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铁路轨道 / 轨底 / 一种钢轨底部打磨机

一种轨底部打磨机

阅读:25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轨底部打磨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钢 轨底 部打磨机,打磨机的主体(17)安装在小车(1)上,打磨机主体(17)上 水 平固定有两根水平圆柱 导轨 (14),移动部件通过进给轴后套(15)固定在水平圆柱导轨(14)上,打磨机 主轴 (12)与 电机 (3)直接连接,并通过 砂轮 衬套(8)与砂轮(7)连接,前后进给 气缸 (13)被固定在打磨机主体(17)上,其 活塞 杆与进给轴后套(15)用圆 螺母 连接;主轴套(10)与蜗轮(5)配合,蜗轮(5)被主轴进给下套(4)和主轴进给上套(6)固定在进给轴后套(15)上,手摇 蜗杆 (11)被固定在打磨机的主体(17)上;打磨机主体(17)和小车(1)之间安装了四个顶升气缸(2),气缸顶起时 支撑 板(9)作为可调靠模紧密贴紧钢轨的底部。,下面是一种轨底部打磨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轨底部打磨机,包括一个能移动的小车(1),其特征在于打磨机的主体(17)安装在小车(1)上,打磨机主体(17)上平固定有两根水平圆柱导轨(14),移动部件通过进给轴后套(15)固定在水平圆柱导轨(14)上,打磨机主轴(12)与电机(3)直接连接,并通过砂轮衬套(8)与砂轮(7)连接,主轴套(10)的外表面加工有梯形螺纹,与内部加工有梯形螺纹的蜗轮(5)配合,蜗轮(5)被主轴进给下套(4)和主轴进给上套(6)固定在进给轴后套(15)上,手摇蜗杆(11)被固定在打磨机的主体(17)上;前后进给气缸(13)被固定在打磨机主体(17)上,其活塞杆与进给轴后套(15)用圆螺母连接;打磨机主体(17)和小车(1)之间安装了四个顶升气缸(2),气缸顶起时支撑板(9)作为可调靠模紧密贴紧钢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底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砂轮(7)的上表面与水平圆柱导轨(14)间有1度的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底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打磨机主轴(12)的轴头采用
1∶10的锥度和砂轮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轨底部打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轨底部加工装置,专用于无缝钢轨焊接瘤的打磨。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列车对时速、平稳性、乘车舒适性的要求日趋严格。铁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因此,当前的铁路建设大量采用长距离无缝钢轨。所谓无缝钢轨就将若干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较长铁轨,再运到现场就地焊接,成为更长的无缝线路。由于焊接后会留下焊接瘤,必须经过打磨才能使用。铁轨打磨技术越来越多地被高铁、重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市场潜巨大。不正确的打磨可造成外观缺欠和质量缺陷
[0003] 近年来,无缝钢轨逐渐在我国的铁路建设中应用,起初,轨底打磨主要采用手提砂轮机。由于手提砂轮机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对钢轨的冲击和在钢轨上跳动,影响打磨质量。随着无缝钢轨使用的普及化以及对其要求的不断提高,铁道部已计划逐步淘汰手提砂轮机,以操作更方便、打磨质量更高、更可靠的设备取代。目前,虽有个别厂家试制了打磨机样品,由于打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均被铁道部否定。本发明则由于其出色的性能,成为唯一被铁道部认可的轨底打磨机。以济南某厂试制的轨底打磨机为例,其砂轮的前后和上下进给均为手动,操作极不方便。而且都是通过齿轮丝杠传递运动。由于打磨的主要进给(砂轮的前后运动)为手动,不能保证进给速度的均匀性,而且其前后进给行程短,在磨削标准轨底时,往复切换点位于标准轨底面内,容易产生磨削氏体白层、以及外形亏损,影响导轨使用寿命;另外,其上下进给采用伞齿轮传动传动比小,平稳性差,而且缺乏明确的刻度指示,进给量控制不准确,影响磨削精度;而且该设备还缺少必要的磨削防护和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底部打磨机。
[0005] 本发明是一种钢轨底部打磨机,包括一个能移动的小车1,打磨机主体17安装在小车1上,打磨机主体17上平固定有两根水平圆柱导轨14,移动部件通过进给轴后套15固定在水平圆柱导轨14上,打磨机主轴12与电机3直接连接,并通过砂轮衬套8与砂轮7连接,主轴套10的外表面加工有梯形螺纹,与内部加工有梯形螺纹的蜗轮5配合,蜗轮5被主轴进给下套4和主轴进给上套6固定在进给轴后套15上,手摇蜗杆11被固定在打磨机的主体17上;前后进给气缸13被固定在打磨机主体17上,其活塞杆与进给轴后套15用圆螺母连接;打磨机主体17和小车1之间安装了四个顶升气缸2,气缸顶起时支撑板9作为可调靠模紧密贴紧钢轨的底部。
