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元件和设备 / 磁流体发电机 / 放射性同位素离子电池

放射性同位素离子电池

阅读:956发布:2020-05-24

专利汇可以提供放射性同位素离子电池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核能 电池 ,利用 放射性 物质衰变时的放射能,使其周围 流体 电离,并将被电离流体导出到磁流体发 电机 ,产生 电能 的核能——电能转换装置。,下面是放射性同位素离子电池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将放射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属装置包括: 一个放射性物质芯,在其周围有易于被放射粒子电离的流体,同包容放射 性物质和流体的壳体共同组成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离子态流体。
一个能使上述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离子流体,从中通过的磁流体发电 机。用于产生可输出的电能。
一个能使流体包括离子流体产生流动的输送,用于被电离的流体从 离子源输送到磁流体发电机,和被还原的流体从磁流体发电机经输送泵输 送回离子发生器。
连接上述离子发生器、磁流体发电机、输送泵的管道,提供离子源、 磁流体发电机、输送泵内流体的通道。
一种包括离子发生器、磁流体发电机、输送泵和管道的放射性物质衰 变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冷离子体 并将其输送到磁流体发电机发电的过程。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通过放射阿 法射线和贝塔射线而衰变的物质。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是易于被电离的气体或液体 或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流体发电机是由流体通道、产 生磁场磁性材料、通道内置电极及电极引出线组成。
6.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泵是由输送泵本体和附加电 源组成。

说明书全文

发明一般的涉及一种将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所产生的放射能量转化为 电能的装置。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所释放的阿法射线 和贝塔射线电离放射性物质周围的流体,再使被电离的流体流过磁流体发 电机,从而产生电能的方法。

如何利用核能产生电能,并使其小型化和高功率输出,是自人类开始 利用核能后一直研究和探讨的方向之一。

本发明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当然这种新的思 路在未深入实践以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我们将在以后的专利申 报中逐步解决和完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定性的实验证明,这种思路是 正确的,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具体技术问题方面对其 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结构和更稳定的电能输出。

经专利检索,目前在国内仅发现一例与放射能电池相关的专利申报, 时间:1987年11月4日,专利号:CN87103077,申请人:纽塞尔公司, 发明人:保罗·M·布朗,名称:直接将放射性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专利中阐述了一种利用L-C谐振电路提取放射能的方法,很明显这是与我 的发明不同的核能——电能转换方法。在此我不想将我提出的方法与之对 比,因为我目前尚不能提出类似象装置的最大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以 及持续放电能等问题的具体数据。(当然理论计算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此装 置的实际情况),这些比对将在以后的专利申报中逐步进行。同时我也注意 到在布朗的发明中,提到了自1966年12月6日起到1976年2月17日止, 三起在美国的相关专利案件,其中最成功的可能是1976年2月17日, Yasuro Ato的“将放射性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方法以及用于完成此项转换的 装置”。我们知道这种利用半导体材料收集放射能的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经过 改进后,目前已经应用到航天等多个方面的领域上。很明显这种核能—— 电能转换方式,也不同于我的发明。

查阅国内现代的相关技术和研究方向时,我仅发现了1994年在《核技 术》刊物第17卷第9期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王山发表的“放射性同位素衰 变能发电机制的研究与探索”一文,文中提及“……报道了国际上有关放 射性同位素电池研究的最新动态。首次提出了利用β粒子的电磁辐射实现 由核衰变能向电能直接转换的基本设想,并制定了具体的与β伏特效应相 结合的技术路线,以期在实验上获得空前的能量转化率,在核衰变能发电 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为核废物的再利用探索新途径。研究 结果表明对90|Sr-90|Yβ源理论上可达到62%的能量转换率极限,实验能 量转换率可望达到27%。……”并对这种技术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目前 王铁山本人已脱离这个研究方向,他的课题组也已不存在。

经与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和教学机构联系,到目前为止并未 得到,国内正在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报告。

由以上可知,目前我国在核能——电能转换的小型化和新型转换机制 领域方面尚无新的进展,(也许存在但目前未见相关报道或相关论文)在此 情况下,我所提出的冷离子源——磁流体发电机系统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试图寻找一种核能——电能的新型转换方式, 并使其具有低热,小型,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能量输出大,持续输出 稳定,性能可靠,寿命长,无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为达到试验上述设想的目的,我提出一种试验原型,并结合以下附图, 说明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附图中:

图1是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装置的俯视图;

参照图1,这个设计原型的结构由壳体1、射线源2、流体3、射线源 支架4、导流管5、电极6、磁体7、输送8、辅助电池组9组成。

壳体1、射线源2、流体3、射线源支架4组成离子发生器(一);导 流管5、电极6、磁体7组成磁流体发电机(二);输送泵8、辅助电池组9 组成流体3输送部分(三)。

参照图1,柱形壳体1的上下底面分别安装着射线源支架4,射线源支 架4之间放置射线源2。壳体1内的其余空间充满流体3,在壳体1的侧壁 上下对应位置(接近上下两底的部分)分别开有一个孔,孔的大小与导流 管5的内径相当,导流管5的两端分别接在这两个孔上,并与壳体1密封、 固定。导流管5内安装有电极6和输送泵8,导流管5的其余空间充满流 体3。

参照图2,电极6的两个极片紧贴导流管5的内壁平对称放置,并 与导流管5的内壁牢固连接,其引出线穿过导流管5的侧壁引出,相应导 流管5的侧壁处应密封。输送泵8平行导流管5的截面安装并固定,输送 泵8与导流管5内壁未充满的空间应填充填料充满,其引出线穿过导流管 5的侧壁引出,相应导流管5的侧壁处应密封。输送泵8的引出线与辅助 电池组9连接,连接时应注意正负极,不应使输送泵反转,流体3的流动 方向应自磁流体发电机(二)经输送泵8指向离子发生器(一)。磁体7 安装在电极6所在的相应位置,导流管5的外壁上,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与 电极6两个极片组成的水平面垂直。

在这里必须提醒注意的是:

1、输送泵8在测试正反转后应断开电源即辅助电池组9;

2、所有安装结束,并测试输送泵8转向无误后,最后放入放射性物质, 即射线源2。

工作过程:

接通输送泵8的电源,即辅助电池组9,输送泵8开始工作,被射线 源2作用为离子状态的流体3将从壳体1上端的出口沿导流管5流动到磁 体7的两磁极和电极6的两电极之间,即磁流体发电机(二)中。在磁场 的作用下,离子体将遵循洛仑兹力的方向产生偏转运动,并打到电极6上, 被电极6俘获,作为电能输出。带正电的离子在电极6上获得电子,被还 原为流体,继续沿导流管5从壳体1的下端入口回送到壳体1内等待被再 次电离。当离子流体源源不断地流经磁流体发电机时,电力就源源不断的 被输出了。停止时,只需断开输送泵8的电源即可。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u238作为放射源物质,使用N2作为流体,壳 体及导流管内胆使用陶瓷,磁体为钕铁永磁材料,电极为石墨, 输送泵为轴流机。

实验是成功的,证明思路正确,但尚存在一些具体技术问题,因此作 为发明专利进行申报,以后的改进将以实用新型专利的形式进行申报。

虽然我在此提出了一种实验结构,但很明显我并不是以提出试验结构 为主要目的,而是提出:放射性同位素→冷离子体→磁流体发电机的发电 构想,根据这一构想可以设计出多种具体结构。因此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 神或不超过本发明权力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就可能做出多种更改和变 形方案。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