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其他金属加工 / 金属薄板 / 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

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

阅读:254发布:2023-03-14

专利汇可以提供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包括:具有通光孔的盖板;呈薄板状并具有孔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可弹性 变形 且呈薄板状,位于所述盖板的相反侧,而所述第一隔板夹在两者之间,且所述第二隔板具有孔;可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移动的第一光量调节片;可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移动的第二光量调节片;基体,所述盖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安装到所述基体上,所述基体具有通孔和装配槽,所述通孔被成形为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所述孔的直径的直径,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装配槽中,并且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通孔开口。,下面是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包括:
具有通光孔的盖板;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呈薄板状并具有孔;
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可弹性变形且呈薄板状,位于所述盖板 的相反侧,使所述第一隔板夹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且所 述第二隔板具有孔;
第一光量调节片,所述第一光量调节片可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 隔板之间移动,用于调节光量;
第二光量调节片,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可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 第二隔板之间移动,用于调节光量;
基体,所述盖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安装到所述基 体上,所述基体具有通孔和装配槽,所述通孔被成形为具有大于所述 第二隔板的所述孔的直径的直径,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装配槽中, 并且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通孔开口;
第一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光量调节片;以及
第二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其中
所述基体利用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通过注射成型法来形成,所述 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沿所述通孔穿过的方向被分离,
所述装配槽是通过分别在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中形成装 配槽成形突起而形成的,所述装配槽成形突起沿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 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型紧靠以便向型腔中充入融熔树脂时彼此接 触,
通过使所述弹性变形的第二隔板弹性地复原以便将其外周部分的 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装配槽,通过将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通孔相比 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定位,并通过将所述孔定位在所述通 孔的内侧,从而将所述第二隔板安装到所述基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量调节装置,其中
多个装配突起被布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的外周部分,并沿周向彼此 隔开,所述装配突起被插入到所述基体的装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量调节装置,其中
一对快片被用作第一光量调节片,
光减弱滤光片被用作第二光量调节片,
所述盖板由金属材料形成,且
在所述盖板上配置有滑动突起,所述第一光量调节片沿所述滑动 突起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光量调节装置,其中
第一滑动突起和第二滑动突起被配置成所述盖板的滑动突起,所 述第一和第二滑动突起具有不同的突出量,并分别由所述一对快门片 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光量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快门片由所述基体可转动地支撑,且
所述盖板的滑动突起形成为近似圆弧状,所述圆弧以所述快门片 的转动中心为中心。
6.一种包括镜筒和装置本体的摄像装置,所述镜筒具有布置于其 中的预定的透镜组,所述装置本体支撑着所述镜筒,并且所述摄像装 置包括一个置于其中的光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经由所述透镜组捕捉 到所述镜筒中的光量,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具有通光孔的盖板;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呈薄板状并具有孔;
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可弹性变形且呈薄板状,位于所述盖板 的相反侧,使所述第一隔板夹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盖板之间,且所 述第二隔板具有孔;
第一光量调节片,所述第一光量调节片可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 隔板之间移动,用于调节光量;
第二光量调节片,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可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 第二隔板之间移动,用于调节光量;
基体,所述盖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被安装到所述基 体上,所述基体具有通孔和装配槽,所述通孔被成形为具有大于所述 第二隔板的所述孔的直径的直径,所述第二隔板安装于所述装配槽中, 并且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通孔开口;
第一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光量调节片;以及
第二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其中
所述基体利用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通过注射成型法来形成,所述 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沿所述通孔穿过的方向被分离,
所述装配槽是通过分别在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中形成装 配槽成形突起而形成的,所述装配槽成形突起沿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 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型紧靠以便向型腔中充入融熔树脂时彼此接 触,并且
通过使所述弹性变形的第二隔板弹性地复原以便将其外周部分的 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装配槽,通过将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通孔相比 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定位,并通过将所述孔定位在所述通 孔的内侧,从而将所述第二隔板安装到所述基体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摄像装置配备有光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经由透镜组捕捉到的光 量。
