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粉末冶金 / 海绵钛 / 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

一种耐磨复合材料

阅读:524发布:2021-08-0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耐磨复合材料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钛 合金 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钛基 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分数配比包括如下成分:Al 为5‑7%、Sn为2.5‑3.5%、Zr为4‑6%、Mo为0.4‑0.6%、Si为0.3‑0.7%,W为0.1‑0.4%,添加0.5‑5%B4C粉和0.5‑10%C粉,余量为Ti。还可以添加0.01‑0.05%的Ta和0.01‑0.1%的Ce或还可以添加0.01‑0.2%的Pt和0.01‑0.1%的La。该材料在钛合金基体上,添加B4C粉和 碳 粉,利用其与基体发生反应,生成含有TiB与TiC增强相的钛基复合材料,使得钛基复合材料 耐磨性 提高,拓宽了钛合金的使用范围及其应用技术。,下面是一种耐磨复合材料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耐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分数配比包括如下成分:Al 为
5-7%、Sn为2.5-3.5%、Zr为4-6%、Mo为0.4-0.6%、Si为0.3-0.7%,W为0.1-0.4%,添加2.2%-
2.7%TiB和2-6%TiC,余量为T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可以包括0.01-0.2%的Pt和0.01-0.1%的La。
3.如权利要求1和2任一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还包括添加0.01-0.05%的Ta和0.01-0.1%的C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材料选自海绵钛(99.7wt.%)、高纯(99.99 wt.%)、海绵锆(≥99.4wt.%)、Ti-Sn中间合金(Sn 80 wt.%)、Mo-Al中间合金(Mo 60 wt.%)、Al-Si中间合金(Si 25 wt.%)、B4C粉(≥99 wt.%)、石墨粉(99.9 wt.%)、W粉(99.9wt.%)、铈粉(≥99 wt.%)、钯粉(≥99 wt.%)、铊粉(≥99 wt.%)、镧粉(≥99 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百分比为Al6.5%、Sn3%、Zr5%、Mo0.5%、Si0.4%、W0.1%、B4C粉0.9%、C粉4.1%,其余为Ti。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Al6%、Sn3%、Zr5%、Mo0.5%、Si0.4%、W0.2%、Pt0.1%、La0.01%、B4C粉
0.9%、C粉2.1%,其余为Ti。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Al5%、Sn3.5%、Zr4%、Mo0.6%、Si0.5%、W0.3%、Ta0.05%、Ce0.05%、B4C粉
1%、C粉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Al6%、Sn3%、Zr5%、Mo0.5%、Si0.4%、W0.2%、Pt0.1%、La0.01%、B4C粉
0.9%、C粉2.1%,其余为Ti。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Al5%、Sn3.5%、Zr4%、Mo0.6%、Si0.5%、W0.3%、Ta0.05%、Ce0.05%、B4C粉
1%、C粉4%,其余为Ti;还包括2.4%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5%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C。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各原料按重量分数进行混合,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熔炼过程中熔炼室真空度始终保持在10-1Pa以下;待各原料全部熔化后,得到混合熔体,使熔体在电磁搅拌作用下,保温10分钟;然后升高熔体温度浇注温度2000±20℃,再保温5分钟;将熔体浇注到金属铸型中,自然冷却后,得到钛基复合材料铸锭
步骤2、铸造均匀化退火处理: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加热到650℃,保温8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取出;
步骤3、变形加工锻造处理:采用机加工方法将耐磨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加工成无缺陷的圆柱体;然后进行锻造,始锻温度为1150℃±10℃,终锻温度为1000-950℃,为了减少锻造过程中样件表面热量损失,上下锻模需要预热至600℃,工作气氛为大气,变形速率控制在
0.1/s左右,总变形量大于80%,锻造处理后,空冷至室温。

说明书全文

