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缸整体式气缸

阅读:526发布:2020-05-23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缸整体式气缸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缸整体式 气缸 盖,包括气缸盖体,气缸盖体上对应于每个气缸的 位置 分别设置有位于气缸中心连线Y一侧的进气道与排气道,以及位于气缸中心连线Y另一侧的 喷油器 安装孔;喷油器安装孔中心线与气缸盖体底面之间的交点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为9-10.5mm,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为2-3mm;喷油器安装孔中心线与气缸盖体底面之间的夹 角 为75°±0.5°。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喷油器安装孔距离气缸中心近,并且相对于气缸盖体底面的夹角大、斜度大,改善了燃 油雾 化程度、提高了油气混合效率及 涡流 比,燃油燃烧充分,降低了有害污染物的排放。,下面是多缸整体式气缸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多缸整体式气缸盖,所述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所述气缸盖体上对应于每个气缸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气道、排气道、喷油器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所述排气道皆位于气缸中心连线Y的一侧,所述喷油器安装孔位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线L与所述气缸盖体的底面之间的交点A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喷为9-10.5mm,所述交点A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喷为2-3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倾斜设置,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线L与所述气缸盖体的底面之间的夹为75°±0.5°。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喷油器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24±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进、所述排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排皆为5-9.5mm;所述进气道位于气缸中心线X的一侧,所述进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进为24±1mm;所述排气道位于所述气缸中心线X的另一侧,所述排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排为28±1mm。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的气端的直径D进为46±2mm,所述排气道的气门端的直径D排为42±2mm。

说明书全文

多缸整体式气缸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柴油机上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内燃机行业中对柴油机的废气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为达到有关国家标准要求,柴油机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例如:采取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共轨燃油系统等措施,在柴油机零部件上进行优化、改进,如:采用四气结构,加大气门直径、进气道直径、改进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涡流比、气门的布置、气门的大小、喷油器位置等。
[0003] 其中,喷油器的位置及度对柴油机的工作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燃油的雾化程度、与空气混合的充分程度以及涡流比。原有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其进气道、排气道距离气缸中心较近,使得喷油器安装孔距离气缸中心偏远,并且喷油器安装孔相对于气缸盖体底面的夹角偏小、偏坡,降低了燃油的雾化程度、与空气混合的充分程度以及涡流比,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油耗大,加大了有害污染物的废气排放。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改善燃油雾化程度、提高油气混合效率及涡流比,燃油燃烧充分,降低有害污染物的排放。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缸整体式气缸盖,所述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所述气缸盖体上对应于每个气缸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气道、排气道、喷油器安装孔,所述进气道、所述排气道皆位于气缸中心连线Y的一侧,所述喷油器安装孔位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的另一侧。
[0006]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的进一步改进之处:
[0007] 其中,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线L与所述气缸盖体的底面之间的交点A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喷为9-10.5mm,所述交点A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喷为2-3mm。
[0008] 其中,所述喷油器安装孔倾斜设置,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线L与所述气缸盖体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75°±0.5°。
[0009]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喷油器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24±1mm。
[0010] 其中,所述进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进、所述排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排皆为5-9.5mm;所述进气道位于气缸中心线X的一侧,所述进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进为24±1mm;所述排气道位于所述气缸中心线X的另一侧,所述排气道与所述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排为28±1mm。
[0011] 其中,所述进气道的气门端的直径D进为46±2mm,所述排气道的气门端的直径D排为42±2mm。
[0012]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气缸盖体上对应于每个气缸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气道、排气道、喷油器安装孔,并且进气道、排气道皆位于多个气缸中心连线的一侧,喷油器安装孔位于气缸中心连线的另一侧;与原有多缸整体式气缸盖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结构设计合理,其喷油器安装孔距离气缸中心较近,喷油器安装孔相对于气缸盖体底面的夹角大、斜度大,从而可以改善燃油雾化程度、提高油气混合效率及涡流比,使得燃油燃烧充分,降低了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满足了国家有关柴油机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顶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图2中的R-R剖视旋转示意图;
[0017] 图中:1-气缸盖体;2-进气道;3-排气道;4-喷油器安装孔;X-气缸中心线;Y-气缸中心连线;Z-气缸盖体高度方向;L-喷油器安装孔中心线;O-气缸中心;A-喷油器安装孔中心线L与气缸盖体底面之间的交点;X喷-交点A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Y喷-交点A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X进-进气道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排-排气道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Y进-进气道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排-排气道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D进-进气道气门端直径;D排-排气道气门端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为两气门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多个气缸中心O相连的连线为气缸中心连线Y,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1,气缸盖体1上对应于每个气缸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气道2、排气道3、喷油器安装孔4,并且,进气道2、排气道3皆位于气缸中心连线Y的一侧,喷油器安装孔4位于气缸中心连线Y的另一侧。
[0020] 如图1所示,其中,喷油器安装孔中心线L与气缸盖体1底面之间的交点A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X喷为9-10.5mm,该交点A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喷为2-3mm。其中,相邻两个喷油器安装孔4之间的距离为124±1mm,与缸心距为124±1mm的发动机机体相适配。
[0021] 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其中,喷油器安装孔4倾斜设置,喷油器安装孔中心线L与气缸盖体1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75°±0.5°,即与气缸盖体高度方向Z之间的夹角为15°±0.5°。
[0022] 如图1所示,其中,进气道2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为X进、排气道3与气缸中心连线Y之间的距离为X排,X进与X排皆为5-9.5mm;进气道2位于气缸中心线X的一侧,进气道2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进为24±1mm;排气道3位于气缸中心线X的另一侧,排气道3与气缸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Y排为28±1mm。喷油器安装孔4与排气道3位于气缸中心线X的同一侧。其中,进气道2上用于与进气门的气门头部相适配的进气道气门端直径D进为46±2mm;排气道3上用于与排气门的气门头部相适配的排气道气门端直径D排为42±2mm。
[0023] 本实用新型两气门的多缸整体式气缸盖,结构设计合理,其喷油器安装孔距离气缸中心较近,并且喷油器安装孔相对于气缸盖体底面的夹角大、斜度大,从而可以改善燃油雾化程度、提高油气混合效率及涡流比,使得燃油燃烧更充分,降低了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满足了国家有关柴油机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在尽可能保持机型原有结构、不改变气缸体零件外形及安装尺寸的前提下,配套了进气量流量及涡流比更合适、喷油器位置及角度更合理的气缸盖,改善了柴油机的各项性能,继承性与互换性好,尤其适用于配套ZH4100型柴油机。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