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气缸充量 / 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

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

阅读:247发布:2023-0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卡压式管件超高压 水 涨与 真空 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属于不锈 钢 卡压式薄壁管件加工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在上模体中开设上模腔,在下模体中开设下模腔;上、下模体相对扣合后,上、下模腔围合组成成型腔体;所述左冲针和右冲针能够分别从左、右两端封堵管件的左、右管口,在左冲针的上开设管内排气孔,在右冲针上开设高压水注射孔;所述管内排气孔上安装管内排气电磁 阀 ;高压水注射孔通过高压水注射阀和高压水导 流管 连接高压水源;在上模腔内开设贯穿上模体的抽真空通道,在型腔排气孔穿出下模体的外端安装型腔排气 电磁阀 。本装置能够保证工作水压在适宜的范围内且提高产品的成型 质量 和作业效率。,下面是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左冲针和右冲针;所述成型模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在上模体中开设上模腔,在下模体中开设下模腔;上、下模体相对扣合后,上、下模腔围合组成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两侧分别设置左管件插口和右管件插口;所述左冲针和右冲针能够分别从左、右两端封堵管件的左、右管口,在左冲针的上开设管内排气孔,在右冲针上开设高压水注射孔;所述管内排气孔上安装管内排气电磁;高压水注射孔通过高压水注射阀和高压水导流管连接高压水源;
在下模腔内开设贯穿下模体的型腔排气孔,在型腔排气孔穿出下模体的外端安装型腔排气电磁阀;在上模腔内开设贯穿上模体的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通道穿出上模体处安装抽真空电磁阀,而后通过真空管路顺序连接真空储罐和真空
所述成型模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能够从左、右两侧封闭左、右管件插口和管件之间的间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中分别开设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所述上、下换模腔内分别安装能够拆卸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块,所述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上、下成型模块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复杂曲面或小半径曲面的上分模腔和下分模腔,当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时,各个上、下成型模块的上、下分模腔围合成成型腔体;各个上分模腔内开设贯穿的上成型模块和上模体的上抽真空通道,各个下分模腔内开设贯穿的下成型模块和下模体的下抽真空通道;各个上抽真空通道和下抽真空通道均通过真空管路顺序连接真空储罐和真空泵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左密封端盖和右密封端盖,所述左、右密封端盖上分别开设左、右管体套孔,左、右密封端盖的外周面上开设外螺纹;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左、右密封嵌槽,在左、右密封嵌槽的内周面上开设内螺纹;当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时,所述左、右密封端盖套环能够从左、右两侧套装在管件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左、右密封嵌槽内;在左、右密封端盖的内侧面的左、右管体套孔外周分别开设横截面呈“L”形的环形密封凹槽,在环形密封凹槽内设置环形密封圈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上左密封端盖、上右密封端盖、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上左密封端盖和上右密封端盖分别通过上左合页和上右合页安装在上模体的左、右两端面的上部,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分别通过下左合页和下右合页安装在下模体的左、右两端面的上部;
在上左密封端盖、上右密封端盖、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半环形密封凹槽,在半环形密封凹槽内设置半环形硅胶密封圈;在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的相对拼合或搭接面上均设置左侧硅胶密封边条,在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相对拼合或搭接面上均设置右侧硅胶密封边条。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的外侧分别设置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在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上分别开设上左插销孔和下左插销孔,在上左插销孔和下左插销孔内贯穿式插入左侧插销柱;在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外侧分别设置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在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上分别开设上右插销孔和下右插销孔,在上右插销孔和下右插销孔内贯穿式插入右侧插销柱。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左侧密封功能组和右侧密封功能组;
