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身体成分 / 车顶 /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

阅读:68发布:2023-03-0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包括 车顶 箱, 车顶箱 上设有挡雨组件、置伞组件;以及环境检测组件,用于检测雨 雪 或阳光,分别对应输出雨雪检测 信号 或光照检测信号;乘客身高检测组件,用于检测乘客身高并输出高度检测信号;车 门 状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车门的启闭状态,输出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其中,当检测到环境雨雪状况且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挡雨组件开启工作,并根据高度检测信号调节挡雨组件工作时的挡雨高度;当车门开启时,根据雨雪检测信号或光照检测信号,置伞组件为乘客提供伞具,通过设置挡雨组件并且根据车体周围乘客的身高调节挡雨组件的挡雨高度,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被雨雪淋到及挡雨组件将雨雪飞溅至乘客身上。,下面是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汽车车顶上且自适应于车顶表面积大小的车顶箱(1),所述车顶箱(1)的侧壁上呈上下设置设有用于防止雨落入到车开启所扫过区域的挡雨组件(2)、以及用于放置不同类型伞具的置伞组件(3);以及环境检测组件,设于车顶箱(1)上,用于检测车体周围的雨雪或阳光,分别对应输出一雨雪检测信号或光照检测信号;
乘客身高检测组件,设于车顶箱(1)上,用于检测站立于车门开启扫过区域内的乘客身高并输出一高度检测信号;
车门状态检测组件,设于车体与车门之间,用于检测车门的启闭状态,输出一车门状态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挡雨组件(2)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雨雪检测信号及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当检测到环境雨雪状况且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挡雨组件(2)开启工作,并根据所述高度检测信号调节挡雨组件(2)工作时的挡雨高度;
所述置伞组件(3)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雨雪检测信号、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及光照检测信号,当车门开启时,根据雨雪检测信号或光照检测信号,为乘客提供对应类型的伞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组件(2)包括设置于车顶箱(1)内部的空压机以及与空压机相连通的多个喷气嘴,多个所述喷气嘴沿车顶箱(1)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空压机之间设置有控制二者通断的电控开关装置,多个所述喷气嘴在所述车顶箱(1)的侧壁上对应于车门位置形成多个喷气口(4),所述喷气嘴与车顶箱(1)之间活动连接且车顶箱(1)内设置有一控制喷气嘴喷出气流与地面所成度的角度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箱(1)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喷气嘴的截面呈圆形的气嘴放置槽(5),所述喷气嘴整体成长条形,包括喷口段(6)以及与喷口段(6)相连通的活动套设于所述气嘴放置槽(5)中的连接段(7),喷口段(6)远离连接段(7)的一段伸出到气嘴放置槽(5)的槽口外形成所述喷气口(4),所述连接段(7)的截面呈圆形且其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齿槽(8),所述角度控制器包括一角度控制电机(9)及其角度控制装置,所述角度控制电机(9)与所述连接段(7)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根据角度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控制连接段(7)绕其轴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组件(2)包括设置于车顶箱(1)侧壁上对应于车门位置的挡雨板放置槽(10)以及收纳于所述挡雨板放置槽(10)中的挡雨板(20),所述挡雨板(20)与所述挡雨板放置槽(10)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挡雨板(20)伸出或收回到挡雨板放置槽(10)中的驱动件及其驱动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雨雪检测信号及车门状态检测信号控制挡雨板(20)的伸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20)由防篷布或塑料薄膜制成,所述驱动件为与挡雨板(20)两侧边固定连接的电动伸缩杆(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伞组件(3)包括:
伞具收纳槽(12),沿车顶箱(1)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车体车门上方位置,位于所述挡雨组件(2)的下方,用于放置伞具;
伞具收纳筒(13),与伞具收纳槽(12)同轴设置且与伞具收纳槽(12)转动连接,所述伞具收纳筒(13)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伞具的伞具卡紧槽(15),所述伞具卡紧槽(15)的槽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伞具从伞具卡紧槽(15)滑出的紧件;
