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病理 / 良性前列腺增生 /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人蛋白标记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人蛋白标记

阅读:726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人蛋白标记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受试者获取前列腺液样品、以及分析该前列腺液样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BPH。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受试者获取血清样品、以及分析该血清样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BPH。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BPH蛋白标记与使用 说明书 的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记的 诊断 试剂 盒 。,下面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人蛋白标记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包 括:(a)从受试者获取前列腺液样品,以及(b)分析该前列腺液样 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BPH。
2.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受试者为人类男性,并且通过挤压 受试者前列腺来获得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前列腺液样品通过双向电泳与 质谱进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BPH蛋白标记使用针对BPH 蛋白标记的抗体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蛋白标记包括PSP61、lwPSA 及αs1-酪蛋白
6.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包 括:(a)从受试者获取血清样品,以及(b)分析该血清样品以检测 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BPH。
7.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方法,其中受试者为人类男性。
8.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方法,其中使用免疫放射分析来检测蛋白 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方法,其中BPH蛋白标记使用针对BPH 蛋白标记的抗体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的方法,其中蛋白标记包括PSP61、lwPSA 及αs1-酪蛋白。
11.一种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记的诊断试剂盒,其 包含BPH蛋白标记与使用说明书
12.一种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记的诊断试剂盒,其 包含针对PSP61、lwPSA及αs1-酪蛋白的抗体及使用说明书。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诊断试剂盒,其中抗体是单克隆抗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诊断试剂盒,其中抗体吸附在基质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新的蛋白标记以 及检测BPH的方法。

发明背景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常见的、与日益增长的年龄相关 的前列腺紊乱。很高比例的年龄超过50岁的男性(68%)具有良性前 列腺增生的组织学证据,截至70岁,百分之四十三(43%)的男性具 有临床上明显的前列腺增大。该疾病的特征是前列腺的尿道周围与过 渡区域处的腺体及肌纤维组织逐渐增大,从而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的症 状。仅仅在美国,每年为BPH要进行350,000至400,000例手术, 这使得它成为美国最常见的治疗,总花费达45亿美元。BPH的发病率 远高于前列腺癌,但对其病因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不过,普遍认为高 龄男性中睾与雌激素之间平衡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引发前列腺的生 长,从而导致BPH。良性(或恶性)疾病引起的前列腺肿大一般导致 前列腺部尿道顺应性降低并增加膀胱出口梗阻。结果经常在膀胱中发 生次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膀胱壁肥大以及小梁与憩室的形成。逼肌 的次级变化主要是与前列腺梗阻、遗尿、尿频尿急相关的最为棘手的 症状相关。根本的机制仍然具有争论,但可能同梗阻膀胱中逼肌发育 不稳定有部分关联。
