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内燃机 / 曲轴箱 / 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

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

阅读:1016发布:2020-11-06

专利汇可以提供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机动两轮车用V型 内燃机 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润滑用油 泵 和冷却用 水 泵,可抑制机器整体大型化,并可使 曲轴 箱后部小型化,确保曲 轴箱 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减少该排气管的 散热 对 曲轴箱 的影响。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润滑部供给油的润滑用油泵(57)、以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水冷套(241、242)供给 冷却水 的冷却水泵(62)配置在曲轴(15)的前上方,可实现曲轴箱21后部的小型化,确保曲轴箱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下面是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在其装载在车架(1)上的状态, 具有前部机组(41)和后部机组(42),该前部机组(41)和后部机 组(42)以沿左右方向配置的曲轴(15)为中心,前后V字形地张开 着,在收容曲轴(15)的曲轴箱(21)的后部一体地连设着收容变 速器(8)的变速箱部(95),在前部机组(41)的前部连接着前部 排气管(131),在后部机组(42)的后部,连接着后部排气管(132), 其特征在于,
向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润滑部供给油的润滑用油(57) 以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冷套(241、242)供给冷却水 的冷却水泵(62)在曲轴(15)的前上方左右地被配置着地设在曲 轴箱(2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与两机组(41、42)的连杆(271、272)的相邻间隔(S)对应地 将后部机组(42)相对于前部机组(41)偏置在左右方向的一侧,在 后部机组(41)相对于前部机组(41)的偏置方向相反侧排气消音器 (14)配置在后轮(2)的一侧,在后部机组(42)后部的、排气消 音器(14)侧的侧面上开设着该机组(42)的排气口(512)的出口, 在该出口处连接着与排气消音器(14)相连的后部排气管(13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 于,在曲轴(15)的、与排气消音器(14)相反侧的一端部上相邻 地连接着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1、462),该前部和后部定 时传动装置(461、462)分别驱动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动凸轮轴(411、412)。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 于,变速箱部(95)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侧的侧壁(95a) 比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更靠向排气消音器(14)侧地被偏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变速箱部(95)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侧的侧壁(95a)比 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更靠向排气消音器(14)侧地被偏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 于,变速器(8)的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前后地配置在曲轴 (15)的后方,同时,收容它们的变速箱部(95)的上壁形成为平 坦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变速器(8)的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前后地配置在曲轴(15) 的后方,同时,收容它们的变速箱部(95)的上壁形成为平坦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变速器(8)的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前后地配置在曲轴(15) 的后方,同时,收容它们的变速箱部(95)的上壁形成为平坦状。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特别涉及对下述内燃机 的改进。该内燃机在装在车架上的状态,具有前部机组和后部机组, 该前部机组和后部机组以沿左右方向配置的曲轴为中心,前后V字 形地张开着。在收容曲轴的曲轴箱的后部,一体地连设着收容变速 器的变速箱部,在前部机组的前部连接着前部排气管,在后部机组 的后部连接着后部排气管。

上述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例如已在日本特开昭58-96130 号中公开。

现有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机中,润滑用油和冷却用泵 在曲轴箱的后部上下地配置着,所以,不得不将曲轴箱的后部形成 得较深。

这样,曲轴箱的后部与连接在后部机组后部的后部排气管很接 近,容易受该排气管散热的影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两 轮车用V型内燃机,该内燃机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润滑用油泵和冷 却用水泵,可抑制发动机整体的大型化,并使曲轴箱后部结构紧凑, 确保曲轴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间隔,可以减少该排气管的 散热对曲轴箱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特征的机动两轮车用V型内燃 机,在其装载在车架上的状态,具有前部机组和后部机组,该前部 机组和后部机组以沿左右方向配置的曲轴为中心,前后V字形地张 开着。在收容曲轴的曲轴箱的后部一体地连设着收容变速器的变速 箱部,在前部机组的前部连接着前部排气管,在后部机组的后部连 接着后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的润滑部供给 油的润滑用油泵、以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的水冷套供给冷却水的冷 却水泵,在曲轴的前上方左右地被配置地设在曲轴箱上。

