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脚踏车和非动力车辆 / 后下叉 / 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

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

阅读:1020发布:2020-07-27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备两种后 挡泥板 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尾端的后尾框、与车架连接的后平叉、通过一后平叉轴安装在后平叉的两根侧杆内的后 车轮 以及位于后车轮后方的后挡泥板,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安装座,在所述后平叉的两根侧杆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后挡泥板可选择地通过第一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或者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后平叉的两根侧杆的外表面。上述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可以提供两种后挡泥板的安装状态,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下面是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尾端的后尾框、与车架连接的后平叉、通过一后平叉轴安装在后平叉的两根侧杆内的后车轮以及位于后车轮后方的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安装座,在所述后平叉的两根侧杆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后挡泥板可选择地通过第一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或者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后平叉的两根侧杆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框包括一底板以及由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所述第一安装座设于所述底板的尾端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为内凹于底板的下表面的V形槽,该V形槽的两槽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后挡泥板的前端具有与所述V形槽形状相匹配的V形安装件,在V形安装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泥板包括一支撑骨架以及罩于所述支撑骨架上的后挡泥板本体;
在所述支撑骨架的前端连接有两第一安装,两第一安装块整体呈V形,在所述后挡泥板本体前端形成有与所述两第一安装块对应的两第二安装块,当所述后挡泥板本体罩于所述支撑骨架上时,所述第二安装块正好罩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上,两第一安装块以及第二安装块形成上述的V形安装件;
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对应的位置处,位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同一位置处的第二安装孔的孔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一主骨架、设于主骨架两侧的副骨架、分别设于副骨架两侧的侧翼以及设于主骨架后端且用于安装牌照的牌照安装座,在所述两侧翼以及副骨架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后挡泥板本体连接的若干连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牌照安装座呈V形,其包括两固定块以及用于连接两固定块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与所述主骨架的后端相连,两固定块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端相连,前端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所述两固定块以及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牌照的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由副骨架两侧边向远离后挡泥板本体方向延伸的侧沿,所述两侧翼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侧沿上;所述两侧沿使得主骨架呈向后挡泥板本体方向的拱起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泥板还包括分别设于其两侧的预留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支撑件,所述两支撑件的后端分别通过两预留连接耳与后挡泥板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两支撑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后车轮的断面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两根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两预留连接耳分别由后挡泥板的两侧向后车轮的方向延伸,在两预留连接耳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杆配合槽,在每一预留连接耳上位于两支撑杆配合槽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支撑件的两支撑杆的后端分别容置于所述支撑杆配合槽内后,所述连接块与预留连接耳上两个支撑杆配合槽之间的部位相贴合,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后与螺母锁紧配合。

说明书全文

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
[0002]

背景技术

