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气缸充量 / 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

一种自动化的骨架建材生产系统

阅读:847发布:2023-03-0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 钢 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包括用于生产钢丝骨架的辅助生产线,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主生产线,主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钢丝骨架通过流 水 线输送装置从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加入,其填充原料经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自动称重配料系统、两级搅拌混合系统处理后由移动式布料系统加入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与钢丝骨架复合成型,干燥后制得产品。本发明针对性地设计了集输料、配料、混合、布料、成型、干燥和码垛为一体的自动化主生产线,和集切线下料、布料 焊接 、修边、框体成型、之字筋成型及整体焊接为一体的半自动辅助生产线,通过各个工序的衔接配合,定量、准确、高效、大批量地完成钢骨架建材的自动化生产。,下面是一种自动化的骨架建材生产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自动化的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的辅助生产线,与辅助生产线连接的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主生产线,以及用于控制辅助生产线的辅助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主生产线的主控制系统;
所述主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供应输料系统、自动称重配料系统、两级搅拌混合系统、移动式布料系统、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前端搬移装置、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和后端搬移码垛装置;所述辅助生产线包括平布置的流水线输送装置,依次设置于流水线输送装置旁与其对接的布料焊接工位、修边工位、框体成型工位和之字筋焊接工位,与框体成型工位并排设置的之字筋成型工位,设置于布料焊接工位上的带布料架的往复式龙焊机,为布料架提供钢丝原料的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设置于修边工位上的钢丝网修边机,设置于框体成型工位上的五面框成型机,设置之字筋成型工位上的之字筋成型机,为之字筋成型机提供钢丝原料的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以及设置于之字筋焊接工位上的框架焊接机;
其中,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通过流水线输送装置从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加入,钢骨架建材的填充原料经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自动称重配料系统、两级搅拌混合系统处理后由移动式布料系统加入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与钢丝骨架复合成型,并在经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处理后制得钢骨架建材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包括顶部带有输料进料口(102)且底部带有输料出料口(103)的大容积储料罐(101),安装于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进料口处的旋分离器(104),设置于旋风分离器底部的旋转供料器(105),与旋风分离器和旋转供料器均连接的输料脉冲除尘器(106),与输料脉冲除尘器连接的罗茨风机(107),设置于地面上的原料添加槽(108),以及连接于旋风分离器和原料添加槽之间的输送管道(109),其中,大容积储料罐的数量与填充原料的种类对应;所述输料出料口与自动称重配料系统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旋转供料器、输料脉冲除尘器和罗茨风机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包括带有主配料出料口(209)的主输送配料装置(210),以及多个带有副配料出料口(202)并将副配料出料口连接于主输送配料装置上的副输送配料装置(201),其中,所述主输送配料装置和副输送配料装置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副输送配料装置上的副配料出料口以交错形式分布于主输送配料装置上,并且一个主输送配料装置的主配料进料口(208)和多个副输送配料装置的副配料进料口(203)与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搅拌混合系统包括带有一级搅拌进料口(302)和一级搅拌出料口(303)的双轴搅拌装置(301),其输送入口设置于一级搅拌出料口下并呈由低到高走向的槽型搅拌输送装置(304),连接于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的二级搅拌装置(305),分别设置于双轴搅拌装置、槽型搅拌输送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上的搅拌吸尘罩(306),以及通过管道与所有搅拌吸尘罩连接的搅拌除尘器(307),其中,所述一级搅拌进料口与自动称重配料系统连接;二级搅拌装置上设有二级搅拌进料口(308)和二级搅拌出料口(309),该二级搅拌进料口位于所述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
所述双轴搅拌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底部呈双弧形的搅拌斗(310),两个并排设置于搅拌斗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搅拌斗连接的搅拌轴(311),数个错位设置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312),斜向设置于搅拌杆上的叶片(313),设置于搅拌斗外并与搅拌轴连接的搅拌减速换向器(314),与搅拌减速换向器连接的搅拌电机(315),其进口外接供水源且其出口布设于搅拌斗上部的搅拌加水管(316),以及设置于搅拌加水管上的加水电机(317)和流量计(318),其中,两个搅拌轴分别位于双弧形的两个中心,且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一级搅拌出料口位于搅拌轴一端的搅拌斗底部,所述一级搅拌进料口位于搅拌轴另一端的搅拌斗上部,所述搅拌吸尘罩位于搅拌斗上方;所述搅拌电机、加水电机和流量计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布料系统包括并排于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设置的布料固定架(401),设置于布料固定架中部的布料支撑板(402),设置于布料支撑板上的布料斗(403),设置于布料斗两侧面下部的布料滚轮(404),设置于布料斗两侧面上部的布料导轨(405),安置于布料固定架上并与布料导轨匹配的布料导轮(406),连接于布料斗后部并通过缸体连接座(407)与布料支撑板连接的布料推动缸(408),设置于布料斗前部底面的布料口(409),设置于布料斗前部上侧的布料清扫刷(410),以及设置于布料斗内的强制下料搅拌器(411),其中,所述两级搅拌混合系统从布料固定架顶部并正对布料斗送料;所述布料斗沿布料导轨伸入/退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所述布料推动缸和强制下料搅拌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包括与移动式布料系统并排设置的静压成型机架(50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静压成型机架上的成型液压缸(502)、成型液压压头(503)和升降式成型模框(504),横向穿过静压成型机架下部且水平布置的成型移料导轨(505),通过导轮安置于成型移料导轨上并带有静压成型工位和成型下料工位的移料台(506),设置于移料台的静压成型工位上并与升降式成型模框配合成型的成型底模板(507),用于驱动移料台往复移动的移料推动缸(508),设置于静压成型机架下部并低于移料台的振动底座(509),开设于振动底座上的振动槽(510),安置于振动槽内并与移料台接触的振动(511),均匀布设于振动块底部对其支撑的支撑缓冲件(512),横向设置于振动块下部的振动转轴(513),设置于振动转轴上并与振动块底部接触的振动凸轮(514),以及为振动转轴提供动的振动电机(515)和振动减速器(516),其中,振动凸轮至少具有两个并且分布于振动块底部的不同位置,所述振动块的面积小于升降式成型模框的内框面积;所述移动式布料系统伸入成型液压压头和升降式成型模框之间进行布料,所述移料台的成型下料工位与前端搬移装置对接;所述成