根据该第1特征,由于把油泵和水泵配置在曲轴的前上方,所以, 可完全不与上述两泵干扰地紧凑地形成曲轴箱的后部。因此,可确 保曲轴箱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减少该排气管的散 热对曲轴箱的影响。

而且,由于两泵的上述配置,虽然曲轴箱的前部呈多少鼓出的 形状,但其鼓出部配置在前部机组下方的空闲空间内,所以,不会 导致内燃机E的大型化。

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在上述第1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下述特征, 即,相对于前部机组,将后部机组与两机组的连杆的相邻间隔对应 地偏置在左右方向的一侧;在后部机组相对于前部机组的偏置方向 相反侧,将排气消音器配置在后轮的一侧,在后部机组后部的、排 气消音器侧的面上,设置该机组的排气口的出口,在该出口处连接 着与排气消音器相连的后部排气管。

根据该第2特征,可减少后部排气管的弯曲部,减小其管路阻, 提高输出性能。

本发明的第3特征,是在第1或第2特征的基础上增加下述特征, 即,在曲轴的、与排气消音器相反侧的一端部上相邻地连接着前部 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该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分别驱动前部和 后部机组的动凸轮轴。

根据该第3特征,可与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没有任何干扰地 紧凑地配置后部排气管。

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在第1或第2特征上增加下述特征,即,变 速箱部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侧侧壁比后部定时传动装置更靠向排 气消音器侧地被偏置着。

根据该第4特征,通过将曲轴箱本体部与变速箱部在左右方向稍 稍偏置,即使不特别将后部机组的后倾设定得小,也可将链张紧 器用调节杆与变速箱部不干扰地安装在后部机组的后壁上。

本发明的第5特征,是在第3特征上增加下述特征,即,变速箱 部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侧侧壁比后部定时传动装置更靠向排气消 音器侧地被偏置着。

根据该第5特征,通过将曲轴箱本体部与变速箱部在左右方向稍 稍偏置,即使不特别将后部机组的后倾角设定得小,也可将链张紧 器用调节杆与变速箱部不干扰地安装在后部机组的后壁上。

本发明的第6特征,是在第1或2特征上增加下述特征,即,将变 速器的输入轴输出轴前后地配置在曲轴的后方,同时,将收容它 们的变速箱部的上壁形成为平坦状。

根据该第6特征,可确保变速箱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 隔,可减少该排气管的散热对变速箱部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7特征,是在第3特征上增加下述特征,即,将变速 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前后地配置在曲轴的后方,同时,将收容它们 的变速箱部的上壁形成为平坦状。

根据该第7特征,可确保变速箱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 隔,可减少该排气管的散热对变速箱部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8特征,是在第4特征上增加下述特征,即,将变速 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前后地配置在曲轴的后方,同时,将收容它们 的变速箱部的上壁形成为平坦状。

根据该第8特征,可确保变速箱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 隔,可减少该排气管的散热对变速箱部的影响。

图1是装有本发明V型内燃机的机动两轮车的侧面图。

图2是上述内燃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3-3线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图3中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2中5-5线剖视图。

图6是上述内燃机的冷却水系统图。

图7是图2中7-7线剖视图。

图8是图3的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四周的放大图。

图9是图3的变速器四周的放大图。

图10是上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周边的俯视图。

图11是上述内燃机的后部机组的气缸盖俯视图。

图12是图9中12方向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图1是装有本发明V型内燃机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上 述内燃机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3-3线的放大纵剖视图。图4是图3 中4-4线剖视图。图5是图2中5-5线剖视图。图6是上述内燃机的冷 却水系统图。图7是图2中7-7线剖视图。图8是图3的前部和后部定 时传动装置四周的放大图。图9是图3的变速器周边的放大图。图10 是上述内燃机的排气系统周边的俯视图。图11是上述内燃机的后部 机组的气缸盖俯视图。图12是图9中12方向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是以机动两轮车的车身为基准而 言。

