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轮和轮胎 / 汽车轮胎 / 凸块 / 焊料凸块UBM结构

焊料UBM结构

阅读:401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焊料UBM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 焊料 凸 块 UBM结构。公开了一种包括形成在芯片接合垫上的多个金属或金属 合金 层的凸块下 金属化 结构。因为基于 铜 的层的厚度被降低到大约0.3微米和10微米之间,优选在大约0.3微米和2微米之间,因此所公开的UBM结构具有对 半导体 器件上的应 力 改善。纯 锡 层的存在防止了基于镍的层的 氧 化和污染。也为随后的工艺形成了良好的可 焊接 表面。还公开了具有所公开的UBM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制造该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下面是焊料UBM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金属化UBM结构,包括:
设置在半导体基板的接合垫上方的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由纯或锡合金构成并且与通过丝网印刷和焊料球滴中的一种沉积的焊料凸块接触
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层由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通过焊料凸块的回流建立与所述接合垫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的,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0.3-2微米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的。
3.如权利要求1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镍的。
4.如权利要求3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500-3000A的厚度;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1.0-5.0微米的厚度;和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
2.0-10.0微米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的UBM结构,其中所述UBM经由重新分布层从所述接合垫偏移,所述重新分布层包括电连接到所述接合垫的至少一个金属层。
6.如权利要求1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500-3000A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1.0-5.0微米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7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2.0-10.0微米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钛的;和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镍的。
10.如权利要求1的UBM结构,其中所述UBM经由重新分布层从所述接合垫偏移;所述重新分布层包括电连接到所述接合垫的至少一个金属层。
11.如权利要求10的UBM结构,其中所述重新分布层包括钛层和铜层,所述钛层覆盖在所述接合垫和至少一部分钝化层上,并且所述铜层沉积在所述钛层上方。
12.如权利要求11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包括钛;并且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包括镍。
13.如权利要求12的UBM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500-3000A的厚度;
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1.0-5.0微米的厚度;和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
2.0-10.0微米的厚度。
14.一种在半导体结构上形成焊料连接的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垫和在所述接合垫上形成的钝化层,其中所述钝化层包括暴露每个所述接合垫的至少一部分的孔;
在所述孔和部分所述钝化层上方形成凸块下金属化UBM结构,所述UBM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孔和部分所述钝化层上方的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由纯锡或锡银合金构成,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层由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使用丝网印刷和焊料球滴中的一种在所述UBM结构上方形成焊料凸块;以及通过使所述焊料凸块回流来建立与所述接合垫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铜的,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0.3-2微米的厚度。
15.一种在半导体结构上形成焊料连接的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接合垫和形成在该接合垫上的第一钝化层,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接合垫的至少一部分的孔;
在所述基板上方沉积重新分布层,所述重新分布层电连接到每个所述接合垫;
在所述重新分布层上方形成第二钝化层;
移除部分所述第二钝化层以暴露至少一部分所述重新分布层;
在所述暴露的重新分布层和部分所述第二钝化层上方形成凸块下金属化UBM结构,所述UBM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暴露的重新分布层和部分所述第二钝化层上方的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由纯锡或锡银合金构成,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层由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使用丝网印刷和焊料球滴中的一种在所述UBM结构上方形成焊料凸块;以及通过使所述焊料凸块回流来建立与所述接合垫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铜的,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0.3-2微米的厚度。
16.一种晶片结构,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垫和钝化层的基板,所述钝化层包括暴露每个所述接合垫的至少一部分的孔;
形成在所述孔和部分所述钝化层上的UBM结构,其中所述UBM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孔和部分所述钝化层上方的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方的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由纯锡或锡银合金构成,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层由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通过丝网印刷和焊料球滴中的一种沉积的、形成在所述UBM结构上的焊料凸块,其中通过所述焊料凸块的回流来建立与所述接合垫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铜的,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0.3-2微米的厚度。
17.一种晶片结构,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垫和第一钝化层的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接合垫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组孔;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重新分布结构,所述重新分布结构电连接到每个所述接合垫;
形成在所述重新分布结构上的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二钝化层具有暴露至少一部分所述重新分布结构的第二组孔;
设置在所述第二组孔和部分所述第二钝化层上的UBM结构,其中所述UBM结构包括:
设置在通孔和部分第二钝化层上的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的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的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上的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所述第四金属或金属合金层由纯锡或锡银合金构成,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层由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
通过丝网印刷和焊料球滴中的一种沉积的、形成在所述UBM结构上的焊料凸块;
其中通过所述焊料凸块的回流来建立与所述接合垫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是基于铜的,所述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具有0.3-2微米的厚度。

