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病理 / 潮热 / 使用开孔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

使用开孔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

阅读:858发布:2020-05-20

专利汇可以提供使用开孔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得到无粘性感和 潮热 感,且柔软的吸收性物品用的表 面层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 覆盖 受液侧表面的、设有多个开孔部的表面层。该表面层11具有用热塑性 树脂 形成的外侧树脂层10和内侧树脂层20,上述外侧树脂层10含有粒径在2μm以上,20μm以下的粒状体13,上述内侧树脂层20由 密度 比上述外侧树脂层10低的热塑性树脂构成。该表面层没有粘性感和潮热感,且柔软性高,穿着感良好。,下面是使用开孔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层的受液侧上设有具有多个开孔部的表面层
上述表面层由多层树脂膜形成,树脂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至少露出在 受液侧的表面上的外侧树脂层含有平均粒径2μm以上,20μm以下的粒状体, 形成在吸收层侧的比上述外侧树脂层靠内的至少一层内侧树脂层的树脂密度比 形成上述外侧树脂层的树脂密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树脂层不含有 粒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粒状体的至少 部分露出于上述外侧树脂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树脂层的 树脂密度是0.91g/cm3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树脂层的 树脂密度是0.90g/cm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形成上述外 侧树脂层的树脂100重量份,含有上述粒状体30-6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多层树 脂膜的厚度100%,上述外侧树脂层的厚度占到15-60%,上述内侧树脂层的厚 度占到85-4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孔部的内壁 从上述表面层的反面侧进一步向吸收层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多层树脂膜 形成的表面层与上述吸收层局部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将透性的无纺布 与由上述多层树脂膜形成的表面层的反面侧粘接,再将上述表面层和上述无纺 布的复合层与上述吸收层局部粘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树脂层的树脂 密度是0.91g/cm3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树脂层的树 脂密度是0.90g/cm3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形成上述外侧 树脂层的树脂100重量份,含有上述粒状体30-60重量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多层树脂 膜的厚度100%,上述外侧树脂层的厚度占到15-60%,上述内侧树脂层的厚度 占到85-4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孔部的内壁从 上述表面层的反面侧进一步向吸收层侧突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多层树脂膜形 成的表面层与上述吸收层局部粘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将透水性的无纺布与 由上述多层树脂膜形成的表面层的反面侧粘接,再将上述表面层和上述无纺布 的复合层与上述吸收层局部粘接。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尿布,卫生巾或短衬裤垫,尿垫等吸收性物品。更详细地说, 涉及使用表面层接触感极好的吸收性物品。

近年来,为了吸收排泄物,多数情况使用卫生巾,短衬裤衬垫,尿垫,一次 性使用的尿巾等吸收性物品。一般来说,这些吸收性物品是由贴着穿者皮肤的透 液性表面层,不透液的反面层和夹在表面层和反面层之间的吸液层构成。该表面 层因是直接与肌肤接触的层,所以接触感越舒适越好。由于表面层是接受排泄物 的部分,因此,最好是用排泄物不易滞溜,不易产生潮热和发粘的材料。

例如,特开平5-200065号公报揭示了表面上添加了细小凹凸图形的吸收物 品用的表面材。由于表面的凹凸图形,因此成为无塑料特有的触感、且不易发粘 的表面材。但是,在此情况下,虽然于干燥状态下无粘性感,但湿润后,因凹凸 图形对液体的流动产生阻,导致液体滞溜在凹凸内。

特开平9-505223号揭示了含有粒状材料的透液性有孔塑料纸。用该种纸形 成吸收材制品表面层时几乎无塑料感。但是,在此情况下,对于含粒状体的塑料 纸而言,其刚性过高,而柔软性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了在湿润状态下,也无发粘感, 且因柔软性高,接触感很好的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了开孔部的保形性优良的表面层的吸收性 物品。

本发明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在吸收层的受液侧设多孔表面层。

上述表面层由多层树脂膜形成,树脂膜具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至少露出在 受液侧的表面上的外侧树脂层含有平均粒径2μm以上,20μm以下的粒状体, 形成在吸收层侧的比上述外侧树脂层靠内的至少一层内侧树脂层的树脂密度比形 成上述外侧树脂层的树脂密度低。

