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

阅读:32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油底壳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贮存 发动机 的机油的能够提高强度且减少 辐射 声的 油底壳 。在将平坦部(41)与 侧壁 部(42)连接的弯曲部(43),没有形成有加强肋,设置了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设置在平坦部(41)上的第一加强肋(51)与设置在侧壁部(42)上的第二加强肋(52)在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不连接。,下面是油底壳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油底壳,其贮存发动机的机油,上述油底壳的特征在于:包括:
平坦部,其以沿大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平坦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肋;
弯曲部,其与上述平坦部的周缘部平滑地连接;以及
侧壁部,其连接在上述弯曲部的与平坦部相反的一侧且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侧壁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肋,
上述弯曲部具有在表面上没有设置有加强肋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
上述第一加强肋与上述第二加强肋在上述非加强肋形成区域互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加强肋形成为栅格状,
上述第二加强肋是多个呈直线状的肋,多个上述肋沿上述侧壁部的表面在大致铅垂方向上互相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动机是多个气缸配置成一列的多气缸发动机,
在上述发动机的气缸体的下侧,以延伸至气缸列方向的两端的方式设置有油底壳,上述平坦部具有自上述气缸体的下端开始算的距离互不相等的多个平坦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动机是多个气缸配置成一列的多气缸发动机,
在上述发动机的气缸体的下侧,以延伸至气缸列方向的两端的方式设置有油底壳,上述平坦部具有自上述气缸体的下端开始算的距离互不相等的多个平坦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平坦部和上述侧壁部设置有肋高度比其它加强肋高的上述第一加强肋和上述第二加强肋,上述平坦部和上述侧壁部位于上述发动机的与曲轴输出侧相反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平坦部和上述侧壁部设置有肋高度比其它加强肋高的上述第一加强肋和上述第二加强肋,上述平坦部和上述侧壁部位于上述发动机的与曲轴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曲部的上述非加强肋形成区域向外侧弯曲而形成为凸形。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曲部的一部分朝向油底壳的内侧弯曲而形成为凹形,上述弯曲部还具有在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三加强肋的加强肋形成区域,
上述第三加强肋从上述第二加强肋延伸设置,并且上述第三加强肋与上述第一加强肋连接。

说明书全文

油底壳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贮存发动机的机油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0002] 迄今为止,为了提高油底壳的强度,在油底壳的外侧的表面上设置加强肋,其中,上述油底壳用于贮存发动机的机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所述的技术,在树脂制油底壳中,通过在油底壳的内外表面的底壁部及侧壁部上连续设置的栅格状的加强肋,从而谋求减少由树脂制油底壳的振动引发的噪声和防止由油底壳的热引起的应变。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132445号公报发明内容
[0005]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然而,本公开的发明人所研讨的结果是,即便是专利文献1中的产品,其伴随着发动机工作时油底壳所发生的变形而产生的辐射声依然大,由此了解到还有改善的余地。
[0007]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贮存发动机的机油的既能提高强度又能减少辐射声的油底壳。
[0008]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构成为,在将平坦部与侧壁部连接的弯曲部上设置了非加强肋形成区域,在非加强肋形成区域,没有形成有加强肋,并且,设置在平坦部的多个第一加强肋与设置在侧壁部的多个第二加强肋不连接。
[0010] 即,这里所公开的油底壳是贮存发动机的机油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坦部,其以沿大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平坦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肋;弯曲部,其与上述平坦部平滑地连接;以及侧壁部,其连接在上述弯曲部的与平坦部相反的一侧且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侧壁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肋,上述弯曲部具有在表面上没有设置有加强肋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上述第一加强肋与上述第二加强肋在上述非加强肋形成区域互不连接。