说明书全文

焊料UBM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通常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个金属或金属合金层的可靠的凸块下金属化(under bump metallization,UBM)。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半导体的集成电路(通常称为“芯片”)与封装引线之间的互连通过引线接合、焊料凸块或载带自动接合(TAB)来实现。其中,引线接合技术由于其低成本而最常使用。然而,当芯片-封装互连的尺寸按比例降低时,由于引线接合要求将所有输入/输出(I/O)连接都路由到芯片的边缘,因此引线接合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能受到影响。
[0003] 焊料凸块法是利用可回流的焊料球来接合芯片上的触点与封装上的对应触点。提供了相对传统引线接合技术的有效替代。通常在位于承载芯片的基板顶面的接合垫(bond pad)上沉积焊料凸块。然而,在焊料凸块和芯片之间典型地存在UBM结构。在美国专利No.6,878,465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UBM。
[0004] 该UBM结构用作接合垫和焊料凸块之间的电气和机械接口。其在焊料凸块和接合垫之间提供必要的粘接并且也作为两者之间的扩散阻挡物。
[0005] 大多数UBM结构包括多个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在这种UBM结构中,是通常使用的金属。其增加了焊料的可接合性和可浸润性。
[0006] 已知:通过在回流期间或芯片使用期间产生的热量,焊料凸块中的与UBM结构中的铜反应,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易碎,因此如果铜与焊料凸块直接接触,将大大危及焊料凸块和接合垫之间的接合强度。另外,为了防止由这种反应导致的铜的自熄,通常使用非常厚的铜层,根据美国专利公布2004/0217482,在4-8微米级的量级。由于铜具有高的热膨胀系数(CTE),因此在使用更多铜的时候,将引起更多的热应
[0007] 镍相比铜而言与锡的反应速度慢,并且已被引入UBM结构中来保护铜层。然而,包括镍层的UBM结构遇到与镍的焊接能力差和镍层中固有的残余应力相关的问题。
[0008] 美国专利No.6,716,738公开了在焊料凸块和镍层之间形成另一铜或金层,以增加该UBM结构的可浸润性和可接合性。然而,金不是成本有效的,而且在使用铜时,由于铜将与焊料凸块直接接触,因此将形成金属间材料。
[0009] 对于UBM结构还需要具有薄的铜层,同时需要具有好的可浸润性和可接合性。发明内容
[001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凸块下金属化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芯片接合垫上方的基于的层、设置在基于钛的层上方的基于铜的层、设置在基于铜的层上方的基于镍的层、和设置在基于镍的层上方的纯锡层或锡合金层(例如锡(tin-silver))。
[0011] 因为基于铜的层的厚度被降低到大约0.3微米和10微米之间,优选在大约0.3微米和2微米之间,因此所公开的UBM结构具有对半导体器件的应力改善。纯锡或锡合金层的存在防止了基于镍的层的化和污染。也为随后的工艺形成了良好的可焊接表面。
[0012]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公开的UBM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附图说明
[0013]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隔离部分的横截面图。
[0014] 图2示出了具有重新分布的接合垫的半导体器件隔离部分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形成在基板1上的半导体结构隔离部分的横截面图。如图1所示,在基板1的表面2上有接合垫3。接合垫3可以经由任何常规手段形成。其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最常使用的是Al或Cu。
[0016] 至少有一个钝化层4形成在基板1和接合垫3上方。图1中的钝化层4通常是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例如氧化和氮化硅。电绝缘是钝化层4的主要功能。其还用来将尘埃和湿气排除在外,以保护芯片不受腐蚀和其它损害。钝化层4之上的电介质层5由有机材料制成,优选聚酰亚胺。电介质层5是柔顺的(compliant),并可用作应力缓冲层
[0017] 在电介质层中形成有孔,以至少暴露一部分接合垫3。该孔可以是任何形状和尺寸。当使用多个钝化层时,也至少暴露每个钝化层的一部分。
[0018] 该UBM结构由形成在接合垫3上的多个金属层组成,其中没有两个相邻层由相同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设置在接合垫3和部分钝化层4和5上的第一金属或金属合金层6优选是基于钛的。“基于”意思是该合金的至少50%是指定的金属,在这种情况下,为钛。其提供了接合垫3和第二金属或金属合金层7之间的良好粘合,并且具有大约500至3000A的厚度。
[0019] 设置在层6上方的层7优选是基于铜的。该层提供了焊料凸块10和接合垫3之间的良好电气连接。其具有大约0.3至10微米的厚度,优选为0.3至2微米。与常规UBM结构相比,根据本公开的铜层是薄的。因为铜具有高的CTE并且应力平是CTE差和厚度的函数,所以具有薄铜层的UBM大大降低了热应力,由此提高了焊料凸块与接合垫连接的可靠性。
[0020] 第三金属或金属合金层,即层8,设置在层7上方。其优选由基于镍制成,并且具有大约1.0微米到5.0微米的厚度。层8用作对于在层7和焊料凸块10之间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良好阻挡物。即使根据本公开的铜层非常薄,但是因为所公开的厚度的镍层的存在,它将不会自熄。
[0021] 设置在层8上的层9由纯锡或锡合金制成,且具有大约2微米到大约10微米的厚度。该层用来增加UBM结构的可浸润性和可接合性,并防止层8的污染。该锡层还有利于后面的制造工序。
[0022] 该UBM结构的每个层可以利用常规的制造技术形成,例如,溅射、蒸发覆工艺。
[0023] 通过利用丝网印刷技术或焊料球滴(solder sphere drop)技术将焊料凸块10设置在层9上方。
[0024] 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重新分布层11使该UBM结构与芯片接合垫3偏离。重新分布层11覆盖接合垫3,并包括至少一个电连接到接合垫3的金属层。例如,该重新分布层可以包括钛层和铜层,其中钛层覆盖在接合垫3上,并且铜层沉积在钛层上方。该重新分布层通常被一个或更多个钝化层覆盖。钝化层形成有用来暴露部分重新分布层11的孔。如第一实施例中公开的UBM结构以完全覆盖暴露的接合垫3的方式形成在接合垫3上方。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凸轮轴模块 2020-05-11 930
凸轮轴模块 2020-05-11 195
凸块接垫结构 2020-05-12 48
凸块下金属化 2020-05-12 453
金属凸块的形成 2020-05-12 441
凸块的制作方法 2020-05-12 681
凸块结构及工艺 2020-05-12 868
凸块活动扳手 2020-05-13 800
凸块结构 2020-05-11 842
凸块封装方法 2020-05-12 16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