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内燃机 / 燃油喷射系统 / 喷油器 / 整体式喷油器 / 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

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总成

阅读:714发布:2020-07-27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总成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采用搭子或 法兰 )安装在 发动机 上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 泵 总成。以整体式泵箱为载体,低压输油泵总成安装在泵箱上,共同构成低压燃油的循环供给系统;各缸以整体式 柱塞 偶件为产生高压燃油的核心组件,可直列吊装在泵箱上;各缸分别以电磁 铁 为驱动源, 弹簧 力 为恢复力实现供油的 开关 ,并与柱塞偶件合为一体形成独立的泵油单元;以旋转 凸轮 轴为动力驱动机构;以带滚轮的挺柱体部件为旋转运动与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部件等共同构成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 喷油泵 总成。在不改变原柴油机布局的前提下,替代传统机械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达到柴油机实现欧3排放对 燃油喷射系统 的技术要求。,下面是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总成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总成,包括低压输 油泵、泵箱、泵体(8)、柱塞偶件、柱塞弹簧(4)、带滚轮(6)的挺柱体部 件(5)、设置在泵体下部的带驱动凸轮(13)的凸轮轴(15),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箱为整体式泵箱(2),低压输油泵总成(1)安装在整体式泵箱上,所 述柱塞偶件为整体式柱塞偶件(7),柱塞腔上端的油道设置为燃油的进出共 用通道(18),在进出共用通道上端设置一控制喷油器高压燃油供给的高频电 磁控制偶件,所述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包括阀杆(9)、(12)、高频电 磁阀(11)以及外挂的ECU,所述阀杆一端和衔铁联接,另一端的锥面端头 与泵体上部的阀孔端面棱边形成线密封(19);阀杆中心线(22)与柱塞中心 线(26)在同一平面并相互垂直,柱塞偶件(7)与电磁控制阀偶件共用同一 泵体为偶件副;柱塞弹簧(4)两端分别安装在泵体(8)和挺柱体部件(5) 上;柱塞偶件、柱塞弹簧、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构成独立的泵油单元(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 凸轮轴(15)上的凸轮(13)与各缸一一对应,相位信号发生器(16)布置 在相邻两缸之间并与凸轮轴为一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整体式泵箱(2)为整体框架结构,在与各缸的共同中心平面(25) 平行的两侧箱体上对称布置了两条低压油道(20),所述低压油路通道通过管 路与低压输油泵总成(1)相连,并通过斜孔(17)分别与各缸体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 挺柱体部件的侧面(23)设置有偏离挺柱体中心线(27)且和各缸的共同中 心平面(25)垂直的一个定位平面(24);挺柱体部件的定位平面(24)处还 对应设置一个固装在泵箱(2)箱体销孔内的圆柱销(14),所述圆柱销中心 线垂直于各缸的共同中心平面(25),圆柱销数量与缸数相等。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其 特征在于:挺柱体部件(5)内有挺柱体(28)通往滚轮销(21)与滚轮销通 往滚轮(6)的润滑油道(29,30)。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总成

背景技术

柴油机对燃油系统供给的基本要求为:定时、定量、高压雾化。传统机械 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如典型产品:德国BOSCH公司的P型泵、A型泵, 日本电装公司的EP9泵,奥地利FM公司的P7泵等在配带极其复杂的机械式调 速器和机械离心提前器后,能够满足柴油机的这种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节能与环保成为当今乃至今后世界柴油机技术发展的主 课题。现代柴油机对对燃油系统供给的经济性、排放性能的要求日趋严格,我 国在2007年7月1日已开始全面实施相当欧3的排放法规。。这就要求燃油供 给系统喷油泵具备以下特点:
