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 / 喷油器 / 增压活塞 / 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

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活塞增压

阅读:62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活塞增压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 力 活塞 增压 器 。本发明中的自转液力活塞有活塞中心通孔,在活塞中心通孔外围采用至少两环等分交错布置的通道单元,每环设有多个通道单元,每个外环通道单元的最小径向尺寸小于每个内环通道单元的最大径向尺寸,构成径向错位;外环通道单元与内环通道单元在圆周上等分错位 辐射 布置,构成周向错位;且所述的下端盖上有高压滤 水 斜道与泄压滤水斜道对称布置;而且上端盖上升压 原水 斜道与低压原水斜道对称布置,构成二进二出倾斜流道。凭借倾斜流道对通心 转子 两端面的施力,无需任何外来电器驱动和切换 阀 门 等元件控制,就能让通心转子自如旋转,完成流道切换,实现压力交换。还避免了任何电器意外事故发生。,下面是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活塞增压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活塞增压器,圆筒外壳(10)的两端是端盖法兰(80),端盖法兰(80)的外缘设有法兰螺栓(82);端盖法兰(80)的内孔螺纹(87)分别与两端的紧固调节螺盖(70)的螺盖外螺纹(78)相连接;圆筒外壳(10)的筒壳内孔(12)中装有:紧固调节螺盖(70)内端面分别贴着下外端盖(65)和上外端盖(69),下外端盖(65)上布置有高压滤进管(51)和泄压滤水出管(52),上外端盖(69)上布置有升压海水出管(91)和低压海水进管(92);上外端盖(69)和下外端盖(65)的内端面均贴着流道位置固定圈(44),流道位置固定圈(44)的内端面分别贴着下内端盖(45)和上内端盖(49),定心轴(30)穿过自转液力活塞(20)的活塞中心通孔(23)后固定在下内端盖(45)和上内端盖(49)上,其特征是:所述的自转液力活塞(20)有活塞中心通孔(23),在活塞中心通孔(23)外围采用至少两环等分交错布置的通道单元,每环设有3~24个通道单元,每个外环通道单元(26)的最小径向尺寸(263)小于每个内环通道单元(27)的最大径向尺寸(273),构成径向错位;外环通道单元(26)与内环通道单元(27)在圆周上等分错位辐射布置,构成周向错位;且所述的下端盖(45)上有高压滤水斜道(512)与泄压滤水斜道(522)对称布置;而且上端盖(49)上升压原水斜道(912)与低压原水斜道(922)对称布置,构成二进二出倾斜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上对称布置有高压滤水斜道(512)和泄压滤水斜道(522),分别光滑过渡连接到高压滤水进管(51)和泄压滤水出管(52),且高压滤水斜道(51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方向倾斜,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成锐;泄压滤水斜道(52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成锐角;而且下内端盖(45)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盖轴心通孔(43)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48),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45)的内平面持平,下内端盖(45)的外圆与筒壳内孔(12)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上对称布置有升压海水斜道(912)和低压清海水斜道(922),分别光滑过渡连接到升压海水出管(91)和低压海水进管(92),且低压清海水斜道(92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方向倾斜,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成锐角;升压海水斜道(91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成锐角;而且上内端盖(49)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盖轴心通孔(43)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48),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45)的内平面持平,上内端盖(49)的外圆与筒壳内孔(12)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自转液力活塞(20)的活塞两端面与活塞中心通孔(23)的交界处都有轴套安装孔(238)和安装孔底平面(235),轴套(28)的轴套底平面(285)贴着安装孔底平面(235),轴套(28)的轴套外圆(283)与轴套安装孔(238)过盈配合,且所述轴套(28)的轴套外平面(284)上开设有