型液压缸、移料推动缸和振动电机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包括内置有隔热层(702)的隧道本体(701),设置于隧道本体内的输送内支架(703),设置于输送内支架顶侧和两侧的将隧道本体内空间分隔为位于下部的输送干燥空间(705)和位于上部的加热循环空间(706)的热能反射板(704),相对于输送干燥空间设置于热能反射板背后的加热装置(707),设置于隧道本体上部的进气口(708)和排湿口(709),设置于加热循环空间内并与进气口连通的供气循环风机(710),位于隧道本体外部并与进气口和排湿口均连接的循环除湿系统(711),至少两个层叠方式安置于输送内支架上并沿隧道本体内空间走向的干燥输送机构(712),为干燥输送机构提供动力的干燥输送电机(713)和干燥减速器(714),以及设置于隧道本体内用于检测相应状态的温度传感器(715)和湿度传感器(716),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供气循环风机、循环除湿系统、干燥输送电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热能反射板与隧道本体两侧内壁之间具有间隙(717),该间隙使得输送干燥空间和加热循环空间形成内循环流道;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入口处通过干燥输送机构对接所述前端搬移装置,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出口处通过干燥输送机构对接所述后端搬移码垛装置;
所述干燥输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内支架对应输送前口位置上和对应输送后口位置上的张紧机构(720),在输送前口位置上通过轴套与张紧机构连接的干燥输送从动辊(721),在输送后口位置上通过轴套与张紧机构连接的干燥输送主动辊(722),两条并排绕接在干燥输送从动辊和干燥输送主动辊上的干燥输送链条体(723),连接于两条干燥输送链条体的每一个对应节点之间的干燥输送连杆(724),扣接于每两个相邻干燥输送连杆上的不锈钢链板(725),设置于每个不锈钢链板上的数个透气孔,位于干燥输送链条体每一个节点处并与干燥输送连杆连接的干燥输送支撑导轮(726),横向设置于干燥输送链条体外侧的防偏导轮(727),设置于输送内支架侧面并与干燥输送支撑导轮和防偏导轮均匹配的L形支撑导条(728),以及分别设置于输送内支架上对应输送前口位置和对应输送后口位置且与输送面齐平的干燥输送过渡辊(729),其中,干燥输送主动辊接受来自干燥输送电机和干燥减速器的动力输入;所述干燥输送过渡辊分别与前端搬移装置和后端搬移码垛装置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包括平稳安置的调直下料机架,在调直下料机架上依次并排设置的调直进料导块、调直进料夹轮、旋转调直机构、下料牵引夹轮、下料出料导块和下料剪切机构,用于驱动下料牵引夹轮的下料牵引电机,与调直下料机架连接在下料剪切机构后向外延伸的出料保持槽,设置于出料保持槽上与其走向一致的标尺,安装于出料保持槽上并可沿其走向方向调节位置的且与下料剪切机构连接的下料感应器,以及设置于出料保持槽下的下料接料斗,开设于调直进料导块和下料出料导块上供钢丝穿过的钢丝导孔,以及设置于调直进料夹轮和下料牵引夹轮表面的过线槽;
所述下料剪切机构包括设置于调直下料机架上与下料出料导块并排的下料剪切支架,设置于下料剪切支架内侧两侧呈竖向走向的下料剪切导槽,两端均安设于相应下料剪切导槽内且其下端带有刃口的下料剪切块,安装于下料剪切支架上并与下料剪切块连接的下料剪切气缸,以及位于下料剪切块下方并与下料出料导块紧贴设置的下料垫块;其中,所述下料牵引电机、下料感应器、旋转调直机构和下料剪切气缸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下料接料斗与布料架对接;
所述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龙门焊机包括安置于布料焊接工位上且主要由龙门架和设置于龙门架中部的焊接牙构成的龙门焊机本体,两根穿过龙门架且在焊接牙两侧平行并排布置的用于安置布料架的送料导轨,用于安置送料导轨的送料基架,固定于送料基架侧面并与布料架活动连接的定位夹持升降机构,以及沿送料导轨走向安置于送料基架下部的并与布料架活动连接的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其中,所述布料架在龙门架两侧的送料导轨上各布置两个并在控制下沿送料导轨移动,且在送料导轨中部位置接受来自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钢丝布料,所述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对应每个布料架各配置一个;所述龙门焊机本体、定位夹持升降机构和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布料架在送料导轨端部位置对接所述流水线输送装置;
所述布料架包括通过导轮与送料导轨连接的呈矩形状的布料主框,安装在布料主框内的至少一个布料模框,设置于布料主框后部用于连接升降夹持推移机构的布料连接板,以及开设于布料主框两侧面的用于连接定位夹持升降机构的布料升降定位孔;
所述布料模框包括两端均与布料主框连接的沿纵向走向的纵主撑条和沿横向走向的横主撑条,与纵主撑条连接的位于纵主撑条靠近端部位置的横辅撑条,与横主撑条连接的位于横主撑条靠近端部位置的纵辅撑条,间隔开设于纵主撑条、纵辅撑条、横主撑条和横辅撑条上的用于卡置钢丝的布料卡槽,凸出于纵主撑条或横主撑条设置并形成槽形卡口的布料卡片,卡置于所述布料卡片形成的卡口内的用于压住钢丝的布料压条,与布料主框可调式连接的端定位板,以及设置于纵辅撑条和横辅撑条两端的布料侧挡条,其中,所述焊接牙上开设有用于避开纵主撑条和纵辅撑条位置的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面框成型机包括安置于框体成型工位上的成型底架,通过成型立柱连接于成型底架上的成型顶架,设置于成型底架顶端中部的呈矩形状的成型支撑基板,一组设置于成型顶架上呈竖直方向走向的成型升降导杆,连接于成型升降导杆下端并与成型支撑基板匹配的成型压板,安置于成型顶架上并与成型压板连接的成型压板气缸,四个分别铰接于成型支撑基板四边的翻折挡块,安置于成型底架内并与成型翻折挡块背面铰接的翻折气缸,以及设置于成型支撑基板中部的成型定位销,其中,所述翻折气缸为四个,与翻折挡块一对一铰接;所述翻折气缸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成型底架上部与流水线输送装置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之字筋成型机包括上部为台面的成型架体,设置于成型架体后侧的成型竖架,多个并排设置于成型竖架下部且排列形成为多个凹形状的成型下顶模,突出成型竖架上部设置的成型气缸架,多个安置于成型气缸架上并与成型下顶模上多个凹形状一一对应的成型气缸,安装于每个成型气缸的活塞杆上且与所述凹形状匹配的成型上顶模,设置于成型上顶模侧面的辅助折弯凸头,并排设置于成型下顶模顶部的至少四个定位槽,以及设置于台面上的之字筋接料槽,其中,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之间的压合缝隙形成与之字筋形状匹配的多折曲线形状;所述成型气缸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由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向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之间输送钢丝原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化的骨架建材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钢丝骨架新型环保建材产品,简称钢骨架建材,是一种用钢丝编织成产品(砖、砌、板等)的“骨架”,然后填充相应自保温(或非自保温)材料,最后通过静压及微振动、低温复合干燥等物理技术成型的建材产品。
[0003] 现有技术中对钢骨架建材的各个工序都是分别各自进行,在初期产品试验阶段能够满足简单的生产要求,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独立的设备生产则不能满足钢骨架建材大规模批量化生产,需要设计专的生产线,基于自动化控制技术,来保证钢骨架建材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包括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的辅助生产线,与辅助生产线连接的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主生产线,以及用于控制辅助生产线的辅助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主生产线的主控制系统;
[0007] 所述主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供应输料系统、自动称重配料系统、两级搅拌混合系统、移动式布料系统、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前端搬移装置、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和后端搬移码垛装置;所述辅助生产线包括平布置的流水线输送装置,依次设置于流水线输送装置旁与其对接的布料焊接工位、修边工位、框体成型工位和之字筋焊接工位,与框体成型工位并排设置的之字筋成型工位,设置于布料焊接工位上的带布料架的往复式龙门焊机,为布料架提供钢丝原料的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设置于修边工位上的钢丝网修边机,设置于框体成型工位上的五面框成型机,设置之字筋成型工位上的之字筋成型机,为之字筋成型机提供钢丝原料的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以及设置于之字筋焊接工位上的框架焊接机;