在一种这样的光量调节装置中,含有两个光量调节片,即一个快 片和一个滤光片,使得快门片被布置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基体与其 中一个隔板之间,而滤光片被布置在所述一个隔板与另一个隔板之间 (参见例如专利参考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 2005-173133)。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参考文献1公开的光量调节装置中,一个光量调节 片(快门片)被布置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基体与隔板之间,并且由于 基体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因而很厚。如果有一个部件被布置在该隔 板的相反侧,并使该基体夹在两者之间,则该部件需被布置在不防碍 该基体的位置,这需要沿光轴方向有较大的布置空间,从而阻止了厚 度减小的实现。
因此,希望提供用于实现沿光轴方向厚度减小的技术。本发明是 针对上述情况而作出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和一种摄像装置, 两者均包括:具有通光孔的盖板;呈薄板状并具有孔的第一隔板;第 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可弹性变形且呈薄板状,位于所述盖板的相反 侧,使所述第一隔板夹在第二隔板和盖板之间,且所述第二隔板具有 孔;可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移动的第一光量调节片,用于 调节光量;可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移动的第二光量调 节片,用于调节光量;基体,所述盖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 板被安装到所述基体上,所述基体具有通孔和装配槽,所述通孔被成 形为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所述孔的直径的直径,所述第二隔板安 装于所述装配槽中,并且所述装配槽朝向所述通孔开口;用于操作所 述第一光量调节片的第一致动器;以及用于操作所述第二光量调节片 的第二致动器。在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和所述摄像装置中,所述基体利 用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通过注射成型法来形成,所述第一模型和第二 模型沿所述通孔穿过的方向被分离。此外,所述装配槽是通过分别在 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中形成装配槽成形突起而形成的,所述 装配槽成形突起沿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型紧 靠以便向型腔中充入融熔树脂时彼此接触。此外,通过使所述弹性变 形的第二隔板弹性地复原以便将其外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 装配槽,通过将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通孔相比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二光 量调节片定位,并通过将所述孔定位在所述通孔的内侧,从而将所述 第二隔板安装到所述基体上。
相应地,在上述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和摄像装置中,可将待布置的 部件布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的相反侧,使所述基体夹在该部件和所述第 二隔板之间,并且该部件位于所述基体的通孔之内。
此外,在上述所述光量调节装置和摄像装置中,可将布置在所述 第二隔板相反侧的部件移动至一个所述部件被插入到通孔中的位置, 从而实现所述光量调节装置沿光轴方向的厚度缩减,其中所述基体被 夹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部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装配突起可被布置在所述第二 隔板的外周部分,从而沿周向彼此隔开,当所述装配突起被插入到所 述基体的装配槽中时,所述装配突起得以安装。因此,可以稳定所述 第二隔板在所述基体上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一对快门片可被用作第一光量调 节片,一个光减弱滤光片可被用作第二光量调节片,所述盖板可由金 属材料形成,且在所述盖板上可配置有一个滑动突起,所述第一光量 调节片沿所述滑动突起滑动。因此,在快门片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摩擦 很小,从而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并降低了功率消耗。
在本发明的再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突起和第二滑动突起 可被配置成所述盖板的滑动突起。所述第一和第二突起可具有不同数 量的突起,并分别由所述一对快门片滑动。因此,所述一对快门片被 保持在沿厚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这阻止了所述一对快门片在转动过程 中彼此干扰,从而实现所述一对快门片的平滑操作。
在本发明的再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门片可由所述基体可转 动地支撑,且所述盖板的滑动突起可形成近似圆弧状,所述圆弧以所 述快门片的转动中心为中心。因此,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的所述快门片 相对所述滑动突起的摩擦阻力很难改变,从而实现所述快门片的平滑 操作。
在上述摄像装置中,可将布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相反侧的部件移动 至一个所述部件被插入到通孔中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光量调节装置 沿光轴方向的厚度缩减以及所述摄像装置的尺寸缩减,其中所述基体 被夹在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部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与图2至图37一起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 的摄像装置,图1为该摄像装置的一个透视图,具有容纳在一装置主 体中的镜筒;
图2为该摄像装置的一个透视图,具有从该装置主体上伸出的镜 筒;
图3为从与图1和图2所示侧相反的一侧观察时,该摄像装置的 一个透视图;
图4为该镜筒的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5为该镜筒的一个放大的透视图;
图6为该镜筒处于缩回位置的一个放大的剖视图;
图7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一个固定部分、一个聚焦电 机单元以及一个焦点移动单元;
图8为一放大的透视图,示出了聚焦电机单元和焦点移动单元由 该固定部分支撑的状态;
图9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一固定圈、一凸轮圆筒(cam cylinder)以及一线性引导器(linear guide);
图10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一个壳体是如何安装的;
图11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壳体以及各种待安装于其上 的部件。
图12为一放大的剖视图,示出了壳体是如何安装的;
图13为一示意图,与图14至图16一起示出了一个中间可移动单 元,图13为其整个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4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校正移动框架由一基体 框架支撑的状态;
图15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校正移动框架与第二校 正移动框架由所述基体框架支撑的状态;
图16为一放大的透视图,以分解形式示出了一个外磁轭(outer yoke)以及其它部件;
图17为第一校正移动框架的放大剖视图;
图18为一示意图,与图19一起示出了用于成型该第一校正移动 框架的步骤,图18为一放大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彼 此紧靠以形成型腔且熔融树脂被充入该型腔的状态;
