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救援与安全 / 车轮传感器 / 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阅读:350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新的 车轮 速度 传感器 的制造方法,还涉及通过该新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车轮速度传感器,无论车轮速度传感器用的输出电线的被覆部件的材料如何,均能够稳定地确保输出电线的导出部的防 水 性,并能够有利且廉价地制造新构造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包括:一次成型工序,在一次成型件(104)上形成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二次成型工序,在将旋转检测元件(28)和输出电线(30)插通配置于一次成型件(104)的状态下,将埋设并 覆盖 旋转检测元件(28)和输出电线(30)的一部分的盖部(22)和卡合突起(72)一体地 注塑成型 ;防水部件安装工序,将形成于防水部件(14)的粘固部(86)紧贴固定于防水部件粘附部(64);以及外筒部件安装工序,将外筒部件(16)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14),使形成于外筒部件(16)的卡合部与卡定突起(72)卡合。,下面是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包括:
旋转检测元件,检测与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并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电线,与该旋转检测元件连接;
合成树脂制的盖部,埋设并覆盖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所述输出电线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固定于车辆侧,
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工序:
一次成型工序,利用模具对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供所述输出电线插通的筒状的电线插通部的一次成型件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形成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防部件粘附部,所述模具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轴向上分割成所述电线插通部侧和所述固定部侧;
二次成型工序,在将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的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将从该旋转检测元件延伸出的所述输出电线插通配置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所述一次成型件配置于模具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一体地注塑成型;
防水部件安装工序,该防水部件是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筒状的防水部件,将所述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于在该防水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的电线插通孔,并且将形成于所述防水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所述防水部件粘附部;以及
外筒部件安装工序,将保持所述防水部件的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所述防水部件,使形成于所述外筒部件的卡合部与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外周面的基端部上形成的所述卡定突起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一次成型件的所述固定部中,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边区域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所述固定部的贯通孔,另一方面,
在所述二次成型工序中,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围注塑成型了筒状底座部,在该筒状底座部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所述卡定突起,并且所述盖部和所述筒状底座部通过由流入所述贯通孔中的树脂材料形成的连结部而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二次成型工序中,注塑成型所述盖部、所述筒状底座部和所述卡定突起的树脂材料的喷出口被设定在比所述一次成型件的所述固定部靠所述筒状底座部侧处。
4.一种车轮速度传感器,包括:
旋转检测元件,检测与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并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电线,与该旋转检测元件的引线端子连接;
合成树脂制的盖部,埋设并覆盖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所述输出电线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固定于车辆侧,
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供所述输出电线插通的筒状的电线插通部,而在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配置有埋设了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所述输出电线的一部分的所述盖部,
在所述电线插通部设置有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侧设置有与所述盖部一体成型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外周侧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
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筒状的防水部件外嵌安装于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末端侧导出的所述输出电线,所述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于在所述防水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的电线插通孔,并且,形成于所述防水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所述防水部件粘附部,
