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子零件及设备 / 各向异性导电胶膜 / 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

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

阅读:139发布:2020-06-2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包括多个柔性元件、柔性 电路 板、柔性 显示面板 ;所述多个柔性元件包括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 块 ;所述多个柔性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 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通过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以及柔性化,通过多个柔性元件电性连接于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柔性显示面板,形成一体化的柔性显示终端,实现整体柔性化。(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柔性元件、柔性电路板、柔性显示面板;所述多个柔性元件包括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所述多个柔性元件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器件、柔性基板,所述多个电子器件连接于所述柔性基板上,所述多个电子器件之间和/或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柔性基板之间电性互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元件还包括多个分立的电子器件,所述分立的电子器件之间和/或所述分立的电子器件与所述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之间电性互连。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包括超薄柔性芯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柔性芯片包括薄型柔性基底以及连接于所述薄型柔性基底上的超薄单芯片晶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单芯片晶圆为对标准单芯片晶圆的背面减薄处理形成的单芯片晶圆,所述超薄单芯片晶圆厚度小于30u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柔性元件包括柔性主动器件以及柔性被动器件和/或柔性集成被动器件,所述柔性主动器件包括两个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或一个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与一个超薄柔性芯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封装胶体,所述柔性封装胶体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具有所述柔性元件的表面,对所述柔性元件形成柔性系统集成封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面柔性粘接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双面柔性粘接元件粘接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柔性粘接元件为双面柔性粘接薄膜,所述双面柔性粘接薄膜为以柔性材料为基底、双面涂覆粘附层的薄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连接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元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形成电性互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器件、柔性基板,所述多个电子器件连接于所述柔性基板上,所述多个电子器件之间和/或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柔性基板之间电性互连,所述柔性连接元件包括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以及位于所述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所述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与所述柔性基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代社会,移动终端作为一种移动通信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OLED柔性显示技术应用到移动终端领域近来发展尤为迅猛,如曲面屏、全面屏、柔
性屏层出不穷。其中柔性屏在未来柔性显示装置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目前柔性屏最小折
叠半径3mm,市面上流行的折叠移动终端多为面相折,此种折叠移动终端会大大增加移动终
端厚度,或在折叠区有一条黑线,影响用户体验。
[0003] 但是目前,显示终端需要的电子电路部分,沿用传统的电子组装,将各个不同功能的塑料封装驱动IC、电源管理IC等集成电路产品和各种电容电阻等被动器件焊接到FR4材
质的印刷电路板上,依然保持刚性、硬质,与显示面板材料本身的轻薄、可柔弯的特性格格
不入,严重制约了显示终端的柔性化发展。
[0004] 例如市面上出现的只能在固定区域折叠的折叠移动终端多为面相折,屏下只是没有电路功能的结构铰链。此种折叠移动终端会大大增加移动终端厚度,而且在折叠区有一
条黑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柔性化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包括多个柔性元件、柔性电路板、柔性显示面板;所述多个柔性元件包括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所述多个柔性元件电性
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器件、柔性基板,所述多个电子器件连接于所述柔性基板上,所述多个电子器件之间和/或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
柔性基板之间电性互连。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元件还包括多个分立的电子器件,所述分立的电子器件之间和/或所述分立的电子器件与所述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之间电性互连。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器件包括超薄柔性芯片。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超薄柔性芯片包括薄型柔性基底以及连接于所述薄型柔性基底上的超薄单芯片晶圆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超薄单芯片晶圆为对标准单芯片晶圆的背面减薄处理形成的单芯片晶圆,所述超薄单芯片晶圆厚度小于30um。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柔性元件包括柔性主动器件以及柔性被动器件和/或柔性集成被动器件,所述柔性主动器件包括两个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或一个柔性系统集
成封装的功能模块与一个超薄柔性芯片。
[0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封装胶体,所述柔性封装胶体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具有所述柔性元件的表面,对所述柔性元件形成封装。
[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双面柔性粘接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双面柔性粘接元件粘接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柔性粘接元件为双面柔性粘接薄膜,所述双面柔性粘接薄膜为柔性材料为基底、双面涂覆粘附层的薄膜。
