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其他金属加工 / 电解槽 / 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的基础施工方法

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施工方法

阅读:1034发布:2020-06-21

专利汇可以提供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焙 电解 槽 改造为大型预焙 电解槽 的 基础 施工方法,将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范围内的原有自焙电解槽的基础小柱及平台柱截断至地平面以下,用碎石或土夹石作垫层至地平面;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作成整板式基础,基底置于地平面上。本发明具有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等优点。由于原有老电解厂房的柱基及电解槽基础地基沉降、 变形 均趋于稳定,地基及基础间 土壤 承载能 力 、密实性都应有大幅提高。固在此基础上进行新槽基础的施工,可使新基础有可靠的地基条件,避免地基沉降、变形现象发生。,下面是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 在于:将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范围内的原有自焙电解槽的基础小柱及平台柱截断至地平面以 下,用碎石或土夹石作垫层至地平面;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作成整板式基础,基底置于地平 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的基础施 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有自焙电解槽的基础小柱截断至地平面以下的深度为300~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焙电解槽改造为大型预焙电解槽的基础施 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底面荷载≤100Kpa。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槽的基础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自焙电解厂房一般为21米或24米跨单层厂房,柱间距6000mm,操作平台标高2.500m,双 列电解槽沿纵向对称布置,槽间距8760mm,每槽有8根砼支墩。自焙电解工艺落后,污染严 重,为了解决此污染问题,80年代开始,新建厂均采用较先进的预焙电解工艺。对于老厂, 自焙电解槽改预焙电解槽的工艺改造,厂房内的平台及设备基础布置有很大改变。以往的做 法是:首先将原有的平台、基础拆除,再施工新配置的平台、设备基础。由于在原有基础的 拆除过程中,对基底标高以上土层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新配置的平台、设备基础只能置于 老土层,而不能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及老土层标高以上土壤,这种做法不但要延长工程工期, 而且增加了工程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原自焙电解槽及平台柱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 新的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施工方法,从而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范围内的原有自焙电解槽的基础小柱及平 台柱截断至地平面以下,用碎石或土夹石作垫层至地平面;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作成整板式 基础,基底置于地平面上。

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范围内的原有自焙电解槽的基础小柱及平台柱截断至地平面以 下的深度为300~500mm。

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底面荷载≤100Kp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工期等优点。由于原有老 电解厂房均建于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现在,柱基及电解槽基础地基沉降、变形均趋于 稳定,地基及基础间土壤承载能、密实性都应有大幅提高。固在此基础上进行新槽基础的 施工,可使新基础有可靠的地基条件,避免地基沉降、变形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大型预焙电解槽由原来的双列改为沿厂房单列布置,方位旋转了90度 。如图1所示,将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范围内的原自焙电解槽的基础小柱及平台柱(1)截断 至地平面以下300mm,用碎石或土夹石作垫层(2)至地平面,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3)作 成整板式基础,基底置于垫层(2)的地平面上,控制大型预焙电解槽基础底面荷载≤ 100Kpa。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解槽 2020-05-12 321
电解槽 2020-05-12 765
铝电解槽 2020-05-12 327
电解槽 2020-05-12 808
高压电解槽 2020-05-13 154
电解槽 2020-05-11 561
电解槽 2020-05-12 663
电解槽 2020-05-12 901
一种电解槽 2020-05-13 395
管式电解槽 2020-05-13 29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