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系统 / 变速器 / 惰齿轮 / 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

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

阅读:247发布:2022-09-2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音圈 电机 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 激光 焊接 装配的方法,其方法主要为:先将产品的 外壳 组件放到 吸附 底板 上面,并使吸附底板上的等高的销钉穿过外壳组件的镂空部分,通过吸附底板上的 真空 口对外壳组件进行吸附,通过四夹爪 气缸 对外壳组件进行 定位 ,将薄片定位机构定位到外壳组件的内 侧壁 ,将钨 钢 组件放入外壳组件内,通过弹片组件 位置 调整机构对钨钢组件内的弹片组件进行调整,再通过 激光焊接 装置对外壳组件内侧壁与钨钢组件内的弹片进行激光焊接,释放移除定位机构并完成一次工艺循环。本发明提供的音圈电机的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有效保证装配 精度 ,提高良品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面是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产品的外壳组件(60)固定在工作底板(7)的定位区(10),并使定位区(10)内的等高的销钉(11)穿过外壳组件(60)的镂空部分;第二步,通过定位区上的吸孔(12)对外壳组件(60)进行Z轴方向的吸附固定;第三步,通过四爪夹(2)对外壳组件(60)进行X轴、Y轴两个方向同时向中间进行定位;第四部,将带有一对薄片(27)的定位机构定位到外壳组件(60)的内侧壁;第五步,将钨组件(61)沿着Z轴方向落入外壳组件(60)内的销钉(11)上;第六步,通过薄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61)与外壳组件进行Y轴方向的隔离并形成悬空状态;第七步,通过弹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61)的弹片(62)进行Y、Z轴两个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使弹片(62)与外壳组件内侧臂进行X轴方向的压紧;第八步,通过激光焊接装置对外壳组件内侧壁与钨钢组件(61)内的弹片(62)进行激光焊接;第九步,释放移除定位机构,并取出产品。
2.一种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侧与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柱形的四爪夹(2);设置在所述四爪夹(2)上方的薄片定位机构,以及弹片定位机构;还包括通过可多向移动的激光焊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爪夹(2)顶部设有工作底板(7),所述工作底板(7)上设有一对沿X轴方向相对运动的X轴气动指(8),以及一对沿Y轴方向相对运动的Y轴气动指(9);所述工作底板(7)中所述X轴气动指(8)与所述Y轴气动指(9)的运动方向相交区域为定位区(10),所述定位区(10)内垂直固定设有一个或多个等高的销钉(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区(10)内在不与所述销钉(11)重叠的位置设有若干阵列状排列的吸孔(12);所述工作底板(7)的背部设有与所述吸孔(12)连通的气嘴,所述气嘴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X轴气动指(8)上方的平行X轴的C形滑道(16),所述C形滑道(16)内靠近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所述外上丝杠(17)及所述的外下丝杠(18)在所述C形滑道(16)的任意一端与各自的步进电机(19)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C形滑道(16)内设有同时嵌套在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上的外侧滑(20),所述外侧滑块(20)内设有同时与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啮合的外涡轮(21),所述外涡轮(21)的轴经C形滑道(16)开口向外部延伸;所述C形滑道(16)内远离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内上丝杠(22)及内下丝杠(23),所述内上丝杠(22)及所述的内下丝杠(23)在所述C形滑道(16)的任意一端与各自的步进电机(19)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C形滑道(16)内设有同时嵌套在内上丝杠(22)及内下丝杠(23)上的内侧滑块(24),所述内侧滑块(24)内设有同时与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啮合的内涡轮(25