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杂项车辆类型 / 机动车辆 / 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

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

阅读:661发布:2023-01-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机动车辆 用的 超越 离合器 差速 驱动桥 ,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后轴上,连接 驱动轮 的两个半轴各用键连接一个星轮1,每一个星轮1的外圆均布至少二个以上的弧形凸槽11,弧形凹槽11装有滚柱2,滚柱2由 定位 环限位,定位环安装在星轮1和外毂4的轴孔8之间,轴孔8的孔壁上均布有弧槽5,所述结构克服了公知技术平均分配 扭矩 的 缺陷 ,并且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下面是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后轴上,其特征在于:一对半轴各用键连接一个星轮1,每一个星轮1的外园均布至少两个以上的弧形凹槽11,弧形凹槽11上装有滚柱2,滚柱2由定位环3限位,定位环3安装在星轮1和外毂4的轴孔8之间,轴孔8的孔壁上均布有弧槽5,滚柱2突出定位环上的部分容纳在弧槽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星轮1为一轴状体,中心有孔12,孔12的一部分拉有花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星轮1的外园均布六个弧形凹槽11,所述的弧为滚柱2园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环有两个,其中一个凹齿定位环的一个端面对称地开有一组较宽的凹槽14,另一凸齿定位环的相应端面开有较窄的凸边15,所述的凸边15可以较松地嵌进凹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定位环的园周上均布有通槽13,槽13的长度及宽度比滚柱2略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定位环的厚度为滚柱直径的1/3~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外毂4为为轴状体,挖有毂孔8,孔8的壁在径向上开有与滚柱2数目相同的弧槽5,且沿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弧槽5为一段园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7及8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外毂4有凸台7,凸台7上开有台阶供锥齿轮9定位并固紧。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用的驱动桥。所述的驱动桥通常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后轴,接受由传动轴传来的扭矩,并将扭矩传递给俩对称布置的驱动轮

公知的这种驱动桥通常为一差动行星轮系装置。在所述装置中,后轴上的两个驱动轮分别连有两根半轴,每根轴的一端连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分别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的回转轴与一锥齿轮偏心连接,这样行星轮不但可绕自身轴线旋转而且由锥齿轮带动公转;锥齿轮与另一锥齿轮啮合,接受传动轴传递来的扭矩。当车辆直线行驶时,所述的装置能保证两驱动轮得到相同的扭矩,两轮速度相同。而需要转弯时,所述的装置能保证靠近回转中心较近的驱动轮转速较低,而离回转中心较远的驱动轮速度较高,保证与地面纯滚动而不致与地面滑动而使轮胎磨损。公知的这种差动轮系虽然能达到运动要求,结构也紧凑轻便,但其缺点是结构复杂,成 本高,扭矩平均分配。例如,当机动车辆一个驱动轮接触到滑溜路面上,如泥泞地或路面时,虽然另一车轮在良好路面上,往往机动车辆不能前进,此时在滑溜路面上的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很小,路面只能对半轴作用很小的反作用力矩,因而差速器相应分配给它较小的扭矩;虽然另一车轮与良好的路面接触,车轮与良好路面间的附着力较大,但因差速器平均分配扭矩的特性,从而使这一个车轮分配到的扭矩只能与滑转驱动车轮上的扭矩相等,致使总的牵引力不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机动车不能前进,而动力则消耗在滑转车轮的旋转上。