3~12条润滑槽(288)与内孔曲面(282)上的润滑槽(288)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外环通道单元(26)由一段通道单元外弧(212)和两片外隔离壁(262)以及两片错位连接壁(267)通过5个过度圆弧(213)包裹而成,且两个外环通道单元(26)之间的外隔离壁(262)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外隔离壁(262)的宽度在10至90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内环通道单元(27)由两片错位连接壁(267)和两片内隔离壁(272)以及一段通道单元内弧(271)通过5个过度圆弧(213)包裹而成,且两个内环通道单元(27)之间的内隔离壁(272)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内隔离壁(272)的宽度在10至90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错位连接壁(267)与其等分错位辐射布置的内隔离壁(272)以及外隔离壁(262)的夹角在105度到165度之间,错位连接壁(267)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错位连接壁(267)的宽度在
5至50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环通道单元(26)的通道单元外弧(212)与通心转子(20)的转子外圆(21)之间的距离在2至
18毫米。

说明书全文

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活塞增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能量传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反渗透淡化系统中关于能量回收设备的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进步,人口日益增多,人们向海洋开发的愿望也日趋强烈,海水淡化处理日趋普及,海水淡化的能耗成本受到特别关注。 早期海水淡化采用蒸馏法,如多级闪蒸技术,能耗在9.0kWh/m3,通常只建在能量价格很低的地区,如中东石油国,或有废热可利用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投入应用,经过不断改进。从80年代初以前建成的多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过程能耗6.0kWh/m3,其最主要的改进是将处理后的高压浓盐水的能量有效回收利用
[0003] 经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所获得的淡水纯度取决于渗透膜的致密度,致密度越高则获得的淡水纯度也越高,同时要求将参与渗透的海水提高到更高的压力。因此,能量回收效率成了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关键。当今世界在海水淡化领域液体能量回收利用的压力交换器主要存在着一系列的机械运动件和电器切换构件,维修率较高最终影响生产成本。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01041484 B 带能量回收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00341609 C 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多道压力切换器等。当今世界在海水淡化领域液体能量回收利用的压力交换器主要有以下三种:1、传统的活塞液压缸结构类似柱塞,优点是工作液体介质与废弃高压液体不直接接触,最高效率可达95%,缺点液压缸结构的活塞以及活塞杆自身都有很大的摩擦功耗,特别是活塞杆的往复密封技术最难达到理想效果,实际效率往往低于90%,特别是摩擦损耗导致设备停机频繁、维护费用高。专利号:201010122952.2,于2010年7月21日公布的我国发明专利:用于海水淡化系统的差动式能量回收装置及方法,就属于传统活塞液压缸结构;
2、透平——水泵组合的能量传递设备,优点是工作液体介质与废弃高压液体不直接接触,且能适应大流量能量传递,但其单机的最高效率也低于75%,故这样组合的能量传递设备机组效率一般只有40%——55%;
3、其它形式——国际上对海水淡化投入较早的其它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美国、荷兰、瑞典、挪威、以及丹麦等,都未能在压力交换方面获得理想、完美结构,其最高交换效率都没有超过95%的,且配套工程庞大,外来电器驱动和切换等控制元件过多导致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最终导致大幅度增大设备投资和日常管理维护等额外费用。
[0004]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圆筒外壳的两端是端盖法兰,端盖法兰的外缘设有法兰螺栓;端盖法兰的内孔螺纹分别与两端的紧固调节螺盖的螺盖外螺纹相连接;圆筒外壳的筒壳内孔中装有:紧固调节螺盖内端面分别贴着下外端盖和上外端盖,下外端盖上布置有高压滤水进管和泄压滤水出管,上外端盖上布置有升压海水出管和低压海水进管;
