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发动机 / 热机 / 内燃机 / 曲轴 / 曲柄销 / 空气压缩机装置

空气压缩机装置

阅读:410发布:2021-09-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空气压缩机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 压缩机 装置,该空气压缩机装置包含一盒体,其内部装设有一可藉由电源启动而产生空气压 力 的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具有一可供 活塞 体进行往复式运动的汽缸,该汽缸与提供 马 达固定的主架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该汽缸顶部的出气端设有一与汽缸压缩室相连通的气孔,于汽缸顶部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该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通孔,一 阀 座被 弹簧 的弹 张力 所推挤,迫使 阀座 完全紧密 接触 于该通孔处,且因阀座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相紧密接触,而能产生出极良好的气密效果,尤其是在高温情况下可避免阀座的接触面 熔化 而造成气密性不佳。,下面是空气压缩机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空气压缩机装置,其包括有一盒体,该盒体内部装设有一藉由电源启动而产生空气压的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具有一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及一提供达固定的主架体,该主架体固定空气压缩机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带动一活塞体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使汽缸内的压缩空气被推送进入空气压缩机的储气座内,于储气座上设有多个与储气座相连通的歧管,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压缩机将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及提供马达固定的主架体采用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该汽缸顶部的出气端设有一与汽缸压缩室相连通的气孔,且汽缸顶部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该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通孔,一座被弹簧的弹张力所推挤,迫使阀座完全紧密接触于通孔处,使阀座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相紧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一上盖体、一下座体所组合而成,于上盖体外观面设有一启动及停止空气压缩机作用的开关、一供使用者观看压力表的透视窗口、多个进气孔及多个可供排气的透气孔,上盖体内具有多个隔板及以多个隔板相分隔而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下座体内具有多个隔板及以多个隔板相分隔而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上盖体及下座体所设的容置空间于上盖体及下座体相组装结合时为相对应的相同空间,上盖体及下座体所设的多个隔板为左右相反的排列设置,而空气压缩机及压力表分隔容置在上盖体及下座体内的隔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板,包含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该前侧板及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为两组相对的侧板,在二相邻的侧板上各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所述进气孔及所述透气孔,进气孔设置在前侧板上,而透气孔则设置在左侧板上,后侧板凹设有一缺口;前述下座体内的多个隔板包含有一长隔板、一短隔板、一斜隔板、一倒L型隔板及一横隔板,该长隔板是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短隔板是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并连接斜隔板的前端,而斜隔板的末端向右侧板偏斜一度并直线延伸使末端靠近于右侧板,倒L型隔板具有一长边及一短边,平行于右侧板的短边前端与斜隔板末端相连接,而短边末端连接该平行于前侧板的长边一端,该短边及长边的垂直连接处设有一弧边,长边另一端延伸至左侧板,且靠近于左侧板的长边上设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透气孔;前述前侧板、长隔板、左侧板、倒L型隔板、斜隔板及短隔板框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纳空气压缩机,前述前侧板及左侧板所设的进气孔及透气孔使该容置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贯通,且