保持所述防水部件的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所述防水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筒部件的卡合部与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形成的所述卡定突起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其中,
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围设置有与所述盖部一体地设置的筒状底座部,在该筒状底座部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有所述卡定突起,另一方面,
在所述固定部中,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边区域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所述固定部的贯通孔,所述盖部和所述筒状底座部通过插通于该贯通孔的连结部而一体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外筒部件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防水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相对的内凸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外筒部件具有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外侧突出的卡定部,外嵌安装于所述输出电线和所述外筒部件的筒状的电线盖部件与该卡定部卡定。

说明书全文

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与汽车的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进行检测而计测车轮的旋转速度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该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在汽车中搭载有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的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止启动时车轮打滑的牵引控制系统等,而作为上述系统的一部分,广泛使用准确地计测车轮的旋转速度的车轮速度传感器。
[0003] 关于这种车轮速度传感器,例如,如日本特开2007-17096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地,构成为,检测与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即转子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并转换成电信号的旋转检测元件和与该旋转检测元件的一对引线部连接的一对输出电线的一部分埋设于合成树脂制的盖部并被盖部覆盖。并且,经由设置于盖部的固定部而固定于车辆侧。
[0004] 另外,在现有构造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中,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地,为了防止顺着输出电线进入盖部的内部,直接在外装于输出电线的外装材料的外周面周围将盖部模塑成型,使盖部和外装材料熔接,从而能够确保输出电线的导出部的防水性。
[0005] 然而,由于近年来的车载电子部件的增大,在车轮速度传感器附近搭载其他电子部件的情况也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将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线和其他电子部件的输出电线一并容纳于单一的外装材料而形成为一根线束,从而实现加工工时和成本的降低。因此,会产生使车轮速度传感器用的输出电线在容纳于外装材料的状态下熔接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盖部这种无法采用现有的防水构造的情况。
[0006] 即,在车轮速度传感器用的输出电线和其他电子部件用的输出电线一起容纳于一个外装部件来构成线束的情况下,需要在车轮速度传感器附近剥除线束的外装材料并取出车轮速度传感器用的输出电线,并使该输出电线直接熔接于盖部。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车轮速度传感器用的输出电线被难以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盖部熔接的合成树脂材料被覆,在盖部和输出电线之间产生间隙,难以确保防水性。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09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1] 本发明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能够有利且廉价地制造新构造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且不管车轮速度传感器用的输出电线的被覆部件的材料如何,该车轮速度传感器均能够稳定地确保输出电线的导出部的防水性。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新构造的车轮速度传感器。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3]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包括:旋转检测元件,检测与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电线,与该旋转检测元件连接;合成树脂制的盖部,埋设并覆盖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所述输出电线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固定于车辆侧,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工序:一次成型工序,利用模具对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供所述输出电线插通的筒状的电线插通部的一次成型件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形成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