图19为一放大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彼此分开以 形成第一校正移动框架的状态;
图20为从一光量调节装置分离的中间可移动单元的放大的透视 图;
图21为第二可移动单元的放大透视图;
图22为一示意性分解前视图,示出了线性引导器的引导突起与其 它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3为该光量调节装置的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24为该光量调节装置的一个放大的透视图;
图25为一基体的放大透视图;
图26为该基体的放大透视图;
图27为一示意图,与图28一起示出了成型该基体的步骤,图27 为一放大的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彼此紧靠以形成型腔 且融熔树脂被充入该型腔中的状态;
图28为一放大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彼此分离以 形成该基体的状态;
图29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盖板和快门片;
图30为一光量调节片的放大透视图;
图31为一放大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二隔板被安装到基体上之前的 状态;
图32为一放大的剖视图,示出了第二隔板被安装到基体上的状 态;
图33为该光量调节片的一个示意性放大剖视图;
图34为一放大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一个可移动框架和一个基体 框架;
图35为一示意性放大前视图,示出了可移动框架、基体框架以及 其它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36为处于广位置的镜筒的放大剖视图;
图37为处于远摄位置的镜筒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下面描述本发明应用于静物照相机的一个实施例。应当指出,本 发明的应用范围并不仅限于静物摄影机,而是包括例如摄像机以及被 并入其它设备中的各种类型的摄像装置。
在以下描述中,前/后/上/下/左/右方向表示在使用静物摄影机摄影 的过程中从摄影者角度来观察的方向。因此,物体侧是指前面,而摄 影者侧是指后面。
还应当指出,该前/后/上/下/左/右方向仅用于说明之目的,因而本 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这些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装置1包括一个装置主体2和一个由该 装置主体2支撑以便可沿前后方向(光轴方向)移动的镜筒3。镜筒3 为所谓的可缩回型,例如在不摄像时被容纳在该装置主体2中(见图 1),而例如在摄像时从装置主体2中向前伸出(见图2)。
有了这样的可缩回型镜筒3,就可以协调地地实现不摄像时的小 型化(厚度缩减),以及在摄像时保证良好的光学性能。
例如,装置主体2被如此形成,以使各种所需的部件布置在一个 平延伸的扁平壳体4的内部和外部(见图1-3)。
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上有一个闪光灯5和一个取景器窗口6。 在装置主体2的顶面上有一个快门按钮7、一个模式切换盘8和一个 电源按钮9。在装置主体2的一个侧面(右侧面)上有一个电池盖10, 通过打开/关闭该电池盖10,允许电池(未示出)装入该装置主体2 或从该装置主体2取出。在装置主体2的后表面上有一个取景器11、 一个变焦开关12、一个显示屏13、多个操作按钮14、14、......、以 及一个端子盖15。在端子盖15内有电源端子、输入/输出端子、等等, 这些端子均未示出。
如图4-6所示,镜筒3包括一个固定部件16、一个固定在该固 定部件16上的固定圈17、一个由该固定圈17可转动地支撑的凸轮圆 筒18、以及一个由该凸轮圆筒18支撑以便可沿前后方向(光轴方向) 移动的第一可移动单元19。
如图7和图8所示,该固定部件16具有一个前后朝向的近似板状 的面板部分20,以及一个从该面板部分20的下端部向前伸出的装配 突起21。
沿前后方向贯穿的一个装配孔(arrangement hole)20a形成在该 面板部分20的近似中部。一个向前开口的轴承座20b在靠近面板部分 20下端的位置处形成在右端部上。一个向前伸出的引导轴部分20c被 布置在沿面板部分20的左右方向观察时靠近近似中部的下端的位置 处。
一个引导轴22被安装到该面板部分20的轴承座20b上。
一个弹簧钩带(spring hooking strip)21a被布置在装配突起21 的前端部上。
一个聚焦电机单元23被安装在该装配突起21上。该聚焦电机单 元23具有一个电机24、一个电机装配板25、一个用作电机24的电机 轴的丝杠26、以及一个被旋拧到该丝杠26上的螺母部件27。
在聚焦电机单元23中,电机装配板25被安装到装配突起21上。
聚焦电机单元23将一个焦点移动单元28沿前后方向(即沿光轴 方向)移动。该焦点移动单元28被如此形成,以使一个聚焦透镜组 30被安装到一个保持臂29上。
保持臂29具有一个环形的透镜装配部分31、一个从该透镜装配 部分31向右下方斜对地伸出的板状臂部分32、以及一个从该臂部分 32向前伸出的支撑圆柱部分33。
聚焦透镜组30被安装到透镜装配部分31上。
一个弹簧钩带32a被布置在靠近臂部分32下端的位置处。一个C 形支撑带32b被布置在臂部分32上。
焦点移动单元28由该固定部件16、该支撑圆柱部分33和该支撑 带32b可移动地支撑,该支撑圆柱部分33由引导轴22可滑动地支撑, 该支撑带32b由该引导轴部分20c可滑动地支撑。借助于由固定部件 16支撑的焦点移动单元28,臂部分32的一部分由聚焦电机单元23的 螺母部件27固定,且一个张力螺旋弹簧34被支撑在固定部件16的弹 簧钩带21a与焦点移动单元28的弹簧钩带32a之间。因此,焦点移动 单元28由张力螺旋弹簧34向前推进。
当聚焦电机单元23的电机24被启动以便转动丝杠26时,螺母部 件27沿着相应于丝杠26转动的方向被移动,且焦点移动单元28沿光 轴方向被移动,同时由引导轴22和引导轴部分20c引导。
成像单元35从后面安装到固定部件16上(见图4)。成像单元 35具有一个保持框架部件36以及一个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的 成像装置37,该成像装置由保持框架部件36保持。在成像单元35中, 保持框架部件36被安装到固定部件16上,且成像装置37被布置在固 定部件16的装配孔20a中(见图6)。
断路器38被安装在固定部件16的预定位置处(见图4)。光 断路器38沿光轴方向执行焦点移动单元28的位置检测。
固定环17从前面安装在固定部件16上(见图4和5)。该固定 环具有一个近似圆筒形状的圆筒状基部39,一个从圆筒状基部39的 右端侧的下端部伸出的单元按压部分40,以及一个从圆筒状基部39 的左端侧的下端部伸出的壳体装配部分41。
在圆筒状基部39中,齿轮装配孔(未示出)形成在对应于壳体装 配部分41的位置上。如图9中所示,在圆筒状基部39的内表面上, 连续地形成有线性倾斜引导槽39a、39a、39a以及一个转动引导槽39b。 线性倾斜引导槽39a、39a、39a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并沿前后方向 倾斜。转动引导槽39b从线性倾斜引导槽39a、39a、39a的前端部延 续,并沿周向延伸。
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向后开口的线性引导槽39c、39c、39c也形成 在圆筒状基部39的内表面上。
壳体装配部分41具有一个位于前端上的面向前/后的前表面部分 41a,以及一个从该前表面部分41a延续的面向左/右的侧表面部分 41b。壳体装配部分41被如此形成,以使其能够向下和向后打开。
随着固定环17被安装在固定部件16上,引导轴22被单元按压部 分40从前面按压,且聚焦电机单元23从前面被覆盖
随着固定环17被安装在固定部件16上,一个轴向细长的传动齿 轮42可转动地被支撑在壳体装配部分41的前表面部分41a与固定部 件16之间(见图10)。传动齿轮42被布置在圆筒状基部39的齿轮 装配孔中。
壳体43被安装在固定环17的壳体装配部分41上(见图4和5)。 如图10和12所示,壳体43被如此形成,以使前半部分44以及后半 部分45彼此结合。
在前半部分44中,面向上的装配台阶44a形成在靠近其前表面的 上端的位置上。在前半部分44中,还配备有向前开口的凹进的传感器 装配部分44b。在前半部分44中,沿前后方向穿过的传感器装配孔44c 进一步形成在传感器装配部分44b中。
在后半部分45中,配备有从其后表面向后伸出的一个装配突起 45a。在后半部分45中,还配备有向后开口的凹进的传感器装配部分 45b。在后半部分45中,沿前后方向穿过的传感器装配孔45c进一步 形成在传感器装配部分45b中。
电机46被安装在壳体43上,遮光片47和螺杆(worm)48被固 定到电机46的电机轴上(见图4)。随着电机46被布置在壳体43的 内部,电机轴、遮光片47以及螺杆48被布置在壳体43的内部。
传动齿轮组(未示出)被布置在壳体43的内部。传动齿轮组与螺 杆48以及传动齿轮42相啮合
当电机46被启动时,遮光片47和螺杆48随同电机轴的转动而转 动,且驱动力从螺杆48经传动齿轮组被传递到传动齿轮42。
一对诸如光断路器的传感器49、49被安装到壳体43上。每个传 感器49被如此安装,以使探测体49b被安装到基板49a上。如图11 和12所示,传感器49、49借助于装配板簧50来安装,其中基板49a、 49a从外部朝向壳体43的传感器装配部分44b、45b被按压,且其中 探测体49b,49b分别被布置在传感器装配孔44c、45c之内。
