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器

阅读:4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集电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用于 铁 路车辆的 集电器 ,它具有用于从供电线1上集取电 力 的滑触头2,一个用于保持电力的 集电体 3,一个用于绝缘并支承该集电体的绝缘体4,以及一个用于将集电体收到的电力传导给一个荷载的导电体5。其中导电体和绝缘体沿着车辆的横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下面是集电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路车辆的集电器,它包括:
一个用于从供电线上集取电集电体
一个用于将所述集电体绝缘并支承在车辆上的绝缘体;和
一个用于将所述集电体收到的电力传导给一个荷载的导电 体;
其特征是,所述导电体和绝缘体沿着所述车辆的横向间隔一 预定距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绝缘体和导电体 各具有一个外伸轴形的中央部分和多个以一定间隔设置的翅片, 所述翅片大于所述中央部分的直径,至少所述绝缘体和导电体之 一的所述翅片相对于其所述中央部分的轴向按一预定度装配在 所述中央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至少所述绝缘体和导 电体之一具有平行于所述车辆地板平面的流线形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体朝向所述 供电线的端部具有一个弯曲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 绝缘体和集电体之间的接头,所述接头具有一个弯曲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集电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导电体朝向所 述集电体的端部和所述集电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用于将所 述集电体收到的电力传导给所述导电体的柔性导体,所述柔性导 体沿其纵向具有流线形的垂直断面。
8.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所述集电体沿所述车 辆运行方向朝前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集电器,其特征是,所述集电体带有排 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集电器,其特征是,至少所述绝缘体和 导电体之一具有平行于所述车辆地板平面的流线形断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的集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体朝向所 述供电线一侧的端部具有弯曲的表面。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路车辆的集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 用于高速铁路车辆的集电器。

使用电作动力源的铁路车辆一般在车顶带有集电器,用于 与上方的电线接触而收集电力。日本专利延迟公开No.304101/ 1992公开了一种降噪结构,它是在集电器的前后设置挡声装置 (挡声罩)作为抑噪装置。这种降噪结构的设计是:在集电器的前后 分别设置挡声装置,使集电器位于减速气流中,从而不仅阻止集 电器产生的气动噪声,而且阻止由此辐射来的气动噪声。

显然,上述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先有技术的集电器的用意是降 低车辆在较高速度下运行时集电器产生的噪声。然而,对于下一代 高速列车而言,其速度将达350公里/小时,那时,上述挡声装置 本身就会产生气动噪声问题,并且利用集电器进行降噪的方法在 高速区内很难奏效。由于空气的阻力与车辆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地增加,另外,挡声装置本身造成的运行阻力也会使运行成本提 高,这将给下一代“新干线”提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下一代“新 干线”的商业运行速度将大大地高于现有平,例如将达350公里 /小时。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电器,它的 设计不仅要降低下一代高速列车的噪声,而且还要降低其空气阻 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集电器包括:一个用于从供电 线上集取电力的集电体,一个用于将所述集电体绝缘并支承在车 辆上的绝缘体,和一个用于将所述集电体收到的电力传导给一个 荷载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和绝缘体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绝缘体和导电体各有一个外伸轴形的中央部分和多个以一定 间隔设置的翅片,所述翅片大于该中央部分的直径。至少绝缘体和 导电体之一的翅片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分的轴向成一定度地装配 在该中央部分上。

另外,导电体和绝缘体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绝缘体和导电体 各有一个外伸轴形的中央部分和多个以一定间隔设置的翅片,所 述翅片大于该中央部分的直径。而且,至少绝缘体和导电体之一的 翅片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分成一定角度地装配在中央部分上。

再有,至少绝缘体和导电体之一具有平行于车辆地板平面的 流线形断面。

另外,导电体朝向供电线一侧的端部具有弯曲的表面。

还有,位于绝缘体和集电体之间的接头具有一弯曲的表面。

另外,在导电体朝向集电体一侧的端部和集电体之间留有一 定的空隙。

再有,一个用于将集电体收到的电力传导给导电体的柔性导 体沿其纵向具有流线形的垂直断面。

还有,集电体沿着车辆运行方向朝前倾斜。

另外,集电体带有排水孔。

当接近某一物体表面的空气中出现扰动时,就会产生气动噪 声。因此,如果将导电体设置在气流扰动强烈的绝缘体的下游侧, 则在导电体表面产生压力波动,从而激发出声波,由此辐射出声 音。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导电体偏移(下称偏置)而将导电体设置在 气流扰动弱的绝缘体下游侧的某个位置上(而不是设置在气流扰 动强的绝缘体下游侧的位置处),从而降低集电器产生的噪声。另 外,通过将绝缘体和导电体上传统的圆柱形纵向垂直断面改为流 线形,可进一步增强这种集电器的降噪效果。