[0008] 其中,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通过流水线输送装置从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加入,钢骨架建材的填充原料经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自动称重配料系统、两级搅拌混合系统处理后由移动式布料系统加入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与钢丝骨架复合成型,并在经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处理后制得钢骨架建材产品。
[0009] 具体地,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包括顶部带有输料进料口且底部带有输料出料口的大容积储料罐,安装于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进料口处的旋分离器,设置于旋风分离器底部的旋转供料器,与旋风分离器和旋转供料器均连接的输料脉冲除尘器,与输料脉冲除尘器连接的罗茨风机,设置于地面上的原料添加槽,以及连接于旋风分离器和原料添加槽之间的输送管道,其中,大容积储料罐的数量与填充原料的种类对应;所述输料出料口与自动称重配料系统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旋转供料器、输料脉冲除尘器和罗茨风机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0010] 所述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包括带有主配料出料口的主输送配料装置,以及多个带有副配料出料口并将副配料出料口连接于主输送配料装置上的副输送配料装置,其中,所述主输送配料装置和副输送配料装置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副输送配料装置上的副配料出料口以交错形式分布于主输送配料装置上,并且一个主输送配料装置的主配料进料口和多个副输送配料装置的副配料进料口与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
[0011] 具体地,所述主输送配料装置包括呈由低到高走向的主配料输送架,设置于主配料输送架高低两端的配料输送辊,用于驱动主配料输送架高端的配料输送辊的主配料驱动电机,绕接于两个配料输送辊上的主配料输送带,设置于主配料输送带两侧的围边,设置于主配料输送架上并对主配料输送带上侧支撑的主配料辅助辊,以及设置于主配料辅助辊轴部的重量传感器,其中,主配料驱动电机和重量传感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其主配料出料口位于主配料输送架高端,所述主配料输送架低端为与大容积储料罐对接的主配料进料口;所述副输送配料装置的结构与主输送配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0012] 具体地,所述两级搅拌混合系统包括带有一级搅拌进料口和一级搅拌出料口的双轴搅拌装置,其输送入口设置于一级搅拌出料口下并呈由低到高走向的槽型搅拌输送装置,连接于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的二级搅拌装置,分别设置于双轴搅拌装置、槽型搅拌输送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上的搅拌吸尘罩,以及通过管道与所有搅拌吸尘罩连接的搅拌除尘器,其中,所述一级搅拌进料口与自动称重配料系统连接;二级搅拌装置上设有二级搅拌进料口和二级搅拌出料口,该二级搅拌进料口位于所述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
[0013] 所述双轴搅拌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底部呈双弧形的搅拌斗,两个并排设置于搅拌斗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搅拌斗连接的搅拌轴,数个错位设置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斜向设置于搅拌杆上的叶片,设置于搅拌斗外并与搅拌轴连接的搅拌减速换向器,与搅拌减速换向器连接的搅拌电机,其进口外接供水源且其出口布设于搅拌斗上部的搅拌加水管,以及设置于搅拌加水管上的加水电机和流量计,其中,两个搅拌轴分别位于双弧形的两个中心,且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一级搅拌出料口位于搅拌轴一端的搅拌斗底部,所述一级搅拌进料口位于搅拌轴另一端的搅拌斗上部,所述搅拌吸尘罩位于搅拌斗上方;所述搅拌电机、加水电机和流量计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0014] 具体地,所述移动式布料系统包括并排于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设置的布料固定架,设置于布料固定架中部的布料支撑板,设置于布料支撑板上的布料斗设置于布料斗两侧面下部的布料滚轮,设置于布料斗两侧面上部的布料导轨,安置于布料固定架上并与布料导轨匹配的布料导轮,连接于布料斗后部并通过缸体连接座与布料支撑板连接的布料推动缸,设置于布料斗前部底面的布料口,设置于布料斗前部上侧的布料清扫刷,以及设置于布料斗内的强制下料搅拌器,其中,所述两级搅拌混合系统从布料固定架顶部并正对布料斗送料;所述布料斗沿布料导轨伸入/退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所述布料推动缸和强制下料搅拌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0015] 具体地,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包括与移动式布料系统并排设置的静压成型机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静压成型机架上的成型液压缸、成型液压压头和升降式成型模框,横向穿过静压成型机架下部且水平布置的成型移料导轨,通过导轮安置于成型移料导轨上并带有静压成型工位和成型下料工位的移料台,设置于移料台的静压成型工位上并与升降式成型模框配合成型的成型底模板,用于驱动移料台往复移动的移料推动缸,设置于静压成型机架下部并低于移料台的振动底座,开设于振动底座上的振动槽,安置于振动槽内并与移料台接触的振动块,均匀布设于振动块底部对其支撑的支撑缓冲件,横向设置于振动块下部的振动转轴,设置于振动转轴上并与振动块底部接触的振动凸轮,以及为振动转轴提供动的振动电机和振动减速器,其中,振动凸轮至少具有两个并且分布于振动块底部的不同位置,所述振动块的面积小于升降式成型模框的内框面积;所述移动式布料系统伸入成型液压压头和升降式成型模框之间进行布料,所述移料台的成型下料工位与前端搬移装置对接;所述成型液压缸、移料推动缸和振动电机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0016] 具体地,所述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包括内置有隔热层的隧道本体,设置于隧道本体内的输送内支架,设置于输送内支架顶侧和两侧的将隧道本体内空间分隔为位于下部的输送干燥空间和位于上部的加热循环空间的热能反射板,相对于输送干燥空间设置于热能反射板背后的加热装置,设置于隧道本体上部的进气口和排湿口,设置于加热循环空间内并与进气口连通的供气循环风机,位于隧道本体外部并与进气口和排湿口均连接的循环除湿系统,至少两个层叠方式安置于输送内支架上并沿隧道本体内空间走向的干燥输送机构,为干燥输送机构提供动力的干燥输送电机和干燥减速器,以及设置于隧道本体内用于检测相应状态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供气循环风机、循环除湿系统、干燥输送电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热能反射板与隧道本体两侧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使得输送干燥空间和加热循环空间形成内循环流道;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入口处通过干燥输送机构对接所述前端搬移装置,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出口处通过干燥输送机构对接所述后端搬移码垛装置;
[0017] 所述干燥输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内支架对应输送前口位置上和对应输送后口位置上的张紧机构,在输送前口位置上通过轴套与张紧机构连接的干燥输送从动辊,在输送后口位置上通过轴套与张紧机构连接的干燥输送主动辊,两条并排绕接在干燥输送从动辊和干燥输送主动辊上的干燥输送链条体,连接于两条干燥输送链条体的每一个对应节点之间的干燥输送连杆,扣接于每两个相邻干燥输送连杆上的不锈钢链板,设置于每个不锈钢链板上的数个透气孔,位于干燥输送链条体每一个节点处并与干燥输送连杆连接的干燥输送支撑导轮,横向设置于干燥输送链条体外侧的防偏导轮,设置于输送内支架侧面并与干燥输送支撑导轮和防偏导轮均匹配的L形支撑导条,以及分别设置于输送内支架上对应输送前口位置和对应输送后口位置且与输送面齐平的干燥输送过渡辊,其中,干燥输送主动辊接受来自干燥输送电机和干燥减速器的动力输入;所述干燥输送过渡辊分别与前端搬移装置和后端搬移码垛装置对接;