装配板簧50被如此形成,以使细长的板状部件被折弯成预定形 状,且装配板簧50由以下各部分形成:一个最下面的面向上/下的底 表面部分51;从该底表面部分51前后两端边缘向上伸出的传感器按 压部分52、53;一个从前侧传感器按压部分52的上缘向后伸出的啮 合部分54;一个从该啮合部分54的后缘向上伸出的被按压部分55; 一个从后侧传感器按压部分53的上缘向后伸出的连接部分56;一个 从该连接部分56的后缘向上伸出的被按压部分57;以及一个从每个 被按压部分57的上缘向前伸出的啮合部分58。
凸出的突起52a、53a沿彼此靠近的方向伸出,该突起被分别配置 在传感器按压部分52、53上。
装配板簧50通过弹性变形被安装在壳体43上,以使传感器按压 部分52、53沿彼此远离的方向加宽,然后弹性地复原。通过安装在壳 体43上的装配板簧50,可使除了被按压部分55、57以外的部分与壳 体43的外表面进行表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分别从外侧被装配板 簧50的突起52a、53a按压的同时,布置在壳体43的传感器装配部分 44b、45b中的传感器49、49的基板49a、49a被固定,从而防止传感 器49、49从壳体43上掉落。
在装配板簧50中,壳体43的装配突起45a被夹在连接部分56与 啮合部分58之间,且被按压部分55、57分别被固定环17和固定部件 16沿彼此靠近的方向按压。在这种情况下,间隙59、60分别形成在 被按压部分55与前半部分44的前表面之间,以及被按压部分57与后 半部分45的装配突起45a之间。
当电机46转动时,遮光片47被转动,并且随着遮光片47的转动, 传感器49、49检测到遮光和透光之间的切换,从而检测到电机46的 转动方向和转数。
如上所述,在摄像装置1中,它被配置成利用装配板簧50将传感 器49、49固定到壳体43上,所述装配板簧50具有传感器按压部分 52、53,被按压部分55、57,以及啮合部分54、58,该传感器按压部 分52、53分别用于挤压传感器49、49,被按压部分55、57分别被固 定环17和固定部件16从外表面沿彼此靠近的方向按压,而啮合部分 54、58沿垂直于被按压部分55、57被按压的方向与壳体43相啮合。
因此,不需要使用粘合剂来将传感器49、49固定到壳体43上, 从而能够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例如在涂敷过程中粘合剂溅污并渗入 透镜以及其他零件。
另外,不再需要粘合剂固化的时间以及用于涂敷粘合剂的专门工 具,从而能够实现装配时间和成本的削减。
此外,维修工作(例如传感器49、49的更换)可通过从壳体43 上取下装配板簧50来容易地实施,从而改善了可维护性。
此外,在摄像装置1中,被按压部分55、57被固定环17和固定 部件16按压,固定环17和固定部件16分别将壳体43夹在它们之间, 以使安装有壳体43的部件同样被用作按压所述被按压部分55、57的 部件,从而通过零件的共用减少了零件的数量。
此外,朝向传感器49、49伸出的按压突起52a、53a被分别布置 在装配板簧50的传感器按压部分52、53上,从而有利于相对于壳体 43来保持传感器49、49。
另外,装配板簧50被安装在壳体43上,以致间隙59、60形成在 装配板簧50的被按压部分55、57与壳体43的外表面之间,从而便于 将装配板簧50安装到壳体43上。
凸轮圆筒18由固定环17支撑,以使其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并且 可沿周向转动(见图4、6和9)。
凸轮圆筒18的形状近似为环形,并且在其外周表面的后端部的一 部分上具有齿条18a。在凸轮圆筒的外周表面上,待被引导的突起18b、 18b、18b被布置成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在凸轮圆筒18的内周表面上,沿周向延伸的支撑槽18c形成在其 后端部上。在凸轮圆筒18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引导部分18d、18d、 18d和导向部分18e、18e、18e,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预定的形状。 引导部分18d、18d、18d和导向部分18e、18e、18e中的每一个都为 槽形。
凸轮圆筒18被固定环17可移动地支撑,其中突起18b、18b、18b 与线性倾斜导向槽39a、39a、39a或转动导向槽39b可滑动地啮合。 当突起18b、18b、18b沿线性倾斜导向槽39a、39a、39a滑动时,凸 轮圆筒18沿前后方向移动并同时转动,而当突起18b、18b、18b沿 转动导向槽39b滑动时,凸轮圆筒18转动但不沿前后方向移动。
随着凸轮圆筒18被固定环17支撑,齿条18a与传动齿轮42啮合, 所述传动齿轮42可转动地被支撑在固定部件16与固定环17之间。因 此,当由壳体43保持的电机46转动时,其驱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和 传动齿轮42被传递到齿条18a上,用于沿着相应于电机46的转动方 向的方向转动凸轮圆筒18,从而凸轮圆筒18在转动的同时沿前后方 向移动,或者相对于固定环17转动。
固定环17支撑着线性引导器61,以使引导器61可沿前后方向移 动。线性引导器61被如此形成,以使环形部分62与引导突起63、63、 63结合在一起,该引导突起63、63、63从环形部分62向前伸出。
环形部分62配备有向外伸出的突起62a、62a、62c,这些突起将 被引导并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环形部分62还配备有向外伸出的被支 撑的突出带62b、62b、62b,这些突出带分别在突起62a、62a、62c 的前侧上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引导突起63、63、63分别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向前并向外开口的滑 动槽63a、63a、63a。
线性引导器61被固定环17支撑,从而通过突起62a、62a、62a 分别与线性导向槽39c、39c、39c可滑动地啮合,可使该线性引导器 61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借助于与凸轮圆筒18的支撑槽18c可滑动地 啮合的被支撑突出带62b、62b、62b,线性引导器61可相对于凸轮圆 筒18转动。因此,当凸轮圆筒18转动时,由于线性引导器61的突起 62a、62a、62c分别与线性导向槽39c、39c、39c可滑动地啮合,凸轮 圆筒18相对于线性引导器61转动,而当凸轮圆筒18相对于固定环 17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线性引导器61与凸轮圆筒18整体地沿前后方 向移动。
辅助环64被安装在固定环17的前半部分上(见图4和6)。
凸轮圆筒18支撑着一个第二可移动单元65(见图6)。所述第二 可移动单元65包括一个中间可移动单元66和一个安装在所述中间可 移动单元66上的光量调节装置67。
中间可移动单元66被如此形成,以便所需的组件被安装在基体框 架68上,或由该基体框架68支撑(见图13-16)。
基体框架68具有圆形板部分69,以及配备在该圆形板部分69外 周部分上的被支撑表面部分70、70、70。被支撑表面部分70、70、70 被如此配置以使其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沿前后方向贯穿的通光口69a形成在圆形板部分69的中部。向后 伸出装配框架部分69b、69b、69b沿着圆形板部分69的外边缘布置。 装配框架部分69b、69b、69b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并被分别定位在 相邻的被支撑表面部分70、70、70之间。
在圆形部分69的前表面上,支承部位69c、69c布置在通光口69a 之下,并且支承部位69d布置在通光口69a之上。这些支承部位69c、 69c沿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来。
在圆形板部分69的外周表面上,被引导部分69e、69e、69e被如 此配置,以使其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并向外伸出。
在基体框架68上的被支撑表面部分70、70、70中,被支撑的槽 部分70a、70a、70a被如此形成,以使其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
平磁轭71、71利用例如粘合剂被固定到圆形部分69上。平磁轭 71、71被分别固定到圆形部分69前表面的靠近下端的位置上和靠近 左端的位置上。驱动磁72、72被分别固定在磁轭71、71的前表面 上。
在基体框架68的前表面侧,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被如此支撑, 以使其通过第一引导轴73和第一副引导轴74可沿左右方向(第一方 向)移动(见图13和14)。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具有形成在其中部的通光孔75a。第一校正 移动框架75在其下端部配置有第一轴支撑部分76,在其上端部配置 有第一副轴支撑部分77、77,在其左端部配置有第二轴支撑部分78, 并且在其右端部配置有第二副轴支撑部分79、79。第一轴支撑部分76 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沿左右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76a,并且第二轴支撑 部分78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78a。