对于本发明的在吸收性物品上使用的表面层,因接触用者肌肤的外侧树脂 层,可得到不存在塑料特有的感触,在表面上不会有残液,此外,难以产生干燥 和粘性感的效果。另一方面,因内侧树脂层的存在,能够确保表面层整体的柔软 性。对于该表面层,设在层上的开孔部的保形性高,使用中开孔部即使变形,也 易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本发明的表面层也可以是外侧树脂层和内侧树脂层的2层树脂膜,在外侧树 脂层和内侧树脂层之间设第3树脂层,该第3树脂层具有如与外侧树脂层相同 的密度或介于外侧树脂层和内侧树脂层的密度中间的密度,或者上述第3树脂层 也可以由位于内侧树脂层反面侧的多层树脂膜形成。

因为上述内侧树脂层是使表面层整体呈柔软性的层,所以最好在该内侧树脂 层内不含有平均粒径在2μm以上,在20μm以下的上述粒状体。但是,上述粒 状体可以含有的量要比外侧树脂层少。

为了降低对肌肤的贴紧感,上述粒状体的至少一部分最好露出在上述外侧树 脂层的表面。

例如,上述外侧树脂层的树脂密度是0.91g/cm3以上,上述内侧树脂层的树 脂密度是0.90g/cm3以下。

更好地,上述粒状体相对于形成上述外侧树脂层的树脂100重量份,应含有 30-60重量份。

相对于上述多层树脂膜的厚度100%,上述外侧树脂层的厚度最好占到15- 60%,上述内侧树脂层的厚度最好占到85-40%。这在2层树脂膜的情况和3层 树脂膜的情况下都是相同的。

上述多层树脂膜的厚度例如是20-35μm。

此外,本发明所用的表面层例如是上述开孔部的内壁从上述表面层的反面侧 进一步向吸收层侧突出的三维开孔层。

例如,上述表面层表面上的上述开孔部的内径0.6-1.5mm,距表面层的表 面的上述开孔部的深度是0.3-0.6mm,表面层的表面上的相邻开孔部的边缘部 的间隔是0.05-0.2mm。

在上述多层树脂膜的至少一层树脂层内含有粒径在0.01μm以上,0.5μm 以下的微粒子,微粒子的含量相对于该树脂层的树脂100重量份,为0-5重量 份。

由于含有上述微粒子,从而降低了表面层的透明度,能够将吸收层吸收的血 液隠蔽起来。在此情况下,上述微粒子是如

由上述多层树脂膜形成的表面层也可以与上述吸收层局部粘接,或者将透 性的无纺布与由上述多层树脂膜形成的表面层的反面侧接合,再将上述表面层 和上述无纺布的复合层与上述吸收层局部接合。

图1是从表面层侧看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II-II线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3是在表面层上形成开孔部的开孔圆柱体的剖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4是使用所说的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图。

1是表面层,2是吸收层,3是背面层,4是开孔部,10外侧树脂层,11热 塑性树脂,13粒状体,20内侧树脂层,30是塑料层,40是塑料层的开孔部

本发明的吸收物品是卫生巾,短衬裤垫,尿垫,开口型或短裤型一次性使用 的尿布。

图4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由多层树脂膜的表面层1,不透液背面层3和被夹在 上述表面层1和背面层3之间的吸收层2形成,表面层1上形成了多个开孔部。 垫着吸收性物品时产生的排泄液从表面层1上的多个开孔部流向吸收层2。

图2所示的实施形式的表面层1是由朝向使用者的外侧树脂层10和朝向吸 收层2的内侧树脂层20构成的2层结构的层叠树脂膜。

外侧树脂层10以热塑性树脂11为主体,并含有大量的粒状体13。部分粒 状体13露出在表面层1的上述外侧树脂层10的表面1s上。因此,能够降低表 面层1的表面膜的触感和粘性感。

作为构成外侧树脂层10的热塑性树脂11,举例来说有聚乙烯,聚丙烯,聚 氯乙烯,淀粉基树脂,聚乙烯醇,尿烷,polycaouro lacton(ポリカオウロラ クトン(,含有纤维素酯的树脂等。在上述的这些树脂中,较好的是LLDPE(直 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热塑性树脂11的密度最好为0.910g/cm3以上。若树脂的 密度低于上述下限,则由于塑料树脂特有的自身粘性高,与皮肤接触时的感觉 不太好。

