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药理 / 化疗药物 / 黄岑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

黄岑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

阅读:402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黄岑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黄芩甙元在制备一种与铂类 化疗药物 ,包括卡铂或奥沙利铂以及紫杉醇联合以 治疗 肿瘤 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用途中有用的药物组合物。,下面是黄岑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一种与紫杉醇联合以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2.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肿瘤选自黑色素瘤、肝癌、癌、大肠癌和其他实体瘤。
3.一种治疗肿瘤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和紫杉醇。
4.权利要求3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黄芩甙元和紫杉醇的摩尔浓度比为500∶1~2000∶1。
5.权利要求4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肿瘤为实体瘤。
6.权利要求4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肿瘤为黑色素瘤、肝癌、肺癌、大肠癌。
7.权利要求3~6的任一协同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和紫杉醇混合。
8.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一种与铂类化疗药物联合以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9.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中所述铂类化疗药物选自奥沙利铂和卡铂。
10.权利要求9的用途,其中当所述铂类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时,所述肿瘤选自黑色素瘤、肝癌、肺癌、大肠癌和其他实体瘤。
11.权利要求9的用途,其中当所述铂类化疗药物为卡铂时,所述肿瘤选自黑色素瘤、肺癌和其他实体瘤。
12.一种治疗肿瘤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和一种铂类化疗药物。
13.权利要求12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铂类化疗药物选自奥沙利铂和卡铂。
14.权利要求13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当所述铂类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时,所述黄芩甙元和奥沙利铂的摩尔浓度比为15∶1~5∶1。
15.权利要求14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肿瘤为实体瘤。
16.权利要求14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肿瘤为黑色素瘤、肝癌、肺癌、大肠癌。
17.权利要求13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当所述铂类化疗药物为卡铂时,所述黄芩甙元和卡铂的摩尔浓度比为1∶2~2∶1。
18.权利要求17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肿瘤为实体瘤。
19.权利要求17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肿瘤为黑色素瘤、肺癌。
20.权利要求12~19的任一协同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混合。
21.权利要求20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铂类化疗药物选自奥沙利铂和卡铂。

说明书全文

黄芩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抗肿瘤的由一种黄类化合物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组成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目前化疗的概念一般被理解为“肿瘤的化疗”,即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采用某些措施和方案治疗肿瘤的方法。其中,“铂类抗肿瘤化疗药物”具有类似的抗肿瘤作用机理:主要的作用靶点位于DNA,可以通过形成DNA琏内交联、链间交联、DNA-蛋白质交联,破坏DNA的复制及抑制细胞分裂等作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见的有:顺铂(cisplatin CDDP)、卡铂(carboplatin)、奥沙利铂(oxaliplatin,草酸铂,L-OH)、奈达铂(nedaplatin)、络铂(lobaplatin)等。作为同类化疗药物它们有着类似的抗肿瘤药理机理,也有着类似的毒副作用
然而,常见的化疗药物如长春新、顺铂、甲喋呤、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5-Fu)等可产生注射局部疼痛、静脉栓塞、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病变等毒副作用。
为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减少肿瘤复发和避免抗药性的产生,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已成为肿瘤化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临床上将顺铂与5-Fu、博来霉素或表鬼臼毒素等联合使用治疗食管癌。