〔机动两轮车的整体构造(见图1、图2)〕

在机动两轮车M的车架1的前端,连接着可操向的支承前轮的前叉 (均未图示)。在车架1的后部,连接着可上下摆动的支承后轮2 的后叉3,该后叉3与车架1的各后端部之间夹设有后缓冲器7。

在车架1的中间部,装载着具有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V型内 燃机E,在其上方安装着燃料箱5。在车架1的后部,与燃料箱5的后 端连续地安装着主车座6a和后座6b。

链传动装置10配置在后轮2的左侧,该链传动装置10连接在与内 燃机E连设的变速器8的输出轴97与后轮2的轮毂之间。起动达11 配置在曲轴15的前下方。

在内燃机E的前部与后部机组41、42间的谷部28处,设有与对应 的机组连接着的前部和后部气化器121、122。在前部机组41的前面 和后部机组42的后部,分别连接着前部排气管131和后部排气管132, 该前部排气管131和后部排气管132在共同的排气消音器14的前端集 合并与其连接,该共同排气消音器14挟着后轮2地配置在与链传动装 置10相反的侧、即后轮2右侧。

〔内燃机的整体构造(见图2、图3、图5、图8)〕

内燃机E的前部机组41和后部机组42,在沿左右方向配置的曲轴 15的周围,张开90°地前后地配置着。曲轴15备有一个曲柄部16和 与其两端部邻接的左右一对轴颈17、18,曲柄部16具有曲轴销16a。 该轴颈17、18分别通过球轴承19、20支承在曲轴箱21上。

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备有分别将曲轴15接合在曲轴箱21的角形 上部前后斜面上的气缸体221、222和接合在其上端的气缸盖231、 232,在各气缸体221、222和气缸盖231、232上,形成连通的水冷 套241、242。

嵌合安装在各气缸体221、222的缸膛251、252内的活塞261、 262,通过连杆271、272与曲轴销16a连接。这时,后部机组42的 连杆272在曲轴销16a上在前部机组41的连杆271的左方相邻地配置 着,与这些连杆271、272的左右方向偏置量S(图8)对应地、后 部机组42的轴线相对于前部机组41的轴线向左方偏置。

如图5所示,曲轴15的从右轴颈18向外方伸出的右端部上,从其 内侧起依次安装着起动传动装置94的超越离合器53和与离合器100相 连的一次传动装置54的驱动齿轮54a,并且它们彼此相邻地配置着。 这时,超越离合器53的外部件与曲轴15花键结合着,其内部件上固 设着起动齿轮52。驱动齿轮54a与曲轴15键结合。

如图8所示,曲轴15的从左轴颈17向外方伸出的左端部上,从其 内侧起依次安装着用于驱动前部机组41的动阀凸轮轴411的前部定时 传动装置461的驱动定时链轮421、用于驱动后部机组42的动阀凸轮 轴412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的驱动定时链轮422以及发电机30的 转子31,并且它们彼此相邻地配置着。这时,转子31与曲轴15键结 合。关于二个驱动定时链轮421、422的安装构造将在下面说明。

转子31围绕着的发电机30的定子32,固定在左侧罩33的内壁上, 该左侧罩33与曲轴箱21的左端面接合。

在转子31外周面的位置,形成着突起35,与该突起协同地检测 曲轴15的旋转位置的曲轴位置传感器36固设在曲轴箱21的左端面。 该曲轴位置传感器36的输出信号作为点火装置的控制信号和转速计 的输入信号使用。

曲轴15的与发电机30相反侧的右端部上,与右侧轴颈18相邻接 地通过超越离合器53支承着起动齿轮52,另外,与该起动齿轮52相 邻地用键结合着一次驱动齿轮54a。

根据上述构造,在曲轴15的左端部侧,可一并组装前部和后部 定时传动装置461、462,其组装性良好。另外,在进行前部和后部 定时传动装置461、462的维修时,只要将它们外侧的发电机30从曲 轴15上卸下,与其它部件无任何干扰地可容易地进行维修。而且, 由于与发电机30的两定时传动装置461、462相邻配置,所以,在行 驶中从两定时传动装置461、462飞散出来的油沫溅到发电机30上, 可有效地将其冷却。