所述模具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轴向上分割成所述电线插通部侧和所述固定部侧;二次成型工序,在将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的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将从该旋转检测元件延伸出的所述输出电线插通配置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所述一次成型件配置于模具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一体地注塑成型;防水部件安装工序,该防水部件是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筒状的防水部件,将所述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于在该防水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的电线插通孔,并且将形成于所述防水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所述防水部件粘附部;以及外筒部件安装工序,将保持所述防水部件的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所述防水部件,使形成于所述外筒部件的卡合部与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外周面的基端部上形成的所述卡定突起卡合。
[0014] 根据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涉及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首先在一次成型工序中,通过在电线插通部的轴向上分割为电线插通部侧和固定部侧的模具将固定部和在固定部的一侧突出的电线插通部注塑成型为一次成型件。因此,能够在电线插通部的外周面的末端侧形成在整周上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并且在该外周面上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
[0015] 即,在以往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中,将盖部注塑成型时的模具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开模,所述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正交于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旋转检测元件和其引线部及输出电线的排列方向即输出电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在与盖部的成型同时地进行电线插通部的成型时,无法避免在电线插通部的外周面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开模的分型线,由于分型线的存在,产生在防水部件和防水部件粘附部的抵接面之间产生间隙而无法确保足够的防水性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在将盖部成型的二次成型工序之前,在一次成型工序中进行电线插通部的成型,因此,能够形成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
[0016] 其后,在将旋转检测元件配置于固定部的另一侧并将从旋转检测元件延伸出的输出电线插通配置于电线插通部的一次成型件配置于模具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下,执行将盖部和在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一体地注塑成型的二次成型工序。在二次成型工序中,为了将盖部和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成型,需要使用在与电线插通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分割的模具,但要求水密性的防水部件粘附部已经在一次成型工序中成型为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因此能够避免分型线对车轮速度传感器的防水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0017] 并且,由于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形成在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因此不需要采用在一次成型工序中使用在电线插通部的轴向上分割的模具并且部分地利用滑动模具来形成沿与电线插通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等复杂的模具构造,能够简化模具构造和制造工序,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车轮速度传感器。进而,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将盖部和卡定突起一体地注塑成型,由此能够提高二次成型工序中树脂材料的喷出口()的位置的设定自由度
[0018] 进而,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将一次成型件作为嵌件的一部分而将盖部和卡定突起一体地设置,由此能够简化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组装工序,并且能够有利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整体的刚性。
[0019] 将由弹性部件构成的防水部件安装到经过这样的一次成型工序和二次成型工序而成型的成型件。此时,以紧贴状态外嵌安装于电线的防水部件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防水部件粘附部,由此能够防止在防水部件和电线插通部的相对面之间形成间隙,能够切实地保证水密性。
[0020] 另外,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配置于设置在防水部件的端部的电线插通孔,由此还能够利用防水部件阻止水顺着输出电线进入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内部。因此,即使在假设输出电线被与盖部的贴附性差的被覆部件覆盖的情况下,依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将输出电线插通于电线插通部并且将防水部件以紧密接触的状态安装到输出电线和电线插通部,从而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的防水性。
