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泉水 / 弹簧 / 弹簧促动的订书机

弹簧促动的订书机

阅读:937发布:2021-06-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弹簧促动的订书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订书机,其包括:冲击板,用于从钉匣分配订书钉;片簧,其与所述冲击板配合以驱动所述冲击板;以及促动器,用于将所述片簧在平面中从第一 位置 提升至第二位置,由此所述片簧将所述冲击板从初始位置提升至松开位置,其中所述片簧在所述平面中在所述促动器上滑动,同时由所述促动器提升,直到所述片簧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片簧与所述促动器脱开以将所述冲击板从所述松开位置朝着所述初始位置驱动;以及其中所述钉匣的上表面上形成引导斜面,在向所述促动器施加 力 时,所述促动器的第一端部的前部在所述引导斜面上向上运动,由此提升所述片簧。,下面是弹簧促动的订书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订书机,其包括:
冲击板,用于从钉匣分配订书钉;
片簧,其与所述冲击板配合以驱动所述冲击板;以及
促动器,用于将所述片簧在平面中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由 此所述片簧将所述冲击板从初始位置提升至松开位置,
其中所述片簧在所述平面中在所述促动器上滑动,同时由所述促动 器提升,直到所述片簧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片 簧与所述促动器脱开以将所述冲击板从所述松开位置朝着所述初始位置 驱动;
其中在所述钉匣的上表面上形成引导斜面,所述促动器包括在向所 述促动器施加时向上运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用于在向所 述促动器施加力时在所述引导斜面上向上运动的前部和用于在向所述促 动器施加力时将设在所述片簧上的突起向上推从而提升所述片簧的从所 述促动器横向伸出的凸出部;以及
其中所述突起和所述凸出部的结构使得在所述前部在所述引导斜面 上运动时,所述凸出部向上运动,并且所述突起在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 上向后滑动;在所述片簧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并且在所述突起滑动 到所述凸出部的边缘之后,所述突起自身与所述凸出部脱开,从而使所 述片簧与所述促动器脱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订书机,其中所述促动器还包括用于在去除 所施加的力之后使所述促动器返回到初始位置的偏压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订书机,其中所述促动器还包括第二端部, 并且将力施加在所述第二端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订书机,其中所述偏压机构为用于将所述促 动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钉匣的主体连接的弹性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订书机,其中通过在与所述钉匣枢接的所述 订书机的盖子上加压向所述促动器施加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订书机,其中所述片簧延伸通过形成在所述 促动器前端中的向外端敞开的开口。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装订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简化触发机构 的弹簧促动的订书机

背景技术

在弹簧促动的订书机中,冲击板可以在初始位置和冲击位置之间往 复运动。在冲击板从初始位置朝着冲击位置运动时,与在冲击板中的开 口配合的击针簧变形并且蓄积能量。在冲击板到达冲击位置时,击针簧 松开以恢复其初始形状,在将冲击板驱动到其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将装 在订书钉匣子中的订书钉条的第一个订书钉分配给工件。设有促动杆, 当在装订操作期间将施加在订书机的盖板上时,通过与冲击板直接配 合或者通过与击针簧(可以为片簧)配合,将冲击板从初始位置拉到冲击位 置。在冲击板到达冲击位置时,促动杆自身与冲击板或撞击器弹簧脱开, 从而通过击针簧将冲击板从冲击位置驱动回到初始位置。存在许多用于 实施上面操作的弹簧促动机构,但是从来没有停止过要设计出在简化性、 精度和可靠性方面改进的更好弹簧促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新颖弹簧促动机构的装订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整个订书机的大部分长度上延伸的杆用 于加载弹簧,从而由于杠杆作用,使用者能够施加相对较小的压力来提 供相对较大的加载力。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装订设备包括:底部构件和用 于在其中容纳一组订书钉或订书钉条的钉匣构件,每个构件具有第一端 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两个构件在第一端部处枢接;冲击板,用于通过所 述击针簧的促动单独分配订书钉;以及触发机构,用于触发所述击针簧 的促动。