为了克服扭矩平均分配的缺点,某些越野车采用了差速止装置。当发生上述现象时,利用差速锁止装置使左右半轴连成一体,这样虽然增大了与路面接触良好的这一驱动轮的扭矩,但差速器又失去了差速作用。当机动车驶出打滑路面后,又需即刻摘除差速锁止装置,这样给操作带来了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用的驱动桥,所述的驱动桥能克服公知技术的不足,具有较理想的扭矩分配能力。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经济,加工及装配容易实现的机动车辆用的驱动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从驱动轴传来的扭矩通过一对锥齿轮付传递进驱动桥,其中起被动作用的锥齿轮与一轴状的外毂相连,外毂中间轴向开有孔,驱动轮仍由半轴带动,每一半轴在驱动桥的一端各用键连接一个星轮,每一个星轮的外毂园均布至少二个以上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上装有滚柱,滚柱由定位环限位,定位环装在星轮和外毂孔之间,外毂孔均布有与星轮上凹槽相对应的弧槽,滚柱突出定位环上的部分容纳在弧槽内。

其它的方案还包括,两个半轴上的星轮各带有一个限制滚柱的定位环,其中有一个定位环的端面开有一组较宽的凹槽,另一个定位环的相应端面开有较窄的凸边,所述的凸边可以较松地嵌进凹槽内。

本发明结构的驱动桥,由锥齿轮带动的外毂相当于公知技术中行星轮系的系杆,而星轮相当于半轴上带的驱动齿轮,由星轮的弧槽,滚柱,定位环,外毂的弧槽组成一个差速机构,使星轮能根据情况灵活地脱开或结合外毂的传动,因此本发明的结构 能理想地实现驱动桥的功能。当在正常的直路上行驶时,由锥齿轮带动的外毂通过滚柱,星轮,带动半轴转动;转弯时,本驱动桥产生差速作用,让外圈转动的车轮实现纯滚动而无滑动。而且本结构可以完全实现将传动轴的扭矩全部传递给其中的一个驱动轮,而仅给很少或不给另一驱动轮,这就克服了公知技术中驱动桥平均分配扭矩的情况。

因此,本方案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图1为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的正视图;

图2为超越离合器差速驱动桥的剖视图;

图3为星轮的正视图;

图4为星轮的剖视图;

图5为凹齿定位环的正视图;

图6为凹齿定位环的侧视图;

图7为凸齿定位环的正视图;

图8为凸齿定位环的侧视图。

图1及图2具体地显示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所示的驱动桥正视图包括星轮1,星轮1的园周上 装有滚柱2,滚柱2由定位环3限位,定位环3可以沿其轴心转动。所述的滚柱2下部与星轮1上的弧槽接触,中部穿过定位环3的通槽,滚柱2的上部由外毂4的弧槽5容纳。所述的弧槽5是一段曲线。本实施例采用的是一直径大于滚柱2的园的弧线,假如辊柱2处在图1所示的位置,弧线园的园心在回转中心0与滚柱2园心的连线上,外毂转动,则弧线5的两侧会压住滚柱2。弧线5也不排斥采用其他的曲线,但都在本方案的设想之内。

从图2所示的驱动桥剖视图可知,星轮1设有两个,星轮与半轴为花键连接,两个定位环3和6在径向方向由星轮1的外园和外毂4的轴孔定位,在轴向上两个定位环的端面按方案所述的结构接触,即一个定位环的较窄的凸边嵌进另一定位环较宽的凹槽内。至于两个定位环谁具有凸边或凹槽并不重要,位置可以互换。外毂4为一轴状体。轴状体的轴向适当位置有凸台7。外毂4的轴孔8在长度方向上包容两个定位环3和5的总长,在径向上分布有与滚柱数目相同的弧槽5,且沿轴向延伸。凸台7上设有台阶作为定位基准供锥齿轮9定位,并用螺钉10固紧。 所述的螺钉10沿园周设有多个。