),所述内涡轮(25)的轴经C形滑道(16)开口向外部延伸;还包括在所述C形外部分别与所述外涡轮(21)轴及内涡轮(25)轴连接的一对控制臂(26),所述控制臂(26)相近的一端分别连接设有薄片(27),所述薄片(27)下沿向下凸出,并与所述Y轴气动指(9)居中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片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所述C形滑道(16)整体升降的升降滑道(28),所述升降滑道(28)沿Z轴方向设定,所述升降滑道(28)的底部与工作台面连接固定,所述升降滑道(28)嵌套设有升降滑块(29),所述升降滑块(29)通过螺纹传动沿所述升降滑道(28)上下移动,所述的C形滑道(16)背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升降滑块(29)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定位机构包括沿X轴方向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U形滑道(32),所述第一U形滑道(32)内部设有顺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动丝杠(33),所述第一传动丝杠(33)的任意一端通过连轴器与X电机(35)输出轴对接,所述X电机(3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U形滑道(32)内部,所述第一传动丝杠(33)远离所述X电机(35)的一端通过带有轴承支架与所述第一U形滑道(32)固定;
还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U形滑道(32)上方的第二U形滑道(37),所述第二U形滑道(37)底部中央部位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丝杠(33)配合的第一螺母滑块(38);所述第二U形滑道(37)内部设有顺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传动丝杠(39),所述第二传动丝杠(39)的任意一端通过连轴器与Y电机(41)输出轴对接,所述Y电机(4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U形滑道(37)一端的内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39)远离所述Y电机(41)的一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所述第二U形滑道(37)固定;还包括沿Z轴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U形滑道(37)上方的第三U形滑道(42),所述第三U形滑道(42)底部连接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丝杠(39)配合的第二螺母滑块(40);所述第三U形滑道(42)内部设有顺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传动丝杠(43),所述第三传动丝杠(43)的底端通过连轴器与Z电机(45)输出轴对接,所述Z电机(4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U形滑道(42)内的底部,所述第三传动丝杠(43)顶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所述第三U形滑道(42)顶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U形滑道(42)内部与所述第三传动丝杠(43)配合的第三螺母滑块(44);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U形滑道(42)外部通过所述第三U形滑道(42)开口与所述第三螺母滑块(44)连接工作臂(46),所述工作臂(46)远离所述第三螺母滑块(44)的一端设有向下楔形拨指(4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焊接装置包括同轴嵌套在所述四爪夹(2)外侧的旋臂(48),所述旋臂(48)远离所述四爪夹(2)的一端设有达(49),所述马达(49)输出轴与所述旋臂(48)垂直设定,并且所述马达(49)输出轴连接设有主齿轮(50),所述主齿轮(50)通过惰轮(51)与所述四爪夹(2)外侧臂的齿牙(52)啮合传动;还包括竖直连接设置在所述旋臂(48)远离所述四爪夹(2)一端的电推杆(53),所述电推杆(53)顶部设有与所述电推杆(53)同轴设定的第一伺服电机(5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4)输出轴垂直连接设有第一摇臂(55),所述第一摇臂(55)远离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4)一端连接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6)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54)输出轴平行设定;还包括垂直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6)输出轴上的激光焊枪(57)。