一种耐磨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钛合金因具有很好的耐蚀性、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高低温性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随着钛合金的发展,钛合金在船舶行业、民品行业和汽车行业等,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钛合金与材料相比,存在耐磨性低、难于切削加工等特点,阻碍了钛合金应用范围的扩大。近年来,随着钛合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在轨道交通行业对钛合金的广泛推广过程中,各行业对钛合金的耐磨性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钛合金已经不能满足对材料的要求,尤其是要在轨道交通行业推广钛合金的应用,就必须增加其耐磨性。
[0003] 目前,通常采用表面处理方法来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但是表面处理方法例如渗氮处理,只是在钛合金表面很薄的一层(约小于1mm左右)提高了耐磨性,并没有改变钛合金基体的耐磨性;而且由于表面耐磨层很薄,其使用寿命和使用环境也有所限制。因此,提高钛合金材料组织自身的耐磨性,对于钛合金的推广应用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在钛合金基体上,添加B4C粉和粉,利用其与基体发生反应,生成含有TiB与TiC增强相的钛基复合材料,使得钛基复合材料耐磨性提高,拓宽了钛合金的使用范围及其应用技术。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分数配比包括如下成分:Al 为5-7%、Sn为2.5-3.5%、Zr为4-6%、Mo为0.4-0.6%、Si为0.3-0.7%,W为0.1-0.4%,添加0.5-5%B4C粉和0.5-10%C粉,余量为Ti。
[0006] 所述的B4C粉和C粉与Ti反应,生成2.2%-2.7%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2-6%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C;所述的重量分数相对于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原料的总重量。
[0007] 优选的,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还可以添加0.01-0.2%的Pt和0.01-0.1%的La。
[0008] 优选的,所述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原料还可以添加0.01-0.05%的Ta和0.01-0.1%的Ce。
[0009] 所述的原材料选自海绵钛(99.7wt.%)、高纯(99.99 wt.%)、海绵锆(≥99.4wt.%)、Ti-Sn中间合金(Sn 80 wt.%)、Mo-Al中间合金(Mo 60 wt.%)、Al-Si中间合金(Si 25 wt.%)、B4C粉(≥99 wt.%)、石墨粉(99.9 wt.%)、W粉(99.9wt.%)、铈粉(≥99 wt.%)、钯粉(≥99 wt.%)、铊粉(≥99 wt.%)、镧粉(≥99 wt.%)。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 步骤1、将各原料按重量分数进行混合,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熔炼过程中熔炼室真空度始终保持在10-1Pa以下;待各原料全部熔化后,得到混合熔体,使熔体在电磁搅拌作用下,保温10分钟;然后升高熔体温度浇注温度2000±20℃,再保温5分钟;将熔体浇注到金属铸型中,自然冷却后,得到钛基复合材料铸锭
[0012] 步骤2、铸锭均匀化退火处理: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加热到650℃,保温8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取出。
[0013] 步骤3、变形加工锻造处理:采用机加工方法将耐磨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加工成无缺陷的圆柱体;然后进行锻造,始锻温度为1150℃±10℃,终锻温度为950-1000℃,为了减少锻造过程中样件表面热量损失,上下锻模需要预热至600℃,工作气氛为大气,变形速率控制在0.1/s左右,总变形加工率大于80%,锻造处理后,空冷至室温。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5]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对各元素进行反复的配比研究并优化,严格控制各元素的含量,使本发明的钛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达到最优状态,具有现有钛合金复合材料所不能及的优势;在材料配比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发现如果主元素含量配比发生变化,其性能尤其是耐磨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达不到轨道交通行业的要求。其中,Al的含量为5-7%,铝主要起固溶强化作用,每添加1%的Al,室温抗拉强度增强约50MPa,但是,如果Al的含量超过7%,接近其极限溶解度,组织中会出现有序相,影响钛合金的塑性和韧性;Sn和Zr(Sn含量为