所述左侧密封功能组包括左端盖和左芯环,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端面分别开设半环形体的上左挤进凹槽和下左挤进凹槽,上、下左挤进凹槽拼合形成与左管件插口同轴设置的圆环体形的左侧挤进凹槽;所述左芯环包括左侧环形法兰和左芯体,在左芯体的中部开设左外侧管件插口,左外侧管件插口与左管件插口同轴等径设置,所述左芯环从左侧套装在管件上,左芯体插装在左侧挤进凹槽内,左芯环通过左侧环形法兰和左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左侧外端面上;在左芯体和左侧挤进凹槽之间设置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在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的右端面上固定圆锥形的自润滑左侧硅胶密封圈;在左侧挤进凹槽底部开设圆锥形左侧密封挤进间隙;所述左端盖中部开设左侧套管孔,左端盖通过左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左芯环的左侧;在左端盖的右侧且围绕左侧套管孔外周设置至少四个左侧挤进推杆,在左芯体上对应开设与左侧挤进推杆数量相同的左侧挤进推孔,各个左侧挤进推杆插入左侧挤进推孔中;当从左向右挤压左端盖时,左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左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左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左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所述右侧密封功能组包括右端盖和右芯环,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右端面分别开设半环形体的上右挤进凹槽和下右挤进凹槽,上、下右挤进凹槽拼合形成与右管件插口同轴设置的圆环体形的右侧挤进凹槽;所述右芯环包括右侧环形法兰和右芯体,在右芯体的中部开设右外侧管件插口,右外侧管件插口与右管件插口同轴等径设置,所述右芯环从右侧套装在管件上,右芯体插装在右侧挤进凹槽内,右芯环通过右侧环形法兰和右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右侧外端面上;在右芯体和右侧挤进凹槽之间设置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在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的右端面上固定圆锥形的自润滑右侧硅胶密封圈;在右侧挤进凹槽底部开设圆锥形右侧密封挤进间隙;所述右端盖中部开设右侧套管孔,右端盖通过右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右芯环的右侧;在右端盖的左侧且围绕右侧套管孔外周设置至少四个右侧挤进推杆,在右芯体上对应开设与右侧挤进推杆数量相同的右侧挤进推孔,各个右侧挤进推杆插入右侧挤进推孔中;当从右向右挤压右端盖时,右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右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左侧挤进动装置和右侧挤进动力装置;
所述左侧挤进动力装置包括左侧挤进驱动气缸,左侧挤进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模体的上部或下模体的下部,左侧挤进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安装扣连接左端盖并能带动左端盖左、右移动;
所述右侧挤进动力装置包括右侧挤进驱动气缸,右侧挤进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模体的上部或下模体的下部,右侧挤进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安装锁扣连接右端盖并能带动右端盖左、右移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左侧复位拉簧和右侧复位拉簧,所述左侧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左芯体和左侧环形密封圈的左端面,所述右侧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右芯体和右侧环形密封圈的右端面。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开上模体和下模体,根据需要更换成型尺寸对应的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并将其安装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内;
(2)将管件放置在下模体上,并令管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左管件插口和右管件插口内,令管件的带成型部位完全位于成型腔体内;
(3)令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在一起,在扣合好的上、下模体两端安装密封机构;
(4)将左冲针和右冲针分别插装在管件左、右两端并完全封闭管件的管口;
(5)通过右冲针的高压水注射孔向管件内充水,注射前期通过左冲针上的排气孔排出管件内的气体,排气完毕后开始注入高压水;与此同时,开启型腔排气电磁阀,将成型腔体内的空气排出后关闭型腔排气电磁阀;再开启真空泵,顺由上抽真空通道、下抽真空通道和真空管路将成型腔体内抽吸呈负压状态,直至在负压和高压水的作用下令管件在成型腔体内膨胀直至与成型腔体完全贴合,即可完成管件的复杂曲面或小管径的精准成型加工。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安装密封机构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将左、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分别套装在管件的左、右两端,令左、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小径端相对设置;
b.将左芯环从左侧套装在管件上,左芯体插装在左侧挤进凹槽内,左芯环通过左侧环形法兰和左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左侧外端面上;右芯环从右侧套装在管件上,右芯体插装在右侧挤进凹槽内,右芯环通过右侧环形法兰和右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右侧外端面上;
c. 左端盖通过左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左芯环的左侧;各个左侧挤进推杆插入左侧挤进推孔中;
右端盖通过右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右芯环的右侧;各个右侧挤进推杆插入右侧挤进推孔中;