[0003] 两轮机动车的后挡泥板位于两轮机动车后车轮的后方,当两轮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时,后挡泥板可以遮挡住飞起的石子、沙砾等,以防止飞溅的沙砾或者石子等损伤或弄脏两轮机动车。
[0004] 请参见图1及图2,现有的后尾框11整体呈平的U形结构,其U形开口朝向两轮机动车车头方向,在U形后尾框11的尾部安装有尾灯,在U形后尾框1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后挡泥板的安装孔12。现有的两轮机动车的后挡泥板分为前半段101和后半段102,前半段101和两轮机动车的后尾框11相接,即将后挡泥板的前半段101嵌入U形后尾框11的半围合空间内,在后挡泥板的前半段101的边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2一一匹配的若干穿孔,通过若干螺栓将后挡泥板的前半段101安装在后尾框11上,后半段102位于两轮机动车后车轮12的后方。采用上述的U形后尾框11,需要加长后挡泥板的整体长度,才能够很好地将后挡泥板安装到U形后尾框11上,起到遮挡石子及沙砾的作用。较长的后挡泥板整体较重,而U形后尾框11的边框较窄,承较小,不能够很好的对后挡泥板进行支撑;较长的后挡泥板自身体积较大,导致安装在U形后尾框11上的安装点较多,装配较为困难,增加了装配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大了原材料的使用、模具成型难度更大、模具投入更高,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后挡泥板整体被加工成型后容易变形
[0005] 并且,现有的两轮机动车只能提供一种后挡泥板的安装状态,即后挡泥板只能安装在后尾框上,客户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将后挡泥板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如此,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体验度。
[0006]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减短后挡泥板长度的同时,能够提供更多安装状态供客户选择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尾端的后尾框、与车架连接的后平叉、通过一后平叉轴安装在后平叉的两根侧杆内的后车轮以及位于后车轮后方的后挡泥板,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安装座,在所述后平叉的两根侧杆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安装座,所述后挡泥板可选择地通过第一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或者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后平叉的两根侧杆的外表面。
[0009]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轮机动车的后尾框的尾端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安装座和在后平叉的两根侧杆上设置第二安装座,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将后挡泥板安装在后尾框上或者安装在后平叉的两根侧杆上,后挡泥板的安装方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无论哪种安装方式,后挡泥板的整体长度均比现有的后挡板的整体长度更短,安装点更少,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0010] 作为优化,所述后尾框包括一底板以及由底板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所述第一安装座设于所述底板的尾端的下表面。本方案中,后尾框整体性得到大大的增强,设计了车架、座垫安装空间,使空间利用更合理,整体性、一致性和紧凑性更好;后挡泥板安装在后尾框的尾端的下底面,高强度的后尾框不容易出现断裂等情况。
[0011]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安装座为内凹于底板的下表面的V形槽,该V形槽的两槽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挡泥板的前端具有与所述V形槽形状相匹配的V形安装件,在V形安装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将V形安装座设计为内凹的结构,它不凸出于后尾框的下表面,如此设计,在后尾框腾出安装空间,使后挡泥板安装在后尾框的下底面上时不占用两轮机动车的其它空间,使两轮机动车的整体设计更紧凑。
[0012] 作为优化,所述后挡泥板包括一支撑骨架以及罩于所述支撑骨架上的后挡泥板本体;在所述支撑骨架的前端连接有两第一安装,两第一安装块整体呈V形,在所述后挡泥板本体前端形成有与所述两第一安装块对应的两第二安装块,当所述后挡泥板本体罩于所述支撑骨架上时,所述第二安装块正好罩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上,两第一安装块以及第二安装块形成上述的V形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对应的位置处,位于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同一位置处的第二安装孔的孔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0013] 本方案中,设置上述支撑件可以延长后挡泥板的使用寿命,增强后挡泥板与后尾框的连接强度,使后挡泥板与后尾框的连接处不容易被损坏。
[0014]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一主骨架、设于主骨架两侧的副骨架、分别设于副骨架两侧的侧翼以及设于主骨架后端且用于安装牌照的牌照安装座,在所述两侧翼以及副骨架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后挡泥板本体连接的若干连接孔。
[0015] 本方案中,主骨架的支撑强度远大于副骨架的支撑强度,设计侧翼和副骨架,并且它们的厚度薄于主骨架的厚度,主要是为了方便在副骨架和侧翼上设计连接孔,使支撑骨架整体的形状与后挡泥板本体的形状相匹配,节约原材料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0016] 作为优化,所述牌照安装座呈V形,其包括两固定块以及用于连接两固定块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与所述主骨架的后端相连,两固定块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端相连,前端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所述两固定块以及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牌照的固定孔。
