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能量 / 电能 / 传输数据、信号和电能的方法和装置

传输数据、信号电能的方法和装置

阅读:349发布:2021-06-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传输数据、信号电能的方法和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从成型机器特别是压 力 机和/或 冲压 机或周围的固定部件把数据、 信号 和/或 电能 传输到成型机器的至少一个移动 工作台 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方法和装置。为此,设有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与固定装置互补的移动装置。固定装置至少包括一个传送器、第一 耦合器 、耦合回线和第一天线;而移动装置则至少有第二传送器和第二天线。固定装置和/或移动装置都装在底座上。,下面是传输数据、信号电能的方法和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从成型机器特别是压机和/或冲压机或周围的固定部件 把数据、信号和/或电能传输到成型机器的至少一个移动工作台 和/或板坯的输入或输出装置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这种传输是无接触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电能的传输是电 感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数据和信号的传 输是电感性和/或电容性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传输可在双向 和/或单向内进行。
5.实施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的装置,它带有一个固定 装置和一个与这个固定装置互补的移动装置,其中固定装置至少 有一个传送器、第一耦合器、一个耦合回线和第一天线,而移动装 置则至少有第二传送器和第二天线,其特征是,固定装置(18)和/ 或移动装置(22)布置在底座(13、19)上,其中一个底座(13)布置 在一个固定的或运动的机器部件上或周围,而另一个底座(19)则 布置在相对于第一底座(13)直线移动的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送器(14)与中 间件(24)连接,此中间件则导入固定装置(18)的底座(13)上的导 轨(25)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第二传送器(20) 和/或第二天线(21)通过连接件(23)固定在移动装置(22)的底座 (1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连接件作成销钉 (23)。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从地面传输 到成型机器的移动工作台(8、10)时至少须将固定装置(18)放入 地面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固定装置(18)与 导轨(9)平行布置,移动工作台(8、10)可移动地支承在导轨(9) 上,而移动装置(22)则装在移动工作台(8、1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从一个与 成型机器的多工位传送装置和/或板坯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对应的 固定机器部件传输到多工位传送装置时,固定装置(18)布置在成 型机器的立柱(7)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从一个与 成型机器的多工位传送装置和/或板坯的输入或输出装置对应的 固定机器部件传输到多工位传送装置时,固定装置(18)布置在至 少一根垂直于传输方向的成型机器的横梁上。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从成型机器特别是压机和/或冲压机或周 围的固定部件把数据、信号和/或电能传输到成型机器的至少一 个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方法和装置。

从实践中已知,成型机器的运动机器部件和/或机器单元的 电能输入和控制技术的耦合是用电缆和控制线来完成的,而电缆 则例如以电缆拖线的形式敷设或作为电缆垂线挂起来。

也有用滑动接点来把电能输送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机器单 元上。

如果与运动的机器单元或机器部件例如成型机器的移动工 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和/或板坯的输入或输出装置只需暂 时的和在确定不变的位置上进行耦合,则可用接触的插塞连接或 端面接触。由于运动的机器部件和/或机器单元往往装有许多电 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它们一方面需要电能的输入,另一方面又需 要把电输入信号输出信号耦合到机器控制系统上,所以用上述 装置来输送电能和进行控制技术的耦合有许多缺点。

此外,电缆、电缆拖动链以及接触环上或端面接触上或类似 连接装置上的接点的磨损即属于这类缺点。

由此产生了预防更换上述装置的必要性,而且维修和检查费 用相当高,从而又降低了成型机器的利用率。

现有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固定插塞连接器的对接装置需要 精确的机械定位和导向。

此外,现有技术的上述装置需要的安装空间相当大,因而加 大了成型机器的总体尺寸。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个把数据、信号和电能传输到成型 机器的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置上的方法而又没有现有 技术中的上述缺点,特别是没有磨损而且维修和检查费用相当 低。