“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是指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所产生的疗效大于相同剂量时两药单独使用时的疗效之和。根据中效原理(Joseph R.Bertino,Ting-Chao Chou,Chemotherapy:Synergism and Antagonism,Encyclopedia of Cancer,1996,Academic Press,Inc.),两药联合使用时的作用效果可通过“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进行判断:CI=D1(Dx)1+D2(Dx)2+α×D1×D2(Dx)1×(Dx)2]]>其中,D1、D2分别为药物1和药物2单独使用时,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x%时的药物浓度;(Dx)1、(Dx)2为达到相同细胞增殖抑制率时混和物中药物1和药物2的浓度。
对相互独立的两种药物α=0;而互不独立的药物α=1。
当CI<1时,为协同作用,CI=1时,为相加作用;CI>1时,为拮抗作用。
由于动物体内试验很难类似体外试验方式,即多剂量,多浓度的药物作用模式。所以难于获得CI数值。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有采用金氏公式的Q值计算或统计学处理后获得的显著性差异有否(p值)来作为对联合用药的动物试验结果判定(戴体均,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5):479-480):Q=E(a+b)/Ea+Eb(1-Ea);其中E为抑瘤率,当Q<0.85为拮抗,Q 0.85~1.15之间为相加,Q>1.15为协同。
作为对药物协同作用疗效的评估可以依据体外细胞试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的结果。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在1983年确立的抗肿瘤物质筛选的动物试验模型,用于小鼠体内移植瘤株的有:小鼠黑色素细胞瘤细胞株B16,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株M5076等固体肿瘤(实体肿瘤)瘤株;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等血液系肿瘤瘤株。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多采用选用某种肿瘤瘤株来作为针对移植肿瘤的动物体内试验模型:如选用小鼠黑色素细胞瘤细胞株B16的小鼠动物试验来作为针对实体肿瘤的动物体内试验模型,将瘤重或瘤体积抑制率作为观察指标;选用小鼠白血病细胞株L1210的小鼠动物试验来作为针对血液系肿瘤的动物体内试验模型,将荷瘤动物的生命延长率作为观察指标。结合体内外试验结果来判断待测物质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
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黄文、无芩等。其药理功效味苦、性寒,功能泄实火、除湿热,具有抑菌、除热、解毒、镇静、降压、利胆等作用。
黄芩甙元是黄芩里所含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如下黄酮母体结构:黄芩甙元分子量270.25,可由黄芩甙解而得。其化学结构为:黄酮母体结构上5、6、7三个氢基-H被羟基-OH取代。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黄芩甙元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So F.V.,et al.Cancer Lett.,112:127-133,1997)。也有专利文献报道黄芩甙元对食道癌和胃癌细胞有很明显的杀伤效应(中国专利申请号03109933.5;中国专利申请号03109942.4)。
迄今未见有关黄芩甙元和化疗药物在抗肿瘤上具有协同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问世部分是基于这样一个发现:黄芩甙元和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包括卡铂和奥沙利铂,以及紫杉醇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联合使用黄芩甙元和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如卡铂或奥沙利铂,或紫杉醇比起单用其中一种药物能产生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本发明涉及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一种与铂类化疗药物包括卡铂和奥沙利铂联合以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和一种铂类化疗药物。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涉及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一种与紫杉醇嘧啶联合以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协同药物组合物,包括黄芩甙元或其可药用盐和紫杉醇。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在以下部分阐述。本发明的其他特点、目的和优势将通过以下阐述得以彰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当本发明的黄芩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卡铂或奥沙利铂;以及紫杉醇先后或者同时给药时,可明显提高两者的抗肿瘤活性,具有协同作用;从而可减少两者的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因此,本发明的黄芩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卡铂或奥沙利铂,以及紫杉醇可联合使用以治疗肿瘤。