导致膀胱出口梗阻的BPH传统上通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来治疗。尽管TURP被认为是BPH外科处理中的黄金标准, 但存在高频率的并发症。例如,70%的切除案例受到不同程度的逆行 性射精的困扰,1-2%导致尿失禁。作为选择,BPH可以通过施用诸如 α-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或者通过使用非那雄胺(Proscar)阻滞睾酮对 前列腺的活性来进行治疗。后一种药物是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阻 止睾酮转变为前列腺中的活性形式DHT来发挥作用的。利用这种手 段,可以阻止前列腺受到男性激素的刺激,防止其进一步生长,这样 来预防临床BPH的发展。然而,在长至可检测的大小或者发展至需要 进行外科手术的症状之前,尚无可靠的标记来检测BPH。而到了可检 测的时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膀胱逼肌已经被损害,其中相当数量 即便在TURP后也无法获得改善。现有的那些众所周知的标记——前 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尽管可用于检测 前列腺癌,但在BPH早期检测方面并不是非常有用。PSA是当前最好 的最有用处的用于检测前列腺癌的标记。不过,由于BPH与前列腺癌 在PSA平上有很大重叠,在那些两可病例中尤为如此(PSA水平范 围为4-10ng/ml),因此无法精确区分BPH与前列腺癌。已经尝试通 过测量游离PSA(PSA没有与蛋白酶抑制剂结合)与总PSA(游离PSA 加上与α-1-抗糜蛋白酶[ACT]结合的PSA)的比例,或者联合PSA与 hK2,来改善两可区域诊断的精确度。不过,相当数量的受试者仍然被 错误分类。
近来全世界几个实验室进行了一些尝试,其焦点是用于BPH的特 异性标记。Mikolajczyk与其同事已报道来自BPH病人前列腺组织过 渡区域的一种游离PSA修饰形式有所升高,他们称之为BPSA(BPH 相关PSA)。
他们进一步报道了在精浆中存在BPSA。BPSA用作BPH标记的 潜正在积极探索中。目前对前列腺癌发生的研究证实通过皮下注射 睾酮(T)及苯甲雌二醇(E2)可轻易诱发前列腺癌。这与分泌蛋白谱 的并发变化、许多多肽生长因子的改变表达、间质平滑肌紊乱以及包 括在动物模型的前列腺癌及人前列腺癌的发育及发展过程中Id-1基因 过量表达在内的差异基因表达相关联。通过将Id-1基因转然已知的人 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中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它通 过灭活p161NK4a/RB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刺激癌细胞增殖,其中包括激 活MAPK及NF-KB途径。通过使用激素诱发的前列腺癌Noble大鼠模 型,发现施用激素胶囊后2-3个月在前列腺中首先检测到发育异常。发 育异常/癌的发展与一种新的分泌蛋白,与人激肽释放酶2(hK2)同源 并且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基因家族成员的一种的激肽释放酶样蛋 白的出现同时发生。尽管PSA(hK3)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有用,但它 并不是肿瘤特异性的。为了找到更好且更特异的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 标记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广泛检索,其中hK2是候选之一,因为它的水 平与前列腺癌更直接线性相关,表现出了更多的肿瘤特异性。目前的 研究表明在人BPH中,分泌蛋白谱有相类似的改变,其中可能会分泌 能够在前列腺分泌物和/或血清中可检测的特异蛋白。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受试者获取前列腺液样品、以及分析该前列腺 液样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 BPH。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受试者获取血清样品、以及分析该血 清样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 BPH。