另外,由于在曲轴箱21的左侧部,配置着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 装置461、462和发电机30,在另一侧部配置着起动传动装置94、一 次传动装置54和离合器100,所以,曲轴箱21两侧部的重量平衡良好, 因此,装载在车架1上时,机动两轮车M的左右重量容易平衡。

〔动阀系统(见图2至图4、图8、图9)〕

在各机组41、42的气缸盖231、232内,设有吸气阀371、372和 排气阀381、382,吸气阀371、372靠近两机组41、42间的谷部28 侧设置。另外,在各气缸盖231、232内,还分别通过滚珠轴承50、 50′支承着凸轮轴411、412的两端部,该凸轮轴411、412与曲轴15 平行,通过摇臂391、392、401、402开闭驱动对应的吸、排气阀 371、372、381、382。定时链441、442卷绕在驱动定时链轮421、 422和被动定时链轮431、432上。该驱动定时链轮421、422固设在 曲轴15的左端部,该被动定时链轮431、432固设在各机组41、42的 凸轮轴411、412的左端部。上述两驱动定时链轮421、422备有共同 的轮毂45,该轮毂45邻接曲轴15的左侧轴颈17的外端地被压入。

前部机组41的驱动定时链轮421、定时链441和被动定时链轮 431,构成前部定时传动装置461,该前部定时传动装置461将曲轴 15的旋转减速1/2后传递给对应的凸轮轴411。它配置在前部机组41 的、形成在发电机30侧的侧壁上的前部定时传动室471内。后部机组 42的驱动定时链轮422、定时链442和被动定时链轮432,构成后部定 时传动装置462,该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将曲轴15的旋转减速1/2 后传递给对应的凸轮轴412。它配置在后部机组42的、形成在发电机 30侧侧壁上的后部定时传动室472内。

这时,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配置在前部定时传动装置461的 轴方向外侧,即发电机30侧。

曲轴15如图4中箭头R所示地朝反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各定时 链441、442的后侧成为松弛侧。为了对这些松弛侧施加一定的张力, 在各定时链441、442的松弛侧,可滑动地抵接着弓形链张紧器481、 482,这些链张紧器481、482可摆动地轴支在曲轴箱21上。将公知 的张紧器调节杆491、492分别用螺栓109安装在各机组41、42的气 缸体221、222后面的安装面上。该张紧器调节杆491、492以一定 的荷重将链张紧器481、48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朝着对应的定时链 441、442推压。

曲轴箱21在其左右方向中央部被分割为左半箱体21a和右半箱体 21b,上述球轴承19、20的外圈预先压入地安装在该左右半箱体上, 左右半箱体21a、21b结合着时,曲轴15的左右轴颈17、18分别被轻 压入上述球轴承19、20的内圈,这时,为了使与左侧轴颈17的外侧 相邻并将共同轮毂45压入曲轴15的驱动定时链轮421、422能通过左 侧球轴承19的内圈,将驱动定时链轮421、422的外径d1设定为稍小 于球轴承19的内圈内径d2。因此,在曲轴15为单体时,可将两驱动 定时链轮421、422的轮毂45压入,该压入作业可容易地进行。另外, 通过将球轴承19、20轻压入左右半箱体21a、21b和左右曲轴轴颈17、 18上,可在机器运转中抑制球轴承19、20的振动,减少噪音。

〔排气系统(见图2、图10和图11)〕

前部机组41的排气口511的出口,在其气缸盖231的前面开着口, 在这里连接着前部排气管131的上流端。后部机组42的排气口512的 出口,在其气缸盖232后部的、与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2相反侧的右 侧面上开着口,在此上连接着后部排气管132的上流端。

前部排气管131和后部排气管132,均设在前部和后部链传动装 置461、462相反侧的、内燃机E右侧方,上下并排地被配置,并且, 下流端集合后与配置在后轮2右侧方的排气消音器14连接。

