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轴向自控离合器的分离保持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轴向自控 离合器 的分离保持机构,由阻挡环、附属阻挡环以及附属限位环组成,阻挡环与附属阻挡环组成阻挡嵌合机构,以维持所服务的工作接合机构的分离状态,阻挡环与附属限位环组成限位嵌合机构,以维持阻挡嵌合机构内部齿顶间对顶关系的稳定。其特征在于,阻挡环通过约束静止在基准端面上,阻挡嵌合机构轴向上位于工作接合机构之内,径向上位于工作接合机构之内或之外,限位嵌合机构与阻挡嵌合机构周向固定。相比牙嵌式自 锁 差速器 中的保持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离阻挡和嵌合复位过程可靠性更高,更重要的是不受压合 弹簧 尺寸和参数的影响,可以调节压合弹簧的轴向压 力 ,装配简单,因此,可适用于所有轴向弹簧压合式自控离合器。,下面是轴向自控离合器的分离保持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轴向自控离合器的分离保持机构,由第一接合元件、第二接合元 件、弹簧以及弹簧支座基于同一轴心线组成;第二接合元件可以轴向移动, 且轴向上居于第一接合元件和弹簧之间,弹簧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支座的支撑; 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件轴向相对组成工作接合 机构,两者同步转动时,其间轴向距离达到最小,并处于稳定接合状态,两 者异步转动时,其间轴向距离可达到最大,并处于分离状态;其特征在于:
(a)布置有阻止分离状态下的所述工作接合机构轴向接合的阻挡嵌合机 构,轴向上位于所述工作接合机构之内,径向上位于所述工作接合机构之内 或之外,由阻挡环和附属阻挡环轴向嵌合而成,该两个环的嵌合端面周向上 都布置有相同数量的具有轴向阻挡作用的径向型阻挡齿,所述阻挡齿的阻挡 工作面均是升角为λ的螺旋面,λ≤max(0,δ),其中,δ是能够令阻挡工 况中由双方阻挡工作面轴向接触所形成的静摩擦副成功自锁的阻挡工作面的 最小升角;所述阻挡嵌合机构的最小阻挡高度,大于所述工作接合机构在两 个转动方向上的起始分离高度,小于所述工作接合机构的全齿接合深度;所 述附属阻挡环与其属主环刚性一体,该属主环是第一接合元件或第二接合元 件,所述阻挡环受基准环基准端面的单向支撑,其滑动端面与该基准端面构 成周向自由滑动摩擦副;所述基准环是与所述附属阻挡环的属主环相对的第 二接合元件或第一接合元件;
(b)布置有对所述阻挡嵌合机构中阻挡环的周向相对位置实施限制的限 位嵌合机构,由阻挡环和附属限位环组成;附属限位环与其属主环刚性一体, 且附属限位环与附属阻挡环周向固定;所述限位嵌合机构的周向自由度,大 于所述阻挡嵌合机构的入口裕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a)所述工作接合机构在两个相对转动方向上的起始分离高度均为零, 该机构在两个相对转动方向上的转动都将导致自身轴向分离;
(b)所述阻挡齿和附属阻挡齿二者齿顶的阻挡工作面均为两个,该两个 阻挡工作面分别对应地形成于每个齿顶面的两侧;
(c)所述阻挡嵌合机构的入口裕度大于自控离合器的齿顶阻挡角。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嵌合机构, 是一个布置在附属限位环与阻挡环的两圆柱面之间或两端面之间的由凸起和 凹槽组成的销槽式限位机构。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约束可将 嵌合状态中的阻挡环相对静止在基准环的基准端面或基准圆柱面上。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将阻挡环视为 环状基体和端面径向齿两部分组成的环状构件,所述端面径向齿可以形成于 所述环状基体的两端或内、外圆柱面上。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阻挡 环可以单独制作,再通过焊接、直接过盈配合或轴向销孔过盈配合等方式与 其属主环构成刚性一体的组合构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领域中的轴向压合式自控离合器,特别涉 及一种弹簧压合式自控离合器轴向分离后用于维持其分离状态的保持机构, 属机械传动领域。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的轴向弹簧压合式自控离合器,除了牙嵌式自锁差速器外,牙 嵌式超越离合器和安全离合器,以及弹簧钢球式安全离合器均不具备轴向分 离后的状态保持功能。主、从动接合元件轴向分离后,二者的相对转动会带 来冲击、碰撞、噪音和端面齿的过度磨损,对轴向弹性嵌合力较大的牙嵌式 安全离合器甚至会严重到折断端面齿的程度。