[0018] 所述循环除湿系统包括两端分别与排湿口和进气口连接的除湿管,包覆于除湿管上的保温层,依次连接于除湿管上的冷凝器、干燥器和排湿风机,以及与冷凝器连接的收集器,其中排湿风机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0019] 具体地,所述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包括平稳安置的调直下料机架,在调直下料机架上依次并排设置的调直进料导块、调直进料夹轮、旋转调直机构、下料牵引夹轮、下料出料导块和下料剪切机构,用于驱动下料牵引夹轮的下料牵引电机,与调直下料机架连接在下料剪切机构后向外延伸的出料保持槽,设置于出料保持槽上与其走向一致的标尺,安装于出料保持槽上并可沿其走向方向调节位置的且与下料剪切机构连接的下料感应器,以及设置于出料保持槽下的下料接料斗,开设于调直进料导块和下料出料导块上供钢丝穿过的钢丝导孔,以及设置于调直进料夹轮和下料牵引夹轮表面的过线槽;
[0020] 所述下料剪切机构包括设置于调直下料机架上与下料出料导块并排的下料剪切支架,设置于下料剪切支架内侧两侧呈竖向走向的下料剪切导槽,两端均安设于相应下料剪切导槽内且其下端带有刃口的下料剪切块,安装于下料剪切支架上并与下料剪切块连接的下料剪切气缸,以及位于下料剪切块下方并与下料出料导块紧贴设置的下料垫块;其中,所述下料牵引电机、下料感应器、旋转调直机构和下料剪切气缸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下料接料斗与布料架对接;
[0021] 所述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结构与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0022] 具体地,所述往复式龙门焊机包括安置于布料焊接工位上且主要由龙门架和设置于龙门架中部的焊接牙构成的龙门焊机本体,两根穿过龙门架且在焊接牙两侧平行并排布置的用于安置布料架的送料导轨,用于安置送料导轨的送料基架,固定于送料基架侧面并与布料架活动连接的定位夹持升降机构,以及沿送料导轨走向安置于送料基架下部的并与布料架活动连接的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其中,所述布料架在龙门架两侧的送料导轨上各布置两个并在控制下沿送料导轨移动,且在送料导轨中部位置接受来自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钢丝布料,所述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对应每个布料架各配置一个;所述龙门焊机本体、定位夹持升降机构和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布料架在送料导轨端部位置对接所述流水线输送装置;
[0023] 所述布料架包括通过导轮与送料导轨连接的呈矩形状的布料主框,安装在布料主框内的至少一个布料模框,设置于布料主框后部用于连接升降夹持推移机构的布料连接板,以及开设于布料主框两侧面的用于连接定位夹持升降机构的布料升降定位孔;
[0024] 所述布料模框包括两端均与布料主框连接的沿纵向走向的纵主撑条和沿横向走向的横主撑条,与纵主撑条连接的位于纵主撑条靠近端部位置的横辅撑条,与横主撑条连接的位于横主撑条靠近端部位置的纵辅撑条,间隔开设于纵主撑条、纵辅撑条、横主撑条和横辅撑条上的用于卡置钢丝的布料卡槽,凸出于纵主撑条或横主撑条设置并形成槽形卡口的布料卡片,卡置于所述布料卡片形成的卡口内的用于压住钢丝的布料压条,与布料主框可调式连接的端定位板,以及设置于纵辅撑条和横辅撑条两端的布料侧挡条,其中,所述焊接牙上开设有用于避开纵主撑条和纵辅撑条位置的缺口。
[0025] 具体地,所述钢丝网修边机包括安置于修边工位上的修边基架,水平设置于修边基架上的修边置物台,开设于修边置物台中部的呈方形的修边升降口,竖直设置于修边升降口的一对对或两对对角上的呈L形的修边定位导轨,安置于修边升降口内且其角分别与修边定位导轨的L形内角接触的修边升降块,安装于修边升降块侧面的与修边定位导轨并排的修边剪切上块,设置于修边升降口边缘并与修边剪切上块匹配的修边剪切下块,安置于修边基架内的修边驱动电机和修边减速器,与修边减速器传动连接的修边传动飞轮,连接于修边传动飞轮轴心并横向位于修边升降口下方的修边传动轴,安装于修边传动轴的修边传动轮盘,偏心设置于修边传动轮盘上的轮盘连接杆,以及一端铰接于轮盘连接杆上且另一端铰接于修边升降块底部的修边升降杆,其中,所述修边剪切上块的厚度与修边定位导轨厚度一致,所述修边升降块、修边剪切上块和修边定位导轨的截面拼接构成一个与修边升降口形状匹配的方形;所述修边驱动电机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修边置物台与流水线输送装置对接。
[0026] 具体地,所述五面框成型机包括安置于框体成型工位上的成型底架,通过成型立柱连接于成型底架上的成型顶架,设置于成型底架顶端中部的呈矩形状的成型支撑基板,一组设置于成型顶架上呈竖直方向走向的成型升降导杆,连接于成型升降导杆下端并与成型支撑基板匹配的成型压板,安置于成型顶架上并与成型压板连接的成型压板气缸,四个分别铰接于成型支撑基板四边的翻折挡块,安置于成型底架内并与成型翻折挡块背面铰接的翻折气缸,以及设置于成型支撑基板中部的成型定位销,其中,所述翻折气缸为四个,与翻折挡块一对一铰接;所述翻折气缸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成型底架上部与流水线输送装置对接。
[0027] 具体地,所述之字筋成型机包括上部为台面的成型架体,设置于成型架体后侧的成型竖架,多个并排设置于成型竖架下部且排列形成为多个凹形状的成型下顶模,突出成型竖架上部设置的成型气缸架,多个安置于成型气缸架上并与成型下顶模上多个凹形状一一对应的成型气缸,安装于每个成型气缸的活塞杆上且与所述凹形状匹配的成型上顶模,设置于成型上顶模侧面的辅助折弯凸头,并排设置于成型下顶模顶部的至少四个定位槽,以及设置于台面上的之字筋接料槽,其中,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之间的压合缝隙形成与之字筋形状匹配的多折曲线形状;所述成型气缸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由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向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之间输送钢丝原料。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 (1)本发明针对钢骨架建材生产的特点,专门设计了集输料、配料、混合、布料、成型、干燥和码垛为一体的自动化主生产线,和集切线下料、布料焊接、修边、框体成型、之字筋成型和之字筋焊接为一体的半自动辅助生产线,通过各个工序的衔接配合,定量、准确、高效、大批量地完成钢骨架建材的自动化生产过程,流程顺畅、衔接过渡紧密,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并且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易于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30] (2)本发明中原料供应输料系统结合钢骨架建材的各种颗粒状原材料的轻质特点,巧妙采用负压原理进行原料输送,将主要的输送部件集中在储料罐的小范围内,相比常规的皮带输送方式,极大地缩减了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成本,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并且采用旋风分离器和输料脉冲除尘器对原料进行二次分离净化,延长了罗茨风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旋转供料器保证稳定进料同时减少负压源溢漏损失造成输料动力降低的问题,达到高效输料的效果。
[0031] (3)本发明的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巧妙地将重量传感器设置于输送带的辅助辊上,实现了输送同时称重及感应计量的效果,快速高效,配合围边和防溅壳的设计,避免原料泄漏及杂物引入,保证输送原料的量稳定,并通过控制系统对所有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对主副配料驱动电机的控制,从而实现各种原料的准确输送计量。
[0032] (4)本发明的两级搅拌混合系统通过设计两级搅拌装置实现对钢骨架建材原料的充分混合,极大地提高了输料过程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度,并且保证搅拌混合后出料稳定,确保后续生产的钢骨架建材产品质量,同时保持了钢骨架建材生产线边搅拌边输送的方式,相比以往的搅拌设备提高了钢骨架建材生产效率。
[0033] (5)本发明的移动式布料系统采用定量的布料斗保证准确的下料量,利用强制下料搅拌器强制下料,并且可移动的布料斗方便均匀布料并方便加料,减小了钢骨架建材产品压制成型难度,提高生产出的钢骨架建材产品的标准性,同时配置的清扫刷还能在布料时对成型机相应部位进行清扫,方便后续压制过程。
[0034] (6)本发明的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基于现有的静压设备结构对混合原料和钢丝骨架进行静压复合成型,巧妙采用了底部振动式的设计,在静压同时产生微振动,促进混合原料在成型模块内均匀分散,大大提高了钢骨架建材产品的紧实致密度,保证了产品质量,并且移料台上的往复动作使得上框-布料-静压-出料四个过程形成完美循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5] (7)本发明的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利用热能反射板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集中向输送机构上发散,使钢骨架建材产品在干燥输送机构上传输的同时进行烘干,达到边输送边干燥的科学合理快速干燥效果,并且利用供气循环风机和内循环流道促进隧道本体内湿热空气循环流动,更容易带走产品上的水分,促进干燥效果,同时通过循环除湿系统降低隧道本体内湿度,提高干燥效果和热能利用效率。
