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后上叉 / 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

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倒挡器

阅读:1032发布:2020-09-28

专利汇可以提供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倒挡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 力 倒挡器,包括倒挡拨叉、 定位 自 锁 板、倒挡拨套,定位自 锁板 运动轨迹定位槽、倒挡机构的换挡 齿轮 、倒挡拨叉的后端的上部设有拨叉凹槽,下部设有拨叉定位凸柱,拨叉定位凸柱与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定位自锁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内,倒挡拨套的下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拨套柱,拨套柱与拨叉凹槽相互对应/配合,倒挡拨套的下端头与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解决目前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倒挡操纵部分易失效,没有定位自锁功能的技术 缺陷 ,使倒挡操纵机构操作状态稳定且能自锁。,下面是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倒挡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倒挡器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左箱壳、右箱壳和连接在左箱壳后面上的箱盖,倒挡机构设在左箱壳的下部内,倒挡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左箱壳里的倒挡机构的主动轴,倒挡机构的主动轴两端分别空套有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中间滑动连接有换挡齿轮,换挡齿轮包括中间部分轮齿和两边部分,两边部分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活动配合/分离;倒挡机构与设在左箱壳下部前面的主动锥齿轮配合,该主动锥齿轮与发动机输出轴配合连接;加力机构设在右箱壳的下部内,倒挡机构输出轴的左端与倒挡机构的主动轴的右端配合,倒挡机构输出轴的右端伸出箱体;中间轴设在左箱壳和右箱壳的上部内,其左部与倒挡机构配合、右部与加力机构配合;倒挡操纵机构设在箱盖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箱壳后面设置有定位板运动轨迹定位槽;
所述倒挡操纵机构包括倒挡拨叉、定位自锁板和倒挡拨套,所述倒挡拨叉的前端与倒挡机构的换挡齿轮中间部分轮齿的两侧边缘卡合;
所述的定位自锁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内,所述的定位自锁板上部设有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定位自锁板下部设有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定位自锁板底部与固定在左箱壳上的自锁板定位弹簧预紧配合;
所述的倒挡拨叉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孔,倒挡拨叉销穿过所述的支撑孔安装在所述的左箱壳上,倒挡拨叉的后端的上部设有拨叉凹槽,倒挡拨叉的后端的下部设有拨叉定位凸柱,拨叉定位凸柱与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
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向后伸出箱盖与变挡操作踏板配合连接,倒挡拨套的下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拨套柱,拨套柱与所述的拨叉凹槽相互对应/配合,倒挡拨套的下端头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自锁板底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柱,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与所述的自锁板定位弹簧相互对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包括第一左直线段、第一中直线段、第一右直线段,第一左直线段和第一右直线段位置高度相同,第一中直线段位置高度高于第一左直线段和第一右直线段位置,第一左直线段和第一中直线段之间、第一中直线段和第一右直线段之间平滑连接;
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包括第二左直线段,第二中直线段、第二右直线段,第二左直线段和第二右直线段位置高度相同,第二中直线段位置高度高于第二左直线段和第二右直线段位置,第二左直线段和第二中直线段之间、第二中直线段和第二右直线段之间平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左直线段、第一左斜线段、第一中直线段、第一右斜线段、第一右直线段,第一左直线段、第一左斜线段与第一右斜线段、第一右直线段以第一中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二左直线段、第二左竖直线段、第二中直线段、第二右竖直线段、第二右直线段,第二左直线段、第二左竖直线段与第二右竖直线段、第二右直线段以第二中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设有带有外齿的上部空心管,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设有带有内齿的下部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的带有外齿的上部空心管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设有的带有内齿的下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倒挡拨套的上部的带有外齿的空心管内部后再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的带有内齿的开口的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另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右箱壳后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箱壳底部与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外嵌在左箱壳底部的上部。

说明书全文

