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

阅读:531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机动车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机动车辆 (2),该车辆带有一个 车顶 (3),该车顶带有两个侧面的纵向车顶构件(4,5),在这些车顶构件之下安排了侧窗(9),并且与这些车顶构件分别邻接一个鳍片(12,13)作为纵向车顶构件(4,5)的延伸,并且在这些鳍片(12,13)之间布置 后备箱盖 (17)的 外壳 (16)。优化的机动车辆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事实,即:一个空气输入口(20,21)被形成在这些鳍片(12,13)的至少一个的外侧(14)并且邻近该侧窗(9),该空气输入口是由一个双路空气通道(23,24)一方面连接到邻近该鳍片(12,13)内侧(15)的箱盖外壳(16)附近的一个空气输出口(25,26)上,而另一方面连接到用于机动车辆(2)的一个组件(AG)的一个组件隔舱(RA)上,并且一个后部空气导向装置(32)被安排在该空气输出口(25,26)之后。,下面是机动车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机动车辆(2),该机动车辆带有一个车顶(3),该车顶带有两个侧面的纵向车顶构件(4,5),在这两个纵向车顶构件下安排了侧窗(9),并且与这两个纵向车顶构件分别邻接一个鳍片(12,13)作为该纵向车顶构件(4,5)的延伸,并且在这些鳍片(12,13)之间布置后备箱盖(17)的箱盖外壳(16),其特征在于,一个空气输入口(20,21)形成在这些鳍片(12,13)的至少一个的外侧(14)并且邻近该侧窗(9),该空气输入口由一个双路的空气通道(23,24)一方面连接到在该鳍片(12,13)内侧(15)上的邻近该箱盖外壳(16)的一个空气输出口(25,26)上,而另一方面连接到用于该机动车辆(2)的一个组件(AG)的一个组件隔舱(RA)上,并且一个后部空气导向装置(32)被安排在该空气输出口(25,26)之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组件(AG)被安排在该箱盖外壳(16)之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所述组件(AG)为驱动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空气输入口(20,21)具有两个子开口(50,
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后部空气导向装置(32)是一个后扰流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空气通道(23,24)至少部分地具有至少部分透明的设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空气通道(23,24)通过一个通道壁(33)邻接该侧窗(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除了该箱盖外壳(16)之外,该后备箱盖(17)还具有从其上开始的一个大致直立的侧壁(41),形成该鳍片(12,13)的内侧(15),并且其中该侧壁(41)具有该空气输出口(25,26)。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空气通道(23,24)是由一个单件或多件式部件形成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组件(AG)为该机动车辆(2)内的一个中置发动机或后置发动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双路的空气通道(23,24)具有两个子通道(28,29),它们每一个具有该空气输入口(20,21)的一个子开口(50,5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这些子通道(29)之一被连接到该组件隔舱(RA)内的一个供气入口(54)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空气通道(23,24)具有一个分隔壁(52),该分隔壁把这些子通道(28,29)分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分隔壁延伸至该空气输入口(20,21)。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该空气通道(23,24)具有一个分隔壁(52),该分隔壁把这些子通道(28,29)分开并且具有双壁结构。

说明书全文

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带有一个车顶,该车顶带有两个侧面纵向车顶构件,在这两个车顶构件下安排了侧窗,并且与这两个车顶构件分别邻接一个鳍片作为该纵向车顶构件的延伸,并且在这些鳍片之间布置后备箱盖外壳

背景技术

[0002] 由US 4,275,915已知这种类型的机动车辆。它具有一个车顶,该车顶具有对应的侧面纵向车顶构件,在这些车顶构件之下安排了机动车辆的侧窗。与这些纵向车顶构件相邻的是所谓的鳍片,在这些鳍片之间安排了后备箱盖的外壳,所述外壳相对于该车顶是偏置的。形成这些鳍片的内侧的直立侧壁从后备箱盖开始。