转动电机(14)及其转动控制装置,所述转动控制装置与环境检测组件以及车门状态检测组件信号连接,所述转动电机(14)的转轴与所述伞具收纳筒(13)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雨雪检测信号、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及光照检测信号,当车门开启时,控制转动电机(14)的转动角度以将不同的伞具卡紧槽(15)开口呈现在伞具收纳槽(12)的开口处,为乘客提供对应类型的伞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14)的转轴与伞具收纳筒(13)同轴连接设置,所述伞具收纳槽(12)中设置有用于收集伞具上雨水的雨水收集腔,所述雨水收集腔的进水口处设置有单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组件分别包括:
雨雪传感器装置(17),设置于车顶箱(1)的顶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雨雪,输出所述雨雪检测信号;
光照传感器装置(18),设于车顶箱(1)的顶部,用于检测车体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输出所述光照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身高检测组件包括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装置,多个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装置的红外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朝向不同的高度设置,检测输出所述高度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状态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车门与车体之间连接处的接近传感器装置,所述接近传感器装置检测车门与车体之间的相对距离,输出所述车门状态检测信号。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属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小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下雨天每当乘客进出车时,总会被雨淋到。事实上即使乘客有携带雨伞,在上下车的间隙雨伞也并不能全程保护乘客不被雨水淋到,冷的雨水降低了乘客的乘车体验。
[0003]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技术文件指出,利用高压空气形成的气流将雨水冲开,从而避免雨水淋到乘客身上。如专利号为JP2004058929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作雨篷的、由气流喷成的无形门帘,以使得人们在进出车辆时不被雨或淋湿。也有技术文件指出,采用伸缩式遮雨板为乘客上下车时提供挡雨便利。但是,由于各个汽车厂商的设计理念与汽车品牌定位不同,上述两种方案的实施受到很多限制,难以推广普及,并且在可能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附属问题,例如采用气流将雨水冲走的方式,当车门打开时,气流将雨水吹向车辆两侧,也会对车辆周围的行人产生影响。
[0004] 对于普通的汽车用户而言,如何实现乘客在雨雪天气由车外进入到车内整个过程不被雨雪淋到或是在酷热天气不暴露于烈日之下,对于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十分重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实际运用中雨雪天气,乘客上下车容易被雨雪淋到,伞具不易放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包括设于汽车车顶上且自适应于车顶表面积大小的车顶箱,所述车顶箱的侧壁上呈上下设置设有用于防止雨雪落入到车门开启所扫过区域的挡雨组件、以及用于放置不同类型伞具的置伞组件;以及
[0007] 环境检测组件,设于车顶箱上,用于检测车体周围的雨雪或阳光,分别对应输出一雨雪检测信号或光照检测信号;
[0008] 乘客身高检测组件,设于车顶箱上,用于检测站立于车门开启扫过区域内的乘客身高并输出一高度检测信号;
[0009] 车门状态检测组件,设于车体与车门之间,用于检测车门的启闭状态,输出一车门状态检测信号;
[0010] 其中,所述挡雨组件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雨雪检测信号及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当检测到环境雨雪状况且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挡雨组件开启工作,并根据所述高度检测信号调节挡雨组件工作时的挡雨高度;
[0011] 所述置伞组件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雨雪检测信号、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及光照检测信号,当车门开启时,根据雨雪检测信号或光照检测信号,为乘客提供对应类型的伞具。
[00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雨雪天气乘客上下车,当车门打开时,若环境检测检测到环境中存在雨雪降落的情况,则开启挡雨组件,避免乘客上下车时被雨雪淋到,并且,根据乘客的身高适当地调整挡雨组件挡雨的高度,避免雨雪飞溅到乘客人身上或者车体周围人员的身上。通过设置置伞组件,使得乘客上下车时可以方便地放置或者拿取伞具,置伞组件根据环境的天气状况,判定出需要为乘客提供雨伞或遮阳伞,从而方便乘客就乘汽车,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组件包括设置于车顶箱内部的空压机以及与空压机相连通的多个喷气嘴,多个所述喷气嘴沿车顶箱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空压机之间设置有控制二者通断的电控开关装置,多个所述喷气嘴在所述车顶箱的侧壁上对应于车门位置形成多个喷气口,所述喷气嘴与车顶箱之间活动连接且车顶箱内设置有一控制喷气嘴喷出气流与地面所成度的角度控制器