[0036] (8)本发明通过配套的多个钢丝调直下料装置分别同时剪切下料不同长度的钢丝,为后续钢丝网的布料焊接以及之字筋成型提供了可靠且准确的原料基础,还通过旋转调直机构在下料牵引过程中反复改变钢丝本身的屈服挠度结合360°旋转实现钢丝调直,利用下料感应器定距测量并通过下料剪切机构实现钢丝的准确分切。
[0037] (9)本发明的布料架针对钢丝网框成型前的十字形平面钢丝网进行设计,通过布料模框准确进行钢丝布料,极大地方便了龙门焊机对钢丝网进行一次性多点位焊接,实现了钢丝网的快速焊接成型,而且可升降调节、可往复移动的布料架在龙门焊机上完美实现布料-焊接-退料的操作循环,极大地提高了钢丝网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且还可以通过调整布料模框实现不同型号的钢丝网的生产,扩展性强。
[0038] (10)本发明中龙门焊机的定位夹持升降机构通过布料定位气缸动作实现对布料架的定位夹持,通过布料升降气缸实现布料架的升降动作,升降夹持推移机构通过送料夹持气缸和夹持块实现与布料架的活动连接,并在需要时通过送料顶升气缸实现与布料架动作的避位操作,巧妙实现了布料架的布料-推移-焊接-退位的自动化生产循环,而且通过两个布料架的设计,大大节约了生产中的工序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快速生产的需求。
[0039] (11)本发明的钢丝网修边机巧妙设计了升降口位置的上下剪切结构进行钢丝网边缘毛刺的修剪,可针对钢丝网拐角处的两边缘一次性修边,方便快捷,并且巧妙利用了L形的修边定位导轨内角对修边升降块的升降动作进行有效稳定地保持,利用其外角对钢丝网边缘进行匹配定位,简化了设备构造,使同一部件实现多种用途,而且大大提高了剪切修边的效率,还利用飞轮对电机动能的保持,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
[0040] (12)本发明的五面框成型机巧妙采用翻折气缸推动翻折挡块对呈十字形的钢丝网的边缘翼进行折弯成型,并通过压板和支撑基板对钢丝网中部夹持保持,还采用定位销来卡置定位钢丝网,从而直接一次成型为五面框的基本形状,快捷方便,极大提高了钢丝网框的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0041] (13)本发明通过上下对应匹配的上下顶模实现之字筋形状的一次性折弯压制成型,并通过上下顶模宽度及定位槽的设计,实现了一次性准确成型多条之字筋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成型效率,并且巧妙设计的辅助折弯凸头结构解决了之字筋成型时具备弯曲过大的问题,保证了之字筋的准确成型。附图说明
[004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0043] 图2为辅助生产线的结构框图。
[0044] 图3为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5] 图4为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的另一种结构视图。
[0046] 图5为原料供应输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6为输料脉冲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7为自动称重配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8为主输送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9为两级搅拌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10为双轴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1为移动式布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2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3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4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中振动底座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56] 图15为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16为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中干燥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7为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8为往复式龙门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0060] 图19为布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20为定位夹持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2] 图21为升降夹持推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3] 图22为钢丝网修边机的结构示意图。
[0064] 图23为钢丝网修边机的升降口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65] 图24为五面框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66] 图25为之字筋成型机的成型下顶模的顶部侧视示意图。
[0067] 图26为之字筋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68] 图27为框架焊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70] 实施例
[0071] 如图1至图27所示,该自动化的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包括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的辅助生产线,与辅助生产线连接的用于生产钢骨架建材的主生产线,以及用于控制辅助生产线的辅助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主生产线的主控制系统;
[0072] 如图1所示,所述主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料供应输料系统1、自动称重配料系统2、两级搅拌混合系统3、移动式布料系统4、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5、前端搬移装置6、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7和后端搬移码垛装置8;如图2所示,所述辅助生产线包括水平布置的流水线输送装置10,依次设置于流水线输送装置旁与其对接的布料焊接工位31、修边工位32、框体成型工位33和之字筋焊接工位35,与框体成型工位并排设置的之字筋成型工位34,设置于布料焊接工位上的带布料架906的往复式龙门焊机9,为布料架提供钢丝原料的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11,设置于修边工位上的钢丝网修边机13,设置于框体成型工位上的五面框成型机14,设置之字筋成型工位上的之字筋成型机15,为之字筋成型机提供钢丝原料的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12,以及设置于之字筋焊接工位上的框架焊接机16;
[0073] 其中,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通过流水线输送装置从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加入,钢骨架建材的填充原料经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自动称重配料系统、两级搅拌混合系统处理后由移动式布料系统加入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与钢丝骨架复合成型,并在经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处理后制得钢骨架建材产品。所述流水线输送装置采用现有的可调节输送速率的输送带结构,所述主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均可采用现有的PLC控制系统,并可根据本发明记载的内容在相应位置匹配性配置感应开关和限位块以对各装置结构移动位置进行准确控制,其为现有成熟技术,本发明不再赘述。