为了减小作用在集电体上的稳固的动力提升,使集电体沿车 辆运行方向朝前倾斜,以便在车辆冲入和冲出隧道时减小动力提 升波动对集电体的影响,并抑制该动力提升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一高速车辆的外观图,其上装有本发明的集电器。

图2是图1所示的集电器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集电器的正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集电器的正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的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8是一底视图,表示了本发明的绝缘体4和导电体5之间 的潜在关系。

图9是一线图,表示了本发明的集电器在洞试验中所表现 出的降噪效果。

图10是本发明的又一种集电器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集电器的正面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再一种集电器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集电器的正面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集电器的正面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19是图16所示的集电器的底视图。

图20是一柔性导电体的剖面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集电 器。

图21是本发明另一种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22是本发明又一种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23是本发明另一种集电器的侧面图。

图24是本发明又一种集电器的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另一种集电器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25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一是一节铁路车辆的部分透视图,该车辆带有本发明的集 电器。图2-4分别是本发明集电器的透视、正面和侧面图,此集电 器带有一个绝缘体4和一个导电体5,它们支承在一个底座17上。 另外,图5-7分别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的透视、正面和侧面 图,该集电器中的绝缘体4和导电体5分别支承在底座17a和17b 上。

这种集电器设计成通过柔性导电体11和上述导电体5将电 力输送给车辆8。利用供电线1与集电体3的接触,将电力从供电 线1输至集电体3,并加到带有各种降噪措施的车辆8上。在不集 电时,通过转动一个装在集电器下部的枢轴机构13而将集电器装 入拱罩10中。在图1,2,4,5和7中,箭头15表示车辆运行的方 向。

集电器中的导电体5设置成与绝缘体4沿着车辆的横向保持 一个预定的间距(偏置布置),该绝缘体4绝缘和支承集电体3。一 般地说,在靠近物体表面的地方出现气流扰动时,就会产生气动 噪声。因此,如果将导电体5设置在气流扰动强烈的绝缘体4的下 游侧时,在导电体5的表面上将会诱发出压力波动并激发出声波, 从而由此扩散出声音。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不将导电体5设置在有 强烈气流扰动的绝缘体4的下游位置,而是使导电体5偏置,以降 低集电器发出的噪声。

图5-7所示的集电器带有用于支承集电体3的绝缘体4、底 座17a和17b,以及位于电缆头正下方的枢轴机构13a和13b,电 缆把从输电线1上收集到的电力供到车辆8。

当车辆8冲入和冲出隧道以及与其它车辆汇车时,集电体3 上会发生动力提升,这种提升可利用装在支承集电体的绝缘体4 正下方的枢轴机构13a跟随适应。因此,尽管在集电体3上出现动 力提升,但是不会在枢轴机构13a上产生力矩。这样,枢轴机构 13a起到稳定集电器的作用。另外,在导电体5正下方设置枢轴机 构13b,能在不输送电力而将集电器收入拱罩时,最大限度地减小 电缆12的移动量,电缆12是从导电体5的下端连接到车辆8上 的。这样,就可以降低由于反复移动而引起的电缆金属芯损坏的可 能性,其结果是,延长了电缆12的更换周期。

图8是本发明的集电器的底面图。在此例中,绝缘体4和导电 体5之间沿车辆纵向的间距H为420mm,沿车辆横向的距离W 为500mm。也就是说,W=500mm表示偏置量。除非偏置是W大 到一定程度,否则达不到降噪效果。如图8所示,导电体5设置成 被集电体3盖住,这样就能防止由电弧以及供电线1和滑触头2 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细金属粉末四处飞扬并粘附到导电体5的表面 上。这样就能防止导电体5的表面发生故障,从而起到了提高其绝 缘可靠性的作用。另外,从降低气动噪声的观点来考虑,还希望通 过最短的路径将导电体5和集电体3连起来(如图17所示)。

