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铁路轨道 / 道砟 / 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

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

阅读:297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枕间 道砟 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1)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内外 框架 嵌套式结构或开放式结构。本发明与 现有技术 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集成于大型养路机械用于对枕间道砟的夯实作业,能够实现定点夯实,提高枕间道砟密实度,提高道床 稳定性 。本发明既可集成于大型养路机械并结合作业 位置 自动 定位 装置,实现对枕间道砟的智能化夯实,也可集成于小型养路机械实现人工配合下的夯实作业。本发明采用的内外框架嵌套式升降组件刚性较好,同时在导向元件出现磨损后可及时进行调整并继续进行夯实作业,从而大幅延长本装置的工作寿命。,下面是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装有第一升降油缸(14),在靠近第一升降油缸(14)周围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装有内框架(13),内框架(13)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导向条(17),内框架(13)外侧设置有外框架(12),外框架(12)内壁上装有若干调整(16),调整垫块(16)通过调整螺钉(15)与外框架(12)相连接,调整垫块(16)与调整螺钉(15)之间为螺纹连接,将导向条(17)与调整垫块(16)之间的相对位置设置成相互嵌合结构形式。
3.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开放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装有第二升降油缸(8),在靠近第二升降油缸(8)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装有升降导柱(9)。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底板(6),底板(6)上方装有振动组件,底板(6)下方两端均装有夯实块(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轴承座(11),轴承座(11)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轴承座(11)上装有转轴(3),转轴(3)上装有偏心轮(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达(4),转轴(3)输入端与马达(4)输出端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支架(5),马达(4)固定安装在马达支架(5)上,马达支架(5)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1)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安装有防护罩(10)。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器(1)采用液压式减震器或机械式减震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养护机械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铁路线路捣固作业后,道床内道砟重新分布,轨枕下道砟密实,枕间道砟疏松,同时枕间道砟内形成镐窝。目前该镐窝的回填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回填,回填后很少进行夯实处理,导致枕间道砟过于疏松,在列车高速行进过程中可能被流动的空气带起,使石砟落到轨表面,甚至会对列车造成撞击。同时由于枕间道砟疏松,道床稳定性较差,钢轨在列车运行后容易发生下沉或移动。
[0003] 专利号为ZL201720746027.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自动液压铁道线路夯实车,属于铁路线路维修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夯实机构和行走底盘,所述的行走底盘行走方向前后两侧下部设有行走机构,行走底盘上部以行走方向为基准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部区域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与铁道线路轨枕平行的夯实机构,在两组夯实机构的前后侧各设有一组夹轨机构,行走底盘中部设有能够带动整机升降并转动的下道机构。该实用新型是一种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型设备,单人即可实现对设备的转移、自动化夯实作业、设备的上下道等全部作业,不但大幅度节省了人,并且提高了作业质量,对行车干扰小,实现了铁道线路道岔夯实作业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行业升级。但该实用新型的夯实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且其定位导柱组件的结构未设置导向调整结构,结构本身刚性较差,在导向结构产生磨损后对钢轨两侧枕间道砟的密实度、夯实效果以及道床稳定性均有较大不利影响,仍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小型自动液压铁道线路夯实车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
[0005] 优选的是,所述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装有第一升降油缸,在靠近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周围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装有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导向条,所述内框架外侧设置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壁上装有若干调整,所述调整垫块通过调整螺钉与所述外框架相连接,所述调整垫块与所述调整螺钉之间为螺纹连接,将所述导向条与所述调整垫块之间的相对位置设置成相互嵌合结构形式。
[0006]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装有振动组件,所述底板下方两端均装有夯实块。
[0007]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轴承座上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有偏心轮。
[0008]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达,所述转轴输入端与所述马达输出端相连接。
[0009]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马达支架,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001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安装有防护罩。
[0011]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采用液压式减震器或机械式减震器。
[0012]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小型自动液压铁道线路夯实车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开放式结构。