[0074] 对于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结构,发明人对原有的由六个钢丝网拼接的钢丝骨架结构进行改进,采用一体式的框架结构来构成钢丝骨架,大大提高了钢丝骨架的结构强度。具体地,所述钢丝骨架由一体式五面体框21加盖网23、双一体式五面体框21拼接或双U型框拼接构成,且其内纵横交错地均布多条之字筋22。所述一体式五面体框21由十字形平面钢丝网沿其每个翼24内侧边缘翻折90°并焊接相邻翼的两侧边构成,所述十字形平面钢丝网包括数条并排且纵横交错地构成宽十字形的纵筋25和横筋26,以及连接于纵筋同一端部或横筋同一端部的端筋27,其中,连接于纵筋上的端筋与距该端筋最近的横筋之间的所有纵筋局部共同构成一个翼,连接于横筋上的端筋与距该端筋最近的纵筋之间的所有横筋局部也构成一个翼,在翼上还设有翼筋28。所述U型框由矩形平面钢丝网将其长边对应的两端均翻折90°构成,所述矩形平面钢丝网由数条并排且纵横交错布置的纵筋和横筋相互连接构成。如图3所示的由双一体式五面体框拼接构成的钢丝骨架的成型过程,通过相同的一体式五面体框进行拼接,可按图2所示的流水线框图结构实现,在前部工序仅需直接制作一体式五面体框即可,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工序流程和所使用的设备;如图4所示的由一体式五面体框加盖网拼接构成的钢丝骨架的成型过程,在制作一体式五面体框的基础上还需要单独一条流水线生产盖网,所述盖网为与一体式五面体框顶面缺口匹配的矩形平面钢丝网,该盖网流水线包括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矩形平面钢丝网的布料架、焊机(龙门焊机)和钢丝网修边机,可从图2所示的流水线上的一个框体成型工位处代替一个五面框成型机接入主流水线,从而实现整体钢丝骨架的流水线生产。
[0075]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原料供应输料系统1包括顶部带有输料进料口102且底部带有输料出料口103的大容积储料罐101,安装于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进料口处的旋风分离器104,设置于旋风分离器底部的旋转供料器105,与旋风分离器和旋转供料器均连接的输料脉冲除尘器106,与输料脉冲除尘器连接的罗茨风机107,设置于地面上的原料添加槽108,以及连接于旋风分离器和原料添加槽之间的输送管道109,其中,大容积储料罐的数量与填充原料的种类对应,例如某个配方的钢骨架建材需要5种填充原料,则配置对应的5个大容积储料罐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对每种填充原料进行单独的存放;所述输料出料口与自动称重配料系统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旋转供料器、输料脉冲除尘器和罗茨风机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为了使原料更容易在原料添加槽中汇集,所述原料添加槽的上端边缘处设有原料微振动器110;为了方便调节输送管道在负压吸料时的管口位置,在输送管道位于原料添加槽的一端还设有伸缩头111,该伸缩头由多个同轴设置的保持圈和包覆于保持圈上的柔性管壁构成。
[0076] 如图6所示,所述输料脉冲除尘器106包括独立于大容积储料罐安装的除尘罐体112,设置于除尘罐体一侧并与旋风分离器和旋转供料器均连接的除尘进气口113,设置于除尘罐体另一侧并与罗茨风机连接的除尘排气口114,设置于除尘罐体内的由除尘进气口向除尘排气口方向斜向并排布置的多个除尘过滤架115,安置于除尘过滤架上的除尘过滤板116,设置于除尘罐体底部的排尘口117,安装于排尘口上的排尘风机118,与排尘风机连接的收尘袋119,设置于每个除尘过滤架上的脉冲喷口120,与脉冲喷口连接的脉冲气管
121,设置于除尘罐体顶部并与所有脉冲气管均连接的压缩气源122,以及设置于每个脉冲气管上的脉冲控制器123,所述排尘风机和脉冲控制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为了提高除尘效果,所述罗茨风机的出口上也可配置收尘袋。
[0077] 如图7所示,所述自动称重配料系统2包括带有主配料出料口209的主输送配料装置210,以及多个带有副配料出料口202并将副配料出料口连接于主输送配料装置上的副输送配料装置201,其中,所述主输送配料装置和副输送配料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副输送配料装置上的副配料出料口以交错形式分布于主输送配料装置上,并且一个主输送配料装置的主配料进料口208和多个副输送配料装置的副配料进料口203与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出料口103一一对应连接,如需要5种填充原料,则配置一个主输送配料装置和四个副输送配料装置并分别与每个大容积储料罐的输料出料口一一对接。
[0078] 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主输送配料装置210包括呈由低到高走向的主配料输送架211,设置于主配料输送架高低两端的配料输送辊212,用于驱动主配料输送架高端的配料输送辊的主配料驱动电机213,绕接于两个配料输送辊上的主配料输送带214,设置于主配料输送带两侧的围边215,设置于主配料输送架上并对主配料输送带上侧支撑的主配料辅助辊216,设置于主配料辅助辊轴部的重量传感器217,以及安置于主配料输送架上的配料防护壳218,其中,主配料驱动电机和重量传感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其主配料出料口位于主配料输送架高端,所述主配料输送架低端为与大容积储料罐对接的主配料进料口;所述副输送配料装置的结构与主输送配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0079] 具体地,如图9所示,所述两级搅拌混合系统3包括带有一级搅拌进料口302和一级搅拌出料口303的双轴搅拌装置301,其输送入口设置于一级搅拌出料口下并呈由低到高走向的槽型搅拌输送装置304,连接于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的二级搅拌装置305,分别设置于双轴搅拌装置、槽型搅拌输送装置和二级搅拌装置上的搅拌吸尘罩306,以及通过管道与所有搅拌吸尘罩连接的搅拌除尘器307,其中,所述一级搅拌进料口与自动称重配料系统的主配料出料口209连接;二级搅拌装置上设有二级搅拌进料口308和二级搅拌出料口309,该二级搅拌进料口位于所述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所述搅拌除尘器307采用与输料脉冲除尘器106相同的结构。所述槽型搅拌输送装置的上输送面通过辅助辊组配置为呈平底V字形状的槽型,其V字两侧的角度不低于30°。
[0080] 如图10所示,所述双轴搅拌装置301包括上部敞口且底部呈双弧形的搅拌斗310,两个并排设置于搅拌斗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搅拌斗连接的搅拌轴311,数个错位设置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312,斜向设置于搅拌杆上的叶片313,设置于搅拌斗外并与搅拌轴连接的搅拌减速换向器314,与搅拌减速换向器连接的搅拌电机315,其进口外接供水源且其出口布设于搅拌斗上部的搅拌加水管316,以及设置于搅拌加水管上的加水电机317和流量计318,其中,两个搅拌轴分别位于双弧形的两个中心,且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一级搅拌出料口位于搅拌轴一端的搅拌斗底部,所述一级搅拌进料口位于搅拌轴另一端的搅拌斗上部,所述搅拌吸尘罩位于搅拌斗上方;所述搅拌电机、加水电机和流量计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为了提高搅拌加水管的加水能力和防尘性能,在所述搅拌加水管上还设有出水支管319,并在该出水支管上并排设置多个防尘喷头320。为了提高混合均匀度并方便出料,所述搅拌斗的两侧面由搅拌进料口朝搅拌排料口方向逐渐收窄。所述二级搅拌装置可以采用与双轴搅拌装置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普通搅拌装置结构。
[0081] 具体地,如图11所示,所述移动式布料系统4包括并排于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设置的布料固定架401,设置于布料固定架中部的布料支撑板402,设置于布料支撑板上的布料斗403,设置于布料斗两侧面下部的布料滚轮404,设置于布料斗两侧面上部的布料导轨405,安置于布料固定架上并与布料导轨匹配的布料导轮406,连接于布料斗后部并通过缸体连接座407与布料支撑板连接的布料推动缸408,设置于布料斗前部底面的布料口409,设置于布料斗前部上侧的布料清扫刷410,以及设置于布料斗内的强制下料搅拌器411,其中,所述两级搅拌混合系统的二级搅拌出料口309从布料固定架顶部并正对布料斗送料;所述布料斗沿布料导轨伸入/退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所述布料推动缸和强制下料搅拌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强制下料搅拌器采用两根并排布置的下料搅拌轴和多个规律布置于下料搅拌轴上的下料搅拌杆制成,并由受控制系统控制的电机驱动。