在前侧板的进气孔前侧及长隔板、短隔板之间设有一平行于前侧板的下弧缘板,于下座体内面设置有一导流,该导流块具有一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板,其包含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该前侧板及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为两组相对的侧板,在二相邻的侧板上各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进气孔及透气孔,该进气孔设置在前侧板上,透气孔设置在右侧板上,后侧板凹设有一缺口;前述上盖体的多个隔板是包含有一长隔板、一短隔板、一斜隔板及一正L型隔板,该长隔板是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短隔板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并连接斜隔板的前端,而斜隔板的末端向左侧板偏斜一角度并直线延伸使末端靠近于左侧板,正L型隔板具有一长边及一短边,该平行于左侧板的短边前端与斜隔板末端相连接,而短边末端连接该平行于前侧板的长边一端,该短边及长边的垂直连接处设有一弧边,而长边另一端延伸至右侧板,且靠近于右侧板的长边上是设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透气孔;前述前侧板、长隔板、右侧板、正L型隔板、斜隔板及短隔板框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纳空气压缩机,前述前侧板及右侧板所设的进气孔及透气孔使该容置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贯通,且在前侧板的进气孔前侧及长隔板、短隔板之间设有一平行于前侧板的上弧缘板,于上盖体内面设置有一导流块,该导流块具有一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含括有马达、传动用的小齿轮、与小齿轮相啮接的大齿轮、具有曲柄销的重量旋转盘及散热用途的散热扇叶等;前述主架体具有二分隔开的轴孔,其中一轴孔固定一前端具有小齿轮的马达,而马达后端设有前述的散热扇叶,且马达外周缘凹设有相对应的缺口,前述大齿轮上结合重量旋转盘,该重量旋转盘上设有一轴杆及前述曲柄销,该轴杆一端穿过大齿轮并枢接于另一轴孔处所设的轴承的孔内,而曲柄销的一端枢接于活塞体的末端,活塞体顶端的活塞头具有一进气口,该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接;而主架体上的二轴孔的左、右二侧设有导流孔,其轴向地将散热扇叶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导入,且主架体两侧边缘及下缘设有一呈圆型的集周壁,该集风周壁与前述安置有轴承的轴孔之间具有多个放射状排列的斜扇叶片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叶将外部空气由盒体前侧板所设的进气孔导入并通过相组装结合的下弧缘板、上弧缘板所共同框围的导风通口,使外部空气导入容置空间中,且下座体及上盖体内面所设的导流块抵触于马达缺口处的外表面,使导流块的斜面直接引导空气气流至马达缺口处,并由缺口处进入马达内部将高温气流导出;空气气流依循着盒体的短隔板、斜隔板引导至主架体的集风周壁,并进入放射状排列的斜扇叶片体以螺旋向气流导入,将轴承及动力机构进行散热,且主架体的导流孔同时轴向地将空气气流导入,该空气气流依循相组装结合的下座体的倒L型隔板的短边、弧边及长边及上盖体内的正L型隔板的短边、弧边及长边,将空气气流顺畅地引导至被结合在主架体上的汽缸处,其中一空气气流的路径被引导至汽缸外围,另一空气气流的路径经由活塞体顶端所设的进气口进入汽缸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压缩室顶部的出气端具有一顶壁,该顶壁具有前述气孔贯通至汽缸上方的储气座,且汽缸顶壁一体成型包覆有前述金属顶座,其上端为一顶触部,而金属顶座外周缘凸设有一外环垣,其被汽缸顶壁所采用的塑料材质完全包覆一体成型,而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所述通孔,该通孔及气孔使汽缸的压缩室与储气座的内空部相连通;前述阀座置放在前述金属顶座上的顶触部的通孔上端,且阀座上具有一顶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顶壁的气孔及金属顶座内部形成的通孔,该气孔及通孔的纵向深度大于前述阀座的纵向厚度,而做为一副储压室,该副储压室允许相等于副储压室容积的压缩空气存在汽缸压缩室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呈矩形状的顶盖,其上端设有一旋转钮,而在顶盖中心段往下延伸一圆筒柱,于圆筒柱上往外延伸有多个相间隔的凸环垣,而顶盖与凸环垣之间形成有多个凹陷状环槽,该圆筒柱具有一底端缘,于底端缘往圆筒柱内心更形成一凸状的压制部,该压制部具有一顶面;多个密封环套设于前述圆筒柱上的环槽;前述顶盖相对应结合于前述储气座上,借着转动旋转钮让顶盖相当牢固被卡定结合于储气座上;前述弹簧的一端置放在阀座上,另一端则抵于顶盖圆筒柱上的凸环垣。