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音圈电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音圈电机,是电机的一种,因为原理和扬声器类似,所以叫音圈电机。音圈电机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的特点。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永久磁场内,通过改变电机内线圈的直流电流大小,来控制弹簧片的拉伸位置,从而带动上下运动。因其结构较为简单,体积可制作至极小,使其在智能穿戴设备上被广泛应用。
[0003] 音圈电机主要由动子,定子,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要经过多道工序进行组装。但由于其体积较小,装配精度要求很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难免需要对其进行尺寸的转移,人工有制作时显然效率不高,而不合适的制作方法将极易造成音圈电机装配精度达不到要,甚至是损坏,提高次品率。目前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的过程中,存在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装配精度差,良品率不高,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音圈电机的激光焊接装配的方法,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装配精度,提高良品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产品的外壳组件固定在工作底板定位区,并使定位区内的等高的销钉穿过外壳组件的镂空部分。第二步,通过吸附底板上的吸孔对外壳组件进行Z轴方向的吸附固定。第三步,通过四爪夹对外壳组件进行X、Y轴两个方向同时向中间进行定位。第四部,将带有一对薄片的定位机构定位到外壳组件的内侧壁。第五步,将钨组件沿着Z轴方向落入外壳组件内,并通销钉对钨钢组件进行支撑。第六步,通过薄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与外壳组件进行Y轴方向的隔离并形成悬空状态。第七步,通过弹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内的弹片组件进行Y、Z轴两个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使弹片组件与外壳组件内侧臂进行X轴方向的压紧。第八步,通过激光焊接装置对外壳组件内侧壁与钨钢组件内的弹片进行激光焊接。第九步,释放移除定位机构,并取出产品。
[0006] 优选的,一种适用于该方法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侧与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柱形的四爪夹。设置在四爪夹上方的薄片定位机构,以及弹片定位机构。还包括通过可多向移动的激光焊接装置。还包括控制四爪夹、薄片定位机构、弹片定位机构。激光焊接装置的操作面板。
[0007] 优选的,四爪夹顶部设有工作底板,工作底板上设有一对沿X轴方向相对运动的X轴气动指,以及一对沿Y轴方向相对运动的Y轴气动指。工作底板中X轴气动指与Y轴气动指的运动方向相交区域为定位区,定位区内垂直固定设有一个或多个等高的销钉。
[0008] 优选的,定位区内在不与销钉重叠的位置设有若干阵列状排列的吸孔。工作底板的背部设有与吸孔连通的气嘴,气嘴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连通。
[0009] 优选的,薄片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X轴气动指上方的平行X轴的C形滑道,C形滑道内靠近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外上丝杠及外下丝杠,外上丝杠及外下丝杠在C形滑道的任意一端与各自的步进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C形滑道内设有同时嵌套在外上丝杠及外下丝杠上的外侧滑,外侧滑块内设有同时与外上丝杠及外下丝杠啮合的外涡轮,外涡轮的轴经C形滑道开口向外部延伸。C形滑道内远离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内上丝杠及内下丝杠,内上丝杠及内下丝杠在C形滑道的任意一端与各自的步进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C形滑道内设有同时嵌套在内上丝杠及内下丝杠上的内侧滑块,内侧滑块内设有同时与外上丝杠及外下丝杠啮合的内涡轮,内涡轮的轴经C形滑道开口向外部延伸。还包括在C形外部分别与外涡轮轴及内涡轮轴连接的一对控制臂,控制臂相近的一端分别连接设有薄片,薄片下沿向下凸出,并与Y轴气动指居中对齐。