d. 启动左侧挤进驱动气缸,从左向右挤压左端盖,左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左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左侧硅胶密封圈的左端插入左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启动右侧挤进驱动气缸,从右向左挤压右端盖,右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右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说明书全文

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不锈卡压式薄壁管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通过高压水内涨成型制作不锈钢卡压式薄壁管件具备如下优势:水涨成型法速度快,质量高划伤面积最小;但也存在缺点:作业时水压极高,对承受高压的设备管道要求非常高,高压水管单向阀高压密封等配件每个季度需要更换2-3个,产品合格率一直95%左、右徘徊,此外,针对产品的曲面半径小于2毫米的加工成型质量不高,需要二次辊压返修,产品外径误差在0.4毫米内无法再提高。
[0003] 鉴于此,申请人设计了本装置,能够保证工作水压在适宜的范围内且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及方法,能够保证工作水压在适宜的范围内且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作业效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明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左冲针和右冲针;所述成型模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在上模体中开设上模腔,在下模体中开设下模腔;上、下模体相对扣合后,上、下模腔围合组成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两侧分别设置左管件插口和右管件插口;所述左冲针和右冲针能够分别从左、右两端封堵管件的左、右管口,在左冲针的上开设管内排气孔,在右冲针上开设高压水注射孔;所述管内排气孔上安装管内排气电磁阀;高压水注射孔通过高压水注射阀和高压水导流管连接高压水源;在下模腔内开设贯穿下模体的型腔排气孔,在型腔排气孔穿出下模体的外端安装型腔排气电磁阀;在上模腔内开设贯穿上模体的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通道穿出上模体处安装抽真空电磁阀,而后通过真空管路顺序连接真空储罐和真空
所述成型模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能够从左、右两侧封闭左、右管件插口和管件之间的间隙。
[0006] 优选的,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中分别开设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所述上、下换模腔内分别安装能够拆卸的上成型模和下成型模块,所述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上、下成型模块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复杂曲面或小半径曲面的上分模腔和下分模腔,当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时,各个上、下成型模块的上、下分模腔围合成成型腔体;各个上分模腔内开设贯穿的上成型模块和上模体的上抽真空通道,各个下分模腔内开设贯穿的下成型模块和下模体的下抽真空通道;各个上抽真空通道和下抽真空通道均通过真空管路顺序连接真空储罐和真空泵
[0007]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左密封端盖和右密封端盖,所述左、右密封端盖上分别开设左、右管体套孔,左、右密封端盖的外周面上开设外螺纹;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左、右密封嵌槽,在左、右密封嵌槽的内周面上开设内螺纹;当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时,所述左、右密封端盖套环能够从左、右两侧套装在管件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左、右密封嵌槽内;在左、右密封端盖的内侧面的左、右管体套孔外周分别开设横截面呈“L”形的环形密封凹槽,在环形密封凹槽内设置环形密封圈
[0008]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上左密封端盖、上右密封端盖、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上左密封端盖和上右密封端盖分别通过上左合页和上右合页安装在上模体的左、右两端面的上部,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分别通过下左合页和下右合页安装在下模体的左、右两端面的上部;在上左密封端盖、上右密封端盖、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半环形密封凹槽,在半环形密封凹槽内设置半环形硅胶密封圈;在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的相对拼合或搭接面上均设置左侧硅胶密封边条,在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相对拼合或搭接面上均设置右侧硅胶密封边条。
[0009] 优选的,在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的外侧分别设置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在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上分别开设上左插销孔和下左插销孔,在上左插销孔和下左插销孔内贯穿式插入左侧插销柱;在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外侧分别设置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在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上分别开设上右插销孔和下右插销孔,在上右插销孔和下右插销孔内贯穿式插入右侧插销柱。