1.更高的喷射压
2.可柔性控制的喷油量;
3.可柔性控制的喷油定时;
4.理想的喷油速率波形
5.可实现1~2次的予喷射和后喷。
传统机械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当今世界上最被 推崇的燃油喷射系统产品是德国BOSCH公司的CR高压电控共轨系统;日本电装 公司的U2高压电控共轨系统。该种系统虽然都能满足现代柴油机技术的要求, 但他们共同特点是对油品的要求极高,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高压状态, 对密封要求极为苛刻。而我国现有的油品状态极难满足这种要求,更难以突破 的是我国现有的工艺平和机加工能力都无法达到长时间超高压密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改变原柴油机布局即可实现更高的喷射 压力、可柔性控制的喷油量、可柔性控制的喷油定时、理想的喷油速率波形; 可实现1~2次的予喷射和后喷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來实现的:
一种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包括低压输油泵、 泵箱、泵体、柱塞偶件、柱塞弹簧、带滚轮的挺柱体部件、设置在泵体下部带 驱动凸轮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箱为整体式泵箱,低压输油泵总成安 装在整体式泵箱上,所述柱塞偶件为整体式柱塞偶件,柱塞腔上端的油道设置 为燃油的进出共用通道,在进出共用通道上端设置一控制喷油器高压燃油供给 的高频电磁控制偶件,所述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包括阀杆、、高频电磁 阀以及外挂的ECU,所述阀杆一端和衔铁联接,另一端的锥面端头与泵体上部的 阀孔端面棱边形成线密封;阀杆中心线与柱塞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并相互垂直, 柱塞偶件与电磁控制阀偶件共用同一泵体为偶件副;柱塞弹簧两端分别安装在 泵体和挺柱体部件上;柱塞偶件、柱塞弹簧、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构成独立的 泵油单元。
凸轮轴上的凸轮与各缸一一对应,相位信号发生器布置在相邻两缸之间并 与凸轮轴为一整体。
所述整体式泵箱为整体框架结构,在与各缸的共同中心平面平行的两侧箱 体上对称布置了两条低压油道,所述低压油路通道通过管路与低压输油泵总成 相连,并通过斜孔分别与各缸体相通。
挺柱体部件的侧面设置有偏离挺柱体中心线且和各缸的共同中心平面垂直 的一个定位平面挺柱体部件的定位平面处还对应设置一个固装在泵箱箱体销孔 内的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中心线垂直于各缸的共同中心平面,圆柱销数量与缸 数相等。
挺柱体部件内有挺柱体通往滚轮销与滚轮销通往滚轮的润滑油道。
采用搭子或法兰安装在发动机上的本电控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由 于采用了整体式强化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更高的喷射压力,P7100为 105MPa,本总成可达140MPa;由于采用了在ECU控制下的高频电磁阀作为控制 喷油器高压燃油供给供油开关,替代了柱塞斜槽加调速器控制的方式,尤其是 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的阀杆的锥面端头与泵体上部的阀孔端面棱边形成线密 封,密封效果较面密封因而更好,灵敏、易控、准确的开关能力更容易实现可 柔性控制的喷油量;同时可根据工况要求灵活改变供油时刻,比机械离心提前 器更容易实现可柔性控制的喷油定时;高频电磁阀可控的响应速度,使得供油 速率波形更接近理想的供油规律;根据工况要求在ECU控制下可实现1~2次的 予喷射和后喷,这是传统机械直列合成式多缸喷油泵总成难以实现的。设置两 条低压油道,相对各缸进回油路线缩短,低压腔容量增大,新鲜燃油的进入和 高温油及汽泡油的排出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解决由于泵端压力增高,造成大 量高温油及气泡油进入低压油道妨碍下一循环的新鲜燃油的供给问题。在凸轮 轴的相邻的凸轮之间加工有单独的相位信号齿盘,为实现柔性控制喷油定时提 供准确的供油相位信号,克服了在已有的电控喷油泵方案中,相位信号的获取 布置在柴油机上,导致电控喷油泵独立调试的灵活度和准确度较差的问题。在 挺柱体的侧面加工一个定位平面并与设置在箱体上的圆柱销配合定位,并对应 缸数一缸一销的定位结构,使挺柱体的刚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挺柱体变形程度 得到极大的改善,且定位精度提高,定位效果更好,加工和装配难度降低。在 挺柱体部件内部设置挺柱体通往滚轮销与滚轮销通往滚轮的润滑油道,使润滑 油能够从挺柱体上端通过润滑油道进入滚轮与滚轮销之间形成润滑油膜,改变 了运动付的接触状态、大大提高了抗磨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承载能力。