[0011] 根据本构成方式,由于在弯曲部设置有非加强肋形成区域,因此抑制发动机工作时整个油底壳发生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辐射声。
[0012]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为,上述第一加强肋形成为栅格状,上述第二加强肋是多个呈直线状的肋,多个上述肋沿上述侧壁部的表面在大致铅垂方向上互相并排设置。
[0013] 根据本构成方式,用第一加强肋能够提高平坦部的加强效果,并且第二加强肋既能提高侧壁部的加强效果又能提高模具成形性。
[0014] 优选为,一方式中,上述发动机是多个气缸配置成一列的多气缸发动机,在上述发动机的气缸体的下侧,以延伸至气缸列方向的两端的方式设置有油底壳,上述平坦部具有自上述气缸体的下端开始算的距离互不相等的多个平坦区域。
[0015] 根据本构成方式,通过设置从平坦部的气缸体下端开始算的距离不相等的多个平坦区域,从而能够提供结合发动机布局来紧凑地贮存机油的油底壳。此外,在各个平坦区域形成有第一加强肋,由此平坦部的强度得以提高。
[0016] 此外,优选为,在上述平坦部和上述侧壁部设置有肋高度比其它加强肋高的上述第一加强肋和上述第二加强肋,上述平坦部和上述侧壁部位于上述发动机的与曲轴输出侧相反的一侧。
[0017] 根据本构成方式,利用肋高度高的加强肋,能够适当地抑制:油底壳的与曲轴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发生变形。
[0018] 优选为,在一方式中,上述弯曲部的上述非加强肋形成区域向外侧弯曲而形成为凸形。
[0019] 根据本构成方式,通过在弯曲部中的向外侧弯曲而形成为凸形的部分上设置第一加强肋与第二加强肋不连接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油底壳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辐射声。
[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构成方式下,优选为,上述弯曲部的一部分朝向油底壳的内侧弯曲而形成为凹形,上述弯曲部还具有在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三加强肋的加强肋形成区域,上述第三加强肋从上述第二加强肋延伸设置,并且上述第三加强肋与上述第一加强肋连接。
[0021] 根据本构成方式,能够提高油底壳的强度,并且能够提高油底壳的成形性。
[0022] -发明的效果-
[0023]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由于在弯曲部设置非加强肋形成区域,因此,抑制在发动机工作时油底壳整体发生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辐射声。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安装有发动机的车辆的简要俯视图,该发动机具有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
[0025] 图2是图1的II-II线的部分简要剖视图。
[0026] 图3是从后方左下侧观察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的立体图。
[0027] 图4是从后方右下侧观察的图3的油底壳的立体图。
[0028] 图5是从后方下侧观察的图3的油底壳的立体图。
[0029] 图6是从左侧观察的图3的油底壳的主视图。
[0030] 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0031] 图8是沿图5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0032] 图9是用图3的符号IX示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0033] 图10是用图3的符号X示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0034] 图11是用图3的符号XI示出的部分的放大图。
[0035] 图12是示出油底壳的前侧的侧壁部的辐射能的频率依赖性的图表。
[0036] 图13是示出油底壳的后侧的侧壁部的辐射能的频率依赖性的图表。
[0037] 图14是示出油底壳的下侧的平坦部的辐射能的频率依赖性的图表。
[0038] 图15是示出油底壳的左侧的侧壁部的辐射能的频率依赖性的图表。
[0039] -符号说明-
[0040] 1-发动机;4-油底壳;10-发动机主体;11-气缸体;11a-气缸体主体;11b-梯型车架;26-曲轴;41-平坦部;411-第一平坦区域(平坦区域);412-第二平坦区域(平坦区域);413-第三平坦区域(平坦区域);42-侧壁部;43-弯曲部;43a-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b-加强肋形成区域;51-第一加强肋;51f-大型第一加强肋;52-第二加强肋;52f-大型第二加强肋;53-第三加强肋;53f-大型第三加强肋;100-车辆;F-L字形加强肋;H51-(第一加强肋的)高度;P51-(第一加强肋的)间距;W51-(第一加强肋的)粗度;
H52-(第二加强肋的)高度;P52-(第二加强肋的)间距;W52-(第二加强肋的)粗度;HF-(L字形加强肋的)高度;PF-(L字形加强肋的)间距;WF-(L字形加强肋的)粗度;T41-(平坦部的)厚度;T42-(侧壁部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是本质上的示例而已,并没有对本公开、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加以制限的意图。