本发明的这个任务是通过无接触传输来实现的。

由于对上述运动的机器部件和/或机器单元进行无接触的传 输,所以电缆和/或电缆引导装置例如电缆拖动链不产生磨损,从 而显著减少维修费用,而且无需预防上述装置的更换。所以,本发 明的方法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具有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与这个固 定装置互补的移动装置,其中固定装置至少有一个传送器、第一 耦合器、一个耦合回线和第一天线,而移动装置则至少有第二传 送器和第二天线;而且,固定装置和/或移动装置布置在底座上, 其中一个底座布置在一个固定的或运动的机器部件上或周围,而 另一个底座则布置在相对于第一底座直线移动的部件上。

由于固定装置和/或运动装置都布置在底座上,所以,固定装 置和运动装置可作为总组件预先加工,然后装在成型机器要求的 部位上。

本发明有利的结构形式和改进结构可从从属权利要求和下 面结合附图原理性叙述的实施例中一目了然。

附图是:

图1表示数据、信号和/或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方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3表示沿图2剖面线III-III剖开的断面图;

图4表示沿图2剖面线IV-IV剖开的断面图;

图5表示本发明提出的成型机器多工位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表示无接触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框图。

电能从电源1传输到变频器2,变频器2把电能传输到传输 系统3。在传输系统3中进行无接触传输电能,然后将传输的电能 传输到另一个变频器2,并由这个变频器把电能传输到图中没有 表示出的耗电器4。

无接触传输数据和信号在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数据和/或 信号从数据源或数据终端接收器5传输到一个调制器/解调器, 然后数据以交流电压的形式传输到传输系统3。

在传输系统3中进行无接触的数据传输,然后数据传输到另 一个调制器/解调器6,并在那里将数据重新转换成原来的信号形 式。数据和/或信号从第二个解调器/解调器6再继续传输到数据 源或数据终端接收器5。

整个方法即电能传输以及数据和信号的传输都可在单向内 进行,或如图1双箭头所示的双向内进行。

上述方法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只是至今尚未用于成型机器, 准确地说尚未用于成型机器的移动工作台和/或多工位传送装 置。

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可进行数据、信号和电能的单向和双 向传输。图2示意表示成型机器的顶视图,在此图中只画出了压力 机的立柱7。移动工作台8布置在压力机立柱7之间。

移动工作台8可在导轨8上直线移动,而图2所示的第二个 移动工作台10亦可直移动。

在第二个移动工作台10的下方布置有两套独立的轮子,其 中第一套轮子与另一套轮子错开90°布置,这样,移动工作台10 便可直角移动。  

图2所示的导轨9的布置即两条导轨路线的直角布置称为 “T型导轨”。

导轨9的旁边是数据、信号和电能无接触传输装置的安装 室。

安装室11、12和布置在安装室11、12中的装置与导轨9平 行。

这样就保证了电能、数据和信号在任何时候都可传输到移动 工作台8、10,或数据、信号和电能从移动工作台8、10再传输到压 力机的固定控制单元或电源。

安装室11、12最好设在地面以下,这样压力机周围的场地可 作其他用途。此外,安装室11、12设在地下的优点是,压力机的操 作人员由于传送大量电能所引起的事故危险是很小的。

图3表示沿图2剖面线III-III剖开的安装室11的断面图。 底座13固定在安装室11上,更确切地说,固定在安装室11的一 个侧壁上,底座13上装有一个电能传送器14以及数据第一耦合 器15。

在底座13上,从传送器14引出一根电能耦合回线16。

从第一个数据耦合器15引出第一根天线17与底座13的纵 轴平行。

传送器14、第一耦合器15、耦合回线16和第一天线17都是 固定在底座13上的,所以下面把它们统称为固定装置18。底座13 也是固定装在安装室11中的。

在移动工作台8上布置了另一个底座19,第二个电能传送器 20和第二根数据天线21都固定在这个底座上。

第二个传送器20有两个用来通过耦合回线16的孔。第二天 线21与底座13上的第一天线17位于相同的高度上。

当移动工作台8直线移动时,电能可在移动工作台8移动的 过程中传输到移动工作台上,即从传送器14传送到耦合回线16 并从该处无接触传输到第二传送器20,再从该处将电能经导线传 输到移动工作台8的耗电器上。