[0014] 提供上述技术方案,在车顶箱位于车门的对应位置设置喷气嘴,当车门开启时,空压机工作并且导通开启车门对应的电控开关装置,气流由开启车门处的喷气嘴处喷出,形成一个气帘,从而避免乘客上下车时被雨雪淋到。由于上述挡雨组件均设置与车顶箱中,因此不会对车体造成任何的损伤,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汽车,易于推广使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车顶箱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喷气嘴的截面呈圆形的气嘴放置槽,所述喷气嘴整体成长条形,包括喷口段以及与喷口段相连通的活动套设于所述气嘴放置槽中的连接段,喷口段远离连接段的一段伸出到气嘴放置槽的槽口外形成所述喷气口,所述连接段的截面呈圆形且其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齿槽,所述角度控制器包括一角度控制电机及其角度控制装置,所述角度控制电机与所述连接段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根据角度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控制连接段绕其轴向转动。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喷气嘴在气嘴放置槽中活动,受角度控制电机的控制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喷出的气流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角度控制装置与乘客身高检测组件信号连接,根据检测到的车门开启一侧乘客的身高控制气流喷射的高度,避免雨雪吹溅到乘客或车体周围行人的身上。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组件包括设置于车顶箱侧壁上对应于车门位置的挡雨板放置槽以及收纳于所述挡雨板放置槽中的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与所述挡雨板放置槽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挡雨板伸出或收回到挡雨板放置槽中的驱动件及其驱动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雨雪检测信号及车门状态检测信号控制挡雨板的伸缩状态。
[001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伸缩式的挡雨板可以在乘客上下车时为乘客挡雨,并且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现。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挡雨板由防水篷布或塑料薄膜制成,所述驱动件为与挡雨板两侧边固定连接的电动伸缩杆。
[0020] 通过采用防水篷布或塑料薄膜,可以使得挡雨版易于收纳。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置伞组件包括:
[0022] 伞具收纳槽,沿车顶箱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车体车门上方位置,位于所述挡雨组件的下方,用于放置伞具;
[0023] 伞具收纳筒,与伞具收纳槽同轴设置且与伞具收纳槽转动连接,所述伞具收纳筒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伞具的伞具卡紧槽,所述伞具卡紧槽的槽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伞具从伞具卡紧槽滑出的紧件;
[0024] 转动电机及其转动控制装置,所述转动控制装置与环境检测组件以及车门状态检测组件信号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伞具收纳筒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所述雨雪检测信号、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及光照检测信号,当车门开启时,控制转动电机的转动角度以将不同的伞具卡紧槽开口呈现在伞具收纳槽的开口处,为乘客提供对应类型的伞具。
[00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乘客上下车时,可以放置或拿取伞具,十分方便,避免了乘客将雨伞带上车时水滴到车内,也为乘客下车获取伞具提供便利。
[0026]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与伞具收纳筒同轴连接设置,所述伞具收纳槽中设置有用于收集伞具上雨水的雨水收集腔,所述雨水收集腔的进水口处设置有单向
[002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收集雨伞上的雨水,避免雨水流到伞具收纳筒的外部,通过设置单向阀,也可以避免雨水收集腔中的雨水流出。
[0028]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检测组件分别包括:
[0029] 雨雪传感器装置,设置于车顶箱的顶部,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雨雪,输出所述雨雪检测信号;
[0030] 光照传感器装置,设于车顶箱的顶部,用于检测车体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输出所述光照检测信号。
[0031] 进一步的,所述乘客身高检测组件包括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装置,多个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装置的红外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朝向不同的高度设置,检测输出所述高度检测信号。
[0032]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状态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车门与车体之间连接处的接近传感器装置,所述接近传感器装置检测车门与车体之间的相对距离,输出所述车门状态检测信号。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 (1)通过设置挡雨组件并且根据车体周围乘客的身高调节挡雨组件的挡雨高度,避免了乘客在上下车时被雨雪淋到,也避免了挡雨组件将雨雪飞溅至乘客身上,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0035] (2)通过设置置伞组件,可以在乘客上下车时方便乘客放置或者拿取伞具,方便乘客在雨雪天气或者是烈日天气乘车;