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顶部的出气端具有一顶壁,该顶壁往外平延伸一顶翼垣,该顶翼垣上设有二相对应的嵌板,其末端设有二相对应被反折的嵌夹体,该嵌夹体的内侧与嵌板二者间形成一容纳槽,且汽缸的顶壁形成有一往上延伸的圆柱状连接部,其外周边侧设有一环槽可套设一密封环,于连接部内部形成有一与顶壁、压缩室相连通的前述气孔,且连接部上侧的平台面一体成型包覆有金属顶座,其往上延伸有一凸垣,该凸垣上端为顶触部,而金属顶座外周缘凸设有一外环垣,其可被汽缸顶壁所采用的塑料材质完全包覆一体成型,而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及气孔让汽缸的压缩室与储气座的内空部相连通,让汽缸所压缩完成的压缩空气由此输出并直接进入储气座的内空部;一端具有开口及内空部之筒柱状储气座,该储气座的开口处向四周扩展一扩增垣,该扩增垣上设有二相对应的嵌板,且嵌板上垂直延伸出一侧挡板,该侧挡板末端反向垂直延伸一短翼板,该短翼板、侧挡板与嵌板间乃框围形成一容槽,而储气座内里面在中心段往下延伸一圆筒柱,于圆筒柱外围设有一凸环垣,该凸环垣与圆筒柱间形成有凹陷状环槽,该环槽容纳前述弹簧,前述圆筒柱套入于前述弹簧的另一端且让其座落于环槽内;借由旋转储气座使储气座的扩增垣的嵌板结合于前述汽缸的顶翼垣上所设的嵌夹体中,即嵌板容置于容纳槽中,而嵌板被容置于容槽内且被侧挡板所阻挡,使储气座固被活动式结合于汽缸上。

说明书全文

空气压缩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习知以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空气压缩机,其包含有一储气座和一可供活塞体进行往复式运动的汽缸,该汽缸顶部的出气口设置有一,该阀门介于汽缸与储气座之间,由于汽缸为塑料材质所制成,因此活塞体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时所产生的热能易造成汽缸变形,使得汽缸顶部的出气口的接触部易产生出较为不平坦、不平滑的接触平面,而容易在长期启闭的动作情况下产生气密效果差,因此直接会影响到压缩机的活塞体在汽缸室内进行往复运动时的速率,亦即无法提升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压缩效能,且当活塞体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时,其所产生的高温热能会累积在盒体中而无法快速散热释放出盒体外,亦即无法让空气压缩机运作所产生的热能快速降低,而欠缺使用安全性。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空气压缩机装置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密性较佳,且使用安全性高的空气压缩机装置。
[0004]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空气压缩机装置,其包括有一盒体,该盒体内部装设有一藉由电源启动而产生空气压的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具有一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及一提供达固定的主架体,该主架体固定空气压缩机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带动一活塞体在汽缸内作往复运动,使汽缸内的压缩空气被推送进入空气压缩机的储气座内,于储气座上设有多个与储气座相连通的歧管,该空气压缩机将提供活塞体运作的汽缸及提供马达固定的主架体设计成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该汽缸顶部的出气端设有一与汽缸压缩室相连通的气孔,且汽缸顶部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该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通孔,一阀座弹簧的弹张力所推挤,迫使阀座完全紧密接触于通孔处,使阀座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相紧密接触。
[0006] 所述盒体由一上盖体、一下座体所组合而成,于上盖体外观面设有一启动及停止空气压缩机作用的开关、一供使用者观看压力表的透视窗口、多个进气孔及多个可供排气的透气孔,上盖体内具有多个隔板及以多个隔板相分隔而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下座体内具有多个隔板及以多个隔板相分隔而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上盖体及下座体所设的容置空间于上盖体及下座体相组装结合时为相对应的相同空间,上盖体及下座体所设的多个隔板为左右相反的排列设置,而空气压缩机及压力表分隔容置在上盖体及下座体内的隔板之间。
[0007] 所述下座体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板,包含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该前侧板及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为两组相对的侧板,在二相邻的侧板上各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所述进气孔及所述透气孔,进气孔设置在前侧板上,而透气孔则设置在左侧板上,后侧板凹设有一缺口;前述下座体内的多个隔板包含有一长隔板、一短隔板、一斜隔板、一倒L型隔板及一横隔板,该长隔板是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短隔板是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并连接斜隔板的前端,而斜隔板的末端向右侧板偏斜一度并直线延伸使末端靠近于右侧板,倒L型隔板具有一长边及一短边,平行于右侧板的短边前端与斜隔板末端相连接,而短边末端连接该平行于前侧板的长边一端,该短边及长边的垂直连接处设有一弧边,长边另一端延伸至左侧板,且靠近于左侧板的长边上设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透气孔;前述前侧板、长隔板、左侧板、倒L型隔板、斜隔板及短隔板框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纳空气压缩机,前述前侧板及左侧板所设的进气孔及透气孔使该容置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贯通,且在前侧板的进气孔前侧及长隔板、短隔板之间设有一平行于前侧板的下弧缘板,于下座体内面设置有一导流,该导流块具有一斜面。