更具体地说,如本发明所教导的那样,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布置在所 述底部构件和所述钉匣构件之间的触发杆,使得在所述两个构件的第二 端部朝着彼此运动时,所述触发杆触发所述击针簧的促动。通过将所述 触发杆设置在所述底部构件和所述钉匣构件之间,简化了订书机的设计, 并且使用的部件数量更少。
优选的是,所述触发杆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固定在所述底部 构件的上表面上的下端和自由抵靠在所述钉匣的上表面上的上端,由此 将所述两个构件的第二端部正常偏压成彼此离开适当距离以接收工件。 因此,本发明的订书机不需要额外的提升元件以保持在所述底部构件和 所述钉匣构件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击针簧具有与形成在所述冲击板上的开口配合的第 一端部,用于使所述冲击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并且所述 触发杆与所述击针簧配合以迫使所述击针簧在装订操作期间变形,由此 所述击针簧使所述冲击板从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在所述触发杆和所 述冲击板之间无需直接配合,由此简化了订书机的设计。
优选的是,设有松开机构,用于在所述冲击板到达第二位置时松开 在所述触发杆和所述击针簧之间的配合,由此所述击针簧恢复其初始形 状,并且因此有力地将所述冲击板驱动回到第一位置以分配第一个订书 钉。
可选择的是,与现有技术类似,所述触发杆可以与所述冲击板直接 配合,但是没有与所述击针簧直接配合。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可 以省略在现有技术中的盖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新颖片簧促动机构的订书机。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所述订书机包括:冲击板,用于从钉匣分配订书钉; 片簧,其与所述冲击板配合以驱动所述冲击板;以及促动杆,用于将所 述片簧在平面中从第一位置提升至第二位置,由此将所述冲击板从初始 位置提升至松开位置,其中所述片簧在所述平面中在所述促动器上滑动, 同时由所述促动器提升,直到所述片簧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 二位置处所述片簧与所述促动器脱开以将所述冲击板从所述松开位置朝 着所述初始位置驱动;其中在所述钉匣的上表面上形成引导斜面,所述 促动器包括在向所述促动器施加力时向上运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 部包括用于在向所述促动器施加力时在所述引导斜面上向上运动的前部 和用于在向所述促动器施加力时将设在所述片簧上的突起向上推从而提 升所述片簧的从所述促动器横向伸出的凸出部;以及其中所述突起和所 述凸出部的结构使得在所述前部在所述引导斜面上运动时,所述凸出部 向上运动,并且所述突起在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上向后滑动;在所述片 簧提升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并且在所述突起滑动到所述凸出部的边缘之 后,所述突起自身与所述凸出部脱开,从而使所述片簧与所述促动器脱 开。
由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前部的原因,改善了在所述促动器的凸出部和 所述片簧的突起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将更加清楚了解 本发明的上面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订书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订书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3a和图3b分别放大显示出在冲击板处于其初始位置和冲击位置 时图1所示的各个操作部件;