2.5-3.5%,Zr含量为4-6%)是中性元素,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形成有序相,会降低钛合金的塑性和热稳定性;并且,Sn和Zr还能够起补充强化作用,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使合金具有良好的压加工性和焊接性能;Mo是β稳定元素,体系中含0.4-0.6%Mo的钛合金不发生共析反应,在高温下组织稳定性好,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合金的耐蚀性,尤其是提高合金在氯化物溶液中抗缝隙腐蚀能力,使其在沿海环境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0016] 本发明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基体属于近α型钛合金,在高温(600℃)环境下可以使用,且具有比其他合金优异的蠕变性能,Si是可改善合金的耐热性能,与钛的原子尺寸差别较大,在固溶体中容易在位错处偏聚,阻止位错运动,提高钛合金的耐热性、增强钛合金的硬度;W溶解在钛中,可增强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使得材料的使用温度升高,在复合材料摩擦生热时,仍可以保持良好的耐磨性能。但含量过多时,使残余相增多,超过其在钛中的溶解度,反而降低材料耐热性能;钯和铊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硬度,其与合金中的作用,能够抵抗酸类的腐蚀,使其在高温时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和扩大钝化范围,若含量过高,不易熔解,因此本发明严格控制其含量;镧和铈的添加形成细小稳定的颗粒,产生弥散强化,降低了基体中的浓度,并促使合金中的锡转移到稀土氧化物中,这有利于抑止脆性相析出。此外,还能显著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合金的耐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进一步保证了钛合金材料在高温时的耐磨性能,同时还有强烈的细化晶粒的作用,保证的材料组织的均匀性。
[0017] 本发明钛基复合材料在研制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试验,为了提高复合钛合金的耐磨性,本发明不直接添加增强相TiC和TiB,否则在经受外界加载荷作用或者工作环境有变化时,界面抵抗损伤能力低,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磨性能;而利用B4C粉和碳粉与基体钛合金原位反应生成(TiC+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B4C粉和碳粉中的C、B元素,与钛合金基体发生反应,然后在液相中形核长大,所得到的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极高,最终制得的材料性能也很好。碳粉与基体中的钛发生反应,生成TiC,B4C粉与基体中的钛发生反应,会生成TiC、TiB以及TiB2。由于过量的钛与TiB2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使得TiB2在钛合金基体中不能稳定存在。因此,在钛合金基体中加入B4C粉和碳粉,即使在升温过程中会形成TiB2,但是由于钛的过量存在,随着钛的升温及熔化,钛也能与TiB2反应形成TiB,最后只形成TiB及TiC增强相。生成的TiB和TiC的密度分别为4.57 g/cm3及4.99g/cm3,与钛的密度4.5g/cm3相近;TiB和TiC的泊松比为0.2,与钛的泊松比0.3相近。这导致了TiB和TiC与钛基体互容性好、结构稳定。增强相TiB和TiC的结构稳定,弹性模量为钛的4-5倍,与基体钛结合,使得钛基复合材料的硬度提高,其耐磨性和抗氧化性优异。
[0018] 本发明的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其增强相的形态取决于凝固过程和增强相的晶体结构。从组织结构分析,TiB为有序斜方结构,原子结合强度具有高的非对称性,形成针状或短纤维状,而TiC为有序面心立方结构,原子间的自由结合能变现出很高的各向同行,形态上表现为等轴或近似等轴状。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发生三元共晶,形核率高而扩散速率低,使得三元共晶析出物TiB和TiC增强相尺寸较为细小,从而增加了硬度,提高了耐磨性。若TiB和TiC超出范围,材料塑性降低幅度较大,材料变脆,综合性能较差。高温时,由于增强相对晶界的抑制作用,细小的晶粒难以长大,所以最终的晶粒仍能保持较细小,保证了在高温时,材料的耐磨性。
[0019] 综上所述,本发明耐磨钛基复合材料,是通过添加B4C粉和碳粉,与钛反应,产生TiB和TiC增强相,硬度高,耐磨性好,可以在室温和高温时都保持摩擦系数稳定。同时,在与基体中元素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的耐磨性。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为了消除凝固过程中的凝固应力和稳定铸态组织,对钛基复合材料铸锭进行了均匀化退火处理。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实施例1室温和高温时测量的摩擦系数。
[0021] 图2是实施例1的显微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陈述。
[0023] 实施例1。
[0024] 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Al6.5%、Sn3%、Zr5%、Mo0.5%、Si0.4%、W0.1%、B4C粉0.9%、C粉4.1%,其余为Ti。
[0025] 所述的B4C粉和C粉与Ti反应,生成2.5%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5%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C。