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BPH蛋白标记与使用说明书的用于检 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记的诊断试剂盒,以及含有针对PSP61、 lwPSA及αs1-酪蛋白抗体与使用说明书的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标记的诊断试剂盒。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BPH及非BPH对照的人前列腺液(EPS)中分泌蛋白的双 向电泳分析。根据等电点(pI,pH3-10)及分子量分离200μg蛋白, 凝胶用染来处理。所示的是来自年轻组(A)、同龄对照组(B)及 BPH患者(C)的具有代表性的凝胶。箭头指示仅在BPH样品中存在 的(斑点1-3)、在BPH中高表达的(斑点4)以及在BPH及正常对 照中均表达的(斑点或者斑痕5-8)蛋白斑。
图2所示的是经ESI-MS/MS后斑点1(PSP94的同种异型, [iPSP94],即PSP61)的谱图。图表顶部所示的是MS/MS离子,图表 底部包含MasEnt43谱图。
图3是经ESI-MS/MS后斑点1(iPSP94,[即PSP61])的片段序 列,通过数据库检索后确认为PSP94,但其仅有61基酸,因此为 PSP61。
图4所示的是经ESI-MS/MS后斑点2(血清白蛋白)的谱图。图 表顶部所示的是MS/MS离子,图表底部包含MasEnt43谱图。
图5是经ESI-MS/MS后斑点2(血清白蛋白)的片段序列,图表 顶部所示的是MS/MS离子,图表底部包含MasEnt43谱图。
图6所示的是低分子量PSA(lwPSA)的片段序列。
图7是斑点3中αs1-酪蛋白的谱图。图表顶部所示的是MS/MS离 子,图表底部包含MasEnt43谱图。
图8为斑点3中αs1-酪蛋白的片段序列。
图9是经MALDI-MS后斑点5中多肽的谱图。谱图是在反射模式、 质量范围为600-3400Da的条件下获得的。所提取多肽的谱图经数据库 检索后鉴定为锌-α-2-糖蛋白。
图10是经MALDI-MS后斑点6中多肽的谱图。谱图是在反射模 式、质量范围为600-3400Da的条件下获得的。所提取多肽的谱图经数 据库检索后鉴定为微精浆蛋白(microseminoprotein)(PSP94)。
图11是经MALDI-MS后斑点8中多肽的谱图。谱图是在反射模 式、质量范围为600-3400Da的条件下获得的。所提取多肽的谱图经数 据库检索后鉴定为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图12是经MALDI-MS后斑点4(乳传递蛋白)的谱图。图表顶 部所示的是MS/MS离子,图表底部包含MasEnt43谱图。
图13经ESI-MS/MS后斑点4(乳铁传递蛋白)的片段序列,通过 数据库检索后确认为乳铁传递蛋白。
图14所示的是在人正常前列腺、BPH及前列腺癌样品中αs1-酪蛋 白的免疫染色(A×100;B×200;C、D、E、F,×400)。
图15是在人正常前列腺、BPH及前列腺癌中αs1-酪蛋白的免疫反 应性。所有正常前列腺与70%的前列腺癌样品的αs1-酪蛋白反应为阴 性。仅30%的前列腺癌样品分别表现出轻度至中等的αs1-酪蛋白免疫 反应性。相反,91%的BPH样品表现出中等至强烈的αs1-酪蛋白免疫 反应性,其中36%为++并且55%为+++水平。
发明的详细描述
定义
在本申请的用法中,其中如果没有另外特别说明,下述每个术语 均为下文所阐述的意思。
在本文用法中,“受试者”可以是诸如灵长类、小鼠、大鼠、豚鼠 或者兔子等任何动物。在优选实施例中,受试者是人。
在本文用法中,“蛋白标记”指所发现的蛋白其水平与模式癌症相 关。“BPH蛋白标记”是其水平与BPH诊断相关的蛋白。
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受试者获取前列腺液样品、以及分析该前列腺 液样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 BPH。在优选实施例中,受试者为人类男性。通过直肠途径手指挤压 病人的前列腺可获得分泌的前列腺液样品。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双 向电泳法与质谱分析来检测标记蛋白。针对这些标记蛋白的特异的抗 血清增加了。可以使用针对蛋白标记的抗体来检测蛋白标记。在优选 实施例中,蛋白标记包括PSP61、lwPSA或者αs1-酪蛋白。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受试者获取血清样品、以及分析该血 清样品以检测BPH蛋白标记存在与否从而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 BPH。在优选实施例中,受试者为人类男性,蛋白标记包括PSP61、 lwPSA或者αs1-酪蛋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应用使用抗体的免 疫放射分析来检测蛋白标记。这些抗体可以是针对PSP61、lwPSA或 者αs1-酪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记的 诊断试剂盒。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诊断试剂盒含有BPH蛋白标记与使 用说明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 诊断试剂盒包括针对PSP61、lwPSA或者αs1-酪蛋白的抗体以及使用 说明书。在一个实施例中,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抗体吸附在某种基质上。
