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身体成分 / 散热器格栅 / 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

一种汽车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

阅读:710发布:2021-02-1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汽车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汽车 用 太阳能 温控 空调 装置,包括行李架、滑竿、发电行李箱、温控 开关 、 半导体 制冷总成,所述行李架设有一对,所述行李架分别固定在汽车 车顶 两侧;所述滑竿至少设有两只,所述滑竿可滑动的设置在一对行李架之间;所述发电行李箱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滑竿上的底座、铰接在底座上的由太阳能板拼接成型的上盖、设在底座上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充电 控制器 、设在底座上与所述充电控制器电连接的 蓄 电池 ;所述温控开关设在汽车车厢内;所述半导体制冷总成至少包括 风 道、半导体制冷器、排气扇、 散热 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温控开关电连接,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 蓄电池 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设在行李箱上,拆卸方便,不易损坏。,下面是一种汽车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汽车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包括行李架(1)、滑竿(2)、发电行李箱(3)、温控开关(4)、半导体制冷总成(5),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架(1)设有一对,所述行李架(1)分别固定在汽车车顶两侧;
所述滑竿(2)至少设有两只,所述滑竿(2)可滑动的设置在一对行李架(1)之间;
所述发电行李箱(3)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滑竿(2)上的底座(31)、铰接在底座(31)上的由太阳能板(32b)拼接成型的上盖(32)、设在底座(31)上与太阳能板(32b)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器(33)、设在底座(31)上与所述充电控制器(33)电连接的电池(34);
所述温控开关(4)设在汽车车厢内并与所述蓄电池(34)电连接;
所述半导体制冷总成(5)至少包括设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道(51)、设在风道内的半导体制冷器(52)、设在风道内的排气扇(53)、设在汽车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后的散热器(54);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52)、排风扇(53)分别与所述温控开关(4)电连接,所述温控开关(4)与所述蓄电池(3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32b)下端设有用于提供支撑基层(32a),所述太阳能板(32b)上端设有用于保护太阳能板(32b)的钢化玻璃层(32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2)侧面为直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属于温控开关(4)为KSD301温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下方设有“L”型连接臂(31a),所述“L”型连接臂与所述滑竿(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车辆停泊状态时,发动机停止工作无法为空调系统提供电能,伴随着太阳光的强烈照晒,车内温度会急剧升高,而汽车自带的空调装置需要将汽车发动后才能工作,因此当人刚进入车内会感到不适,现有技术已经存在采用太阳能进行制冷的空调装置,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的太阳能板直接覆盖在汽车顶部,影响美观而且拆卸不便,且容易破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由拆卸的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汽车用太阳能空调装置出现的太阳能板拆卸不便、容易破损的问题。
[0004] 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包括行李架、滑竿、发电行李箱、温控开关半导体制冷总成;
[0005] 所述行李架设有一对,所述行李架分别固定在汽车车顶两侧;
[0006] 所述滑竿至少设有两只,所述滑竿可滑动的设置在一对行李架之间;
[0007] 所述发电行李箱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滑竿上的底座、铰接在底座上的由太阳能板拼接成型的上盖、设在底座上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器、设在底座上与所述充电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池
[0008] 所述温控开关设在汽车车厢内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09] 所述半导体制冷总成至少包括设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道、设在风道内的半导体制冷器、设在风道内的排气扇、设在汽车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后的散热器;
[0010]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排风扇分别与所述温控开关电连接,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下端设有用于提供支撑基层,所述太阳能板上端设有用于保护太阳能板的钢化玻璃层。
[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侧面为直梯形。
[0013] 进一步的,所属于温控开关为KSD301温控开关。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设有“L”型连接臂,所述“L”型连接臂与所述滑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述充电控制器控制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当蓄电池电量充满时,充电控制器切断充电电路停止向蓄电池充电;所述温控开关检测车厢内温度,当温度高于温控开关的动作温度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制冷并控制排气扇吹风,使冷气流通过汽车上的空调出风口进入车厢内,使车厢内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温控开关的断开温度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停止制冷并控制排气扇停止吹风,车厢内温度不再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设在行李箱的上盖上,可以随行李箱自由拆卸,且由于所述太阳能板外侧设有钢化玻璃层,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能板受到碎石或雨的损坏。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0] 图中:1.行李架,2.滑竿,3.发电行李箱,31.底座,31a.“L”型连接臂,32.上盖,32a.钢板基层,32b.太阳能板,32c.钢化玻璃层,33.充电控制器,34.蓄电池,4.温控开关,5.半导体制冷总成,51.风道,52.半导体制冷器,53.排气扇,54.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2] 一种汽车用太阳能温控空调装置,包括行李架1、滑竿2、发电行李箱3、温控开关4、半导体制冷总成5;
[0023] 所述行李架1设有一对,所述行李架1分别固定在汽车车顶两侧;
[0024] 所述滑竿2至少设有两只,所述滑竿2可滑动的设置在一对行李架1之间;
[0025] 所述发电行李箱3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滑竿2上的底座31、铰接在底座31上的由太阳能板32b拼接成型的上盖32、设在底座31上与太阳能板32b电连接的充电控制器33、设在底座31上与所述充电控制器33电连接的蓄电池34;
[0026] 所述温控开关4设在汽车车厢内并与所述蓄电池34电连接;
[0027] 所述半导体制冷总成5至少包括设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风道51、设在风道内的半导体制冷器52、设在风道内的排气扇53、设在汽车发动机舱进气格栅后的散热器54;
[0028]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52、排风扇53分别与所述温控开关4电连接,所述温控开关4与所述蓄电池34电连接。
[0029]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32b下端设有用于提供支撑的钢板基层32a,所述太阳能板32b上端设有用于保护太阳能板32b的钢化玻璃层32c。
[0030]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32侧面为直角梯形。
[0031] 进一步的,所属于温控开关4为KSD301温控开关。
[0032]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1下方设有“L”型连接臂31a,所述“L”型连接臂与所述滑竿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33] 具体使用方法:
[0034]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所述一对行李架1分别固定在汽车车顶两侧,将所述滑竿2可滑动的设置在一对行李架1之间,将所述发电行李箱3通过“L”型连接臂31a可拆卸的安装在滑竿2上,所述温控开关4设在汽车的车厢内,所述半导体制冷器5设在汽车发动机舱内。
[003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述充电控制器33控制太阳能板32b吸收太阳能并存储在蓄电池34内,当蓄电池34电量充满时,充电控制器33切断充电电路停止向蓄电池充电;所述温控开关4检测车厢内温度,当温度高于温控开关4的动作温度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52制冷并控制排气扇53吹风,使冷气流通过汽车上的空调出风口进入车厢内,使车厢内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温控开关4的断开温度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器52停止制冷并控制排气扇53停止吹风,车厢内温度不再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32b板设在行李箱的上盖32上,可以随行李箱3自由拆卸,且由于所述太阳能板32b外侧设有钢化玻璃层32c,可以有效防止太阳能板32b受到碎石或雨雪的损坏。
[0036]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