[0017]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由副骨架两侧边向远离后挡泥板本体方向延伸的侧沿,所述两侧翼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侧沿上;所述两侧沿使得主骨架呈向后挡泥板本体方向的拱起状。
[0018] 作为优化,所述后挡泥板还包括分别设于其两侧的预留连接
[0019] 作为优化,还包括两支撑件,所述两支撑件的后端分别通过两预留连接耳与后挡泥板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两支撑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后车轮的断面宽度。
[0020]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两根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两预留连接耳分别由后挡泥板的两侧向后车轮的方向延伸,在两预留连接耳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杆配合槽,在每一预留连接耳上位于两支撑杆配合槽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撑件的两支撑杆的后端分别容置于所述支撑杆配合槽内后,所述连接块与预留连接耳上两个支撑杆配合槽之间的部位相贴合,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后与螺母锁紧配合。
[0021] 上述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为客户提供两种不同安装方式,由于安装方式的改变,后挡泥板的整体长度可以被大大地减短,减少了成本,节省了资金;上述两种安装方式仅有少量的安装点,并且这些安装点都集中在一个安装座上,更便于安装、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挡泥板设计为可以同时满足两种安装状态的结构,用户仅需要选择一块挡泥板,即可以满足两种不同的安装需求,提升了客户体验度,增加了客户满意度。
[0022]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后尾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现有技术中后挡泥板与后尾框的装配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挡泥板其中一种装配状态的拆解图。
[0026] 图4是图3中后尾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图3中后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后尾框与后挡泥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后挡泥板其中另一种状态的装配图。
[0030] 图8是图7中后挡泥板与两支撑件的装配示意图。
[003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请参见图3至图8,本实施例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包括车架52、安装于车架52尾端的后尾框2、与车架52连接的后平叉56、通过一后平叉轴(图未示)安装在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内的后车轮57以及位于后车轮57后方的后挡泥板3,在所述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安装座41,在所述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安装座42,所述后挡泥板3可选择地通过第一安装座4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或者通过第二安装座42安装在所述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的外表面。其中:
两轮机动车包括后尾框2以及安装在后尾框2上的后挡泥板3,在所述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设有一第一安装座41;所述后挡泥板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4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
[0034] 本方案中,前端或者前部是指朝向车头方向的一端或者一部分,尾端或者尾部是指朝向车尾方向的一端或者一部分。
[0035] 所述后尾框2的结构如下:所述后尾框2包括一底板21以及由底板21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22,所述第一安装座41设于所述底板21的尾端的下表面。底板21的前端的下表面具有一个向内凹的不规则凹陷槽23,该凹陷槽23为一让与空间,用于与车辆上的部件更好的配合。两侧板22与底板21一体成型,增加了后尾框2的整体强度,使其承受力更好。两侧板22和底板21之间形成一个半围合空间24,该半围合空间24的尾部用于装配后尾灯51,前部用于与两轮机动车的车架52装配。具体为在两侧板22上对称设置有车架安装孔25,后尾框2通过该车架安装孔25与车架52可拆卸安装,当后尾框2安装于车架52上后,在车架52上依次第一安装座垫底板53以及座垫54。将后尾框2设计为上述结构,相比现有技术的U形框结构而言,本方案中的后尾框2整体性得到大大的增强,设计了车架52、座垫54安装空间,使空间利用更合理,整体性、一致性和紧凑性更好;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底面,高强度的后尾框2不容易出现断裂等情况,增加后尾框2的使用寿命的同时,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不需要嵌入到后尾框2中,因此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前半段的长度,仅需要将后挡泥板3的长度设计为现有技术中后挡泥板3后半段的长度即可,大大地减少了原材料、开模投入更小,制作成本得到了降低。