下述的实验细节用以说明如何实施本发明,其不应被视为以任何 形式限制了本发明。
实验细节
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用以分析通过直肠指检(DRE)直接挤压前 列腺所获得的前列腺分泌物。已知通过以上过程收集的分泌物为前列 腺液(EPSs)。正常人前列腺(年轻组及同龄对照组)与BPH的EPS 样品分别与蛋白酶抑制剂混合,冷冻条件下储存备用。通过双向电泳 对正常前列腺及BPH的EPS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在BPH分泌物中 有多种蛋白被差异表达。特别地,仅仅在BPH样品中发现了称为斑点 1、2和3的三个主要斑点,而在正常/同龄样品中则完全缺失或者以极 低以至无法检测的水平表达(图1)。尽管还有其它的差异表达的斑点 (即,斑点4等),但目前关注的焦点仍然是这三个主要斑点(斑点 1-3)。利用质谱检测以及mass sequencing(在悉尼Macquarie大学澳 大利亚蛋白质组分析研究组[APAF]的协助下)对这些差异表达的斑点 进行分析,表明斑点1为PSP94的“同种异型物”(iPSP94;MW 14kDa, pI 4.5)或者是β-微精浆蛋白,即已知的类抑制素多肽(3-抑制素)。 我们进一步鉴定了该蛋白,发现该蛋白实际上含有61个氨基酸(而非 PSP94的94个氨基酸)(参见图2和3),因此应该更确切的称之为 PSP61。斑点2(MW为9kDa,pI 5-5.5)被证实为血清白蛋白(图4、 5),而斑点3(MW 10kDa,pI 8.5-9.3)含有两种蛋白:一种是低分 子量的PSA(lwPSA)(图6),另一种为αs1-酪蛋白(图7、8)。
为了检验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在正常、同龄对照及BPH样 品中均存在的几个主要蛋白斑点进行了分析。例如,斑点5为锌-α-2- 糖蛋白(图9),斑点6至8分别为PSP94(图10)、PSA[数据未列 出,由Western blotting证实]及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图11)。进 一步注明斑点4实际上是乳铁传递蛋白(图12、13)。已经证实这些 蛋白可以同特异的抗血清作用,而且它们曾被报道为前列腺的分泌成 分。
在本研究中,使用了年轻成年男性(40岁以下)的EPS样品与同 龄未患有BPH的EPS。来自已确认患有前列腺癌的病人的EPSs没有 包括在内,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患有前列腺癌的病人其BPH程度总是 变化的。因此,如果包括来自前列腺癌病人的EPSs只会多余地在初期 搞乱BPH信号。三个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SA+)、PC3(PSA-) 及DU145(PSA-)的上清,经双向电泳分析后发现,LNCaP(连同其 它两个细胞系)对于lwPSA是阴性的,在所有三个细胞系中没有或者 仅仅是痕量PSP94被检出。在人体中,已报道PSP94在前列腺癌中被 下调。这有助于支持我们的假设——lwPSA与PSP94及PSP61在前列 腺癌细胞中不在任何重要途径中表达。
I BPH分泌物中特异性标记蛋白的鉴定及特征
A.收集前列腺分泌物
从10名年龄为40岁或以下(正常)的男性、50岁同龄对照及50 名年龄在60-70岁之间并确诊患有BPH的男性中收集前列腺液 (EPSs)。在着手进行任何治疗方案之前,从正常组、同龄对照组(未 患有BPH)与BPH病人(已确诊)中获得EPS样品(每份约1ml), 分别与蛋白酶抑制剂混合,冷冻条件下(-80℃)储存备用。它们分别 称作非BPH(正常的与同龄对照)及BPH-EPS(BPH)。
B.双向凝胶电泳
采用根据Wilkins等编辑的书所述的方案(31)总结在下面几个段 落中,使用IPGphor Isoelectric Focusing System与垂直SDS-PAGE, 对来自正常组、同龄对照组及BPH病人的EPS进行双向凝胶电泳。
1.第一向——等电聚焦(IEF)
使用固定pH梯度(IPG)胶条(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进行等电聚焦。将5μl EPS溶解或稀释在250μl再水化液(8M尿素, 2%CHAPS,0.5%IPG缓冲液)中,含有样品的水化液加入到IPG胶 条中,使其再水化14h。EPS样品在从100V(2h)、500V(1h)1000V (1h)至8000V(4h)逐渐增高的电压下进行电泳。在第一向IEF中, 蛋白根据其pH值进行分离。
2.第二向——SDS-PAGE