如图17所示,第一轴支撑部分76的第一通孔76a的中心P、第 二轴支撑部分78的第一通孔78a的中心Q、以及第一副轴支撑部分 77、77的孔的中心R中的任意一个都基本上定位在与光轴垂直的同一 平面上,并且第二副轴支撑部分79、79被定位在比第一轴支撑部分 76、第二轴支撑部分78以及第一副轴支撑部分77、77更向前的位置 上。
第一引导轴73可滑动地插入到第一轴支撑部分76的第一通孔76a 中。第一副引导轴74被固定到第一副轴支撑部分77、77上。第二引 导轴80通过例如压入配合被固定到第二轴支撑部分78的第二通孔78a 上。第二副引导轴81被固定到第二副轴支撑部分79、79上。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沿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被基体框架68、第一 引导轴73的两个端部以及第一副引导轴74的中部支撑,其中该第一 引导轴73的两个端部被固定在支承部位69c、69c上,该第一副引导 轴74的中部由支承部位69d可滑动地支撑。因此,第一校正移动框架 75在相对于第一引导轴73滑动的同时沿左右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第一轴支撑部分76的第一通孔76a的中心P和第二轴 支撑部分78的第一通孔78a的中心Q被基本定位在与光轴垂直的同 一平面上,因此分别插入到这些通孔中的第一引导轴73的轴心和第二 引导轴80的轴心也同样被基本定位在与光轴垂直的同一平面上。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通过注射成型法形成,第二轴支撑部分78 由第一模型200和第二模型300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 沿光轴方向分开(见图18和图19)。
第一模型200配置有向后伸出的通孔成形突起201、201、...,这 些突起沿上下方向彼此间隔开来。
第二模型300配置有向前伸出的通孔成形突起301、301、...,所 述突起在上下方向间隔开。
第一模型200和第二模型300沿前后方向彼此紧靠,以形成型腔 400、400、...(见图18)。在这种情况下,使第一模型200的通孔成 形突起201、201、...与第二模型300的通孔成形突起301、301、...相 接触,以使其沿上下方向相互交替。
熔融树脂500、500、...被充入到型腔400、400、...中,并且在熔 融树脂500、500、...硬化后,将第一模型200与第二模型300分开, 由此形成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见图19)。第二轴支撑部分78的第 二通孔78a由交替地彼此接触的通孔成形突起201、201、...和通孔成 形突起301、301、...形成为所谓的“夹断(pinch-off)”形。
以此方式,第二轴支撑部分78的第二通孔78a可由第一模型200 和第二模型300容易地形成为夹断形,从而便于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 的制造并降低其制造成本。
另外,通过将第二通孔78a形成为夹断形,可利用简单的模具构 型以高精确度形成第二通孔78a。
虽然上述例子中第二轴支撑部分78的第二通孔78a用第一模型 200和第二模型300形成为夹断形,但第一轴支撑部分76的第一通孔 76a也可使用两个模型来形成夹断形。另外,第一通孔76a和第二通 孔78a均可利用两个模型来形成夹断形。此外,第一副轴支撑部分77、 77和第二副轴支撑部分79、79也可形成为夹断形。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支撑着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以使第二校 正移动框架82可沿上下方向(第二方向)移动(见图14和图15)。
透镜组83被安装在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的近似中部。第二校正 移动框架82配备有向后伸出的被支撑圆柱形部分82a、82a以及在右 端部向右伸出的被支撑突起82b,所述圆柱形部分82a、82a在靠近左 端的位置处沿上下方向彼此间隔开来。
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具有分别形成在左端部和底端部上的沿前 后方向贯穿的大开口82c、82c,并且还具有分别形成在大开口82c、 82c附近的小开口82d、82d。
在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中,被支撑的圆柱形部分82a、82a被第 二引导轴80的两端部可滑动地支撑,并且被支撑突起82b被第二副轴 81的中间部分可滑动地支撑。因此,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可相对于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当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 沿左右方向移动时,可沿左右方向与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整体上被移 动。
通过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由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支撑,大开口 82c、82c被分别定位在驱动磁铁72、72的前侧上,其中所述驱动磁铁 72、72被固定到基体框架68上。
电路板84被安装到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的前表面上(见图15和 图16)。电路板84包括面向前/后的基体表面部分84a和从基体表面 部分84a的上端部伸出的第一连接表面部分84b。
基体表面部分84a在下端部和左端部分别配备有与其结合在一起 的驱动线圈85、85。霍尔传感器84d、84d被安装在靠近驱动线圈85、 85的基体表面部分84a上,以用于实施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和第二 校正移动框架82的位置检测。
电路导线(未示出)形成在第一连接表面部分84b上,并且各种 电路导线都连接到驱动线圈85、85上。
在电路板84中,基体表面部分84a使用粘合剂等被安装在第二校 正移动框架82的前表面上,并且第一连接表面部分84b被连接到相应 的电源驱动电路上(未示出)。通过电路板84被安装在第二校正移动 框架82的前表面上,驱动线圈85、85被定位到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 的大开口82c、82c之内,并且霍尔传感器84d、84d被分别定位在第 二校正移动框架82的小开口82d、82d之内。
如上所述,借助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被基体框架68(驱动磁铁 72、72被固定到基体框架68上)支撑,借助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被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支撑,并且借助电路板84被安装在第二校正移 动框架82上,近似L形的外磁轭86利用粘合剂等被安装在基体框架 68的前表面上,由此形成中间可移动单元66(见图16)。
模糊校正机构87由上述磁轭71、71,驱动线圈72、72,第一校 正移动框架75,第一引导轴73,第一副引导轴74,第二引导轴80, 第二副引导轴81,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驱动线圈85、85以及外磁 轭86形成(见图13)。
当电源驱动电路将驱动电流供应到模糊校正机构87的驱动线圈 85、85上时,响应于所供给的驱动电流的方向,由驱动线圈85、85 和驱动磁铁72、72产生沿预定方向的推力,并且借助于该推力,保持 有透镜组83于其中的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和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沿 左右方向(第一方向)被整体移动,同时被第一引导轴73和第一副引 导轴74引导。另外,借助于该推力,保持有透镜组83于其中的第二 校正移动框架82沿上下方向(第二方向)被移动,同时被第二引导轴 80和第二副引导轴81引导。从而,透镜组83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 被移动,从而校正焦点的位置以防止图像模糊。
应该指出,磁铁72、72还可用作位置检测霍尔传感器84d、84d 的磁铁,并被形成为沿预定方向延伸,从而面对驱动线圈85、85和霍 尔传感器84d、84d两者。
