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纳米技术 / 碳纳米管阵列 / 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340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碳 纳米管 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 碳纳米管 阵列结构由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上形成有标记线。该 碳纳米管阵列 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底;在基底的一表面上形成一催化剂层;将基底加热至一定 温度 ;间歇性供应碳源气,以生长碳纳米管。该方法生长的碳纳米管时,每一次中断碳源气的供应,都会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标记线,此标记线可用作产品防伪标记,也可用于测量碳纳米管的生长速度等。,下面是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纳米管阵列结构,其包括多个同方向排列的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碳 纳米管上形成有标记线,该标记线为将一表面形成有一催化剂层的基底加热 至一定温度,并间歇性供应碳源气生长碳纳米管而形成于碳纳米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基底,碳纳 米管垂直排列在基底的一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底材质包括或二 化硅。
4.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基底;
在基底的一表面上形成一催化剂层;
将基底加热至一定温度;
间歇性供应碳源气,以生长碳纳米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间歇性供应 碳源气是指供应碳源气一预定时间后,中断碳源气的供应,再经另一预定时 间后,重新供应碳源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供应碳 源气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中断碳 源气的持续时间为10~30秒。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基底 附近供给一干扰气体而中断碳源气的供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扰气体为 还原性气体或惰性气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扰性气体 包括氩气、氮气及氢气。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关闭碳 源气而中断基底附近碳源气的供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关闭碳源气 的同时供给干扰气体,以驱散剩余碳源气。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层被 分割成多个小区,每一区块间具有一定间距。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供应碳源气 之前,将催化剂层在200~400℃温度下退火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管阵列结构及该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是一种管状石墨,其由日本研究人员Iijima于1991年发现, 请参见"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S Iijima,Nature,vol.354,p56 (1991)。由于其具有极优异的导电、单向导热等性能,其作为一种新材料, 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生长方法也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

最初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有电弧放电法,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主要是 杂乱无章的状态,含有石墨等杂质,因此应用起来较困难,难以发挥碳纳米 管优异的单向导电导热等性能。

化学气相沉积法能生长出碳纳米管阵列,请参阅"Self-Oriented Regular Array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Shoushan Fan,vol.283,p512-514(1999)。碳纳米管阵列中每一根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管束 基本相互平行,排列整齐,方向性好,便于实践应用,特别是对制备含有碳 纳米管的微电子器件、热敏元件等带来开阔的前景。

但是,对于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业界一直没有得到比较理想的模型。 如果掌握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人们则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生长过程,制备 出各种形状、结构的碳纳米管器件,为碳纳米管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遗憾的是,目前,在碳纳米管阵列形成过程中,人们不能判断碳纳米管什么 时候开始生长,也不能判断碳纳米管是否在某一时间点上停止了生长,甚至 连碳纳米管的生长点位于碳纳米管尖端还是碳纳米管根部都有争论,碳纳米 管生长速度的测定也一直没有找到比较成功的手段。这些基础问题得不到解 决,对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生长过程控制则很困难,因此含有碳纳米管的电 子器件等的制备工艺停滞不前。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有利于研究碳纳米管生长点位置以及生长速度 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该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同方向排列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上 形成有标记线。

该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底;在基底的 一表面上形成一催化剂层;将基底加热至一定温度;间歇性供应碳源气,以 生长碳纳米管。

间歇性供应碳源气是指供应碳源气一预定时间后,中断碳源气的供应, 再经另一预定时间后,重新供应碳源气,可重复此步骤多次。

每次连续供应碳源气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

每一次中断碳源气的供应的持续时间大约为10~30秒。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生长碳纳米管时,每一次中断碳源气的供应, 然后继续供应碳源气使碳纳米管继续生长,都会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标记 线。设置两次中断之间连续供应碳源气的时间,并测量该两次中断所形成的 两条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测量碳纳米在此段时间内的平均生长速度。设 置每次连续供应碳源气的时间为不同值,由于同一条件下,时间越长,碳纳 米管生长的高度不同,碳纳米管相邻两条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就会不同,从而 根据碳纳米管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对应时间设置规律,可判断最后生长出来的 碳纳米管是靠近碳纳米管尖端还是根部,从而判断碳纳米管的生长点在根部 还是顶部。因此,此标记线的形成为研究碳纳米管生长机理奠定了基础。所 提供的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可应用作场发射显示装置的阴极电子发射体,也可 用于热界面材料中,此标记线可用作产品防伪标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述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下的照片;