[0008] 所述上盖体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板,其包含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该前侧板及后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为两组相对的侧板,在二相邻的侧板上各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进气孔及透气孔,该进气孔设置在前侧板上,透气孔设置在右侧板上,后侧板凹设有一缺口;前述上盖体的多个隔板是包含有一长隔板、一短隔板、一斜隔板及一正L型隔板,该长隔板是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短隔板由前侧板开始朝后侧板方向纵向延伸并连接斜隔板的前端,而斜隔板的末端向左侧板偏斜一角度并直线延伸使末端靠近于左侧板,正L型隔板具有一长边及一短边,该平行于左侧板的短边前端与斜隔板末端相连接,而短边末端连接该平行于前侧板的长边一端,该短边及长边的垂直连接处设有一弧边,而长边另一端延伸至右侧板,且靠近于右侧板的长边上是设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透气孔;前述前侧板、长隔板、右侧板、正L型隔板、斜隔板及短隔板框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纳空气压缩机,前述前侧板及右侧板所设的进气孔及透气孔使该容置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贯通,且在前侧板的进气孔前侧及长隔板、短隔板之间设有一平行于前侧板的上弧缘板,于上盖体内面设置有一导流块,该导流块具有一斜面。
[0009] 所述动力机构含括有马达、传动用的小齿轮、与小齿轮相啮接的大齿轮、具有曲柄销的重量旋转盘及散热用途的散热扇叶等;前述主架体具有二分隔开的轴孔,其中一轴孔固定一前端具有小齿轮的马达,而马达后端设有前述的散热扇叶,且马达外周缘凹设有相对应的缺口,前述大齿轮上结合重量旋转盘,该重量旋转盘上设有一轴杆及前述曲柄销,该轴杆一端穿过大齿轮并枢接于另一轴孔处所设的轴承的孔内,而曲柄销的一端枢接于活塞体的末端,活塞体顶端的活塞头具有一进气口,该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接;而主架体上的二轴孔的左、右二侧设有导流孔,其轴向地将散热扇叶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导入,且主架体两侧边缘及下缘设有一呈圆型的集周壁,该集风周壁与前述安置有轴承的轴孔之间具有多个放射状排列的斜扇叶片体。
[0010] 所述散热扇叶将外部空气由盒体前侧板所设的进气孔导入并通过相组装结合的下弧缘板、上弧缘板所共同框围的导风通口,使外部空气导入容置空间中,且下座体及上盖体内面所设的导流块抵触于马达缺口处的外表面,使导流块的斜面直接引导空气气流至马达缺口处,并由缺口处进入马达内部将高温气流导出;空气气流依循着盒体的短隔板、斜隔板引导至主架体的集风周壁,并进入放射状排列的斜扇叶片体以螺旋向气流导入,将轴承及动力机构进行散热,且主架体的导流孔同时轴向地将空气气流导入,该空气气流依循相组装结合的下座体的倒L型隔板的短边、弧边及长边及上盖体内的正L型隔板的短边、弧边及长边,将空气气流顺畅地引导至被结合在主架体上的汽缸处,其中一空气气流的路径被引导至汽缸外围,另一空气气流的路径经由活塞体顶端所设的进气口进入汽缸内部。
[0011] 所述汽缸压缩室顶部的出气端具有一顶壁,该顶壁具有前述气孔贯通至汽缸上方的储气座,且汽缸顶壁一体成型包覆有前述金属顶座,其上端为一顶触部,而金属顶座外周缘凸设有一外环垣,其被汽缸顶壁所采用的塑料材质完全包覆一体成型,而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所述通孔,该通孔及气孔使汽缸的压缩室与储气座的内空部相连通;前述阀座置放在前述金属顶座上的顶触部的通孔上端,且阀座上具有一顶面。
[0012] 前述顶壁的气孔及金属顶座内部形成的通孔,该气孔及通孔的纵向深度大于前述阀座的纵向厚度,而做为一副储压室,该副储压室允许相等于副储压室容积的压缩空气存在汽缸压缩室内。
[0013] 一呈矩形状的顶盖,其上端设有一旋转钮,而在顶盖中心段往下延伸一圆筒柱,于圆筒柱上往外延伸有多个相间隔的凸环垣,而顶盖与凸环垣之间形成有多个凹陷状环槽,该圆筒柱具有一底端缘,于底端缘往圆筒柱内心更形成一凸状的压制部,该压制部具有一顶面;多个密封环套设于前述圆筒柱上的环槽;前述顶盖相对应结合于前述储气座上,借着转动旋转钮让顶盖相当牢固被卡定结合于储气座上;前述弹簧的一端置放在阀座上,另一端则抵于顶盖圆筒柱上的凸环垣。