当模糊校正工作按照上述实施时,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相对于第 二引导轴80的两个端部滑动。因此,在模糊校正机构87中,其被如 此构型,以便将第二引导轴80除了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固定到第一校正 移动框架75的第二轴支撑部分78上,并且相对于第二引导轴80的两 个端部来移动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这意味着用于滑动的间隙相对于 被支撑的圆柱形部分82a、82a形成在第二引导轴80两个端部的一侧 上。因此,在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的运动过程中很难产生游隙,从而 提高了模糊校正工作的可靠性。
光量调节装置67被安装在中间可移动单元66的后表面侧上,并 且该两个组件形成了第二可移动单元65(见图20和图21)。
如图6和22所示,在第二可移动单元65中,形成在基体框架68 的被支撑圆柱形部分70、70、70中的被支撑槽部分70a、70a、70a被 线性引导器61的引导突起63、63、63可滑动地支撑,并且被引导部 分69e、69e、69e分别由凸轮圆筒18的引导部分18d、18d、18d可滑 动地支撑。因此,第二可移动单元65通过凸轮圆筒18的旋转而相对 于被引导部分69e、69e、69e改变其位置,并且在被线性引导器61引 导的同时,沿前后方向(光轴方向)被移动。
应该指出,在镜筒3中,线性引导器61整体上并不是圆柱形的, 而是由环形部分62以及从该环形部分62上伸出的多个引导突起63、 63、63形成,从而便于将第二可移动单元65装配到线性引导器61中。
通过第二可移动单元65如上所述被线性引导器61支撑,线性引 导器61的一个引导突起63(即不在其左下部的引导突起63(图22中 示出的引导突起63A))被定位在驱动线圈85、85之间,以便彼此对 应,如图22所示。因此,当第二可移动单元65通过凸轮圆筒18的旋 转而沿光轴方向被移动时,以及当线性引导器61与凸轮圆筒18沿光 轴方向被整体地移动时,驱动线圈85、85不干扰引导突起63A,从而 能够容易地避免在模糊校正机构87与布置在镜筒3中的其他机构之间 的干扰,并且还能够实现镜筒3的微型化。
另外,在摄像装置1中,其被如此构型,以使线性引导器61的引 导突起63、63、63能够用作沿前后方向引导第二可移动单元65的装 置,并且能够沿前后方向将线性引导器61与凸轮圆筒18整体地移动。 因此,与例如固定在透镜筒3之内的引导轴被用作引导第二可移动单 元65的装置的情况相比,通过线性引导器61沿前后方向一定量的移 动,能够减少镜筒3沿光轴方向的长度。
此外,三个沿周向彼此隔开的引导突起63、63、63配置在线性引 导器61上,以使线性引导器61以较大的力保持着第二可移动单元65, 从而稳定了第二可移动单元65沿光轴方向的运动。
虽然以上公开了一个例子,其中三个沿周向彼此隔开的引导突起 63、63、63配置在线性引导器61上,然而引导突起63、63、63的数 量并不局限于三个,而是可为任意多个。
另外,线性引导器61被如此形成,以使环形部分62与引导突起 63、63、63整体地形成,从而实现了零件数量和制造成本的削减。
此外,如上所述,在摄像装置1中,用于引导模糊校正机构87中 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的第一引导轴73和第二引导轴80被定位在垂直 于光轴的大致同一平面上,从而实现了模糊校正机构87沿光轴方向长 度的减小以及镜筒3的微型化。
此外,在模糊校正机构87中,如此配置,以使第一校正移动框架 75由第一引导轴73可滑动地支撑,且第二引导轴80被固定在第一校 正移动框架75上,从而第一引导轴73和第二引导轴80均不移动,而 只有在第一校正移动框架75的移动过程中,第二引导轴80被移动。 因此,这些轴其中之一的纵向长度可缩短该移动量。
第二可移动单元65的光量调节装置67被安装在基体框架68的后 表面侧上(见图20和图21)。
光量调节装置67被如此形成,以使预定的部件被基体88支撑或 安装在基体88上(见图20、21、23和24)。
基体88由树脂材料形成为近似环状,且如图25中所示,在前表 面侧上不同于外周部分89的部分中,具有一个向前开放的较浅的装配 凹陷区域90。基体88被如此形成,以使其中形成有装配凹陷区域90 的部分比外周部分89更薄。
一个向后开放的凹槽形切口88a形成在基体88后表面侧的一部分 上,以提供一个薄壁部分88b(见图20),且该薄壁部分88b比其它 部分更薄地形成。
可接合的钩89a、89a、89a配置在基体88的外周部分89上,以 便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见图23和图24)。装配突起89b、89b、89b 配置在基体88的外周表面上,以便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向后开放的成型孔89c、89c、89c形成在基体88的外周部分89 上(见图26),且成型孔89c、89c、89c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成型 孔89c、89c、89c的前端部成形为装配槽89d、89d、89d,分别与装 配凹陷区域90相联通。
基体88通过注射成型法来成形,且包括装配槽89d、89d、89d 的成型孔89c、89c、89c由沿光轴方向彼此分离的第一模型600与第 二模型700来形成(见图27和28)。
第一模型600上配置有向后伸出的装配槽成形突起601、601、601。
第二模型700上配置有向前伸出的装配槽成形突起701、701、701。
第一模型600与第二模型700沿前后方向彼此紧靠,以形成型腔 800、800、...(见图27)。在此情况下,第一模型600上的装配槽成 形突起601、601、601与第二模型700上的装配槽成形突起701、701、 701部分地接触。
熔融树脂900、900、...被充入该型腔800、800、...中,且当熔融 树脂900、900、...硬化之后,第一模型600与第二模型700分离,从 而形成基体88(见图28)。借助于彼此接触的装配槽成形突起601、 601、601和装配槽成形突起701、701、701,包括装配槽89d、89d、 89d的成型孔89c、89c、89c形成为所谓的“夹断”形。
由于以此方式,利用第一模型600和第二模型700,包括装配槽 89d、89d、89d的成型孔89c、89c、89c可容易地形成为夹断形,因 而可有利于基体88的制造,并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通过将包括装配槽89d、89d、89d的成型孔89c、89c、89c 成形为夹断形,可利用简单的模型构造以高精度来形成装配槽89d、 89d、89d。
装配凹陷区域90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大通孔90a(见图25)。在围 绕通孔90a的位置上装配凹陷区域90配置有向前伸出的滤光片转动中 心轴90b,以及向前伸出的快门转动中心轴90c、90d。装配凹陷区域 90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沿前后方向穿越的弓形通孔90e、90f。
滤光片转动中心轴90b与快门转动中心轴90c、90d相对于夹在它 们之间的通孔90a近似彼此相对地定位。快门转动中心轴90c、90d被 如此定位,以便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通孔90e位于靠近滤光片转动 中心轴90b处,且通孔90f位于快门转动中心轴90c、90d之间。
基体88沿其装配凹陷区域90的外周部分配置有向前伸出的装配 (arrangement)阶梯部分90g、90g、90g,以便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盖板91、第一隔板92和第二隔板93被安装在基体88的前表面 侧上(见图24)。
盖板91比如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一个朝向前后方向的盖部 94,以及从所述盖部94的外周部分向后伸出的装配突起带95、95、 95。
在盖部94的中部形成有一个通光孔94a,该通光孔94a小于基体 88的通孔90a。盖部94配置有第一滑动突起94b、94b和第二滑动突 起94c、94c,它们均向后凸出(见图23和图29)。
第一滑动突起94b、94b和第二滑动突起94c、94c相对于夹在它 们之间的通光孔94a大致彼此相对地定位,且为弧形。第一滑动突起 94b、94b与第二滑动突起94c、94c具有不同的突起量,即凸出,且 第一滑动突起94b、94b高于第二滑动突起94c、94c。
沿着盖部94的外周部分,形成有轴插入孔94d、94e、94f以及弓 形插入孔94g、94h。轴插入孔94d与轴插入孔94e、94f相对于夹在它 们之间的通光孔94a大致彼此相对地定位,而轴插入孔94e、94f沿周 向彼此间隔开来。插入孔94g位于靠近轴插入孔94d处,而插入孔94h 位于轴插入孔94e、94f之间。
第一滑动突起94b、94b形成为以轴插入孔94f为其中心的圆弧, 而第二滑动突起94c、94c形成为以轴插入孔94e为其中心的圆弧。
在盖部94的预定位置处,配置有突起94i、94i、...,以便向后凸 出。
可接合的孔95a、95a、95a分别形成在装配突起带95、95、95中。
第一隔板92为板状,由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树脂材料制 成,或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在其中部具有一个孔92a,该孔92a具有 与盖板91的通光孔94a大致相同的尺寸。沿着第一隔板92的外周部 分形成有轴插入孔92b、92c、92d以及弓形插入孔92e、92f。轴插入 孔92b与轴插入孔92c、92d相对于夹在它们之间的孔92a大致彼此相 对地定位,且轴插入孔92c、92d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插入孔92e位 于靠近轴插入孔92b处,且插入孔92f位于轴插入孔92c、92d之间。