图9示出了相对的声强(dB)与频率的关系曲线,这是根据在 风洞试验中测到的常规集电器和本发明的集电器发出的实际噪 声所绘制的。所述的常规集电器是用于“新干线”“Nozomi”车辆上 的那种低架交叉型集电器(loweer-frame crossing type)。在本发 明的集电器中,圆柱形绝缘体4和偏置的导电体5设置在三角形 集电体3的正下方。在图9中,白菱形符号表示常规集电器的试验 结果,白三角形符号表示本发明集电器的试验结果。由图可见,本 发明集电器的总的(OA)相对声压值比常规集电器的低大约19分 贝(dB),表明本发明集电器具有很高的降噪性能。

图10-15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图10-12分别是一 种集电器的透视、正面和侧面图,此种集电器具有一公用底座17, 它支承着一绝缘体4和一导电体5、图13-15分别是一种集电器 的透视、正面和侧面图,这种集电器具有分别用于支承绝缘体4和 导电体5的底座17a和17b。在此实施例中,绝缘体4和导电体5 的与车辆地板平行的断面为流线形的。利用绝缘体4和导电体5上 的这种流线形断面,使气流通过它们时比通过常规的圆柱形绝缘 体4和导电体5时要平稳,因此可抑制气动噪声的形成,最终可制 成低噪集电器。

当采用这种形式的绝缘体4时,其优点与绝缘体4的边壁长 度有关,此边壁长度指的是绝缘体4的轴向断面的一侧的外轮廓 线的总长,它是绝缘体4的一个重要指标,下面对此进行说明。在 使用常规的圆柱形绝缘体4的情况下,当车辆高速运行时,在绝缘 体4的下游侧产生一低压平面。为了防止由压力降造成的破坏,至 今是对边臂距离作过度估算,以平衡此压力降。然而,绝缘体4周 围的某些设备条件可能不允许为了增加该边壁距离而加大绝缘体 4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绝缘体4流线化而防止在其 下游侧出现静压力极低的区域,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由压降造成的 破坏,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边壁距离的增加。将上述构形用 于导电体5,可达到类似的效果。

图16-19表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图16-18分别是这 种集电器的透视、正面、侧面图。这种集电器具有一个位于集电体3 和绝缘体4之间的流线形光滑的接头16。图19是从车辆8朝着供 电线1看去的集电体3的底视图。绝缘体4和导电体5的断面与图 10-15所示的相似。集电体3和绝缘体4之间的流线形接头16的 作用是要防止形成锐角。如果集电体3和绝缘体4以一锐角相接, 则将产生二次气流,并由此增大运行阻力。另外,当靠近壁面的气 流急剧变化时,随着气流变化所伴随的压力波动,就易于产生气 动器噪声。由于集电体3和绝缘体4之间的接头16是流线形的, 与使用常规的圆柱形绝缘体4相比,在绝缘体4下游侧形成的背 流能被进一步减小。这将有助于降低集电体3从车辆8朝向供电线 1的动力提升,这种提升是由绝缘体4使气流减速造成的速度差而 引起的。

另外,如图17所示,导电体5朝着供电线1的端部与集电体 3之间的距离大于集电体3和绝缘体4之间的接头16的长度。由 于导电体5没设置在绝缘体4的下游侧,所以靠近导电体5的气 流引起侧向不平衡的动力提升波动,这会在集电体3上产生倾斜 力距。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导电体5离开集电体3一定距离,以阻 止在集电体3上产生倾斜力距,这种倾斜力距是由集电体3下游 侧的气流扰动造成的。这样就可以制成更稳定的集电器。

图20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其中柔性导体11的横 断面(沿图17中C-C线截取,垂直于柔性导体11的纵向)是流线 形的,柔性导体11从集电体3延伸到导电体5。由于柔性导体11 比集电体3的其它元件细,所以柔性导体11下游侧的气流被认为 是形成一股强烈的二次气流。因此,通过使柔性导体11的垂直于 其纵向的横断面流线化,来防止在柔性导体11的下游侧形成易 于成为气动噪声源的卡曼(Karman)涡流,从而有利于抑制噪声。 而且,可以根据情况仅使用一个滑触头2。