上外端盖和下外端盖的内端面均贴着流道位置固定圈,流道位置固定圈的内端面分别贴着下内端盖和上内端盖,定心轴穿过自转液力活塞的活塞中心通孔后固定在下内端盖和上内端盖上,所述的自转液力活塞有活塞中心通孔,在活塞中心通孔外围采用至少两环等分交错布置的通道单元,每环设有3~24个通道单元,每个外环通道单元的最小径向尺寸小于每个内环通道单元的最大径向尺寸,构成径向错位;外环通道单元与内环通道单元在圆周上等分错位辐射布置,构成周向错位;且所述的下端盖上有高压滤水斜道与泄压滤水斜道对称布置;而且上端盖上升压原水斜道与低压原水斜道对称布置,构成二进二出倾斜流道。
[0005] 所述的下内端盖的内端面上对称布置有高压滤水斜道和泄压滤水斜道,分别光滑过渡连接到高压滤水进管和泄压滤水出管,且高压滤水斜道在环绕旋转圆周上朝旋转方向倾斜,与下内端盖的内端面成锐;泄压滤水斜道在环绕旋转圆周上朝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与下内端盖的内端面成锐角;而且下内端盖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内端盖轴心通孔与下内端盖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定轴瓦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的内平面持平,下内端盖的外圆与筒壳内孔密封配合。
[0006] 所述的上内端盖的内端面上对称布置有升压海水斜道和低压清海水斜道,分别光滑过渡连接到升压海水出管和低压海水进管,且低压清海水斜道在环绕旋转圆周上朝旋转方向倾斜,与上内端盖的内端面成锐角;升压海水斜道在环绕旋转圆周上朝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与上内端盖的内端面成锐角;而且上内端盖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内端盖轴心通孔与上内端盖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定轴瓦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的内平面持平,上内端盖的外圆与筒壳内孔密封配合。
[0007] 所述的自转液力活塞的活塞两端面与活塞中心通孔的交界处都有轴套安装孔和安装孔底平面,轴套的轴套底平面贴着安装孔底平面,轴套的轴套外圆与轴套安装孔过盈配合,且所述轴套的轴套外平面上开设有3~12条润滑槽与内孔曲面上的润滑槽相贯通。
[0008] 所述的每个外环通道单元由一段通道单元外弧和两片外隔离壁以及两片错位连接壁通过5个过度圆弧包裹而成,且两个外环通道单元之间的外隔离壁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外隔离壁的宽度在10至90毫米之间。
[0009] 所述的每个内环通道单元由两片两片错位连接壁和两片内隔离壁以及一段通道单元内弧通过5个过度圆弧包裹而成,且两个内环通道单元之间的内隔离壁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内隔离壁的宽度在10至90毫米之间。
[0010] 所述的错位连接壁与其等分错位辐射布置的内隔离壁以及外隔离壁的夹角在105度到165度之间,错位连接壁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错位连接壁的宽度在5至50毫米之间。
[0011] 所述的外环通道单元的通道单元外弧与通心转子的转子外圆之间的距离在2至18毫米。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任何外来电器驱动和切换阀门等元件控制,凭借二进二出倾斜流道与通心转子两端面的倾斜夹角,就能让本发明中唯一的运动件通心转子自如旋转,完成流道切换,实现压力交换。还避免了任何电器意外事故发生。
[0013] 采用自转液力活塞的多环通道单元,通过相邻的内、外环通道单元错位布置,使得压差最大的圆周上两通道单元的隔离板的受力结构得到改善,通道单元之间隔离板变薄后,不但提高了压力交换器单位体积内有效的压力交换通道率,减轻里隔板壁厚部位对液流造成的压力损失,同时隔板壁厚变薄后还减轻了自转液力活塞的自身重量,可使压力交换效率最高达到98%,此外,支撑摩擦力随之减小必然延长使用寿命,可将单体压力交换器做得很大,实现自转液力活塞的外径可不受限制放大,避免了因并联所导致系统庞大,做到了系统工程紧凑,工程投资节省,设备效益更高,单机管理简单。轴套的轴套外平面上开设有3~12条的润滑槽与内孔曲面上的润滑槽相贯通,对支撑作用的轴套外平面和固定作用的内孔曲面同时起到良好有效润滑作用,确保本发明恒久正常运行。本发明还省却了所有外来电器驱动和切换阀门等控制元件,避免了任何电器意外事故发生,最终达到大幅度减少投资和日常管理维护费用。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图1的P-P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Q-Q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1的T-T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1的S-S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转液力活塞20旋转剖面轴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定心轴30的轴侧图;
图8是本发明的轴套28的背侧轴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定轴瓦28的正面轴侧图;