[0010]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左侧密封功能组和右侧密封功能组;所述左侧密封功能组包括左端盖和左芯环,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端面分别开设半环形体的上左挤进凹槽和下左挤进凹槽,上、下左挤进凹槽拼合形成与左管件插口同轴设置的圆环体形的左侧挤进凹槽;所述左芯环包括左侧环形法兰和左芯体,在左芯体的中部开设左外侧管件插口,左外侧管件插口与左管件插口同轴等径设置,所述左芯环从左侧套装在管件上,左芯体插装在左侧挤进凹槽内,左芯环通过左侧环形法兰和左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左侧外端面上;在左芯体和左侧挤进凹槽之间设置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在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的右端面上固定圆锥形的自润滑左侧硅胶密封圈;在左侧挤进凹槽底部开设圆锥形左侧密封挤进间隙;所述左端盖中部开设左侧套管孔,左端盖通过左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左芯环的左侧;在左端盖的右侧且围绕左侧套管孔外周设置至少四个左侧挤进推杆,在左芯体上对应开设与左侧挤进推杆数量相同的左侧挤进推孔,各个左侧挤进推杆插入左侧挤进推孔中;当从左向右挤压左端盖时,左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左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左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左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所述右侧密封功能组包括右端盖和右芯环,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右端面分别开设半环形体的上右挤进凹槽和下右挤进凹槽,上、下右挤进凹槽拼合形成与右管件插口同轴设置的圆环体形的右侧挤进凹槽;所述右芯环包括右侧环形法兰和右芯体,在右芯体的中部开设右外侧管件插口,右外侧管件插口与右管件插口同轴等径设置,所述右芯环从右侧套装在管件上,右芯体插装在右侧挤进凹槽内,右芯环通过右侧环形法兰和右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右侧外端面上;在右芯体和右侧挤进凹槽之间设置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在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的右端面上固定圆锥形的自润滑右侧硅胶密封圈;在右侧挤进凹槽底部开设圆锥形右侧密封挤进间隙;所述右端盖中部开设右侧套管孔,右端盖通过右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右芯环的右侧;在右端盖的左侧且围绕右侧套管孔外周设置至少四个右侧挤进推杆,在右芯体上对应开设与右侧挤进推杆数量相同的右侧挤进推孔,各个右侧挤进推杆插入右侧挤进推孔中;当从右向右挤压右端盖时,右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右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0011] 优选的,还包括左侧挤进动装置和右侧挤进动力装置;所述左侧挤进动力装置包括左侧挤进驱动气缸,左侧挤进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模体的上部或下模体的下部,左侧挤进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安装扣连接左端盖并能带动左端盖左、右移动;
所述右侧挤进动力装置包括右侧挤进驱动气缸,右侧挤进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模体的上部或下模体的下部,右侧挤进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安装锁扣连接右端盖并能带动右端盖左、右移动。
[0012] 优选的,还包括左侧复位拉簧和右侧复位拉簧,所述左侧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左芯体和左侧环形密封圈的左端面,所述右侧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右芯体和右侧环形密封圈的右端面。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开上模体和下模体,根据需要更换成型尺寸对应的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并将其安装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内;
(2)将管件放置在下模体上,并令管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左管件插口和右管件插口内,令管件的带成型部位完全位于成型腔体内;
(3)令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在一起,在扣合好的上、下模体两端安装密封机构;
(4)将左冲针和右冲针分别插装在管件左、右两端并完全封闭管件的管口;
(5)通过右冲针的高压水注射孔向管件内充水,注射前期通过左冲针上的排气孔排出管件内的气体,排气完毕后开始注入高压水;与此同时,开启型腔排气电磁阀,将成型腔体内的空气排出后关闭型腔排气电磁阀;再开启真空泵,顺由上抽真空通道、下抽真空通道和真空管路将成型腔体内抽吸呈负压状态,直至在负压和高压水的作用下令管件在成型腔体内膨胀直至与成型腔体完全贴合,即可完成管件的复杂曲面或小管径的精准成型加工。
[0014] 优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的安装密封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将左、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分别套装在管件的左、右两端,令左、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小径端相对设置;
b.将左芯环从左侧套装在管件上,左芯体插装在左侧挤进凹槽内,左芯环通过左侧环形法兰和左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左侧外端面上;右芯环从右侧套装在管件上,右芯体插装在右侧挤进凹槽内,右芯环通过右侧环形法兰和右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右侧外端面上;
c. 左端盖通过左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左芯环的左侧;各个左侧挤进推杆插入左侧挤进推孔中;
右端盖通过右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右芯环的右侧;各个右侧挤进推杆插入右侧挤进推孔中;
