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矩形比 /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

阅读:1018发布:2020-09-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 钢 筋 混凝土 框架 墩台 基础 ,它由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两部分组成,其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通过两矩形浅桩结合为一体;两矩形浅桩上面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反悬板基础、另一侧上设置有与反悬板基础平行的悬联梁,反悬板基础的一边向外悬挑;悬联梁与反悬板基础之间设有1-2厘米的伸缩间隙;悬联梁的两端向外悬挑、悬挑部分端头下面被 支撑 在圆浅桩上;在与反悬板基础悬挑方向相反方向的悬联梁上连接有扶壁墙下带形基础、翼 耳 墙下带形基础用来作为挡土墙基础;采用此基础比常规矩形实体墩台基础造价节约35%;桩浅、容易施工;本基础分散了桥墩墩台集中竖轴向荷载和 水 平 力 荷载,属框架结构,因而施工成本降低。,下面是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它由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通过两矩形浅桩(2)结合为一体;两矩形浅桩上面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反悬板基础(1)、另一侧上设置有与反悬板基础(1)平行的悬联梁(3),反悬板基础(1)的一边向外悬挑;悬联梁(3)与反悬板基础(1)之间设有1-2厘米的伸缩间隙;悬联梁(3)的两端向外悬挑、悬挑部分端头下面被支撑在圆浅桩(9)上;
在与反悬板基础悬挑方向相反方向的悬联梁(3)上连接有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翼墙下带形基础(4)用来作为挡土墙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为两个连接在两矩形浅桩(2)之间的悬联梁上,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矩形浅桩(2)之外的悬联梁上;两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的端头被翼耳墙端下矩形浅桩(5)支撑;每个扶壁墙下带形基础下有两个起支撑作用的圆形浅桩(7、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其特征在于:反悬板基础悬挑部分的长度是反悬板基础厚度的5-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与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左右宽度相等,两带形基础竖直厚度是左右宽度的1/5-1/6,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的前后长度是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的前后长度的1/2。

说明书全文

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桥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跨径桥梁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下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四通八达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需要修建,越来越多的桥梁需要建设,因此,桥梁的架设和修建是公路贯通的一项重要工程。桥梁的搭建需要桥墩墩台的支撑,桥墩墩台需要座实在坚实的桥墩基础上,优其是桥头两端的基础的设计和建造更为重要。传统的桥墩墩台基础不论是中间桥墩墩台基础还是两端桥墩墩台基础,其形状都是矩形实体墩台基础,施工时,需深挖孔或钻几十米后再浇注。即费工,费时,又造成原料浪费;本发明人一直致于桥墩墩台及墩台基础的研究和设计,先后向中国专利局申报了多项专利,并取得了专利权,其专利号为:200920090621、名称为:“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即是其中的一项,该专利主要结构是由框架式承台和框架式挡土墙两部分组成,框架式承台由一个至下而上的横台、两个至下而上的竖台和若干个至下而上的悬联梁组成,横台与两个竖台及连接在两个竖台两端之间、上下成排的若干个悬联梁组成一个“中”字形的俯视平面图形结构;框架式挡土墙由连系墙、翼墙、附壁墙组成一开放式框架墙体,框架式承台、框架式挡土墙位于同一承台基础上;该墩台虽然呈框架结构,工程造价可节约34.25%,但该墩台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实体墩台基础上,因此,本发明人认为,有必要设计一种与此配合的承台基础。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梁式桥两端墩台及挡土墙承台基础建造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既能保证荷载,又能省工省料,同时施工方便易行的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0005] 一种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它由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两部分组成,其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通过两矩形浅桩结合为一体;两矩形浅桩上面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反悬板基础、另一侧上设置有与反悬板基础平行的悬联梁,反悬板基础的一边向外悬挑;悬联梁与反悬板基础之间设有1-2厘米的伸缩间隙;悬联梁的两端向外悬挑、悬挑部分端头下面被支撑在圆浅桩上;在与反悬板基础悬挑方向相反方向的悬联梁上连接有扶壁墙下带形基础、翼耳墙下带形基础用来作为挡土墙基础;
[0006] 扶壁墙下带形基础为两个连接在两浅桩之间的悬联梁上,翼耳墙下带形基础为两个连接在两浅桩外的悬联梁上;两翼耳墙下带形基础的端头被翼耳墙端下矩形浅桩支撑;每个扶壁墙下带形基础下有两个起支撑作用的圆形浅桩。
[0007] 反悬板基础悬挑部分的长度是反悬板基础厚度的5-6倍。
[0008] 扶壁墙下带形基础与翼耳墙下带形基础左右宽度相等,两带形基础竖直厚度是左右宽度的1/5-1/6,翼耳墙下带形基础的前后长度是扶壁墙下带形基础的前后长度的1/2。
[0009]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0010] 1、采用此基础比常规矩形实体墩台基础造价节约35%。
[0011] 2、桩浅、容易施工;矩形桩最深为二米二,宽一米二。
[0012] 3、本基础分散了桥墩墩台集中竖轴向荷载和平力荷载,属框架结构,因而施工成本降低。
[0013] 4、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与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深为60-80厘米或冻土层下即可,易于施工。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 由图1、图2可以看出:本人行道内两车道梁式桥端钢筋混凝土框架墩台基础,由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两部分组成,其墩台基础、挡土墙基础通过两矩形浅桩2结合为一体;两矩形浅桩上面的一侧上设置有一反悬板基础1、另一侧上设置有与反悬板基础1平行的悬联梁3,反悬板基础1的一边向外悬挑;悬联梁3与反悬板基础1之间设有1-2厘米的伸缩间隙;悬联梁3的两端向外悬挑、悬挑部分端头下面被支撑在圆浅桩9上;在与反悬板基础悬挑方向相反方向的悬联梁3上连接有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用来作为挡土墙基础;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为两个连接在两浅桩之间的悬联梁上,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为两个连接在两浅桩外的悬联梁上;两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的端头被翼耳墙端下矩形浅桩5支撑;每个扶壁墙下带形基础下有两个起支撑作用的圆形浅桩(7、8);反悬板基础悬挑部分的长度是反悬板基础厚度的5-6倍;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与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左右宽度相等,两带形基础竖直厚度是左右宽度的1/5-1/6,翼耳墙下带形基础4的前后长度是扶壁墙下带形基础6的前后长度的1/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