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大篷车和拖车 / 挂车 / 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

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

阅读:167发布:2023-01-23

专利汇可以提供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沥青 运输车卸车系统,包括用于卸料台、尾气处理装置以及连接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包括主管道以及支管道,主管道的一尾端设置尾气排放管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包括 箱体 ,箱体内设置竖直的隔板将箱体内腔分为洗涤室和沉降室,所述洗涤室内设置有喷淋层,隔板底部且位于 碱 洗液面上方设置烟气通道,所述沉降室的烟气出口处还设有过滤层,所述沉降室底部设置有集渣板,集渣板与沉降室底部之间可拆式连接。带有粉尘的烟气通过烟气入口进入洗涤室与雾状碱液结合形成颗粒物,然后通过烟气通道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逐步下沉,最后集中到集渣板上,当集聚到一定程度时,打开密封盖将集渣板从开口中取出,清洗方便。,下面是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包括用于卸料台、尾气处理装置以及连接沥青运输车和储罐的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个主管道以及与主管道连通的三个支管道,主管道的一端连接设置用于连接沥青运输车卸料口的软管,另一端设置尾气排放管,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抽液将液态沥青从主管道抽取到储罐中,所述主管道和支管道上均套装有保温层,所述支管道上也设置泄压管,泄压管与尾气排气管连接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竖直的隔板将箱体内腔分为洗涤室和沉降室,洗涤室上设置有烟气入口,沉降室上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洗涤室内设置有喷淋层,箱体下端设置有洗夜形成碱洗箱,隔板底部且位于碱洗液面上方设置烟气通道,碱洗箱上设置有碱液入口,所述沉降室的烟气出口处还设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底部还分别设置有集渣板,所述集渣板与沉降室底部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沉降室的侧壁设有供集渣板穿过的开口以及与开口配合的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板靠近开口的端部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装有碱洗液的循环箱和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喷淋层上的喷嘴均位于防护罩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呈漏斗状,通过循环泵连接循环箱,喷淋层也通过循环泵连接循环箱,在烟气通道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引入沉降室的引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上半部分呈空心圆柱形,其直径为箱体长度的2/3~3/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活性炭吸附层、陶瓷球层以及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中位于烟气通道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碱洗网板,所述碱洗网板的倾斜高端设置有碱洗液进口,碱洗液进口通过泵连接循环箱,循环箱的底部还通过循环泵连接沉降室的碱洗液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台包括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结构相同,左半平台在水平面内旋转180°与右半平台重合,左半平台依次包括第一斜坡、第一水平台、第二斜坡、第二水平台、第三斜坡、第三水平台以及第四斜坡,所述第一斜坡从水平地面延伸至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二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二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三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二水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三水平台的上表面,第四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三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水平地面,其中第三水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一水平台的高度,其中第一水平台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等于第三水平台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差,第一水平台与第三水平台的间距D1小于挂车车厢前后轮的间距D2,间距D1加上第一水平台的长度以及第二水平台的长度之和大于间距D2,左半平台上第二斜坡与右半平台上的第四斜坡位置对应,左半平台上第二水平台与右半平台上的第三水平台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车轮滑第三水平台的限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控制器气缸以及红外传感器,其中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是否经过第三水平台,并连接控制器,限位板设置在第三水平台与斜坡的连接处,限位板下方连接气缸,气缸带动限位板的上下移动,气缸连接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以及第三水平台上均设置防滑纹。