第二隔板93为板状,由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树脂材料制 成,或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在其中部具有一个孔93a,该孔93a具有 与盖板91的通光孔94a大致相同的尺寸。沿着第二隔板93的外周部 分形成有轴插入孔93b、93c以及弓形插入孔93d、93e。轴插入孔93b 与轴插入孔93c相对于夹在它们之间的孔93a大致彼此相对地定位。 插入孔93d、93e分别位于靠近轴插入孔93b、93c处。
沿着第二隔板93的外周部分配置有向外伸出的装配突起93f、93f、 93f,以便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基体88可转动地支撑着用作第一光量调节片的快门片96、97, 以及用作第二光量调节片的光量调节片98。
快门片96、97由板状材料制成,并具有轴插入孔96a、97a和工 作孔96b、97b,它们分别在一个方向上为细长的。这些轴插入孔和工 作孔在每个快门片96、97的一个端部形成。
如图30所示,光量调节片98被如此形成,以使板状部件100、 100例如粘在光减弱滤光片99的两个表面上。板状部件100、100具 有形成在其中的圆孔100a、100a,每个孔均具有大于第一隔板92中 孔92a的直径。因此,在光量调节片98中,光减弱滤光片99暴露于 相应于圆孔100a、100a的位置。一个ND(中性密度)滤光片可用作 该光减弱滤光片99。
在光量调节片98中,一个轴插入孔98a和一个工作孔98b形成在 其一个端部上(见图23),该工作孔98b在一个方向上为细长的。
通过使第二隔板93弹性变形以使其整体被弯曲(见图31)并弹 性复原,以便将装配突起93f、93f、93f插入到装配槽89d、89d、89d 中(见图32),从而在将第二隔板93布置在基体88的装配凹陷区域 90上时安装第二隔板93。在被安装到基体88上时,第二隔板93与装 配凹陷区域90的前表面进行表面接触(见图33)。在此情况下,基 体88的滤光片转动中心轴90b和快门片转动中心轴90c分别被插入到 第二隔板93的轴插入孔93b、93c中。快门片转动中心轴90c位于第 二隔板93之外紧邻该第二隔板93处。
通过基体88,并通过插入到轴插入孔98a中的基体88的滤光片 转动中心轴90b,并利用滤光片转动中心轴90b作为支点,使光量调 节片98可转动地被支撑在第二隔板93的前表面侧上。
随着光量调节片98被基体88支撑,当第一隔板92被布置到基体 88的装配阶梯部分90g、90g、90g上时,该第一隔板92被安装。相 应地,当光量调节片98在第一隔板92与第二隔板93之间滑动时,该 光量调节片98能够转动。
光量调节片98具有三层板构造,其中板片件100、100粘在光减 弱滤光片99的两个表面上,如上所述,从而防止了光减弱滤光片99 在第一隔板92与第二隔板93之间转动过程中受到损坏或破裂。
虽然以上公开了一个例子,其中ND滤光片被用作光量调节片98, 然而光量调节片98并不必须为ND滤光片,而是可为一个光圈(iris) 片,其光圈直径小于第一隔板92上孔92a的直径,或者可为光圈片与 ND滤光片的组合。
随着第一隔板92被安装到基体88上,快门片96、97由基体88 可转动地支撑。通过将基体88的快门片转动中心轴90c、90d插入到 轴插入孔96a、98a中,并分别利用快门片转动中心轴90c、90d作为 支点,快门片96、97被基体88可转动地支撑,其中两者彼此部分地 重叠。
随着快门片96、97由基体88支撑,盖板91被安装到基体88上。 通过将可接合的钩89a、89a、89a接合到装配突起带95、95、95上的 可接合孔95a、95a、95a,将盖板91安装到基体88上。相应地,快 门片96、97可在盖板91与第一隔板92之间转动。
在此情况下,盖板91的突起94i、94i、...与第一隔板92的前表 面相接触,从而保证了快门片96、97在盖板91与第一隔板92之间的 运动空间。应当指出,突起94i、94i、...被布置在离开快门片96、97 的运动轨迹之处。
此外,如上所述,盖板91的第一滑动突起94b、94b和第二滑动 突起94c、94c被如此形成,以便具有不同的高度,且快门片97沿第 一滑动突起94b、94b滑动,并且快门片96沿第二滑动突起94c、94c 滑动。
以此方式,在光量调节装置67中,盖板91的第一滑动突起94b、 94b和第二滑动突起94c、94c被如此形成,以便具有不同的高度,从 而快门片96、97可被保持在沿厚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因而,快门片 96、97在转动过程中很难彼此干扰,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平滑工作。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滑动突起94b、94b形成为以轴插入孔94f 为其中心的圆弧,且第二滑动突起94c、94c形成为以轴插入孔94e为 其中心的圆弧,从而快门片96、97相对第二滑动突起94c、94c和第 一滑动突起94b、94b的摩擦阻力在转动过程中很难变化,从而实现了 快门片96、97的平滑操作。
应当指出,在光量调节装置67中,如此配置,以便将光量调节片 98布置在第一隔板92与第二隔板93之间,并将快门片96、97布置 在第一隔板92与盖板91之间,所述盖板91具有第一滑动突起94b、 94b和第二滑动突起94c、94c。
以此方式,通过将快门片96、97布置在摩擦阻力很小的一侧,使 得需要精密转动的快门片96、97的工作变得平滑,从而改善了在镜筒 3中工作的可靠性。
第一致动器101和第二致动器102被安装到基体88的一个后表面 上(见图23)。
第一致动器101具有一个磁轭部件103、一个线圈104以及一个 驱动臂106,所述线圈104和驱动臂106由所述磁轭部件103保持。 驱动臂106包括一个基部106a和一个从该基部106a向前伸出的臂部 106b。一个被磁化的磁铁105由驱动臂106的基部106a保持,从而与 其结合为一体。
第二致动器102具有一个磁轭部件107、一个线圈108以及一个 驱动臂110,所述线圈108和驱动臂110由所述磁轭部件107保持。 驱动臂110包括一个基部110a和一个从该基部110a向前伸出的臂部 110b。一个被磁化的磁铁109由驱动臂110的基部110a保持,从而与 其结合为一体。
第一致动器101和第二致动器102如此工作,以致响应于流过线 圈104、108的电流,在线圈104、108与磁铁105、109之间产生推力, 且分别响应于流过线圈104、108的电流方向,这些推力转动所述驱动 臂106、110。
当从后面被按压盘111按压时,第一致动器101和第二致动器102 在基体88的某些位置处被安装到基体88上,这些位置沿周向彼此间 隔开来。按压盘111近似为U形,并通过例如旋拧被固定到基体88 上。按压盘111被固定到不同于基体88上薄壁区域88b的区域(见图 20和21)。
随着第一致动器101和第二致动器102被安装到基体88上,驱动 臂106的臂部106b依照基体88的插入孔90f、第二隔板93的插入孔 93e、第一隔板92的插入孔92f、快门片96、97的工作孔96b、97b 以及盖板91的插入孔94h的次序被插入到这些孔中,而驱动臂110 的臂部110b依照基体88的插入孔90e、第二隔板93的插入孔93d、 光量调节片98的工作孔98b、第一隔板92的插入孔92e以及盖板91 的插入孔94g的次序被插入到这些孔中。
当利用第一致动器101的驱动来转动驱动臂106时,工作孔96b、 97b的开口边缘受到臂部106b按压,且快门片96、97沿着响应于流 过线圈104中电流的方向而转动。当利用第二致动器102的驱动来转 动驱动臂110时,工作孔98b的开口边缘受到臂部110b按压,且光量 调节片98沿着响应于流过线圈108中电流的方向而转动。
接线板112被安装到按压板111的后表面(见图4)。接线板112 被连接到线圈104、108,并具有向线圈104、108提供电力的功能。
通过沿基体88的外周表面配置装配突起89b、89b、89b,如此构 造的光量调节装置67被安装到中间可移动单元66上,所述装配突起 89b、89b、89b与基体框架68上的装配框架部分69b、69b、69b相接 合,且第二可移动单元65由中间可移动单元66和光量调节装置67形 成。
如上所述,在光量调节装置67中,光量调节片98被夹在第二隔 板93与第一隔板92之间,所述第二隔板93与第一隔板92被安装在 基体88上。相应地,使基体88的通孔90a大于第二隔板93的孔93a, 并且一个布置在基体88后侧的部件(即焦点移动单元28的保持臂29) 可被移动到远至一个位置,臂29在该位置处利用通孔90a的增大的尺 寸而被插入到通孔90a中(见图33)。因而,能够实现镜筒3沿光轴 方向厚度的缩减。
此外,通过使第二隔板93弹性变形,以便将装配突起93f、93f、 93f插入到形成所谓夹断形的装配槽89d、89d、89d中,因而有利于 将第二隔板93安装到基体88上,并有利于装配槽89d、89d、89d的 形成,从而将第二隔板93安装到基体88上。
此外,在光量调节装置67中,多个装配突起93f、93f、93f在被 插入到基体88的装配槽89d、89d、89d中时被安装,所述多个装配 突起93f、93f、93f被布置在第二隔板93的外周部分上,以便沿周向 彼此间隔开来,从而稳定了第二隔板93安装到基体88上的装配条件。
此外,在光量调节装置67中,盖板9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配置 有第二滑动突起94c、94c和第一滑动突起94b、94b,所述快门片96、 97沿所述第二滑动突起94c、94c和第一滑动突起94b、94b滑动,以 致在快门片96、97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摩擦力很小,从而改善了工作 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电力消耗。