在上述内燃机E的、后部机组42相对于前部机组41偏置方向侧的 一侧部,集中地配设着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461、462,另一方 面,在内燃机的另一侧方,上下并排地集中配置着前部和后部排气 管131、132,所以,可避免两定时传动装置461、462与两排气管131、 132的干扰,可尽量缩窄包含两排气管131、132的内燃机E的全宽。

在后部机组42的气缸盖232的后部右侧面上开口的排气口512上 连接着配置在机动两轮车M右侧方的后部排气管132,所以,减少了 后部排气管132的弯曲部,从而减小其管路阻力,可提高输出性能。

传动系统(见图2、图3和图9)〕

在曲轴箱21上一体地形成着在后部机组42的下部探出的变速箱 部95,在该变速箱部95内,收容着变速器8的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 该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处在曲轴15的后面并与其平行,前后并排。 它们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对球轴承98、98′、99、99′支承在变速箱 部95的左右两侧壁上。在输入轴96的右端部花键结合着离合器100的 内部件101,该离合器100被接合在曲轴箱21右侧面的右侧罩34覆盖 着,在离合器100的外部件102的内端,安装着一次被动齿轮54b,该 一次被动齿轮54b与上述一次驱动齿轮54a啮合,构成一次传动装置 54。在输入轴96与输出轴97之间可选择地配设着若干级(图中是5级) 变速齿轮组G1~G5。

支承着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左端部的变速箱部95的左侧壁95a (见图9)偏置于后部机组42的定时传动装置462的右方。因此,把 后部机组42的定时传动装置462中的张紧器调节杆492安装在后部机 组42的气缸体222后面时,可避免与变速箱部95的干扰。

由于后部机组42的定时传动装置462配置在前部机组41的定时传 动装置461的外方、即左方,所以,可将变速箱部95相对于曲轴箱21 的朝右方偏置量抑制为最小,可实现内燃机E的小型化。

车速传感器(见图2、图9和图12)〕

在变速箱部95的后壁上设有安装孔103,用螺栓110将车速传感 器105固定在变速箱部95的后壁上。该车速传感器105的检测部105a 通过安装孔103伸入变速箱部95内。该车速传感器105的检测部105a 与末档被动齿轮、即末档齿轮组G5的被动齿轮104的齿尖相对地被 配置。

末档被动齿轮104花键嵌合在输出轴97上,借助向左方换档而兼 作为使2速齿轮组G2确立的换档齿轮,通过其换档,使该齿轮外周 不脱离车速传感器105的检测区域。车速传感器105把与横切其检测 部跟前的末档被动齿轮104的齿数相应的信号,输出给图未示的计算 机,在该计算机中根据输入信号计算车速,在机动两轮车M的图未 示的仪表板上的速度计(图未示)上显示。

这样,车速传感器105把常时地与输出轴97一起旋转的末档被动 齿轮104的旋转数作为车速检测,由于将该车速传感器105安装在变 速箱部95的后壁,所以,其安装不与朝变速箱部95侧后倾的后部42干 扰,也不妨碍安装在其后部的后部排气管132。

在变速箱部95的后面上一体地形成覆盖车速传感器105下面的肋 106,在该肋106的中央穿设着通孔107,车速传感器105的导线108穿 过该通孔107。

如图2所示,在变速箱部95的后面上一体地突设着左右一对、上 下一组的吊架部1121、1122,在曲轴箱21的前面,一体地突设着左 右一对吊架部1123,当内燃机E装载在车架1上时,这些吊架部1121、 1122、1123与车架1结合。利用被后部二组吊架部1121、1122包围 的、变速箱部95后方的空闲空间配置车速传感器105,所以,可提高 空间利用率。

上述肋106起到保护车速传感器105的作用,防御在机动两轮车 M行驶时从下方飞来的砂子等。另外,穿导线108的通孔107也起到 将浸入肋106内的雨水、清洗水排出的排出口的作用。