如本发明所用,术语“治疗”是指基于治愈、缓解、改善、减轻、影响治疗对象疾病、症状、疾病体质(predisposition)的目的而给予需要进行治疗的哺乳动物联合使用本发明的黄芩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或紫杉醇。
术语“可药用盐”包括各种无机或有机酸盐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柠檬酸盐、乳酸盐、酒石酸盐、来酸盐、延胡索酸盐、扁桃酸盐和草酸盐;各种无机或有机碱盐如氢化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tromethane)和N-甲基-葡萄糖胺。
本发明所引用参考资料的技术内容就其整体一并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发明的黄芩甙元是自然存在的且可以从某些植物如黄芩中分离得到。本发明的黄芩甙元也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或者通过本领域的普通合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动植物细胞合成制得。用于分离或合成本发明的黄芩甙元的化学品包括溶剂试剂、催化剂、保护基团试剂、去保护基团试剂。所述分离与合成还可以包括加入或去除适宜的保护基团以最终得到所需黄芩甙元的步骤。用于制备本发明的黄芩甙元的合成化学转化和基团保护(去保护)的方法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可参见R.Larock,Comprehensiv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VCH Publishers(1989);T.W.Green and P.G.M.Wuts,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3rdEd.,John Wiley and Sons(1999),L.Fieser and M.Fieser,Fieser and Fieser’s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Sons(1994);and L.Paquette,ed.,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Sons(1995)及其后续著作。
本发明涉及使用两种成分(黄芩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卡铂或奥沙利铂;黄芩甙元与紫杉醇)的组合物的治疗方法。这两种成分可以同时或先后给药,或将黄芩甙元及一种铂类化疗药物、黄芩甙元与紫杉醇在一种可药用载体中制成一种药物组合物使用。该药物组合物的成分可以任何方便的肠道或非肠道途径给药的剂型分别或一起给药。肠道给药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胶囊、片剂、乳剂、水悬浮剂、胶体液、溶液、微胶囊、丸剂、锭剂、颗粒剂、粉剂。常用于胶囊剂的可药用载体包括乳糖和干玉米淀粉。常用于片剂的可药用载体包括乳糖和玉米淀粉,通常还会加入硬脂酸镁等润滑剂。当制成口服水悬浮剂和/或乳剂时,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悬浮或溶解于油相里并与乳化剂或悬浮剂相结合。如果需要,也可以加入一些甜味剂和/或香味剂和/或增色剂。
非肠道给药途径包括皮下、皮内、动脉、静脉、肌肉、关节、滑液、胸骨、鞘内、病灶内、颅内注射或滴注。其它给药途径可包括局部、直肠、经鼻、经颊、阴道、舌下、粘膜、气管或尿道。此外,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通过气雾吸入或植入蓄积或针刺等方式给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被制成无菌注射剂,如无菌水相或油相悬浮液。该悬浮液可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使用适宜的分散剂或湿润剂(如Tween 80)及悬浮剂等制得。其还可以是在可肠道外给药的无毒稀释剂或溶剂中的水溶液或悬浮液,如在1,3-丁二醇中的溶液。相关的可用载体或溶剂包括甘露醇、水、林格氏液、等渗氯化钠等,还可能含有土温类或丙二醇等增溶剂。另外,无菌的固定油(bland fixed oil)常被作为溶剂或悬浮剂的媒介,因而包括合成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在内的多种柔和的固定油均适用。脂肪酸,如十八烯酸及其甘油酯衍生物(如橄榄油蓖麻油,特别是其聚氧乙烯基衍生物)等可用于制备所述注射剂。所述油溶液或悬浮液还可包含一种长链的乙醇稀释剂或分散剂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类似的其他分散剂,此类物质常用于制备可药用乳剂和/或悬浮剂。其它一些制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如Tweens或Spans和/或其他类似的乳化剂或生物利用度促进剂等也同样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制成栓剂通过直肠给药,方法是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与适宜的非刺激性赋形剂混合,后者在室温下为固体而在直肠温度下为液体,因而该栓剂可溶解于直肠中并释放出活性成份。此类赋形剂包括但不限于:可可油、蜂蜡和聚乙烯。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局部给药制剂(如油膏)可直接用于患处。此类局部制剂含有活性成份及可药用载体,后者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液体石油、白石油、丙二醇、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稀化合物、乳化腊或水。另外,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制成洗剂或油剂。适用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三梨醇单硬脂酸酯、聚山梨醇酯60、鲸腊酯、十六烷醇、2-十八烷醇、苯甲基乙醇或水。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制成灌肠剂等用于直肠局部给药。
