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铁路轨道 / 脱轨 / 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

电梯脱轨检测装置

阅读:23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电梯脱轨检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电梯 的 脱轨 检测装置,其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升降体从 导轨 的脱离。在第一导靴(18)上安装有 接触 体(21)。由此,接触体(21)能够与第一导靴(18)一体地沿第一导轨(4)移位。接触体(21)具有支承部件(22)和环状的接触部件(23)。支承部件(22)支承于第一导靴(18)的端部。接触部件(23)设置在支承部件(22)的前端部。检测线(11)通过接触部件(23)的中心部分。通过第一导靴(18)从第一导轨(4)的脱离,接触部件(23)与检测线(11)接触。,下面是电梯脱轨检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电梯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线,其与引导升降体的升降的导轨平行地配置于上述导轨附近;
接触体,其安装在导靴上,该导靴经弹性体安装在上述升降体上, 并与上述导轨卡合,通过上述导靴从上述导轨的脱离,上述接触体与上 述检测线接触;以及检测部,其与上述检测线连接,该检测部通过检测出上述接触体已 与上述检测线接触,从而检测出上述升降体已从上述导轨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轨具有第一导轨和与上述第一导轨平行的第二导轨,
在第一导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轮,在上述第二导轨的端部设置有与 上述第一轮对置的第二轮,上述检测线卷绕在上述第一轮和第二轮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对轿厢或对重等升降体从导轨的脱离进行检测的电 梯的脱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中,在沿第一和第二导轨升降的对重 上安装有第一和第二接触臂,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附近张紧设置有第一和 第二琴丝,检测部与第一和第二钢琴丝连接,所述检测部通过检测出 第一和第二接触臂与该第一和第二钢琴丝中的至少一方的接触,来检测 出对重从第一和第二导轨的脱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1169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中,虽然在对重上安 装有第一和第二接触臂,但是,由于设置在对重与第一及第二导轨之间 的弹簧,哪怕是第一和第二导轨的很小的弯曲而使对重受到助振时, 对重也会在平方向上大幅度移位,从而使第一和第二接触臂与第一和 第二钢琴丝接触,因此有时会误检测为对重已从第一和第二导轨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 够更为准确地检测出升降体从导轨的脱离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线,其与引导升降体 的升降的导轨平行地配置于导轨附近;接触体,其安装在导靴上,该导 靴经弹性体安装在升降体上,并与导轨卡合,通过导靴从导轨的脱离, 接触体与检测线接触;以及检测部,其与检测线连接,通过检测出接触 体已与检测线接触,从而检测出升降体已从导轨脱离。
本发明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中,由于在与导轨卡合的导靴上安装 有接触体,所以即使当升降体在升降时由于导轨的弯曲而受到助振力从 而在水平方向大幅度移位了的情况下,接触体的移位也很小,防止了由 升降体的水平方向移位所导致的误检测。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 升降体已从导轨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对重向左边移位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8是沿图7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2:对重(升降体);4:第一导轨(导轨);5:第二导轨(导轨); 10:张力检测装置(检测部);11:检测线;17:弹性体;18:第一导靴 (导靴);21:接触体;25:弹性体;26:第二导靴(导靴);32:第一 上部滑轮(轮);33:第二上部滑轮(轮);34:接触体;38:下部滑轮 (轮);39:电位检测装置(检测部);40:导电性检测线(检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1中, 在井道1内,作为升降体的对重2通过多根绳索3悬吊。此外,在井道1 内,轿厢(未图示)通过多根绳索3悬吊。在井道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 相互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导轨4、5。对重2沿着第一和第二导轨4、5升降。 在井道1的上方设置有机房(未图示)。在井道1的下部设置有缓冲器座 6。在缓冲器座6的上部设置有缓冲器7。