d. 启动左侧挤进驱动气缸,从左向右挤压左端盖,左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左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左侧硅胶密封圈的左端插入左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启动右侧挤进驱动气缸,从右向左挤压右端盖,右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右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能够保证工作水压在适宜的范围内且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作业效率。
[0016] 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方式DN50的产品外径偏差在0.4毫米之间波动,通过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装置投入使用,外径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提高。
[0017] 3、本方法的投入在保证成型质量的前提下高压水压力降低30兆帕,包括模具,左右冲针,各个电磁阀,150兆帕高压软管等配件的寿命延长两倍以上,减低检修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显著减低产品成本。此方法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适宜在业界推广普及。
[0018] 4、申请人在本装置中设计使用结构合理的机械密封结构,而无需采买昂贵的高压密封件,压力耐受性更强,令本装置的使用成本大为减低,但密封效果更佳。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左、右密封端盖未完全安装状态);
图4是右密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左、右密封端盖安装后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
图8是下左密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四);
图10是左侧密封功能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模体;2、上模腔;3、抽真空通道;4、抽真空电磁阀;5、真空管路;6、真空储罐;7、右冲针;8、高压水注射孔;9、高压水注射阀;10、下模体;11、下模腔;12、管内排气孔;13、管内排气电磁阀;14、左冲针;15、管件;16、真空泵;17、型腔排气孔;18、型腔排气电磁阀;19、左密封端盖;20、左密封嵌槽;21、上分模腔;22、上抽真空通道;23、上成型模块;
24、右密封嵌槽; 26、右密封端盖;27、下成型模块;28、下抽真空通道;29、下分模腔;30、外螺纹;31、环形硅胶密封圈;32、右管体套孔;33、右密封嵌槽;34、上左合页;35、上左密封端盖;36、左侧插销柱;37、上左插销座;38、下左插销座;39、下左密封端盖;40、下左合页;41、下右合页;42、下右密封端盖;43、下右插销座;44、上右插销座;45、右侧插销柱;46、上右密封端盖;47、上右合页;48、左侧硅胶密封边条;49、半环形硅胶密封圈;50、左端盖;51、左侧挤进推杆;52、左侧套管孔;53、左芯体;54、左侧复位拉簧;55、自润滑左侧硅胶密封圈;56、自润滑右侧硅胶密封圈;57、右侧复位拉簧;58、右芯体;59、右侧套管孔;60、右侧挤进推杆;
61、右端盖;62、右侧法兰安装螺栓;63、右侧环形法兰;64、安装锁扣;65、上右挤进凹槽;66、右侧挤进驱动气缸;67、左侧挤进驱动气缸;68、上左挤进凹槽;69、安装锁扣;70、左侧环形法兰;71、左侧法兰安装螺栓;72、圆锥形左侧密封挤进间隙;73、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
74、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附图标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卡压式管件超高压水涨与真空辅助成型的装置,包括成型模、左冲针和右冲针;所述成型模包括上模体和下模体,在上模体中开设上模腔,在下模体中开设下模腔;上、下模体相对扣合后,上、下模腔围合组成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两侧分别设置左管件插口和右管件插口;所述左冲针和右冲针能够分别从左、右两端封堵管件的左、右管口,在左冲针的上开设管内排气孔,在右冲针上开设高压水注射孔;所述管内排气孔上安装管内排气电磁阀;高压水注射孔通过高压水注射阀和高压水导流管连接高压水源。
[0022] 在下模腔内开设贯穿下模体的型腔排气孔,在型腔排气孔穿出下模体的外端安装型腔排气电磁阀;在上模腔内开设贯穿上模体的抽真空通道(需在成型腔体R弧最小的位置及直径最大处开设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通道穿出上模体处安装抽真空电磁阀,而后通过真空管路顺序连接真空储罐和真空泵。
[0023] 所述成型模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能够从左、右两侧封闭左、右管件插口和管件之间的间隙。
[0024]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开上模体和下模体,根据需要更换成型尺寸对应的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并将其安装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内;
(2)将管件放置在下模体上,并令管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在左管件插口和右管件插口内,令管件的带成型部位完全位于成型腔体内;
(3)令上模体和下模体扣合在一起,在扣合好的上、下模体两端安装密封机构;
(4)将左冲针和右冲针分别插装在管件左、右两端并完全封闭管件的管口;
(5)通过右冲针的高压水注射孔向管件内充水,注射前期通过左冲针上的排气孔排出管件内的气体,排气完毕后开始注入高压水;与此同时,开启型腔排气电磁阀,将成型腔体内的空气排出后关闭型腔排气电磁阀;再开启真空泵,顺由上抽真空通道、下抽真空通道和真空管路将成型腔体内抽吸呈负压状态,直至在负压和高压水的作用下令管件在成型腔体内膨胀直至与成型腔体完全贴合,即可完成管件的复杂曲面或小管径的精准成型加工。