第一可移动单元19被如此形成,以使透镜组114被保持在一个移 动框架113中(见图4和图6)。如图34和图35所示,移动框架113 包括一个面向前/后的板状环形部分115,以及一个沿该环形部分115 外周缘配置的周向表面部分116。该周向表面部分116从该环形部分 115向前、后两个方向伸出。
在移动框架113中,向前开放的前侧凹陷区域113a和向后开放的 后侧凹陷区域113b由周向表面部分116形成,该周向表面部分116 从环形部分115向前、后两个方向伸出。
在环形部分115的中部,通过一镜头架117来安装透镜组114。
在周向表面部分116的外周表面上,配置有向外伸出的被引导部 分116a、116a、116a,从而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在周向表面部分116 的内周表面上比环形部分115更靠后的一侧上,配置有向内伸出的被 支撑突起脊116b、116b、116b,从而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被支撑突 起脊116b、116b、116b被如此形成,以便沿前后方向延伸。
在周向表面部分116的后端部上,形成有向外开放的插槽116c、 116c、116c,以便沿周向彼此间隔开来。
在第一可移动单元19中,配置在移动框架113周向表面部分116 内周表面上的被支撑突起脊116b、116b、116b分别由线性引导器61 的引导突起63、63、63的滑动槽63a、63a、63a可滑动地支撑,并且 配置在周向表面部分116的外周表面上的被引导部分116a、116a、116a 分别由凸轮圆筒18的引导部分18e、18e、18e可滑动地支撑。相应地, 当第一可移动单元19被线性引导器61引导时,通过利用凸轮圆筒18 的转动,使被引导部分116a、116a、116a相对于引导部分18e、18e、 18e的位置改变,从而沿前后方向(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可移动 单元19。
一个透镜挡板118被安装在第一可移动单元19的前表面侧上(见 图4和图6)。透镜挡板118被如此形成,以使一对开启/闭合部件119、 119由圆形保持器120来支撑,并通过开启/闭合部件119、119的操作 来开启/闭合光路。圆形保持器120被如此形成,以使一个前侧部件 120a和一个后侧部件120b分别在其前、后部联接。
在透镜挡板118中,圆形保持器120的外周部分被安装到移动框 架113的周向表面部分116的前表面上,且开启/闭合部件119被定位 在移动框架113的前侧凹陷区域113a处。
通过透镜挡板118被安装到第一可移动单元19上,一个辅助环 121被安装到移动框架113外表面的一侧以及圆形保持器120上。
通过镜筒3如上所述被构造,如图22所示,当沿光轴方向观察时, 光量调节装置67的第一致动器101、光量调节装置67的第二致动器 102以及焦点移动单元28的保持臂29的臂部32分别被定位在线性引 导器61上相邻的引导突起63、63、63之间。
相应地,当光量调节装置67和焦点移动单元28沿光轴方向被移 动时,用于沿光轴方向引导第一可移动单元19和第二可移动单元65 的线性引导器61上的引导突起63、63、63并不与第一致动器101、 第二致动器102和保持臂29相互干扰,从而在装置空间有效利用的基 础上实现了微型化。
应当指出,所述薄壁部分88b形成在第二可移动单元65的基体 88上,且按压板111也近似为U形并被固定到基体88上不同于薄壁 部分88b的部分上(见图21),且当保持臂29向前移动时,臂部32 被插入到切口88a中,用于形成所述薄壁部分88b。相应地,用于支 撑焦点移动单元28的第二可移动单元65和固定部件16可彼此靠近地 布置,从而实现沿光轴方向镜筒3厚度的缩减。
此外,沿光轴方向,线性引导器61上的一个引导突起63(图22 中所示的引导突起63A)位于模糊校正机构87的驱动线圈85、85之 间,因而可避免驱动线圈85、85与引导突起63A之间的干扰,从而 实现了镜筒3的进一步微型化。
此外,如此配置线性引导器61上的引导突起63、63、63,以使 它们沿周向彼此分隔开来,从而稳定了第一可移动单元19和第二可移 动单元65在沿光轴方向运动过程中的工作状况。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镜筒3中,存在一种状态,即第一可移动单元 19、第二可移动单元65和焦点移动单元28中的任意一个被定位在后 侧移动端,该状态为缩回位置,其中镜筒3被容纳在装置体2中(见 图6)。在缩回位置下,镜筒3并不从装置体2向前伸出(见图1)。
当镜筒3从缩回位置(见图6)移动到广角位置(见图36)时, 凸轮圆筒18在转动的同时向前移动,且线性引导器61与凸轮圆筒18 整体地向前移动。当第一可移动单元19和第二可移动单元65通过凸 轮圆筒18的转动向前移动时,该第一可移动单元19的向前移动量很 大,而第二可移动单元65的向前移动量很小。
当镜筒3从广角位置移动到远摄位置(见图37)时,凸轮圆筒18 转动但不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二可移动单元65通过凸轮圆筒18的转 动而向前移动,以便接近第一可移动单元19。在远摄位置时,通过将 配置在基体框架68上的被引导部分69e、69e、69e分别插入到形成在 移动框架113上的插槽116c、116c、116c中(见图35),使第二可移 动单元65除了其一部分外都定位在第一可移动单元19的后侧凹陷区 域113b之内(见图37)。
焦点移动单元28由一个独立于第一可移动单元19和第二可移动 单元65的那些驱动源的驱动源来操作,并且在从缩回位置到远摄位置 的每个状态下,聚焦功能由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30来执行。
如上所述,第一可移动单元19的透镜组114、第二可移动单元65 的透镜组83以及焦点移动单元28的聚焦透镜组30被用作可移动透镜 组,这些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用于缩放和聚焦。透镜组114用作 第一透镜组,透镜组83用作第二透镜组,聚焦透镜组30用作第三透 镜组。应当指出,所述透镜组114、透镜组83以及聚焦透镜组30中 的任意一个透镜组可为多个透镜的组合,或者可为单个透镜。
当镜筒3从远摄位置移动到广角位置时,凸轮圆筒18沿着与上述 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不沿前后方向移动,且第二可移动单元65向后 移动,以便远离第一可移动单元19。当镜筒3从广角位置移动到缩回 位置时,凸轮圆筒18与线性引导器61整体地向后移动,同时类似地 沿相反方向转动,且第一可移动单元19和第二可移动单元65向后移 动。
应当指出,在第二可移动单元65的基体框架68中,外周表面被 切割成多个平坦部分,且左侧表面形成为一个面向左侧的第一平坦表 面部分68A,而偏向右侧的下表面形成为一个对角地面向右下侧的第 二平坦表面部分68B,如图35中所示。
通过将一个驱动线圈85与第一平坦表面部分68A对齐,以使该 驱动线圈85的纵向为上下方向,从而配置成保证对驱动线圈85有利 的装置空间。
此外,第二平坦表面部分68B被如此形成,以便与第一校正移动 框架75的移动行程的右端对齐,且一个霍尔传感器84d相对于附近的 驱动线圈85被布置在第二平坦表面部分68B的一侧(右侧)。通过 将外形较小的霍尔传感器84d布置在比外形较大的驱动线圈85更接近 第二平坦表面部分68B的位置处,这样的配置实现了装置空间的有效 利用。
此外,在第二可移动单元65中,如此配置,以致第一校正移动框 架75通过位于左侧的驱动线圈85,在被第一引导轴73引导的同时, 沿着左右方向移动,且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通过位于下侧的驱动线圈 85,在被第二引导轴80引导的同时,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此情况下, 通过将位于左侧的驱动线圈85布置在比附近的霍尔传感器84d更接近 第一引导轴73的位置处,并通过将位于下侧的驱动线圈85布置在比 附近的霍尔传感器84d更接近第二引导轴80的位置处,使得用于沿左 右方向移动的驱动线圈85和用于沿左右方向引导的第一引导轴73彼 此靠近地定位,并且使得用于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线圈85和用于沿 上下方向引导的第二引导轴80彼此靠近地定位,从而第一校正移动框 架75和第二校正移动框架82在运动过程中很难发生刮擦(gouge), 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平滑工作。
本申请包含有关2007年1月1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编号为 2007-004737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在此被引 入。
上述实施例中已公开的各个零件及部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仅作为 例子来提出,用于说明性目的,以便于理解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各种实 施例,且这些形状和结构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