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倒挡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是在原有的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也适用于四轮车。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保证三轮摩托车同时具备倒挡功能和满足在上坡或重负荷时的大扭矩需求,通常会在三轮摩托车上动力上增加前加力倒挡器,如最接近的专利文献,对比文件1中国专利CN102133861B公开的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这种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包括由左箱壳、右箱壳和连接在左箱壳上的箱盖组成的箱体、设在左箱壳下部内右边的轴承座,在左箱壳的上边和下边分别设有与发动机连接的安装孔,一连接板设在左箱壳的后面,该连接板与三轮摩托车的车架连接;一倒挡机构设在左箱壳的下部内,该倒挡机构与设在左箱壳下部后面的主动锥齿轮配合,该主动锥齿轮花键套穿过连接板与发动机输出轴配合连接;一加力机构设在右箱壳的下部内,倒挡机构输出轴的左端与倒挡机构的主动轴的右端配合,倒挡机构输出轴的右端伸出箱体与万向联轴器配合连接;一中间轴设在左箱壳和右箱壳的上部内,其左部与倒挡机构配合、右部与加力机构配合;一组合式操纵机构设在箱盖上,该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倒挡拨叉伸入箱体内与倒挡机构配合,该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加力拨叉也伸入箱体内与加力机构配合。其中,所述的组合式操纵机构由倒挡操纵部分和加力操纵部分组合而成;所述的倒挡操纵部分包括呈“Z”形的倒挡拨套,该倒挡拨套的上部与箱盖配合连接,其伸出箱体外的一端与倒挡操纵件的一端配合连接、伸入箱体内的另一端与倒挡拨叉的一端配合连接并与设在左箱壳上的第一弹簧定位头紧靠,倒挡拨叉的另一端与倒挡机构的换挡齿轮两侧的边缘卡合;在所述的倒挡操纵部分的倒挡拨套上部的一侧设有一凸起,该凸起的两侧与设在箱体上的第二弹簧定位头接触/对应;这种结构的前加力倒挡器虽然能很好的解决了倒挡和加力的功能,但由于倒挡拨套的上部定位采用凸起结构配合第二弹簧定位头(见对比文件1中附图8中凸起、附图2中的第二弹簧定位头),倒挡拨套的下部定位采用第一弹簧定位头(见对比文件1附图2以及附图5中的第一弹簧定位头)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主要依靠弹簧定位头与凸起或拨叉轴的卡住定位,接触面积小,接触不稳定的定位方式,这种弹簧定位头的定位方式不能很好的进行固定,也没有自功能,容易造成换挡齿轮在非正常操作时进行位置变化,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这种倒挡操纵部分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解决目前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倒挡操纵机构中弹簧定位头与凸起或拨叉轴的卡住定位,接触面积小,接触不稳定的技术缺陷,使倒挡操纵机构操作状态稳定,且能进行自锁,从而保证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稳定性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左箱壳、右箱壳和连接在左箱壳后面上的箱盖,倒挡机构设在左箱壳的下部内,倒挡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左箱壳里的倒挡机构的主动轴,倒挡机构的主动轴两端分别空套有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中间滑动连接有换挡齿轮,换挡齿轮包括中间部分轮齿和两边部分,两边部分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活动配合/分离;倒挡机构与设在左箱壳下部前面的主动锥齿轮配合,该主动锥齿轮与发动机输出轴配合连接;加力机构设在右箱壳的下部内,倒挡机构输出轴的左端与倒挡机构的主动轴的右端配合,倒挡机构输出轴的右端伸出箱体;中间轴设在左箱壳和右箱壳的上部内,其左部与倒挡机构配合、右部与加力机构配合;倒挡操纵机构设在箱盖上,所述的左箱壳后面设置有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
所述倒挡操纵机构包括倒挡拨叉、定位自锁板和倒挡拨套,所述倒挡拨叉的前端与倒挡机构的换挡齿轮中间部分轮齿的两侧边缘卡合;
所述的定位自锁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内,所述的定位自锁板上部设有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定位自锁板下部设有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定位自锁板底部与固定在左箱壳上的自锁板定位弹簧预紧配合;
所述的倒挡拨叉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孔,倒挡拨叉销穿过所述的支撑孔安装在所述的左箱壳上,倒挡拨叉的后端的上部设有拨叉凹槽,倒挡拨叉的后端的下部设有拨叉定位凸柱,拨叉定位凸柱与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
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向后伸出箱盖与变挡操作踏板配合连接,倒挡拨套的下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拨套柱,拨套柱与所述的拨叉凹槽相互对应/配合,倒挡拨套的下端头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
[00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由于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形状能固定卡住倒挡拨套以及倒挡拨叉的拨叉定位凸柱,所以采用了接触面积大、接触稳定的并且带有自锁功能的定位自锁板的定位锁定结构,改变了目前现有倒挡操纵部分采用的弹簧定位头与凸起或拨叉轴的小面积接触型的不稳定的定位方式,解决目前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倒挡操纵部分易失效,没有定位自锁功能的技术缺陷,使倒挡操纵机构操作状态稳定,并且保证科倒挡拨叉能在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形状下进行自锁,即限定了倒挡拨叉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从而保证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稳定性。
[0006]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定位自锁板底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柱,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与所述的自锁板定位弹簧相互对应/配合。采用定位弹簧安装柱和自锁板定位弹簧相互对应/配合的方式,能进一步保证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进一步,具体限定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包括第一左直线段、第一中直线段、第一右直线段,第一左直线段和第一右直线段位置高度相同,第一中直线段位置高度高于第一左直线段和第一右直线段位置,第一左直线段和第一中直线段之间、第一中直线段和第一右直线段之间平滑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的倒挡拨套和在与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的定位自锁板接触运动时,只能沿着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形状轨迹进行运动而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中间高,两边低,形成两个能固定倒挡拨套前端的固定区域,使倒挡拨套运动到固定区域后就不能再运动,在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定位自锁板卡住倒挡拨套的前端,从而进行了自锁功能,能进一步更好的保证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稳定性;同时,相互对应/配合的倒挡拨套和倒挡拨叉凹槽接触运动,推动空套在倒挡拨叉轴上的倒挡拨叉左右移动,从而带到拨叉齿轮移动,使拨叉齿轮与前进锥齿轮或倒挡锥齿轮分开/接触,从而输出前进动力或倒挡动力。