在第一导轨4的端部固定有固定用支架8。在固定用支架8的下部 支承有上部张力加载用弹簧9。在缓冲器座6的上部,与固定用支架8对 置地设置有作为检测部的张力检测装置10。在上部张力加载用弹簧9和 张力检测装置10之间,与第一导轨4平行地张紧设置有检测线11。上部 张力加载用弹簧9对检测线11施加恒定的张力。张力检测装置10能够 通过检测出检测线11的张力变化,来检测出对重2已从第一导轨4脱离。
在对重2的上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和第二上部引导装置12、13。此外, 在对重2的下部两侧设置有第一和第二下部引导装置14、15。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第一上部引导装置12具有: 截面为コ字形的第一框架16、第一弹性体17、和截面为コ字形的第一导 靴18。第一框架16安装在对重2的上部。第一弹性体17具有第一防振 弹簧19和第一防振橡胶20。第一防振弹簧19的一端部支承于第一框架 16的端部16a。第一防振弹簧19的另一端部支承于第一导靴18的与第 一框架16的端部16a对置的端部。第一导靴18与第一导轨4卡合。第 一防振橡胶20连接在第一框架16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与第一导靴18的相 互对置的端部之间。第一下部引导装置14的结构与第一上部引导装置12 相同。
在第一导靴18上安装有接触体21。由此,接触体21能够与第一导 靴18一体地沿着第一导轨4移位。接触体21具有支承部件22和环状的 接触部件23。支承部件22支承于第一导靴18的端部。接触部件23设置 在支承部件22的前端部。检测线11通过接触部件23的中心部分。通过 第一导靴18从第一导轨4的脱离,接触部件23与检测线11接触。
第二上部引导装置13具有:截面为コ字形的第二框架24、第二弹 性体25、和截面为コ字形的第二导靴26。第二框架24安装在对重2的 上部。第二弹性体25具有第二防振弹簧27和第二防振橡胶28。第二防 振弹簧27的一端部支承于第二框架24的端部24a。第二防振弹簧27的 另一端部支承于第二导靴26的与第二框架24的端部24a对置的端部。 第二导靴26与第二导轨5卡合。第二防振橡胶28连接在第二框架24的 相互对置的端部与第二导靴26的相互对置的端部之间。第二下部引导装 置15的结构与第二上部引导装置13相同。
图3是表示图1中的对重向左边移位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沿 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第一防振弹簧19被第一框架16按压而收 缩。此外,第一防振橡胶20被第一框架16向与对重2的移动方向相同 的方向拉伸。相反,第二防振弹簧27被第二框架24拉伸而伸长。此外, 第二防振橡胶28被第二框架24向与对重2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拉伸。 即,对重2和第一及第二框架16、24通过由第一和第二导轨的弯曲等所 产生的助振力使第一和第二弹性体17、25伸缩,由此,对重2和第一及 第二框架16、24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位。
在这样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中,由于在与第一导轨4卡合的第一 导靴18上安装有接触体21,所以即使当对重2在升降时由于第一和第二 导轨4、5的弯曲而受到助振力从而在水平方向大幅度移位了的情况下, 接触部件23的移位也很小,从而防止了由对重2的水平方向移位所导致 的误检测。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对重2从第一导轨4的脱离。
此外,由于检测线11设置在第一导轨4的附近,所以能够防止在电 梯的维修检查时不小心接触到检测线11。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在该示例中,接触体34安装在 第二导靴26上,其中该接触体34具有与实施方式1中安装在第一导靴 18上的接触体21相同的结构。
在缓冲器座6的上部固定有下部张力加载用弹簧29。在第一和第二 导轨4、5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和第二上部支架30、31。在第一和第二上部 支架30、31上分别安装有作为轮的第一和第二上部滑轮32、33。第一和 第二上部滑轮32、33能够以第一和第二上部支架30、31的一端部为轴 旋转。