[0026] 实施例2。
[0027] 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Al5%、Sn2.5%、Zr4%、Mo0.4%、Si0.3%、W0.2%、B4C粉0.8%、C粉1.2%,其余为Ti。
[0028] 所述的B4C粉和C粉与Ti反应,生成2.2%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2%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C。
[0029] 实施例3。
[0030] 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Al7%、Sn3.5%、Zr6%、Mo0.6%、Si0.7%、W0.4%、B4C粉2.3%、C粉3.7%,其余为Ti。
[0031] 所述的B4C粉和C粉与Ti反应,生成2.7%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6%的质量分数的强化相TiC。
[0032] 实施例4。
[0033] 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Al6%、Sn3%、Zr5%、Mo0.5%、Si0.4%、W0.2%、Pt0.1%、La0.01%、B4C粉0.9%、C粉2.1%,其余为Ti。
[0034] 所述的B4C粉和C粉与Ti反应,生成2.5%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3%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C。
[0035] 实施例5。
[0036] 一种耐磨钛基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Al5%、Sn3.5%、Zr4%、Mo0.6%、Si0.5%、W0.3%、Ta0.05%、Ce0.05%、B4C粉1%、C粉4%,其余为Ti。
[0037] 所述的B4C粉和C粉与Ti反应,生成2.4%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B,及5%的重量分数的强化相TiC。
[0038] 以实施例1为例,对本发明钛基复合材料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检测分析。
[0039] 对实施例1进行摩擦系数测定,见图1。采用球盘式常温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耐磨钛基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在磨损开始大约5min的时间里,摩擦系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耐磨钛基复合材料存在预磨期。这是由磨损接触面粗糙度的变化引起的,在摩擦初始阶段,对磨面的粗糙度较小,摩擦力较小,因而摩擦系数较小,随着磨损的进行,对磨面的粗糙度逐渐增大,摩擦力也逐渐增大,摩擦系数随之增大,经过预磨期后,对磨面的粗糙度趋于稳定,磨损进入稳定阶段。稳定后的常温摩擦系数在0.38左右,600℃摩擦系数在0.35左右,二者比较接近。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软化,金属基体的粘性增大,摩擦阻力减小,同时磨屑以及高温氧化物在对磨表面塞积更多,进入磨痕的凹坑或者沟,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从而使得摩擦系数略有减小。但由于耐磨钛合金基复合材料中存在TiC及TiB颗粒,其耐磨性及抗氧化性优异,导致摩擦系数降低并不多。
[0040] 对实施例1进行组织分析,见图2。图2为耐磨钛基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组织照片,由图中可以看出增强体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上,基体组织比较细小(晶粒尺寸<100μm)。增强体的形态有等轴状或近似等轴状、晶须状、短纤维状。进行SEM能谱分析结果可知,针状及短纤维状的颗粒中主要含有Ti和B元素,等轴及近似等轴状的颗粒中主要含有Ti和C元素,由此可推断,针状及短纤维状的粒子为TiB,而等轴及近等轴状的颗粒为TiC。
[0041] 对实施例1进行硬度测试,布氏硬度为HB450-480,而一般的钛合金硬度不超过HB340。室温弹性模量为126GPa,而一般钛合金的弹性模量为110GPa左右。室温的抗拉强度在1200MPa左右,屈服强度为1000MPa左右。
[0042] 对实施例4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室温时,抗拉强度在1300MPa左右,屈服强度在1200MPa左右,延伸率≥10%,摩擦系数在0.4左右。由于添加了Pt,使得材料的室温强度高于实施例1的室温强度;在高温摩擦时,钛合金基体会与氧发生氧化反应,氧化磨损必然会发生,但是加入La,大大降低了氧化磨损的发生,使得整体材料的耐磨性得到广泛的提高。
[0043] 对实施例5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室温时,抗拉强度在1250MPa左右,屈服强度在1200MPa,延伸率≥11%,摩擦系数在0.38左右。由于添加了Ta,使得材料的室温强度高于实施例1的室温强度,且材料的硬度有所提高,可达到HB480-500,硬度提高,耐磨性也有所增强。钛合金材料在温度升高时,随着材料的摩擦进行,材料的连续性被破坏,引起微裂纹的形成,Ce的加入,降低了微裂纹的形成,保证了高温时材料的使用寿命。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