结构图的运动分析如下所述。从图1可知,从锥齿轮9传递来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来的扭矩,带动外毂4转动。外毂沿轴心0按顺时针先转很小一个度,直到外毂4的弧槽5压住滚柱2,于是外毂的扭矩通过滚柱2,星轮1传递给半轴,驱使半轴带动车轮转动。当在正常路段行驶时,外毂4的扭矩均匀地传递给两个半轴;当在转弯时,例如左转弯,左半轴所带动的车轮在内圈,右半轴所带的车轮在外圈,则右半轴所带动的车轮转速较内圈快。这时右边星轮显然比外毂4的转速高,因此星轮1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使滚柱2脱离被外毂4的弧槽5压紧的状况。由于两个定位环结构按凸边和凹槽互相嵌合,因此定位环只能带动滚柱2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使滚柱2处在外毂4的弧槽5的中部,当星轮1继续旋转时,即将滚柱2顶起,星轮1即脱离传动系统打滑,使右星轮所连接的外圈车轮能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实现纯滚动而无滑动。

从本结构也可以分析车辆处于另一种路况的情况。例如一个驱动轮落入陷坑,另一驱动轮处于良 好路面的情况。例如图2的左星轮所连接的驱动轮陷于泥坑中,车轮打滑,此时该车轮作用于驱动桥的反力矩很小,因此他它仅须分配到很少的力矩维持车轮的滑转,大部分力矩全部作用到处于良好路面驱动轮上去,这就克服了公知技术的行星轮系驱动桥扭矩平均分配,而且是按扭矩最小的状态分配的缺陷,因此本结构的驱动桥帮助车辆爬出陷坑,克服车辆打滑的优点很显著,这从车况实验也已证实。

下面分别叙述几个重要零件的结构。图3及图4为星轮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星轮为一轴状体,星轮外园均布六个凹形弧槽11,凹槽的弧形为滚柱园的一部分,弧形所在园的园心在360°圆周角的六等分线上。星轮的中心有孔12。孔的一部分拉有花键,以便与半轴的花键轴配合。孔的结构与半轴有关,若半轴形状改变,孔也要作相应的改变。

图5至图8所示为定位环的结构。由方案可知,为实现差速,两个定位环有不同的结构。开有一组较宽凹槽的叫凹齿定位环;开有较窄凸边的叫凸齿定位环。两种环均为一种较宽的薄壁园环,园环的 厚度为滚柱园的1/3~2/3。环壁上圆周方向均布有通槽13。槽的数目与滚柱的数目相符,本实施例共有6个槽。槽13的宽度与长度与滚柱相比略大,以使滚柱在轴向能自由进入。凹齿定位环的一个端面开有径向对称的两个较宽的凹槽14,凹槽的深度略大于凸齿的高度。凸齿定位环的一个端面开有较凹槽宽度为窄的一对凸齿15,所述的凸齿15可以较松地嵌进凹槽14内。如运动分析所述,凸齿15与凹槽14的宽度差保证了在产生差速作用时,滚柱能停留在外毂槽5的中部,以使星轮能顶出滚柱而使星轮打滑。其作用如下:当机动车等速行驶时,凸齿15的中心刚好对准凹齿14的中心;当机动车差速行驶时,由于外侧轮比内侧轮快,起初外侧轮定位环和星轮一同向前旋转,当凸齿15的一个边与凹齿14的一个边相靠后,外侧定位环被内侧定位环卡住,因此外侧定位环实际只转了一个角度,这一转角刚好保证外侧定位环槽中的滚柱与外毂孔内壁的弧槽5中心对齐,从而保证了滚柱能在定位环槽中作自由地径向运动,因而星轮与半轴脱离外毂的限制,达到差速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的差速驱动桥,与公知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紧凑,零件大大减少,而且减少了零件的加工难度,成本相应降低,成本仅为公知技术的1/4~1/5,而且性能优越,完全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点。通过上万公里的试验,完全满足了实际的要求。因此,这是一项成功的发明。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机动车辆 2020-05-11 39
机动车辆 2020-05-11 592
机动车辆 2020-05-11 971
机动车辆 2020-05-11 611
机动车辆 2020-05-12 832
机动车辆 2020-05-12 980
机动车辆 2020-05-12 213
机动车辆 2020-05-12 603
机动车辆 2020-05-13 672
机动车辆拆解报废组合生产线 2020-05-11 34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