检测线11的一端部与张力检测装置10连接,并与第一导轨4平行 地配置。检测线11的另一端部与下部张力加载用弹簧29连接,并与第 二导轨5平行地配置。检测线11卷绕在第一和第二上部滑轮32、33上。
在第二导靴26上安装有接触体34。由此,接触体34能够与第二导 靴26一体地沿第二导轨5移位。接触体34具有支承部件35和环状的接 触部件36。支承部件35支承在第二导靴26的端部。接触部件36设置在 支承部件35的前端部。检测线11通过接触部件36的中心部分。通过第 二导靴26从第二导轨5的脱离,接触部件36与检测线11接触。其它结 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中,由于在与第一和第二导轨4、5卡 合的第一和第二导靴18、26上安装有接触体21、34,所以即使当对重2 在升降时由于第一和第二导轨4、5的弯曲而受到助振力从而在水平方向 大幅度移位了的情况下,接触部件23、36的移位也很小,从而防止了由 对重2的水平方向移位所导致的误检测。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 对重2从第一和第二导轨4、5中的至少一方的脱离。
此外,通过将检测线11卷绕在第一和第二上部滑轮32、33上,相 对于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导靴18、26上的接触体21、34,能够使张力检测 装置10、检测线11和下部张力加载用弹簧29各自构成有一个。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8是沿图7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在第二导轨5的端部固定有 下部支架37。在下部支架37上安装有下部滑轮38。下部滑轮38能够以 下部支架37的一端部为轴旋转。在缓冲器座6的上部固定有作为检测部 的电位检测装置39。
作为检测线的导电性检测线40与第一和第二导轨4、5平行地配置。 导电性检测线40的一端部与电位检测装置39的上部连接。导电性检测 线40的另一端部与电位检测装置39的侧部连接。此外,导电性检测线 40卷绕在第一和第二上部滑轮32、33以及下部滑轮38上。由此,导电 性检测线40相对于电位检测装置39结成环状。
电位检测装置39通过检测出由于接触部件23、36与被附加恒定微 弱电流的导电性检测线40相接触而产生的电流值的变化,能够检测出对 重2已从第一和第二导轨4、5中的至少一方脱离。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 2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中,由于在与第一和第二导轨4、5卡 合的第一和第二导靴18、26上安装有接触体21、34,所以即使当对重2 在升降时由于第一和第二导轨4、5的弯曲而受到助振力从而在水平方向 大幅度移位了的情况下,接触部件23、36的移位也很小,从而防止了由 对重2的水平方向移位所导致的误检测。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 对重2从第一和第二导轨4、5中的至少一方的脱离。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虽然将张力检测装置10和电位检测装置39 设置在了缓冲器座6的上部,但是例如在井道1的上方设置有机房的情 况下,也可以将张力检测装置10和电位检测装置39设置在机房地板的 下部。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通过由张力检测装置10和电位检测装置39 检测出接触部件23、36与检测线11和导电性检测线40已接触,来检测 出对重2已从第一和第二导轨4、5中的至少一方脱离,但是例如也可以 通过将接触部件23、36形成为锐利的形状、以使检测线11和导电性检 测线40断裂,来检测出对重2已从第一和第二导轨4、5中的至少一方 脱离。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表示了对重2的电梯的脱轨检测装置,但是 本发明也可以作为轿厢的脱轨检测装置应用。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将接触体21、34安装在与第一和第二导轨4、 5卡合的导靴18、26上,但是例如也可以将接触体安装在沿第一和第二 导轨4、5行驶的辊子型的辊子引导件(roller guide)上。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防脱轨安装架及机车防脱轨结构 2020-05-11 750
防火车脱轨的装置 2020-05-12 697
防脱轨料斗 2020-05-11 338
导轮脱轨检测方法 2020-05-13 362
有砟轨道及防脱轨桥枕 2020-05-12 445
一种抗震防脱轨电梯 2020-05-12 830
脱轨控制系统 2020-05-11 555
一种防脱轨的吊挂装置 2020-05-12 169
防脱轨的空调风门 2020-05-13 344
脱轨铁鞋 2020-05-12 93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