图4显示出在盖板和主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图5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订书机;
图6a、图6b和图6c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订书机;
图7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的订书机;
图8a和图8b分别显示出在冲击板处于其初始位置和冲击位置时图 7中的各个操作部件;
图9a示意性并且部分地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的订书机;
图9b示意性地显示出图9中的凸出部和突起的返回运动的路径;以 及
图10a-10d为局部立体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处于各操作阶段时订 书机的促动机构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订书机100通常包括底座 101、具有前端102b和后端102a的主体102以及具有前端103b和后端 103a的盖板103。基本上包括用于容纳一组订书钉或订书钉条126的钉 匣125(在图3a和图3b中最清楚地显示出)的主体102与一对竖立托架板 104枢接,其中这对托架板固定在底座101的后端101a的上表面111上。 同样,盖板103也与托架板104枢接。还设有适当的机构(图未示),用于 防止盖板103和主体102在使用者没有施加适当力的情况下不希望地摆 动离开底座101。
如图2所示,冲击板123一般设在钉匣125前面,用于在装订操作 期间从装在钉匣125中的订书钉条126单独分配订书钉。在每次装订操 作期间促动击针簧120时,冲击板123能够在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和 如图3b所示的冲击或松开位置之间垂直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触发杆110设在底座101和主体102 之间,并且从底座101的上表面朝着主体102的下表面129向前(即,沿 朝着前端101b、102b的方向)延伸。下端10a优选固定在底座101的上 表面111上,同时上端110b自由抵靠在主体102的下表面129上。因此, 在迫使前端101b、102b运动以彼此更靠近时,使触发杆110倾斜以向前 沿着下表面129朝着底座101和主体的前端101b、102b滑动。
优选的是,触发杆110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也用作提升元件,用 于将底座101和主体102正常偏压成彼此离开适当的距离,从而如图2 所示,在它们之间接收工件140,例如一叠纸张。
击针簧120安装在横轴141上。击针簧120的端部120a由安装在主 体102上的止动板124固定,并且击针簧120的另一个端部120c与形成 在冲击板123上的开口配合(在图3a和图3b中更清楚地显示出)。在主体 102和底座101运动以彼此更靠近时,击针簧120的中间或配合部分120b 与触发杆110的上端110b配合,由此触发杆110的上端110a的向前运 动迫使击针簧120变形并且顺时针转动,并且端部120c向上运动,从而 使得冲击板123从初始位置向冲击位置运动,这些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 述。
如图3a所示,在装订操作之前,冲击板123停留在其初始位置,并 且填充在分配间隙128中。通过偏压弹簧127将订书钉条126朝着冲击 板123偏压,并且将第一个订书钉126a压靠在冲击板123上。这时,从 盖板103延伸出的松开杆132不会接触到触发杆110。
在装订操作期间,在盖板103上施加压力以使主体102朝着底座101 运动。与击针簧120的配合部分120b配合的触发杆110的上端110b沿 着上表面129向前滑动,并且推动击针簧120以使之变形并且绕着横轴 141顺时针转动。迫使自由端120c向上运动,由此将冲击板123提升至 如图3b所示的冲击位置。同时,将能量存储在变形的击针簧120中。在 弹簧127的偏压力作用下,将订书钉条126向前推动,并且第一个订书 钉126a进入到由提升的冲击板123所留下的分配间隙128中。
在冲击板123到达如图3b所示的冲击位置时,上端110b仍然与配 合位置120b配合。但是,在这个地方,松开杆132已经到达触发杆110, 因为止动件131现在已经沿着斜面122滑下,这些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 述,从而允许松开杆132向下运动。因此,在进一步挤压盖板103时, 松开杆132将向下挤压触发杆110,从而离开并且脱离击针簧120的配合 部分120b,由此将击针簧120松开以使之恢复其初始形状。因此,利用 从击针簧120释放出的能量,击针簧120有力地将冲击板120驱动回到 如图3a所示的其初始位置,因而冲击板123将在分配间隙128中的第一 个订书钉126a击打进工件140中。通过设在上表面111上的具有适当形 状的装订凹槽111a,第一个订书钉126a按照常规的方式弯曲并且装订到 工件140上。冲击板123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并且如图3a所示那样填充 在分配间隙128中,从而准备下一次装订操作。