图10是本发明在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液体能量在旋转中交替进行压力能量交换时,以进出管路中心为半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压力能量交换流程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1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3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2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4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3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5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4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6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5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7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6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8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7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19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8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20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9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21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10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图22是图11中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每个通道单元在旋转了11个通道单元位置后,各通道单元内部的两种液体所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应用作进一步阐述:图1是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反映出本发明整体装配关系。配合图2、图3、图4以及图5是对图1不同部位的剖视图,反映出本发明进出流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0016] 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圆筒外壳10的两端是端盖法兰80,端盖法兰80的外缘设有法兰螺栓82;端盖法兰80的内孔螺纹87分别与两端的紧固调节螺盖70的螺盖外螺纹78相连接;圆筒外壳10的筒壳内孔12中装有:紧固调节螺盖70内端面分别贴着下外端盖65和上外端盖69,下外端盖65上布置有高压滤水进管51和泄压滤水出管52,上外端盖69上布置有升压海水出管91和低压海水进管92;上外端盖69和下外端盖65的内端面均贴着流道位置固定圈44,流道位置固定圈44的内端面分别贴着下内端盖45和上内端盖49,定心轴30穿过自转液力活塞20的活塞中心通孔23后固定在下内端盖45和上内端盖49上,所述的自转液力活塞20有活塞中心通孔23,在活塞中心通孔23外围采用至少两环等分交错布置的通道单元,每环设有3~24个通道单元,每个外环通道单元26的最小径向尺寸263小于每个内环通道单元27的最大径向尺寸273,构成径向错位;外环通道单元26与内环通道单元27在圆周上等分错位辐射布置,构成周向错位;且所述的下端盖
45上有高压滤水斜道512与泄压滤水斜道522对称布置;而且上端盖49上升压原水斜道
912与低压原水斜道922对称布置,构成二进二出倾斜流道。
[0017] 所述的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上对称布置有高压滤水斜道512和泄压滤水斜道522,分别光滑过渡连接到高压滤水进管51和泄压滤水出管52,且高压滤水斜道51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方向倾斜,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成锐角;泄压滤水斜道52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成锐角;而且下内端盖45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盖轴心通孔43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