[0042] (第一实施方式)
[0043] <车辆和方向>
[0044] 图1是安装了发动机1的车辆100的前侧部分的简要俯视图,发动机1中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图2是图1的发动机主体10的沿II-II线的部分剖视图。
[0045] 车辆100构成为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式的车辆(FF车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并不限于应用于FF车辆,其还能够应用于安装在FR车辆、MR车辆、RR车辆等车辆上的发动机中。
[0046] 在本说明书中,方向是以静置在路面上的车辆100为基准的。即,“前后方向”是如图1所示的与车辆100的前后方向相同的方向。“左右方向”是如图1所示的与车辆100的车宽方向相同的方向。此外,如后所述,发动机1是以“横置方式”安装的,假设发动机1的曲轴的输出侧(与变速器连结的连结侧)为右侧、曲轴的输出侧的相反侧为左侧。“水平方向”是指相对于路面来说是水平的方向,其是包括“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概念。“上下方向”是垂直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上下方向”与相对于路面来说是铅直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有时称为“铅垂方向”。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大致水平方向”或“大致铅垂方向”分别包括相对于路面而言完全水平或完全铅垂的方向,它们是允许从完全水平或完全铅垂的方向开始在±15°左右的范围内倾斜的概念。
[0048] <发动机>
[0049] 安装在车辆100上的发动机1是多气缸内燃机。具体而言,这里所公开的发动机1是直列四气缸式汽油发动机。发动机1是以气缸列方向与左右方向大致一致的“横置方式”安装的。
[005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并不限于应用于直列四气缸汽油发动机,其也可以应用于单气缸发动机或其它多气缸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中。此外,发动机的安装方式并不限于横置方式,发动机还可以以纵置方式安装。而且,并不限于应用于FF车辆,而是还可以应用于FR车辆、MR车辆、RR车辆等车辆中。
[0051] 如图1所示,发动机1包括发动机主体10。如图2所示,发动机主体10具有气缸体11和设置在气缸体11的上侧的图外的气缸盖。而且,在发动机主体10的外壁上安装有包括多个辅机50在内的各种部件。
[0052] 如图2所示,气缸体11包括气缸体主体11a和设置在气缸体主体11a下侧的梯型车架11b。在气缸体主体11a上形成有气缸23的气缸筒22,活塞24在该气缸筒22内进行上下移动。由活塞24的上侧表面和气缸筒22的壁面以及气缸盖的壁面形成燃烧室27。活塞24经由连杆25与设置在气缸体11的下部的曲轴26连接,利用燃烧室27内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得到的动经由该曲轴26输出至外部。
[0053] <辅机>
[0054] 图1所示的多个辅机50是为了辅助发动机主体10进行发动机动作而设置的外围装置,具体而言,例如是增压器、交流发电机空调用空气压缩机等。在发动机1上除了设置有图1所示的辅机50以外,作为各种辅机,还设置有用于循环发动机冷却水的水、进气装置、排气装置以及燃料喷射装置、起动装置等。
[0055] <辅机驱动系统>
[0056] 如图1所示,在曲轴26的长轴方向端侧设置有辅机驱动系统60,辅机驱动系统60构成为将发动机主体10和辅机50驱动连结。
[0057] 辅机驱动系统60包括设置有曲轴的图外的曲轴带轮、设置在辅机50上的辅机驱动用带轮和卷挂在这些带轮上的图外的带。该辅机驱动系统60利用从曲轴26得到的动力来驱动辅机50。
[0058] <油底壳>
[0059] 如图2所示,气缸体11的油底壳4设置在气缸体11的下侧、即梯型车架11b的下端(气缸体的下端),油底壳4用于贮存发动机1的机油。虽未图示,然而油底壳4以延伸至气缸列方向的两端的方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油底壳4中的贮存机油的那一侧称为内侧,将相反侧称为外侧。下面,根据图3~图15,对油底壳4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0060]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油底壳4的上端经由图外的衬垫(gasket)被紧固螺栓40a螺纹紧固在梯型车架11b的下端,由此将油底壳4装配。贮存到油底壳4内的机油通过设置在发动机1内的油路而循环供给至整个发动机1。
[0061] 油底壳4的材质如下,油底壳4可以由合金等金属制成,也可以由树脂制成,该树脂例如是含玻璃纤维纤维的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纤维强化树脂,然而从车辆轻量化和成本的观点来看,优选由玻璃纤维强化聚酰胺树脂制成。能够通过注塑成型等模具成形法制造油底壳4。
[0062] 如图3~图6所示,油底壳4具有以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平坦部41和以向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侧壁部42。而且,在平坦部41的周缘部上平滑地连接有弯曲部43,侧壁部42连接在弯曲部43的与平坦部41相反的一侧而处于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设置的状态。能够结合油底壳4的形成材料适当地改变油底壳4的平坦部41、侧壁部42以及弯曲部43的厚度,从实现提高强度和轻量化这两方面的观点来看,能够形成为最薄的部分的厚度例如达到2mm以上3mm以下。