粒状体13只要不会因受热而变形,且对人体而言具有安全性的任何种类的 均可使用。其中,为了有效地降低湿润时表面层1的粘性感,最好选用由氧化 钛,,苏打粉,石膏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钠,碳酸镁,硫酸镁,粘 土,磷酸钙,无水酸,碳,滑石构成的一组中的至少一种无机粒状体或融点 比上述热塑性树脂11的熔融温度高的塑料粒子。更好的是碳酸钙。

粒状体13的粒径最好是2μm以上,20μm以下。若粒径大于上述上限, 则表面的凹凸过大,粒状体13的硬度会传给肌肤,穿着感不良。或者热塑性树 脂11内的粒状体13的分布不均,表面也会变得粗糙。另一方面,粒径小于上 述下限时,不能造成表面层1的凹凸感,不能降低与肌肤的接触面积,往往有粘 性感和潮热感。粒状体13的粒径更好的是2-10μm之间,最好是在2-6μm 之间。这里所指的粒径是平均粒径。

作为外侧树脂层10,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1的100重量份而言,上述粒状体 13最好含有30-60重量份。粒状体13的含有量少于上述下限时,所得到的表 面层1会产生粘性感,潮热感。另一方面,多于上述上限时,因为用挤压机难以 挤出外侧树脂层11,薄膜成形时的稳定性差,最终所得到的表面层1的强度不 高。

因为外侧树脂层10直接与穿戴该吸收性物品的肌肤接触,所以最好表面粗 糙度低一些较好。具体来说,表面粗糙度(MMD)低于0.01为好。若表面粗糙 度大于上述上限,穿戴者会感到对皮肤的不光滑感。表面粗糙度0.005以下为 更好,为了调查关于粒状体13的粒径和含有量造成表面粗糙度的关系,进行下 面的试验。

所采用的样品,相对于为热塑性树脂的聚乙烯树脂(LLDPE(直链状低密度 聚乙烯),密度0.917g/cm3)的100重量份,以表1所示的量配合具有表1所示 粒形粒状体(CaCO3),形成厚25μm的薄膜。对于该薄膜,测定表面粗糙度(MMD: カトテツク社制KES合试验杨,传感器单元5X5,载荷25g的条件下)。作为 比较例,不含有粒状体的层,也进行同样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样品  1  2  3  4 粒状体的含有量  30%  40%  50%  60% 粒状体的粒径  2.3μm  0.0050  0.0063  0.0062  0.0060  3.3μm  0.0069  0.0073  0.0088  0.0095  5.4μm  0.0076  0.0082  0.0096  0.0108  8μm  0.0102  0.0112  0.0120  0.0124  15μm  0.0118  0.0120  0.0145  0.0146 比较例(无粒状体)  0.0060

根据表1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粒径大,则表面粗糙,即粒状体显在化的 倾向。为了得到表面粗糙度较好的值,粒径为5.4μm以下,含有量在50%以下, 或粒径3.3μm以下,含有量60%以下。更好的是粒径2.3μm以下,含有量30% 以下。

为了外侧树脂层10在使用吸收性物品中产生摩擦时或加压时不会引起硬质 感,LC值(压缩载荷)0.65以下为好,更好的是0.55以下。为了调查关于粒 状体13的含有量变化造成LC值(压缩载荷)及RC值(恢复率)的关系,进行 以下的试验。

准备与为调查上述表面粗糙度使用的样品完全相同的样品。粒状体使用平均 粒径为5.4μm的碳酸钙,其含有量示于表2。对于所得到的样品,测定LC值(压 缩载荷)及RC值(恢复率)。表2示出结果。

表2 样品 5  6  7  8 粒状体的含有量 0% 30% 40% 50% LC值 0.581 0.613 0.625 0.685 RC值 47.0 43.3 35.3 35.6