为了便于触发杆110在击针簧120恢复其初始形状之后返回,击针 簧120的配合部分120b优选具有大体上圆形的向前部分,从而触发杆110 的上端110b能够很容易地在配合部分120b上滑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但 是,后面部分优选为平坦的或稍微凹入,以便在冲击板到达冲击位置之 前与触发杆110的上端110b牢固配合。
优选的是,松开杆132具有倾斜下边缘132a,以便与触发杆110形 成更好的接触。
如上所述,如图3a所示,在装订操作之前,松开杆132没有接触触 发杆120。这是通过设在盖板103的下表面103d和主体102的上表面121 之间的间隙来实现的。更具体地说,止动件131设置成从盖板103的下 表面103d在其前端103b附近悬垂,并且在前端102b附近停靠在上表面 121的边缘部分121a上。优选的是,边缘部分121b形成有向前倾斜斜面 122。边缘部分121b由与上表面121(如图所示)不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 以仅仅为上表面的一部分。
在装订操作期间,盖板103相对于主体102运动,并且止动件131 将离开边缘部分121a,从而减小了在盖板103的下表面103d和主体102 的上表面121之间的间隙,由此使松开杆132相对于主体102向下运动, 从而压在触发杆110上。在盖板103和主体102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在下 面更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4所示,盖板103在枢接点103c处与托架板104(固定在 底座101上)枢接,同时主体102在枢接点102c处与托架板104枢接。 如图5所示,在盖板103和主体102两者绕着各自的枢接点103c、102c 转动时,止动件131的转动半径R1大于边缘部分121a的转动半径R2。 因此,在盖板103和主体102一起转动时,止动件131将沿着斜面122 逐渐滑动,并且最终离开边缘部分121a,这减小了在盖板103的下表面 103d和主体102的上表面121之间的间隙。
图5显示出与在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实施方案类似的第二实施方 案。在该实施方案中,盖板103在压缩弹簧133的作用下与上表面121 隔开。在冲击板123在装订操作期间到达其冲击位置(例如图3b所示的 位置)之前,压缩弹簧133足以防止盖板103更靠近主体102运动。在冲 击板123到达其冲击位置时,触发杆110仍然与击针簧120的配合部分 120b配合,并且主体102继续向下运动直到它停靠在工件140上。然后, 在盖板103上进一步施加压力将克服压缩弹簧133的力,并且使盖板103 相对于主体102向下运动,由此松开杆132压在触发杆110上,使得触 发杆110解除与击针簧120的配合部分120b的配合。可想到的是,在该 实施方案中,盖板103和主体102的枢接点102c、103c(图2)可以相同或 彼此靠近。
图6a、图6b和图6c显示出与图1-5类似的第三实施方案。在该实 施方案中,触发杆110在上端110b附近形成有方形开口110c。图6a显 示出在装订操作之前的状态。图6b显示出冲击板123在装订操作期间到 达冲击位置,其中击针簧120的配合部分120b到达触发杆110的开口110c 的边缘。在将主体102进一步压向底座101时,如图6c所示,击针簧120 的配合部分120b将搭扣回到触发杆110的开口110c中,由此解除了触 发杆110已经施加在击针簧120上的力。击针簧120恢复其初始形状并 且促动冲击板123以在配合部分120停留在开口110c内部的情况下分配 订书钉126b。在装订操作之后,使用者可以从底座101中将主体102提 升以帮助从开口110c中取出击针簧102的配合部分120b,因此触发杆 110能够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在该实施方案中,不需要盖板103和松开杆 132,并且能够将力直接施加在主体102的上表面121上,以进行装订操 作。
图7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案。与其中触发杆110通过击 针簧120使冲击板123运动的前面实施方案不同,在该实施方案中,触 发杆110没有与击针簧120直接配合,而是通过可转动地安装在横轴151 上的L形传动元件150促动冲击板123。触发杆110的上端110b抵靠在 传动元件150的下端150b上,同时传动元件150的上端150a与在冲击 板123中的开口配合。利用适当的返回弹簧机构(图未示),将传动元件 150偏压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在那里冲击板123停靠在其初始位置处并 且上端150a与在冲击板123中的开口配合。