局部透皮贴剂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亦可经鼻喷雾或者吸入给药,即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使用苯甲基乙醇或其他防腐剂、吸收促进剂、氟化合物和/或其他增溶剂或分散剂制得盐溶液。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通过植入给药。采用植入给药方式可达到在给药对象体内持续,定时释放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效果。另外,植入给药还能在局部组织和器官定位给药(Negrin et a1.,Biomaterials 22(6):563,2001)定时释放技术亦可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中,如基于聚合体技术的定时释药胶囊、缓释技术和制剂包裹技术(如聚合体和脂质体)等。
贴剂同样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其包括基层(如聚合体、布、纱和绷带)和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基层的一边可设有一保护层以防止活性成份的流出。所述贴剂还可含有一用于固定的粘合剂,后者可以是一种自然的或者合成的物质,当其与给药对象的皮肤接触时可暂时粘附于皮肤上。粘合剂可以是防水的。
“可药用载体”不会破坏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药学活性,同时其有效用量,即能够起到药物载体作用时的用量对人体无毒。“可药用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离子交换材料、氧化、硬脂酸铝、卵磷脂、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DDS)如d-a-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吐温(Tweens)或其他类似聚合介质等药物制剂用的表面活化剂、血清蛋白如人血清白蛋白、缓冲物质如磷酸盐、氨基乙酸、山梨酸、山梨酸、饱和植物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水、盐、电解质如硫酸盐精蛋白、磷酸氢二纳、磷酸氢钾、氯化钠、锌盐、胶、硅酸镁等。聚乙烯吡咯酮、纤维素物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稀酸酯、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和羊毛酯、环糊精如α-、β-及γ-环糊精或其经化学修饰的衍生物如2-和3-羟丙基-β-环糊精等羟烷基环糊精或其他可溶性衍生物等均可用于促进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药物传递。
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它可以将药物粉末或溶液包埋在直径为纳米级的微粒中,这种微粒具有类细胞结构,进入人体内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从而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并改变被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使药物主要在肝、脾、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脂质体由双分子层组成,主要由磷脂为膜材及附加剂构成,其成分不但是形成脂质体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而且本身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按性能脂质体可分为一般脂质体、热敏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微波敏脂质体、声振波敏感脂质体、光敏感脂质体和磁性脂质体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含的黄芩甙元与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卡铂或奥沙利铂的协同作用的有效范围(摩尔浓度比);或者黄芩甙元与紫杉醇的协同作用的有效范围(摩尔浓度比)已通过合适的体外试验(in vitro assay)得以验证。作为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紫杉醇和奥沙利铂的常规用量及给药途径如下:奥沙利铂20-150毫克/日静脉滴注或灌注;卡铂300-400毫克/平方米单次用药或分数次数日给药;紫杉醇50-300mg/日,静脉滴注或动静脉灌注。尚未见有关黄芩甙元临床抗肿瘤剂量及其适宜的给药途径的文献报道。
所使用的组合物中任何成分的准确用量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所用化合物的效、病人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和病人的敏感性等来确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亦应知如何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按照本发明公开的摩尔浓度比,将黄芩甙元与卡铂、奥沙利铂或紫杉醇混合在一起,制备本发明的具有肿瘤治疗作用的协同药物组合物。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特列举以下实施例。其作用应被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诠释而绝非对本发明的任何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1黄芩甙元对紫杉醇在抗肝癌细胞上的协同作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将细胞株悬浮在含有10%(小)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并与紫杉醇以不同摩尔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最终浓度:黄芩甙元0.3-200μg/ml,紫杉醇:0.8ng-0.1μg/ml。再继续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紫杉醇时对HepG2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1:表1