[0003] DE 3017919进一步披露了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在位于车辆腰线之上的C柱截面中具有多个空气输入口,这些空气输入口在机动车辆的侧壁内通向一个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优化在开篇处陈述类型的机动车辆。
[0005] 这个目的是通过一种机动车辆来实现的,具有以下特征:该机动车辆带有一个车顶,该车顶带有两个侧面纵向车顶构件,在这两个车顶构件下安排了侧窗,并且与这两个车顶构件分别邻接一个鳍片作为该纵向车顶构件的延伸,并且在这些鳍片之间布置后备箱盖的外壳,其特征在于一个空气输入口形成在这些鳍片的至少一个的外侧并且邻近该侧窗,该空气输入口由一个双路空气通道一方面连接到邻近该鳍片内侧上的该箱盖外壳的一个空气输出口上,而另一方面连接到用于该机动车辆的一个组件的一个组件隔舱上,并且一个后部空气导向装置被安排在该空气输出口之后。
[0006]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特别独特之处在于以下事实,即:一个第一子气流经由位于鳍片内侧上的空气输入口、双路空气通道以及空气输出口而被引导到该箱盖的外壳上,并且,以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一个第二子气流被直接从该空气流中分离出来,以便供应组件隔舱。在箱盖外壳上被引导的第一子气流被用作到后部空气导向装置上的入射流。即使是在带有鳍片设计的机动车辆上,这使之有可能在机动车辆运行时,一方面为该组件供应必要的空气,并且另一方面使该空气导向装置产生一种优化效果。借助于这种双路空气通道,用于该组件隔舱以及该空气导向装置的对应的空气量能够根据要求来划分,这取决于气流的体积是如何被划分成这些子气流。这种双路空气通道能够把工作空气(例如燃烧空气)直接送入驱动发动机和/或为了净化组件隔舱的目的而提供气流。这特别适用于如果该组件被安排在该箱盖的外壳之下的情况。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组件是机动车辆的驱动发动机。然而,还可以想像通过第二子气流来供应机动车辆的某一另外的组件。例如,这个组件至少是一个冷却装置或类似装置。还可以想像供给空气的组件是机动车辆的一个电源装置,如电池或类似装置。
[0007] 特别优选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是,空气输入口具有两个子开口,这两个子开口以一种适合的方式被连接到该双路空气通道上。这些子开口能够位于空气输入口的平面中。作为一个替代方案,空气通道能够在空气输入口的下游处分支,因此这些子开口位于空气通道之内。
[0008] 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后部空气导向装置是一个后扰流器。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导流,能够对该后扰流器供应一个优化的气流。
[0009] 一个特别优选的说明性实施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事实,即:该空气通道至少部分地具有至少部分透明的设计。因为这些鳍片以及因此的该双路空气通道被定位在腰线之上,将有可能通过空气通道(它至少是部分透明的)倾斜向后从车辆内部向外观看,并且因此改进了车辆驾驶者的全环绕的视野。这尤其适用于如果该空气通道通过一个通道壁与侧窗相邻的情况。因此,可以想像至少使与侧窗相邻的空气通道壁至少部分地透明,至少是部分地或分区地。
[0010] 一个优选的说明性实施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事实,即:除了箱盖的外壳之外,后备箱盖还具有一个大致直立的侧壁,从其上开始形成了鳍片的内侧并具有空气输出口。这使之有可能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具有后车的机动车辆上保留这些密封件的在其他方面常规的路径、并且避免这个路径重新定位在这些鳍片或类似部件的区域中。
[0011] 另外给予优选的是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其中空气通道是由一个单件或多件式部件形成的。因此该双路空气通道使空气输入口继续并且一方面在空气输出口处结束而另一方面在组件隔舱内结束,因此使对应的空气供应能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提供,尤其是如以上所述当空气输出口是后备箱盖的侧壁的一部分时。
[0012] 该机动车辆优选地以人们已知的一种中置发动机或后置发动机配置来装配一台驱动发动机。
[0013]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双路空气通道被实施为具有两个子通道,每个子通道具有空气输入口的一个子开口。该第一子通道优选地通向空气输出口,而该第二子通道被直接连接到组件隔舱上。
[0014] 一个有利的说明性实施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空气通道内的一个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这两个子通道彼此分开。在这种情况下,该分隔壁能够延伸远至该空气输入口、或被定位于下游的距其一段距离处。该分隔壁至少部分地可以是至少部分透明的。
