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制动系统 / 刹车踏板 / 单踏板刹车装置

踏板刹车装置

阅读:437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踏板刹车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为一种单 踏板 刹车 装置,它包括 框架 、设于框架内能将框架分为左、右两个区域的分隔杆、设于框架左区域内且能沿框架延伸方向 水 平活动的踩踏装置以及设于框架右区域内且能沿框架延伸方向水平活动的加重装置;所述加重装置包括加重物以及固定连接于加重物并用来使加重物复原的弹性件;所述踩踏装置与加重物之间通过金属丝进行连接,所述金属丝一端固定连接于踩踏装置顶部并穿过固设于框架顶部的 滑轮 装置使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加重物的顶部;所述加重物下方或侧部设有用来 支撑 并使加重物滑动的促滑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刹车与 油 门 结合,使得操作简单快捷,另一方面,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安全。,下面是踏板刹车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单踏板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1)、设于框架(1)内能将框架(1)分为左、右两个区域的分隔杆(3)、设于框架(1)左区域内且能沿框架(1)延伸方向平活动的踩踏装置(2)以及设于框架(1)右区域内且能沿框架(1)延伸方向水平活动的加重装置;所述加重装置包括加重物(4)以及固定连接于加重物(4)并用来使加重物复原的弹性件(5);所述踩踏装置(2)与加重物(4)之间通过金属丝(7)进行连接,所述金属丝(7)一端固定连接于踩踏装置(2)顶部并穿过固设于框架(1)顶部的滑轮装置(6)使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加重物(4)的顶部;加重物(4)下方或侧部设有用来支撑并使加重物(4)滑动的促滑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踏板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装置(2)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下部为长度略长于框架(1)左区域宽度且架设于框架(1)左区域内壁限位槽上的踏杆(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踏板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或现有的其他类似于弹簧的弹性材料;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加重物(4),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加重物(4)底部框架(1)的延伸板(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踏板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滑装置(8)包括位于加重物(4)下方且与框架(1)固定连接的多组用于支撑并使加重物(4)滑动的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踏板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滑装置(8)还为分别固定于加重物(4)两侧部的用于架设于框架(1)右区域内壁限位槽(10)上的短杆;所述短杆长度略长于框架(1)右区域宽度且端部连接有圆轮,圆轮设置在框架(1)右区域两侧设有的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踏板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右上、右下角以及促滑装置(8)的右下角分别设有长短不一的使得整个装置倾斜放置的支撑杆(11)。