48,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45的内平面持平,下内端盖45的外圆与筒壳内孔12密封配合;
所述的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上对称布置有升压海水斜道912和低压清海水斜道922,分别光滑过渡连接到升压海水出管91和低压海水进管92,且低压清海水斜道92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方向倾斜,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成锐角;升压海水斜道912在环绕旋转圆周R上朝旋转的相反方向倾斜,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成锐角;而且上内端盖49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盖轴心通孔43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48,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45的内平面持平,上内端盖49的外圆与筒壳内孔12密封配合;
图6是本发明的自转液力活塞20旋转剖面轴侧图,配合图7、图8以及图9,进一步明确本发明核心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0018] 所述的自转液力活塞20的活塞两端面与活塞中心通孔23的交界处都有轴套安装孔238和安装孔底平面235,轴套28的轴套底平面285贴着安装孔底平面235,轴套28的轴套外圆283与轴套安装孔238过盈配合,且所述轴套28的轴套外平面284上开设有3~12条润滑槽288与内孔曲面282上的润滑槽288相贯通。
[0019] 所述的每个外环通道单元26由一段通道单元外弧212和两片外隔离壁262以及两片错位连接壁267通过5个过度圆弧213包裹而成,且两个外环通道单元26之间的外隔离壁262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外隔离壁262的宽度在10至90毫米之间。
[0020] 所述的每个内环通道单元27由两片两片错位连接壁267和两片内隔离壁272以及一段通道单元内弧271通过5个过度圆弧213包裹而成,且两个内环通道单元27之间的内隔离壁272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内隔离壁272的宽度在10至90毫米之间。
[0021] 所述的错位连接壁267与其等分错位辐射布置的内隔离壁272以及外隔离壁262的夹角在105度到165度之间,错位连接壁267的壁厚在1至9毫米之间,错位连接壁267的宽度在5至50毫米之间。
[0022] 所述的外环通道单元26的通道单元外弧212与通心转子20的转子外圆21之间的距离在2至18毫米。
[0023] 本实施例能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不但省却了外加动力和管路阀门切换等容易出故障的电器元件,而且通过相邻的内、外环通道单元错位布置,使得压差最大高达5.6MPa的圆周上两通道单元的外隔离壁262和内隔离壁272变窄后其受力结构都得到改善,允许将通道单元之间隔离板做成很薄,不但提高了压力交换器单位体积内有效的压力交换通道率,减轻里隔板壁厚部位对液流造成的压力损失,同时隔板壁厚变薄后还减轻了自转液力活塞的自身重量,可使压力交换效率最高达到98%,此外,支撑摩擦力随之减小必然延长使用寿命,可将单体压力交换器做得很大,单体尺寸不受限制,使得经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所获取淡水的过程能耗降到3.0kWh/m3,既能做到高效回收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处理过程中高压浓盐水的余压能量,还能做到压力交换器少维修,甚至免于维修。
[002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图10是本发明在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应用示意图,从中可以反映出本发明在整个海水淡化系统工程中位置和作用。
[0025] 图11是本发明的液体能量在旋转中交替进行压力能量交换时,以进出管路中心为半径沿着旋转圆周R展开的压力能量交换流程示意图。它反映出通心转子20的各个流道中的两种液体位置关系。图12至图22是相对于图11来反映出两种液体的动态位置关系。
[0026] 一种错位通道自转液力活塞增压器,自转液力活塞20采用两环等分均匀布置的通道单元,每环内设有12个通道单元,分别是:通道单元A、通道单元B、通道单元C、通道单元D、通道单元E、通道单元F、通道单元G、通道单元H、通道单元J、通道单元K、通道单元L、通道单元M。外环通道26和内环通道27在旋转圆周R上交错等分均布,外环通道单元26的最小径向尺寸263小于内环通道单元27的最大径向尺寸273为10毫米,产生径向交错,且外环通道单元26与内环通道单元27在圆周上错位辐射布置,周向错位结合径向交错能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压力交换所致流道脉冲波动