[0007] 同样的道理,限定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包括第二左直线段,第二中直线段、第二右直线段,第二左直线段和第二右直线段位置高度相同,第二中直线段位置高度高于第二左直线段和第二右直线段位置,第二左直线段和第二中直线段之间、第二中直线段和第二右直线段之间平滑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相互对应/配合的倒挡拨叉定位凸柱和在与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的定位自锁板接触运动时,只能沿着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形状轨迹进行运动,而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中间高,两边低,形成两个能固定倒挡拨叉下部的固定区域,使倒挡拨叉定位凸柱运动到固定区域后就不能再运动,在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定位自锁板卡住倒挡拨叉定位凸柱,从而进行了自锁功能,能进一步更好的保证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稳定性。
[0008] 更进一步,为了方便设计和制造,采用结构对称的设计,即限定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左直线段、第一左斜线段、第一中直线段、第一右斜线段、第一右直线段,第一左直线段、第一左斜线段与第一右斜线段、第一右直线段以第一中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下部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二左直线段、第二左竖直线段、第二中直线段、第二右竖直线段、第二右直线段,第二左直线段、第二左竖直线段与第二右竖直线段、第二右直线段以第二中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0009] 另外,进一步限定采用的组合式操作结构中的倒挡操作结构和加力操作结构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都设置在左箱壳上,采用“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带有外齿的上部空心管,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下部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带有外齿的上部空心管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下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倒挡拨套的上部的带有外齿的空心管后再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的带有内齿的开口的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固定”这种组合套装在一起的方式;也可以将倒挡操作结构设置在左箱体壳上,加力操作结构设置在右箱体壳上或左箱体壳上的其他部位,采用“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或箱体另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固定”这种组合套装在一起的方式。也就是说可以将倒挡操作结构和加力操作结构套在一起设置或者独立分开设置,需要改变的只是相互之间的配合方式,并不影响操作功能。
[0010] 为了更好的确保自锁板定位弹簧安装更稳定,限定所述的左箱壳底部与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座,从而保证定位自锁板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由于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对弹簧的固定稳定性更好。
[0011] 另外,考虑到将定位弹簧安装座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需要增加左箱盖的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左箱壳底部的内部空间,也可以限定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外嵌左箱壳底部的上部,即设置在左箱壳底部的上部而不是内部,这样就能减少左箱盖底部的厚度,从而节约材料,减少空间,节约成本。
[0012] 本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变挡(前进挡与倒挡之间变化)时,在换挡齿轮与前进锥齿轮结合的状态下,即前进挡的状态下,倒挡拨套的下端头固定卡在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右边区域,拨套柱作用在拨叉凹槽上的作用力将倒挡拨叉推到右边,拨叉定位凸柱固定卡在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右边区域;在挂倒挡的时,倒挡拨套的下端头通过变挡操作踏板的作用力向左边旋转摆动,固定卡逐步运动到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左边区域;同步,拨套柱作用在拨叉凹槽上的作用力将倒挡拨叉推到左边;最后,达到换挡齿轮与倒挡锥齿轮结合的状态下,即倒挡的状态下,倒挡拨套的下端头固定卡在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左边区域,拨叉定位凸柱固定卡在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的左边区域内。
[0013] 由于拨套柱被不同状态下都能固定在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内,不能移动,所以本技术方案的拨叉能进行锁定,从而保证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稳定性。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型三轮车前加力倒挡器,在常规状态时,定位自锁板在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处于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的上端位置;在变挡过程中,倒挡拨套将会推动定位自锁板克服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使定位自锁板向下运动,同步带动拨叉左右移动,倒挡拨套和倒挡拨叉及拨叉定位凸柱运动到相应的区域时,定位自锁板又在自锁板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处于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的上端位置,同时卡锁住倒挡拨套和拨叉定位凸柱,从而限定了倒挡拨叉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范围,从而保证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的稳定性。