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工程 界,传动领域内长期普遍的共识是,轴向弹簧压合式自控离合器不适用于分 离后主、从动接合元件相对转速较大或者载荷惯量较大的轴系传动部位。比 如,牙嵌离合器的工作转速一般不超过200转/分钟,负荷不大于400N·m,对 弹簧钢球式安全离合器,在1,000N·m量级的负荷上,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不 超过400转/分钟。所以,它们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致使其可传递转矩 巨大、结构简单以及接合后没有滑转和生热等优点难以得到应有的利用。尽 管拥有牙嵌式自锁差速器中的分离保持机构的技术,但由于其特殊的借助其 主动环的布局形式,对弹簧刚度、弹簧长度以及装配过于严苛的要求,以及 不能调节等限制因数的影响,该技术至今都没有应用到其它的相关离合器中。 况且其自身还存在分离阻挡和嵌合复位二过程的可靠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不受弹簧参数 稳定性影响、适应不同的轴向嵌合力、装配简单的可用于所有轴向弹簧压合 式自控离合器的分离状态保持机构,以消除或基本消除该类离合器原有的冲 击和碰撞。
记述技术方案之前先对相关名词或概念说明如下:
属主环:被附属阻挡环或附属限位环所刚性依附的回转构件。
基准环:嵌合工作状态下,作为阻挡环相对静止的参照对象的回转构件; 其轴向上直接面对阻挡环的端面被称为基准端面,径向上直接面对阻挡环的 圆柱面被称为基准圆柱面。
阻挡工作面:阻挡嵌合机构轴向分离后,组成该机构的齿环双方的径向 齿之间用来进行对顶接触的齿顶面部分,其升角用λ表示。
阻挡工况:阻挡嵌合机构的组成双方的阻挡齿相互对顶接触,阻止轴向 上位于其之外的其它轴向嵌合机构嵌合的工作状况。
δ角:阻挡工况中,阻挡环一方面由其滑动端面或圆柱面与基准环的基 准端面或基准圆柱面接触形成滑动摩擦副,另一方面由其阻挡齿的阻挡工作 面与附属阻挡齿的阻挡工作面轴向接触形成静摩擦副,在仅靠该静摩擦副来 限定阻挡环相对附属阻挡环的周向位置时,该静摩擦副必需是自锁的,其中, 能够确保该静摩擦副自锁的阻挡工作面的最小升角就定义为δ。
max():取最大值函数,即,提取括号内数列中的最大值。
限位工作面:对阻挡环的周向相对位置给与限制的表面。即,限位嵌合 机构中限位凹槽的周向界面。
最小阻挡高度:阻挡嵌合机构为实现其阻挡工作面之间的对顶接触所必 需分开的最小轴向距离。
起始分离高度:在弹性嵌合力的作用下,轴向嵌合机构的组成双方为实 现其相对转动所必需具备的最小轴向分离距离。在设计许可的相对方向上转 动,该距离必须为零,反之,该距离可以不为零。
全齿接合深度:在保证轴向接触且不考虑起始分离高度的前提下,轴向 接合或嵌合机构的组成双方相对转动一周时,其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元 件之间的轴向距离的变化幅度。也可称作全齿嵌合深度。
阻挡嵌合机构的入口裕度K:在不考虑其它嵌合机构的影响以及阻挡环 周向自由时,从最小阻挡高度上,组成阻挡嵌合机构的齿环双方在不影响该 机构轴向嵌合的前提下相互间可以连续错开的最大圆周角度。
齿顶阻挡角Θ:在压合弹簧作用下,在不考虑阻挡嵌合机构的影响时, 轴向分离状态中的自控离合器为避开其内部相关齿顶面的阻挡、达到轴向接 合的目的,其接合双方相互间必需连续错开的最大圆周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当一嵌合机构的组成双方分别以另一嵌合机构的组成双 方为轴向支撑根基时,就称前一嵌合机构轴向上位于后一嵌合机构之内,反 之为之外。另外,本实用新型所称的“阻挡环”均为独立阻挡环的简称。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轴向自控离合器的分离保持机构,由第 一接合元件、第二接合元件、弹簧以及弹簧支座基于同一轴心线组成;第二 接合元件可以轴向移动,且轴向上居于第一接合元件和弹簧之间,弹簧的另 一端受到弹簧支座的支撑;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接合元件与第二接合 元件轴向相对组成工作接合机构,两者同步转动时,其间轴向距离达到最小, 并处于稳定接合状态,两者异步转动时,其间轴向距离可达到最大,并处于 分离状态;其特征在于:1)布置有阻止分离状态下的工作接合机构轴向接合 的阻挡嵌合机构,轴向上位于工作接合机构之内,径向上位于工作接合机构 之内或之外,由阻挡环和附属阻挡环轴向嵌合而成,该两个环的嵌合端面周 向上都布置有相同数量的具有轴向阻挡作用的径向型阻挡齿,该阻挡齿的阻 挡工作面均是升角为λ的螺旋面,λ≤max(0,δ);阻挡嵌合机构的最小阻 挡高度,大于工作接合机构在两个转动方向上的起始分离高度,小于工作接 合机构的全齿接合深度;附属阻挡环与其属主环刚性一体,该属主环是第一 接合元件或第二接合元件;阻挡环受基准环基准端面的单向支撑,其滑动端 面与该基准端面构成周向自由滑动摩擦副;而基准环则是与附属阻挡环的属 主环相对的第二接合元件或第一接合元件;2)布置有对阻挡嵌合机构中阻挡 环的周向相对位置实施限制的限位嵌合机构,由阻挡环和附属限位环组成; 附属限位环与其属主环刚性一体,且附属限位环与附属阻挡环周向固定;限 位嵌合机构的周向自由度,大于所述阻挡嵌合机构的入口裕度。