在平衡缓冲液(50mM Tris-Cl,6M尿素,30%甘油,2%SDS, DTT 10mg/ml或者碘乙酰胺25mg/ml,以及示踪染料)中平衡IPG胶 条30分钟。随后,将IPG胶条置于垂直SDS-PAGE体系(Hoefer SE 600)中,根据分子量通过电泳来分离蛋白。所获得的凝胶利用银染试 剂盒(Amersham)进行银染。在ImageMaster 2D Elite凝胶分析软件 (Amersham)的协助下对来自年轻组和同龄对照组及BPH组的EPS 的双向凝胶进行比较,以显示差异表达蛋白概况。
C.质谱分析
Young CYF,Seay T,Higen K,Charlesworth MC,RochePC, Klee GG,Tindall D,Prostate[Suppl]7:17-24(1996)中所述的实验 步骤如下。
1.衬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方法
为了进行质谱分析,电泳图可用银或考斯亮蓝来染色。确定双 向凝胶上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切下用于质谱分析。在质谱分析中, 我们请求澳大利亚蛋白质组分析研究组(APAF)给予协助。使用的是 MALDI-MS方法。所分离的蛋白斑点首先于37C进行胶内胰蛋白酶 切。所获得的多肽使用10%乙腈、1%TFA溶液从胶中提取,用ZipTip 进行纯化。多肽从基质上洗脱,置于MALDI靶上并干。然后使用 一台Micromass ToF Spec 2E飞行时间质谱学进行MALDI-MS。使用 氮激光器(337nm)照射样品,通过反射模式在600-3400Da的质量范 围获得谱图。利用近点校正,可以给出典型的~100ppm或者更低的质 量精度。然后可获得来自样品多肽的单一同位素峰列表(图10-12)。 用Peptldent对SWISS-PROT和TREMBL中智人(Homo sapiens)的 肽质指纹图谱进行检索。这可以基于肽指纹给出最相似的候选蛋白。
2.电喷雾离子化质谱/Mass Sequencing(ESI-MS/MS)
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的性质进一步通过ESI-MS/MS来确认。经 16h胰蛋白酶消化后,所获得的多肽使用ZipTip纯化以浓缩并除去盐 分。利用配备纳米喷雾源(nanospray source)的Micromass Q-TOF MS 通过ESI-TOF MS/MS分析样品,使用酸毛细管手动获得数据。获 取m/z范围超过400-1800的数据,以选取用于MS/MS分析的多肽。 选定多肽后,将机器调节到质谱/Mass Sequence模式,在多种碰撞能量 设置下收集m/z范围50-2000的数据。生成多肽片段及片段离子(Y系 列离子用于所关注多肽的测序)的谱图。通过这些收集的数据,可以 确定所关注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基于所选取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数据, 可以确定最可能的蛋白。
II特异标记蛋白的细胞来源
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性质进行了鉴定,使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三个特异蛋白的细胞来源进行检 测,并评估这些蛋白标记在BPH中的特异性。
A.抗血清的生成
为了确定这些蛋白的细胞来源,生成了针对这些蛋白的抗血清。 为了实现这个步骤,采用了Alpha Diagnostic International,San Antonio,TX,USA的服务,在基于标记蛋白通过大量测序所确定的已 知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生成特异性针对这些蛋白的抗体。
B.免疫组织化学(IHC)
抗血清的特异性首先针对相应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进行确认。然 后将这些抗血清用于正常人前列腺、同龄对照组、BPH组及前列腺癌 样品的IHC。结果表明BPH的前列腺上皮细胞对这些标记蛋白表现出 阳性反应,而基质组织则是阴性的(图14、15)。这表明特异性的标 记蛋白是由BPH上皮细胞分泌的。
III.蛋白标记的检测
最后阶段就是检测PSP61、lwPSA及αs1-酪蛋白是否存在于BPH 病人的血清中,以开发出一种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这些蛋白来诊 断BPH的方法,并特别在临界情形下评估新发现的标记与PSA水平的 相关性。
A.简介
由于血检是最便利的临床检测方法之一,因此本计划的最后一步 就是检测这三个蛋白能否在BPH病人的血液中检出,以及它们是否是 BPH病人所特有的。同时也将检验PSA水平,并研究PSA水平与这 三个蛋白水平之间的关联。我们预测结果对PSA与PSP94将会是阳性 的,因为已知它们是存在于血清中。预计这些分子的变体(即PSP61、 lwPSA及αs1-酪蛋白)也将会进入血液,因此能够在血清中检出。一 旦获得确认,这将被证明在临床症状尚未出现前的早期BPH诊断中是 非常有用的。然后可以考虑生产检验试剂盒。
B.收集用于化验的血液
从新近被诊断患有BPH的100个病人中按标准方式收集静脉血 (20ml)。为了进行比较,还收集了20个正常男子(年龄40岁以下) 与50个同龄对照的血液。此外,为了进行比较,从50个PSA水平范 围在4-10nm/ml的病人中收集血液样品。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然后在3500rpm离心10分钟,使血清与其它血液组分分离。之后将 样品保存在20℃备用。