[0021] 除此之外,在外筒部件安装工序中,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使形成于外筒部件的卡合部与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在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与盖部一体成型的卡定突起卡合。由此,防水部件经由外筒部件而被盖部保持,能够稳定地保持基于防水部件的防水性能。尤其是,卡定突起与盖部一体地设置,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防水部件的经由外筒部件的支撑刚性。
[0022] 这样一来,依照本发明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利用简单的模具构造以低成本制造车轮速度传感器,该车轮速度传感器即使在输出电线的被覆部件是以与盖部的贴附性差的被覆部件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输出电线的导出部处的水密性。
[0023]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在上述第一方式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一次成型件的所述固定部中,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边区域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所述固定部的贯通孔,另一方面,在所述二次成型工序中,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围注塑成型了筒状底座部,在该筒状底座部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所述卡定突起,并且所述盖部和所述筒状底座部通过由流入所述贯通孔中的树脂材料形成的连结部而一体化。
[0024] 根据本方式,能够将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形成的盖部和设置于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筒状底座部和卡定突起设置于在一次成型工序中形成的固定部的两侧,它们通过由流入设置于固定部的贯通孔中的树脂材料形成的连结部而一体化。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盖部和筒状底座部向固定部的粘固性,即使在利用两次成型工序进行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各构成部分的一体性,能够提高车轮速度传感器自身的刚性和耐久性。
[0025]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在上述第二方式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二次成型工序中,注塑成型所述盖部、所述筒状底座部和所述卡定突起的树脂材料的喷出口被设定在比所述一次成型件的所述固定部靠所述筒状底座部侧处。
[0026] 根据本方式,将二次成型工序中的树脂材料的喷出口设置在隔着一次成型件的固定部而相对于配置有旋转检测元件的盖部侧分隔的筒状底座部侧。由此,能够利用固定部避免在喷出口附近产生的树脂注入时的残留应力的影响波及到旋转检测元件附近,能够有利地提高旋转检测元件的位置精度等。
[0027]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包括:旋转检测元件,检测与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电线,与该旋转检测元件的引线端子连接;合成树脂制的盖部,埋设并覆盖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所述输出电线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固定于车辆侧,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供所述输出电线插通的筒状的电线插通部,而在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配置有埋设了所述旋转检测元件和所述输出电线的一部分的所述盖部,在所述电线插通部设置有具有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侧设置有与所述盖部一体成型而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外周侧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筒状的防水部件外嵌安装于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末端侧导出的所述输出电线,所述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于在所述防水部件的一个端部形成的电线插通孔,并且,形成于所述防水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所述电线插通部的所述防水部件粘附部,保持所述防水部件的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所述防水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筒部件的卡合部与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形成的所述卡定突起卡合。
[0028] 根据车轮速度传感器涉及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使电线插通部在固定部的一侧一体地突出,将从埋设于配置在固定部的另一侧的盖部中的旋转检测元件延伸出的输出电线插通于电线插通部并导出到外部。在该电线插通部的末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以紧密接触的状态外嵌安装于所导出的输出电线的防水部件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防水部件粘附部。由此,能够在电线插通部的防水部件粘附部和防水部件的抵接面之间确保较高的水密性。另外,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配置于设置在防水部件的端部的电线插通孔,因此还能够防止水顺着输出电线进入内部。因此,即使在被与盖部的熔接性差的被覆部件覆盖的情况下,通过将输出电线插通于电线插通部并将防水部件以紧密接触的状态安装到输出电线和电线插通部,能够确保高的防水性。
[0029] 并且,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形成于外筒部件的卡合部与在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外周侧与盖部一起一体成型的卡定突起卡合。由此,防水部件经由外筒部件而被盖部保持,能够稳定地保持基于防水部件的防水性能。尤其是,卡定突起与盖部一体地设置,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防水部件的由外筒部件提供的支撑刚性,能够更稳定地维持输出电线的导出部分的防水性。