[0082] 具体地,如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包括与移动式布料系统的布料固定架401并排设置的静压成型机架50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静压成型机架上的成型液压缸502、成型液压压头503和升降式成型模框504,横向穿过静压成型机架下部且水平布置的成型移料导轨505,通过导轮安置于成型移料导轨上并带有静压成型工位和成型下料工位的移料台506,设置于移料台的静压成型工位上并与升降式成型模框配合成型的成型底模板507,用于驱动移料台往复移动的移料推动缸508,设置于静压成型机架下部并低于移料台的振动底座509,开设于振动底座上的振动槽510,安置于振动槽内并与移料台接触的振动块511,均匀布设于振动块底部对其支撑的支撑缓冲件512,横向设置于振动块下部的振动转轴513,设置于振动转轴上并与振动块底部接触的振动凸轮514,以及为振动转轴提供动力的振动电机515和振动减速器516,其中,所述振动转轴可配置多个,每个振动转轴上的振动凸轮至少具有两个并且分布于振动块底部的不同位置,所述振动块的面积小于升降式成型模框的内框面积,振动块可采用一个大块形式也可采用多个小块形式,不同位置的振动凸轮可采用错位形式,使振动底座表面产生的振动为起伏状;为了让振动块振动时连接稳定,在振动底座和振动块之间还可配置振动导向件,使振动块沿振动导向件动作,平稳振动;所述成型液压压头为生产钢骨架建材的专用压头,根据钢骨架建材的骨架框形状进行的匹配性设计,多个小压头对应骨架框的每一个格,所述升降式成型模框由液压装置或气缸驱动,受主控制系统统一控制;相应地,在成型底模板上也配置有与钢骨架建材的钢丝骨架结构对应的横槽和纵槽。所述移动式布料系统的布料斗403伸入成型液压压头和升降式成型模框之间进行布料,所述移料台的成型下料工位与前端搬移装置对接;所述成型液压缸、移料推动缸和振动电机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
[0083] 所述前端搬移装置6为微振动静压成型系统与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之间的过渡设备,用于将静压成型好的钢骨架建材中段产品输入干燥隧道;通过设置的主体支架、多层输送结构和提升结构进行过渡输送。
[0084] 具体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低温复合干燥隧道系统7包括内置有隔热层702的隧道本体701,设置于隧道本体内的输送内支架703,设置于输送内支架顶侧和两侧的将隧道本体内空间分隔为位于下部的输送干燥空间705和位于上部的加热循环空间706的热能反射板704,相对于输送干燥空间设置于热能反射板背后的加热装置707,设置于隧道本体上部的进气口708和排湿口709,设置于加热循环空间内并与进气口连通的供气循环风机710,位于隧道本体外部并与进气口和排湿口均连接的循环除湿系统711,至少两个层叠方式安置于输送内支架上并沿隧道本体内空间走向的干燥输送机构712,为干燥输送机构提供动力的干燥输送电机713和干燥减速器714,以及设置于隧道本体内用于检测相应状态的温度传感器715和湿度传感器716,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供气循环风机、循环除湿系统、干燥输送电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主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热能反射板与隧道本体两侧内壁之间具有间隙717,该间隙使得输送干燥空间和加热循环空间形成内循环流道;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可根据需求设置在相应的位置,并可设置多个;所述加热装置由电或/和天然气供能,并可根据能源使用情况自由切换。为了集中热能并提高热能利用效率,所述热能反射板朝向输送干燥空间的一侧配置为镜面,该热能反射板由SUS304不锈钢制成。为了减小热量从进出口散发,所述隧道本体两端还设有挡帘718,同时由于干燥输送机构为多层结构,为了保证正常的进出料输送,该挡帘采用多段形式,即针对每一层干燥输送机构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遮挡,遮挡位置从当层干燥输送机构顶部至当层输送面。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入口处通过干燥输送机构对接所述前端搬移装置,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出口处通过干燥输送机构对接所述后端搬移码垛装置;
[0085] 所述干燥输送机构712包括分别设置于输送内支架对应输送前口位置上和对应输送后口位置上的张紧机构720,在输送前口位置上通过轴套与张紧机构连接的干燥输送从动辊721,在输送后口位置上通过轴套与张紧机构连接的干燥输送主动辊722,两条并排绕接在干燥输送从动辊和干燥输送主动辊上的干燥输送链条体723,连接于两条干燥输送链条体的每一个对应节点之间的干燥输送连杆724,扣接于每两个相邻干燥输送连杆上的不锈钢链板725,设置于每个不锈钢链板上的数个透气孔,位于干燥输送链条体每一个节点处并与干燥输送连杆连接的干燥输送支撑导轮726,横向设置于干燥输送链条体外侧的防偏导轮727,设置于输送内支架侧面并与干燥输送支撑导轮和防偏导轮均匹配的L形支撑导条728,以及分别设置于输送内支架上对应输送前口位置和对应输送后口位置且与输送面齐平的干燥输送过渡辊729,其中,干燥输送主动辊接受来自干燥输送电机和干燥减速器的动力输入;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入口处通过干燥输送过渡辊对接所述前端搬移装置6,在所述隧道本体的出口处通过干燥输送过渡辊对接所述后端搬移码垛装置8;通过带透气孔的不锈钢链板提高了钢骨架建材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的均匀受热和水气散发,通过支撑导轮和L形支撑导条的配合保证了对大量钢骨架建材产品在输送时的有效支撑,通过防偏导轮保证输送方向稳定。
[0086] 所述循环除湿系统711包括两端分别与排湿口和进气口连接的除湿管730,包覆于除湿管上的保温层731,依次连接于除湿管上的冷凝器732、干燥器733和排湿风机734,以及与冷凝器连接的收集器735,其中排湿风机与主控制系统连接。该种形式主要是为了防止隧道本体内湿度较大时降低干燥蒸发的效果,通过收集器将湿热空气析出的水分回收利用,可用于其他工序,并通过除湿管上的保温层减少循环过程中的热能散失,还将除湿后还保留一定温度的空气送入隧道本体内,提高热能利用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上还设有干燥器733,该干燥器主要用于对外部进气的除湿,避免环境湿度较大时向隧道本体内引入新风增加内部湿度。
[0087] 所述后端搬移码垛装置8通过对应多层的输送结构对接隧道本体出口处的干燥输送机构的干燥输送过渡辊,使干燥后的钢骨架建材产品能够在出料后错位排布便于后端搬移,通过对应配置的机械手夹持机构将钢骨架建材产品在置物底板上码垛成堆,之后可根据情况用叉车搬移到成品库入库或装车拉入建筑工地使用,十分方便。
[0088] 具体地,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11包括平稳安置的调直下料机架1101,在调直下料机架上依次并排设置的调直进料导块1102、调直进料夹轮1103、旋转调直机构1120、下料牵引夹轮1104、下料出料导块1105和下料剪切机构1110,用于驱动下料牵引夹轮的下料牵引电机1106,与调直下料机架连接在下料剪切机构后向外延伸的出料保持槽1107,设置于出料保持槽上与其走向一致的标尺1108,安装于出料保持槽上并可沿其走向方向调节位置的且与下料剪切机构连接的下料感应器1109,以及设置于出料保持槽下的下料接料斗1116,开设于调直进料导块和下料出料导块上供钢丝穿过的钢丝导孔1117,以及设置于调直进料夹轮和下料牵引夹轮表面的过线槽;所述调直进料夹轮和下料牵引夹轮均是采用一对轮的形式设置,以保持对钢丝的夹持效果,并且其中的一个轮可配置为可升降调节形式,从而来匹配不同直径的钢丝进料,实现稳固夹持。
[0089] 所述下料剪切机构1110包括设置于调直下料机架上与下料出料导块并排的下料剪切支架1111,设置于下料剪切支架内侧两侧呈竖向走向的下料剪切导槽1112,两端均安设于相应下料剪切导槽内且其下端带有刃口的下料剪切块1113,安装于下料剪切支架上并与下料剪切块连接的下料剪切气缸1114,以及位于下料剪切块下方并与下料出料导块紧贴设置的下料垫块1115;其中,所述下料牵引电机、下料感应器、旋转调直机构和下料剪切气缸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下料接料斗与布料架对接。
[0090] 所述旋转调直机构1120包括安装于调直下料机架上位于调直进料夹轮和下料牵引夹轮之间并保持一定间距的两个调直支撑轴座1121,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调直支撑轴座转动连接的调直旋转架1122,设置于调直旋转架侧面上的调直皮带槽1123,安置于调直下料机架内并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调直旋转架上的调直皮带槽连接的调直电机1124,以及横向安置于调直旋转架上的多个带槽的调直块1125,其中,所有调直块槽向相对地错位布置,所述调直旋转架两端部均设有过线孔1126,所述调直电机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调直块可配置为螺钉连接形式,通过螺钉的松紧度配合相应垫片来调节该调直块的径向位置,从而改变所形成的波浪线过线面的弯曲度,实现对软硬不同的钢丝的应用匹配。
[0091] 所述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12的结构与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11的结构相同。
[0092] 具体地,如图18至图21所示,所述往复式龙门焊机9包括安置于布料焊接工位上且主要由龙门架和设置于龙门架中部的焊接牙构成的龙门焊机本体901,两根穿过龙门架且在焊接牙两侧平行并排布置的用于安置布料架的送料导轨902,用于安置送料导轨的送料基架903,固定于送料基架侧面并与布料架活动连接的定位夹持升降机构904,以及沿送料导轨走向安置于送料基架下部的并与布料架活动连接的升降夹持推移机构905,其中,所述布料架906在龙门架两侧的送料导轨上各布置两个并在控制下沿送料导轨移动,且在送料导轨中部位置接受来自第一钢丝调直下料装置的钢丝布料,所述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对应每个布料架各配置一个;所述龙门焊机本体、定位夹持升降机构和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布料架在送料导轨端部位置对接所述流水线输送装置。