[0036] 所述第一安装座41为内凹于底板21的下表面的V形槽。其包括两槽体,两槽体的后端相汇合,前端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形成上述V形槽。在所述该V形槽的两槽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图未示出),本例中,在两槽体内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位于每一槽体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孔沿该槽体的长方方向设置并相互间隔。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座41设计为内凹V形槽,主要是为了配合后挡泥板3的形状,使后挡泥板3的前端通过该V形第一安装座41安装时,与后尾框2的下表面接触的部位容置于V形安装槽内后,不凸出于后尾框2的下表面。如此设计,在后尾框2腾出安装空间,使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下底面上时不占用两轮机动车的其它空间,使两轮机动车的整体设计更紧凑。
[0037]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41还可以是整体呈外凸于底板21的下表面的V形结构,该V形第一安装座41的两凸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设计方式可以与上述方式相同或相似。第一安装座41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或者结构,例如方形板状结构、圆形座体结构,更甚至可以是直接在后尾框2上开设多个第一安装孔等等。
[0038] 本实施例的后挡泥板3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它的前端仅需要通过上述第一安装座41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因此它的长度更短。所述后挡泥板3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后挡泥板3包括一支撑骨架32以及罩于所述支撑骨架32上的后挡泥板本体31。
在所述支撑骨架32的前端形成或者连接有两第一安装块321,两第一安装块321整体呈V形,在所述后挡泥板本体31前端形成有与所述两第一安装块321对应的两第二安装块311,当所述后挡泥板本体31罩于所述支撑骨架32上时,所述第二安装块311正好罩于所述第一安装块321上,两第一安装块321以及第二安装块311形成与上述V形第一安装座41匹配的V形安装件;在V形安装件上开设有与上述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二安装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321和第二安装块311对应的位置处,位于第一安装块321和第二安装块311同一位置处的第二安装孔的孔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在安装时,通过四个安装螺栓分别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块321和第二安装块311上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座41上的第一安装孔后进行锁紧。
[0039] 所述支撑骨架32包括一主骨架322、设于主骨架322两侧的副骨架323、由副骨架323两侧边向远离后挡泥板本体31方向延伸的侧沿324、分别设于副骨架323两侧的侧翼
325以及设于主骨架322后端且用于安装牌照55的牌照安装座,在所述两侧翼325以及副骨架323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后挡泥板本体31连接的若干连接孔。其中:
所述两侧沿324使得主骨架322呈向后挡泥板本体31方向的拱起状,所述两侧翼325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侧沿324上,两侧翼325的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侧沿324相连,另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横向延伸。在两副骨架323以及两侧翼325上均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减重孔326。
上述的两第一安装块321分别由两副骨架323的前端面继续向前延伸,以使得两第一安装块321与主骨架322的前端面整体呈V形。
[0040] 所述牌照安装座呈V形,其包括两固定块61以及用于连接两固定块61的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的前端与所述主骨架322的后端相连,两固定块61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62的两侧端相连,前端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所述两固定块61以及连接块62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牌照55的牌照固定孔6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骨架32呈向后挡泥板本体31拱起状,后挡泥板本体31与它配合时,也需呈相应的拱起状,因此,使得整个后挡泥板
3呈向外拱起的弧状。后挡泥板3的弧度可以设计为与后车轮57相匹配,此处便不再过多限制。
[0041] 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本体3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即在侧翼325、副骨架323上设置多个连接孔,在后挡泥板本体31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多个匹配的螺栓连接点,螺栓穿过连接孔后与螺栓连接点进行配合后将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本体31连接固定。当然,支撑骨架32与可以与后挡泥板本体31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铆接等等。