[0027] 下内端盖45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盖轴心通孔43与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48,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45的内平面持平,上内端盖49上设有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盖轴心通孔43与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汇合处嵌入定轴瓦48,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与下内端盖45的内平面持平,且所述轴套28的轴套外平面284上开设有3~12条润滑槽288与内孔曲面282上的润滑槽288相贯通。润滑槽288对支撑作用的轴套外平面284和起固定作用的内孔曲面282同时得到良好有效润滑作用,确保压力交换器恒久正常运行。轴套28和定轴瓦48的配对工作提高了本发明的耐磨度。
[0028] 实施列采用的自转液力活塞20内在结构为:外环通道26的通道单元外弧212与自转液力活塞20的活塞外圆21之间的厚度为6毫米。两个外环通道26之间的外隔离壁262的壁厚为5毫米;外隔离壁262的宽度为50毫米。两个内环通道27之间的内隔离壁
272的壁厚为5毫米;内隔离壁272的宽度为30毫米。外环通道26与内环通道27之间的错位连接壁267的壁厚为5毫米。所有的过度圆弧213的半径3毫米。
[0029] 组装时,定心轴30穿过自转液力活塞20的活塞中心通孔23后,定心轴30两端的定心轴配合段34再分别穿过下内端盖45和上内端盖49的内端盖轴心通孔43,有定心螺母341在定心轴两端螺纹342上拧紧,使得定心轴30两侧的定心轴轴肩33紧靠在嵌入于内端盖轴心通孔43内端口的定轴瓦48的外露平面上,做到下内端盖45的内端面和上内端盖49的内端面分别与自转液力活塞20的两端面保持滑动密封间隙的状态,确保自转液力活塞20旋转自如。
[0030] 将由定心轴30和用定心螺母341固定好的自转液力活塞20、下内端盖45以及上内端盖49一起放入圆筒外壳10的筒壳内孔12中央,下内端盖45和上内端盖49的外圆上有与筒壳内孔12起密封作用材料,两端用流道位置固定圈44来调节好上、下各进出通道相对位置,使得低压清海水斜道922与泄压盐水斜道522有对应交合;升压海水斜道912与高压浓盐水斜道512有对应交合。
[0031] 圆筒外壳10两端的端盖法兰80的外缘有8颗法兰螺栓82,法兰螺栓82两端有法兰螺母89紧固;端盖法兰80内孔螺纹87与两端的紧固调节螺盖70的螺盖外螺纹78相连接。
[0032] 两端都再放入浓盐水外端盖65和清海水外端盖69,下方的紧固调节螺盖70的内侧紧顶着浓盐水外端盖65,浓盐水外端盖65上布置有高压滤水进管51和泄压滤水出管52;上方的紧固调节螺盖70的内侧紧顶着清海水外端盖69,清海水外端盖69上布置有升压海水出管91和低压海水进管92。
[0033] 初始运行时: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的海水池94里的海水经大功率高压泵95直接增压到5.6MPa,经管路97参与海水淡化,在渗透过滤膜58处获得约50%的淡水从管路59输出,被截留带有5.4MPa余压的滤水进入本发明的高压滤水进管51,与此同时,小功率低压泵93也开始将海水池94中的海水以0.2MPa的压力从本发明的低压海水进管92注入低压海水进管92。
[0034] 低压海水进管92中的低压海水经低压清水斜道922在通心转子20的外环通道单元26和内环通道单元27中与高压滤水斜道512中的从高压滤水进管51进来的仍然带有5.4MPa余压的高压滤水交汇。依照帕斯卡原理,低压清水获得高压后成为升压海水的同时随着通心转子20旋转到升压海水斜道912位置,被高压滤水从升压海水出管91中推出,经小功率增压泵96增压到5.6MPa后,经管路97再参与海水淡化。
[0035] 与此同时,完成压力交换的高压滤水随着通心转子20转到泄压盐水斜道522通往几乎没有压力的泄压滤水出管52成为泄压滤水,被从低压海水进管92进来带有0.2MPa的低压海水在低压海水斜道922将泄压滤水推出泄压滤水斜道522经泄压滤水出管52从管路53排放掉。
[0036] 借助于进入通心转子20流道的高压滤水斜道512和低压海水斜道922与通心转子20两端平面在同一个环绕旋转圆周R方向上成45度的倾斜夹角42,倾斜夹角42产生了纵向分力和横向分力,纵向分力驱使两种液体在通道单元中实现压力传递,横向分力推动着通心转子20绕着定心轴30作旋转;同理,从通心转子20出来流道的高压滤水斜道512和升压海水斜道912与通心转子20两端平面在相反的环绕旋转圆周R方向上成45度的倾斜夹角42,可减少阻力让升压后的海水顺畅地经升压海水斜道912从压海水出管91排出;同时,可减少阻力让完成压力交换后的滤水顺畅地经泄压滤水斜道522从泄压滤水出管52排放掉。
[0037] 正常运行时:大功率高压泵95不再工作,小功率低压泵93始终持续不断地将海水池94中的海水以
0.2MPa的压力从本发明的两路低压海水进管92同步注入。
[0038] 经低压海水斜道922进入外环通道单元26和内环通道单元27低压海水又随着通心转子20旋转到另一侧后,遇到高压滤水斜道512中的从高压滤水进管51进来的仍然带有5.4MPa余压的高压滤水交汇。低压清水获得高压后成为升压海水的同时随着通心转子20旋转到升压海水斜道912位置,被高压滤水从升压海水出管91中推出,经小功率增压泵
96增压到5.6MPa后,经管路97再参与海水淡化;
与此同时,完成压力交换的高压滤水随着通心转子20转到泄压盐水斜道522通往几乎没有压力的泄压滤水出管52成为泄压滤水,被从低压海水进管92进来带有0.2MPa的低压海水在低压海水斜道922将泄压滤水推出泄压滤水斜道522经泄压滤水出管52从管路53排放掉。
[0039] 周而复始,连续工作。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