图21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集电体3由绝缘体4支 承成向前倾斜的状态。由于集电体3由绝缘体4通过一公共底座 17支承,流过集电体3朝着车辆8一侧的气流被绝缘体4减速。因 此,在流过集电体3朝着供电线1一侧的气流与流过集电体3朝 着车辆8一侧的气流之间,存在着一流速差。结果,使集电体3产 生一由车辆8一侧向供电线1一侧的动力提升,这样就对集电体 的稳定的集电性能带来不良影响。通常,翼板的动力提升系数是 随着仰角的增大而急剧变化的,当仰角改变2-4度时,作用在翼 板上的动力提升增加3-5倍。因此,如图21所示,集电体3由绝 缘体4支承成朝车辆8运行方向倾斜,并且在集电体3和绝缘体4 之间用接头16作支承点。这样,在车辆8高速运行时,就可减小 对集电体3的稳固的动力提升,同时,当车辆8通过隧道时,可以 降低集电体3的剧烈的动力提升波动。这样就可以防止集电性能变 坏。由于集电体3在作为支承点的位于集电体3和绝缘体4之间接 头16的支承下向前倾斜,所以绝缘体4上的每个翅片基本上平行 于气流方向。结果是抑制了绝缘体4翅片产生的气动噪声。

图22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与图21所示的实施例类 似,图22所示的实施例也是要减小对集电体3的动力提升。为了 减小作用在集电体3上的动力提升,绝缘体4朝着车辆运行方向 向前倾斜。枢轴机构13作为一个支承点在将集电器装入拱罩时起 作用。另外,翅片4a相对于绝缘体的轴向倾斜一预定角度,使其在 装配到绝缘体4和导电体5之前与车辆的地板平行,从而将翅片 设置成平行于气流方向。在此实施例中,如果使用中的翅片垂直于 绝缘体和导电体的轴向,则绝缘体4的每个翅片就会相对于气流 方向形成一个角度。这样的话,在翅片4a的上游侧,撞击并脱离翅 片的气流将会撞击绝缘体4的轴,由此就易于使翅片成为一个气 动噪声源。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绝缘体4向前倾斜一 个角度,以减小作用在集电体3上的稳固的动力提升,并且进一步 通过使翅片4a与气流方向平行,就可以降低噪声。在此结构中,位 于绝缘体4下端的枢轴机构13作为支承点。

还能通过将导电体5朝着车辆侧的端部做成弯曲的端面,来 降低该端部产生的旋风声。

图23表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集电器。设计这种实施例时考虑 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由于在车顶上设置了拱罩10,所以从车辆 8一侧朝着供电线1一侧向上吹起的气流19会撞击该集电器。为 了防止绝缘体4的翅片4a产生气动噪声,使翅片4a沿车辆运行 方向相对于绝缘体4的轴向倾斜一预定角度,以使翅片基本上平 行于靠近集电器的气流方向。因此,每个翅片的方向设计成与流过 拱罩的气流相平行,从而起到减小翅片对气流的干扰进而降低噪 声的效果。当绝缘体和导电体沿车辆横向偏置时,这种实施例进 一步增强了降噪效果。

图24和25表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集电器。滑触头2装在集电 体3朝向供电线1的一侧,并连到一弹簧机构20上。弹簧机构20 装在滑触头2的正下面,用于使滑触头能跟随供电线1的垂直运 动,每个滑触头2与集电体3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并且在集电体3 朝向车辆8一侧的靠近滑触头2的地方设有排水孔18,用来防止 从上述空隙进入集电体3的雨水和等滞留在集电体3中。排水 孔18的形状应设计成不应因其存在而产生共振。这样可使整个集 电体3不受腐蚀

附带指出的是,当将绝缘体和导电体沿车辆的横向偏置时, 这种实施例所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通过将绝缘体和导电体沿车辆的横向偏移地设置, 在车辆高速运行时,本发明集电器产生的气动噪声就能被显著地 降低。另外,由于通过使集电体3沿气流占据有利的位置而可以降 低施加到集电体3上的动力提升,所以可为各种高速铁路车辆提 供适用的集电器。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太阳能集电器 2020-05-12 683
集电器刷片 2020-05-11 684
机械手用的集电器 2020-05-13 321
用于原电池的集电器 2020-05-13 32
回弹式集电器 2020-05-12 803
集电器装置 2020-05-11 503
一种导轨集电器 2020-05-12 7
一种新型集电器 2020-05-11 182
用于车辆的集电器装置 2020-05-12 148
集电器 2020-05-11 17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