〔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见图2、图3、图5和图6)〕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键结合在曲轴15右端部的一次驱动齿 轮54a上,在其周方向不同的二个部位啮合着泵驱动齿轮56和一次被 动齿轮54b。

泵驱动齿轮56键结合在泵轴61上,该泵轴61通过轴承86支承在 右侧罩34上,该右侧罩34接合在曲轴箱21的右端面。该泵轴61平行 于曲轴15,并且配置在曲轴15的前上方。

在泵轴61的内端固设着润滑用次摆线型油泵57的内转子58,在 外端固设着冷却用水泵62的叶轮63。收容油泵57的外转子59的泵壳 60,用螺丝固定在曲轴箱21的、支承滚珠轴承20的隔壁65上。收容 叶轮63的泵壳64,用螺栓87固定在右侧罩的外侧面。这样,油泵57 和水泵62同轴地配置在曲轴15的上前方。另外,油泵57邻接超越离 合器53半径方向外方地设在曲轴箱21内。

在油泵57的吸入口,通过上吸管68连接着粗滤器67,该粗滤器67 设置在曲轴箱21底部的存油部66内(图2)。排出口通过供油路69与 曲轴15和各机组41、42的凸轮轴411、412的润滑部及其它的润滑部连 通。

在供油路69的途中,设有着位于曲轴15大致正上方的油过滤器 70。该油过滤器70安装在形成于右侧罩34上的过滤室71内,关闭该 室71的开放口的盖72固设在右侧罩34上。在过滤室71中,油过滤器70 外周侧的入口室71a,通过形成在曲轴箱21上的供油路69的上流部69a 与油泵57的排出口连通。另外,油过滤器70内周侧的出口室71b与形 成在盖72上的供油路69的2根分支油路69a、69c连通。一方分支油路 69b与曲轴15系统的润滑部73连通,另一方分支油路69c在曲轴箱21 与右侧罩34的接合面处再分支成前后的分支油路69d、69e,与包含 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各凸轮轴411、412的动阀系统的润滑部741、 742连通。

因此,借助曲轴15的旋转,油泵57通过泵驱动齿轮56和泵轴61 被驱动时,存油部66内的油从粗滤器67被吸上后压送到过滤室71, 被油过滤器70过滤后,供给曲轴15系统的润滑部73和各机组41、42的 动阀系统的润滑部741、742,可将它们润滑。而且,由于油泵57、过 滤室71、油过滤器70和供油路69的上述配置及构造,可极力缩短供 油路69的长度,同时将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润滑系统形成为略对 称的构造,可以将两机组41、42均等地润滑。

油过滤器70上设有安全阀70b,当过滤元件70a堵塞时,该安全 阀70b使入口室71a与出口室71b之间短路

在水泵62中,如图6所示,其吸入管75通过水管771与散热器29 (如图1所示,配设在内燃机E的前方)的出口连接,排出管76通过 水管772与前部机组41的水冷套241的下部连接。

如前所述,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在各气缸体221、222和气 缸盖231、232上,备有连通的水冷套241、242。另外,在后部机组 42的气缸盖232上,形成朝前面开口的合流室80,水冷套242的上部 与该合流室80连通。

在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相对面上,一体地突设着与对应的水 冷套241、242的下部连通的下部接头781、782,这些接头781、782上 连接着配置在谷部28的下部连通水管773的两端。

在前部机组41的后面,一体地形成与其水冷套231的上部连通的 上部接头791。在后部机组42的气缸盖232下面上用螺丝固定着与合 流室80连通的上部接头792的法兰,配置在谷部28的后部连通水管774 的两端与这些上部接头791、792连接。

在合流室80内设置着恒温器82,并且,保持该恒温器82并覆盖 合流室80开口部的恒温器盖81,接合在气缸盖232的前面上。

在恒温器盖81上一体地形成着与恒温器82的出口连通的出口接 头83,该出口接头83通过水管775与散热器29的入口连接。

在上部接头792上一体地形成着旁路出口接头84,该旁路通出 口接头84通过连通路84′与合流室80连通。该旁通出口接头84借助 旁路水管85,依次与后部机组42的气化器122的加温室、前部机组41 的气化器121的加温室以及吸入管75连通。旁路出口接头84的直径比 恒温器盖81的出口接头83小很多。