C.确定PSP61、lwPSA及αs1-酪蛋白血清浓度
通过免疫反射分析(Tandem-R PSA,Hybritech,Inc.)或者Labrie 等描述的方法(34)对样品进行分析,用于不含PSA的常规血清及总 PSA的检验。对这些方法通过使用所生成的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即 lwPSA、PSP61及αs1-酪蛋白)来代替原始抗体进行了调整,用来检验 血清lwPSA、PSP61及αs1-酪蛋白。所获得的数据同常规PSA或PSP94 的数据进行比较。一旦确立了检验方法,便可进行大规模的血清检查 以确定这些蛋白作为BPH标记的特异性。
D.特异性BPH标记的水平与特别涉及PSA水平临界高度(即, 4-10ng/ml)的血清PSA水平的关系
评估所有确诊为BPH的病人(100)的PSA水平,并比较这些PSA 水平与本研究中确定的BPH标记。对PSA水平为临界高度的病人体内 的BPH特异标记,也通过确定其特异BPH标记(即PSP61、lwPSA 及αs1-酪蛋白)的血清水平来进行了评估。通过比较BPH病人中PSA 水平与特异BPH标记以及血清PSA为临界高度的患者中的这些标记, 可以确定后者是否患有前列腺癌。PSA(临界高度)与特异标记同时升 高的病人可能仅患有BPH。在另一方面,特异BPH标记降低或者为无 法检测水平的病人更可能患有前列腺癌。
本申请要求于2003年7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485,653 以及于2003年8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498,623的优先 权,它们的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照。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括号中标注作者及日期的方式引用了多个出 版物。所述出版物的完整引述列于说明书的最后、权利要求之前。这 些出版物的完整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照,以期更完整地公开在此所 描述和请求保护的申请的申请日前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下列参考文献在本说明书种引用。这些参考文献的全部内容作为 背景和现有技术引入本发明。
参考文献:
1.Berry SJ,Coffey DS,Walsh PC,Ewing LL, J.Urol.132:474-479(1984).
2.Carter HB and Coffey DS, The Prostate 16:39-48(1990).
3.McNeal JE, Invest.Urol.15:340-345(1978).
4.McNeal,JE,“The prostate gland:Morphology and pathobiology,” Monogr.in Urol.vol 4.No1(1983).
5.Djavan B,Nadersbacher S,Klingler HC,Ghawidel K,et al., Tech.Urol.5:12-20 (1999).
6.Holtgrewe HL.,“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 Urol.Clin.North Am.22:357- 368(1995).
7.Arai Y,Aoki Y,Okubo K,Maeda H,Terada N,et al., J.Urol.164:1206-11 (2000).
8.Dixon CM and Lepor 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Z.Petrovich and L. Baert(eds.).Springer-Verlag,193-204(1993).
9.Gromley GJ,Stoner E,Bruskewitz RC et al., N.Eng.J.Med.327:1185-1191 (1992).
10.Vermeulen A,Giagulli VA,Scheppe P,Buntinx A,Stoner E, The Prostate 14:45-53(1989).
11.Geller J, J.Clin.Endocr.Met.71:1552-1555(1990).
12.Kirby R and Christmas T,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Gower Med.Publ. (1993).
13.Dupont A,Cusan L,Gomez JL,Thibeault MM,Tremblay M,Labrie F., J.Urol., 146:1064-7(1991).
14.Partin AW,Oesterling JE, J.Urol.152:1358-1368(1994).
15.Lee CS,Oesterling JE(1995). Sem.Surg.Oncol.,11:23-35.