[0014] 所述汽缸顶部的出气端具有一顶壁,该顶壁往外平延伸一顶翼垣,该顶翼垣上设有二相对应的嵌板,其末端设有二相对应被反折的嵌夹体,该嵌夹体的内侧与嵌板二者间形成一容纳槽,且汽缸的顶壁形成有一往上延伸的圆柱状连接部,其外周边侧设有一环槽可套设一密封环,于连接部内部形成有一与顶壁、压缩室相连通的前述气孔,且连接部上侧的平台面一体成型包覆有金属顶座,其往上延伸有一凸垣,该凸垣上端为顶触部,而金属顶座外周缘凸设有一外环垣,其可被汽缸顶壁所采用的塑料材质完全包覆一体成型,而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及气孔让汽缸的压缩室与储气座的内空部相连通,让汽缸所压缩完成的压缩空气由此输出并直接进入储气座的内空部;一端具有开口及内空部之筒柱状储气座,该储气座的开口处向四周扩展一扩增垣,该扩增垣上设有二相对应的嵌板,且嵌板上垂直延伸出一侧挡板,该侧挡板末端反向垂直延伸一短翼板,该短翼板、侧挡板与嵌板间乃框围形成一容槽,而储气座内里面在中心段往下延伸一圆筒柱,于圆筒柱外围设有一凸环垣,该凸环垣与圆筒柱间形成有凹陷状环槽,该环槽容纳前述弹簧,前述圆筒柱套入于前述弹簧的另一端且让其座落于环槽内;借由旋转储气座使储气座的扩增垣的嵌板结合于前述汽缸的顶翼垣上所设的嵌夹体中,即嵌板容置于容纳槽中,而嵌板被容置于容槽内且被侧挡板所阻挡,使储气座固被活动式结合于汽缸上。
[0015] 采用是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装置是于内部装设有一可藉由电源启动而产生空气压力的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及提供马达固定的主架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该汽缸顶部的出气端设有一与汽缸压缩室相连通的气孔,于汽缸顶部一体成型包覆金属顶座,该金属顶座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相贯通的通孔,阀座被弹簧的弹张力所推挤,迫使阀座完全紧密接触于该通孔处,且因阀座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相紧密接触,而能产生出极良好的气密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装置所设置的汽缸顶部内部形成的气孔及金属顶座内部形成的通孔,该气孔及通孔可做为一副储压室。当活塞体上冲行程到上死点时,虽然活塞头的顶端面抵于汽缸压缩室顶部的顶壁,但由于副储压室的存在可允许相等于副储压室容积的压缩空气存在汽缸压缩室内,此种设计不仅可让活塞体因阻力减少而更增加运作的顺畅性以外,充气过程中也同时可对被充气物保持在安全的压力值范围内,具有使用安全性。
[0017] 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装置所设置的盒体包含有一上盖体及一下座体,该上盖体内所设的一呈90度弯折的正L型隔板与相对应的下座体的倒L型隔板相结合,使空气压缩机进行运转所产生的空气气流是依循相组装结合的上盖体内的正L型隔板的短边、弧边及长边及下座体的倒L型隔板的短边、弧边及长边,将空气气流顺畅地引导至被结合在主架体上的汽缸处,其中一空气气流的路径可被引导至汽缸外围,让汽缸能够拥有较佳的散热效果,而另一空气气流的路径可经由活塞体顶端所设的进气口进入汽缸内部,让汽缸内部所产生的热能快速降低,可提升打气速度,而极具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装置的立体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及压力表被内置于盒体的局部剖面组装示意及散热导流示意图;
[0020] 图3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机立体图;
[0021] 图4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机剖视平面图;
[0022] 图5 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 图6 本实用新型另一空气压缩机的立体分解图;
[0024] 图7 本实用新型另一空气压缩机的剖视平面图;
[0025]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 1上盖体 101透视窗口 102开关
[0027] 11前侧板 110进气孔 12后侧板
[0028] 121缺口 13左侧板 14右侧板
[0029] 140透气孔 15长隔板 16短隔板
[0030] 17斜隔板 18正L型隔板 180透气孔
[0031] 181长边 182短边 183弧边
[0032] 191导流块 192斜面 193上弧缘板
[0033] 194导风通口 2下座体 21前侧板
[0034] 210进气孔 22后侧板 221缺口
[0035] 23左侧板 230透气孔 24右侧板
[0036] 25长隔板 26短隔板 27斜隔板
[0037] 28倒L型隔板 280透气孔 281长边
[0038] 282短边 283弧边 291导流块
[0039] 292斜面 293下弧缘板 294导风通口
[0040] 3主架体 30轴孔 301轴承
[0041] 31导流孔 32集风周壁 33斜扇叶片体
[0042] 34马达 340缺口 35小齿轮
[0043] 36大齿轮 37重量旋转盘 371轴杆
[0044] 372曲柄销 38活塞体 380进气口
[0045] 381活塞头 39散热扇叶 4汽缸
[0046] 40内圆周壁 41顶壁 42气孔
[0047] 43压缩室 44金属顶座 440通孔
[0048] 441外环垣 442顶触部 45顶翼垣
[0049] 450嵌板 451嵌夹体 452容纳槽
[0050] 46连接部 460平台面 461环槽
[0051] 47密封环 48金属顶座 480通孔
[0052] 481外环垣 482凸垣 483顶触部
[0053] 51阀座 511顶面 52弹簧
[0054] 6储气座 61内空部
[0055] 62、63、64、65歧管
[0056] 7顶盖 71旋转钮 72圆筒柱
[0057] 721凸环垣 722环槽 73底端缘
[0058] 74压制部 741顶面 75密封环
[0059] 8储气座 80环槽 81开口