[0036] (3)通过将挡雨组件及置伞组件设置于车顶的车顶箱中,使得上述防雨置伞系统可以不改变或者损伤小车结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车体配合的整体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具收纳筒与转动电机的配合示意图(突出伞具收纳筒结构);
[004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伞具收纳筒与转动电机的配合示意图(突出配合关系);
[004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车体配合的整体示意图;
[004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伞具收纳筒与挡雨板放置槽的配合示意图;
[004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与车体配合的整体示意图。
[0044] 附图标志:1、车顶箱;2、挡雨组件;3、置伞组件;4、喷气口;5、气嘴放置槽;6、喷口段;7、连接段;8、齿槽;9、角度控制电机;10、挡雨板放置槽; 12、伞具收纳槽;13、伞具收纳筒;14、转动电机;15、伞具卡紧槽;16、弹性胶;17、雨雪传感器装置;18、光照传感器装置;19、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0、挡雨板;21、电动伸缩杆;22、磁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现有的汽车,人们在雨雪天气上下车时即使携带有伞具也会被雨雪淋到,冰冷的雨雪降低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而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乘客上下车时被雨雪淋到,提升乘客乘车体验的车用防雨置伞系统。
[0046]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47] 实施例一
[0048]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括设置于汽车车顶上的车顶箱1,与传统的车顶箱1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的车顶箱1分成几个主要的部分,几大部分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使得整个车顶箱1的伸展面积可以发生变化,可以由人工调节覆盖于表面积大小不同的各类型汽车车顶上。上述弹性连接件采用弹性塑胶或其它拉伸后形状可以产生固定变化的材料。上述车顶箱1与车顶通过吸盘磁铁等固定件与车顶固定连接。
[0049] 为了不让乘客在上下车时被雨雪淋到,并且方便放置雨伞,在车顶箱1的侧壁上呈上下设置设有用于防止雨雪落入到车门开启所扫过区域的挡雨组件2、以及用于放置不同类型伞具的置伞组件3。
[0050] 详述的,挡雨组件2包括设置于车顶箱1内部的空压机以及与空压机相连通的多个喷气嘴,多个喷气嘴沿车顶箱1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设置且与空压机之间设置有控制二者通断的电磁阀。多个喷气嘴在车顶箱1的侧壁上对应于车门位置形成多个喷气口4。
[0051] 上述方案中,为了准确地判定出车体所在环境的天气状况,在车顶箱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车体周围的雨雪或阳光的环境检测组件,用于分别对应检测并输出一雨雪检测信号或光照检测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环境检测组件分别包括设置于车顶箱1的顶部,用于检测环境中雨雪的雨雪传感器装置17,以及用于检测车体所处环境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装置18。上述雨雪传感器装置17及光照传感器装置18与控制空压机启停以及电磁阀开闭的控制器信号连接。
[0052] 为了准确地检测出车门的开闭状态,在车体与车门之间设置有车门状态检测组件,所述车门状态检测组件检测车门的启闭状态,输出一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具体而言,所述车门状态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车门与车体之间连接处的接近传感器装置,接近传感器装置检测车门与车体之间的相对距离,输出所述车门状态检测信号。由于现有的汽车大多自带有用于检测车门开闭状态的检测装置,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车门状态检测信号也可以直接由现有车辆的车门开闭状态检测装置接出,这样更为方便简单。
[0053] 上述方案的工作过程如下:
[0054] 当车体所处的环境在下雨或者下雪时,乘客打开车门,多个喷气嘴便喷出高压空气在车门侧面形成一个气帘,上述气帘遮挡雨雪,避免其落入到车门外侧的设定区域内,从而保证乘客上下车时不被雨水淋到。
[0055] 在上述防雨步骤的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由喷气嘴喷出的气体高度是固定的,当乘客的身高发生变化时,便有可能起不到遮雨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将雨雪直接喷溅到乘客的身上,适得其反。为此优化的,在车顶箱1上还设置有一乘客身高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站立于车门开启扫过区域内的乘客身高并输出一高度检测信号。喷气嘴与车顶箱1之间活动连接且车顶箱1内设置有一控制喷气嘴喷出气流与地面所成角度的角度控制器。
[0056] 上述乘客身高检测组件包括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装置,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装置的红外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分别朝向不同的高度设置,检测输出高度检测信号。