相比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本实用新型仍采用传统的单缸脉动方式,对油品 要求降低且处于瞬时高压状态,大大降低了对机加工能力的要求。而在性能上 完全与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一样,达到满足现代柴油机技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
图3是图2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挺柱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D-D剖视图。
图8是挺柱体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低压输油泵总成,2整体式泵箱,3泵油单元,4柱塞 弹簧,5挺柱体部件,6滚轮,7整体式柱塞偶件,8泵体,9阀杆,10 阀杆弹簧,11电磁铁,12衔铁,13凸轮,14圆柱销,15凸轮轴,16 相位信号发生器,17连接低压油道和各缸体的斜孔,18柱塞腔上端的燃油 进出共用通道,19阀杆锥面端头与泵体上部的阀孔端面棱边形成线密封,20 低压油道,21滚轮销,22阀杆中心线,23挺柱体部件的侧面,24挺 柱体部件侧面的定位平面,25各缸的共同中心平面,26柱塞中心线,27 挺柱体中心线,28挺柱体,29挺柱体与滚轮销之间的润滑油道,30滚轮销 与滚轮之间的润滑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低压输油泵总成1安装在整体式泵箱2上,并 通过管路与泵箱2上的低压油道20相联接,构成低压燃油的循环供给系统。整 体式柱塞偶件7直列吊装在泵箱上,柱塞腔上端的油道设置为燃油的进出共用 通道18,在进出共用通道18上端设置控制喷油器高压燃油供给的高频电磁控制 阀偶件,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包括阀杆9、衔铁12、高频电磁阀11以及外挂的 ECU,阀杆一端和衔铁联接,另一端的锥面端头与泵体上部的阀孔端面棱边形 成线密封19,阀杆中心线22与柱塞中心线26在同一平面并相互垂直,柱塞偶 件7与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共用同一泵体8为偶件副;柱塞弹簧4两端分别安 装在泵体8和挺柱体部件5上;柱塞偶件、柱塞弹簧、高频电磁控制阀偶件构 成独立的泵油单元3。电磁铁11不通电时,在阀杆弹簧10的作用下,阀杆9锥 面端头与泵体8上部的阀杆孔端面棱边形成的线密封处19脱开,低压油道20 与柱塞腔上端的燃油进出共用通道18贯通,燃油充满柱塞腔。凸轮轴15与柴 油机的驱动联接并旋转,凸轮13迫使挺柱体部件5克服柱塞弹簧4的予紧力, 推动柱塞偶件7上行,凸轮轴旋转使得布置在相邻两凸轮之间的并紧固在凸轮 轴上的相位信号发生器16产生相位信号,经处理后由ECU(电子控制单元)识 别。根据工况要求以及所给出的相位信号,在ECU的控制下,对电磁铁11通电, 衔铁12被吸合带动阀杆9锥面端头与泵体8上部的阀杆孔端面棱边形成线密封 19,低压油道与燃油进出共用通道18被阻断,在柱塞上端区域形成封闭空间, 此时柱塞高速上行,燃油被压缩,压力迅速提高,当达到喷油器的开启压力时, 高压燃油喷射入汽缸。在喷入工况要求的定量燃油后,在ECU的控制下,对电 磁铁11断电,在阀杆弹簧10的作用下,阀杆9锥面端头与泵体8上部的阀杆 孔端面棱边形成的线密封19重新脱开,柱塞腔上端的燃油进出共用通道18于 低压通道贯通,高压燃油迅速卸压,喷油器关闭,燃油停止喷射。当凸轮13到 达上止点后,在柱塞弹簧4的作用下,柱塞沿凸轮型线下行,柱塞偶件7腔内 形成一定真空,燃油被吸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改进,在与各发动机缸体的缸心连线25平行的 整体框架结构泵箱2的两侧箱体上,对称布置了两条低压油道20,燃油通过与 与低压输油泵总成相连的管路进入低压油道,并通过斜孔17分别与各缸体相通, 如图2和图3所示。相对各缸进回油路线缩短,低压腔容量增大,新鲜燃油的 进入和高温油及汽泡油的排出得到极大的改善,
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挺柱体的刚度,减少挺柱体 变形程度,提高挺柱体的定位精度,在挺柱体部件的侧面23设置有偏离挺柱体 中心线27且和各缸的缸心连线25垂直的一个定位平面24,如图4和图5所示, 两两相邻的挺柱体部件的定位平面彼此相对;挺柱体部件的定位平面24处还对 应设置一个固装在整体框架结构泵箱2箱体销孔内的圆柱销14,该圆柱销中心 线垂直于各缸的缸心连线25。
实施例4,如图6所示,作为实施例1、2、3更进一步的改进,挺柱体部件 5内设置有从挺柱体28通往滚轮销21及滚轮销通往滚轮6的润滑油道29,30, 对滚轮和滚轮销运动付进行有效润滑,减少其机械磨损,提高滚轮和滚轮销的 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喷油泵的使用寿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