[0060] 82内空部 83、84歧管 85扩增垣
[0061] 850容槽 851嵌板 852侧挡板
[0062] 853短翼板 86圆筒柱 87凸环垣
[0063] 91压力表 92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65]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压缩机装置,包括有一盒体,该盒体内部装设有一空气压缩机如图3所示,该空气压缩机具有一可提供活塞体38运作的汽缸4及一可提供马达34固定的主架体3,该主架体3可固定空气压缩机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含括有马达34、传动用途的小齿轮35、与小齿轮35相啮接的大齿轮36、具有曲柄销372的重量旋转盘37及散热用途的散热扇叶39等。藉由马达34驱动空气压缩机的动力机构而使活塞体38的活塞头381可在汽缸4的内圆周壁40内进行往复式压缩动作,被压缩的空气则可经由气孔42推移阀座51来进行压缩弹簧52,使被压缩的空气可进入储气座6内,于储气座6上还设有多个与储气座6相连通的歧管62、63、64、65,其可分别连接至不同性质、功能的对象,歧管62可连结一软管(图中未示出),歧管63连结一压力表91,歧管64则装设一安全阀92。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结构特征在于:汽缸4及提供马达34固定的主架体3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该汽缸4顶部的出气端设有一与汽缸4压缩室43相连通的气孔42,于汽缸
4顶部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44,该金属顶座44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42相贯通的通孔440,一阀座51被弹簧52的弹张力所推挤,迫使阀座51完全紧密接触于该通孔440处,且因阀座51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44相紧密接触,而能产生出极良好的气密效果。
[0066]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是由一上盖体1、一下座体2所组合而成,于上盖体1外观面设有一启动及停止空气压缩机作用的开关102、一供使用者观看压力表91的透视窗口101、多个进气孔110及多个可供排气的透气孔140,而上盖体1内具有多个隔板及以多个隔板相分隔而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下座体2,其内具有多个隔板及以多个隔板相分隔而设有至少一容置空间,上盖体1及下座体2所设的容置空间于上盖体1及下座体2相组装的结合状态时是为相对应的相同空间,上盖体1及下座体2所设的多个隔板为左右相反的排列设置,而空气压缩机及压力表91分隔稳定地容置在上盖体1及下座体2内的隔板之间。
[0067] 本实用新型的下座体2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板,其包含有前侧板21、后侧板22、左侧板23及右侧板24,该前侧板21及后侧板22、左侧板23及右侧板24分别为两组相对的侧板,在二相邻的侧板上各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进气孔210及可供排气的透气孔230,于本实施例中,该进气孔210设置在前侧板21上,而透气孔
230则设置在左侧板23上,后侧板22凹设有一缺口221;前述多个隔板包含有一长隔板25、一短隔板26、一斜隔板27、一倒L型隔板28及一横隔板,该长隔板25是由前侧板21开始朝后侧板22方向纵向延伸,短隔板26是由前侧板21开始朝后侧板22方向纵向延伸并连接斜隔板27的前端,而斜隔板27的末端向右侧板24偏斜一角度并直线延伸使末端略近于右侧板24,倒L型隔板28具有一长边281及一短边282,该平行于右侧板24的短边282前端与斜隔板27末端相连接,而短边282末端连接该平行于前侧板21的长边281一端,该短边282及长边281之垂直连接处设有一具流畅感的弧边283,而长边281另一端延伸至左侧板23,且靠近于左侧板23的长边281上设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透气孔280;前述前侧板21、长隔板25、左侧板23、倒L型隔板28、斜隔板27及短隔板26框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其可作为容纳空气压缩机的空间,前述前侧板21及左侧板23所设的进气孔210及透气孔230可作为该容置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贯通的功用,且在前侧板21的进气孔210前侧及长隔板25、短隔板26之间设有一平行于前侧板21的下弧缘板293,于下座体2内面设置有一导流块291,该导流块291具有一斜面292。
[0068] 上盖体1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板,其包含有前侧板11、后侧板12、左侧板13及右侧板14,该前侧板11及后侧板12、左侧板13及右侧板14分别为两组相对的侧板,在二相邻的侧板上各设置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进气孔110及可供排气的透气孔140,于本实施例中,该进气孔110设置在前侧板11上,而透气孔140则设置在右侧板14上,后侧板12凹设有一缺口121;前述多个隔板包含有一长隔板15、一短隔板16、一斜隔板17及一正L型隔板18,该长隔板15由前侧板11开始朝后侧板12方向纵向延伸,短隔板16由前侧板11开始朝后侧板12方向纵向延伸并连接斜隔板17的前端,而斜隔板