[0010] 优选的,薄片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C形滑道整体升降的升降滑道,升降滑道沿Z轴方向设定,升降滑道的底部与工作台面连接固定,升降滑道嵌套设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通过螺纹传动沿升降滑道上下移动,C形滑道背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升降滑块连接固定。
[0011] 优选的,弹片定位机构包括沿X轴方向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第一U形滑道,第一U形滑道内部设有顺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动丝杠,第一传动丝杠的任意一端通过连轴器与X电机输出轴对接,X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滑道内部,第一传动丝杠远离X电机的一端通过带有轴承支架与第一U形滑道固定。还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一U形滑道上方的第二U形滑道,第二U形滑道底部中央部位设有与第一传动丝杠配合的第一螺母滑块。第二U形滑道内部设有顺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传动丝杠,第二传动丝杠的任意一端通过连轴器与Y电机输出轴对接,Y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U形滑道一端的内部,第二传动丝杠远离Y电机的一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第二U形滑道固定。还包括沿Z轴方向竖直设置在第二U形滑道上方的第三U形滑道,第三U形滑道底部连接设有与第二传动丝杠配合的第二螺母滑块。第三U形滑道内部设有顺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传动丝杠,第三传动丝杠的底端通过连轴器与Z电机输出轴对接,Z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三U形滑道内的底部,第三传动丝杠顶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第三U形滑道顶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三U形滑道内部与第三传动丝杠配合的第三螺母滑块。还包括位于第三U形滑道外部通过第三U形滑道开口与第三螺母滑块连接工作臂,工作臂远离第三螺母滑块的一端设有向下楔形拨指。
[0012] 优选的,激光焊接装置包括同轴嵌套在四爪夹外侧的旋臂,旋臂远离四爪夹的一端设有达,马达输出轴与旋臂垂直设定,并且马达输出轴连接设有主齿轮,主齿轮通过惰轮与四爪夹外侧臂的齿牙啮合传动。还包括竖直连接设置在旋臂远离四爪夹一端的电推杆,电推杆顶部设有与电推杆同轴设定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垂直连接设有第一摇臂,第一摇臂远离第一伺服电机一端连接设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平行设定。还包括垂直连接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激光焊枪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焊接方法制造出的矩形音圈电机,其装配精度高,产品良率大幅提高。此方法的加工过程都可以通过电控使其流程完全自动化,可以实现矩形音圈电机此段制造工艺无人化,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
[0014] 其中带有真空吸孔的四爪夹可和分别在X轴、Y轴及Z轴方向上对外壳组件进行约束固定,保证了外壳组件的牢靠程度。并且通过销钉对外壳组件的摆放起到防错及内部支撑的功能。
[0015] 另外薄片定位机构通过双丝杠及涡轮方式进行在C形滑道中的移动及旋转,由于零件数量少,因此其精度较之传动滑轨滑道机构的运行精度高,同时可使控制臂摆动时其一端的运行轨迹为直线运动。通过控制臂垫在钨钢组件与外壳组件的内侧壁之间,从而实现了绝对稳定的间隔距离。
[0016] 通过三坐标方式移动的拨指,可准确的对钨钢组件进行拨动。
[0017] 激光焊接装置,通过旋转臂可围绕四爪机构进行活动,同时通过电推杆、及第一摇臂可使激光焊枪的机械手臂化,从而可灵活的对音圈马达的弹片进行焊接。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提到的音圈马达工件
[0019] 图2为本发明四爪夹部分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四爪夹工作底盘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薄片定位机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C形滑道部分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弹片定位机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弹片定位机构的拨指部分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激光焊接装置示意图;