[0015] 特别优选的是提供一个双壁的分隔壁,从而允许用于这些子通道的一种优化的路径。附图说明
[0016] 本发明将在以下通过说明性实施方式并参见附图予以更详细的说明。
[0017] 在这些附图中:
[0018] 图1在从后部左手侧的倾斜透视中示出了带有车顶、鳍片以及后备箱盖的机动车辆的一部分,
[0019] 图2在一个详细的视图中示出了后备箱盖和空气通道,并且
[0020] 图3示出沿图1中的线III-III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2的车身1的一部分。被示出的车身1的一部分是一个车顶3,该车顶在间隔开的两个侧面车顶框架或纵向车顶构件4与5之间具有一个顶棚板6。示出的车身1的另一部分是一个侧车门7,该侧车门在车身1的一条腰线8之上具有一个侧窗
9。侧窗9因此被定位在纵向车顶构件4之下。在车辆的后部10的方向上在侧门7之后跟随的是车身1的一个后侧壁11。
[0022] 在车辆的后部10的方向上,两个侧面纵向车顶构件4和5配备有处于所谓鳍片12和13的形式的一个延伸。每个鳍片12、13形成了在腰线8之上延伸的一个车身部分,并在平面视图中被设计为纵向车顶构件4和5的一种条状延伸。在车辆的后部10的方向上,这些鳍片的高度减小,并且在侧视图上,它们形成一个近似三形的壁。每个鳍片12、13具有一个外侧14和一个内侧15。一个后备箱盖17的外壳16被安排在这些内侧15之间,如在车辆的横向方向FQ上测量,这些内侧以彼此相距的一个距离定位。在此类带有鳍片12、13的机动车辆2中,箱盖的外壳16相对于车顶3是偏置的,即,在该箱盖的外壳16与车顶
3(特别是顶棚板6)之间有一个具有或大或小斜度的台阶18。一个后窗19能够安排在这个台阶18之中。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后窗19是大致直立的,具体地在箱盖的外壳16与车顶3之间是垂直的。后窗19能够是车身1的一部分,即,以固定的方式被附接到其上,或者是后备箱盖17的一部分。
[0023] 在鳍片12和/或13的至少一个外侧14上提供了空气导流装置22的一个空气输入口20、21。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两个鳍片12、13均装备有一个空气输入口20、21,这些空气输入口被安排为与对应的侧窗8相邻。与每个空气输入口20、21相邻的是一个向内指向的双路空气通道23、24,它们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通向位于这些鳍片12、13的内侧15上的空气输出口25、26。通过如此形成的空气导流装置22,从车辆的每一侧偏转出气流27并且将其引导进入这些鳍片12、13之间的区域中。第一子气流27′到达对应的空气输出口25、26处。当该子气流27′或这些子气流27′通过空气通道23或24以及对应的空气输出口
25、26之后,它或它们在车辆的后部10的方向上在该箱盖的外壳16上流过。
[0024] 空气通道23、24具有双路或双流的结构并且具有两个子通道28、29。空气通道23、24的每个子通道28通向相关联的空气输出口25、26,并且把对应的子气流27′引导到箱盖的外壳16上。另外两个子通道29通向位于后备箱盖17之下的一个组件隔舱RA(图3),这仅在左手子通道29的情况中被展示。一个第二子气流27″由此从气流27、穿过子通道
29而直接被引导进入组件隔舱RA之中。第一子气流27′作为一个入射流31,该入射流在车辆的后部10的方向上流动越过箱盖的外板16到达机动车辆2的一个后部空气导向装置
32。同理以相对应的方式适用于同车辆的右手侧相关的空气导流装置22,它具有空气输出口24。空气导向装置32因此被定位在空气输出口25、26之后或下游。空气导向装置32能够被安装在箱盖的外壳16上、或者车身1的某个其他部分的下游。在空气输出口25、26与空气导向装置32之间,箱盖的外壳形成了用于入射流31的一个导流表面30。
[0025] 具体地说,后部空气导向装置32被设计为一个后扰流器,该后扰流器能够被安排在后备箱盖17上,例如,在该后备箱盖之后。后部空气导向装置32能够被设计为固定的或者可伸缩并且可扩展的和/或(如果适当的话)就其坡度而言是可调节的。入射流31是从至少一个子气流27′中转向的这个事实意味着,到达后部空气导向装置32的所述入射流能够被优化,尽管车顶3上流过的气流会受到台阶18的干扰。
[0026] 如图1所示,空气通道23的一个通道壁33(所述壁界定了空气通道23、24)直接与侧窗9相邻。因此,空气输入口20是由侧窗9的后缘34以及车身侧壁11内(更确切地说是在腰线8之上)的一个切口35界定。通道壁33能够具有至少部分透明的设计,至少在一部分中,使之有可能通过通道壁33向后斜向从车辆内部看到外面。空气通道23的剩余的通道壁36能够类似地具有至少部分透明的设计,至少局部地。然而,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通道壁33具有在空气输入口20与空气输出口25之间的至少部分透明的设计,而其余的通道壁36能够是不透明的。同理类似地适用于空气输入口21和空气通道24。空气输出口26被鳍片13的内侧15上的一个切口37界定,并被后窗19的一个直立侧边缘38界定。