17的末端向左侧板13偏斜一角度并直线延伸使末端略近于左侧板13,正L型隔板18具有一长边181及一短边182,该平行于左侧板13的短边182前端与斜隔板17末端相连接,而短边182末端连接该平行于前侧板11的长边181一端,该短边182及长边181的垂直连接处设有一具流畅感的弧边183,而长边181另一端延伸至右侧板14,且靠近于右侧板14的长边181上设有完全贯穿的多个相间隔排列的透气孔180;前述前侧板11、长隔板15、右侧板14、正L型隔板18、斜隔板17及短隔板16框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其可作为容纳空气压缩机的空间,前述前侧板11及右侧板14所设的进气孔110及透气孔140可作为该容置空间与外部空气相贯通之功用,且在前侧板11的进气孔110前侧及长隔板15、短隔板16之间设有一平行于前侧板11的上弧缘板193,于上盖体1内面设置有一导流块191,该导流块
191具有一斜面192,该斜面192的功能相同于前述导流块291的斜面292。
[0069] 请参阅图3所示,前述空气压缩机所设的主架体3具有二分隔开的轴孔,其中一轴孔可固定一前端具有小齿轮35的马达34,而马达34后端设有前述散热用途的散热扇叶39,且马达34外周缘凹设有相对应的缺口340,而前述大齿轮36上结合重量旋转盘37,该重量旋转盘37上设有一轴杆371及前述曲柄销372,该轴杆371一端穿过大齿轮36并枢接于另一轴孔30处所设的轴承301的孔内,而曲柄销372的一端则枢接于活塞体38的末端,活塞体38顶端的活塞头381具有一进气口380(可同时参考图7),此时,该小齿轮35与大齿轮36相啮接。而主架体3上的二轴孔30的左、右二侧设有导流孔31,其可轴向地将散热扇叶39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导入,且主架体3两侧边缘及下缘设有一呈圆型的集风周壁
32,该集风周壁32与前述安置有轴承301的轴孔30之间具有多个放射状排列的斜扇叶片体33,其可利于螺旋向气流导入并可作为该轴承301散热的作用。藉由马达34运转之后,小齿轮35会带动大齿轮36,使得活塞体38可在汽缸4内进行往复式压缩动作,而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进入储气座6内。
[0070]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如图3至图5所示,汽缸4可一体地或是利用连接技术来结合在该主架体3上呈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状态,于汽缸4压缩室43顶部的出气端具有一顶壁41,该顶壁41具有一气孔42可贯通至汽缸4上方的储气座6,且汽缸4顶壁41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44,其上端为一顶触部442,而金属顶座44外周缘凸设有一外环垣441,其可被汽缸4顶壁41所采用的塑料材质完全包覆一体成型而不会有产生松动或脱落的潜在缺失,而金属顶座44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42相贯通的通孔440,该通孔440及气孔42可让汽缸4的压缩室43与储气座6的内空部61相连通;一阀座51可被置放在前述金属顶座44上的顶触部442的通孔440上端,且阀座51上具有一顶面511,如图5所示。前述顶壁41的气孔42及金属顶座44内部形成的通孔440,该气孔42及通孔440的纵向深度大于前述阀座51的纵向厚度,使其可做为一副储压室。一呈矩形状的顶盖7(可参考图
3及图5),其上端设有一旋转钮71,而在顶盖7中心段往下延伸一圆筒柱72,于圆筒柱72上往外延伸有多个相间隔的凸环垣721,而顶盖7与凸环垣721之间则形成有多个凹陷状环槽722,该圆筒柱72具有一底端缘73,于底端缘73往圆筒柱72内部中心内心更形成一凸状的压制部74,该压制部74具有一顶面741;多个密封环75可套设于前述圆筒柱72上的环槽722。前述顶盖7可相对应结合于前述储气座6上,如图4所示,借着转动旋转钮71让顶盖7相当牢固被卡定结合于储气座6上,不会有松脱之虞。前述压制部74的顶面741与阀座51的顶面511二者之间的距离D(如图5所示)可做为控制压缩空气的出风量大小及控制噪音大小的作用,当距离D变大的时候代表压缩空气的出风量较大,同时也代表产生的噪音较大,反之当距离D变小的时候则代表压缩空气的出风量较小,但也代表产生的噪音较小,因此可依实际需要而做不同的设计。而压制部74的顶面741与阀座51的顶面
511二者之间的距离D可藉由从圆筒柱72的底端缘73算起直至顶面741间的长度变化来决定,当距离D被设计为较大时,压制部74的长度则被缩短,如此即可让出风量变大,而当距离D被设计为较小时,则可将压制部74的长度增长,如此即可让出风量变小,但噪音同时也变小。一弹簧52的一端可置放在前述阀座51上,而另一端则抵于顶盖7的圆筒柱72上的凸环垣721。
[0071] 本实用新型藉由设置阀座51于通孔440处做为启闭空气的进出,在尚未开启空气压缩机进行灌气时,该阀座51被弹簧52的弹张力所推挤,迫使阀座51完全紧密接触于通孔440处(可参考图5),且因阀座51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44相紧密接触,该金属顶座44的顶触部442为相当平滑的顶平面而能产生出极良好的气密效果。
[0072] 由于本实用新型汽缸4顶壁41内部的气孔42及金属顶座44的通孔440可做为一副储压室,当活塞体38上冲行程到上死点时,虽然活塞头381的顶端面抵于汽缸4压缩室43顶部的顶壁41(可参考图7),但由于副储压室的存在可允许相等于副储压室容积的压缩空气存在汽缸4压缩室43内,此种设计不仅可让活塞体38因阻力减少而更增加运作的顺畅性以外,充气过程中也同时可对被充气物保持在安全的压力值范围内,具有使用安全性。