[0006]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了新结构、新方案,省去了轨底磨削中的较难进行的磨削淬火工序,在轨底磨削的主要进给中采用了气缸的自动进给,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磨削的干扰,磨削质量稳定可靠,而且操作方便。同时,蜗轮蜗杆副不仅提高了上下进给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而且结构紧凑简单。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轨底打磨机示意图,图2、为轨底打磨机主视图,图3、为轨底打磨机俯视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小车1,顶升气缸2,电机3,主轴进给下套4,蜗轮5,主轴进给上套6,砂轮7,砂轮衬套8,支撑板9,主轴套10,手摇蜗杆11,打磨机主轴12,前后进给气缸13,水平圆柱导轨14,进给轴后套15,转动手轮16,打磨机主体17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如图1、图2、图3所示,轨底打磨机由可移动的小车、打磨机主体和电气操作箱组成。打磨机的主体17安装在可移动的小车1上,工作时可推动小车对齐焊缝位置。打磨机主体17上水平固定有两根水平圆柱导轨14,水平圆柱导轨上设有进给轴后套15,移动部件包括电机3、打磨机主轴12、主轴套10、主轴进给上套6、主轴进给下套4、蜗轮5、手摇蜗杆11、砂轮7、砂轮衬套8,其中,打磨机主轴12与电机3直连,并通过砂轮衬套8与砂轮7连接;前后进给气缸13被固定在打磨机主体17上,其活塞杆与进给轴后套15用圆螺母连接,当前后进给气缸13伸缩时,可带动移动部件沿着水平圆柱导轨14前后自动循环移动,而且进给速度可调;主轴套10的外表面加工有非标梯形螺纹,与内部加工有非标梯形螺纹的蜗轮5配合,该蜗轮被主轴进给下套4和主轴进给上套6固定在进给轴后套15上,手摇蜗杆11被固定在打磨机主体17上,转动手轮16上有刻度指示,当转动手轮16时手摇蜗杆11带动蜗轮5转动,并通过其内部非标梯形螺纹传动使得打磨机主轴部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砂轮7的上下进给运动;打磨机主体17和小车1之间安装了四个顶升气缸2,气缸顶起时支撑板9作为可调靠模紧密贴紧钢轨的底部;另外,主轴砂轮7的上表面与水平圆柱导轨14间设计有1度的倾;打磨机主轴12的轴头采用1∶10的锥度和砂轮连接。该轨底打磨机还配有防护和防尘装置。
[0009] 如图所示,打磨机的砂轮7的前后进给采用较大行程的前后进给气缸13自动进给;由于砂轮的前后进给为钢轨打磨中的主要进给运动,其进给的均匀性和连续性以及进给速度直接关系到打磨质量,特别是关系到磨削马氏体的产生与否,因此,采用进给速度可调的较大行程气缸自动前后进给。一方面自动化程度高;另一方面,较大的行程(包括标准轨底宽度以及切入和切出距离)可以确保在往复磨削标准轨底时磨削的换向点在轨底之外,以有效避免产生磨削马氏体。
[0010] 另外,由于上下进给运动是间歇进给,即调整好上下进给量,便可磨削一层,之后再进给再磨削。所以,很适合手动进给,经济性也好。因此本发明在上下进给中采用了特殊结构的蜗轮蜗杆副实现。运动时,由手摇蜗杆11带动内部加工有非标梯形螺纹的蜗轮5转动,并通过该梯形螺纹传动使得主轴套10以及其它主轴部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砂轮7的上下进给,而且转动手轮16上有刻度指示;由于蜗轮蜗杆副的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再加上手轮上的刻度指示,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上下进给量,精度也更高。
[0011] 打磨机主体17和小车1之间安装了四个顶升气缸2,气缸顶起时支撑板9作为可调靠模紧密贴在钢轨的底部,使得打磨机主体随着钢轨的底面方向调整,以确保砂轮往复磨削的方向始终与钢轨的底部平行,从而保证打磨轨底的形状。
[0012] 打磨机主轴砂轮7的上表面与水平圆柱导轨14间设计有1度的倾角;这样磨削后可使焊缝处较之原钢轨底部略微内凹,以确保当焊缝下安装枕木时,焊缝不会成为支点,改善焊缝处的受力情况,有效降低应力集中。
[0013] 打磨时,顶升气缸顶2起,使支撑板9贴紧钢轨的底部,电机3带动砂轮7旋转,前后进给气缸13推动移动部件自动往复运动,转动手轮16可以实现垂直方向的进给。打磨完成后,后退进给手轮16并停止前后进给运动,顶升气缸2卸压,打磨机主体降落到小车平台上,便完成一次打磨循环。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钢轨轨底焊缝打磨机 2020-05-11 831
履带底盘轨距调节机构 2020-05-12 705
轨道车及其底架结构 2020-05-12 580
用于抽屉底部的支承轨 2020-05-13 83
钢轨轨底坡测量仪 2020-05-11 989
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仪 2020-05-11 648
一种钢轨底部打磨机 2020-05-13 644
一种可调节底模导轨 2020-05-11 60
用于轨道车辆的底盘 2020-05-12 681
轨道车底盘 2020-05-11 39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