注:黄元=黄芩甙元(μm);紫=紫杉醇(nm)结论:表1显示黄芩甙元与紫杉醇在对HepG2联合用药时,当黄芩甙元与紫杉醇的摩尔浓度比为500∶1、1000∶1、2000∶1时均呈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2黄芩甙元对紫杉醇在抗肺癌细胞上的协同作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将细胞株悬浮在含有10%(小)牛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并与紫杉醇以不同摩尔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最终浓度:黄芩甙元0.3-200μg/ml,紫杉醇:0.8ng-0.1μg/ml。再继续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紫杉醇时对A549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3:
表3
注:黄元=黄芩甙元(μm);紫=紫杉醇(nm)结论:表2显示黄芩甙元与紫杉醇在对A549联合用药时,当黄芩甙元与紫杉醇的摩尔浓度比为500∶1、1000∶1、2000∶1时均呈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3黄芩甙元对紫杉醇在抗大肠癌细胞株上的协同作用人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将细胞株悬浮在含有10%(小)牛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并与紫杉醇以不同摩尔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最终浓度:黄芩甙元0.3-200μg/ml,紫杉醇:0.8ng-0.1μg/ml。再继续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顺铂时对HCT116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3:表3
注:黄元=黄芩甙元(μm);紫=紫杉醇(nm)结论:表3显示黄芩甙元与紫杉醇在对HCT116联合用药时,当黄芩甙元与紫杉醇的摩尔浓度比为500∶1、1000∶1、2000∶1时均呈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4黄芩甙元对紫杉醇在抗移植性肿瘤上的协同作用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株在体外培养两代后,以2×106细胞/只接种于实验动物雌性C57BL/6(体重在20克左右)小鼠腋下皮下。接种后第二天随机分组,并按0.1ml/10g体重开始给药。黄芩甙元(昆明同持医药有限公司产品),并与紫杉醇(上海俊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单独给药,联合给药等不同的给药方式分组进行抗肿瘤试验。每组的实验动物均为10只。给药前测定动物体重,试验第15日称动物体重后脱颈处死,剥取瘤组织称重。抑瘤率的测定按计算公式;抑瘤率=(1-治疗组瘤重/空白对照组瘤重)×100%。计算瘤重抑制率和进行统计学(t检验)处理。并按照金氏公式计算出Q值。
试验结果见表4:表4  单独用药和联合紫杉醇用药时对移植B16黑色素瘤的动物试验结果
黄元=黄芩甙元给药方式:黄芩甙元;腹腔给药,紫杉醇;腹腔给药**与单用紫杉醇组相比P<0.01#Q值显示相加作用##Q值显示协同作用试验结果可见黄芩甙元和紫杉醇合用时体现了明显的抗肿瘤增效作用。紫杉醇+黄芩甙元10mg/kg,紫杉醇+黄芩甙元20mg/kg,紫杉醇+黄芩甙元30mg/kg各组与单用紫杉醇组相比较都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Q值也显示出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动物试验结果明显地支持了体外试验的结果,即黄芩甙元对和紫杉醇具有比较明显的协同用药效果。从动物体重变化可以看到,各合用组未见有任何毒性增强趋势。
综合动物试验可见;黄芩甙元和紫杉醇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实施例5黄芩甙元对奥沙利铂在抗肝癌细胞上的协同作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将细胞株悬浮在含有10%(小)牛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并与奥沙利铂以不同摩尔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最终浓度:黄芩甙元0.3-200μg/ml,奥沙利铂:0.3-3μg/ml。再继续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奥沙利铂时对HepG2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4:表5
注:黄元=黄芩甙元;奥=奥沙利铂结论:表5显示黄芩甙元与奥沙利铂在对HepG2联合用药时,当黄芩甙元与奥沙利铂的摩尔浓度比为15∶1、10∶1、7.5∶1时均呈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6黄芩甙元对奥沙利铂在抗肺癌细胞上的协同作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将细胞株悬浮在含有10%(小)牛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并与奥沙利铂以不同摩尔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最终浓度:黄芩甙元0.3-200μg/ml,奥沙利铂:0.3-3μg/ml。再继续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奥沙利铂时对A549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5:表6