当合流室80的水温成为预定温度以下时,恒温器82将合流室80 与恒温器盖81之间阻断,同时,打开合流室80与旁通出口接头84间 的连通路84′。当水温成为规定温度以上时,则恒温器82将合流室80 与恒温器盖81间连通,同时关闭上述连通路84′。

因此,借助曲轴15的旋转,水泵62通过泵驱动齿轮56和泵轴61 被驱动时,如果合流室80的水温比较低,则恒温器82将合流室80与 恒温器盖81之间阻断,同时打开连通路84′,所以,冷却水借助水 泵62先从排出管76送到前部机组41的水冷套241,接着,该冷却水的 略一半直接经过下部连通水管773移到后部机组42的水冷套242。通 过了前部机组41的水冷套241的冷却水,经过上部连通水管774后移 到后部机组42的合流室80,与通过了后部机组42的水冷套242的冷却 水合流,从合流室80经过连通路84′后从旁路出口接头84出来,再 依次经过后部气化器122和前部气化器121的加温室,返回水泵62的 吸入管75,以后反复同样的循环,由于该冷却水不经过散热器29循 环,所以可促进内燃机E的暖机,同时,加温气化器121、122,可 防止它们的燃料喷嘴周围结

随着内燃机E的暖机的进行,当通过两机组41、42的水冷套241、 242后在合流室80合流的冷却水的水温超过规定值时,恒温器82将合 流室80与恒温器盖81间连通,同时关闭连通路84′,所以,上述冷 却水流向出口接头83侧,经过散热器29后返回水泵62的吸入管75。 以后,反复同样的循环,所以,用被散热器29的散热作用冷却了的 冷却水,可有效地冷却两机组41、42。

下部和上部连通水管773、774比较短即可,因为能够配置在两 机组41、42间的谷部,隐蔽在两机组41、42之间,不显眼,不破坏内 燃机E的外观。

恒温器82设置在冷却了前部和后部机组41、42的冷却水合流的合 流室80内,所以,恒温器82能切实感知两机组41、42的平均水温,可 对两机组41、42进行适当的水温控制。而且,不需要对恒温器82配管, 可使配管简单化。

因为在后部机组42的上部前面,接合着恒温器盖81,该恒温器 盖81备有向前方突出的出口接头83,所以,将该出口接头83与散热 器29入口连通的水管775的弯曲少,可减少其流路阻力,并可提高外 观性。

由于在后部机组42的上部接头792上,一体地形成比其直径小 的、与合流室80连通的旁通出口接头84,所以,上部接头792和旁路 出口接头84的往后部机组42上的安装可一并进行。可实现配管作业的 简单化。

另外,由于油泵57和水泵62同轴配置,用被一次驱动齿轮54a驱 动的共同泵轴61,驱动这些泵,所以,这些泵的驱动系统可简单化。

而且,由于将油泵57在半径方向邻接超越离合器53地被配置着 也由于油泵57和水泵62同轴配置,可抑制内燃机E的横向宽度增加。

由于将油泵57和水泵62配置在曲轴15的前方且上方,所以,可 以使曲轴箱21的后部、以及与其相连的变速箱部95完全不与油泵57 和水泵62干扰地形成为紧凑的结构,可确保内燃机E的距地高度, 以及可容易降低乘员用车座6a、6b的高度。这时,通过油泵57和水 泵62的上述配置,即使曲轴箱21的前部呈稍稍鼓出的形状,其鼓出 部也被前部机组41下方的死空间吸收,所以,不妨碍内燃机E的小型 化。