[0063] 平坦部41的外侧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设置有栅格状和直线状的多个第一加强肋51。第一加强肋51是用于提高油底壳4的强度的部件。第一加强肋的形状并不限于栅格状、直线状,其还可以设置为蜂窝状等其它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从提高强度的观点来看,在平坦部41上优选设置栅格状的第一加强肋51,平坦部41相当于贮存机油的部分的底壁。
[0064]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第一加强肋51的高度H51,即自平坦部41的外侧表面开始算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的大小是平坦部41的厚度T41的约1.2倍,上述高度为3~5mm。由此,平坦部41中的设置有第一加强肋51的部分的最大厚度是没有设置有第一加强肋51的部分的厚度的约2.2倍。
[0065] 此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第一加强肋51的粗度W51,即第一加强肋51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粗度的大小是平坦部41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T41的约1.2倍。
[0066] 进而,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第一加强肋51之间的间距P51的大小是第一加强肋51的粗度W51的约3倍。
[0067] 图3~如图8所示,平坦部41包括在已安装于油底壳4的上端即梯型车架11b的下端的状态下从与该下端开始算的距离不相等的多个平坦区域。具体而言,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平坦部41具有多个平坦区域,即第一平坦区域411、第二平坦区域412以及第三平坦区域413,上述多个平坦区域以自油底壳4的上端40开始算的距离即油底壳4的深度分别达到h1、h2以及h3的方式形成。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平坦区域,能够提供可结合发动机布局而紧凑地贮存机油的油底壳4。此外,由于在各个平坦区域形成有第一加强肋51,因此平坦部41的强度会提高。
[0068] 需要说明的是,相连的第一加强肋51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可以是相等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也可以采用高度、粗度以及间距根据部位而不同的构成方式,例如高度逐渐地增加的构成方式。
[0069] 在侧壁部42的外侧表面上沿该表面设置有多个直线状第二加强肋52,多个直线状第二加强肋52在大致铅垂方向上相互并排。与第一加强肋51同样,第二加强肋52也是用于提高油底壳4的强度的部件。第二加强肋的形状也并不限于直线状,其也可以设置成栅格状、蜂窝状等其它形状。
[0070] 需要说明的是,油底壳4由树脂制成,在通过对合模具成形法成形油底壳4的情况下,优选为,第一加强肋51呈栅格状,第二加强肋52呈直线状。由此,利用第一加强肋51提高平坦部41的加强效果,并且,第二加强肋52提高侧壁部42的加强效果的同时油底壳自对合模具的脱模性也良好,从而也能够提高模具成形性。
[0071]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第二加强肋52的高度H52即自侧壁部42的外侧表面开始算的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的大小是侧壁部42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T42的约1.2倍,上述高度为3~5mm。
[0072] 此外,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第二加强肋52的粗度W52即第二加强肋52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粗度的大小是侧壁部42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T42(参照图7)的约1.2倍。
[0073] 进而,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第二加强肋52的间距P52的大小是第二加强肋52的粗度W52的约5倍。
[0074]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加强肋52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可以与第一加强肋51大致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此外,如图4所示,设置在油底壳4后侧的侧壁部42上的第二加强肋52构成为,其高度随着接近油底壳4的上端部而稍微变高。这样,相连的第二加强肋52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可以构成为,高度、粗度以及间距根据所形成的部位而不相等;也可以为,在整个油底壳4,高度、粗度以及间距相等。
[0075] 这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的特征在于,在弯曲部43具有在其外侧表面上没有设置有加强肋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