[0057] 进一步详述的,如图2所示,车顶箱1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喷气嘴的截面呈圆形的气嘴放置槽5,喷气嘴整体成长条形,包括喷口段6以及与喷口段6相连通的活动套设于气嘴放置槽5中的连接段7,喷口段6远离连接段7的一段伸出到气嘴放置槽5的槽口外形成喷气口4,连接段7的截面呈圆形且其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齿槽8,角度控制器包括一角度控制电机9及其角度控制装置,角度控制电机9与连接段7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根据角度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控制连接段7绕其轴向转动。上述控制装置与乘客身高检测组件信号连接,根据输出的高度检测信号控制上述连接段7转动相应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角度控制装置采用单片机或者ARM实现,具体方式为,高度检测信号输入至单片机中(假定高度检测信号已经经过A/D芯片处理成可供单片机识别利用的信号量),单片机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将各个高度检测信号对应的转动角度输出给到角度控制电机9,上述转动角度的具体控制方式为控制角度控制电机9的转动时长或者采用伺服电机,直接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经过上述改进,可以使得乘客在上下车时不会被雨雪淋到。
[0058] 为了方便乘客放置雨伞或者下车时取得雨伞,对于上述置伞组件3,详述的,如图2和图3所示,置伞组件3包括:伞具收纳槽12,沿车顶箱1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车体车门上方位置,位于挡雨组件2的下方,用于放置伞具;伞具收纳筒13,与伞具收纳槽12同轴设置且与伞具收纳槽12转动连接,伞具收纳筒13上开设有用于放置伞具的伞具卡紧槽15,伞具卡紧槽15的槽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伞具从伞具卡紧槽15滑出的锁紧件,上述锁紧件采用设置于伞具卡紧槽15槽口处的弹性胶块16,伞具放置到伞具卡紧槽15中时挤压弹性胶块16,而当伞具放入到伞具放置槽后弹性胶块16回复形变,从而将伞具锁定在伞具放置槽;转动电机14及其转动控制装置,转动控制装置与环境检测组件以及车门状态检测组件信号连接,转动电机14的转轴与伞具收纳筒13传动连接,转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雨雪检测信号、车门状态检测信号及光照检测信号,当车门开启时,控制转动电机14的转动角度以将不同的伞具卡紧槽15开口呈现在伞具收纳槽12的开口处,为乘客提供对应类型的伞具。
[0059] 在本实用新型中,伞具收纳筒13中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伞具卡紧槽15,上述伞具卡紧槽15中分别放置有雨伞和遮阳伞。当光照传感器装置18检测到车体外部的阳光光线强度高于预设值时,则驱动转动电机14转动预设的角度,将遮阳伞呈现在乘客的面前,当雨雪传感器装置17检测到雨雪天气时,则将雨伞呈现在乘客面前。
[0060] 进一步的,上述转动电机14的转轴与伞具收纳筒13同轴连接设置,伞具收纳槽12中设置有用于收集伞具上雨水的雨水收集腔,雨水收集腔的进水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方便将雨伞上的雨水收集到雨水收集腔中。
[0061] 对于实施例一的整体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
[0062] 雨雪天气中,乘客撑着伞准备上车时,车门打开,挡雨组件2启动工作,利用气流将乘客所在区域的雨雪吹走,避免乘客被雨雪淋到。挡雨组件2吹走雨雪的角度由乘客的身高决定,避免将雨雪吹到乘客的身上。乘客上车,将雨伞放置到伞具收纳筒13中;当乘客下车时,车门打开,挡雨组件2启动工作,利用气流将乘客所在区域的雨雪吹走,乘客由伞具收纳筒13中取出雨伞并撑开,关闭车门,挡雨组件2停止工作,从而避免乘客被雨雪淋到,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0063] 实施例二
[0064]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挡雨组件2包括设置于车顶箱1侧壁上对应于车门位置的挡雨板放置槽10以及收纳于挡雨板放置槽
10中的挡雨板20,挡雨板20与挡雨板放置槽10之间设置有驱动挡雨板20伸出或收回到挡雨板放置槽10中的驱动件及其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装置接收并响应于雨雪检测信号及车门状态检测信号控制挡雨板20的伸缩状态。进一步的,挡雨板20由防水篷布或塑料薄膜制成,驱动件为与挡雨板20两侧边固定连接的电动伸缩杆21。
[0065] 上述方案中,当环境中存在雨雪时,乘客开启车门,挡雨板20伸出,避免雨雪落入到乘客所在的车门区域,从而避免乘客被雨雪淋到,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0066] 实施例三
[0067] 一种车用防雨置伞系统,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挡雨板20呈扇形且扇形展开后在地面上的投影区域与车门打开后扫过的区域相重合。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采用一设于挡雨板放置槽10中的旋转电机或者采用设置在挡雨板边缘的磁铁,如图7所示,优选的采用磁铁22组件,磁铁分别设置于车窗的上边缘处以及挡雨板20的边缘。本实施例的有点在于,呈扇形打开的挡雨板20能够完全遮蔽车门开启后扫过的区域,挡雨更为全面。
[006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车顶纵梁 2020-05-11 734
车顶行李架 2020-05-13 875
车顶架 2020-05-11 279
车顶系统 2020-05-12 64
车顶系统 2020-05-12 781
车顶构造 2020-05-12 699
车顶警灯 2020-05-12 705
动车车顶 2020-05-12 205
车顶构造 2020-05-13 926
车顶结构 2020-05-12 53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