[0030]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围设置有与所述盖部一体地设置的筒状底座部,在该筒状底座部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有所述卡定突起,另一方面,在所述固定部中,在所述电线插通部的基端部的周边区域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所述固定部的贯通孔,所述盖部和所述筒状底座部通过插通于该贯通孔的连结部而一体化。
[0031] 根据本方式,设置于固定部的两侧的盖部、筒状底座部和卡定突起通过插通于设置在固定部的贯通孔中的连结部而一体化。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盖部和筒状底座部向固定部的粘固性,能够保证各构成部分的一体性,能够提高车轮速度传感器自身的刚性和耐久性。
[0032]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式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中,所述外筒部件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防水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相对的内凸缘部。
[0033] 根据本方式,在轴向上与防水部件的端部相对的内凸缘部设置于外筒部件,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防水部件在轴向上的位置偏移,能够切实地防止防水部件从电线插通部的防水部件粘附部脱落的不良情况等,能够更稳定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的防水性。
[0034] 关于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中,所述外筒部件具有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外侧突出的卡定部,外嵌安装于所述输出电线和所述外筒部件的筒状的电线盖部件与该卡定部卡定。
[0035] 根据本方式,能够对外嵌安装于外筒部件的电线盖部件进一步地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线导出部分的防水性,能够保护其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等。
[0036] 发明效果
[0037] 在本发明中,在将盖部成型的二次成型工序之前,在一次成型工序中进行电线插通部的成型,从而能够形成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能够避免分型线对车轮速度传感器的防水性能的不良影响。并且,通过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在电线插通部的外周侧形成卡定突起,从而不需要采用在一次成型工序中使用在电线插通部的轴向上分割的模具并且部分地利用滑动模具在电线插通部形成卡定突起这样的复杂的模具构造。进而,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将盖部和卡定突起一体地注塑成型,由此能够提高二次成型工序中树脂材料的喷出口(门)的位置的设定自由度。另外,由于防水部件的粘固部紧贴固定于防水部件粘附部且输出电线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配置于防水部件的电线插通孔,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的防水性。除此之外,由于外筒部件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因此能够稳定地确保防水部件的由外筒部件提供的支撑刚性。附图说明
[0038] 图1是表示通过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而形成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0039] 图2是图1的II-II剖面中的二次成型件(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的放大图。
[0040] 图3是图1所示的一次成型件的立体图。
[0041] 图4是图1所示的一次成型件的俯视图。
[0042] 图5是图1所示的一次成型件的侧视图。
[0043] 图6是表示旋转检测部件安装于图3~图5所示的一次成型件的状态的图,是表示二次成型工序即刻之前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立体图。
[0044]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组装状态的水平剖面放大图。
[0045] 图8是用于说明二次成型工序的俯视图,其中(a)是载置有安装了图6所示的旋转检测部件的一次成型件的下模,(b)是上模。
[0046] 图9是图8中的IX-IX剖视图,是将上模嵌入到载置有安装了旋转检测部件的一次成型件的下模中而进行二次成型工序之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8] 图1至图9表示通过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而形成的车轮速度传感器10。车轮速度传感器10例如作为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的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一部分,为了准确地计测车轮的旋转速度而被广泛使用,并构成为具备: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防水部件14,紧贴固定于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的后述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外筒部件16,保持防水部件14;以及电线盖部件18,外嵌安装于外筒部件16。并且,从后方按照防水部件14、外筒部件16、电线盖部件18的顺序组装于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由此构成车轮速度传感器1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方是指图2中的上方,下方是指图2中的下方,前方是指图1中的左方,后方是指图1中的右方。
[0049] 如图2所示,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构成为包括旋转检测部件20、覆盖旋转检测部件20的盖部22、固定于未图示的车辆侧的固定部24以及供后述的输出电线30插通的电线插通部26。其中,盖部22、固定部24和电线插通部26例如由聚丙烯(PP)、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等而形成。