说明书全文

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沥青尾气卸车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对尾气进行处理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硫和氮的化合物。有光泽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低温时质脆,粘结性和防腐性能良好。
[0003] 在改性沥青防卷材生产加工过程中要不断对沥青及其参杂物等进行加热、分散、搅拌处理会导致一定量的有机物、无机物、高热烟气及粉尘等的释放,其中主要构成物质为悬浮颗粒、硫化物等,同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异味等,在众多烟气排放物质中沥青尾气的成分最为复杂,主要成分是多环芳香及苯类有机物,在生产阶段,厂家一般都会对尾气进行处理,在储藏运输阶段中,依旧会产生少量上述有害气体,且在将卸车过程中,即将运输车上的沥青抽取至储罐中,在抽取过程中,也会产生沥青尾气,因此不宜直接排放污染空气。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排放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包括用于卸料台、尾气处理装置以及连接沥青运输车和储罐的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个主管道以及与主管道连通的三个支管道,主管道的一端连接设置用于连接沥青运输车卸料口的软管,另一端设置尾气排放管,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抽液将液态沥青从主管道抽取到储罐中,所述主管道和支管道上均套装有保温层,所述支管道上也设置泄压管,泄压管与尾气排气管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竖直的隔板将箱体内腔分为洗涤室和沉降室,洗涤室上设置有烟气入口,沉降室上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洗涤室内设置有喷淋层,箱体下端设置有洗夜形成碱洗箱,隔板底部且位于碱洗液面上方设置烟气通道,碱洗箱上设置有碱液入口,所述沉降室的烟气出口处还设有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底部还分别设置有集渣板,所述集渣板与沉降室底部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沉降室的侧壁设有供集渣板穿过的开口以及与开口配合的密封盖。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集渣板靠近开口的端部设置有把手。
[0007]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装有碱洗液的循环箱和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喷淋层上的喷嘴均位于防护罩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呈漏斗状,通过循环泵连接循环箱,喷淋层也通过循环泵连接循环箱,在烟气通道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引入沉降室的引机。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上半部分呈空心圆柱形,其直径为箱体长度的2/3~3/4。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活性炭吸附层、陶瓷球层以及固定板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中位于烟气通道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碱洗网板,所述碱性网板的倾斜高端设置有碱洗液进口,碱洗液进口通过水泵连接循环箱,循环箱的底部还通过循环泵连接沉降室的碱洗液的顶部。
[0011] 所述卸料台包括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结构相同,左半平台在水平面内旋转180°与右半平台重合,左半平台依次包括第一斜坡、第一水平台、第二斜坡、第二水平台、第三斜坡、第三水平台以及第四斜坡,所述第一斜坡从水平地面延伸至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二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二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三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二水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三水平台的上表面,第四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三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水平地面,其中第三水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一水平台的高度,其中第一水平台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等于第三水平台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差,第一水平台与第三水平台的间距D1小于挂车车厢前后轮的间距D2,间距D1加上第一水平台的长度以及第二水平台的长度之和大于间距D2,左半平台上第二斜坡与右半平台上的第四斜坡位置对应,左半平台上第二水平台与右半平台上的第三水平台位置对应。
[0012] 进一步的,第三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车轮滑第三水平台的限位装置。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为减速带,且第一水平台以及第二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速带。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控制器气缸以及红外传感器,其中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是否经过第三水平台,并连接控制器,限位板设置在第三水平台与斜坡的连接处,限位板下方连接气缸,气缸带动限位板的上下移动,气缸连接控制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以及第三水平台上均设置防滑纹。
