁处理的方法例如是在1000℃含氢(H2)的环境下进行高温 回火。当鳍形硅层26a的侧表面经牺牲性氧化处理时,会于表面氧化生 成一层氧化硅,借此修复表面于蚀刻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并将上部边 圆滑化,再将氧化硅移除。表面平滑化的目的在于使组件具有好的载 子迁移率,以及利于后续形成可靠度佳的栅极绝缘层。
接着如图2C所示,将具有干净且平整表面的鳍形硅层26a上方的罩 幕层28移除。移除的方法可为电浆蚀刻或湿蚀刻,湿蚀刻所使用的蚀刻 剂可为稀释的氢氟酸(DHF)。在此蚀刻过程中,硅层26a底部可能发生 底切(undercut)或凹槽(notch)。
接着,于鳍形硅层26a表面形成一层栅极介电层30,其形成方法例 如是热氧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溅等。通常,鳍形硅层26a的侧壁 和顶部的栅极介电层30具有不同的厚度,通常是顶部的栅极介电层30 的厚度较侧壁为厚。其材质可为氧化硅、或氮氧化硅,其厚度约为3埃 至100埃,较佳的是10埃以下,顶部部份的厚度较佳的是20埃以下; 或者为高介电常数的材质,例如氧化(Al2O5)、氧化铪(HfO2)、氧化锆 (ZrO2)、或其它类似此性质者,其等效氧化层厚度(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约为3至100埃。
接着,形成一层导电层于栅极介电层30上,其材质可为多晶硅、多 晶硅锗、耐火金属(refractory metal)、类金属化合物、或其它导电材 质,其中耐火金属可为钼(Mo)、钨(W)等,类金属化合物可为氮化
接着于导电层上覆盖一图案化罩幕层34,并借由蚀刻,将图案化罩 幕层34的图案转移至导电层中,以形成栅极电极32,如图2D所示。以 材质为多晶硅的导电层以及材质为氮氧化硅的栅极介电层30为例,其蚀 刻条件例如是含氯和溴的蚀刻气体进行电浆蚀刻,其多晶硅对氮氧化硅 的蚀刻选择比超过2000。
在完成栅极电极32的定义后,则移除其上方的图案化罩幕层34。
接着,进行源极/漏极的淡掺杂制程,其形成方法例是以离子植入、 电浆侵入式离子植入(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PIII)、 或是其它的技术来进行。
接着,借由沉积以及选择性非等向性地蚀刻介电材质,以于栅极电极 32以及鳍形硅层26a的侧壁形成间隙壁36,间隙壁36的材质可为氮化 硅或氧化硅。位于鳍形硅层26a侧壁的间隙壁可以利用另外的蚀刻制程 加以移除,如图2E所示。之后进行源极/漏极的浓掺杂制程,其形成方 法例是以离子植入、电浆侵入式离子植入、固体源扩散(solid source diffusion)、或是其它的技术。在此步骤中,亦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将 离子掺杂入栅极电极26a,借此提高其导电性。任何植入的伤害或非晶化 可借由后续高温回火制程而获得改善。
经过上述的源极/漏极的淡掺杂制程和浓掺杂制程后,于栅极电极 26a两侧的鳍形硅层26a中形成具有浅掺杂漏极结构(lightly doped drain)LDD的源极/漏极S/D,如图3的上视图所示。
接着请参照图2F,为了降低源极/漏极S/D的片电阻,因此在源极/ 漏极S/D表面形成一层导电层38,意即,此导电层38形成于鳍形硅层的 顶部和侧壁。导电层38的材质例如是以自动对准金属硅化物制程 (self-aligned silicide process,salicide process)形成的金属硅 化物,例如硅化钴。该材质亦可为金属、多晶硅、或是磊晶硅。
之后,沉积一层高应力膜层40覆盖于栅极电极32上和导电层38上, 其厚度约为50~1000埃,如图2G所示。由于鳍形硅层26a和高应力膜 层40两者之间的热膨胀系数(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及杨 氏系数(Young’s modulus)有很大的差异(见表一),使得在经过半导体 制程中所需的高温沉积或热回火制程后,高应力膜层40自高温降温时的 收缩速度和鳍形硅层26a的收缩速度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会将应力导 入鳍形硅层26a的沟道区中,产生的应力可能是数百MPa甚至超过1GPa。
      表一  可以选择用于制备高应力膜层40的绝缘
            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及杨氏系数
                               热膨胀系数              杨氏系数
                               α(K-1)                E(GPa)
氧化锆(zirconium oxide)        1.11×10-5             200
块滑石(steatite;MgOSiO2)      8.0×10-6              -
氧化铝(aluminum oxide)         7.7×10-6              390
氮化铝(aluminum nitride)       5.1×10-6              380
化硅(silicon carbide)        4.3×10-6              400
氮化硅(silicon nitride)        2.8×10-6~3.6×10-6  306
硅(silicon)                    2.0×10-6               156
氧化硅(silicon oxide)          5.0×10-7              -
如果高应力膜层40的热膨胀系数小于鳍形硅层26a,则鳍形硅层26a 会感受到压缩应变(compressive strain)。若高应力膜层40施与沟道 区的应变为压缩应变,则电洞载子的迁移率可获得提升。因此,覆盖于 高应力膜层40下方的栅极电极36和源极/漏极S/D构成的晶体管为PMOS 晶体管。上述的应变是指沿源极至漏极方向的压缩应变,鳍形硅层26a 中的压缩应变强度为0.01%至2%,较佳的是0.1%至2%,更佳的是1%至 2%。
如果高应力膜层40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鳍形硅层26a,则鳍形硅层26a 会感受到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若高应力膜层40施与沟道区的 应变为拉伸应变,则电子和电洞载子两者的迁移率均可获得提升。因此, 覆盖于高应力膜层40下方的栅极电极36和源极/漏极S/D构成的晶体管 可为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上述的应变是指沿源极至漏极方向的 拉伸应变,鳍形硅层26a中的拉伸应变强度为0.01%至2%,较佳的是0.1% 至2%,更佳的是1%至2%。
就高应力膜层40而言,借由控制形成的条件,可以调整所形成的膜 层的应力大小,根据研究,可控制应力的因素有温度、压力或制程气体 的流速比。举例而言,利用电浆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的氮化硅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ed silicon nitride)可 以导入至沟道区中的应力可为拉伸应力压缩应力,端视沉积的条件而 定。此外,若选择氧化硅制备高应力膜层40,还可以借由改变掺杂的物 质及掺杂的浓度来改变其热膨胀系数及杨氏系数,可以掺杂的物质例如 是锗(Ga)、氮(N)或耐火的金属(refractory metal)。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借 由其垂直型的结构,使晶体管的积集度可以有效地提升;并借由应力膜 层的覆盖,使应力导入沟道区中而引发拉伸应变或压缩应变,以提高载 子的迁移率,进而提升组件的操作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重栅极及应变的沟道层的晶体管,可视为三个并 联的晶体管,分别位于鳍形硅层两侧及顶面。该结构可有效提高组件的 电流量。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