[0027] 在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后备箱盖17被装配进入一个车身切口40,该车身切口延伸越过对应的车身侧壁11而进入车顶3之中。因此后备箱盖17除外壳16之外还具有大致直立的多个侧壁41,这些侧壁从其上开始、在每一情况下侧向地位于外侧上、并且形成了这些鳍片12、13的内侧,并且因此具有空气输出口25、26以及这些切口37。这两个直立侧壁41汇合到一个框架部分43之中,该框架部分形成了这些鳍片12、13的上侧42并且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一个U形的结构,并且该框架部分因此延伸远至顶棚板6。
[0028] 如图2所示,这些空气通道23和24能够被设计成单件或多件的子组件。具体来说,为此目的而提供了多个塑料部件。在空气输入口20、21的区域内,空气通道23、24能够具有一个套环或凸缘44,该套环或凸缘能够具有全部环形的设计,并且例如,如图3所示,能够放置在机动车辆2的车身1上。空气通道23、24以及子通道28、29的截面能够具有任何希望的设计,例如有角度的或圆形的设计。具体地,如在本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所描绘的,所做的安排是使子通道28在下游以一种漏斗形状从空气输入口20、21到对应的空气输出口25、26变宽。该截面能够是恒定的或能够变化。具体地,该截面在空气输出口和空气输入口的区域中是半圆形的或近似地对应于半个卵圆或椭圆。这些子通道28、29的截面能够具有相同的或不同的尺寸,这取决于对于入射流31和对于子气流27″所要求的空气量。此外,相同的或者具有相同动作的部件在图1和图2中配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因此参见其说明。另外这同样适用于图3中的截面示图,该图将在以下予以更详细地讨论。后备箱盖17具有外板16,该外板还具有形成外周框架43的这些直立侧壁41和上侧42。后备箱盖17被实施为一个双壳部件,该双壳部件包括箱盖的外板16以及箱盖的一个内板45,箱盖的外板和箱盖的内板在它们的边缘区域46中相连接。纵向车顶构件4和鳍片12同样以截面示出,被设计为空心的轮廓并且形成车身切口40的多个部分。在该箱盖的内板45与鳍片12和纵向车顶构件4之间安排有一个第一箱盖密封件47,该第一箱盖密封件具体在外周上被安装在车身切口40上。鳍片12的内侧15上的切口37相对于子通道28由另一个密封装置48密封。这些密封装置47和48进行安排的方式为使后备箱盖17在图1所示的关闭的位置中停靠在这些装置上、但是能够从这些密封装置47和48中升起以便打开箱盖17。具体地讲,在此所做的安排是通过邻近车顶3定位的一个枢轴(在此未示出)而允许箱盖17被移动,在图3中由箭头49指出向上的打开动作。
[0029] 在图3的截面视图中同样清楚的是带有两个子通道28、29的双路空气通道23。以下说明类似地适用于空气通道24,该空气通道未示出。子通道28具有空气输入口20的第一子开口50,而第二子开口51被分配给子通道29。两个子开口50、51均能够安排在彼此上下(如所展示的)、彼此前后、或者(如果要求的话)彼此内外,即,子开口50、51能够被同轴地安排,使一个子开口环绕另一个子开口。结果是,每个子开口50、51被通道壁33、36并且被一个分隔壁52界定,该分隔壁使这些子通道彼此分开并且在空气通道23、24之内在气流的方向上延伸。两个子开口50、51能够位于空气输入口20、21的平面内,凸缘44也位于其中,或者如果分隔壁52不延伸进入空气输入口20则能够相对于这个平面后退到空气通道23之中;在本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分隔壁52延伸进入空气输入口20之中。
[0030] 如已经提到的,子通道28在该箱盖的外壳16上从空气输入口20或其子开口50通向空气输出口25。相比之下,子通道29在大致平行于子通道28的一个截面之后向下延伸,并且然后通过一个管道弯管53在组件隔舱RA的方向上进一步下降,该组件隔舱具有连接到子通道29上的一个供气入口54。
[0031] 分隔壁52具有双壁的结构,带有一个第一壁55和一个第二壁56,这两个壁在子开口50、51的区域内彼此连接。在这里,第一壁55形成了用于第二子通道29的一个通道壁,并且第二壁56形成了用于第一子通道28的一个通道壁。作为一种替代方案,能够提供一个简单的分隔壁52。
[0032] 在上文中,已经说明了车辆的左手侧的空气通道23和空气供应装置22。基本上,在车辆右手侧上的带有空气通道24的空气供应装置22能够被构造成在功能上是相同的。然而,还可以想像的是,不将空气通道24的子通道29提供为具有子气流27′的空气送入,而是作为经由空气通道23供应的子气流27′的空气排放。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有可能使用两个空气通道23或24的子通道29中的一个来为安排在组件隔舱RA内的组件AG提供工作空气,例如燃烧空气,同时使用空气通道24或23的子通道29中的另一个对组件隔舱RA用空气进行净化。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机动车辆 2020-05-11 39
机动车辆 2020-05-11 592
机动车辆 2020-05-11 971
机动车辆 2020-05-11 611
机动车辆 2020-05-12 832
机动车辆 2020-05-12 980
机动车辆 2020-05-12 213
机动车辆 2020-05-12 603
机动车辆 2020-05-13 672
机动车辆拆解报废组合生产线 2020-05-11 34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