[0026] 图9为本发明激光焊接装置旋臂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8]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一种用于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装配时的方法,第一步,将产品的外壳组件60固定在工作底板7的定位区10,并使定位区10内的等高的销钉11穿过外壳组件60的镂空部分。第二步,通过吸附底板上的吸孔12对外壳组件60进行Z轴方向的吸附固定。第三步,通过四爪夹2对外壳组件60进行X、Y轴两个方向同时向中间进行定位。第四部,将带有一对薄片27的定位机构定位到外壳组件60的内侧壁。
第五步,将钨钢组件61沿着Z轴方向落入外壳组件60内,并通销钉11对钨钢组件61进行支撑。第六步,通过薄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61与外壳组件进行Y轴方向的隔离并形成悬空状态。第七步,通过弹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61内的弹片62组件进行Y、Z轴两个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使弹片62组件与外壳组件内侧臂进行X轴方向的压紧。第八步,通过激光焊接装置对外壳组件内侧壁与钨钢组件61内的弹片62进行激光焊接。第九步,释放移除定位机构,并取出产品,完成一次工艺循环。
[0029] 为了机械化的完成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该方法的矩形音圈电机激光焊接台,其主要包括底侧与工作台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柱形四爪夹2。设置在四爪夹2上方的薄片定位机构,以及弹片定位机构。还包括通过可多向移动激光焊接装置。
[0030] 其中,四爪夹2顶部设有工作底板7,工作底板7沿设有一对沿X轴方向相对运动的X轴气动指8,以及一对沿Y轴方向相对运动的Y轴气动指9。工作底板7中X轴气动指8与Y轴气动指9的运动方向相交区域为定位区10,定位区10内垂直固定设有一个或多个等高的销钉11。四爪夹2的定位区10内在不与销钉11重叠的位置设有若干阵列状排列的吸孔12。工作底板7的背部设有与吸孔12连通的气嘴,气嘴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泵连通。
[0031] 还包括控制四爪夹2、薄片定位机构、弹片定位机构、激光焊接装置的操作控制台,该操作控制台中包括启动换向,以及电控按键开关。另外还配备高压空气泵以及真空泵,并通过气管与换向阀输入端连接,换向阀为双通道换向阀,两个通道的输出分别通过管路与四爪夹2的X轴气动指8、Y轴气动指9的输入端连接。其中的真空泵以及为四爪高2提供动的高压气泵设置在工作间外部,这样可以降低噪音对精细操作时的影响。
[0032] 通过操作面板控制四爪夹2的X轴气动指8及Y轴气动指9向四外扩散,露出中间的定位区10,将音圈马达49的外壳组按照设计方向放入定位中,并使外壳组件60的镂空部分嵌套在定位区10中的销钉11上,通过操作盘启动真空泵,在吸孔12的真空吸合力作用下,外壳组件60稳定的与工作底板7贴合,同时X轴气动指8及Y轴气动指9向定位区10靠拢,并从外壳组件60的四周向内施加压力,从而使外壳组件60不会在工作底板7上有一丝的晃动。
[0033] 由于在向外壳组件60内放入钨钢组件61时,需要钨钢组件61完全悬浮在外壳组件60中,因此需要薄片定位机构对钨钢组件61进行侧向间距的约束。为此,薄片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X轴气动指8上方的平行X轴的C形滑道16,C形滑道16内靠近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在C形滑道16的任意一端与各自的步进电机19输出轴同轴连接。C形滑道16内设有同时嵌套在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上的外侧滑块20,外侧滑块20内设有同时与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啮合的外涡轮21,外涡轮21的轴经C形滑道16开口向外部延伸。C形滑道16内远离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内上丝杠22及内下丝杠23,内上丝杠22及内下丝杠23在C形滑道16的任意一端与各自的步进电机19输出轴同轴连接。C形滑道16内设有同时嵌套在内上丝杠22及内下丝杠23上的内侧滑块24,内侧滑块24内设有同时与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啮合的内涡轮25,内涡轮25的轴经C形滑道16开口向外部延伸。还包括在C形外部分别与外涡轮21轴及内涡轮25轴连接的一对控制臂26,控制臂26相近的一端分别连接设有薄片27,薄片27下沿向下凸出,并与Y轴气动指9居中对齐。薄片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C形滑道16整体升降的升降滑道28,升降滑道28沿Z轴方向设定,升降滑道28的底部与工作台面连接固定,升降滑道28嵌套设有升降滑块