[0042] 上述支撑骨架32仅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后挡泥板本体31,加强后挡泥板3与后尾框2安装连接强度。两轮机动车在颠簸或者行走抖动过程中,后挡泥板3容易随两轮机动车的抖动而动作,长时间、高频率的动作使后挡泥板3自身受损机率更大、使用寿命更短,因此,设置上述支撑骨架可以延长后挡泥板3的使用寿命,增强后挡泥板3与后尾框2的连接强度,使后挡泥板3与后尾框2的连接处不容易被损坏。可以理解的,所述支撑骨架32的形状、结构还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例如上述的减重孔326主要是起到减重的作用,增加两侧翼325可以使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本体31的接触点更多,使支撑力更均匀,达到更好的效果,将牌照安装座设计为V形,结构更简单、用材更少的同时,安装点可以更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它们均可以省去或者可改变不同形状。
[0043]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泥板本体31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支撑骨架32的正投影面积,由所述后挡泥板本体31的外周向支撑骨架32的方向延伸有一侧围,所述侧围和后挡泥板本体31之间形成一用于笼罩所述支撑骨架32的笼罩空间。如此设计,当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本体31连接后,可以使支撑骨架32整体容置在所述笼罩空间中,不外突于笼罩空间,使后挡泥板3整体性、一致性更好,结构更紧凑。
[0044] 本实施例的两轮机动车,在安装后挡泥板3时,若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3采用的是可拆卸连接方式,则首先将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本体31进行安装,然后将后挡泥板3整体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若支撑骨架32与后挡泥板3采用的是固定连接方式,则直接将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
[0045] 本实施例中的后挡泥板3的第一个安装方式是将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具体安装方法如下:在将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时,先将四个螺栓一一对应的穿过第一安装块321和第二安装块311上的第二安装孔;然后将带有螺栓的后挡泥板3置于第一安装座41的正下方,使四个螺栓对准第一安装座41的四个第一安装孔;而后,将四个螺栓一一对应的穿过第一安装孔后进行安装配合。
[0046] 在安装后尾框2时,即将安装好后挡泥板3的后尾框2安装在两轮机动车的车架52上时,首先将两轮机动车的车架52置于上述后尾框2的半围合空间24内,使车架52的两侧靠近后尾框2的两侧板22,安装螺栓一一对应的穿过侧板22上的车架安装孔25后,与所述车架52上的预留安装孔进行安装配合,从而将后尾框2固定于车架52上;其次,依次安装后尾灯51、座垫底板53和座垫54。
[0047] 本发明的具有第一种安装方式的两轮机动车,将后挡泥板3与后尾框2的安装点设计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后挡泥板3可以省去与现有的U形后尾框2嵌合的前半段,因而后挡泥板3的整体长度缩短至传统的后挡泥板3整体长度的1/2或者更短,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开模投入资金,降低了制造成本,后挡泥板3自身结构更不容易变形;改良后的后尾框2,其强度更高,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尾框2的尾端的下表面后,后挡泥板3的长期使用不会导致后尾框2断裂,增加了它的使用寿命;后挡泥板3通过上述的第一安装座41进行安装,安装点更少,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增加了工作效率,第一安装座41与后挡泥板3的安装件凹凸配合,整个安装结构更紧凑、占用的空间更小;后挡泥板3增设了支撑骨架32,进一步增加了后挡泥板3的使用寿命。
[0048] 本发明的后挡泥板3的第二种安装方式如下:为了使上述后挡泥板3同时具备两种安装方式,因此在后挡泥板3的两侧设置有两预留连接耳33,所述预留连接耳33可以是从支撑骨架的两侧向后车轮57方向延伸形成,也可以是从上述后挡泥板本体32的两侧向后车轮57方向延伸。还为两轮机动车配备两支撑件
8,所述两支撑件8的后端分别通过两预留连接耳33与后挡泥板3连接,所述支撑件8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41可拆卸连接。当后挡泥板3通过支撑件8安装在第二安装座41上时,所述两支撑件8之间的间隔大于后车轮57的断面宽度。当然,再其他的实施例中, 所述后挡泥板可以设计为独立的两种结构,与后尾框2安装时,可以设计成上述结构的后挡泥板。与后平叉56上的第二安装座42安装时,设计成另外的结构,仅需要在后挡泥板两侧设置安装连接件,后挡泥板再通过支撑件8安装固定在第二安装座42上即可。
[0049] 作为可选的,在后挡泥板3的外弧面还设预留有牌照安装件,因此,当后挡泥板3安装到后尾框上时,牌照55可以通过上述牌照安装座安装在后挡泥板3的支撑骨架上;当后挡泥板3通过两支撑件8安装安装到第二安装座41上时,牌照55可以通过所述牌照安装件安装到后挡泥板3的外弧面,即后挡泥板本体31的外表面。
[0050] 所述支撑件8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杆81以及设置于两根支撑杆81之间的连接块82。在连接块8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在两支撑杆81的前端分别焊接有两安装耳83,在每一安装耳83上开设有过孔84。
[0051] 所述两预留连接耳33分别由后挡泥板3的两侧向后车轮57的方向延伸(即向前延伸),两预留连接耳33相互平行,在两预留连接耳33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杆配合槽331,在每一预留连接耳33上位于两配合槽331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332。其中:所述配合槽331由预留连接耳33的外端向后挡泥板3的方向开设,所述配合槽331为弧形槽,即它的断面的弧度与所述支撑杆81相匹配,每一配合槽331的槽口朝向相对的另一预留连接耳33的方向。