[0050] 如图6所示,旋转检测部件20构成为包括旋转检测元件28、与旋转检测元件28的后述的引线端子36连接的输出电线30以及对旋转检测元件28和输出电线30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支架部件32。旋转检测元件28具有大致矩形的板状的磁电转换件34、从该磁电转换件34的一侧面朝向后方大致平行地突出设置的两根板状的引线端子36以及跨过该两根板状的引线端子36而连接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38。磁电转换件34是将磁场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并从引线端子36输出的元件,通过使磁电转换件34的上表面40与作为与未图示的车轮一起旋转的被检测体的转子相对配置,从而能够检测转子的旋转所引起的磁场变动并转换成电信号,能够准确地计测车轮的旋转速度。
[0051] 在旋转检测元件28的两个引线端子36各自通过钎焊等而连接有输出电线30。两根输出电线30均构成为,利用乙烯类树脂或苯乙烯类树脂等的具有电绝缘性的被覆部件44覆盖作为导体的将等的多根金属线束而成的芯线42,两根输出电线30各自去除末端部的被覆部件44并钎焊到旋转检测元件28的引线端子36。另外,在两根输出电线30连接到旋转检测元件28之前,将防水部件14、外筒部件16和电线盖部件18安装到该两根输出电线30。
[0052] 如图6所示,形成为这种结构的旋转检测元件28以使磁电转换件34在前且磁电转换件34的上表面40朝上的状态配置并保持于支架部件32。在此,支架部件32例如由聚丙烯(PP)、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等而形成,由底座部分46、第一盖部分48和第二盖部分50这三个部件构成。在底座部分46中容纳旋转检测元件28,并安装第一盖部分48和第二盖部分50,从而将旋转检测元件28保持于支架部件32。另外,底座部分46和盖部分48、50通过未图示的爪形状的卡合等而固定,但也可以通过胶粘或熔敷等方法而固定。另外,在支架部件32上形成有在将盖部22相对于旋转检测部件20成型时用于针对模具等进行定位的凹凸,还承担着旋转检测部件20的定位的作用。
[0053] 另外,如图1及图3~图6所示,固定部24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板状,在长边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螺栓插通孔52,而在长边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贯通孔54,该贯通孔54的直径尺寸稍小于螺栓插通孔52。在螺栓插通孔52中嵌入C字形状的金属制的保持环56,在未图示的螺栓插入于螺栓插通孔52而将固定部24固定于车辆侧时,螺栓插通孔52的内周面不会被螺栓的螺纹牙切削,而能够更稳定地进行螺纹紧固。
[0054] 另一方面,在贯通孔54的内侧在固定部2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60一体地突出形成有筒状的电线插通部26,该电线插通部26与贯通孔54同心且具有小的直径尺寸的电线插通孔58。进而,在电线插通部26的基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四个桥部62,该四个桥部62在电线插通孔
58的径向上沿纵向和横向呈放射状延伸而到达贯通孔54的内周面,并在电线插通孔58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分隔,电线插通部26通过这些桥部62而与固定部24连结。另外,在电线插通部
26的末端侧形成有防水部件粘附部64,该防水部件粘附部64构成为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形成为在周向的整周上没有拐点的平滑的圆周面。
[0055] 如图1和图2所示,盖部22形成为埋设并覆盖旋转检测元件28和输出电线30的一部分,配置在固定部24的另一侧66。在所述盖部22中,覆盖旋转检测元件28的部分形成为大致形状,而覆盖输出电线30一部分的部分形成为大致筒状,并且所述盖部22在其外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压接肋68。另外,在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周围设置有与盖部22一体设置的筒状底座部70。筒状底座部70形成为末端部的直径尺寸比基端部小的圆筒形状,在筒状底座部70的末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向电线插通部26的外周侧突出的卡定突起72和卡合突条74。
[0056] 另外,在固定部24中,在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周边区域形成有将固定部24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54,通过插通贯通孔54的连结部76而将盖部22和筒状底座部70一体化。在此,连结部76不仅形成于贯通孔54的内周面和电线插通孔58的外周面之间,还形成于电线插通孔58的内周面和输出电线30的外周面之间。
[0057] 如图1和图7所示,将防水部件14从后方紧贴固定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防水部件14例如由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材料或其他弹性部件一体地形成。防水部件14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有底筒形形状,在底面78贯通设置有供输出电线30插通的一对电线插通孔80、80。并且,在防水部件14的一个端部即后端部82设置有在外周面和电线插通孔80的内周面的整周上突出的压接肋84a、84b,而在防水部件14的另一个端部即前端部86也设置有在外周面和内周面的整周上突出的压接肋88a、
88b。由此,在将由弹性部件构成的筒状的防水部件14外嵌安装于从电线插通部26的末端侧导出的输出电线30时,设置在电线插通孔80的内周面上的压接肋88b压接于输出电线30的外周面,从而输出电压30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于电线插通孔80。进而,在前端部86的内周面上设置的压接肋88b压接于防水部件粘附部64的外周面,从而防水部件14牢固地紧贴固定于防水部件粘附部64,其中该前端部86作为形成于防水部件14的另一个端部的粘固部。
除此之外,输出电线30在一对电线插通孔80、80中以彼此分隔且平行的方式配置。
