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内燃机 / 机体 / 轴承腔 / 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

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

阅读:313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中空轴式 静压 轴承 的油腔结构,其开设于轴承体上,是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一个补油腔、两条变截面集束油沟、多个出油孔、多条 水 平进油道和多条垂直进油道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 串联 两个出油孔的矩形油腔,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本发明能使 静压轴承 的油膜压 力 沿轴向分布均匀、轴颈最低处附近油膜压力大,从主油腔周向边缘开始,沿轴颈周向油膜压力衰减较大, 液压 泵 站的能耗小,轴承的承载能力大;能实现 润滑油 膜完整的全液体润滑,运行能耗低。,下面是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开设在轴承体(10)上,其是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一个补油腔(104)、两条变截面集束油沟(105)、多个出油孔(106)、多条平进油道(107)和多条垂直进油道(108)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6)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6)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两个出油孔(106)的矩形油腔,每列出油孔(109)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球磨机的规格不断增大,对静压轴承的承载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球磨机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承载能力较低,运行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空轴式静压轴承的油腔结构。
[0004] 本发明开设于轴承体上,该油腔结构由一个主油腔、两个辅助油腔、一个补油腔、两条变截面集束油沟、多个出油孔、多条平进油道和多条垂直进油道构成,主油腔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是与主油腔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是单列串联两个出油孔的矩形油腔,每列出油孔通过水平进油道与垂直进油道连通。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6] 本发明能使静压轴承的油膜压力沿轴向分布均匀、轴颈最低处附近油膜压力大,从主油腔周向边缘开始,沿轴颈周向油膜压力衰减较大,液压站的能耗小,轴承的承载能力大;能实现润滑油膜完整的全液体润滑,运行能耗低。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之静压轴承的立体示意图。
[0008] 图2是本发明之静压轴承的主视图。
[0009] 图3是本发明之静压轴承的俯视图。
[0010] 图4是本发明之静压轴承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是开设于轴承体10上,该油腔结构由一个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一个补油腔104、两条变截面集束油沟105、多个出油孔106、多条水平进油道107和垂直进油道108构成,主油腔102是三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6的工字型油腔,两个辅助油腔103是与主油腔102对称分布的两列并联多个出油孔106的等腰梯形油腔,补油腔104是单列串联两个出油孔106的矩形油腔,每列出油孔106通过水平进油道107与垂直进油道108连通。
[0012]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球磨机满载静止时,由于主油腔102的宽度小于中空轴轴颈与轴承接触弹性变形宽度,借助具有背压功能的三列并联油路,形成主油腔102封闭空间,其内压力升高的液压油与轴承体结构共同承担回转体及混合物的重量;球磨机满载启动及正常工作时,液压泵站的高压油经主油腔102、两个辅助油腔103的多个出油孔106压入到中空轴轴颈与静压轴承体间,将回转体浮起,形成完整的润滑油膜,回转体转动时,中空轴旋转使吸附于轴颈外圆柱面上的液压油随之运动,中空轴旋入轴承一侧的润滑油膜减薄,甚至出现润滑油膜不完整,液压泵站的低压油经补油腔104串联的两个出油孔106流出,确保润滑油膜完整,实现完全液体润滑。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