[0025] 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模体和下模体中分别开设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所述上、下换模腔内分别安装能够拆卸的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所述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的数量均为一个以上。
[0026] 上、下成型模块的内侧面上分别开设复杂曲面或小半径曲面的上分模腔和下分模腔,当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时,各个上、下成型模块的上、下分模腔围合成成型腔体;各个上分模腔内开设贯穿的上成型模块和上模体的上抽真空通道,各个下分模腔内开设贯穿的下成型模块和下模体的下抽真空通道;各个上抽真空通道和下抽真空通道均通过真空管路顺序连接真空储罐和真空泵。
[0027] 本实施例所述结构具备如下优势:加工者可以根据管件成型的形状,成型腔体由多个上成型模块和下成型模块围合组成,这样不但有利于成型面的分部加工和安装,并且各个成型模块均设置由抽真空通道,尤其可针对复杂形面和小半径弧度单独设计成型模块,并针对狭窄部位单独进行负压抽吸作业,有利于管件外壁的成型质量的提升,并有效提高成品合格率。
[0028] 所述上换模腔和下换模腔可设计为半球形或立方体形,各个上、下成型模块分别能够以磁吸或拼接组合的方式嵌入上、下换模腔内。
[0029]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设置和使用方式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0030] 实施例二如图3和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左密封端盖和右密封端盖,所述左、右密封端盖上分别开设左、右管体套孔,左、右密封端盖的外周面上开设外螺纹。如图4和5所示,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左、右密封嵌槽,在左、右密封嵌槽的内周面上开设内螺纹;当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时,所述左、右密封端盖套环能够从左、右两侧套装在管件上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左、右密封嵌槽内;,在左、右密封端盖的内侧面的左、右管体套孔外周分别开设横截面呈“L”形的环形密封凹槽,在环形密封凹槽内设置环形硅胶密封圈。
[0031] 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机构在使用时,可根据如下步骤进行安装:待上、下模体扣合在一起后,从管件的左、右两端套装左、右密封端盖,所述左、右管体套孔的孔径与管件的外管径相同或略大于管件的外管径,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将左、右密封端盖安装固定在左、右密封嵌槽内,此时环形硅胶密封圈受到密封端盖和密封嵌槽的挤压向管件方向变形延伸,直至完全密封住密封端盖和管件之间的缝隙即可。本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于安装使用。
[0032]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设置和使用方式同实施例一,不再赘述。
[0033] 实施例三如图7和8所示,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上左密封端盖、上右密封端盖、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上左密封端盖和上右密封端盖分别通过上左合页和上右合页安装在上模体的左、右两端面的上部,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分别通过下左合页和下右合页安装在下模体的左、右两端面的上部。
[0034] 在上左密封端盖、上右密封端盖、下左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半环形密封凹槽,在半环形密封凹槽内设置半环形硅胶密封圈;在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的相对拼合或搭接面上均设置左侧硅胶密封边条,在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相对拼合或搭接面上均设置右侧硅胶密封边条。
[0035] 在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的外侧分别设置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在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上分别开设上左插销孔和下左插销孔,在上左插销孔和下左插销孔内贯穿式插入左侧插销柱;在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的外侧分别设置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在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上分别开设上右插销孔和下右插销孔,在上右插销孔和下右插销孔内贯穿式插入右侧插销柱。
[0036]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安装密封:待上、下模体扣合好后,相对扣合左侧的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而后通过左侧插销柱插装在上左插销座和下左插销座内;扣合右侧的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而后通过右侧插销柱插装在上右插销座和下右插销座内。此时,环形硅胶密封圈能够封闭密封端盖与管件之间的间隙,左侧硅胶密封边条能够密封上左密封端盖和下左密封端盖之间的拼接缝隙,右侧硅胶密封边条能够密封上右密封端盖和下右密封端盖之间的拼接缝隙。
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结构使用时安装固定简便,无需专门的熟练技术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普适性更强。
[0037]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设置和使用方式同实施例一或二,不再赘述。
[0038] 实施例四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左侧密封功能组和右侧密封功能组。