[0052] 所述支撑件8与所述两预留连接耳33安装配合时,先将一个支撑件8与对应的一预留连接耳33进行安装,即先将一支撑件8的两支撑杆81的后端分别容置于所述配合槽331内后,该支撑件8的述连接块82与预留连接耳33上两个支撑杆配合槽331之间的部位相贴合,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332后与锁紧螺母锁紧配合;以上述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个支撑件8安装在另一预留连接耳33上,以完成两个支撑件8与对应的两预留连接耳33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配合槽331的断面还可以是封闭的圆形,即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预留连接耳33的内表面还设置有一封闭住上述弧形槽的弧形盖,弧形盖和弧形槽一体成型后形成一封闭的空心圆柱槽,在安装时,直接将支撑件8的两支撑杆81插于槽中,即可将支撑件8的后端暂时固定在后挡泥板3上,再通过上述固定螺栓和第一及第二固定孔332的配合,进一步将支撑杆81的后端与后挡泥板3固定。
[0053]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块82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85。
[0054] 所述支撑件8整体呈L形,其与后挡泥板3连接的后端呈向上且向后倾斜状,与所述侧杆561连接的前端呈向下且向前的倾斜状。如此设计,两支撑件8的前端分别固定于后平叉56的两侧杆561的外侧面,并且固定处分别位于与后平叉轴的两端的正外侧;两支撑件8的后端与前端呈折状,可以使与两支撑件8后端连接的后挡泥板3能够位于两轮机动车的后上方,位于后上方的后挡泥板3更能够发挥挡泥砂的作用。
[0055] 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件8通过上述第二安装座42对应安装在后平叉56的两侧杆561的外侧。所述第二安装座42整体呈向左旋转90度的“Z”形。每一第二安装座42均包括一安装板421、一连接板422、一固定板423以及一L形支架,所述固定板423覆盖于对应侧杆561的外侧面,所述连接板422的外端与所述固定板423的上端折状连接,里端与所述安装板421的下端折状连接;所述L形支架的具有一竖直面以及一上平面,所述上平面与后平叉的两侧杆561的下表面固接,竖直面位于所述上平面的下方,它与固定板423下端的里表面相贴,在竖直面上开设有一固定板安装孔;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开设有一横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相应的侧杆561的下端面所在的水平面。一安装螺栓穿过该条形孔后与所述固定板安装孔安装配合以将固定板42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L形支架的竖直面上。在所述固定板423上开设有一螺栓安装孔424以通过一螺栓将固定板423固定在所述后平叉56一侧杆561的外侧面,所述安装板421上开设有两支撑杆安装孔
425;在每一支撑杆81的前端设置有一安装耳83,在每一安装耳83上开设有与一所述支撑杆安装孔425对应的过孔84,每一支撑件8通过两个过孔84与相应第二安装座42上的支两撑杆安装孔一一对应配合。本方案中,上述结构的第二安装座42,其固定板423与对应的一侧杆561的外侧面贴合,其连接板422与对应的一侧杆561的上端面贴合,它们与后平叉
56的侧杆561贴合面更大,使得第二安装座42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侧杆561上,并且使第二安装座42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后挡泥板3可以通过该第二安装座42能够更牢固的安装在两侧杆561上。采用上述结构,当两轮机动车处于颠簸状态或者抖动状态时,后挡泥板3不会随着两轮机动车抖动,后挡泥板3稳定性更好。并且,所述后挡泥板3通过两个过渡件可拆卸的安装在两轮机动车相应的部位上,使每一个部件均可拆卸,方便拆装,若其中某一个部件出现损坏,对相应部件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整体进行更换,大大的为客户节约了开支,减少了材料的损耗。
[0056]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挡泥板3的另一种安装方式可以选择通过第二安装座42安装在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561的外表面。上述两种安装方式中,后挡泥板3的整体长度均短于现有技术中后挡泥板3的长度。将后挡泥板3设计为可以适应两种安装方式的结构,如此,客户仅需要买一种后挡泥板3即可选择两种不同安装方式,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0057] 在第二种安装方式中,将后挡泥板3的安装点放在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的外侧面,采用两根支撑杆81将后挡泥板3支撑在后车轮57的后上方,后挡泥板3不需要安装在后尾框上,后挡泥板3不需要增加长度以使其前半截与后尾框安装配合,因此,本发明的后挡泥板3的整体长度大大短于现有技术的后挡泥板3的整体长度。如此,后挡泥板3的开模投入更低,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其自身形状较小,不容易变形,并且安装点更少,更方便工人安装,安装时间更快,效率更高;后挡泥板3通过两支撑件8安装在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的外侧面,其与两根支撑件8可拆卸连接,两支撑件8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后车轮57的断面宽度,因此,后车轮57处于任何状态下均不会接触到两支撑件8,支撑件8不会被后车轮57损坏,使支撑件8的使用寿命得到保证,由于两支撑件8与后挡泥板3可拆卸连接,当其中任何一个零件或部件出现损坏或问题,仅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降低了客户的更换成本;通过第二安装座42将两支撑件8的前端安装在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的外侧面,间接的将后挡泥板3安装在后平叉56的两根侧杆561的外侧面时,不损坏两轮机动车上其他部件的结构,仅需要通过简单的几个孔,即可使后挡泥板3固定在摩托轻松安装在后平叉56上。
[0058] 综上,本实施例的具备两种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两轮机动车,为客户提供两种不同安装方式,由于安装方式的改变,后挡泥板3的整体长度可以被大大地减短,减少了成本,节省了资金;上述两种安装方式仅有少量的安装点,并且这些安装点都集中在一个安装座上,更便于安装、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挡泥板设计为可以同时满足两种安装状态的结构,用户仅需要选择一块挡泥板,即可以满足两种不同的安装需求,提升了客户体验度,增加了客户满意度。
[005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