[0015] 当需要保持同步前进时,驾驶人员需先用脚或手拨动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倒挡操纵件(“T”踏板或操纵杆),使换挡齿轮右部的外齿与前进锥齿轮左侧中部的内齿配合,再用脚拨动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加力踏板,使同步齿套的内齿与输出轴左部的同步齿和主动轴右部的同步齿配合即可,此时,倒挡锥齿、中间轴上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加力齿轮处于空转状态,不传递扭矩。
[0016] 当需要加力前进时,驾驶人员只需用脚拨动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加力踏板,使同步齿套的内齿与主动轴右部的同步齿脱离,并使同步齿套的外齿与加力齿轮左侧中部的内齿槽配合即可,此时,只有倒挡锥齿处于空转状态。
[0017] 当需要倒挡时,驾驶人员只需脚或手拨动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倒挡操纵件(“T”踏板或操纵杆),使换挡齿轮左部的外齿与倒挡锥齿轮右侧中部的内齿配合即可,此时,只有前进锥齿轮空转状态。
[0018] 当需要空挡时,驾驶人员只需用脚拨动组合式操纵机构的加力踏板,使同步齿套的内齿只与输出轴左部的同步齿配合,并使同步齿套的外齿与加力齿轮左侧中部的内齿槽脱离即可。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既具有倒挡功能、又具有加力功能;不仅结构合理、紧凑,操纵方便,倒挡和加力准确可靠,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低,同时还具有锁定倒挡拨套和倒挡拨叉的功能,稳定性好。
[0020]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是定位自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变挡操作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旋转示意图;
图8是加力操作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倒挡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右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倒挡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示意图;
图15是加力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左视示意图。
[0021]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2]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左箱壳1、右箱壳2和连接在左箱壳后面上的箱盖3,倒挡机构设在左箱壳1的下部内,倒挡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左箱壳里的倒挡机构的主动轴,倒挡机构的主动轴两端分别空套有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中间滑动连接有换挡齿轮,换挡齿轮包括中间部分轮齿和两边部分,两边部分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活动配合/分离;该倒挡机构与设在左箱壳下部前面的主动锥齿轮7配合,该主动锥齿轮7与发动机输出轴配合连接;加力机构设在右箱壳2的下部内,倒挡机构输出轴8的左端与倒挡机构的主动轴9的右端配合,该输出轴8的右端伸出箱体;中间轴10设在左箱壳和右箱壳的上部内,其左部与倒挡机构配合、右部与加力机构配合;倒挡操纵机构设在箱盖3上,所述倒挡操纵机构包括倒挡拨叉11、定位自锁板4、倒挡拨套12,所述的左箱壳1后面设置有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1a;所述倒挡拨叉11的前端与倒挡机构的换挡齿轮14中间部分轮齿的两侧边缘卡合,倒挡拨叉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孔11c,倒挡拨叉销穿过所述的支撑孔安装在所述的左箱壳上,;倒挡拨叉11的后端的上部设有拨叉凹槽11a,倒挡拨叉11的后端的下部设有拨叉定位凸柱11b,拨叉定位凸柱11b与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相互对应/配合;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1a内,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上部设有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定位自锁板下部设有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定位自锁板4底部与固定在左箱壳1上的自锁板定位弹簧1b预紧配合;所述的倒挡拨套12的上部向后伸出箱盖与变挡操作踏板5配合连接,倒挡拨套12的下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拨套柱12a,拨套柱12a与所述的拨叉凹槽11a相互对应/配合,倒挡拨套12的下端头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相互对应/配合;
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底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柱4c,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4c与所述的自锁板定位弹簧1b相互对应/配合。
[0023] 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的下部分包括第一左直线段L1、第一中直线段M1、第一右直线段R1,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位置高度相同,第一中直线段M1位置高度高于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位置,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中直线段M1之间、第一中直线段M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之间平滑连接;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的下部分包括有第二左直线段L2,第二中直线段M2、第二右直线段R2,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位置高度相同,第二中直线段M2位置高度高于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位置,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中直线段M2之间、第二中直线段M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之间平滑连接。
