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再灌注 / 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阅读:326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 再灌注 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5g、药用 淀粉 75 g、微晶 纤维 素20 g,将药用淀粉先干燥,过120目筛,再与三叶苷、微晶 纤维素 混合,过两次120目筛,填入硬胶囊中,制成1000粒本 发明 胶囊;每粒硬胶囊含主药成分0.5 mg。本发明采用三叶苷作为制备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的药物,经过动物实验验证得知,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能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发明材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用于制备药物简单易行、 治疗 效果好。,下面是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三叶苷5g、药用淀粉75 g、微晶纤维素20 g,将药用淀粉先干燥,过120目筛,再与三叶苷、微晶纤维素混合,过两次120目筛,填入硬胶囊中,制成1000粒本发明胶囊;每粒硬胶囊含主药成分0.5 mg。
2.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三叶苷 5g、羟丙甲纤维素6g、羧甲淀粉钠10g、微晶纤维素8g、乳糖115g、淀粉50g、硬脂酸镁1g;将三叶苷与羟丙甲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乳糖、淀粉、硬脂酸镁充分混匀后投入高速搅拌机中,喷雾加适量,整粒水分控制在3-4%,然后压片,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
3.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取三叶苷5g,加入
400 ml聚乙二醇200溶解,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稀释,然后再加入适量蔗糖并调整体积至
1000 ml, 搅匀,过滤,灌装成10 ml 或20 ml 每只,灭菌包装

说明书全文

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学领域,尤其是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脑卒中,又名脑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大约80%为动脉闭塞引起局灶性脑缺血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20%为出血性脑卒中。因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不可预知的特点,现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存质量的重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2016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国际疾病负担组全球新的死因分析,其中,全球每年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从2005年的602万上升到2015年的632.61万。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人、246.8/10万人、114.8/10万人,而从全球疾病负担组公布的188个国家和地区卒中危险因素排行来看,我国是可控制危险因素控制较差的国家,加强危险因素控制仍然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有幸的是,尽管脑卒中发生不可预知,但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已非常明朗,包括老年人、发病时间小于24小时的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卒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50%、血液黏稠度高、血小板功能异常、高血压、在神经外科手术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患者、经过药物溶栓、动脉取栓、机械碎栓及血管成形术治疗手段的患者等,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突显出重要的意义。目前及时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灌流是临床上减小脑缺血梗死体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最有效策略之一。然而,临床和实验研究均发现缺血区恢复血液灌流后缺血损伤进一步加重,这种血流再通后引起的继发性损伤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其急性期(<24小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脑组织苍白并轻度肿胀软化,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呈明显缺血改变,由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
而在亚急性期(1-7天),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脑组织明显肿,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缺血程度的加重,中心坏死区会逐渐扩大,缺血半暗带则逐渐缩小。缺血半暗带内脑组织损伤具有可逆性,故在治疗和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缺血半暗带损伤,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
[0003] 迄今为止,在治疗学上尚无理想的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目前神经保护治疗和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干预策略。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神经保护剂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主要包括AMPA受体拮抗剂、N-甲基-D-天冬酸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等。但结果令人不尽满意,其原因可能与作用靶点单一,无法对脑缺血后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提供全面、有效的保护有关。早期溶栓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溶栓时间窗(≤3h)的限制,只有少数(约5%)的病人得益于溶栓治疗,且溶栓后再灌注引起的颅内出血、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也限制着溶栓治疗的推广应用[35]。因此,寻求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已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 中医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几千年来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脑卒中的经验,理法方药齐备。基于这些宝贵的遗产,近年来中医对于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方兴未,发展迅猛。如果从中草药活性成分中能够发现一种有效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这对该化合物用于脑缺血性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0005] 三叶苷(tilobatin)为一种已知化合物,分子式:C21H24O10,其结构式为:该化合物为多穗石柯植物的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ehd.的干燥茎叶提取物。已知该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糖尿病关键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发挥抗降血糖作用。此外, 三叶苷能够减少脂多糖诱导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并具有较强的抗化作用。但迄今尚无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0007]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方案实现的: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5g、药用淀粉75 g、微晶纤维素20 g,将药用淀粉先干燥,过120目筛,再与三叶苷、微晶纤维素混合,过两次120目筛,填入硬胶囊中,制成1000粒本发明胶囊;每粒硬胶囊含主药成分0.5 mg。
[0008] 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 5g、羟丙甲纤维素6g、羧甲淀粉钠10g、微晶纤维素8g、乳糖115g、淀粉50g、硬脂酸镁1g;将三叶苷与羟丙甲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乳糖、淀粉、硬脂酸镁充分混匀后投入高速搅拌机中,喷雾加水适量,整粒水分控制在3-4%,然后压片,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
[0009] 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5g,加入400 ml聚乙二醇200溶解,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稀释,然后再加入适量蔗糖并调整体积至1000 ml, 搅匀,过滤,灌装成10 ml 或20 ml 每只,灭菌包装