从第二耦合器15将数据传输到第一天线17并从该处无接 触传送到第二天线21,再从该处将数据至少通过一个线路传送到 数据终端接收器。

当然电能或数据和信号传输也可在另一方向即亦可在双向 内进行。

由于底座19、第二传送器20以及第二天线21在移动工作台 8移动过程中与移动工作台一起运动,所以下面把这部分装置统 称为移动装置22。

这样固定装置18和移动装置22即为图1中用标号3表示 的传输系统。

图4表示沿图2剖面线IV-IV剖开的安装室11的断面图。

在此图中特别是第二传送器20的孔可以清楚看出,耦合回 线16穿过此孔。此外还可清楚看出第二天线21与第一天线17 位于相同的高度内。

第二传送器20以及第二天线21通过连接件与底座19连 接。这个连接件在这个实施例中作成销钉23。如果销钉23的长度 可调,则可调节第二传送器20以及第二天线21离底座19的距 离,从而可抵销特别是由于移动工作台8在导轨9上移动所引起 的误差,这样,在移动工作台8整个移动运动过程中都能保证无 故障的电能、数据和信号传输。

这一措施通过第二传送器20与中间件24的连接而得到了 加强,其中,中间件24导入导轨25,而导轨25则装在固定装置18 的底座13上。由此同样也保证了数据、信号和电能从固定装置18 均匀和恒定地传输到移动装置22上。具体地说,这意味着移动装 置22通过销钉23、第二传送器20以及导轨25与固定装置18连 接。如果不用导轨25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第二天线在移动工作 台8加速和/或制动时开始振动,以至不再可能进行无故障的数 据传输。这点也适用于电能从耦合回线16传送到第二传送器20。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压力机的多工位传送装置进行多轴向的运动。 如果各轴不连续驱动或者数据源或数据终端接收器布置在各根 轴上,则敷设电缆的费用特别高。通过使用结合图1~图4所述的 方法和装置可显著降低多工位传送装置的驱动装置和传感器或 执行元件之间的连接施工费用。

固定装置18最好布置在压力机的立柱之间,所已详细说明 的那样。这样,移动装置则可布置在相对于固定装置18运动的机 器部件上,此部件还可相对于固定装置18进行直线运动。

固定装置18最好布置在至少一根垂直于传输方向的成型机 器的横梁上。

如已所述,由于在成型机器的多工位传送装置上进行多轴的 运动,所以在图5中,固定装置18例如可布置在一根横梁或压力 机立柱上,而与固定装置18互补的移动装置22(图中看不出来) 则布置在传送导轨26上,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

当然可将几个这种装置相互垂直或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在一 起,这样,数据、信号和电能的传输便可在多工位传送装置的全部 轴上进行。

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类似,本发明方法亦可用于成型机器板坯 的输入和输出装置。由于板坯的输入和输出装置的结构基本上与 多工位传送装置的结构相似,所以,这里不再举一个实施例来进 行叙述。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电能传输可进行电感性的传输,而在 数据和信号传输时,则除电感性的传输外亦可是电容性的耦合。 关于无接触的传输所需的元件可参见德国专利公报DE-OS 4125 145的详细叙述。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能表 2020-05-12 186
单相电能表插卡设备 2020-05-11 621
电能公路 2020-05-13 430
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装置 2020-05-11 278
电能节省 2020-05-13 903
根据温度对电能表电能计量误差进行自动补偿的校准方法 2020-05-11 124
电能表 2020-05-12 219
电能表 2020-05-12 453
电能表 2020-05-13 930
电能储存 2020-05-12 94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