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平板车 / 驾驶室 / 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

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

阅读:98发布:2023-01-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 定位 装置固定 支架 ,包括底托架和上安装架,底托架与上安装架滑动连接,固定 螺栓 穿过固定孔将底托架固定在车 驾驶室 底板 上,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设置在座椅下方的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避免了在仪表板上安装矩形 外壳 的车载定位装置,不美观且使得驾驶室显得杂乱的问题以及在仪表板上安装车载定位装置通过钻孔后螺栓安装的话,会对仪表板造成损坏的问题,同时,设置一种可以滑动的上安装架结构,可以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管理和维护;将底托架通过螺栓的方式固定在驾驶室地板上,固定牢靠。,下面是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架和上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为矩形状,其包括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纵向板,所述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上下平行设置,且四个各通过一个纵向板相连接;所述下矩形框架的前后侧边上均设置有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车载定位装置的外壳螺栓连接;所述下矩形框架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下端面分别设置一个L型支撑块;所述底托架包括底托架矩形框架,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上端面分别设置一个倒L型支撑块,所述倒L型支撑块与底托架矩形框架形成滑动槽,所述L型支撑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使用,L型支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底托架固定块,底托架固定块设置有底托架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将底托架固定在车驾驶室底板上,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的左侧边之间和右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扇和第一散热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一端为封闭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滑动槽为封闭结构一侧的相反一侧的边上设置有平限位机构,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包括旋转挡块、弹簧、固定螺栓,所述旋转挡块的一端与螺栓滑动连接,固定螺栓穿过所述旋转挡块后与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螺纹连接,所述旋转挡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旋转挡块的长度为当旋转挡块处于与滑动槽垂直的位置时,旋转挡块设置有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为多个,且为长孔。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渣土车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渣土车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运输工具。为了便于对渣土车的管理,有必要的在渣土车上安装车载定位装置,车载定位装置中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定位模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定位模块采集渣土车的行驶轨迹,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控所述渣土车的行驶路线。
[0003] 当前的车载定位装置设置在车驾驶室内,一般设置在安装仪表的仪表板上,在仪表板上安装矩形外壳的车载定位装置,不美观且使得驾驶室显得杂乱,另外,在仪表板上安装车载定位装置无有效的固定方式,通过钻孔后螺栓安装的话,会对仪表板造成损坏,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的话,则安装的不牢靠,容易掉落。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
[0005]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包括底托架和上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为矩形块状,其包括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纵向板,所述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上下平行设置,且四个各通过一个纵向板相连接;所述下矩形框架的前后侧边上均设置有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车载定位装置的外壳螺栓连接;所述下矩形框架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下端面分别设置一个L型支撑块;所述底托架包括底托架矩形框架,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上端面分别设置一个倒L型支撑块,所述倒L型支撑块与底托架矩形框架形成滑动槽,所述L型支撑块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使用,L型支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底托架固定块,底托架固定块设置有底托架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将底托架固定在车驾驶室底板上,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座椅下方。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提供一种设置在座椅下方的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避免了在仪表板上安装矩形外壳的车载定位装置,不美观且使得驾驶室显得杂乱的问题以及在仪表板上安装车载定位装置通过钻孔后螺栓安装的话,会对仪表板造成损坏的问题,同时,设置一种可以滑动的上安装架结构,可以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管理和维护;将底托架通过螺栓的方式固定在驾驶室地板上,固定牢靠。附图说明
[0007]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车载定位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1-下矩形框架,2-纵向板,3-上矩形框架,4-第一散热扇,5-固定孔,6-第二散热风扇,7-L型支撑块,8-底托架矩形框架,9-底托架固定块,10-旋转挡块,11-弹簧,1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1]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0012]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3]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载定位装置固定支架,包括底托架和上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为矩形块状,其包括上矩形框架3和下矩形框架1、纵向板2,所述上矩形框架3和下矩形框架1上下平行设置,且四个角各通过一个纵向板2相连接;所述下矩形框架1的前后侧边上均设置有固定孔5,通过所述固定孔5与所述车载定位装置的外壳螺栓连接;所述下矩形框架1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下端面分别设置一个L型支撑块7;所述底托架包括底托架矩形框架8,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8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上端面分别设置一个倒L型支撑块,所述倒L型支撑块与底托架矩形框架8形成滑动槽,所述L型支撑块7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使用,L型支撑块7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8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底托架固定块
9,底托架固定块9设置有底托架固定孔,固定螺栓12穿过底托架固定孔将底托架固定在车驾驶室底板上。
[0014] 安装的时候,先将底托架通过螺栓固定在驾驶室的地板地板地板上,将车载定位装置安装在上安装架上,将上安装架的L型支撑块部从底托架的滑动槽外侧插入,慢慢地将上安装架向内滑动,为了避免其从另一侧滑出,在另一侧的滑动槽的焊接堵块形成封闭结构,使得上安装架无法滑出去。由于车辆在形成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因此,为了表面从滑入滑动槽一侧滑出来,在滑动槽为封闭结构一侧的相反一侧的边上设置有平限位机构,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包括旋转挡块10、弹簧11、固定螺栓12,所述旋转挡块10的一端与固定螺栓12滑动连接,旋转挡块10可绕着固定螺栓12旋转,固定螺栓12穿过所述旋转挡块10后与所述底托架矩形框架8螺纹连接,当拧紧固定螺栓12的时候,对旋转挡块10进行紧,旋转挡块10无法旋转,当松开固定螺栓12的时候,旋转挡块10可以旋转,所述旋转挡块10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11,所述旋转挡块10的长度为当旋转挡块10处于与滑动槽垂直的位置时,旋转挡块10设置有弹簧11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内,对滑动槽内的上安装架进行限位,使得其无法脱落出来。水平限位机构有两个,一侧一个,对两侧的滑动槽进行限位。
[0015]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可为金属材料制成,各个部件的连接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16]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矩形框架3和下矩形框架1的左侧边之间和右侧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6和第一散热风扇4,设置散热风扇便于散热。
[0017]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5为多个,且为长孔,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车载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
[00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装载机驾驶室 2020-05-13 999
驾驶室 2020-05-11 540
驾驶室框体 2020-05-11 268
一种驾驶室总成 2020-05-12 935
驾驶室稳定系统 2020-05-12 479
驾驶室悬置系统 2020-05-12 752
一种生态驾驶室 2020-05-13 1012
驾驶室 2020-05-11 761
模块化驾驶室 2020-05-11 326
平板拖车驾驶室 2020-05-11 68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