[0093] 如图19所示,所述布料架906包括通过导轮907与送料导轨连接的呈矩形状的布料主框908,安装在布料主框内的至少一个布料模框909,设置于布料主框后部用于连接升降夹持推移机构的布料连接板910,以及开设于布料主框两侧面的用于连接定位夹持升降机构的布料升降定位孔911;
[0094] 所述布料模框909包括两端均与布料主框连接的沿纵向走向的纵主撑条912和沿横向走向的横主撑条914,与纵主撑条连接的位于纵主撑条靠近端部位置的横辅撑条915,与横主撑条连接的位于横主撑条靠近端部位置的纵辅撑条913,间隔开设于纵主撑条、纵辅撑条、横主撑条和横辅撑条上的用于卡置钢丝的布料卡槽916,凸出于纵主撑条或横主撑条设置并形成槽形卡口的布料卡片917,卡置于所述布料卡片形成的卡口内的用于压住钢丝的布料压条918,与布料主框可调式连接的端定位板919,以及设置于纵辅撑条和横辅撑条两端的布料侧挡条920,其中,所述焊接牙上开设有用于避开纵主撑条和纵辅撑条位置的缺口。该布料模框用于排布十字形平面钢丝网的纵筋、横筋、端筋和翼筋,具体来说,所有横主撑条的中部和横辅撑条通过其上平行配置的卡槽安置钢丝网的纵筋,横主撑条的两个端部位置通过其上平行配置的卡槽安置钢丝网上的纵向翼筋和端筋,纵向方向的两个端定位板用于定位纵筋的长度和位置,横向方向的侧挡条用于定位纵向的翼筋和端筋的长度和位置,横筋、横向的翼筋和端筋按相同方式布设;当所有筋布设好后,通过压条可将这些筋稳定地保持在布料模框上,以便于后续的焊接。
[0095] 如图20所示,所述定位夹持升降机构904包括设置于送料导轨外侧与送料基架连接的布料升降固定架921,设置于布料升降固定架上部呈竖直走向的布料升降导杆922,与布料升降导杆活动套接的布料升降活动架923,安置于布料升降固定架上并与布料升降活动架连接的布料升降气缸924,设置于布料升降活动架上的布料定位安装块925,设置于布料定位安装块上的布料定位气缸926,以及设置于布料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布料定位卡块927,其中,所述布料定位卡块与布料升降定位孔卡接;
[0096] 如图21所示,所述升降夹持推移机构905包括设置于送料基架上并沿送料导轨方向走向的推移导轨928,安置于推移导轨上的推移活动架929,安置于基架下部的用于驱动推移活动架的推移动作机构930,安置于推移活动架上呈竖直方向走向的送料顶升导轨931,与送料顶升导轨连接的且水平布置的呈L形的送料夹持安装板932,安置于推移活动架上并与送料夹持安装板连接的送料顶升气缸933,安置于送料夹持安装板上呈水平方向动作的送料夹持气缸934,以及设置于送料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与送料夹持安装板边缘配合夹持的送料夹持块935,其中,所述送料夹持块与送料夹持安装板边缘用于夹持所述布料架上的布料连接板;所述布料升降气缸、布料定位气缸、送料顶升气缸、送料夹持气缸和推移动作机构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对龙门架的单侧来说,紧贴龙门架的送料导轨位置为焊接内侧,远离龙门架的送料导轨端部位置为回架外侧,焊接内侧和回架外侧之间为布料中部;第一个布料架在布料中部进行布料,第二个布料架在回架外侧等待,第一个布料架布料后,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将其推向焊接内侧利用龙门焊机进行相应焊接,同时第二个布料架在升降夹持推移机构作用下移至布料中部后进行布料,第一个布料架焊接同时在第二个布料架上进行钢丝布料,在第二个布料架布料完成后松开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并由定位夹持升降机构将第二个布料架夹持升起,且升降夹持推移机构下降,在送料导轨上提供避位空间;在第一个布料架完成焊接后由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将其退回到回架外侧,以便将焊接好的钢丝网取下并放置在流水线输送装置上,然后由定位夹持升降机构将第二个布料架降在送料导轨上,升降夹持推移机构升起并再次夹持住第二个布料架将其推送至焊接内侧进行焊接,实现布料-推移-焊接-退位的动作循环。
[0097] 具体地,如图22和图23所示,所述钢丝网修边机13包括安置于修边工位上的修边基架1301,水平设置于修边基架上的修边置物台1302,开设于修边置物台中部的呈方形的修边升降口1303,竖直设置于修边升降口的一对对角或两对对角上的呈L形的修边定位导轨1304,安置于修边升降口内且其角分别与修边定位导轨的L形内角接触的修边升降块1305,安装于修边升降块侧面的与修边定位导轨并排的修边剪切上块1306,设置于修边升降口边缘并与修边剪切上块匹配的修边剪切下块1307,安置于修边基架内的修边驱动电机
1308和修边减速器1309,与修边减速器传动连接的修边传动飞轮1310,连接于修边传动飞轮轴心并横向位于修边升降口下方的修边传动轴1311,安装于修边传动轴的修边传动轮盘
1312,偏心设置于修边传动轮盘上的轮盘连接杆1313,以及一端铰接于轮盘连接杆上且另一端铰接于修边升降块底部的修边升降杆1314,其中,所述修边剪切上块的厚度与修边定位导轨厚度一致,所述修边升降块、修边剪切上块和修边定位导轨的截面拼接构成一个与修边升降口形状匹配的方形;所述修边驱动电机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修边置物台与流水线输送装置对接。优选为在修边升降口的两对对角位置配置修边定位导轨,即在修边升降口方形的四个角部均竖直设置截面呈L形的修边定位导轨,通过一个修边定位导轨或两两修边定位导轨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钢丝网多个部分的对应定位修边,有效扩展了修边应用范围。
[0098] 具体地,如图24所示,所述五面框成型机14包括安置于框体成型工位上的成型底架1401,通过成型立柱1402连接于成型底架上的成型顶架1403,设置于成型底架顶端中部的呈矩形状的成型支撑基板1404,一组设置于成型顶架上呈竖直方向走向的成型升降导杆1405,连接于成型升降导杆下端并与成型支撑基板匹配的成型压板1406,安置于成型顶架上并与成型压板连接的成型压板气缸1407,四个分别铰接于成型支撑基板四边的翻折挡块
1408,安置于成型底架内并与成型翻折挡块背面铰接的翻折气缸1409,以及设置于成型支撑基板中部的成型定位销1410,其中,所述翻折气缸为四个,与翻折挡块一对一铰接;所述翻折气缸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成型底架上部与流水线输送装置对接。为了提高成型定位销的定位效果,该成型定位销可配置多个,如在成型基板中部排列为矩形的4个,并且在所述成型压板底部还开设有与成型定位销匹配的避孔1411。为了提高成型压板升降的平稳性,在所述成型顶架上还设有成型护架1412,该成型护架端部设有套接于成型升降导杆上的成型护筒1413。通过该五面框成型机可以将上一工序生产好的十字形平面钢丝网一次翻折成型为一体式五面体框,最后再将翻折后的相邻翼边焊接固定即可。对于翼边的焊接,可以在该五面框成型机上相应位置配置点焊机,在翻折成型完成后进行焊接,也可以在后续之字筋焊接工序中之字筋一同焊接固定。
[0099] 具体地,如图25和图26所示,所述之字筋成型机15包括上部为台面的成型架体1501,设置于成型架体后侧的成型竖架1502,多个并排设置于成型竖架下部且排列形成为多个凹形状1510的成型下顶模1503,突出成型竖架上部设置的成型气缸架1504,多个安置于成型气缸架上并与成型下顶模上多个凹形状一一对应的成型气缸1505,安装于每个成型气缸的活塞杆上且与所述凹形状匹配的成型上顶模1506,设置于成型上顶模侧面的辅助折弯凸头1507,并排设置于成型下顶模顶部的至少四个定位槽1509,以及设置于台面上的之字筋接料槽1508,其中,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分别呈倒置和正置的三角形状,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之间的压合缝隙形成与之字筋形状匹配的多折曲线形状,为了匹配钢丝折弯后的变形曲度,在靠后排列的成型上下顶模侧面设置为曲面,该曲面的具体参数由钢丝本身强度和之字筋的弯曲间隔决定;所述成型气缸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由第二钢丝调直下料装置向成型上顶模和成型下顶模之间输送钢丝原料。对于辅助折弯凸头,在第一个成型上顶模的左右两侧个配置一个,其他上顶模仅右侧配置一个,通过辅助折弯凸头的设计,有效提高了之字筋成型时弯曲处的折弯效果,并避免了钢丝前部折弯时后部过度翘起导致后部无法折弯的情况,十分巧妙。
[0100] 如图27所示,所述框架焊接机16包括安置于之字筋焊接工位上的焊接架体1601,设置于焊接架体上的焊接导轨1602,安设于焊接导轨上的可移动的焊接定位模板1603,安置于焊接架体上并与焊接定位模板连接的焊接推移气缸1604,与定位模板侧面活动连接的之字筋定位杆1605,通过柱体设置于焊接架体上的焊接顶架1606,以及设置于焊接顶架上并与焊接定位模板对应的升降焊接头机构1607,其中,所述焊接推移气缸和升降焊接头机构均与辅助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焊接定位模板与流水线输送装置对接。使用时将一体式五面体框放在焊接架体上,移动焊接定位模板将一体式五面体框定位固定,根据之字筋定位杆位置安置之字筋,再通过升降焊接头机构将框体和之字筋焊接固定,最终制成钢丝骨架。
[010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