[0058] 如图1和图7所示,将保持防水部件14的外筒部件16从后方外嵌固定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0的防水部件14。外筒部件16形成为大致筒状,而由例如聚丙烯(PP)、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通过注塑成型等形成。在外筒部件16的前端部的相对位置上贯通设置有一对卡合部90、90,而在相对于卡合部90在周向上隔开90度的位置上以向前方开口的方式形成有一对U字状的缺口部92、92。另外,在外筒部件16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在与防水部件14的一个端部即后端部82在轴向上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内凸缘部94,而在外筒部件16的后端部的端缘部设置有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外侧和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部96。综上所述,在外筒部件16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14时,设置于外筒部件16的卡合部90与形成于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外周侧的卡定突起72卡合,并且设置于外筒部件16的缺口部92与形成于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外周侧的卡合突条74卡合。另外,由于在与防水部件14的一个端部即后端部82在轴向上相对的位置具有内凸缘部94,因此能够切实地防止防水部件14在轴向上的位置偏移,并且能够切实地防止防水部件14从防水部件粘附部64脱落的不良情况等,能够更稳定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防水性。进而,设置于防水部件14的外周面的压接肋84b、88b压接于外筒部件16的内周面,能够更牢固地紧贴固定。
[0059] 并且,如图1和图7所示,通过将电线盖部件18从后方外嵌安装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0的外筒部件16,完成车轮速度传感器10。电线盖部件18例如由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材料或其他弹性部件一体地形成。电线盖部件18形成为大致筒状,其一个端部即前端部98的直径尺寸比其另一个端部即后端部100大。电线盖部件18的前端部98的内径尺寸与外筒部件16的卡定部96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而在电线盖部件18的前端部98的内周面形成有内径尺寸与外筒部件16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的内凸缘部102。另外,电线盖部件18的后端部100的内径尺寸与彼此分隔且平行地配置的两根输出电线30的最大分隔位置之间的尺寸大致相同。综上所述,电线盖部件18的前端部98外嵌安装于外筒部件16的后端部,并且通过电线盖部件18的前端部98的内凸缘部102而将电线盖部件18卡定于外筒部件16的卡定部96,而电线盖部件18的后端部100外嵌安装于输出电线30。由此,能够对外嵌安装于外筒部件16的电线盖部件18进一步地进行支撑,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输出电线30导出部分的防水性,并且能够保护其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等。
[0060] 接着,利用图1~图9,对与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制造方法相关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准备图3~图5所示的一次成型件104。一次成型件104构成为包括:固定部24;以及筒状的电线插通部26,在固定部2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60一体地突出形成,并供输出电线30插通。更详细地说,一次成型件104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利用在电线插通部
26的轴向上分为电线插通部26侧和固定部24侧这两部分的未图示的模具而进行注塑成型。
由此,能够在电线插通部26的至少末端侧形成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线插通部26的外周面整体上未形成分型线)。这种结构的一次成型件104在一次成型工序中进行准备。
[0061] 接着,如图6和图8~图9所示,针对一次成型件104,在固定部24的板厚方向的另一侧66配置旋转检测元件28和支架部件32,并且将从旋转检测元件28延伸出的输出电线30插通配置于电线插通部26之后,将一次成型件104配置于大致块状的下模(模具)106的预定位置,并从其上方安装上模(模具)108。在下模(模具)106和上模(模具)108的大致T字剖面形状的销容纳孔110中插入与销容纳孔110的形状大致相同且略小的推压销112,销容纳孔110的朝向外侧的开口部被底板114覆盖。另外,虽然未在图9的剖面中出现,但在下模106的左右两侧的推压销112之间配置有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彼此分隔的两个推压销112、112(在图9中利用虚线仅示出位于剖面里侧的一个推压销112)。由此,旋转检测元件28以被5根推压销112支撑的状态容纳于模具内。此后,通过从喷出口116射出树脂材料,盖部22、筒状底座部70及卡定突起72一体地注塑成型。在此,如图8所示,喷出口116设定在比一次成型件104的固定部24靠筒状底座部70侧处。其结果是,筒状底座部70在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周围注塑成型,卡定突起72突出设置于筒状底座部70的外周面,并且盖部22和筒状底座部
70通过由流入贯通孔54的树脂材料形成的连结部76而进行一体化。该一系列的作业在二次成型工序中执行。
[0062] 在二次成型工序之后,执行将防水部件14从后方紧贴固定于作为二次成型件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的防水部件安装工序。由此,输出电线30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于在防水部件14的一个端部即后端部82形成的电线插通孔80,并且设置于防水部件14的前端部86的内周面的压接肋88b压接于防水部件粘附部64的外周面,能够更牢固地紧贴固定。
[0063] 进而,在防水部件安装工序之后,执行将保持防水部件14的外筒部件16从后方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14的外筒部件安装工序。由此,设置于外筒部件16的卡合部90与形成于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外周侧的卡定突起72卡合,并且设置于外筒部件16的缺口部92与形成于电线插通部26的基端部的外周侧的卡合突条74卡合。
[0064] 然后,在外筒部件安装工序之后,执行将电线盖部件18从后方外嵌安装于外筒部件16的电线盖部件安装工序。其结果是,通过电线盖部件18的前端部98的内凸缘部102而将电线盖部件18卡定于外筒部件16的卡定部96,而电线盖部件18的后端部100外嵌安装于输出电线30。由此,完成依照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制造。
