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大篷车和拖车 / 挂车 / 拖车球 / 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

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

阅读:93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成型工艺由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组成,锻压成型步骤在锻压成型模中进行,冲孔校正步骤在冲孔校正复合模中进行;锻压成型模包括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成型上模设置上模腔和上打击限位面,成型下模设置下模腔和下打击限位面;锻压成型模合模时,上模腔和下模腔闭合形成与球形拖车钩外形相同的型腔,并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一安装孔的上下端面成型出上下深沉孔,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二安装孔的上端面或下端面 锻造 出浅沉孔。本发明通过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即可完成球形拖车钩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 质量 。,下面是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所成型的球形拖车钩通体采用高强度材实心锻造,球形拖车钩包括横臂,横臂左端向上弯曲与球头相连,右端向上弯曲并向前扭转一定度后与圆台相连,横臂的左段臂体具有大圆弧设计,大圆弧的中央设置第一安装孔,横臂的左弯曲部在左边缘位置设有被局部锻扁形成的腰形凸出,腰形凸出的中间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孔形为长孔,其特征在于:成型工艺由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组成,锻压成型步骤在锻压成型模中进行,冲孔校正步骤在冲孔校正复合模中进行;锻压成型模包括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成型上模固定在成型上模座上,成型下模固定在成型下模座上,成型上模座和成型下模座之间通过导柱进行导向,成型上模设置上模腔和上打击限位面,上打击限位面由在上模腔左侧一前一后设置的第一打击限位面、第二打击限位面和在上模腔右侧设置的第三打击限位面组成,第一、第二打击限位面为凸出的方形柱体构造,第三打击限位面为凹进的长槽构造,长槽贯穿成型上模前后,成型下模设置下模腔和下打击限位面,下打击限位面由在下模腔左侧一前一后设置的第四打击限位面、第五打击限位面和在下模腔右侧设置的第六打击限位面组成,第四、第五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一、第二打击限位面的凹进的方形柱槽构造,第六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三打击限位面的凸出的长条构造;锻压成型模合模时,上模腔和下模腔闭合形成与球形拖车钩外形相同的型腔,并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一安装孔的上下端面成型出上下深沉孔,第一安装孔中间留有不大于6mm的第一阻断,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二安装孔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锻造出浅沉孔,第二安装孔中间留有不大于3mm的第二阻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冲孔校正复合模包括复合上模和复合下模,复合上模固定在复合上模座上,复合下模固定在复合下模座上,复合上模座和复合下模座之间通过导柱进行导向,复合上模在对应球形拖车钩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冲头,复合上模设有与成型上模相同的上模腔和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复合下模在对应球形拖车钩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落料孔,复合下模设有与成型下模相同的下模腔和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在复合上模的对角设置,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为凸出的方形柱体构造,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在复合下模的对角设置,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的凹进的方形柱槽构造。