29,升降滑块29通过螺纹传动沿升降滑道28上下移动,C形滑道16背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升降滑块29连接固定。
[0034] 当钨钢组件61放入外壳组件60内部后,在销钉11的支撑作用下,钨钢组件61底部与外壳组件60已经达成悬浮效果。此时通过操作面板控制C形滑道16上的相关步进电机19,使内上丝杠22、内下丝杠23、外上丝杠17及外下丝杠18以适当的转速及旋向分别驱动内涡轮25及外涡轮21带动内次滑块及内侧滑块24在C形滑道16上移动,同时涡轮轴在相关步进电机19的驱动作用下发生扭转,并带动控制臂26产生上下摆动。在设计位置上,两个控制臂26将各自的薄片27分别插入外壳组件60内,并通过内侧滑块24及外侧滑块20的移动,使两薄片27分别与外壳组件60内壁贴合,贴合方向为Y轴方向。此时落入的钨钢组件61在Y轴向上不与外壳组件60侧壁接触,并处于悬浮状态。
[0035] 在对弹片62焊接前需要将连接在钨钢组件61X轴方向两端的弹片62进行向外壳组件60的内臂进行贴合,为此通过弹片定位机构完成此操作。
[0036] 弹片定位机构包括沿X轴方向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的第一U形滑道32,第一U形滑道32内部设有顺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传动丝杠33,第一传动丝杠33的任意一端通过连轴器与X电机35输出轴对接,X电机35固定连接在第一滑道内部,第一传动丝杠33远离X电机35的一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第一U形滑道32固定。还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一U形滑道32上方的第二U形滑道37,第二U形滑道37底部中央部位设有与第一传动丝杠33配合的第一螺母滑块38。第二U形滑道37内部设有顺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传动丝杠39,第二传动丝杠39的任意一端通过连轴器与Y电机41输出轴对接,Y电机41固定设置在第二U形滑道37一端的内部,第二传动丝杠39远离Y电机41的一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第二U形滑道37固定。还包括沿Z轴方向竖直设置在第二U形滑道37上方的第三U形滑道42,第三U形滑道42底部连接设有与第二传动丝杠39配合的第二螺母滑块40。第三U形滑道42内部设有顺Z轴方向设置的第三传动丝杠43,第三传动丝杠43的底端通过连轴器与Z电机45输出轴对接,Z电机45固定连接在第三U形滑道42内的底部,第三传动丝杠43顶端通过带有轴承的支架与第三U形滑道42顶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三U形滑道42内部与第三传动丝杠43配合的第三螺母滑块44。还包括位于第三U形滑道42外部通过第三U形滑道42开口与第三螺母滑块44连接工作臂46,工作臂
46远离第三螺母滑块44的一端设有向下楔形拨指47。
[0037] 通过第一U形滑道32、第二U形滑道37及第三U形滑道42的3坐标移动,使工作臂46一端的拨指47对钨钢组件61进行X轴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拨动,此时钨钢组件61另一端的弹片62被压合在外壳组件60的内侧壁上,从而为牢靠精准的焊接提供了保证。
[0038] 由于音圈马达49对焊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采用了激光焊接装置。
[0039] 为了满足激光焊接装置具有灵活多度的焊接要求,其包括同轴嵌套在四爪夹2外侧的旋臂48,旋臂48远离四爪夹2的一端设有马达49,马达49输出轴与旋臂48垂直设定,并且马达49输出轴连接设有主齿轮50,主齿轮50通过惰轮51与四爪夹2外侧臂的齿牙52啮合传动。还包括竖直连接设置在旋臂48远离四爪夹2一端的电推杆53,电推杆53顶部设有与电推杆53同轴设定的第一伺服电机54,第一伺服电机54输出轴垂直连接设有第一摇臂55,第一摇臂55远离第一伺服电机54一端连接设有第二伺服电机56,第二伺服电机56输出轴与第一伺服电机54输出轴平行设定。还包括垂直连接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56输出轴上的激光焊枪57。
[0040] 通过操作面板控制马达49,旋臂48可围绕四爪夹2进行周向旋转,并且旋臂48上的电推杆53可对激光焊枪57的焊接高度进行调节,为了满足焊枪与工件间的最佳焊接距离,电推杆53的顶端通过第一伺服电机54、第二伺服电机56、第一摇臂55构成了曲折机构,从而使激光焊枪57可进行向心距离的调整。
[004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惰齿轮垫块 2020-05-11 768
惰齿轮轴 2020-05-11 650
一种正时惰齿轮 2020-05-14 527
惰齿轮组件 2020-05-12 747
大惰齿轮 2020-05-11 468
正时惰齿轮 2020-05-12 103
一种惰齿轮 2020-05-12 396
惰齿轮 2020-05-11 372
发动机惰齿轮 2020-05-13 130
惰齿轮轴部件 2020-05-13 34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