注:黄元=黄芩甙元;奥=奥沙利铂表6显示黄芩甙元与奥沙利铂在对A549联合用药时,当黄芩甙元与奥沙利铂的摩尔浓度比为15∶1、10∶1时均呈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7黄芩甙元对奥沙利铂在抗大肠癌细胞株上的协同作用人大肠癌细胞株HCT116,将细胞株悬浮在含有10%(小)牛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并与奥沙利铂以不同摩尔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最终浓度:黄芩甙元0.3-200μg/ml,奥沙利铂:0.3-3μg/ml。再继续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奥沙利铂时对HCT116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6:表7
注:黄元=黄芩甙元;奥=奥沙利铂表7显示黄芩甙元与奥沙利铂在对HCT116联合用药时,当黄芩甙元与奥沙利铂的摩尔浓度比为15∶1、10∶1、7.5∶1时均呈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实施例8黄芩甙元对奥沙利铂在抗移植性肿瘤上的协同作用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株在体外培养两代后,以2×106细胞/只接种于实验动物雌性C57BL/6(体重在20克左右)小鼠腋下皮下。接种后第二天随机分组,并按0.1ml/10g体重开始给药。黄芩甙元(昆明同持医药有限公司产品),并与奥沙利铂(Sigma公司产品)以单独给药,联合给药等不同的给药方式分组进行抗肿瘤试验。每组的实验动物均为10只。给药前测定动物体重,试验第15日称动物体重后脱颈处死,剥取瘤块组织称重。抑瘤率的测定按计算公式;抑瘤率=(1-治疗组瘤重/空白对照组瘤重)×100%。计算瘤重抑制率和进行统计学(t检验)处理。并按照金氏公式计算出Q值。
试验结果见表8:表8  单独用药和联合奥沙利铂用药时对移植B16黑色素瘤的动物试验结果
黄元=黄芩甙元;奥铂=奥沙利铂给药方式:奥沙利铂;腹腔给药,黄芩甙元;腹腔给药**与单用奥沙利铂组相比P<0.01#Q值显示相加作用##Q值显示协同作用试验结果可见黄芩甙元和奥沙利铂合用时体现了明显的抗肿瘤增效作用。奥沙利铂+黄芩甙元10mg/kg,奥沙利铂+黄芩甙元20mg/kg,奥沙利铂+黄芩甙元30mg/kg各组与单用奥沙利铂组相比较都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Q值也显示出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动物试验结果明显地支持了体外试验的结果,即黄芩甙元对和奥沙利铂在1∶5~1∶15浓度比附近的区域具有比较明显的协同用药效果。从动物体重变化可以看到,各合用组未见有任何毒性增强趋势。综合动物试验可见;黄芩甙元和奥沙利铂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实施例9黄芩甙元联合卡铂在人肿瘤细胞株体外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将人肺癌细胞株细胞A549悬浮在含有10%(小)牛胎儿血清的细胞培养液中,以5×103/孔播种于96孔细胞培养盘。在培养24小时后,加入黄芩甙元(昆明同持医药有限公司产品),并与卡铂(Sigma公司产品)以不同浓度比混合加入培养液里。培养72小时后作MTT测定。用四氮唑盐(MTT)法染色并计算单用及联用黄芩甙元和卡铂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CalcuSyn统计软件及联合用药指数值(CI)法进行数据分析。当CI<1时,为协同作用,CI=1时,为相加作用;CI>1时,为拮抗作用。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值见表9:表9  黄芩甙元单独用药和联合卡铂用药时的A549细胞增值抑制率,以及联合用药指数
注:黄元=黄芩甙元抑制率%;均值±SD,n=3当CI<1时,为协同作用,CI=1时,为相加作用;CI>1时,为拮抗作用。
表16显示出在卡铂对和黄芩甙元对A549细胞株的IC50之摩尔浓度比约为(1∶1),显示在此浓度比附近的区域(1∶2~2∶1)内均有良好的联合用药指数,可以明显地表明与卡铂和黄芩甙元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具有良好的联合用药效果。
实施例10黄芩甙元联合卡铂对移植性肿瘤的抗肿瘤协同作用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株在体外培养两代后,以2×106细胞/只接种于实验动物雌性C57BL/6(体重在20克左右)小鼠腋下皮下。接种后第二天随机分组,并按0.1ml/10g体重开始给药。黄芩甙元(昆明同持医药有限公司产品),并与卡铂(Sigma公司产品)以单独给药,联合合给药等不同的给药方式分组进行抗肿瘤试验。每组的实验动物均为10只。给药前测定动物体重,试验第15日称动物体重后脱颈处死,剥取瘤块组织称重。抑瘤率的测定按计算公式;抑瘤率=(1-治疗组瘤重/空白对照组瘤重)×100%计算瘤重抑制率和进行统计学(t检验)处理。并按照金氏公式计算出Q值。
试验结果见表10表10  单独用药和联合卡铂用药时对移植B16黑色素瘤的动物试验结果
黄元=黄芩甙元给药方式:卡铂;腹腔给药,黄芩甙元;腹腔给药**与单用卡铂组相比P<0.01##Q值显示协同作用试验结果可见黄芩甙元和卡铂合用时体现了明显的抗肿瘤增效作用。卡铂+黄芩甙元5mg/kg,卡铂+黄芩甙元10mg/kg,卡铂+黄芩甙元20mg/kg各组与单用卡铂组相比较都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Q值也显示出具有协同作用。动物试验结果明显地支持了体外试验的结果,即黄芩甙元对和卡铂在1∶2~2∶1浓度比附近的区域具有比较明显的协同用药效果。从动物体重变化可以看到,各合用组未见有任何毒性增强趋势。
综合动物试验可见;黄芩甙元和卡铂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