与前面实施方案类似,击针簧120安装在横轴141上。击针簧120 的一个端部120a由止动板124固定,同时另一个端部120c与形成在冲 击板123上的孔配合。
在装订操作之前,如图8a所示,冲击板123停留在初始位置中,并 且填充在分配间隙128中。在钉匣125中的订书钉条126由弹簧向前偏 压,并且第一个订书钉126a压靠在冲击板123上。
与前面实施方案类似,触发杆110优选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用作 用于使主体102和底座101保持彼此离开适当的距离以接收工件140的 提升元件。在装订操作之前,上端110b邻接着传动元件150的下端150b, 同时传动元件150的上端150a在返回弹簧机构(图未示)的偏压力作用下 与在冲击板123上的开口配合。
在装订操作期间,将压力施加在盖子或主体102的上表面121上以 使主体102朝着底座101运动。触发杆110的上端110b向前运动,并且 迫使L形传动元件150绕着轴151顺时针转动,由此上端150a克服返回 弹簧机构的力以及弹簧120的力向上运动,并且将冲击板123提升至如 图8b所示的冲击位置。在图8b所示的冲击位置处,冲击板123留下分 配间隙128,并且第一个订书钉126b受到弹簧127压迫从而进入分配间 隙128。向上行进的冲击板123迫使击针簧120的端部120c向上运动并 变形,从而给击针簧120供能。在图8b所示的冲击位置中,传动元件150 的上端150a准备与冲击板123的开口脱开。因此,在主体102上进一步 加压将使得传动元件150进一步转动以使上端150a脱离冲击板123的开 口。在传动元件150没有在冲击板123上施加向上力的情况下,变形的 击针簧120有力地驱动冲击板123向下回到如图8a所示的其初始位置, 从而将在分配间隙128中的第一个订书钉126a分配给工件140。
在冲击板123恢复其初始位置之后,可以除去施加在盖子或主体102 的上表面121上的力。弹性触发杆110运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解除 其与传动元件150的下端150b的配合。传动元件150在返回弹簧机构(图 未示)的偏压力作用下返回到如图8a所示的其初始位置,并且上端150a 重新与冲击板的开口配合。所有这些部件目前均准备好用于下一次装订 操作。
在传统订书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9a和图9b所示,订书机 主要包括用于容纳订书钉条41的钉匣40、用于在其上放置工件70(例如 一叠纸张)的底座50以及用于接收使用者进行装订操作所施加的压力的 盖板60。在装订操作期间,冲击板10首先从初始位置提升至冲击或松开 位置(如虚线所示),从而在下方留下狭槽空间,单个订书钉在来自压缩弹 簧42的偏压力作用下从订书钉条41推入到其中。在将冲击板10从松开 位置驱动回到其初始位置时,将单个订书钉驱动进在底座50上的工件70 中以装订工件70。
如图9a示意性所示的那样,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促动机构主要包括 用于在初始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驱动冲击板10的片簧20以及用于将片 簧20从下面位置提升至上面位置(如虚线所示)以便将冲击板10从初始位 置提升至松开位置的促动杆30。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在片簧20 到达上面位置并且因此使冲击板10升到松开位置时,片簧20与促动杆 30脱开,并且在片簧10从上面位置返回到下面位置时,有力地将冲击板 10从松开位置驱动回到初始位置。
片簧20的前端22与冲击板10配合(例如,通过在冲击板10中的开 口),从而片簧20的前端22与冲击板10一起运动,由此驱动冲击板10 在初始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垂直运动。片簧20的后端23固定在钉匣40 上,例如固定在钉匣40的外壳主体的上表面43上。在没有向促动杆30 施加外力时,促动杆30处于空闲位置,片簧20保持在下面位置,并且 冲击板10停留在初始位置,如实线所示。在装订操作期间,将片簧20 从下面位置提升至上面位置,并且使冲击板10从初始位置进入松开位置。 同时,片簧20在向上提升时被加载。
在装订操作中,例如通过在盖板60上加压向促动杆30施加外力(在 图9a中的“F”)。在外力作用下,促动杆30与片簧20配合,并且将片 簧20从下面位置提升至上面位置,由此,如上所述,使冲击板10从初 始位置进入松开位置。