根据结果,可以清楚地了解随着粒状体的含有量增加,压缩载荷增加,恢复 率降低。即,刚性提高,耐久性变差。

另一方面,构成内侧树脂层20的热塑性树脂是可使用与形成外侧树脂层10 的树脂相同的化合物。但是,构成内侧树脂层20的热塑性树脂的密度最好要低 于构成上述外侧树脂层10的热塑性树脂的密度。对于上述外侧树脂层10,因为 含有粒状体13而增加了刚性感,但因为用低密度的热塑性树脂构成内侧树脂层 20,所以整个表面层1的柔软性不会下降。且表面层1可自由变形,压缩弹力 性极好,肌肤活动也不会有阻力感或摩擦感。内侧树脂层20的密度较好的是 0.905g/m3以下。此外,若在内侧树脂层20内,不含有外侧树脂层10内所含有 的粒状体时,表面层1的柔软性会提高。但也可在内侧树脂层20中含有比外侧 树脂层量少的上述粒状体。

作为构成内侧树脂层20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是密度为0.900g/cm3 以下的V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密度为0.89g/cm3的聚苯乙烯和聚异丁 烯加氢的封端聚合物(blockpolymer),即SEPS(クラレ(株)制),非结晶性或 结晶性的α-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为 0.87g/cm3的Tafmar(三井化学(株)制)。尿烷,SEBS等的合成橡胶树脂本 身粘力强,制造时,卷成卷状时,造成粘住(膜彼此的粘接),膜拉出有损伤, 此时最好含有硅氧烷类剥离剂。除此之外,若使用0.900g/cm3以上的树脂和密 度为0.900g/cm3以下的树脂混合后,也可以构成内侧树脂层20。

构成表面层1的2层结构的树脂薄膜可以通过一起挤压构成外侧树脂层10 和内侧树脂层20各自的树脂而得到。按照需要,可在上述外侧树脂层和内侧树 脂层之间设粘接剂层。

表面层1从强度和柔软性以及开孔部4的保形性的观点来看,厚度最好在约 20-35μm之间。此外,为了降低粘性感,外侧树脂层10最好占到表面层厚度 的15-60%。为了确保表面层1整体的柔软性,内侧树脂层20最好厚度占表面 层厚度的85-40%。

在表面层1上其整面形成了多个开孔部4。如图2所示,该开孔部4从表面 层1的表面1s处向吸收性物品的内侧,即吸收层2侧突出,且向着吸收层2内 径变小。若如此地形成开孔部4,则排泄物利用毛细管现象很容易地从表面层1 的表面流向吸收层2,被吸收层2吸收的排泄液很难逆向流回到表面层1。此外, 由于表面层1的表观厚度变大,被吸收层2吸收的排泄液就会远离使用者的肌 肤,使用者不会有不舒适感。

作为开孔部4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把外侧树脂层10和内侧树脂层20重 叠后放到开孔鼓上,并喷吹热气,且用真空通过开孔鼓上的开孔抽吸上述表面 层,就可在整个面上形成与开孔鼓上的开孔对应的开孔部4。在此情况下,如图 2所示,开孔部4的内壁由外侧树脂层10形成。若刚性高的外侧树脂层10构成 内壁,且把柔软性高的内侧树脂层20设置在外侧树脂层10下方,则易于维持 开孔部4的形状,使用时开孔部不会变形,易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对于开孔部4,从排泄液的透过性和开孔部4的保形性观点来看,开孔部4 在表面层1的表面1s上的内径4R最好是0.6-1.5mm,在吸收层2侧上的开孔部 4的内径4r最好是0.3-1.3mm,开孔部4从表面1s的深度(表面层1的表观 厚度)4h最好是0.3-0.6mm,表面1s上的相邻开孔部4边缘彼此间的间隔4s 最好是0.05-0.2mm,吸收层2侧上的相邻开孔部4的边缘彼此间的间隔4t最 好是0.2-0.4mm。开孔部4的合计形成面积最好是表面层1整个面积的60- 80%。

对于本发明的表面层1而言,为了能够从表面侧看不见被吸收的排泄液,最 好除了上述粒状体13外,另外还含有平均粒径为0.2μm左右的微粒子作为染 料。例如在构成外侧树脂层10和/或内侧树脂层20的薄膜成形时添加微粒子。 微粒子的添加量相对于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最好是2-5的重量份。一般来 说,为提高白色度,应使用氧化钛作为微粒子。