16.Barichello M,Gion M,Bonazza A,et al., Eur.Urol.,27:295-300(1995).
17.Mikolajczyk SD,Millar LS,Wang TJ,Rittenhouse HG,Wolfert RL,Marks LS, Song WT,Wheeler TM and Slawin KM, Urol.,55:41-45(2000).
18.Wang TJ,Slawin KM,Rittenhouse HG,Millar LS and Mikolajczyk SD, Eur.J. Biochem.,267:4040-4045(2000).
19.Mikolajczyk SD,Millar LS,Marker KM,Wang TJ,Rittenhouse HG,Marks LS, Slawin KM, Prostate,45:271-276(2000).
20.Wang YZ and Wong YC,“Sex Hormone-Induced Prostatic Carcinogenesis In The Noble Rat:The Role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tate Cancer,” Prostate,35:165-177(1998).
21.Xie W,Wong YC,Tsao SW and Wong NS,“Expression Of A Kallikrein-Like Protein In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la In Ventral Prostate Of The Noble Rat,” Prostate,42:8-17(2000).
22.Wong YC,Wang YZ and Tam NNC,“The Prostate Gland And Prostate Carcinogenesis,” Italian J.Anat.Embryol.,103(Suppl.1)n.4:237-252(1998).
23.Tam NNC,Chung SSM,Lee DTW and Wong,YC,“Aberrant Expressio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c-Met,During Sex Hormone- Induced Prostatic Carcinogenesis In The Noble Rat,” Carcinogenesis,21:2183- 2191(2000).
24.Wong YC,Xie W and Tsao SW,“Structural Changes And Alteration In Expression Of TGF-β1 And Its Receptors In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PIN)In The Ventral Prostate Of Noble Rats,” Prostate,45:289-298(2000).
25.Wong YC,Tam NNC,“Dedifferentiation Of Stromal Smooth Muscle As A Factor In Prostate Carcinogenesis,” Differentiation,70:633-45(2002).
26.Ouyang XS,Wang XH,Lee DTW,Tsao SW and Wong YC,“Up-regulation of TRMP-2,MMP-7 and Id-1 During Sex Hormone-Induced Prostate Carcinogenesis In The Noble Rat,” Carcinogenesis,22:965-973(2001).
27.Ouyang,XS,Wang XH,Lee TW,Tsao SW and Wong YC,“Overexpression of Id-1 in Prostate Cancer,” J.Urology,167:2598-2602(2002).
28.Ouyang XS,Wang XH,Ling MT,Wong HL,Tsao SW,and Wong YC,“Id-1 Stimulates Serum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Through Inactivation of p16INK4a/pRB Pathway,” Carcinogenesis,23:721-725(2002).
29.Ling MT,Wang XH,Ouyang XS,Lee TKW,Fan TY,Xu KX,Tsao SW and Wong YC,“Activation of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s Essential for Id-1 Induced Serum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 Growth,” Oncogene,21:8498-8505 (2002).
30.Ling MT,Wang XH,Ouyang XS,Xu KX,Tsao SW and Wong YC,“Id-1 Expression Promotes Cell Survival Through Activation of NF-KB Signaling Pathway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Oncogene(In Press)(2003).
31.Young CYF,Seay T,Higen K,Charlesworth MC,Roche PC,Klee GG,Tindall D, Prostate[Suppl]7:17-24(1996).
32.KX Xu,X Wang,MT Ling,DTW.Lee,TY Fan,F L Chan,J JW Xuan,SW Tsao,YC Wong,“Identification of a Specifically Expressed Modified Form Of Novel PSP-94 Protein in the Secretion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Electrophoresis,24:1311-1316(2003).
33.Chan PSF,Chan LW,Xuan JW,Chin JL,Choi HL and Chan FL, Prostate, 41:99-109(1999).
34.Wilkins MR,Williams KL,Appel RD and Hochstrasser DF(eds.) Proteome Research:New Frontiers in Functional Genomic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pringer(1997).
35.Labrie F,Dupont A,Suburu R,Cusan L,Tremblay M,Gomez JL and Emond J., J.Urol.,147:846-852(199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