在图9a所示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促动杆30具有圆化的L形前端32。 在空闲位置中,L形前端32与形成在钉匣40的上表面43上的斜面33 稍微隔开。在向促动杆30施加外力时,将前端32向前推动以抵靠在斜 面33上并且沿着斜面33向上运动。可选择的是,如图10a-10d所示, 促动杆30的前端32在促动杆30处于其初始位置中时可以邻接斜面33。 在促动杆30上设有一对凸出部31(在图10a-10d中最清楚地显示),它们 从促动杆30的长度横向伸出。在通过施加在促动杆30上的外力将L形 前端32向前推动(即,沿朝着冲击板10的方向)时,凸出部31与一对突 起21接触(在图10a-10d中最清楚地显示)。在施加在促动杆30上的外力 作用下推动L形前端32以沿着斜面33向上运动时,凸出部31向上推动 突起21,由此将片簧20朝着如虚线所示的其上面位置提升,并且同时将 片簧20加载。因此,如虚线所示,克服来自片簧20的偏压力,通过片 簧20的前端22将冲击板10提升至松开位置。
优选的是,在前端32沿着斜面33向上运动时,突起31能够沿着凸 出部31的上表面向后滑动。因此,凸出部31的上表面用作突起21的斜 面。
在片簧20到达上面位置,并因此冲击板10到达松开位置时,突起 21到达凸出部31的后缘31a并且从凸出部31下落,从而使其自身与凸 出部31脱开。在加载在片簧20中的偏压力作用下,突起21返回到其初 始位置(即,实线所示的下面位置),并且释放出在片簧20中的负载,从 而有力地将冲击板10从松开位置驱动到初始位置,并且在初始位置处冲 击板10将订书钉击打到工件70中。
优选的是,在促动杆30上设有偏压机构,从而在解除施加在促动杆 30上的外力之后,促动杆30能够在偏压力作用下自动地返回到其初始位 置(如实线所示)。在图9a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偏压力由弹性杆34提供, 该弹性杆用于将促动杆30的后端35与钉匣40的上表面43连接。在促 动杆30在通过盖板60施加在其上的外力作用下向前运动时,弹性杆34 向前弯曲,并且将偏压力加载在弹性杆34中。在去除外力时,释放出在 弹性杆34中积聚的负载,并且弹性杆34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并且同样 将促动杆30拉回到其初始位置。
重要的是,在去除外力之后,促动杆30的凸出部31在其返回到其 初始位置的途中没有受到突起21(已经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阻碍。如图 9b所示,在去除外力之后,通过来自弹性杆34的偏压力将凸出部31向 后拉,并且这些凸出部沿着没有受到突起21阻碍的路径“B”运动,其 中所述突起已经从凸出部31沿着路径“A”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优选的是,凸出部31可以与促动杆30的主平坦主体形成一定度 (例如,30度),如图10a-10d所示,这些附图显示出处于各操作阶段时的 促动机构。
图10a显示出在装订操作之前或之后的位置中的促动机构,其中因 为没有外力施加在其上,所以促动杆30停靠在其初始空闲位置。促动杆 30上的凸出部31没有与片簧20的突起21配合。冲击板10停靠在其初 始位置,并且片簧20处于下面位置。
在装订操作的加载操作期间,在通过外力将促动杆30的前端32向 前推动时,凸出部31与突起21配合并且在前端32沿着斜面33向上运 动时向上推动突起31,直到片簧20到达上面位置,在那里将冲击板10 提升至松开位置,如不同视角的图10a和图10c所示那样。在该阶段中, 突起21沿着凸出部31的上表面朝着凸出部31的后缘31a向后滑动。如 图10b和图10c所示,在片簧20到达上面位置并且冲击板10到达松开 位置之后,在L形前端32沿着斜面33进一步向上运动时,片簧10的突 起21从凸出部31的后缘31a下落以使其自身与促动杆30脱开。如图10d 所示,在加载阶段期间,在片簧20中积聚的偏压力作用下,片簧20搭 扣回到下面位置,同时有力地驱动冲击板10回到初始位置以装订工件 70。
在完成装订操作之后,从促动杆30将外力解除。在来自弹性杆34 的偏压力作用下(参见图9a),促动杆3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如图10a所 示那样,并且准备进行下一次装订操作。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几个优选实施方案,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不 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做出许多调节、 变化、改变和改进。例如,击针簧120优选构造有两个腿部以实现更高 的强度。可选择的是,击针簧120可以为片簧。此外,触发杆110可以 布置在主体102内,例如布置在盖板103和主体102之间,并且没有与 底座101连接。扁平状突起21可以实施为安装在片簧20上的一对横向 伸出杆。弹性杆34能够由用于使促动杆30朝着其初始位置返回的任何 适当偏压机构代替。例如,促动杆30也可以为其后端35与盖板60连接 的片簧。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