[0016] 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连接元件,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元件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形成电性互连。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元件包括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以及位于所述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所述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胶
膜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连接。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通过柔性系统集成封装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以及柔性化,通过多个柔性元件电性连接于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柔性
显示面板,形成一体化的柔性显示终端,实现整体柔性化。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的制备流程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包括多个柔性元件1、柔性电路板2、双面柔性粘接元件3、柔性连接元件4、柔性显示面板5。多个柔性元件1电性连接于柔性电路
板2,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接于柔性显示面板5。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2通过双面柔性粘接元件3粘接于柔性显示面板5上。采用粘接固定结构简单工艺简便,适合柔性化。本实施例中,双面柔性粘接元件3为双面柔性
粘接薄膜,双面柔性粘接薄膜为以PI(聚酰亚胺)或PDMS(聚二甲基烷)等柔性材料为基
底、双面涂覆粘附层的薄膜。双面柔性粘接薄膜整体厚度在15-20um,可通过紫外光固化
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将柔性电路板2固定在柔性显示面板5上。
[0026] 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2通过柔性连接元件4与柔性显示面板5形成电性互连。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元件4包括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以及位于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的各向
异性导电胶膜,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分别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与柔性电路板2、柔性显
示面板5连接。这种方式加工简便,且便于维修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
式,比如穿过双面柔性粘接元件3的连线将柔性电路板2与柔性显示面板5电性互连。
[0027] 本实施例中,多个柔性元件1包括柔性主动器件11以及柔性被动器件12和/或柔性集成被动器件(未图示)。柔性主动器件11至少包括两个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或一
个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与一个超薄柔性芯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被动器件
12是传统的电容,电阻,电感等器件(即分立的电子器件),所述柔性集成被动器件是
intergreted passive device,用微纳工艺做成的电容,电阻,电感等器件。在其它实施例
中,柔性主动器件11也可以只含一个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或者两个以上柔性系
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若有超薄柔性芯片,芯片到柔性电路板2或芯片间的互连,可以采
用金丝球焊,也可以是倒桩焊Flip chip,或以喷墨打印工艺用纳米导电材料进行互连。
[002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器件21、柔性封装件22、柔性基板23。多个电子器件21连接于柔性基板23上,电子器件21包括超薄柔性
芯片(未图示)。多个电子器件21之间和/或电子器件21与柔性基板23之间电性互连。柔性封
装件22覆盖于柔性基板23上具有电子器件21的表面,对电子器件21形成封装,从而对其进
行物理保护,隔离汽、离子污染,或电磁隔离等。柔性封装件22可以是六甲基二硅胺烷、PI PDMS、硅橡胶、形状记忆聚合物、水溶胶等具有柔性的柔性材料。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
设柔性封装件22。
[0029] 本实施例中,超薄柔性芯片包括薄型柔性基底以及连接于薄型柔性基底上的超薄单芯片晶圆。超薄单芯片晶圆为对标准单芯片晶圆(如8寸、12寸晶圆)的背面减薄处理形成
的单芯片晶圆,超薄单芯片晶圆厚度小于30um,一般为15~25um。薄型柔性基底可以采用PI
或PDMS等柔性材料。
[0030] 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2可以是PI,PDMS等柔性材质为基地的单层或多层电路板。为保证柔性元件1的机械强度和柔性需求,柔性电路板2所用的柔性材料的弹性模量
以小于或等于50MPa。
[003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一体化柔性显示终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2] S1、提供多个柔性元件1、柔性电路板2、柔性显示面板5,多个柔性元件1包括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
[0033] S2、将多个柔性元件1连接于柔性电路板2;本实施例中,将多个柔性元件1连接于柔性电路板2包括:采用柔性封装胶体6对互连后的柔性元件1与柔性电路板2进行封装覆
盖,并固化。
[0034] S3、将柔性电路板2连接于柔性显示面板5。
[0035] 本实施例中,将柔性电路板2连接于柔性显示面板5包括:采用双面柔性粘接元件3将柔性电路板2粘接于柔性显示面板5上,并固化,以实现柔性电路板2与柔性显示面板5之
间的固定。双面柔性粘接元件3为柔性材料为基底、双面涂覆粘附层的薄膜。
[0036] 本实施例中,将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接于柔性显示面板5采用柔性连接元件4,柔性连接元件4包括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以及位于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
柔性高密度连接线两端分别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与柔性电路板2、柔性显示面板5连接。
[0037]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柔性系统集成封装的功能模块的制备包括:
[0038] S11、根据模块功能需要提供多个电子器件21,电子器件21包括超薄柔性芯片;
[0039] S12、提供柔性基板23,将多个电子器件21连接于柔性基板23上;
[0040] S13、对多个电子器件21之间和/或电子器件21与柔性基板23之间进行互连(互连工艺包括且不限于金丝球焊、倒桩焊和喷墨打印纳米材料);
[0041] S14、采用柔性封装件22对互连后的电子器件21与柔性基板23进行封装覆盖,并固化。
[0042] 其中,超薄柔性芯片的制备包括:
[0043] S111、提供标准单芯片晶圆,对标准单芯片晶圆的背面减薄处理(包括且不限于物理研磨抛光减薄和化学蚀刻去层减薄),8寸晶圆从625um(或12寸晶圆从725um)减至15~
25um,并做去应处理;
[0044] S112、提供薄型柔性基底,通过转印工艺等方式,将减薄后的单芯片晶圆转移至薄型柔性基底上,形成柔性晶圆;
[0045] S113、用激光或金刚石切割等方式,将柔性晶圆分离成单个的超薄柔性芯片。
[0046]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7]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4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