[0076] 具体而言,尤其如图7和图8所示,在平坦部4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肋51。此外,在侧壁部4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加强肋52。而且,在将平坦部41与侧壁部42连接的弯曲部43上存在没有设置有加强肋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和设置有第三加强肋53的加强肋形成区域43b。这样一来,第一加强肋51和第二加强肋52在被弯曲部43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分隔开的部分处于彼此不连接的状态。
[0077] 例如在发动机1起动时,在发动机主体10上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且贮存到油底壳4内的机油的温度开始上升。这样一来,伴随着向油底壳4传递的振动、机油温度的上升,油底壳4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形。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油底壳4的整个表面上设置有加强肋的情况下,也就是加强肋相连地设置在平坦部41及侧壁部42上的情况下,平坦部41和侧壁部42的振动通过加强肋互相传递,从而整个油底壳4会发生较大的变形。这样一来,辐射声会伴随着油底壳4的变形而增加。
[0078]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由于在将平坦部41和侧壁部42连接的弯曲部43上设置了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从而抑制振动在平坦部41与侧壁部42之间传递。这样一来,就能够抑制在发动机工作时整个油底壳4发生变形,进而能够减少伴随着油底壳4的变形而产生的辐射声。
[0079]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部43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形成为向外侧弯曲的凸形。此外,如上所述,平坦部41具有多个平坦区域,上述多个平坦区域的自气缸体11的下端开始算的距离即自油底壳4的上端开始算的深度h不相等,因此,在将这些多个平坦区域连接的弯曲部43上还形成有朝向油底壳4的内侧凹陷的凹形部分。这样,弯曲部43的凹形部分是加强肋形成区域43b,在表面上形成有第三加强肋53。具体而言,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平坦区域411与第二平坦区域412通过凹形弯曲部43、从该凹形弯曲部43延伸的侧壁部42以及从侧壁部42再向第二平坦区域412延伸的凸形弯曲部43连接在一起。在凹形弯曲部43上形成有第三加强肋53,第三加强肋53从形成在第一平坦区域411上的第一加强肋51延伸,该凹形弯曲部43成为加强肋形成区域43b。另外,在侧壁部42上形成有从第三加强肋53延伸的第二加强肋52。换言之,第三加强肋53是从第二加强肋52延伸设置的,并且第三加强肋53与第一加强肋51连接。另一方面,在凸形弯曲部43上没有形成有加强肋,凸形弯曲部43成为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这样一来,设置在侧壁部42上的第二加强肋52与设置在第二平坦区域412上的第一加强肋51处于未连接的状态。
[0080] 在弯曲部43中的向外侧弯曲而形成为凸形的部分,设置第一加强肋51及第二加强肋52不连接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油底壳4的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辐射声。另一方面,在弯曲部43中的向油底壳4的内侧弯曲而形成为凹形的部分,设置具有加强肋的加强肋形成区域43b,由此能够提高油底壳4整体的强度,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模具成形。
[008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第一加强肋51与第二加强肋52通过第三加强肋53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这些加强肋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可以不相等,然而从提高成形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加强肋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相等。虽然未做详细叙述,但出于这种考虑,第三加强肋53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也可以构成为与第一加强肋51和第二加强肋52相同。
[0082] 如图3、图6及图8所示,在位于油底壳4的左侧即发动机1的与曲轴26的输出侧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部41和侧壁部42上,设置有作为第一加强肋51及第二加强肋52的大型第一加强肋51f及大型第二加强肋52f,大型第一加强肋51f及大型第二加强肋52f的肋高度比其它加强肋高,例如比设置在油底壳4的前侧、后侧以及中央部等的第一加强肋51、第二加强肋52以及第三加强肋53高。这样一来,这些大型第一加强肋51f与大型第二加强肋52f通过大型第三加强肋53f连接在一起,大型第三加强肋53f设置在朝向油底壳4的内侧形成为凹形的弯曲部43的加强肋形成区域43b上。换言之,在油底壳4的左侧配置有由大型第一加强肋