图3是本发明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制备中使用的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测量碳纳米管生长速度的方法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测量碳纳米管生长速度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示说明本发明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碳纳米管阵列结构10的示意图,该碳纳米管阵列10形 成于一基底12上,该碳纳米管阵列10由多根彼此基本平行且垂直于基底12 的碳纳米管14组成,碳纳米管14上形成有标记线16。请参阅图2,一碳纳 米管阵列结构在100微米比例尺下的SEM照片,其标记线16非常清晰。

该碳纳米管阵列10的制备方法如下:

提供一基底;该基底可以为多孔基底或化硅基底,耐高温并与后 续步骤中催化剂不发生化学反应或原子渗透等现象的材料都可以,要求其表 面清洁,不破坏后续反应条件。优选的,硅基底表面形成一保护层,如氧化 硅薄层,厚度一般为100~1000纳米,本实施方式采用硅晶片作为基底,其 表面形成一厚度为400~800纳米的氧化硅层。

在基底的一表面上形成一催化剂层;通过蒸、溅镀或化学沉积的方法, 在基底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层,一般为过渡金属Fe、Co、Ni或Fe、 Co、Ni的氧化物、或者含有Fe、Co、Ni的合金,沉积厚度1~10nm,优选 为3~5nm。优选地,可以将催化剂层在200℃~400℃温度下退火,以利于催 化剂纳米颗粒的形成,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及均匀性。另外,该催化剂层可以 为一整体,也可以将该催化剂层分割成多个催化剂区,每一区块之间具有 一定间距,这样有利于后续步骤中碳源气均匀渗入催化剂与碳纳米管之间, 从而生成均匀的碳纳米管阵列。

本实施方式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在硅晶片上沉积一层Fe/Mo/Al2O3微粒作 为催化剂,然后通过紫外光光刻,将催化剂层分割成催化剂区块阵列,然后 在300℃温度下退火约10小时,获得均匀分布的催化剂颗粒。

将基底放入一反应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将表面形成有催化剂层的基底 放入反应炉中,该反应炉可以为普通反应炉,也可以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反应 炉,请参阅图3,该特殊的反应炉20具有一结构特殊的反应腔21,反应腔 21具有一第一气体入口22、一第二气体入口23、及一气体出口24,反应腔 21内设有一气体输送管25及一石英舟26,石英舟26用于承载生长碳纳米 管29的基底28,气体输送管25用于输送干扰气体,其一端连接该第二气体 入口23,另一端通入石英舟26。石英舟26中还可设置一硅衬垫27,其避免 基底28与石英舟26直接接触,从而使基底28受热更均匀,有利于生长更 均匀的碳纳米管阵列。另外,反应腔21可以为一石英管,化学性能稳定、 耐高温的材质形成的可密封的腔体即可。

本实施例中,该石英舟26为一半封闭型容器,其仅有一端开口,该开 口朝向反应气体入口22,与开口相对的容器底面与气体输送管25连通。该 气体输送管25也可以从容器的侧壁上开口接入,只要使气体输送管25接入 石英舟26的端口对准基底28即可。该石英舟26不限于图中半封闭型结构, 其可为一槽式结构,也可以为一平板结构,能承载生长碳纳米管29的基底 28即可,该气体输送管25通入石英舟,端口对准基底28,并与基底28的 距离尽可能小,当然以不阻挡碳纳米管29的生长为限。