为了促进排泄液的吸入,也可以在本发明的表面层1上涂抹亲水性表面活性 剂。

对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例如上述吸收层2是粉碎纸浆等的吸液性纤维层 或在上述吸液性纤维层内混合了SAP(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层。而上述吸收层 2更好的是用纸等透液性层包覆着。或者,可与吸水纸重叠后形成上述吸收层 2。

设在吸收层2的反面侧上的背面层3是具有通气性但阻液的聚烯烃类树脂薄 膜等。在吸收层2的周围,用热熔性粘接剂粘接上述表面层1和背面层3。此外, 最好用热熔性粘接剂把表面层1与吸收层2局部粘接起来。在此情况下,排泄 液容易流向吸收层2,排泄液不易滞溜在表面层上。

此外,对利用穿孔式(air-through),点粘接(pointbond)式,无纤维 (spunless)式等使经亲水处理的热塑性合成纤维薄层化的无纺布用热熔性粘 接剂与表面层1的使用者侧粘接住得到复合层,形成复合表面层也可以。把该复 合表面层粘接到吸收层2的局部上,在不降低表面层透液性的前提下,可使被吸 收的排泄液更远离穿着者的肌肤。此时,最好使用超高和缓冲性好的通过air- through方式形成的无纺布。

也可以用热压纹方式接合表面层1和无纺布而得到复合表面层,再将该复合 表面层与吸收芯接合。热压纹接合方式比使用热熔性粘接剂接合时更能维持湿润 强度,可防止表面层1和上述无纺布的分离。热压纹的图样可以采用点状图样, 纱网状的图样等任何一种图样。但是,若使压纹面积为3-20%范围时,在不降 低透液性的前提下可更好地保持湿润强度。

下面,借助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吸收性物品上使用的表面层,制造出图1及图2所示的表面层1。 外侧树脂层10是在密度为0.917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配合平均粒径为5.4 μm的碳酸钙50重量份,内侧树脂层20是使用密度为0.89的低结晶性乙烯-α -烯烃聚合物,外侧树脂层10为10μm,内侧树脂层20为15μm厚度一起挤压 形成2层构造的多层树脂薄膜。

把得到的薄膜放置在设有开孔部的塑料层上,喷射280-320℃的热空气, 同时通过设在塑料层上的开孔将薄膜抽真空,在整个面上形成与开孔鼓的开孔对 应的开孔部4。此时使用的塑料层的开孔图形具有与图1所示的表面层的表面相 同的开孔图形。如在图3的塑料层30的剖面图中所示的那样,在塑料层30上 面,相邻开孔部40和开孔部40的间隔31是0.05-0.14mm,开孔部的直径32 是0.5-1.6mm,在塑料层30下面,相邻开孔部40和开孔部40的间隔33是0.3 -0.35mm,在塑料层30的中腹部的相邻开孔部和开孔部的边缘彼此的间隔34 是0.15-0.3mm,塑料层30的厚度35是0.3-0.6mm。关于所得到的表面层, 测定LC值(压缩载荷),RC值(恢复率),以及表3所示的伸长时的伸缩载荷。 作为比较例,对于将上述外侧树脂层和内侧树脂层的材料混合得到的薄膜与上述 表面层同样地开孔后的层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示于表3。

表3 比较例 实施例 粒状体的含有量 0%  50%  LC值 0.554  0.501  RC值 47.0  54.9  3%伸长时的伸长载荷 45  19  5%伸长时的伸长载荷 82  34  10%伸长时的伸长载荷 168  79

根据结果,得到的本发明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层压缩时的硬度低,形状恢 复性提高,此外,因为伸缩度载荷降低,所以因摩擦而造成的阻力感降低。

如上所述,吸收性物品上所用的本发明的表面层尽管是用树脂形成的,但几 乎没有塑料层特有的粘性感和潮热感。因此,能够减少穿着者的不舒适感。此外, 该表面层尽管含有粒状体,但是很柔软,举动自如,压缩弹力性极好,在肌肤上 滑动不会有阻力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