[00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三叶苷作为制备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的药物,经过动物实验验证得知,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能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发明材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用于制备药物简单易行、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三叶苷预处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量化图。
[0012] 图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CAO代表模型,TLB5代表三叶苷5mg/kg预给药,TLB10代表三叶苷10mg/kg预给药,TLB20代表三叶苷20mg/kg预给药。**##代表与Model与Sham比较,P<0.01;##代表三叶苷预处理组与Model比较,P<0.01。
[0013] 图2为三叶苷预处理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形态图。
[0014] 图3为三叶苷预处理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梗死体积的量化图。
[0015] 图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CAO代表模型,TLB5代表三叶苷5mg/kg预给药,TLB10代表三叶苷10mg/kg预给药,TLB20代表三叶苷20mg/kg预给药。A图是脑梗死体积的形态图;B图是脑梗死体积的形态图。**##代表与Model与Sham比较,P<0.01;##代表三叶苷预处理组与Model比较,P<0.01。
[0016] 图4为三叶苷预处理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及NF-κB的表达图。
[0017] 图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CAO代表模型,TLB5代表三叶苷5mg/kg预给药,TLB10代表三叶苷10mg/kg预给药,TLB20代表三叶苷20mg/kg预给药。A图是TNF-α的量化图;B图是IL-1β量化图。C图是IL-6的量化图;D.NF-κB表达及量化图。**##代表与Model与Sham比较,P<0.01;##代表三叶苷预处理组与Model比较,P<0.01。
[0018] 图5为三叶苷预处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量化图。
[0019] 图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CAO代表模型,TLB5代表三叶苷5mg/kg预给药,TLB10代表三叶苷10mg/kg预给药,TLB20代表三叶苷20mg/kg预给药。**##代表与Model与Sham比较,P<0.01;##代表三叶苷预处理组与Model比较,P<0.01。
[0020] 图6为三叶苷预处理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形态图。
[0021] 图7为三叶苷预处理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梗死体积的量化图。
[0022] 图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CAO代表模型,TLB5代表三叶苷5mg/kg预给药,TLB10代表三叶苷10mg/kg预给药,TLB20代表三叶苷20mg/kg预给药。A图是脑梗死体积的形态图;B图是脑梗死体积的形态图。**##代表与Model与Sham比较,P<0.01;##代表三叶苷预处理组与Model比较,P<0.01。
[0023] 图8为三叶苷预处理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及NF-κB的表达图。
[0024] 图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CAO代表模型,TLB5代表三叶苷5mg/kg预给药,TLB10代表三叶苷10mg/kg预给药,TLB20代表三叶苷20mg/kg预给药。A图是TNF-α的量化图;B图是IL-1β量化图。C图是IL-6的量化图;D.NF-κB表达及量化图。**##代表与Model与Sham比较,P<0.01;##代表三叶苷预处理组与Model比较,P<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一: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5g、药用淀粉75 g、微晶纤维素20 g,将药用淀粉先干燥,过120目筛,再与三叶苷、微晶纤维素混合,过两次120目筛,填入硬胶囊中,制成1000粒本发明胶囊;每粒硬胶囊含主药成分0.5 mg。
[0026] 实施例二: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 5g、羟丙甲纤维素6g、羧甲淀粉钠10g、微晶纤维素8g、乳糖115g、淀粉50g、硬脂酸镁1g;将三叶苷与羟丙甲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乳糖、淀粉、硬脂酸镁充分混匀后投入高速搅拌机中,喷雾加水适量,整粒水分控制在3-4%,然后压片,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
[0027] 实施例三:一种三叶苷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取三叶苷5g,加入400 ml聚乙二醇200溶解,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稀释,然后再加入适量蔗糖并调整体积至1000 ml, 搅匀,过滤,灌装成10 ml 或20 ml 每只,灭菌包装。
[0028] 本发明采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研究三叶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预防性给予不同浓度的三叶苷(5, 10, 20 mg/kg)7天,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2 小时后行再灌注24 小时。结果发现,三叶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释放及NF-κB的表达。
[0029] 本发明采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研究三叶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2 小时后行再灌注后,给予不同浓度的三叶苷(5, 10, 20 mg/kg),作用3 天后。结果发现,三叶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释放及NF-κB的表达。
[0030] 实验结果证明,所述的三叶苷具有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能够明显降低促炎因子的释放,可应用于制备药物组合物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0031]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三叶苷(TLB)预防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实验
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TLB20 mg/kg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CI/R)模型组、CI/R+TLB5、CI/R+TLB10、CI/R+TLB20 mg/kg。预防性给药7天后,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2 小时后行再灌注24 小时。于大鼠麻醉刚醒后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与TLB处理组等容量的蒸馏水。模型制备步骤:所有大鼠经2%的水合氯腹腔注射麻醉后,使其四肢平躺于手术台上,颈部正中间开口,用玻璃分针分离出左侧动脉,用手术线结扎靠近心脏一端,然后向颈部上端继续分离,找到动脉分叉口,结扎一侧,另一侧用动脉夹封闭,在备用线与颈总动脉结扎线之间剪一小切口,将拴线从切口顺行插入,遇阻则停止,然后用手术线扎紧,防止出血,最后缝合肌肉组织,缺血2 h后行再灌注,假手术组除了不插入线栓以外,其他步骤完全相同。造模后次日,给药前做一个神经功能评分,参照文献5分制法进行评。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对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倒;4分:
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目的是确定造模是否成功和剔除造模失败的大鼠。之后给药组给予不同浓度,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天后,麻醉大鼠后断头取脑,取缺血半暗带,分别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促炎因子的释放和表达。结果发现,三叶苷能够明显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及NF-κB的表达。
[0032] 实验2:三叶苷(TLB)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实验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 g),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TLB20 mg/kg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CI/R)模型组、CI/R+TLB5、CI/R+TLB10、CI/R+TLB20 mg/kg。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2 h后行再灌注。于大鼠麻醉刚醒后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灌胃与TLB处理组等容量的蒸馏水。模型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给药结束后,麻醉大鼠后断头取脑,取缺血半暗带分别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促炎因子的释放和表达。结果发现,三叶苷能够明显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及NF-κB的表达。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