说明书全文

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拖车钩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拖车钩安装于汽车尾部,主要起到拖曳和搭载的作用,是汽车拖曳和搭载过程中受最集中的部件。不同车型有不同的拖车钩结构,拖车钩结构不同,其强度也不同,往往还会相差很大,所以如何合理设计拖车钩结构是实现汽车安全拖曳和搭载功能的关键。一种球形拖车钩,通体采用高强度材实心锻造,因为拖车钩的圆台部位扭曲设计,所以按现有技术只能采用二次加温二次锻压成型,然后,由于拖车钩具有的腰形凸出的长孔部位变形大,产品一致性差,所以只能机加工才能保证尺寸精度,以最终完成球形拖车钩的制作,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能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即可完成球形拖车钩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所成型的球形拖车钩通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实心锻造,球形拖车钩包括横臂,横臂左端向上弯曲与球头相连,右端向上弯曲并向前扭转一定度后与圆台相连,横臂的左段臂体具有大圆弧设计,大圆弧的中央设置第一安装孔,横臂的左弯曲部在左边缘位置设有被局部锻扁形成的腰形凸出,腰形凸出的中间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孔形为长孔,其特征在于:成型工艺由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组成,锻压成型步骤在锻压成型模中进行,冲孔校正步骤在冲孔校正复合模中进行;锻压成型模包括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成型上模固定在成型上模座上,成型下模固定在成型下模座上,成型上模座和成型下模座之间通过导柱进行导向,成型上模设置上模腔和上打击限位面,上打击限位面由在上模腔左侧一前一后设置的第一打击限位面、第二打击限位面和在上模腔右侧设置的第三打击限位面组成,第一、第二打击限位面为凸出的方形柱体构造,第三打击限位面为凹进的长槽构造,长槽贯穿成型上模前后,成型下模设置下模腔和下打击限位面,下打击限位面由在下模腔左侧一前一后设置的第四打击限位面、第五打击限位面和在下模腔右侧设置的第六打击限位面组成,第四、第五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一、第二打击限位面的凹进的方形柱槽构造,第六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三打击限位面的凸出的长条构造;锻压成型模合模时,上模腔和下模腔闭合形成与球形拖车钩外形相同的型腔,并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一安装孔的上下端面成型出上下深沉孔,第一安装孔中间留有不大于6mm的第一阻断,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二安装孔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锻造出浅沉孔,第二安装孔中间留有不大于3mm的第二阻断。
[0005] 冲孔校正复合模包括复合上模和复合下模,复合上模固定在复合上模座上,复合下模固定在复合下模座上,复合上模座和复合下模座之间通过导柱进行导向,复合上模在对应球形拖车钩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冲头,复合上模设有与成型上模相同的上模腔和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复合下模在对应球形拖车钩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落料孔,复合下模设有与成型下模相同的下模腔和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在复合上模的对角设置,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为凸出的方形柱体构造,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在复合下模的对角设置,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的凹进的方形柱槽构造。
[0006] 采用上述工艺方案后,本发明对锻压成型模进行改进,在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合理设计匹配的上下多个打击限位面,既保证了打击面的强度又保证了打击面的导向精度,通过一次锻压成型步骤锻压出球形拖车钩的精确外形,并且第一、第二安装孔中间只留有壁厚很薄的第一和第二阻断;接着,将已经具有精确外形的球形拖车钩的毛坯放置到复合模中,由于复合上下模具有与成型上下模相同的模腔,所以复合模合模后,复合模的上模腔和下模腔闭合后对球形拖车钩毛坯进行了准确定位,球形拖车钩毛坯与模腔腔壁紧密贴合,这时复合上模设置的冲头将毛坯中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中间阻断进行冲切,由于冲切量小,而且毛坯已经与模腔腔壁紧密贴合,所以冲孔后产品不会产生变形,产品一致性好。因此,本发明通过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即可完成球形拖车钩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
[0007]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图1为锻压成型模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方向图,
图3为成型上模的分型面视图,
图4为成型下模的分型面视图,
图5为冲孔校正复合模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俯视方向图,
图7为锻压成型的球形拖车钩毛坯图,
图8为图7背面视图,
图9为冲孔校正后球形拖车钩成品图,
图10为图9的背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如图9、10所示,本发明所成型的球形拖车钩通体采用高强度钢材实心锻造,球形拖车钩包括横臂3,横臂3左端向上弯曲与球头1相连,右端向上弯曲并向前扭转一定角度后与圆台2相连,横臂3的左段臂体具有大圆弧4设计,大圆弧4的中央设置第一安装孔5,横臂3的左弯曲部在左边缘位置设有被局部锻扁形成的腰形凸出6,腰形凸出6的中间设有第二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7的孔形为长孔。
[0009] 本发明的球形拖车钩成型工艺,由一次锻压成型步骤和一次冲孔校正步骤组成,锻压成型步骤在锻压成型模中进行,冲孔校正步骤在冲孔校正复合模中进行;如图1、2、3和4所示,锻压成型模包括成型上模10和成型下模14,成型上模10固定在成型上模座11上,成型下模14固定在成型下模座13上,成型上模座11和成型下模座13之间通过导柱12进行导向,成型上模10设置上模腔17和上打击限位面,上打击限位面由在上模腔17左侧一前一后设置的第一打击限位面16、第二打击限位面21和在上模腔17右侧设置的第三打击限位面18组成,第一、第二打击限位面为凸出的方形柱体构造,第三打击限位面18为凹进的长槽构造,长槽贯穿成型上模10前后,成型下模14设置下模腔20和下打击限位面,下打击限位面由在下模腔20左侧一前一后设置的第四打击限位面15、第五打击限位面22和在下模腔20右侧设置的第六打击限位面19组成,第四、第五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一、第二打击限位面的凹进的方形柱槽构造,第六打击限位面19为匹配第三打击限位面18的凸出的长条构造;锻压成型模合模时,上模腔17和下模腔20闭合形成与球形拖车钩外形相同的型腔,并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一安装孔的上下端面成型出上下深沉孔,第一安装孔中间留有不大于6mm的第一阻断8,在球形拖车钩毛坯第二安装孔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锻造出浅沉孔,第二安装孔中间留有不大于3mm的第二阻断9,球形拖车钩毛坯见图7和8。
[0010] 如图5、6所示,冲孔校正复合模包括复合上模30和复合下模34,复合上模30固定在复合上模座31上,复合下模34固定在复合下模座33上,复合上模座31和复合下模座33之间通过导柱32进行导向,复合上模30在对应球形拖车钩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冲头38,复合上模30设有与成型上模相同的上模腔37和第七打击限位面36、第八打击限位面39,复合下模34在对应球形拖车钩第一、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落料孔41,复合下模34设有与成型下模相同的下模腔42和第九打击限位面35、第十打击限位面40,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在复合上模30的对角设置,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为凸出的方形柱体构造,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在复合下模34的对角设置,第九、第十打击限位面为匹配第七、第八打击限位面的凹进的方形柱槽构造。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拖车球臂工具箱 2020-05-12 678
拖车球式自行车架 2020-05-17 781
一种拖车球头 2020-05-14 972
拖车球头 2020-05-11 366
一种拖车球 2020-05-13 909
一种拖车球保护装置 2020-05-16 939
拖车球座高低调整装置 2020-05-16 619
音乐炫彩广告球星拖车 2020-05-15 931
拖车球座连接轴衬装置 2020-05-15 69
大承载拖车球罩 2020-05-14 54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