51f、大型第二加强肋52f以及大型第三加强肋53f构成的L字形加强肋F。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存在如下的倾向,即:在曲轴26的输出侧的相反侧,因曲轴26的支承、辅机驱动系统60的配置方式的原因而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变形。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肋高度大的L字形加强肋F设置在油底壳4的左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底壳4的左侧的强度,能够有效地抑制油底壳4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辐射声。需要说明的是,L字形加强肋F的配置位置并不限于左侧,根据发动机的结构,能够将L字形加强肋F适当地设置在油底壳的振动和变形增大的位置上。
[008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及图9所示,L字形加强肋F的高度HF、粗度WF以及间距PF都被设为比其它加强肋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大。从提高油底壳4的左侧的强度和油底壳4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L字形加强肋F的高度HF例如可以为10mm左右,能够使其在第一加强肋51的高度H51的1.5倍以上5倍以下,但这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从提高油底壳4的左侧的强度和油底壳4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例如能够使L字形加强肋F的粗度WF在第一加强肋51的粗度W51的1.5倍以上5倍以下,但这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从提高油底壳4的左侧的强度和油底壳4的轻量化的观点来看,例如能够使L字形加强肋F的间距PF在第一加强肋51的间距P51的1.5倍以上5倍以下,但这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84] (其它实施方式)
[0085] 下面,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0086]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中,例如如图4等所示,平坦部41的多个平坦区域构成为,形成有具有相同程度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的栅格状的第一加强肋51。此外,侧壁部42也构成为,除了左侧的L字形加强肋F以外,形成有具有大体上相同程度的高度、粗度以及间距的直线状的第二加强肋52。平坦部41的多个平坦区域也可以采用第一加强肋51不相等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根据平坦区域的部位而高度、粗度以及间距不相等的第一加强肋51。此外,在侧壁部42,也可以采用根据侧壁部的部位而高度、粗度以及间距不相等的第二加强肋52的结构。
[0087]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底壳4具有在内侧表面上没有设置加强肋的结构,然而也可以在油底壳4的内侧表面上也形成加强肋。由此,进一步提高油底壳4的强度。
[0088] 【实施例
[0089] 通过计算机模拟解析,对发动机起动时的油底壳的辐射能进行了研讨。
[0090] 在图12~图15中示出解析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图12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是关于油底壳的前侧的侧壁部的解析结果,图13的实施例2和比较例2是关于油底壳的后侧的侧壁部的解析结果,图14的实施例3和比较例3是关于油底壳的下侧的平坦部的解析结果,图15的实施例4和比较例4是关于油底壳的左侧的侧壁部的解析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4是图3所示的油底壳的解析结果。此外,比较例1~4是关于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油底壳的解析结果,该油底壳构成为:如图9所示,在图3所示的油底壳的L字形加强肋F的大型第三加强肋53f的位置上追加设置了三形状加强肋55,并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图3所示的油底壳的非加强肋形成区域43a追加设置了弯曲部加强肋56、57,其中,上述弯曲部加强肋56、57将第一加强肋51与第二加强肋52连接或将第一加强肋51互相连接。
[0091] 如在图12~图15中用箭头所示,在1200Hz和1500Hz~1600Hz附近,在实施例1~4中都得到了辐射能相比比较例1~4降低的结果。由此可知:相比比较例1~4,在实施例1~4中,在发动机起动时,油底壳的辐射声减少。
[0092] -产业实用性-
[0093] 本公开对于用于贮存发动机的机油的油底壳的领域非常有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油底壳以及油底壳装置 2020-05-12 576
油底壳以及油底壳装置 2020-05-12 563
油底壳 2020-05-11 478
发动机油底壳 2020-05-14 5
发动机油底壳 2020-05-14 508
油底壳 2020-05-11 950
汽车油底壳总成 2020-05-15 286
油底壳 2020-05-11 305
油底壳清洗装置 2020-05-14 555
油底壳 2020-05-11 4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