[0039] 所述左侧密封功能组包括左端盖和左芯环,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左端面分别开设半环形体的上左挤进凹槽和下左挤进凹槽,上、下左挤进凹槽拼合形成与左管件插口同轴设置的圆环体形的左侧挤进凹槽;所述左芯环包括左侧环形法兰和左芯体,在左芯体的中部开设左外侧管件插口,左外侧管件插口与左管件插口同轴等径设置,所述左芯环从左侧套装在管件上,左芯体插装在左侧挤进凹槽内,左芯环通过左侧环形法兰和左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左侧外端面上;在左芯体和左侧挤进凹槽之间设置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在左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的右端面上固定圆锥形的自润滑左侧硅胶密封圈;在左侧挤进凹槽底部开设圆锥形左侧密封挤进间隙;所述左端盖中部开设左侧套管孔,左端盖通过左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左芯环的左侧;在左端盖的右侧且围绕左侧套管孔外周设置至少四个左侧挤进推杆,在左芯体上对应开设与左侧挤进推杆数量相同的左侧挤进推孔,各个左侧挤进推杆插入左侧挤进推孔中;当从左向右挤压左端盖时,左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左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左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左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0040] 所述右侧密封功能组包括右端盖和右芯环,在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右端面分别开设半环形体的上右挤进凹槽和下右挤进凹槽,上、下右挤进凹槽拼合形成与右管件插口同轴设置的圆环体形的右侧挤进凹槽;所述右芯环包括右侧环形法兰和右芯体,在右芯体的中部开设右外侧管件插口,右外侧管件插口与右管件插口同轴等径设置,所述右芯环从右侧套装在管件上,右芯体插装在右侧挤进凹槽内,右芯环通过右侧环形法兰和右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右侧外端面上;在右芯体和右侧挤进凹槽之间设置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在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的右端面上固定圆锥形的自润滑右侧硅胶密封圈;在右侧挤进凹槽底部开设圆锥形右侧密封挤进间隙;所述右端盖中部开设右侧套管孔,右端盖通过右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右芯环的右侧;在右端盖的左侧且围绕右侧套管孔外周设置至少四个右侧挤进推杆,在右芯体上对应开设与右侧挤进推杆数量相同的右侧挤进推孔,各个右侧挤进推杆插入右侧挤进推孔中;当从右向右挤压右端盖时,右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右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0041] 还包括左侧挤进动力装置和右侧挤进动力装置。
[0042] 所述左侧挤进动力装置包括左侧挤进驱动气缸,左侧挤进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模体的上部或下模体的下部,左侧挤进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安装锁扣连接左端盖并能带动左端盖左、右移动。
[0043] 所述右侧挤进动力装置包括右侧挤进驱动气缸,右侧挤进驱动电机安装在上模体的上部或下模体的下部,右侧挤进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安装锁扣连接右端盖并能带动右端盖左、右移动。
[0044] 还包括左侧复位拉簧和右侧复位拉簧,所述左侧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左芯体和左侧环形密封圈的左端面,所述右侧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右芯体和右侧环形密封圈的右端面。
[0045] 所述的安装密封机构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将左、右侧环形密封圈安装板分别套装在管件的左、右两端,令左、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小径端相对设置;
b.将左芯环从左侧套装在管件上,左芯体插装在左侧挤进凹槽内,左芯环通过左侧环形法兰和左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左侧外端面上;右芯环从右侧套装在管件上,右芯体插装在右侧挤进凹槽内,右芯环通过右侧环形法兰和右侧法兰安装螺栓安装在扣合在一起的上、下模体的右侧外端面上;
c. 左端盖通过左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左芯环的左侧;各个左侧挤进推杆插入左侧挤进推孔中;
右端盖通过右侧套管孔套装在管件上并安装在右芯环的右侧;各个右侧挤进推杆插入右侧挤进推孔中;
d. 启动左侧挤进驱动气缸,从左向右挤压左端盖,左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左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左侧硅胶密封圈的左端插入左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启动右侧挤进驱动气缸,从右向左挤压右端盖,右侧挤进推孔能够推进右侧环形密封圈,继而令右侧硅胶密封圈的右端插入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
[0046] 本实施例所述的密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具备如下优势,通过左、右侧挤进驱动气缸分别将左、右侧硅胶密封圈挤入左、右侧密封挤进间隙内,完成固定后,待针对成型腔体进行抽真空作业时,左、右侧硅胶密封圈会在负压作用下进一步贴紧左、右侧密封挤进间隙,不会应负压过大而导致密封失效,密封保险度更高,可靠耐用,能够节省高级密封阀带来的开销,降低生产成本。
[0047]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设置和使用方式同实施例一或二,不再赘述。
[004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本专利所述的安装锁扣可以为插销式等常用锁扣,电磁阀等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其结构和使用控制方法。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