[0013] 优选的是,所述开放式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装有第二升降油缸,在靠近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装有升降导柱。
[0014]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装有振动组件,所述底板下方两端均装有夯实块。
[0015]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轴承座上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装有偏心轮。
[0016]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马达,所述转轴输入端与所述马达输出端相连接。
[0017]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马达支架,所述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0018]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安装有防护罩。
[0019]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器采用液压式减震器或机械式减震器。
[00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集成于大型养路机械用于对枕间道砟的夯实作业,能够实现定点夯实,提高枕间道砟密实度,提高道床稳定性。本发明既可集成于大型养路机械并结合作业位置自动定位装置,实现对枕间道砟的智能化夯实,也可集成于小型养路机械实现人工配合下的夯实作业。本发明采用的内外框架嵌套式升降组件刚性较好,同时在导向元件出现磨损后可及时进行调整并继续进行夯实作业,从而大幅延长本装置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图4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图4所示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1减震器;2偏心轮;3转轴;4马达;5马达支架;6底板;7夯实块;8第二升降油缸;9升降导柱;10防护罩;11轴承座;12外框架;13内框架;14第一升降油缸;15调整螺钉;16调整垫块;
17导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图1-6详细描述所述枕间道砟夯实装置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
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1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所述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装有第一升降油缸14,在靠近第一升降油缸14周围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装有内框架13,内框架13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导向条17,内框架13外侧设置有外框架12,外框架12内壁上装有若干调整垫块16,调整垫块16通过调整螺钉15与外框架12相连接,调整垫块16与调整螺钉15之间为螺纹连接,将导向条17与调整垫块16之间的相对位置设置成相互嵌合结构形式。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底板6,底板6上方装有振动组件,底板6下方两端均装有夯实块7。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轴承座11,轴承座11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轴承座11上装有转轴3,转轴3上装有偏心轮2,包括马达4,转轴3输入端与马达4输出端相连接,包括马达支架5,马达4固定安装在马达支架5上,马达支架5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轴承座11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安装有防护罩10,防护罩
10用于防护轴承座以免外部石砟等杂物进入,减震器1可选择采用液压式减震器和机械式减震器中的任意一种,减震器1用于隔离振动,以尽量降低传递至安装车架的振动。夯实块7尺寸按照轨枕间距并考虑安全裕度进行设计,本装置可实现两块夯实块7同时对钢轨两侧的枕间道砟进行夯实作业。
[0024] 本发明开始作业时,本装置通过第一升降油缸14并沿所述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整体下降直至夯实块7接触到道砟,随后马达4开始工作并带动转轴3旋转,转轴3上的偏心轮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振动通过轴承座11、底板6传递至夯实块7,使夯实块7产生振动,从而实现对道砟的夯实作业,夯实作业结束后第一升降油缸14收缩上升,本装置沿所述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整体上升。
[0025] 所述内外框架嵌套式结构中的内框架13通过第一升降油缸14进行升降,内框架13在升降过程中通过调整垫块16与导向条17之间的相互嵌合结构实现升降导向,当调整垫块16与导向条17之间因相互摩擦产生磨损时,可通过拧动调整螺钉15以改变调整垫块16位置,使其与导向条17重新保持良好的嵌合状态,该内外框架嵌套式升降组件刚性较好,在导向元件出现磨损后可及时进行调整并继续进行夯实作业,大幅延长本装置的工作寿命。
[0026] 实施例二:一种枕间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1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采用开放式结构。所述开放式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装有第二升降油缸8,在靠近第二升降油缸8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装有升降导柱9。所述夯实组件包括底板6,底板6上方装有振动组件,底板
6下方两端均装有夯实块7。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轴承座11,轴承座11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轴承座11上装有转轴3,转轴3上装有偏心轮2,包括马达4,转轴3输入端与马达4输出端相连接,包括马达支架5,马达4固定安装在马达支架5上,马达支架5固定安装在底板6上,轴承座
11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安装有防护罩10,防护罩10用于防护轴承座以免外部石砟等杂物进入,减震器1可选择采用液压式减震器和机械式减震器中的任意一种,减震器1用于隔离振动,以尽量降低传递至安装车架的振动。夯实块7尺寸按照轨枕间距并考虑安全裕度进行设计,本装置可实现两块夯实块7同时对钢轨两侧的枕间道砟进行夯实作业。
[0027] 本发明开始作业时,本装置通过第二升降油缸8并沿升降导柱9整体下降直至夯实块7接触到道砟,随后马达4开始工作并带动转轴3旋转,转轴3上的偏心轮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振动通过轴承座11、底板6传递至夯实块7,使夯实块7产生振动,从而实现对道砟的夯实作业,夯实作业结束后第二升降油缸8收缩上升,本装置沿升降导柱9整体上升。
[0028] 所述两实施例仅为优选的两技术方案,其中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所描述的以上这两种实施方案,所述两优选方案中的各个组成部件的设置以及连接关系可以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