[0024] 其中,第一左直线段L1连接第一左斜线段L11再连接第一中直线段M1、再连接第一右斜线段R11,最后连接第一右直线段R1,第一左直线段L1、第一左斜线段L11与第一右斜线段R11、第一右直线段R1以第一中直线段M1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左直线段L2连接第二左竖直线段L21再连接第二中直线段M2,再连接第二右竖直线段R21,最后连接第二右直线段R2,第二左直线段L2、第二左竖直线段L21与第二右竖直线段R21、第二右直线段R2以第二中直线段M2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0025] 所述的倒挡拨套12的上部为带有外齿的上部空心管12b,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5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下部空心管5a,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带有外齿的上部空心管12b穿过箱盖3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5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下部空心管5a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13、加力操作踏板6,所述加力拨套13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13a,加力操作踏板6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6a,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13a穿过倒挡拨套的上部的带有外齿的空心管21b后再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的带有内齿的开口的底部空心管6a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6a上的紧固螺栓6b固定。
[0026] 所述的左箱壳1底部与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4c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座4d,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4d外嵌在左箱壳底部的上部。
[0027]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为第一,变挡操作踏板和加力操作踏板的安装结构和方式进行了变化,由实施例一中的套装方式变成了实施例二中的分别独立安装的方式;第二,定位弹簧安装座设置的地方进行了变化,由实施例一中的外嵌在左箱壳底部的上部给成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左箱壳1、右箱壳2和连接在左箱壳后面上的箱盖3,倒挡机构设在左箱壳1的下部内,倒挡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左箱壳里的倒挡机构的主动轴,倒挡机构的主动轴两端分别空套有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中间滑动连接有换挡齿轮,换挡齿轮包括中间部分轮齿和两边部分,两边部分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活动配合/分离;该倒挡机构与设在左箱壳下部前面的主动锥齿轮7配合,该主动锥齿轮7与发动机输出轴配合连接;加力机构设在右箱壳2的下部内,倒挡机构输出轴8的左端与倒挡机构的主动轴9的右端配合,该输出轴8的右端伸出箱体;中间轴10设在左箱壳和右箱壳的上部内,其左部与倒挡机构配合、右部与加力机构配合;倒挡操纵机构设在箱盖3上,所述倒挡操纵机构包括倒挡拨叉11、定位自锁板4、倒挡拨套12,所述的左箱壳1后面设置有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1a;所述倒挡拨叉11的前端与倒挡机构的换挡齿轮14中间部分轮齿的两侧边缘卡合,倒挡拨叉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孔11c,倒挡拨叉销穿过所述的支撑孔安装在所述的左箱壳上,;倒挡拨叉11的后端的上部设有拨叉凹槽11a,倒挡拨叉11的后端的下部设有拨叉定位凸柱11b,拨叉定位凸柱11b与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相互对应/配合;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1a内,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上部设有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定位自锁板下部设有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定位自锁板4底部与固定在左箱壳1上的自锁板定位弹簧1b预紧配合;所述的倒挡拨套12的上部向后伸出箱盖与变挡操作踏板5配合连接,倒挡拨套12的下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拨套柱12a,拨套柱12a与所述的拨叉凹槽11a相互对应/配合,倒挡拨套12的下端头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相互对应/配合;
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底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柱4c,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4c与所述的自锁板定位弹簧1b相互对应/配合。
[0028] 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的下部分包括第一左直线段L1、第一中直线段M1、第一右直线段R1,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位置高度相同,第一中直线段M1位置高度高于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位置,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中直线段M1之间、第一中直线段M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之间平滑连接;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的下部分包括有第二左直线段L2,第二中直线段M2、第二右直线段R2,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位置高度相同,第二中直线段M2位置高度高于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位置,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中直线段M2之间、第二中直线段M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之间平滑连接。
