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卡车 / 重型载货汽车 / 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

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

阅读:532发布:2020-07-2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汽车 驱动桥 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中、后桥两端连接拱形梁,V型推 力 杆底 部连接在中、后桥的推力杆支座上,顶部与在车架内侧固定连接,纵向推力杆一端连接拱形梁中部,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在车架前部外侧的纵向推力杆 支架 的下端,横向稳定杆呈U型,两端通过两侧吊杆与车架的后部外侧连接,U型底部两侧分别通过稳定杆连接板与两侧拱形梁连接;拱形梁的两端置有气囊总成,该气囊总成上部与车架的外侧固定,拱形梁还连接一 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既保持了操纵 稳定性 ,提高了货物运输安全性,又克服了复合式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同时提高了侧倾 刚度 ,使行驶中的车辆安全得到了保障。适用于 重型载货汽车 的双后桥驱动悬架。,下面是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中桥、后桥、以及与中桥、后桥转动连接的轮毂,其特征在于:中桥、后桥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侧拱形梁,并分别在车架下形成H形梁;两V形推杆的底部分别连接在中桥和后桥的中部,每个V形推力杆的两顶端部分别与固定在车架内侧的两个支座连接,两V形推力杆构成一菱形;左、右两侧设有四个纵向推力杆,每根纵向推力杆的一端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中部,其另一端连接在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下端,该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车架的中部外侧;横向稳定杆呈U形,分两根分别布置在车架的前、后部,每一稳定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侧吊杆下端,该吊杆上端通过稳定杆托架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外侧,稳定杆的U形底部两侧分别与稳定杆连接板转动连接,该稳定杆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两侧拱形梁中部上;每根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置有两个气囊总成,车架两侧共有八个气囊总成,该气囊总成上部通过气囊总成上盖板与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每根拱形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个减振器,车架两侧共有八个减振器,该减振器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一固定在车架外侧的减振器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V形推力杆的底部与推力杆支座的连接,其两顶部与支座的连接,均通过球头呈活动连接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两侧纵向推力杆的一端与两侧拱形梁中部的连接,以及其另一端与纵向推力杆支架下端的连接,均通过球头呈活动连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横向稳定杆的两端与两侧吊杆下端的连接,均通过球头呈活动连接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桥、后桥的两端分别通过U形螺栓与两侧拱形梁固定连接,形成H形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由两侧纵梁以及与其内侧固定连接的横梁所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高度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的两个纵梁的内侧。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悬架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的不断完善,高等级的商用车需求越来越大,成为商用车的发展方向。高等级商用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采用空气悬架。目前国内生产的悬架部件分为板簧悬架和空气悬架两大类,其中空气悬架又可分为全空气悬架和复合式悬架(由板簧和气囊总成共同组成的悬架系统)。

板簧式悬架后悬架结构由车架纵梁、横梁、弹簧及其支架减振器及其上、下支架组成,垂直载荷全部由板簧承受,所以系统的隔振性差,平顺性不好,且空、满载时车高变化大,即乘降性差,但抗侧倾能强于复合式空气悬架。

复合式空气后悬架结构由车架纵梁、横梁、钢板弹簧及其支架、气囊总成及其上、下支座、减振器及其上、下支架组成。汽车的垂直载荷由板簧和气囊总成共同承载,其较板簧悬架在隔振性、平顺性上有所提高,但与较高一级的商用车标准还存在差距,且相对板簧式悬架其抗侧倾能力有所下降。

由于非独立悬架的左、右轮连在同一根轴上,不能单独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因此存在非簧载质量大,其悬架所受到的并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大;车身振动频率高,行驶平顺性低;以及由于左右车轮的一起跳动,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幅度就会加大等缺陷。在对高速行驶的工况下车辆的平顺性不能充分保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平顺性、货物运输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并能克服复合式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的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中桥、后桥、以及与中桥、后桥转动连接的轮毂,其特征在于:中桥、后桥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侧拱形梁,并分别在车架下形成H形梁;两V形推力杆的底部分别连接在中桥和后桥的中部,每个V形推力杆的两顶端部分别与固定在车架内侧的两个支座连接,两V形推力杆构成一菱形;左、右两侧设有四个纵向推力杆,每根纵向推力杆的一端连接在两侧拱形梁的中部,其另一端连接在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下端,该纵向推力杆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车架的中部外侧;横向稳定杆呈U形,分两根分别布置在车架的前、后部,每一稳定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侧吊杆下端,该吊杆上端通过稳定杆托架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外侧,稳定杆的U形底部两侧分别与稳定杆连接板转动连接,该稳定杆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两侧拱形梁中部上;每根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置有两个气囊总成,车架两侧共有八个气囊总成,该气囊总成上部通过气囊总成上盖板与车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每根拱形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一个减振器,车架两侧共有八个减振器,该减振器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固定在车架外侧的减振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既保持了操纵稳定性和货物运输安全性,又克服了复合式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同时提高了侧倾刚度,其抗侧倾能力与板簧悬架相当,使行驶中的车辆安全得到了保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重型载货汽车的双后桥驱动悬架。

附图说明】附图1表示的是本实用车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1-车架             2-拱形梁             3-中桥4-后桥             5-U形螺栓            6-V形推力杆7-支座             8-推力杆             9-推力杆支架10-横向稳定杆      11-吊杆              12-稳定杆托架13-气囊总成        14-气囊总成上盖板    15-减振器16-减振器支架      17-高度            18-稳定杆连接板19-轮毂            20-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1、中桥3、后桥4、以及与中桥、后桥4转动连接的轮毂19。

中桥3、后桥4两端分别与拱形梁2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5固定连接,并分别在车架下形成H形梁。

两根呈V形的推力杆6布置为菱形,其V形底部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中桥3和后桥4的中部,V形顶部分别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两个支座7上,两个支座7固定连接在车架1的中部内侧。

左、右四个纵向推力杆8的一端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拱形梁2的中部,另一端利用球头活动连接在推力杆支架9的下部,该推力杆支架9固定连接在车架1的中部外侧。

两根横向稳定杆10呈U形,分别布置在车架1的前、后部,其U形底部分别通过球头活动连接在稳定杆连接板18上,稳定杆连接板18固定连接在拱形梁2的中部,横向稳定杆10两端通过吊杆11转动连接,吊杆11利用稳定杆托架12固定连接在车架1的外侧。

每根拱形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气囊总成13,车架两侧共八个气囊总成,气囊总成13的上部分别利用气囊总成上盖板14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外侧。

每根拱形梁2的中部分别活动连接有一个减振器15,共有四个减振器,该减振器的上端活动连接在一固定在车架外侧的减振器支架16上。

另外,所述的车架1由两侧纵梁以及与其内侧固定连接的横梁20所构成。两个高度阀17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1两个纵梁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平顺性、货物运输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并能克服复合式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差的弱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