[0073] 请参考图2,其为空气压缩机、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结的压力表91被内置于盒体时的组装示意及散热导流示意图,该空气压缩机的马达34后端的散热扇叶39进行圆周旋转时,该散热扇叶39是可将外部空气由盒体前侧板21、11所设的进气孔210、110导入并通过相组装结合的下弧缘板293、上弧缘板193所共同框围的导风通口294、194,使外部空气更顺畅地导入容置空间中避免产生乱流,且下座体2及上盖体1内面所设的导流块291、191可抵触于马达34缺口340处(可同时参考图3的外表面),使导流块291、191的斜面292、192可直接引导空气气流至马达34缺口340处,并由缺口340处进入马达34内部将高温气流导出,使马达34因具有散热作用而不容易积热毁损,而可延长马达34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空气气流是可依循着盒体的短隔板26、16、斜隔板27、17引导至主架体3的集风周壁32,并进入放射状排列的斜扇叶片体33以螺旋向气流导入,将轴承301及动力机构进行散热的作用,且主架体3的导流孔31可同时轴向地将空气气流导入,该空气气流可依循相组装结合的下座体2的倒L型隔板28的短边282、弧边283及长边281及上盖体1内的正L型隔板18的短边182、弧边183及长边181,将空气气流顺畅地引导至被结合在主架体3上的汽缸4处,其中一空气气流的路径可被引导至汽缸4外围,让汽缸4能够拥有较佳的散热效果,而另一空气气流的路径可经由活塞体38顶端所设的进气口380进入汽缸4内部,让汽缸4内部所产生的热能快速降低,最后该导入的空气气流可再经由下座体2的左侧板
23、倒L型隔板28的长边281及与下座体2相组装结合的上盖体1的右侧板14、正L型隔板18之长边181上所设的透气孔230、280及140、180导出。
[007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不同实施例系可如图6至图8所示,空气压缩机的汽缸4顶部的出气端具有一顶壁41,该顶壁41往外水平延伸一顶翼垣45,该顶翼垣45上设有二相对应之嵌板450,其末端设有二相对应被反折之嵌夹体451,该嵌夹体451之向内侧与嵌板450二者间形成一容纳槽452,且汽缸4之顶壁41系形成有一往上延伸之圆柱状连接部46,其外周边侧设有一环槽461可套设一密封环47,于连接部46内部亦形成有一与顶壁41、压缩室43相连通的气孔42,且连接部46上侧之平台面460系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48,其系往上延伸有一凸垣482,该凸垣482上端为一顶触部483,而金属顶座48外周缘凸设有一外环垣481,其可被汽缸4顶壁41所采用之塑料材质完全包覆一体成型而不会有产生松动或脱落的潜在缺失,而金属顶座48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42相贯通的通孔480,该通孔480及气孔42可让汽缸4的压缩室43与储气座8的内空部82相连通,让汽缸4所压缩完成的压缩空气由此输出并直接进入储气座8的内空部82;一阀座51可被置放在前述金属顶座48上的顶触部483的通孔480上端。前述顶壁41的气孔42及金属顶座48内部形成的通孔480,该气孔42及通孔480的纵向深度是大于前述阀座51的纵向厚度,而可做为一副储压室。
[0075] 一端具有开口81及内空部82的筒柱状储气座8,该储气座8的开口81处向四周扩展一扩增垣85,该扩增垣85上设有二相对应的嵌板851,且嵌板851上垂直延伸出一侧挡板852,该侧挡板852末端反向垂直延伸一短翼板853,该短翼板853、侧挡板852与嵌板851间乃框围形成一容槽850,而储气座8内里面在中心段往下延伸一圆筒柱86,于圆筒柱
86外围设有一凸环垣87,该凸环垣87与圆筒柱86之间形成有凹陷状环槽80,该环槽80可容纳前述弹簧52,譬如在实施例图7中的弹簧52,前述圆筒柱86恰可套入于前述弹簧52的另一端且让其座落于环槽80内。储气座8上还设有多个与储气座8相连通的歧管83、84,其可分别连接至不同性质、功能之对象,歧管83可连结一软管图中未示出,歧管84则装设一安全阀92,如图6所示。
[0076]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藉由旋转储气座8使储气座8的扩增垣85的嵌板851可快速地进入并结合于前述汽缸4的顶翼垣45上所设的嵌夹体451中,即嵌板851容置于容纳槽452中,而嵌板450亦可被容置于容槽850内且被侧挡板852所阻挡而不会继续旋转前进,如此使储气座8相当牢固被结合于汽缸4上,此汽缸4与储气座8为活动式结合。
[0077] 综观前论,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特征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装置,该空气压缩机装置包含一盒体,其内部装设有一可藉由电源启动而产生空气压力的空气压缩机,该空气压缩机具有一可供活塞体38进行往复式运动的汽缸4,该汽缸4及提供马达34固定的主架体3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结构,该汽缸4顶部的出气端设有一与汽缸4压缩室43相连通的气孔42,于汽缸4顶部一体成型包覆有一金属顶座44,该金属顶座44内部形成有一与气孔42相贯通的通孔440,一阀座51被弹簧52的弹张力所推挤,迫使阀座51完全紧密接触于该通孔440处,且因阀座51与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顶座44相紧密接触,而能产生出极良好的气密效果,尤其是在高温之下避免阀座51的接触面熔化而造成气密性不佳。
[0078]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