[0029] 其中,第一左直线段L1连接第一左斜线段L11再连接第一中直线段M1、再连接第一右斜线段R11,最后连接第一右直线段R1,第一左直线段L1、第一左斜线段L11与第一右斜线段R11、第一右直线段R1以第一中直线段M1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左直线段L2连接第二左竖直线段L21再连接第二中直线段M2,再连接第二右竖直线段R21,最后连接第二右直线段R2,第二左直线段L2、第二左竖直线段L21与第二右竖直线段R21、第二右直线段R2以第二中直线段M2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0030] 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另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
[0031] 所述的左箱壳1底部与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4c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座4d,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
[0032] 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为第一,变挡操作踏板和加力操作踏板的安装结构和方式进行了变化,由实施例一中的套装方式变成了实施例二中的分别独立安装的方式,其中变挡操作踏板设置在箱盖上,加力操作踏板设置在油箱壳上,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一种改进型三轮摩托车前加力倒挡器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左箱壳1、右箱壳2和连接在左箱壳后面上的箱盖3,倒挡机构设在左箱壳1的下部内,倒挡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左箱壳里的倒挡机构的主动轴,倒挡机构的主动轴两端分别空套有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中间滑动连接有换挡齿轮,换挡齿轮包括中间部分轮齿和两边部分,两边部分与前进锥齿轮和倒挡锥齿轮活动配合/分离;该倒挡机构与设在左箱壳下部前面的主动锥齿轮7配合,该主动锥齿轮7与发动机输出轴配合连接;加力机构设在右箱壳2的下部内,倒挡机构输出轴8的左端与倒挡机构的主动轴9的右端配合,该输出轴8的右端伸出箱体;中间轴10设在左箱壳和右箱壳的上部内,其左部与倒挡机构配合、右部与加力机构配合;倒挡操纵机构设在箱盖3上,所述倒挡操纵机构包括倒挡拨叉11、定位自锁板4、倒挡拨套12,所述的左箱壳1后面设置有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1a;所述倒挡拨叉11的前端与倒挡机构的换挡齿轮14中间部分轮齿的两侧边缘卡合,倒挡拨叉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孔11c,倒挡拨叉销穿过所述的支撑孔安装在所述的左箱壳上,;倒挡拨叉11的后端的上部设有拨叉凹槽11a,倒挡拨叉11的后端的下部设有拨叉定位凸柱11b,拨叉定位凸柱11b与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相互对应/配合;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定位自锁板运动轨迹定位槽1a内,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上部设有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定位自锁板下部设有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定位自锁板4底部与固定在左箱壳1上的自锁板定位弹簧1b预紧配合;所述的倒挡拨套12的上部向后伸出箱盖与变挡操作踏板5配合连接,倒挡拨套12的下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拨套柱12a,拨套柱12a与所述的拨叉凹槽11a相互对应/配合,倒挡拨套12的下端头与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相互对应/配合;
所述的定位自锁板4底部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柱4c,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4c与所述的自锁板定位弹簧1b相互对应/配合。
[0033] 所述的倒挡拨套运动轨迹定位框4a的下部分包括第一左直线段L1、第一中直线段M1、第一右直线段R1,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位置高度相同,第一中直线段M1位置高度高于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位置,第一左直线段L1和第一中直线段M1之间、第一中直线段M1和第一右直线段R1之间平滑连接;所述的倒挡拨叉运动轨迹定位框4b的下部分包括有第二左直线段L2,第二中直线段M2、第二右直线段R2,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位置高度相同,第二中直线段M2位置高度高于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位置,第二左直线段L2和第二中直线段M2之间、第二中直线段M2和第二右直线段R2之间平滑连接。
[0034] 其中,第一左直线段L1连接第一左斜线段L11再连接第一中直线段M1、再连接第一右斜线段R11,最后连接第一右直线段R1,第一左直线段L1、第一左斜线段L11与第一右斜线段R11、第一右直线段R1以第一中直线段M1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左直线段L2连接第二左竖直线段L21再连接第二中直线段M2,再连接第二右竖直线段R21,最后连接第二右直线段R2,第二左直线段L2、第二左竖直线段L21与第二右竖直线段R21、第二右直线段R2以第二中直线段M2的垂直平分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0035] 所述的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所述的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倒挡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变挡操作踏板的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还包括有加力操纵机构,加力操纵机构包括加力拨套、加力操作踏板,所述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加力拨套的上部为前端带有外齿的上端轴穿过箱盖另外一处位置后内套在加力操作踏板下部为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内,外齿和内齿相互配合并通过设置在带有内齿的开口底部空心管上的紧固螺栓固定。
[0036] 所述的左箱壳1底部与所述定位弹簧安装柱4c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弹簧安装座4d,所述的定位弹簧安装座内嵌在左箱壳底部的内部。
[0037] 以上实施例只是实施本发明的具体的一种方式,并不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改进一些具体的产品形状和结构,如改变踏板的形状和连接方式,改变定位自锁板的形状和定位框的形状,改变倒挡拨套的形状等,这些也视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并且不会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