说明书全文

踏板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踏板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车辆的刹车与是分开设置的,当遇到紧急危险时,司机很容易将刹车与油门混淆,导致车祸等事故发生,尤其是刚学会驾车的新手,更容易将混淆而导致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与油门装置相结合的单踏板刹车装置。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内能将框架分为左、右两个区域的分隔杆、设于框架左区域内且能沿框架延伸方向平活动的踩踏装置以及设于框架右区域内且能沿框架延伸方向水平活动的加重装置;所述加重装置包括加重物以及固定连接于加重物并用来使加重物复原的弹性件;所述踩踏装置与加重物之间通过金属丝进行连接,所述金属丝一端固定连接于踩踏装置顶部并穿过固设于框架顶部的滑轮装置使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加重物的顶部;所述加重物下方或侧部设有用来支撑并使加重物滑动的促滑装置。
[0005]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不仅结构简单,方便驾驶操控,而且将刹车与油门结合,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去掉加重物后的结构简图。
[0008]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09] 标号说明:1框架、2踩踏装置、21踏杆、3分隔杆、4加重物、5弹性件、6滑轮装置、7金属丝、8促滑装置、9延伸板、10限位槽、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1]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踏板刹车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2]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包括框架1、设于框架1内能将框架1分为左、右两个区域的分隔杆3、设于框架1左区域内且能沿框架1延伸方向水平活动的踩踏装置2以及设于框架1右区域内且能沿框架1延伸方向水平活动的加重装置;框架主要用来固定相应的配件,框架的大小可以根据各种车子的型号进行调整,当然,其他的部件也会进行相应调整,所述加重装置包括加重物4以及固定连接于加重物4并用来使加重物复原的弹性件5;所述踩踏装置2与加重物4之间通过金属丝7进行连接,通过金属丝的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踩踏装置带动加重物的运动,由于加重物本身受自身重和弹性件的弹力的影响,一旦使用者松开劲道,加重物将会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金属丝7一端固定连接于踩踏装置2顶部并穿过固设于框架1顶部的滑轮装置6使得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加重物4的顶部;通过缠绕,确保了使用者向下踩踩踏装置的时候,加重物处于升起状态,所述加重物4下方或侧部设有用来支撑并使加重物4滑动的促滑装置8,促滑装置用来支撑整个加重物避免其脱离框架,同时还保证加重物受到的摩擦力较小,能够较好的抬起或下沉。
[0013] 踩踏装置2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下部为长度略长于框架1左区域宽度且架设于框架1左区域内壁限位槽上的踏杆21。所述踏杆上还可固设方便踩踏的踏板。踏杆是用来对踩踏装置进行限位,避免其脱离。
[0014] 所述弹性件5可为弹簧或现有的其他类似于弹簧的弹性材料;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加重物4,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靠近加重物4底部框架1的延伸板9上。弹性件的作用主要是加速加重物的复位过程,由于加重物升起导致弹簧拉伸的时候,正是踩油门的过程,如果没有增加弹性件,有可以导致刹车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0015] 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结构的促滑装置,促滑装置主要是为了避免加重物卡壳,能够让加重物回到初始状态。
[0016] 其中一种结构为:促滑装置8包括位于加重物4下方且与框架1固定连接的多组用于支撑并使加重物4滑动的滚轮。滚轮支撑并促进加重物的滑行
[0017] 另一种情况为:所述促滑装置8还为分别固定于加重物4两侧部的用于架设于框架1右区域内壁限位槽10上的短杆;所述短杆长度略长于框架1右区域宽度且端部连接有圆轮,圆轮设置在框架1右区域两侧设有的限位槽内。由于车辆框架本身的局限性,该结构较少用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可能能够涉及到该结构。其他起到促进加重物限位和下滑的常见结构也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0018] 所述框架1的右上、右下角以及促滑装置8的右下角分别设有长短不一的使得整个装置倾斜放置的支撑杆11。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把框架垫起来,主要是为了让框架适应不同的车型。
[0019] 安装时,踏杆是与单踏板连接,且单踏板位于原来油门踏板的位置,但倾斜角度略大于原来油门踏板,而加重物是设置于原刹车踏板处,且加重物紧压刹车装置,使得车辆持续处于刹车状态,单踏板倾斜角度略大于原来油门踏板的目的在于,在踩踏单踏板时候,未启动油门之前,首先要保证加重物把原来的刹车装置松开,在刹车装置松开的状态的同时就是单踏板与油门接触之时。
[002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1] 在驾驶过程中,当驾驶员没有踩踏踏杆时,本发明的初始安装状态为加重装置中的弹簧件略微拉伸,车辆处于刹车状态;当驾驶员踩踏踏杆时,加重物上升,使得弹性件继续拉伸,拉伸至一定程度后,松开刹车状态,这个时候继续踩踏踏杆,车辆就处于类似踩油门的状态,其中弹性件拉伸的大小决定了速度的快慢,当驾驶员松开踏杆时;加重物受到自身重力以及弹性件回复力向初始位置回复,其中,回复到一定程度,车辆就进入刹车状态,回复初始位置,车辆处于刹车状态。
[0022] 这样驾驶员可以通过松开或踩住一个踏板决定油门加速还是刹车,操作简单易学,另一方面,在车辆停靠的时候,无需控制手刹,也能确保车辆处于刹车状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