作为具有双向阻挡功能的保持机构,工作接合机构在两个相对转动方向 上的起始分离高度均为零,阻挡工作面分别对应地形成于阻挡齿机构中每个 齿顶面的两侧,且阻挡嵌合机构的入口裕度大于自控离合器的齿顶阻挡角。
上述保持机构中的限位嵌合机构,可以是一个布置在附属限位环与阻挡 环的两圆柱面之间或两端面之间的由凸起和凹槽组成的销槽式限位机构。
为有理想的性能,嵌合状态中的阻挡环可以通过约束相对静止在基准环 的基准端面或基准圆柱面上。
另外,将阻挡环视为环状基体和端面径向齿两部分组成的环状构件,该 端面径向齿可以形成于所述环状基体的两端或内、外圆柱面上。
可选择地,附属阻挡环可以单独制作,再通过焊接、直接过盈配合或轴 向销孔过盈配合等方式与其属主环构成刚性一体的组合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向自控离合器的工作接合机构内加入起轴向阻挡 作用的阻挡嵌合机构,或者令该机构与限制其内部周向相对位置的限位嵌合 机构周向固定的形式,或者将工作接合机构的组成双方都列为附属阻挡环的 属主环的方式,很好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很好地维持住了阻挡工况 下阻挡嵌合机构内部的周向相对位置,达成了维持住阻挡关系,阻止自控离 合器接合复位以及消除冲击或碰撞的目的,而且具有高可靠性、与压合弹簧 性能无关、可调节轴向分离力以及装配简单的优点。使其适用于高转速、大 转矩的轴系部位。并且,阻挡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最简结构实施例的超越离合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第二接合元件的示意图,(a)是(b)的右视图的轴向半剖图, (b)是主视图。
图3是图1中阻挡环的示意图,(a)是主视图,(b)是左视图的轴向半剖图。
图4是图1中的各个嵌合机构的齿廓间的相对关系于不同工况下,在同 一外圆柱面上的径向投影的局部展开图,(a)是嵌合状态下工作接合机构的齿 形关系示意图,(b)是与(a)对应的阻挡嵌合机构的齿形关系示意图,(c)是阻挡 工况下工作接合机构的齿形关系示意图,(d)是与(c)对应的阻挡嵌合机构的齿 形关系示意图,(e)是(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箭头代表相对超越转动方向。
图5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安全离合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6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超越离合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7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超越离合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8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弹簧钢球安全离合器的轴向剖面图。
图9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自锁差速器的轴向剖面图。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通电牙嵌式双齿轮离合器 | 2020-05-16 | 992 |
阻挡式牙嵌式离合器组件 | 2020-05-14 | 683 |
一种牙嵌式气动离合器 | 2020-05-11 | 272 |
牙嵌式离合器 | 2020-05-11 | 638 |
一种离心牙嵌组合式离合器 | 2020-05-15 | 74 |
一种节能赛车牙嵌式超越离合器 | 2020-05-15 | 352 |
零碰撞牙嵌式通用安全离合器 | 2020-05-16 | 544 |
电磁式牙嵌离合器结构 | 2020-05-12 | 614 |
导向式牙嵌超越离合器 | 2020-05-12 | 489 |
牙嵌式离合器 | 2020-05-14 | 498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