[0016]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沥青车卸车时,带有粉尘的烟气通过烟气入口进入洗涤室,与喷淋层喷射出的雾状碱液结合形成颗粒物,并和一部分冷凝下来的沥青烟油在重作用下沉降,然后通过烟气通道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烟气、粉尘等颗粒物逐步下沉,最后集中到集渣板上,当集聚到一定程度时,打开密封盖将集渣板从开口中取出,清洗方便,设置碱洗网板可以进一步对颗粒物以及粉尘等进行清洗,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且设置卸料台可以提高卸车效率,方便将清洗倾斜完毕。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适用的运输车箱体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中卸料台的俯视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中卸料台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22]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沥青运输车卸车系统包括卸料台、尾气处理装置以及连接沥青运输车和储罐的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包括一个主管道20以及与主管道连通的三个支管道 22,主管道20的一端连接设置用于连接沥青运输车卸料口的软管21,另一端设置尾气排放管19,所述支管道22上设置有抽液泵(图中抽液泵未画出)将液态沥青从主管道抽取到储罐24中,所述主管道和支管道上均套装有保温层(图中保温层未画出),所述支管道上也设置泄压管23,泄压管23与尾气排气管19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0023] 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5,箱体15内设置竖直的隔板2将箱体15内腔分为洗涤室17 和沉降室18。洗涤室17上设置有烟气入口12,沉降室18上设置有烟气出口1,所述洗涤室内设置有喷淋层13,箱体15下端设置有碱洗夜形成碱洗箱,碱洗箱上设置有碱液入口进行碱液补充,隔板2底部且位于碱洗液面上方设置烟气通道,所述沉降室18的烟气出口1处还设有过滤层,所述沉降室底部还设置有集渣板11,所述集渣板11与沉降室18底部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沉降室18的侧壁设有供集渣板11穿过的开口以及与开口配合的密封盖9。
[0024] 沥青车卸车时,带有粉尘的烟气通过烟气入口进入洗涤室,与喷淋层喷射出的雾状碱液结合形成颗粒物,并和一部分冷凝下来的沥青烟油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然后通过烟气通道进入沉降室,在沉降室烟气、粉尘等颗粒物逐步下沉,最后集中到集渣板上,当集聚到一定程度时,打开密封盖将集渣板从开口中取出,从而进行清洗。
[0025] 为了方便取出集渣板,在集渣板靠近开口的端部设置还设置有把手10。
[0026] 该发明的沥青卸车尾气处理装置还设置装有碱洗液的循环箱16和防护罩17,防护罩17 设置在箱体15内部,所述喷淋层13上的喷嘴均位于防护罩17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罩17的下端呈漏斗状,通过循环泵(图中各种泵体均为画出)连接循环箱16,喷淋层13也通过循环泵连接循环箱16,在烟气通道处设置有用于将烟气引入沉降室的引风机8。该结构可以实现喷淋液的循环,且设置引风机用于将颗粒物,以及与雾状碱液结合的粉尘引入沉淀室,而喷淋液则进入防护罩,实现循环。述防护罩16的上半部分呈空心圆柱形,其直径为箱体15 长度的2/3~3/4。
[0027] 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活性炭吸附层3、陶瓷球层4以及固定板5,该结构可以吸收尾气中的水分、多环芳香烃以及苯类有机物。
[0028] 在沉降室中位于烟气通道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碱洗网板7,所述碱性网板7的倾斜高端设置有碱洗液进口6,碱洗液进口6通过水泵连接循环箱16,循环箱16的底部还通过循环泵连接沉降室18的碱洗液面的顶部。设置碱洗网板可以进一步对颗粒物以及粉尘等进行清洗,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0029] 沥青在运输时,由于沥青粘稠性较大,经常将将物料装入袋中,再装入集装箱,现有的挂车中,一般设置有两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设置有一个卸料口,且两个集装箱如中心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因沥青粘稠性较大,因此在卸车时,需要将使集装箱倾斜一定的度,因此卸料台采用如下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卸料台包括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结构相同,左半平台在水平面内旋转180°与右半平台重合。其中,左半平台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斜坡1、第一水平台2、第二斜坡3、第二水平台4、第三斜坡5、第三水平台6以及第四斜坡7,第一斜坡1从水平地面延伸至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一斜坡的倾角可以控制在5°~10°,用于引导车轮至第一水平台2,第二斜坡3的倾斜面从第一水平台2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二水平台4的上表面,第三斜坡5的倾斜面从第二水平台4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三水平台6的上表面,第四斜坡7的倾斜面从第三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水平地面,其中第三水平台6的高度大于第二水平台4的高度大于第一水平台2的高度,其中第一水平台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等于第三水平台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差,如可以将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和第三水平台的高度分别设置为7cm、10cm以及17cm。第一水平台1与第三水平台6 的间距D1小于挂车车厢前后轮的间距D2,间距D1加上第一水平台的长度以及第二水平台的长度之和大于间距D2,如将水平台的长度均设置为1米,挂车的车厢前后轮间距为7.45m,因此可以将间距D1设置为6.5m。
[0030] 左边平台与右半平台呈中心对称,即其中任一平台旋转180°均可以与另一个平台重合。如图3所示,左半平台上第二斜坡3与右半平台上的第四斜坡7位置对应,左半平台上第二水平台4与右半平台上的第三水平台6位置对应。
[0031] 当抽取沥青时,使车厢前轮位于分别位于左半平台的第三水平台和右半平台的第二水平台,后轮分别左半平台的第一水平台以及水平地面上,此时车厢向后且右侧倾斜,软管21连接右侧车厢上的卸料口,可使后侧箱体中的液体完整卸完;当后侧箱体内液体倾斜完毕后,移动车厢,使前轮分别位于水平地面以及右侧的第一水平台上,后轮分别左侧的第二水平台以及右侧的第三水平台上,使箱体向左侧前方倾斜,软管21连接左侧车厢上的卸料口,从而将前侧箱体中的液体卸完。
[0032] 为了防止车轮发生前滑后溜,在第三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车轮滑第三水平台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以为减速带11,并且可以在第一水平台以及第二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速带。所述限位装置还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限位板8、控制器、气缸9以及红外传感器10,其中红外传感器10用于检测车轮是否经过第三水平台,并连接控制器,限位板8 设置在第三水平台与斜坡的连接处,限位板下方连接气缸9,气缸9带动限位板的上下移动,气缸连接控制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车轮时,此时控制器发送命令,气缸上升带动限位板的上升。此外,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以及第三水平台上均设置防滑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