[0065] 根据形成为这种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制造方法,在将盖部22成型的二次成型工序之前,在一次成型工序中进行电线插通部26的成型,因此,能够形成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即,在以往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中,将盖部注塑成型时的模具在正交于输出电线的延伸方向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开模,因此,在与盖部的成型同时地进行电线插通部的成型时,会产生如下这样的问题,即,无法避免在电线插通部的外周面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在防水部件和防水部件粘附部的抵接面之间产生间隙,无法确保足够的防水性,但该问题得到解决。
[0066] 另外,在二次成型工序中,除了需要将盖部22和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72成型之外,还必须使用在与电线插通部26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分割的模具106、108,但要求水密性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已经在一次成型工序中成型为具有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的平滑的外周面,因此能够避免对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防水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0067] 并且,由于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形成电线插通部26的卡定突起72,因此不需要采用如以往那样在一次成型工序中使用在电线插通部的轴向上分割的模具并且部分地利用滑动模具来形成沿与电线插通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定突起等复杂的模具构造,能够简化模具构造和制造工序,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车轮速度传感器10。进而,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将盖部22和卡定突起72一体地注塑成型,由此能够提高二次成型工序中树脂材料的喷出口116的位置的设定自由度。并且,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将一次成型件104作为嵌件的一部分而将盖部22和卡定突起72一体地设置,由此能够简化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组装工序,并且能够有利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10整体的刚性。
[0068] 将防水部件14安装于经过这样的一次成型工序和二次成型工序而成型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主体12的防水部件粘附部64。在防水部件粘附部64上未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分型线,由此能够防止在防水部件粘附部64和防水部件14的相对面之间形成间隙,能够切实地确保水密性。进而,输出电线30以紧密接触的状态插通配置于防水部件14的电线插通孔80,由此还能够阻止水顺着输出电线30进入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内部。因此,即使在假设输出电线30被与盖部22的贴附性差的被覆部件44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防水性。
[0069] 并且,在外筒部件安装工序中,外筒部件16外嵌安装于防水部件14且通过卡合部90与卡定突起72卡合,由此防水部件14经由外筒部件16而被盖部22保持,能够稳定地保持基于防水部件14的防水性能。尤其是,卡定突起72与盖部22一体地设置,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防水部件14的由外筒部件16提供的支撑刚性。
[0070] 这样一来,依照本发明的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制造方法,能够利用简单的模具构造以低成本制造车轮速度传感器10,该车轮速度传感器10即使在输出电线30的被覆部件44由与盖部22的贴附性差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输出电线30的导出部处的水密性。
[0071] 进而,能够将在二次成型工序中形成的盖部22和筒状底座部70设置在固定部24的板厚方向的两侧并通过连结部76而一体化。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盖部22和筒状底座部70向固定部24的粘固性,即使在利用两次成型工序进行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各构成部分的一体性,能够提高车轮速度传感器10自身的刚性和耐久性。另外,将二次成型工序中的喷出口116设置于固定部24的板厚方向的一侧60即未配置旋转检测元件28的筒状底座部70侧。由此,能够利用固定部24避免在喷出口116附近产生的合成树脂注入时的残留应力的影响波及到旋转检测元件28附近,能够有利地提高旋转检测元件28的位置精度等。
[0072]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记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线盖部件18作为车轮速度传感器10的构成部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具备电线盖部件18。
[0073] 标号说明
[0074] 10:车轮速度传感器;14:防水部件;16:外筒部件;18:电线盖部件;22:盖部;24:固定部;26:电线插通部;28:旋转检测元件;30:输出电线;36:引线端子;54:贯通孔;60:一侧;64:防水部件粘附部;66:另一侧;70:筒状底座部;72:卡定突起;76:连结部;80:电线插通孔;86:前端部(粘固部);90:卡合部;94:内凸缘部;96:卡定部;104:一次成型件;106:下模(模具);108:上模(模具);116:喷出口。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车轮速度传感器 2020-05-12 180
车轮传感器 2020-05-11 849
车轮速度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2020-05-12 488
一种车轮传感器 2020-05-11 668
车轮传感器 2020-05-11 462
车轮速度传感器的托架和车轮速度传感器 2020-05-12 592
车轮传感器 2020-05-11 934
列车车轮传感器 2020-05-13 919
车轮磁盘传感器 2020-05-13 833
车轮传感器 2020-05-12 34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