而且,由于占据曲轴15上方位置的两泵57、62的驱动系统,能 避免浸渍在存油部66的油内,所以,该驱动系统不搅拌油,有助于 减少动力损失。

另外,将变速器8的输入轴96和输出轴97与上述油泵57和水泵62 完全无干扰地水平配置在曲轴15的后方,可实现变速箱部95的小型 化,并且可将其上壁形成为平坦状,这样,可充分地确保变速箱部95 与后部排气管132之间的距离,可容易地避免从后部排气管132对变 速箱部95及收容在其内的变速机8产生热影响。

〔起动系统(见图2和图7)〕

在曲轴箱21的前部底面形成收容凹部88,在这里配置着起动马 达11,起动马达11的轴线平行于曲轴15。该起动马达11的外壳89, 其一端的筒状支承部89a液密地嵌合在贯通孔90内,该贯通孔90形成 在上述收容凹部88的端壁,同时,另一端的安装腕部89b用螺栓111 紧固在曲轴箱21上,这样,起动马达11被安装在曲轴箱21上。起动 马达11的旋转轴91,其前端伸入曲轴箱21内,形成在其前端上的小 齿轮92通过减速齿轮组93驱动起动齿轮52。起动齿轮52、超越离合 器53和减速齿轮组93,构成起动传动装置94,起动传动装置94将起 动马达11与曲轴15之间连通。

如上所述,由于将起动马达11配置在曲轴15的前下方,所以, 该起动马达11也不妨碍曲轴箱21的后部及变速箱部95的小型化,而 且,被前部机组41下方的死空间吸收,所以,不妨碍内燃机E的小型 化。另外,通过起动马达11的上述配置,减速齿轮组93虽然浸渍在 曲轴箱21底部的存油部66内的油中,但是它只在机器起动时动作, 在机器运转中不动作,所以不会搅拌油,从而不导致动力损失。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作各 种设计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由于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的润滑部供给 油的润滑用油泵、以及向前部和后部机组的水冷套供给冷却水的冷 却用水泵在曲轴的前上方左右地被配置地设在曲轴箱上,所以,可 以完全不与上述两泵干扰地可紧凑形成曲轴箱的后部。因此,可确 保曲轴箱后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减少该排气管的散 热对曲轴箱的影响。而且,由于两泵的上述配置,虽然曲轴箱的前 部呈多少鼓出的形状,但其鼓出部配置在前部机组下方的空闲空间 内,所以,不导致内燃机E的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由于将后部机组与两机组的连杆的相邻 间隔对应地相对于前部机组偏置在左右方向的一侧;在后部机组相 对于前部机组的偏置方向相反侧,将排气消音器配置在后轮的一侧; 在后部机组后部的、排气消音器侧侧面上,开设该机组的排气口出 口,因为在该出口处连接着与排气消音器相连的后部排气管,所以, 可减少后部排气管的弯曲部,减小其管路阻力,提高输出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由于在曲轴的、与排气消音器相反侧的 一端部上相邻地连接着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该前部和后部定 时传动装置分别驱动前部和后部机组的动阀用凸轮轴,所以,可与 前部和后部定时传动装置没有任何干扰地紧凑地配置后部排气管。

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由于变速箱部的、后部定时传动装置侧 侧壁比后部定时传动装置更靠向排气消音器侧地被偏置着,所以, 通过将曲轴箱本体部与变速箱部在左右方向稍稍偏置,即使不特别 将后部机组的后倾角设定得小,也可将链张紧器用调节杆与变速箱 部不干扰地安装在后部机组的后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由于将变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前后地 配置在曲轴的后方,同时,将收容它们的变速箱部的上壁形成为平 坦状,所以,可确保变速箱部与后部排气管之间有充分的间隔,可 减少该排气管的散热对变速箱部的影响。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曲轴箱通风系统 2020-05-12 69
一种曲轴箱体 2020-05-12 73
空压机曲轴箱 2020-05-12 389
曲轴包装箱 2020-05-11 919
曲轴箱通风 2020-05-11 865
内燃机的曲轴箱 2020-05-13 36
曲轴箱排气系统 2020-05-13 451
引擎的曲轴箱 2020-05-13 106
曲轴箱通风 2020-05-11 71
曲轴箱及曲轴箱端盖 2020-05-11 39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