间歇性供应碳源气,以生长碳纳米管。间歇性供应碳源气是指供应碳源 气一预定时间后,中断基底表面碳源气的供应,再经另一预定时间后,重新 供应碳源气,此过程可重复多次。例如,往气体入口通入碳源气,持续一预 定时间后,关闭碳源气,再经另一预定时间,重新开启碳源气。优选的,在 关闭碳源气的时间里,通入干扰气体,使基底附近迅速充满干扰气体,从而 达到迅速中断碳源气的效果。干扰气体一般为氩气、氢气、氮气等还原性气 体或惰性气体。还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反应炉20,往第一气体入口22通 入碳源气,持续一预定时间后,开启第二气体入口23,通入干扰气体,由于 气体输送管一端靠近基底,干扰气体能将基底周围的碳源气吹开,另一预定 时间后,关闭干扰气体入口,中断干扰气体的通入,基底周围反应区再一次 充满碳源气体,重复上述过程多次,同样也达到给基底附近间歇性供应碳源 气的效果。其中碳纳米管生长温度通常为800~1000K,每次中断碳源气的时 间通常为10~30秒。

如图4所示,按图4a所示,先从反应气体入口22通入碳源气与氩气的 混合反应气体,持续5分钟后,同时开启干扰气体入口23,通入干扰气体, 持续10秒钟,然后按:通入反应气体1分钟—>通入干扰气体10秒—>通入 反应气体2分钟—>通入干扰气体10秒—>通入反应气体3分钟—>通入干扰 气体10秒—>通入反应气体1分钟—>通入干扰气体10秒—>通入反应气体 2分钟—>通入干扰气体10秒—>通入反应气体3分钟—>通入干扰气体10 秒的规则操作,生长于基底30上的碳纳米管阵列如图4b SEM照片所示,每 次通入干扰气体,即中断反应区碳源气供应,碳纳米管上即留下标记线。其 中反应气体中氩气为保护性气体,并起到调节碳源气浓度的作用,氢气、氮 气等还原性气体或其他惰性气体也可以替代氩气。从干扰气体入口23中通 入的干扰气体也包括氩气,由于其通过一端靠近基底反应区的气体输送管25 进入反应炉中,其直接迅速到达反应区,因此其能迅速清除基底28附近的 碳源气,使得反应区迅速中断碳源气的供应,从而使得标记线更加清晰。该 干扰性气体也可用氢气、氮气等还原性气体或其他惰性气体。本实施例中碳 源气为乙炔,其他炔类、烷、烯烃或芳烃等含碳物质均可用来作为碳源气。

由于通入碳源气的时间越长,相应的碳纳米管生长的高度越大,从图4 中可以看出,碳纳米管越远离基底的一端越早生长出来,最后一次通入3分 钟碳源气的过程中,碳纳米管已经停止生长,从而最后一次中断应该出现的 标记线并没有体现出来。从图4可以判断出碳纳米管的生长点在碳纳米管根 部,即碳纳米管靠近基底的一端最新生长出来。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碳纳米管在一定时间t内生长的长度可通过测量两 标记线之间的距离L而得到,从而在该反应条件下碳纳米管的平均生长速度 R可以计算得出:R=L/t。

如图5所示,生长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的第二实施例,按图5a所示,在 933K温度下,先从反应气体入口22通入碳源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持续一 段时间后,通入干扰气体约10~30秒钟,使反应区中断碳源气的供应,然后 每通入碳源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5分钟,即中断一次反应区碳源气的供应, 反应进行约一个小时,中断反应区碳源气的供应11次,结果从图5b SEM照 片中可看出,形成于基底40上的碳纳米管阵列形成了七条标记线,说明碳 纳米管在形成第七条标记线后、第八次中断碳源气之前停止了生长。从图5b 中还可以看出,生长时间相同,碳纳米管生长的长度也基本相同。通过测量 两标记线之间的长度,即可计算出碳纳米管的生长速度。

确定生长点的位置以及测量碳纳米管的生长速度,是研究碳纳米管生长 机理的基础,以便人类更好地控制碳纳米管生长过程,制备出各种形状、结 构的碳纳米管器件,为碳纳米管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上述各种碳纳米管阵列结构皆可应用作场发射显示装置的阴极电子发 射体,也可用于热界面材料中,该标记线还可用作产品防伪标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